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2023岳麓版选修3《惨烈的四年战事》ppt
时间:1917年4月,美国借口德国潜艇击沉 其商船而对德宣战。
美国的“中立” 这是英国《笨拙》 杂志上的漫画。途 中,美国的鹰嘴中 含着一根象征和平 的橄榄枝。威尔逊 对他说:“啊!我 把你变成了一只多 好的鸽子呀!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声言要“消灭德国在远东的一切力量”, 实则 意在攫得中国胶州半岛及德国在太平洋上霸占的一些岛屿。9月2日,日军在龙口 登 陆;10月6日,占据济南车站,强夺了胶济铁路;10月底,开始围攻驻守青岛 的德军, 并于11月7日将其一举攻陷。战事基本结束
问题: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何时?结果如
从法军随军记者的黑镜头 中体会战争的残酷
活生生的人给毁了,灭了!!!
①“中立”政策。“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
②正确。正是由于这场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掠 夺战争,因而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双方都不肯中止战 争。
③材料一宣称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这种前后矛盾的表现正说明美国统治集团不甘心置身 事外,而是打着“中立”的旗号,积极地参与战争,表 现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结果,在战争进行了两年多的时间,双方都已精疲力 尽的情况下,美国于1917年迫不及待地参加对德作战。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课标要求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 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2惨烈的四年战事
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思考: 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 同盟国经济实力方面不如协约国 • 西线作战使同盟国力量受到牵制 • 中、美、巴西等国参战,壮大了协约 国的阵营 • 战争末期,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 和起义
索姆河战役中首次使用了坦克
兵力:一百三十个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伤亡:七十余万人 结果: 虽未决出胜负, 日德兰海战 但此后,德奥方面困难 重重,每况愈下,开始 基尔港水兵起义 走下坡路。此战役因 此成为一战的 转折点。
1916:(西线)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1917: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俄国退出大战 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
战略主攻权 转移到协约 国一方
第一次世界 大战以同盟 国失败告终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战争结束
1918年11月11日
德国政府代表在
福煦车厢签署了
《贡比涅森林停战 协定》,德国宣布投 降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经过
课程标准: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直接原因(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事件
俄罗斯
奥
波斯尼亚
萨拉热窝 贝尔格莱德
匈
帝
国 罗马尼亚
布加勒斯特
维丁
加拉茨
塞尔维亚
黑塞哥维那 门的内哥罗
策丁耶 都拉斯
保 加 尼 亚
索菲亚
美国的“中立”
这是英国《笨拙》杂 志上的漫画。图中, 美国的鹰嘴中含着一 根象征和平的橄榄枝。 威尔逊对他说:“啊! 我把你变成了一只多 好的鸽子呀!
思考:为什么美国的立场会来一个180度大转 弯,由以前的中立变为参战?
初期中立原因:胜负未明、不便投机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课标要求】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萨拉热窝事件(1914.06.28)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是一个积极主张进行战争的军国主义代表人物,他极力鼓吹对塞尔维亚(俄国的前哨阵地)进行战争,因此被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视为凶恶的敌人和压迫者而深痛恶绝。
这时,奥匈帝国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进行威胁,决定在临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
这种蓄意挑衅的行为,引起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怒,他们决定刺杀斐迪南。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夫妇在检阅完军事演习后,乘敞篷车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的市政厅。
车队返回时,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枪击了斐迪南夫妇,斐迪南当场毙命。
2.萨拉热窝事件点燃了欧洲的“火药桶”。
(07.28)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07.30)俄国宣布总动员——(08.01)德国对俄宣战——法国宣布总动员——(08.03)德国对法宣战——(08.04)英国利用中立国比利时的援助请求向德宣战。
