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初中数学.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6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6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6篇教学案例简称教案,是教师在教学之后再回过头来对当时的教学情境回顾、反思而写成的文字。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6篇,欢迎品鉴!【篇一】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

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

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

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

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

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初中数学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初中数学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初中数学标题:应用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郊游经费的分配引言:初中数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问题解决能力。

本微案例以初中数学应用题为例,通过一个关于郊游经费的分配问题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情境描述:初中全校举办郊游活动,经过学生们的讨论,决定以5个年级为一个整体进行郊游,每个年级选择代表同学分别参与计划的制定。

经过多番讨论,同学们决定将经费按照人数比例进行分配。

现在,请你帮助同学们计算出每个年级应分配的经费,以及全校总经费。

二、问题分析:1.已知全校共有800名学生,要将经费按人数比例分配给各个年级。

2.需要计算每个年级应该分配的经费以及全校总经费。

三、解决方案:我们先根据学生人数计算出各个年级的人数,然后根据人数比例计算经费的分配情况。

步骤一:计算各个年级的人数根据年级比例,我们设各年级的人数为:一年级x人,二年级2x人,三年级3x人,四年级4x人,五年级5x人。

根据全校共有800名学生,得出方程:x+2x+3x+4x+5x=80015x=800x≈53.33因为人数必须为整数,所以取最接近的整数为53各个年级的人数为:一年级53人,二年级106人,三年级159人,四年级212人,五年级265人。

步骤二:计算经费的分配情况根据人数比例,我们设全校总经费为y元。

则各个年级的经费为:一年级53y/800元,二年级106y/800元,三年级159y/800元,四年级212y/800元,五年级265y/800元。

全校总经费为:(53y/800)+(106y/800)+(159y/800)+(212y/800)+(265y/800)=y元。

步骤三:计算每个年级应分配的经费以及全校总经费根据以上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每个年级应分配经费的具体数值,以及全校总经费的数值。

四、计算结果:根据第三步的计算,得出每个年级应分配的经费如下:一年级:53y/800元二年级:106y/800元三年级:159y/800元四年级:212y/800元五年级:265y/800元全校总经费为:(53y/800)+(106y/800)+(159y/800)+(212y/800)+(265y/800)=y元五、总结:通过这个微案例,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问题解决能力。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3篇)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本案例以我国某中学七年级数学教学为背景,选取了“分数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

由于分数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往往存在困难。

因此,本案例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数的抽象意义,分数与整体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分数吗?请举例说明。

”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引入做好铺垫。

2. 新课讲授(1)分数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例子,如: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这个苹果的$\frac{1}{4}$。

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

(2)分数的表示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数的写法,如:$\frac{1}{4}$,$\frac{3}{8}$等。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分子表示分得的份数,分母表示总的份数。

(3)分数与整体的关系教师通过图形、文字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与整体的关系。

如:将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正方形的$\frac{1}{4}$,即$\frac{1}{4}$个正方形。

3. 课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基础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如:(1)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长方形的$\frac{1}{6}$,求这个长方形的$\frac{2}{3}$是多少?(2)一个班级有40人,其中男生占$\frac{3}{5}$,求这个班级有多少男生?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以及分数与整体的关系。

优秀教研案例初中数学(3篇)

优秀教研案例初中数学(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案例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探讨如何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式学习。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三、案例实施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2. 问题提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若AB=DE,BC=EF,∠A=∠D,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2)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若AB=DE,AC=DF,∠B=∠E,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3)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若∠A=∠D,∠B=∠E,∠C=∠F,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3. 问题探究(1)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尝试找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4. 案例分析教师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的应用。

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5. 拓展延伸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有哪些?(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有哪些?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教案案例模板范文(15篇)

初中数学教案案例模板范文(15篇)

初中数学教案案例模板范文(15篇)初中数学教案案例模板范文篇1教材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知识内容主要是以前一单元中的求根公式为基础的。

教材通过一元二次方程a_2+b_+c=0(a≠0)的根_1、_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以数_1、_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方程模型。

然后通过4个例题介绍了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简化一些计算的知识。

学情分析:1.学生已学习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是直观、形象的,他们所注意的多是事物外部的、直接的、具体形象的特征。

3.在教学初始,出示一些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使他们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能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未知数,会求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倒数和与平方数,两根之差。

