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解读

合集下载

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解读

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解读

术和项目。
2.医疗机构应当明确本机构医疗技术和诊疗项目临床应用清单并定期更新。
3.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新技术和新项目审批流程,所有新技术和新项目必须经过本机构相关技术
管理委员会和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展临床应用。
4.新技术和新项目临床应用前,要充分论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技术风险,并制定相应预案
3.医疗机构及科室应当明确各值班岗位职责、值班人员资质和人数。值班表应当在全
院公开,值班表应当涵盖与患者诊疗相关的所有岗位和时间。
4.当值医务人员中必须有本机构执业的医务人员,非本机构执业医务人员不得单独值
班。当值人员不得擅自离岗,休息时应当在指定的地点休息。
5.各级值班人员应当确保通讯畅通。
6.四级手术患者手术当日和急危重患者必须床旁交班。
二、 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 应当严格遵守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 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 讨论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 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新技 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抗菌药 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
议患者前往相应医疗机构就诊。
实践中的问题
多次就诊效果不佳的处理 非本专业疾患转科(门诊)的注意点 短期接诊完毕的记录 (无执业科目、技术能力所限)转院时的安排
二、三级查房制度
定义: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 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九、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定义:为全面梳理诊疗过程、总结和积累诊疗经验、不断提升诊疗服务水 平,对医疗机构内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死亡诊断、诊疗过程等进行讨论 的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国家卫生部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国家卫生部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2016年9月25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省级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相应级别、专业的质控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解读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解读

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建立覆 盖检查、检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室内质量控制 ,配合做好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促进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 认 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应当完善门急诊管理制度,规范门急 诊质量管理,加强门急诊专业人员和技术力量配备,优化 门急诊服务流程,保证门急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并把 门急诊工作质量作为考核科室和医务人员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消 毒隔离、手卫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监测等规 定,建立医院感染的风险监测、预警以及多部门协同干预 机制,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严格执行医 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遵循临床诊疗指南、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和临床路径等有关要求开展 诊疗工作,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做到合理检 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药学部门建设和药事质量管理 ,提升临床药学服务能力,推行临床药师制,发挥药师在 处方审核、处方点评、药学监护等合理用药管理方面的作 用。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 、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尊重患者对药品使用的知情权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完善并实施护 理相关工作制度、技术规范和护理指南;加强护理队伍建 设,创新管理方法,持续改善护理质量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第10号令
LOGO
部门法规


为什么要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主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容是什么? 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分别是什么? 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包括哪些?


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对医疗服务的 切身感受 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 重要内容和基础,对当前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等改革措施的 落实和医改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任务,需要从制度层 面进一步加强保障和约束,实现全行业的统一管理和战线 全覆盖 。《办法》旨在通过顶层制度设计,进一步建立完善医疗 质量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创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充 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 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高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类别 医疗机构间医疗服务同质化程度,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 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图看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学习解读讲解ppt课件

一图看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学习解读讲解ppt课件
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
——学习解读国家卫健委制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
主讲人:XXX
时间:20XX.XX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解读国家卫健委制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
通过重新使用自定义版式可以快速、 轻松地 创建演 示文稿 。在Of fice PowerPoint中,可以定义并保存 自己的 自定义 幻灯片 版式, 这样便 无需再 浪费宝 贵的时 间将版 式剪切 并粘贴 到新幻 灯片中 ,或从 具有您 所需版 式的幻 灯片中 删除内 容。借 助Pow erPoi nt幻灯 片库, 可以轻 松的与 其他人 共享这 些自定 义幻灯 片,以 使演示 文稿具 有一致 而专业 的外观 。直接 从 Office PowerPoint中启动审阅或审批工 作流。 通过 Office PowerPoint和Office SharePoint Server,可将演示文稿发送给工作 组以供 审阅, 或创建 正式审 批流程 并收集 对该演 示文稿 的签名 ,从而 使得协 作成为 顺利、 简单的 流程。
前 言 通过重新使用自定义版式可以快速、轻松地创建演示文稿。在Office PowerPoint中,可以定义并保存自己的自定义幻灯片版式,这样便无需再浪费宝贵的时间将版式剪切并粘贴到新幻灯片中,或从具有您所需版式的幻灯片中删除内容。借助Pow erPoi nt幻灯片库,可以轻松的与其他人共享这些自定义幻灯片,以使演示文稿具有一致而专业的外观。直接从 Office PowerPoint中启动审阅或审批工作流。通过 Office PowerPoint和Office SharePoint Server,可将演示文稿发送给工作组以供审阅,或创建正式审批流程并收集对该演示文稿的签名,从而使得协作成为顺利、简单的流程。

