【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推敲》阅读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女娲造人》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女娲造人》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8ae42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4.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女娲造人》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面词语中下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女娲(ɡuō)寂寞(mò)蓬勃(pénɡ)莽莽(mánɡ)B. 澄澈(dènɡ)崛起(jué)掺合(cān)揉团(róu)C. 气概(ɡài)幽光(yōu)藤条(ténɡ)不堪(kàn)D. 溅落(jiàn)挥洒(sǎ)泥潭(tán)省事(shěnɡ)2.下列加横线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女娲(wā) 澄澈(chéng) 掘起(jué)B. 灵敏(mǐn) 寂寞(mò) 幽光(yōu)C. 掺和(chān) 踪迹(zōng) 捏泥人(niē)D. 蓬勃(péng) 绵延(mián) 模样(mó)3.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B. 接着一阵兴高彩烈地跳跃和欢呼。
C. 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慨。
D. 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湛了。
4.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
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
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①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②。
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B. 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C. 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D. 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5.下列成语意思与成语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 草木丛生的样子──莽莽榛榛B. 形容非常疲乏──疲倦不堪C. 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无所事事D. 指心灵手巧,突然想出办法或注意──灵机一动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花草树木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beedd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8.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第1部分积累与运用1. 根据拼音写词语。
阅读给我们带来无尽的lèqù()与遐想: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在lǜtǎn()般的草原上sǎtuō()地骑马,在细雨中欣赏yōu yǎ()wǔmèi()的丁香花,在参加开国大典的人们pái shān dǎo hǎi()的掌声中心潮péng pài(),耳边不断响起狼牙山五壮士zhuàng lièháo mài()的口号声……给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 蒙.古(měng)孕.育(yùn)偃.月刀(yǎn)B. 逶.迤(wēi)羞涩.(sè)硕.大无朋(shuò)C. 叱咤.(chà)伪.装(wěi)迥.然不同(jiǒng)D. 崎.岖(qí)鏖.战(áo)沧海一粟.(sù)3. 下列人名、地名拼音的拼写正确的一项是()A. 欧阳立明(Ouyang Liming)B. 陈红(Chen hong)C. 江滨路(JIANG BIN LU)D. 朝阳路(ChaoYang LU)4. 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A.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B.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C.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D.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B.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C.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
2023届天津市第一百中学高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2023届天津市第一百中学高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cd31e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2.png)
2023年天津市第一百中学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按照四部分类法,使中国古代的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组成,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缛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经,主要是儒家的经典。
因为自汉武帝时期以来,儒家文化超越其他诸子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此后的历朝历代,儒家思想都被看作社会发展中的纲常伦理,被认为是思想文化界的()。
史,便是史书。
中国历史上的“正史”,从汉代的《史记》开始,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史书《清史稿》,又有“二十五史”之称。
子,就是指人们常说的“诸子百家”。
百家之长与儒家之尊共同盛放于中国文化的百花园中,才使得中国文化()、鲜活有力。
集,泛指一切文化艺术,包括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
综合来看,如果我们将国学比喻为一座高耸入云的文化大厦,那么“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在其中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经部,是这座大厦的钢筋结构,有了儒家经典,就立起了中国主流思想;史部,是大厦的水泥浇筑,水泥的巍然填充与钢筋的昂然挺立,就构筑起了中国文化的坚实外形;子部的百家思想,就如同为这座大厦开了一扇扇的门窗,正因为有门窗的参与,才使得空气流通、阳光照耀;集部,像是大厦里的一切()与内饰,丰富多样,精彩纷呈。