这样,欧洲的帝国主义大国,除意大利还在动摇之外,都卷入了这场血腥的大厮杀。
在欧洲爆发的军事冲突,很短时间内就蔓延到远东和近东,日本和土耳其分别加入协约国和同盟国方作战。
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冲突发展成为一场世界大战。
二、一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1)根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
(2)主要原因: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尖锐对立,加剧了欧洲的战争危机。
(3)战争的温床:欧洲各国内部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4)军事条件:科技进步运用于军事领域。
(5)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三、第一阶段:1914~19161.三条战线:西线:英、法、比——德(具有决定意义)东线:俄——德、奥南线:塞尔维亚——奥匈2.西线战况:马恩河战役(德军150万——英法联军)双方前后共投入200多万兵力、6000多门大炮,在近200千米长的战线上展开激战。
岳麓版选修3获奖精致课件:1.2《惨烈的四年战事》ppt课件
三、美国参战和苏俄退出战争 1.美国参战
历史文化 (1)原因:美国与英、法存在密切的 _________联系;保
护
无限制潜艇战 美国在协约国的经济利益。 1917
【角度1】►
从战局演变角度分析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提示
阶段 战役或重大事件 影 响 第一阶段 德军速战速决的 (1914 马恩河战役 计划破产 年) 第二阶段 (1915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俄 战略主动权转移 ~ 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 到协约国一方 1916 年) 第三阶段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俄国退出 协约国力量增强, (1917 大战;中国、巴西等参加协 “一战”以同 ~ 约国作战;1918年11月,德 盟国的失败而 1918 国投降 告终 年)
答案
(1)人物: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2)原因:奥匈帝国企图吞并塞尔维亚。
(3)影响: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
线。
拓展2
下图反映了在听到战争爆发的消息后,德国人热烈欢呼 的场面(圆圈内为希特勒),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答案
战争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因此各
国人民普遍支持通过战争来获取国家利益;欧洲各国民众 受到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也积极支持战争。
导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
美国参战的根本目的是凭借经济实力控制其他国
家,参与重新瓜分世界,以夺取世界霸权;苏俄退出战争 不仅加速了一战的结束,而且引发了交战各国革命运动的
高涨。 四、德奥集团的战败 协约国 发动总反攻,保加利亚、奥斯曼帝 1.1918年9月,_______
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超过15亿 7000多万
伤亡人员
经济损失
2017/4/5
3000多万(军人死亡850万)
3400多亿美元
2017/4/5
德奥集团(同盟国)
1914.7 — 1918.11
一 战
西线
萨拉热窝事件
东线
美国等国的 参战
英法俄集团
(协约国)
2017/4/5
如今,我们的目的仍和从前一样,要在世界生活中捍 卫和平正义的原则,以与自私的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 抗…… 我们是处在这个时代的开端,在这个时代,我们将坚 决主张,文明国家公民个人之间所遵守的行为标准和犯错 误后的责任标准,在各国及其政府之间,也应该同样遵守。 我们跟德国人民没有什么争吵……他们政府发动这次 战争不是出自他们的推动……这次战争的决定,正如在古 代不幸的岁月中,统治者什么也不与人民商量,往往就决 定了许多战争,而发动和进行那些战争又都是为了某些王 朝的利益,或是为了惯于把他们的同胞作爪牙和工具的一 小撮的野心家的利益…… 现在,我们正要对这个与自由为敌的真正敌人应战。 ——威尔逊总统提请国会对德宣战的演说
2017/4/5
德军速战速 决计划破产
战略主攻权 转移到协约 国一方
第一次世界 大战以同盟 国失败告终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美国举国上下正 在为消除工业化、城市化和垄断化所带来的巨大弊端而 专注于推进广泛、深刻的进步主义改革。 „„由于长期受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美国人民在 战争爆发前对欧洲的内部纷争并不关心„„美国与欧洲 远隔重洋,相距甚远。在他们看来有了大西洋的阻隔, 美国就可以避免欧洲战祸的侵扰。 1914年8月4日,威尔逊正式发表中立宣言,8月19 日他又发表讲话呼吁美国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不 偏不倚”。 ——高志青《美国的孤立主义和第一次 世界大战前期中立政策》
第二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2008年纪念一战停战90周年
11月11日,现年112岁的一战老兵亨利· 阿林厄姆在英国伦敦参加 瑞安三中方金清QQ200501976 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90周年纪念活动。
被刺前的斐迪南夫妇
斐迪南大公(1863-1914)
普林西普在刺杀 斐迪南大公后被捕
普林西普行刺斐 迪南大公
问题:“一战”是何时爆发的?爆发的标 志是什么?“一战”的主战场在哪里?主要有哪 几条战线?交战的双方分别是谁?起决定性作用 的是哪一条?