2、能力目标:通过韦达定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

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从具体方程的根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用语言表述,以及由一个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与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种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是教学的难点。

板书设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a_+b_+c=0(a≠0)的两根是_1,_2,那么_1+_2=,_1_2=。

问题6.在方程a_+b_+c=0(a≠0)中,a、b、c的作用吗?①二次项系数a是否为零,决定着方程是否为二次方程;②当a≠0时,b=0,a、c异号,方程两根互为相反数;③当a≠0时,△=b-4ac可判定根的情况;④当a≠0,b-4a c≥0时,_1+_2=,_1_2=。

初中数学教学教研案例(3篇)

初中数学教学教研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热点。

本案例以“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为主题,通过分析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案例描述1. 教学情境某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师在教授“一次函数”这一课时,发现部分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困难,课堂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2. 教学问题(1)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困难,难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2)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3)教师对课堂管理不够重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纪律问题。

3. 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函数现象,如气温变化、人口增长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数学规律。

同时,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函数知识解释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函数问题。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3)注重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

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进步和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重视课堂纪律,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

同时,通过表扬优秀学生,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反思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应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教学效果。

3. 注重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微案例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微案例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微案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微案例: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一、案例背景本案例是关于初中数学中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设计。

在七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生开始接触平面几何,而面积计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本案例,旨在使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案例描述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如三角形、矩形、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究精神。

2. 教学内容:(1)三角形面积计算:通过将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矩形,引导学生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2)矩形面积计算:直接教授矩形面积公式,并通过实例练习加以巩固。

(3)圆形面积计算:利用圆的半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推导出圆形面积公式。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地块、窗户、盘子等),引导学生认识到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新课讲解:结合图形和公式,详细讲解三角形、矩形、圆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利用实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公式。

(3)巩固练习: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4)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鼓励他们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三、案例分析本案例以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为核心,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面积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案例(3篇)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角形全等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对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设计了一节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为主题的数学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包括SSS、SAS、ASA、AAS、HL。

2. 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三角形全等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2)提出问题: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三角形全等?2. 新课讲授(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并举例说明。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SSS、SAS、ASA、AAS、HL等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每组派代表展示证明过程,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教师点评学生的证明过程,强调证明方法的选择和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三角形全等的证明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批改,教师巡视指导。

(3)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4.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解题思路。

(3)每组派代表展示解题过程,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教师点评学生的解题过程,强调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教育案例初中数学(3篇)

教育案例初中数学(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某初中数学课堂为例,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某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勾股定理”这一课时,发现部分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应用能力较弱。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教师决定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勾股定理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证明勾股定理?(2)自主探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利用已有知识,尝试证明勾股定理。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发现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3)合作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证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和讨论。

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发现不同的证明方法,进一步理解勾股定理的内涵。

(4)实践应用教师布置一道实际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5)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及其应用。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案例分析1. 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本案例中,教师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应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种创新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2. 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在本案例中,教师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

3. 学生活动的多样性本案例中,学生的活动形式多样,包括观察、实验、推理、讨论、解决问题等。

初中生数学实践教学案例(3篇)

初中生数学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富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本文以“三角形全等的证明”这一教学内容为例,阐述如何进行初中数学实践教学。

二、案例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探究,使学生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案例实施1.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全等现象,如:剪纸、拼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① 小组讨论:分析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找出其适用条件。

② 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③ 实践应用: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3)巩固练习,提升能力教师设计一系列三角形全等的证明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出拓展延伸问题,如: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等。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练习巩固法:通过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案例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实践探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教学反思(1)注重实践性:将数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教育教学案例分析(3篇)

初中教育教学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本案例以我国某市一所初中学校八年级数学课程《三角形》教学为研究对象。

该课程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教学案例旨在通过分析教师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案例描述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分类,掌握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分类,包括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分类,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2)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知识。

(3)练习法: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三角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授:教师详细讲解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分类,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3)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知识。

(4)巩固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教学策略(1)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2)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3)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学生学习效果(1)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分类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3)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培养。

3.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1)部分学生对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加强练习。

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推荐五篇)

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推荐五篇)