“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全面支撑起了中国文化这座美轮美奂的殿堂。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中流砥柱栩栩如生装潢B. 定海神针生生不息装修C. 中流砥柱生生不息装潢D. 定海神针栩栩如生装修2.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按照四部分类法,使中国古代的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B. 按照四部分类法,中国古代的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缛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C. 按照四部分类法,中国古代的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组成,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68cc7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4.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狡(xiá) 者鄙读书,无知者(xiàn) 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拮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①,数学使人②,科学使人③,伦理学使人④,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加点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字。
改为改为(2)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①~④处选填合适的词语。
(只选序号)选项:A.周密 B.庄重 C.灵秀 D.深刻我会选:①②③④2.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中学生读书,须对意蕴深刻的内容推敲细思。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C.我们不要为一棵树而放弃了整片森林,为一朵鲜花而放弃了整个春天。
读书也是这样,不要处处死抠字句,有时不求甚解....,反而收获颇丰。
D.有些书是你人生的导师,必须精读;有些书是你人生的伴侣,必须随身;有些书则是你人生中的过客,只须匆匆一瞥,不求甚解....,粗观其貌即可。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善良,使你生出纯真、热情的气质。
书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
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使你生出刚毅、坚定的气质。
书能教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你生出深沉、进取的气质。
A.读书是一种“美容”,可以使人由粗俗、鄙陋变得文雅、睿智B.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C.读书能美化人的心灵,弥补外貌的不足,培养人的内秀D.书能改变人的气质,优雅的气质会使人“因为可爱而美丽”二、综合性学习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含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99b9e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3.png)
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伊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很多人废寝忘食地追电视剧《狂飙》。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部剧的收视率和口碑一路狂飙。
该剧采用正叙与倒叙交叉的手法,表现时代发展变迁下的社会图景。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与政法系统进步,黑恶势力在人情社会中崛起,在法治社会中覆灭,最终被一网打尽。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着社会的摔打,经历了良心的拷问。
创作者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抽丝剥茧地讲述黑恶势力不断攀附权贵,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一代代警察前仆后继,与黑恶势力搏击到底的经历,彰显出国家清除黑恶势力的决心,更昭示着弊绝风清的治国盛景已然到来,彰显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众多实力派演员的演绎,赋予了角色鲜活的生命力。
他们身上都带着各自的社会身份特点与个人生活痕迹,无论是发型着装还是行为动作,都极其自然、贴合,同时又具有代表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剧作营造了丰厚的、多层次的戏剧场景,提高了观众的代入感。
1.请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了!国家版本馆以“一总三分”的格局。
充分展现了大国形象和新时代的风采,俯瞰京华的中央总馆,北望渭川的西安分馆,放怀江南的杭州分馆,臂挽流溪的广州分馆,向普罗大众讲述文明的故事。
中央总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一件件弥足珍贵的展品,让人叹为观止。
有记载“版”字的商代版方鼎,有铭刻着“中国”的何尊,有苏轼行草楷书法的宋拓本《西楼苏帖》,还有刻着《长恨歌》的清代象牙扇骨,等等。
历朝历代的瑰宝荟萃一堂,彰显了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除了展示外,版本馆还具有保藏功能。
保藏区里收藏了数千年间各种类型的版本,如陶石、碧骨、金属、竹木、纸张、数字媒体等。
版本上所承载的信息反映出了丰富多元的社会风貌。
可见,建立专门的国家版本馆,征集、收藏各类图书典籍和具有文化与时代印记的资料、器物等,必能进一步彰显国家形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290c5a580216fc710afd0c.png)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B【解析】A项,迸溅(bèng)。
C项,虚妄(wàng)。
D项,推崇(chóng)。
【提示】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
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
【考点】汉字的字音2.【答案】C【解析】A项,见异思迁。
B项,袖手旁观。
D项,鞠躬尽瘁。
【提示】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
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考点】汉字的字形3.【答案】A【解析】A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病句类型是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即可。
【提示】本题考病句的辨析。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4.【答案】B【解析】B项歇后语中的人物和情节与《水浒传》无关。
刘备、孔明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提示】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名著中的作家作品常识、人物、主要情节等进行全面的把握。
根据对《水浒传》的积累回答即可。
【考点】名著人物;名著情节5.【答案】D【解析】A项“你快点,别耽误了我卖货,影响了我的收入”语气过于强硬。
B项“你别着急”不符合题干“顾客说:‘我只能等半个小时’”的语境。
C项“务必”“耽误了卖货,老板扣你工资,别说我没提醒你”语气过于强硬。
所以选D项。
D.“小张,请你在半小时之内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有顾客等着看。
辛苦你了,谢谢!”【提示】答题时要注意说话对象,说话要符合说话的身份,口气要委婉,要易于人接受。