导 言
1914年,空前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毁 灭之神降临人间。在空间上以欧洲为主,席卷亚、 非、美等各大洲,在时间上长达四年之久。 战争使得最为发达的欧洲一片破败,许多文 明成果毁于一旦,留下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字: 1000多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伤残,经济损失达 到了3000多亿美元…… 这场战争的过程如何?经历了哪些著名的战 役?战争又是怎样结束的?本节课就来学习和探 究这个问题。
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 亚宣战,战争爆发。之后数天之内,俄、法、德、 英等欧洲大国相继宣布参战,一战全面爆发。 主战场:欧洲。 战线:①西线:英、法与德国交战;②东线: 俄国与德、奥交战;③南线:奥匈帝国与塞尔维 亚交战。其中西线起决定性作用。
南线
德皇威廉二世 对战争胜利信心百倍, 他对即将开往前线的 士兵宣布:“叶落之 前你们就能返回故 乡”。(小毛奇汇报 完马恩河战役结果被 撤职)
凡尔登 巴黎
那是一场恶战,历时300个昼夜,交战 双方损失惨重,迄今没有确切的统计,据 比较普通的估计:双方参加战斗的死亡 人数各为30多万.法国伤亡36.2万,其中 162440战死,德国伤亡33.6万,战死 143000人,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 机”、“地狱”、“屠宰场”
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三讲义第一单元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
清单一第一次世界的导火线萨拉热窝大事(1)20世纪初,纷纷插手巴尔干,巴尔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2)奥匈帝国视塞尔维亚为向巴尔干扩张的障碍。
2.过程1914年6月28日,奥匈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街头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刺杀身亡,这就是萨拉热窝大事。
3.影响(1)在德国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俄、法、德、英等欧洲大国相继宣布参战,一战全面爆发。
[深化认知]萨拉热窝大事是一个突发性的历史大事,具有肯定的偶然性,为奥匈帝动一战供应了“借口〞;但是,一战的爆发是由于资本主义开展不平衡,导致列强之间各种冲突空前激化的产物,具有历史的必定性。
清单二旷日长久的消耗战从马恩河到凡尔登英、法和德国交战的西线;俄国与德、奥交战的东线;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交战的南线。
2.第一阶段(1914年)(1)西线:马恩河战役是一战中的首次重役。
它宣告了速战速决幻想的破灭,开头了旷日长久的堑壕战。
(2)东线:德、俄互有胜败,处于僵持状态。
3.其次阶段(1915~1916年)(1)1915年:战斗重心转移到东线,德国想一举击溃俄国,但未到达目的,德国方案再次落空。
(2)1916年:战斗重心由东线转移到西线;战斗的主动权渐渐转移到协约国;双方陷入旷日长久的消耗战。
①凡尔登战役:一战中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惨烈的战役。
②索姆河战役:英首先使用了坦克。
(1)战斗初期:①政策:中立。
②缘由:利用中立国的地位与交战国扩展贸易,大发战斗财。
(2)战斗后期:①政策:参与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
②缘由:与协约国有着亲密的经济联系,如贸易、贷款等。
俄国退出战斗对同盟国有利,会损害自己利益;与英、法存在着亲密的历史文化联系;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供应契机;捞取战利品和猎取战后世界领导权是其根本缘由。
③影响:转变了战斗双方的力气比照;在其影响下中国等国对德宣战,一战进入全球规模阶段。
2.苏俄的退出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坚决退出一战。
【创新课堂】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课件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材料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 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的突破使大量新技术应用于战
争。但与当今相比,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而德军是长 途作战,主动入侵,这使得德军受到了极大制约,尤其是由于其计划受挫, 大战就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 (1)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施里芬计划”的缺陷,并指出其实施的结 果。 (2)综合三则材料的信息,概括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持久战 的原因。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在激烈战争的背后,是各国之间经济实力的较量。两大军 事集团力图在军事上压倒对方,把人类创造出来的财富投入到扩军备 战上,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被转化为空前庞大的战争机器。 材料二 为了在新的战争中战胜法国及其盟国,德军总参谋长施 里芬在 1905 年就开始制订作战计划,即“施里芬计划”。 计划战争初期德 国在西线集中主要兵力,在 6 周内打败法国,而以少量兵力在东部边境 牵制俄国军队;在打败法国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