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推荐五篇)第一篇: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平行线的性质杨志成一、案例实施背景本节课是2012—2013年学年度第二学期本人在陕西靖边第五中学的一节公开课,课堂中数学优秀生、中等生及困难生都有,所用教材为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第3节内容——平行线的性质,它是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历了一些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并积累了一些直观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图形的识别能力和借助图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了推理说明的必要性;同时七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合作交流,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而且初中生本身好胜、好强的特点,也为他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奠定了基础,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三、案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测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在对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的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中获益。

通过学习习近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直线平行条件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懂得事物既普遍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四、案例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平行线判定的掌握与应用。

初一数学教学实践案例(3篇)

初一数学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图形变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图形的内在联系,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对图形变换中对称性的认识,本案例以“探究图形变换中的对称性”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称性的概念及其在图形变换中的应用。

二、案例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变换的基本方法,能够识别和构造轴对称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变换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构造,轴对称变换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蝴蝶、剪纸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特点。

-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特点,教师总结:这些图形都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这条直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

2. 探究活动- 教师分发轴对称图形的模板,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图形沿对称轴折叠,观察折叠后的结果。

- 学生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 教师讲解轴对称变换的基本方法:将图形沿对称轴折叠,然后将折叠后的图形展开,得到新的图形。

3. 案例分析-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建筑、家具等,让学生分析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和对称性。

-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总结出识别和构造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4. 练习巩固-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变换的方法以及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分享九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分享九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分享九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分享九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篇1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了,可以说紧张忙碌却收获多多。

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我教九(4)班的数学,我总是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中进行教学,工作中有收获和快乐,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以后的工作能够有效、有序地进行,现将教学所得总结如下:一、在备课方面在上课前我总是查阅很多教参、教辅,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总是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写教案,力争做到熟知知识要点,心中有数。

二、在教学过程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学生的参与。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他们自主的去探究问题,发现知识。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人人参与,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但还是难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加之经验不足,不太敢放手,怕完成不了当趟课的教学任务。

后来在学校“”的教学模式下,才开始进一步尝试,并在不断的尝试中总结经验。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4)、差生末抓在手。

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

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

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1)、加强学习,学习新教学模式下新的教学思想。

2)、熟读初一到初三的数学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老教师对知识点的处理和对教材的把握,以及他们处理突发事件方法。

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5)、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这半年的教学工作很苦,很累,但在不断的摸索中,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五篇材料]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五篇材料]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五篇材料]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案例主题:】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集中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活动、民主、自由【背景:】在进行数学八年级上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学时,在拓展思维环节举出了下面这样一个例题,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很有感想:……例题:在一个双休日,某公司决定组织48名员工到附近一水上公园坐船游园,公司先派一个人去了解船只的租金情况,这个人看到的租金价格如下所示:船型、每只船载人数、租金;载人数大船5人小船3人;租金大船3元小船 2元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怎样的租船才能使所付租金最少?(严禁超载)……师:谁能公布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学生都在紧张的思考中)(突然间,我发现一名平时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这次第一个举起了手,很惊奇,便马上让他发言了。

也有了我思想上的一次飞跃。

)生:我认为可以租大船,可以租小船,也可以大船和小船合租!(这时,教室里哄堂大笑,这位学生顿时有些难堪,想坐下去,我赶紧制止。

)师:很好!你为他们设计了三种方案。

那你能不能再具体为他们计算出租金呢?生(一下子来劲了):如果租大船,则需要船只数为48/5=9.6只,因为不能超载,所以租大船需10只,则所付租金要3×10=30元。

如果租小船,则需要船只数为48/3=16只,则所付租金要16×2=32元。

如果既租大船又租小船……(说到这里,该生卡了壳)(我边认真听,边将他的方案结论板书在黑板上,看见卡了壳,便赶紧答上话)师:刚才×××同学真的不错,不但一下子设计了三种方案,还差不多完成了全部租金的计算,我和全班同学都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非常高兴(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要有勇气展示自己,你今天的表现就非常非常地出色,你今后的表现一定会更出色。

好,下面我就让我们一同把剩下的一种方案的租金来完成吧。

(在师生的共同研讨中得出):设租用X只大船,Y只小船,所付租金为A元。

初中数学上教育教学案例(3篇)

初中数学上教育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初中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案例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本案例选取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中的“有理数的乘法”这一教学内容。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法则,能够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什么是有理数?”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①教师展示一组有理数乘法算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计算。