【考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6.【答案】C的【解析】本题是语句衔接题目。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一(上)期末英语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一(上)期末英语试卷(附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06f397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5.png)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一(上)期末英语试卷I.Avatars are (1) that you use to represent yourself online. You can choose an avatar from (2) readyimages, or create your own images.Although avatars haven't been around for long, they are widely used.Avatars let you express yourself and give you room for (3) .People usually make their avatars look better than they do in real life.They also (4) things like different hairstyles-which says a lot about what they want to look like.But the use of avatars has also caused a few (5) .Some users worry that they are spending too much time in virtual worlds that they are becoming afraid of (6) people in the real world.The use of several avatars can also be (7) , as people can use avatars to cheat others online.However, many people see avatars (8) .They look forward to a time when their avatar will act like a real person and travel around bigger, more exciting virtual worlds.(1)(2)(3)(4)(5)(6)(7)(8)Sam was a motherless boy who lived with his father Curtis.To Sam, his father was his hero and the only soul with whom he felt (2) and connected in the world.Though uneducated and poor, Curtis recognized and cultivated his son's (3) in words like i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world.He would take Sam to (he public library every day.When fate suddenly took Curtis away from Sam, the kid became homeless and withdrawn from everyone and everything.He even couldn't read a single page without (4) at every sentence.So he turned to writing instead.And within two months, the boy used up six notebooks to write his thoughts in notes and poetry. One day, Mr. Murray, a father of two boys, (5) Sam sitting outside a cafe, gripping his stomach in hunger, tears streaming down his face.He took Sam home, (6) him, and tucked him up in bed.Then he looked through Sam's bag, hoping to find sonic number he could call.Instead, he found Sam's diary.He read through page after page of what the 11 -year- old had been going through, trying to cry in (7).熟练掌握各种语法的各种用法,努力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汇总一篇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汇总一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a0af6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a.png)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汇总一篇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丽《诗经》《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
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
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
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
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__为力。
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
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
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
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
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
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
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
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
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
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
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42b0caeefdc8d377ee3262.png)
④在我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⑤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4.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 解释.
(1)讲究:①讲求重视;②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③对生活等方面的要求,追求精美.
祭器很讲究()讲究卫生()这里的技术是大有讲究的()
(2)故:①事情,事故;②缘故,原因;③原来的,从前的,旧的;④朋友,友情;⑤死亡.
变故()病故()沾亲带故()故乡()
(3)之:①往;②的;③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B.读音正确.
C.“苔藓”的“藓”读音为xiǎn.
D.“荡漾”的“漾”读音为yàng;“霎时”的“霎”读音为shà.
2.读句子,写词语.
(1)在童年的记忆中,一件漂亮的新yī shang(),一双好看的皮鞋,以及妈妈的一个亲吻,都让我感到幸福;而一声chán míng(),一个tăn kè()玩具,就是我们快乐的源泉了.