三、1917 年的战事
1.美国参战 (1)原因:①美国与英、法存在着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②保护美国 在协约国的经济利益。
(2)经过:1917 年 4 月,以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为契机,美国对德 宣战。 (3)影响:①胜利的天平倒向协约国集团一方;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真 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 2.苏俄退出战争 (1)背景: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维埃俄国。 (2)表现:①苏维埃政权颁布《和平法令》,宣布退出战争;②1918 年 3 月,苏俄与德国在布列斯特签署了和约。
二、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1.三条战线 (1)西线:英、法与德国交战。 (2)东线:俄国与德、奥交战。 (3)南线: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交战。
2.主要战况 (1)马恩河战役:1914 年 9 月,英法军队与德军进行的会战,粉碎了德 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2)东线战事:1914 年,俄国先胜后败;1915 年,德军打败俄军,但无力 继续进攻。 (3)凡尔登战役:1916 年,德国企图歼灭法军主力,但双方均未取得决 定性优势。 (4)索姆河战役:1916 年 7 月,英法军队发动。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3课件-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德皇威廉二世对 战争胜利信心百倍, 他对即将开往前线的 士兵宣布:“叶落之 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 ”。
时间:1914年9月 兵力:二百万人 伤亡:三十四万人 结果:德国消灭法军主力的 速战速决计划失败,双方形 成相持局面,开始堑壕战。
巴黎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二)大战经过:
阶段
重要战役或重大事件
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⑴经济: 德奥集团经济实力处于劣势;协约国集团在
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占优势
主要原因
⑵军事:军事战略失误,“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对手实力
⑶国内:同盟国内部矛盾尖锐,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①奥匈帝国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导致帝国解体; ②德国爆发 “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⑷国际: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第三阶段 (战争后期)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 俄国退出大战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战略主攻权转移 到协约国一方
第一次世界 大战以同盟 国失败告终
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课堂讨论【重点突破】
要求: 1、小组讨论,遵循论从史出。 2、展示时声音洪亮、语言简洁、角度清晰。 3、讨论完后自主落实本课基础。
意大利倒戈(参加协约国);美、日、中等中立 国参战,增加了协约国实力
1914年美国“ 中立”
1917年4月对 德宣战
【重点探究突破】美国为什么参战?
①威尔逊认为美国参战目的: 为了世界和平、各民族解放、捍卫人类的权利, ②不真实
美国参战的原因:
①美国与英、法等国历史文化联系密切。而且如 果协约国战败,美国的利益将受到巨大损害;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①美国参战
②中国参战:1917年 北洋政府 向同盟国宣战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课前预习】
1、课时目标: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2、问题引领:
(1)、是哪些因素促成了20世纪初的这场世界大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简述20世纪初列强之间形成的三对矛盾?
(3)、简单写出一战爆发与结束的时间,一战中的三条战线和三个阶段,大战的结局?