②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并举例说明。

(3)巩固练习教师布置一系列有理数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5)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实现了教学目标。

以下是教学反思:(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学习。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案例总结本案例以“有理数的乘法”为例,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我的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五篇范文)

我的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五篇范文)

我的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五篇范文)第一篇:我的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我的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每位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每位学生都是教师的希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

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生并扶持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他们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因此,教师应该是心灵的发现者,而不是无尽的灌输者。

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

为人师者应深切体会这一点,用心感化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是聪明、驽钝、整洁、邋遢、乖巧或淘气,他都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个体,需要被感化,也唯有老师用心去感化,孩子才能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而乐意学习。

我班里有名女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也较快,就是成绩很差,上课和周围同学没话找话,周围无人应便自言自语,一旦批评她,便一脸的诚恳,保证要改正缺点,但事隔几天,依旧故我。

几经周折,了解到她之所以这样,完全是因为家庭带来的心灵伤害,导致调皮,厌学,甚至没规矩。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没有放弃,而是不厌其烦地跟她促膝谈心,并决定用真爱去呼唤她,用真心去感化她,在内心深处,我已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来呵护。

记得有一次,我看见她的球鞋破了个大洞,几乎没法穿了,几天后,她依然没换。

我把她叫到办公室,问其原因,她轻描淡写地说:“奶奶没钱买。

”当我向她递上一双白色球鞋时,让我吃惊的一幕呈现了,她上前紧紧地抱着我,边哭边说:“老师,我只有这一双鞋,是姑姑买给我的,……,您是这世界上最最关心我的人,比我亲妈妈还好千千万万倍,……”听完她的倾诉,我已泪流满面,接着,她又说:“老师,请您相信,我一定痛改前非,好好学习。

”此时的我们已有了心灵的碰撞,频频点头的我向她竖起了大拇指,说;“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也许,就是那几分钟,她倾诉完了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心里话。

从那以后,她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烦恼与快乐都分享给我,她变得十分听话,懂事,勇敢,自信,积极上进。

我的数学教育教学微案例(2篇)

我的数学教育教学微案例(2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分数,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分数实例,如:蛋糕、分数图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分数概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分数吗?谁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一下分数的意义?(二)新授1.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a. 出示一个圆形蛋糕,将其平均分成8份,引导学生说出每一份是蛋糕的几分之几。

b.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蛋糕平均分成4份、2份、1份,每一份又是蛋糕的几分之几?c. 总结:分数的意义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

2. 教学分数的读写方法。

a. 出示分数实例,如:$\frac{1}{2}$、$\frac{3}{4}$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分数的意义。

b. 教授分数的读写方法,如:先读分母,再读分子,中间用“分之”连接。

3. 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a. 出示分数加减法实例,如:$\frac{1}{2} + \frac{1}{3}$,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b. 教授分数加减法运算规则,如: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三)巩固练习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口头提问,检查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掌握情况。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和加减法运算规则。

2. 强调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本上的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分数实例,思考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参考实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微案例

[参考实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微案例
3、小组活动:
(1)、出示活动要求,指名读。
a以三角板的任意一个顶点为旋转中心,在方格纸上把三角板绕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
b、描出三角板旋转前后的图形。
c、观察,在旋转过程中,三角板的每个角,每条边是怎么变化的,你有什么发现?把你们组的发现填写在报告单中。
(2)、四人小组活动后汇报操作,讲解交流。
(2)它们绕着什么地方旋转?指一指
小结:物体在旋转时绕着的这个点,数学上叫做旋转点,也叫旋转中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3)你能指出(1)、(2)两个风车的旋转中心吗?
2、对比掌握旋转方向。
(1)出示两个旋转的风车,观察:再来看这两个风车的旋转又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2)出示钟面,仔细观察,哪个风车的旋转方向和钟面上指针的旋转方法一致?哪个风车的旋转方向和指针的旋转方法相反?
小结:风车(1)的旋转方向与钟面上的指针的旋转方向一致,叫做顺时针方向,风车(2)的旋转方向与钟面上的指针的旋转方向相反,我们叫做逆时针方向。
(3)用手比划一下“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4)加上旋转方向,现在可以怎样描述两个风车的旋转过程?
3、认识旋转角度。
(1)出示两个钟面,动态演示指针从“12”旋转到“1”,从“12”旋转到“3”。
三、原因追溯
学生的年龄水平和智力因素,缺乏想象力。
四、方法/策略选择或者技能应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写,可以只写方法策略或者技能)
应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物体旋转的情境,直观、形象地呈现知识。
五、实施过程
1、出示生活中的各种旋转现象,引导学生观察。
(1)这些是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3)、小结:三角板绕一个顶点按一定的方向旋转了一定的角度后,三角板的每条边都绕这个顶点按相同的方向旋转了相同的度数。在旋转过程中,三角板的位置变了。但三角板的形状、大小,三个角的大小、三条边的长度都没有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
——有理数运算应用1.案例简述
案例:“有理数运算”应用题教学
呈现问题情境:某股民在上星期五以每股27元的价格买进某股票1000股。