C.苞蕾(lěi)苔藓(xiān)斗篷(péng)嚷着(rǎng)
D.裹着(guǒ)荡漾(ràng)霎时(chà)滥(làn)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和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羞涩”的“羞”读音为xiū;“抡一个圈”的“抡”读音为lūn.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eb034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3.png)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
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
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
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
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
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
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
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
”“暖云”则是带着春天的感受。
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
”“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
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辛弃疾《贺新郎》:“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
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
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李贺诗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属于这一类。
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贺却说“漆炬迎新人”,阴间的一切都和人间颠倒着。
济南市历城区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
![济南市历城区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f2de8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2.png)
济南市历城区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一、(1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纶巾(guān)瓦楞(léng)娉婷(pīn)自吹自擂(léi)B. 发怔(zhèng)栈桥(zhàn)筵席(yán)间不容发(fà)C. 报帖(tiě)愧赧(nǎn)箴言(zhēn)铮铮作响(zhèng)D. 佝偻(lóu)劫掠(luè)轻觑(qù)屏人促席(bǐng)【答案】B【详解】A.娉婷(pīn)——pīng;C.铮铮作响(zhèng)——zhēng;D.劫掠(luè)——lüè;故选B。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聒噪笑嘻嘻箪食壶浆鸠占鹊巢B. 遁词厚嶂壁墨守成规莫名其妙C. 惶恐文曲星月冷风轻根深蒂固D. 姿睢圆明园张皇失措可望而不可即【答案】A【详解】B.厚嶂壁——厚障壁;C.月冷风轻——月冷风清;D.姿睢——恣睢;故选A。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地理老师讲课抑扬顿挫、强聒不舍,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B. 我们对先贤的思想要抽丝剥茧地梳理和提炼。
C. 预防腐败比惩治腐败更重要,所以反腐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D.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一幅山穷水尽的图画。
【答案】C【详解】A.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与语境“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符。
使用不恰当;B.抽丝剥茧:意思是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用来形容对象“对先贤的思想”不合适;C.行之有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使用恰当;D.山穷水尽: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望文生义,使用不恰当;故选C。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毕业前夕,不少中学举行成人宣誓等活动加大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73342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c.png)
B. 通过主题队会,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的感情。
C. 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
D. 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们的精彩表演。
9.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诗中的“传蜡烛”指宫中传赐新火。
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腊八蒜”中“蒜”的读音为suàn;“见微知著”中“著”的读音为zhù。
B项“重见天日”中“重”的读音为chóng。
C项“挪移”中“挪”的读音为nuó;“万象更新”中“更”的读音为gēng。
(2)()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干脆别读这本书。
(3)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凭空出现的,()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