3、体系建构
双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有关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的演说(1917年)的材料
“在2月3日,我曾正式向你们提出德意志帝国政府的特别通告,通告说,它已立意在2月1日和2月1日以后……要用潜水舰击沉所有……敌人所控制的任何港口的船只.……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因此我建议国会:宣布德意志帝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对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正式接受如此强加于美国的交战地位……”
13.1918年3月,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的是( )
A.沙皇政府B.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苏俄政府D.苏联政府
14.加速德国投降的因素有①美国参战②奥匈帝国解体③二月革命爆发④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 )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5.下列关于一战中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②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③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④内部矛盾不断尖锐( )
阶段
—年
1、1917年4月,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原因:
(1)美国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随着经济联系加强,与协约国利益接近。
(2)1916年2月德国实施的“”,推动反德立场。
第一单元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点击下图进入:创新演练·大冲关 返回
一、阅读与思考 阅读这些作品,谈一谈你的感受,并用任何一种文学艺术 形式进行创作,表达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 提示:这是一道开放型试题,学生可根据材料及教材知识, 从不同角度谈自己对一战的认识。如材料三《光荣之路》的绘 画中,惨死的士兵被作者看作是所谓的“光荣之路”,通过这 些作品的片段或照片,要认识到一战的残酷性和激起人们对战 争的反对情绪。
萨拉热窝事件
√√
药桶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展阶段、
一战的进程
√
三条战线及重大战役
美国参战和苏 美国参战的原因、目的和苏 俄退出战争 俄退出战争的原因
√√
一战结束
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
返回
一、萨拉热窝事件 1.背景 (1)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巴尔干各族人民经过反复斗争, 希腊、塞尔维亚等国赢得了独立。 (2)欧洲列强插手巴尔干,俄国和奥匈帝国在 巴尔干 的 争夺尤为激烈。 (3)奥匈帝国把塞尔维亚视为向巴尔干扩张的障碍。
返回
1.1917年,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其连任的就职演说
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
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
要想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
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材料中所引的“经过那
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据此我们
返回
(3)影响: ①美国的参战大大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使胜利的 天平倒向了 协约国 集团一方。 ②中国、巴西、利比里亚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 约国集团的阵营。 ③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 [知识点拨] 美国在战争初期不参战是为了同交战双方做生意,以大发 战争财。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围绕国家利 益对内外政策进行及时的调整。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教案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课程标准: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导入:1914-1918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权利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展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剧烈的海战。
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这节课我们要认真去体会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大军事集团。
一、一战的爆发考虑:巴尔干为什么被称之为“欧洲的火药桶〞?点燃火药桶的火星是什么事件?1、巴尔干半岛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民族成分,成为俄、奥争夺的焦点。
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斐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波刺杀身亡。
从而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德奥集团在暗杀事件发生后,欣喜假设狂的叫嚣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
〞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这事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许多国家也相继卷入战争。
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决定乘机吞并塞尔维亚。
俄、法两国表示支持塞尔维亚,英国暗中支持俄、法。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几天后,德、俄、法、英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
经过“七月危机〞,由此而引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于8月初全面展开了。
3、爆发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
几天后,德、俄、法、英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一战于8月初全面展开。
英、法、俄、意、日〔协约国〕——德、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同盟国〕二、一战的经过〔1914——1918〕〔一〕三线:西线: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英法←→德东线:波罗的岸至罗马尼亚,俄←→德奥匈南线: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奥匈〔二〕四年:A、1914年重心:西线:马恩河战役,速决战——堑壕战;东线:德挫败俄军攻势。
选三 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