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如下表(单位:元)。

试图联系生活,尝试在提出问题时逐步深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但实际上是“东施效颦”,形式上的一串串问题及解答让新课程理念远离了课堂教学实际,教师虽对本题求解准确,但学生的接受与沟通的效率低下,仅仅是教师用了自己在生活实践经验体会去审视数学问题。

教师感觉容易理解,而事实恰好相反,教师的讲述没有激化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些在教师眼里显而易见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很难。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是改变教学内容机械化的呈现方式,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求,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组织者和引导者。

3.案例中学生数学“视界”的困惑
学生没有感知现实生活中的股票买进卖出,对教师在处理数学信息时认为“自然”和“显然”的合情合理的推断存在的“症结”如下:〈1〉表格中有理数正负号的实际意义如:+4表示每股涨了4元;-1表示每股跌了1元。

教师没有交待分析,学生理解较为困难。

〈2〉周四收盘时的股价是(元),如何理解27元的概念?为什么不能理解为:27-2.5=24.5(元),周四的股票与前三天的股票涨跌存在什么关系?
〈3〉股票卖出时的26元数据是哪里来的?
〈4〉买入交易时交易税是付出3?,卖出时付出的成交额的3?
和手续费2?,同是“付出了”,为什么理解的数学意义截然相反?
〈5〉如何理解一周股票收益的-1211元的实际意义?
4.案例启示
(1)关注课堂,走近学生
教师在授课时,不能照本宣科,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验、数学思维方式各不相同,要深入了解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学生的内在思想和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本案例中,学生到底需多长时间停留在“毫无希望”的数学抽象思维境地?教师“操之过急”会使多少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课堂是活的,在深入研究本班学生的基础上,面对有思想的学生,教师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方案及教学思路,教师不能以我对知识的理解方式来作为学生接受的理由,不能忽视学生对新知识也有一个分析、理解和吸收的学习过程。

教师只有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学才能做到以人的发展为本。

(2)关注学法,重学习过程
新课程提倡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以具体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获得体验,让学生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及共同的发展。

本案例可以策划一个“股票交易中的数学问题”课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搜索、分析和处理有关股票买进卖出信息,让学生体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调查收集数据(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差异,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探究、交流、总结等,形成有效的信息通道相,掌握感悟相应的方法和经验,营造一个学生乐于探索交流和相互
学习的良好氛围,这远比课堂上教师机械的“一问一答”效果好。

(3)关注教法,培育学习共同体
整个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存在一个“学习共同体”,这个数学学习共同体需要交流、多向互动、有效调控。

我们经常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本案例基本上由教师包办代替了,教师没有营造一个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而“由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基本上没做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请先把机会交给学生。

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体验交流彼此的想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才能使分析透彻、思想清晰、思路明确、因果分明、逻辑清楚,真正实现教学中心由教师变为学生,教学形式由“灌输”变为“主动建构”,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体现“道而弗牵,开而弗达”的数学教学思想。

新一轮课改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经是课堂教学,如何转变教学方式?如何树立课程意识?课堂上学生的一声:“老师,我听不懂!”,给我们一线教师敲响了警钟,唤醒老师们课堂上没有垄断者!把课堂的主权交给学生,把问题留给学生,把数学思维冲突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寻求答案,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真正体现新课程倡导的数学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探索、创造和发现的乐趣,学习过程应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主导作用的价值体现在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始终牢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新课程改革中,在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教学行为都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直接关系。

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真正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才能自觉地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勤于构建有效教学的新
途径,真正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