(4)()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A. ①②③④B. ③①②④C. ②③①④D. ③②①④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A.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为了纪念李大钊同志发表 一篇演讲稿。
C. 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D. 不懂变通。
13.下列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评价不恰当的一组是()
A. 《穷人》中的桑娜多么善良和勇敢,又很体贴她的丈夫。
B.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能够面对现实,理智应对各种问题,他聪明能干、不畏艰难、顽强生存。
C. 《骑鹅旅行记》中的尼尔斯就是一个调皮、贪玩、任性、懒惰,不爱学习的孩子。
D.蟋蟀(shuài)骆驼(tuo)追悼会(dào)色如翡翠(fěi)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6c536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b.png)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意境说也是中国文艺理论的重要范畴,它的影响,它的生命力不下于文气说。
意境说最初只应用于诗歌,后来波及小说。
废名说过:“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
”所谓“唐人绝句”,就是不着重写人物,写故事,而着重写意境,写印象,写感觉。
物我同一,作者的主体意识很强。
这就使传统的小说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小说和诗变得难解难分。
这种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
这种小说的语言也就不能不发生变化。
这种语言,可以称之为诗化的小说语言——因为它毕竟和诗还不一样。
所谓诗化小说的语言,即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纯散文的语言。
这种语言,句与句之间的跨度较大,往往超越了逻辑,超越了合乎一般语法的句式(比如动宾结构)。
比如:“老白粗茶淡饭,怡然自得。
化纸之后,关门独坐。
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
”(《故人往事·收字纸的老人》)如果用逻辑严谨、合乎语法的散文写,也是可以的,但不易产生如此恬淡的意境。
强调作者的主体意识,同时又充分信赖读者的感受能力,愿意和读者共同完成对某种生活的准确印象,有时作者只是罗列一些事物的表象,单摆浮搁,稍加组织,不置可否,由读者自己去完成画面,注入情感。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种超越理智,诉诸直觉的语言,已经被现代小说广泛应用。
如:“抗日战争时期,昆明小西门外。
米市,菜市,肉市。
柴驮子,炭驮子。
马粪。
粗细瓷碗,砂锅铁锅。
焖鸡米线,烧饵块。
金钱片腿,牛干巴。
炒菜的油烟,炸辣子的呛人的气味。
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
”(《钓人的孩子》)这不是作者在语言上耍花招,因为生活就是这样的。
如果写得文从理顺,全都“成句”,就不忠实了。
语言的一个标准是:诉诸直觉,忠于生活。
文言和白话的界限是不好分的。
《声律启蒙》阅读试卷含答案
![《声律启蒙》阅读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1fe855844769eae109ed23.png)
《声律启蒙》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
1.犬对,对瑟,剑对,对赏,繁对2.天文对,对月色,金龙对对东郊雷声对,麦穗对,对千年3. ,贯双雕。
琴再抚,。
,廿四桥。
4. 露桃匀嫩脸,。
一椽书舍小,。
一堤杨柳绿,,香霭霭,影煌煌。
5.何处春朝风景好,。
寒食芳辰花烂漫,。
6. ,刘伶爱酒每餔糟。
,尘生边将旧征袍。
7.波浪千层,;,惊看雕鹗横秋。
8.文达淹通,。
永和博雅,。
9. ,处处舟中争系粽;牛郎渡渚,。
10.两曜迭明,日东生而月西出;五行式序,。
二、选择题。
1.“郏鄏鼎,武城弦”“击石磬,观韦编”两处典故都和()有关。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孙子2.“白羽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中的“醉翁”指的是( ) A.王安石 B.欧阳修 C.欧阳询 D.阮籍3.“寒食芳辰花烂漫”中“寒食”是节令名,民间传说这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节日,因()死于山火,故这天不能生火。
A.介子推 B.介子堆 C.介子 D.屈原4.对仗工整是对对子的一个基本要求。
“谣”指歌谣、民谣,古代是一种文体,所以它可以和另一种文体“( )”构成对仗。
A.比 B.兴 C.赋 D.雅5.“羞攘臂,懒折腰”中“懒折腰”指的是( )做彭泽县县令,上级派官员来视察,手下告诉他,应穿好官服前去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弯下腰去面对这乡里小人。
”说完便辞官而去。
A.谢安 B.谢灵运 C.成吉思汗 D.陶渊明6.“班对马,董对晁”中“班”指( )大史学家( )。
A东汉班超 B.西汉班超 C.东汉班固 D.西汉司马迁7.“廿四桥”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廿”是数字,是()A.二十 B.三十 C.四十 D.五十8.“总角对垂髫”中“总角”代指( )之时。
古代男女未成年时,将头发束为两股,形状似角,分置两旁,故称总角。
A.年轻 B.年幼 C.年老 D.中年9.“何妥难,子云嘲”中的“难”意思是()A.困难 B.灾难 C.指责 D.难度10.和女子的身材无关的句子是( )A.舞女腰肢杨柳软 B.风柳舞纤腰 C.露桃匀嫩脸 D.行动似弱柳扶风11.“淡而如水,实为君子神交”出自()A《孟子》 B.《论语》 C.庄子的《庄子?山木》 D.老子的《道德经》12.“柴门夜永有僧敲”说的是唐代诗人()骑着毛驴在路上行走,作了“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诗,后又想将“推”字改为“敲”字,拿不定主意,便一边做推与敲的手势一边思考,没注意撞到了当时担任京兆尹的韩愈的车前,韩愈问清是怎么回事后,便停下车,考虑了很久,说:“还是‘敲’字好。