一、问题导学 (基础知识强化)(一)大战的爆发1、巴尔干问题: 20世纪初,欧洲列强纷纷插手巴尔干, 和的争夺由为激烈,巴尔干半岛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2、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萨拉热窝事件出现的原因①20世纪初,随着 帝国的衰落,出现了众多的民族独立国家。
②欧洲列强利用这一复杂局势,纷纷插手巴尔干,扩张势力。
俄国和奥匈帝国的争夺尤为激烈。
③20世纪初, 岛是欧洲随时可以爆炸的火药桶,矛盾冲突非常尖锐④奥匈帝国把塞尔维亚视为向 扩展的障碍,与塞尔维亚矛盾尖锐。
(直接原因) (2)萨拉热窝事件及其影响:① 年6月,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在 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
②影响: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3、一战爆发:(1)爆发: 年7,奥匈帝国向 宣战,俄、法、德、英很快参战,大战全面爆发。
(2)交战双方:德、奥匈、奥斯曼、保←→英、法、俄、塞、比、意、日等。
(二)大战的经过1、三条战线及交战方:2、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三)德奥集团战败 一战结果:(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1、大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年11月,德国政府代表在福煦车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2、战败原因:(分析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3、性质:二、合作探究:1、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关于美国参战问题:(1)一战爆发后,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有何目的?(2)1917年,美国参战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带来的影响是什么?三、总结提升:整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四、拓展达标1、促使“施里芬计划”破产的战役是()A.索姆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日德兰海战D.马恩河战役2、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这主要是因为①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法国军队站稳了脚跟③德国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的计划宣告失败④是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3、英法联军发动索姆河战役的目的是()A.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B.支援日德兰海战C.支援马恩河战役D.支援俄国4、一战中主要战线是()A.东线、南线 B.西线、东线 C.南线、东线 D.西线、南线5、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索姆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日德兰海战6、首次动用新式武器——坦克的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索姆河战役C.日德兰海战D.凡尔登战役7、一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线是()A.东线B.西线C.南线D.欧洲战场8、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的重心有三次转移,其顺序是()A.南线→东线→西线B.东线→西线→东线C.西线→东线→西线D.东线→南线→东线9、凡尔登战役中动用的武器有①飞机②飞艇③坦克④毒气弹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0、发生于1916年的战役有①日德兰海战②凡尔登战役③马恩河战役④索姆河战役()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1、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日德兰海战D.索姆河战役12、凡尔登战役之所以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因为()A.此役双方伤亡人数达到七十多万B.使用了坦克C.动用了新式武器D.规模最大13、下列战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凡尔登战役②索姆河战役③日德兰海战④马恩河战役()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以后三年的战争中,尽管双方动用了大量的武器,再三发动攻势,但在这矢战线上任何一方的移动都未超过10英里。
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
A 英德矛盾不可调和
B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性加剧
C 垄断资产阶级抢占世界市场
D 世界反战力量不足以阻止战争
2 20世纪初欧洲列强间最主要旳矛盾
A 法德矛盾
B 俄奥矛盾
C 英德矛盾
D 德俄矛盾
参战
直接原因:经济利益
苏俄退出:
原因(国内革命) 1923年3月《布列斯特和约》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旳演变
阶段
第一阶段 (1923年)
第二阶段 (1915—
1923年)
战役或重大事件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影响 德军速战速决
计划破产
战略主动权 转移到协约
国一方
第三阶段 (1917—
1923年)
关键 ④德国是同盟国关键 A、①②③④
A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其主要根 据是: A 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 战争旳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 家主要矛盾 C 主要交战国目旳是重新瓜分世界 D 后期旳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1923年5月,英德两国海军在日德兰海面 上展开一场海战,德国取得了战术上旳胜 利,但在战略上并未打破英军封锁。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大战 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 1923年11月,德国投降
第一次世界 大战以同盟 国失败告终
战争结束
1923年11月11日
德国政府代表在
福煦车厢签订了
《贡比涅森林停战 协定》,德国宣告投 降
思索: 同盟国失败旳原因?
从背景上看,一战在整体上是一场非正 义旳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除外)。
《惨烈的四年战事》PPT课件
.
14
1914年美
1917年4
国“中立”
月对德宣
①从美1国91与7英年、2法月等1国日历起史,文德化联国战系宣密布切实。而行且如
果②美“ 峡俄协国无 航约 不国限行国能二制 的战坐月败视革潜 一,不命艇切美管爆战舰国 ;发”船的,利使。,益得凡均将形是受受势在到到有巨利英 德大于吉 国损同利 潜害盟海 艇;国, ③的德袭国击采,取的中“立无国限船制潜只艇也战不”能成为幸美免国。参2战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契月机3。日至4月6日,德国潜艇击沉了10 ④世艘一界美战 霸国已权船进入只尾。声,为抢夺战利品及在战后夺取
.
15
问题:美国参战对大战有何影响?
曾几何时还是个内向的这个国家,如今 已是面向世界了。它第一次显示出的这 种年轻的活力,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 的活力。
——(英)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
.