2020-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2020-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a9d744cc17552707220892.png)
2020-2021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一、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亲情的芬芳在一台省级卫视举办的家庭娱乐节目中,来自五个家庭的五对志愿者做了一个游戏——摸手认父。
五位孩子被黑纱蒙住眼睛,面前是一个屏风,上面有五个恰好能穿过手的洞。
五位父亲分别从屏风后面伸出一只手。
节目充满了欢乐,在主持人“你确定吗?”的迷惑中,前四个孩子无所适从,换来换去,笑话百出。
唯独最后一个小女孩,摸到第二只手就毫不犹豫地指定这是他的父亲。
主持人试图误导她:“还是把五双手摸过一遍再下结论吧”。
小女孩自信地摇摇头,黑纱摘下,父女拥抱在一起幸福地对视。
为搞清楚小女孩是不是侥幸获胜,女主持人又进行了三次测试。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小女孩居然每次都准确无误地找到了父亲。
那位父亲举起手,翻来覆去让大家仔细观看。
大家失望了,那是一双平凡的手,与普通人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特别之处。
主持人证实小女孩的手在每只手上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两秒钟,所以小女孩与父亲的手接触时也没有作弊的可能。
一位观众戴上小女孩蒙眼的黑纱试了试,结果什么也看不到。
那么,小女孩为什么能准确的找到她的父亲呢?她的回答出人意料:“我不知道哪只手是爸爸的,但是我知道哪种气味来自爸爸”。
真是太神奇了,隔着一道屏风,还能分辨出不同人的体味,莫非小女孩有特异功能?在主持人连声追问下,小女孩才揭开了谜底,原来他爸爸喜欢抽烟,手上和身上总带着烟味,一闻到那股熟悉的烟味,她就知道哪位是爸爸。
她还告诉大家,她妈妈下岗了,爸爸是位自由撰稿人,为了多赚些钱补贴家用,一天到晚坐在电脑面前,一边不停地敲啊敲啊,一边一支接一支地抽烟。
妈妈说烟吸多了会死人的,可爸爸总是不听。
爸爸说他知道吸烟的危害,可是一旦戒烟,就要因为不能适应而好长一段时间写不出文章。
虽然爸爸答应她写出一本畅销书以后就戒烟,但是她还是很害怕爸爸会突然死掉,现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帮助爸爸快点出书,快点戒烟……小女孩的话还没说完,他父亲就一下把她抱在怀里。
上海市松江区九峰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松江区九峰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5161216f1aff00bfd51e38.png)
2021-2022学年九峰实验学校上学期九年级语文阶段测试试卷语文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共40分)(一)默写(16分)1.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2.沉舟侧畔千帆过,__ __。
3.但愿人长久,。
4.无可奈何花落去。
5.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一个国家内无谏臣贤士辅佐外无敌寇强国环伺的事例,闸明国无忧患必败亡道理的句子是“,”。
(二)回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甲)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乙)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下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甲诗是唐代有“诗圣”“诗史”之称的杜甫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所创现实主义诗歌杰作。
B.甲诗两处“一何”是“何其”“多么”之意,在文中加强语气,突显吏蛮民苦的鲜明反差。
C.乙文是东晋号称“田园诗鼻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潇明为《桃花源诗》所作的序文。
D.乙文中“仿佛”与甲文“如闻泣幽咽”的“如”意思一致,都指好像、如同。
7.(乙)文中的老人小孩能“”;(甲)文中的老妇孺子却朝不保夕。
(2分)8.翻译(乙)文的画线句: (3分)9.(甲)(乙)两文字里行间都表达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与不满,但两者角度不同:前者以诗人石壕村里所见“”的现实表现祸起战乱殃及百姓的惨况;后者借渔人桃花源中所遇的幻象寄托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推敲》阅读答案
![《推敲》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dc880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7d.png)
《推敲》阅读答案《推敲》原文阅读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推敲》译文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姿势。
(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
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势。
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
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
(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推敲》阅读练习题:1. 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② 炼之未定③观者讶之④岛具对所得诗句3.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退之立马良久之B.何陋之有C.久之,目似瞑D.怅恨久之4.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5. 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6. 下面是唐代贾岛五言律诗《题李凝幽居》,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句子。