16
中国的一战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
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
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
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17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声言要“消灭德国在远东的一切力量”, 实则
意在攫得中国胶州半岛及德国在太平洋上霸占的一些岛屿。9月2日,日军在龙口
推动作用。
列宁领导的俄国
. 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19
一、萨拉热窝事件
二、大战的爆发与进程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与战役 3、美国的参战与苏俄退出战争 4、德奥集团的战败
岳麓版 战争与和平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奥匈帝国的士兵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塞尔维亚军队开赴前线
英军检阅,准 备参加大战
准备参战的英军军 官
法国军队阅兵, 准备参战
参加第一次 世界大战的 俄罗斯军官
二、经过
(一)萨拉热窝事件
(二)主要战役及经过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阶 段
第一阶段 (1914年) 战役或重大事件
马恩河战役
影 响
巴黎
德法马恩河会战,双 方形成阵地战态势。阵地 战就是一种高消耗、拼时 间的战争。
协约国士兵在战壕中
马恩河战役中的德军
马恩河战役后,德军总 参谋长小毛奇战后向德皇威 廉二世说:“陛下,我们输 掉了战争。”小毛奇因此战 失利被撤职。
德国将领小毛奇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阶 段
第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段 (1914年) 战役或重大事件 马恩河战役
影 响 德军速战速 决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 (1915— 1916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 河战役俄军夏季攻 势、日德兰海战
时间:1916年7月至11月 时间:1916年2月至12月 兵力:153个师 伤亡:一百三十余万人 兵力:一百三十个师 结果:西线再度转入阵地战 伤亡:七十余万人 结果:虽未决出胜负,但此 后,德奥方面困难重重,每况 愈下,开始走下坡路。此战役 索姆河 为此成为一战的 转折点。
1916年5月,英德两国海军在日德兰海面上展开一场 海战,德国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并未打破英 军封锁,英军仍掌握着制海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日德兰海战
基尔港水兵起义
俄国攻势
凡尔登战役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阶 段
第一阶段 (1914年) 第二阶段 (1915— 马恩河战役 战役或重大事件 影 响 德军速战速决 计划破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皇威廉二世
用来签订停战协定的火 车车厢内部,这是法国人专 门运来的普法战争结束时签 订和约的车厢。
德奥集团的战败
德
国
苏维埃俄国 俄罗斯帝国
奥匈帝国
保加利亚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斐迪南大公(1863-1914) 被刺前的斐迪南夫妇
普林西普(1894-1918)
普林西普行刺斐迪南大公
普林西普在刺杀斐迪南 大公后被捕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交战双方: 同盟国:
①德意志帝国②奥匈帝 国③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④保加利亚4国。
协约国: 英、法、俄、意、中、 美、日等27个国家。
意大利为何 背叛了同盟 国?
第三阶段:美国参战与苏俄退出战争
美国的“中立” 这是英国《笨拙》 杂志上的漫画。图 中,美国的鹰嘴中 含着一根象征和平 的橄榄枝。威尔逊 对他说:“啊!我 把你变成了一只多 好的鸽子呀!
第三阶段:美国参战与苏俄退出战争
参战原因: 思考:为什么美国的立场会来一个180度大转 1、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 弯,由以前的中立变为参战? 2、与协约国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 3、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有利于同 盟国 4、捞取战利品和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5、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提供参战契机
时间:1914年9月 兵力:200万人,6000门大 炮,在200公里战线激战 伤亡:英法25万,德30万人 结果:德国速战速决的意图 失败,双方形成阵地战的 相持局面。
巴黎
凡尔登的绞肉机
时间:1916年2月至12月 兵力:130个师 伤亡:100万人 结果:虽未决出胜负,但此 后,德国开始走下坡路。此 战役为此成为一战的转折点。
1、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2、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导火线)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偕夫人到新被奥国吞并的波斯尼亚检阅军 事演习,并访问其首府萨拉热窝。这次演 习是以塞尔维亚做为假想敌人的,引起塞 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极大愤怒,他们组织暗 杀小组,秘密筹划暗杀行动。6月28日皇 储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19岁的青年 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射杀了斐迪南夫妇,这 就是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 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3 下列各项中使巴尔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的主要 因素是:①地理位置②民族矛盾 ③资源丰富 ④大国 干预 A 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 使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A 马恩河战役 B 凡尔登战役 C 日德兰海战 D 索姆河战役 5 下列哪一项不是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 素 A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B 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的战争 C 中国等国投入战争 D 意大利倒向协约国一方 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从欧洲波及到世界范 围的重要标志是 A、1914年德俄英法等国相继投入战争 B、1915年意大利等国加入大战 C、1916年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D、1917年美国、中国等国相继投入战争
2、大战性质: 局部: 对塞尔维亚来说,是 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整体: 帝国主义战争。 对交 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 义战争。
3、大战经过: 主要战线:欧洲战场的西线和东线、南线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局势图
俄←→德奥
西线
南线
准备近10年的“施利芬计划” 施利芬,德帝国陆军前总参谋长。于 1905年主持制定了该计划。目标是: 避免两线作战,要先发制人,迅 速决战,各个击破(6个月内击败法 国。随后调头去打败俄国)。力争 2—3个月结束战争。
日德兰海战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第一次世界 第三阶段 (1917— 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大战 大战以同盟 1918年) 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 国失败告终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课堂小结
过关演练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A 英德矛盾不可调和 B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性加剧 C 垄断资产阶级抢占世界市场 D 世界反战力量不足以制止战争 2 20世纪初欧洲列强间最主要的矛盾 A 法德矛盾 B 俄奥矛盾 C 英德矛盾 D 德俄矛盾
The First World War
第2课
课标要求
惨烈的四年战事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 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秀山高级中学 邱伟
一、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的直接原因(导火线)
1、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火药桶原因: 欧洲列强纷纷 向巴尔干扩张 自己的势力。
一、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的直接原因(导火线)
凡尔登 巴黎
时间:1916年7月至11月 兵力:153个师 伤亡:130余万人 结果:西线再度转入阵地战
索姆河
凡尔登 巴黎
1916年5月,英德两国 海军在日德兰海面上展 开一场海战,德国取得 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在 战略上并未打破英军破 英军封锁,于是采用 “无限制潜艇战”来破 坏英军的海上补给线造 成了大量无辜伤亡 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 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 号。百余名美国乘客 和社会名流丧生,为 1917年4月美国参战的 理由。
“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 回故乡”。 —— 德皇威廉二世信心 百倍对出征的士兵宣布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阶 段 第一阶段 (1914年) 第二阶段 (1915— 1916年)
战役或重大事件 马恩河战役
影 响 德军速战速决 计划破产 战略主动权 转移到协约 国一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俄军夏季攻势(东线)
7、“一战”中西线的战事决定大战的进程,其 原因有 ①法德矛盾 ②英德矛盾 ③英国是协约国的 核心 ④德国是同盟国核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其主要依 据是: A 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 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 家主要矛盾 C 主要交战国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 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1917年十月革命 后,新生的苏维 埃政权宣布退出 不义的帝国主义 战争。有力地表 达了人民要求和 平和反战的立场, 鼓舞了欧洲各交 战国人民的反战 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日德兰海战
基尔港水兵起义
俄国攻势
凡尔登战役
1918年11月3日,基尔港水兵起义,从前线归 来的士兵挥舞着红旗进入柏林,加入革命队伍。
A
主要交战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
大战爆发后,交战各国的政府和拥护战争的政党纷纷 发表声明鼓吹本国进行的战争是“保卫祖国”的正义战 争,而谴责敌方是侵略战争。事实上从交战双方来说, 都是帝国主义战争。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企图建立“中欧帝国” ,还要摧毁英国的海上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奥匈帝国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 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在西亚肢解土耳其帝国。 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 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日本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德国 在山东的权益,进一步侵略中国。 意大利则要瓜分北非沿岸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和地区 ,在地中海地区建立霸权。 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夺取战后世界霸权。
美国态度的转变:中立
根本原因:世界霸权 直接原因:经济利益
参战
苏俄退出:
原因(国内革命) 标志: 1918年3月《布列斯特和约》
美国1917年参战后迅速组建了200万军队投入欧洲战场 大大加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加速了一战中协约国的胜 利
中国的一战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 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 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 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 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