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5c95c4b90d6c85ed3ac646.png)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30分)一、基础知识及课外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合计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佝偻.(lóu) 禅.师(C hán) 给.予(ɡěi) 宽宥.(yòu)B .惊骇.(hè) 珐.琅(fà) 赘.余(zhuì) 广袤.(mào)C .瞥.见(piē) 麾.下(huī) 汲.取(jí) 襟.怀(jīn)D .骈.进(pián) 箱箧.(xiá) 茶几.(jī) 轻觑.(qù)2.下列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A .坍塌驰聘渊博随心所欲B .典范晨曦妄想言行相顾C .劫掠推敲游戈心无旁鹜D .精微困厄要诀不可明壮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在饱受战火的摧残之下,叙利亚这个文明古国的许多文化古迹荡然无存....。
B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终于攻克了难关,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
C .人应该学会担责,你这样鸠.占鹊巢...,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D .虽然人们早就听腻了这套说教,但是他仍然强聒不舍....。
4.(2017·遂宁)下面对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往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借代)B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通感)C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见义)D .他长得像他的父亲一样,高大壮实。
(比喻)5、(2017·成都)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 .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2019年小学四年级课外阅读《笠翁对韵》测试题两份合集附答案
![2019年小学四年级课外阅读《笠翁对韵》测试题两份合集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d3ad5a581b6bd97f19ea88.png)
A.茅屋B. 柴房C. 柴门D.柴扉6.短袖对()。
A.长衫B.长裾C. 长裙D.长衣7.“剥枣对蒸梨”中的“剥”应读()。
A.bōB.bāoC.pō D.pū8.“狡兔能穿三穴隐”用的是()的典故。
A.狡兔三窟B.狡兔三穴C.兔死狐悲D.兔起鹘落9.()不属于岁寒三友。
A.梅B.兰C.竹D.松10.下面不是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是()。
A.破釜沉舟B.三顾茅庐C.完璧归赵D.沧海桑田11.渊明旧宅柳条()。
A.书B.苏C. 舒D. 抒12.杏眼对()。
A.绵腰B.桃腮C.嫩手D.柳眉13.(),林下轻风待落梅。
A.河边淑气迎芳草B.巢燕三春尝唤友C.相府珠帘垂白昼D.燕语莺声浑是笑14.战国时期的()刺股读书,终于学有所成得到各国国君的重用。
A.李密B.苏秦C.张良D.潘安15.下列故事与努力学习没有关系的是()。
A.高山流水B.马融石室C.映月读书D.牛角挂书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鱼书”和“雁字”都是书信的意思。
()2.凤凰台是指汉武帝在云阳所建的楼台。
()3.“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
”句子中写到两种植物和两种动物。
()4.“马肝对鸡肋”中“马肝”和“鸡肋”都是比喻细微琐碎、没多大价值的事。
()5.“巢燕三春尝唤友”中的“三春”指三年。
()6.“勤三上”是指“马上、厕上、枕上”。
()7.“夕照对朝暾”中包含了一对反义词。
()8.“蚁如牛”是指晋朝殷师的耳朵有毛病,牛的打斗声,以为是蚂蚁在爬动。
()9.《五典》、《三坟》是传说中我国最远谷的书籍。
()10.“斜风”读平平、“细雨”读仄仄。
()四、连线。
(7分)心中罗锦绣新水月中平滴泉归海大口内吐珠玑暮山云外断篑土积山高兰台对桂殿海岛对山村对牖不知人在否玉山高并两峰寒草号忘忧忧甚事停车还有客来无蓝水远从千涧落花名含笑笑何人《笠翁对韵》参考答案一、填空:1.李渔对子2.长空海树赤日3.天中风高秋月白4.绿对红雷公雪洞天宫5.海华三公江龙6.午冬青春苍松7.淡浓晨钟山茶8.泉枝吹竹山亭十香词9.让思仙风人为 10.圣非鱼书草舍11.山寺远三尺剑五车书12.父吴北岳西湖13.白无布谷羽扇14.菊凤清贫15.夏喜长才月朗二、选择题:1.A2.C3.A4.D5.D6.B7.D8.A9.B 10.D 11.C 12.B 13.A 14.B 15.B三、判断题:1.√2.×3.√4.√5.×6.√7.√8.×9.√ 10.√四、连线:《笠翁对韵》阅读测试题一、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敲》阅读答案
:
篇一:推敲《诗话总龟》阅读答案及翻译
推敲《诗话总龟》【原文】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
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
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
“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遂
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译文】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
城里。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想用“推”字(来替
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姿
势。
(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
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
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势。
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
贾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