2016卫计委最新发布《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2016卫计委最新发布《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10-14第10号《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2016年9月25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新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新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新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是中国政府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品质和提高医疗水平,确保患者获得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制定的法规文件。

办法的制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突出的改进和完善。

首先,办法明确了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办法将患者的安全和获得优质医疗服务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目标,明确了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并贯彻安全优先的管理理念。

同时,办法还强调了医疗机构应该依法合规、科学规范地开展医疗服务,鼓励医疗机构加强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素养。

其次,办法在医疗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上进行了细化和扩充。

办法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流程和各类医疗工作的标准化操作规程。

办法还规定了医疗机构应制定并实施医疗质量风险评估制度,及时发现和应对医疗事故和质量问题,提供及时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

此外,办法还增加了对医疗质量考核和责任追究的要求。

办法规定了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内外部评审,对医疗质量进行绩效考核,以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办法还明确了医疗质量责任的划分和追究机制,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健全质量责任体系,对医疗质量事件进行调查和追责,并根据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此外,办法还加强了医患双方的权益保护。

办法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为患者提供充分的医疗信息和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

办法还明确了患者对医疗质量问题的投诉和申诉渠道,鼓励医疗机构依法处理并回应患者的投诉和申诉。

总而言之,新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改进和完善,为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和保障患者利益提供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规定。

这将进一步推动医疗机构加强管理,完善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解读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解读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解读该办法首先明确了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其中,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合法权益;原则包括科学规范、依法合规、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等。

其次,该办法规定了医疗质量管理的主体责任。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

医务人员应当履行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级别。

同时,患者和公众也有权利参与医疗质量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三,该办法规定了医疗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

包括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质量评价和监测体系,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价和风险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医疗机构还应当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实行医疗质量和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

此外,医疗机构还要进行质量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此外,该办法还对医患沟通、医疗纠纷处理和医疗纠纷调解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沟通和投诉处理制度,解决患者的合理要求和投诉。

医疗机构还应当参与医疗纠纷调解工作,促进医患和谐关系。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24)的出台具有重要意义。

它以司法权威的形式确立了医疗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标准,加强了医疗机构对质量管理的重视和规范。

它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同时,它还促进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和和谐关系,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然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24)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仍不够完善,有些地方医疗机构质量管理工作不够规范和严密。

其次,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的执行不力,导致一些医疗事故得不到及时处理和解决。

此外,医患沟通和医疗纠纷调解机构的建设还不够健全,一些医患纠纷得不到有效解决。

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24),应当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法律意识和素质。

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指导力度,确保医疗质量管理的落地实施。

2016版国家《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核心制度及医疗重点环节图示

2016版国家《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核心制度及医疗重点环节图示

会诊制度 首诊负责 制度 是
危急值报 告制度 是
三级查房 制度
患者到 医院
医生 接诊
判断病情 急危重

疾病超出 本科范围

开具 检查 检查前
检查结果 危及生命

诊断和治疗 计划确定
新技术、项 目准入制度

急危重中 环抢救
护 理 疑难病 例讨论
分级护理 制度
术前讨论 制度
否 院内 死亡 疑难病例 讨论制度 查对制度 治疗前 各种 治疗 手 术 手术分级管 理制度
病历管理制度
死亡病例 讨论制度

医患沟通

手术安全核 查制度患者Βιβλιοθήκη 医疗风险 评估)出院否
治疗后效果 不好或恶化 或诊断不明
医疗 连续性
用血
用抗菌 药物
信息安全管 理制度
病历管理 制度
值班和交 接班制度
临床用血 审核制度
抗菌药物分 级管理制度
2016 版国家《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核心制度及医疗重点环节图示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解读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解读

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
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 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六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
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
与控制工作;

(三)制订本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和具体落实措施;

(四)定期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医疗质量薄弱环节提出
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五)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技术规范、标准、诊疗常规及指南的培训和宣传教育;

(六)按照有关要求报送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相关信息。
彰; 你把强盗杀了叫正当防卫,你把医生宰了叫违法犯罪; 医生一辈子也许不会被强盗抢,强盗一生中肯定会被医生抢; 医生上辈子肯定是强盗,强盗下辈子一定想当医生。
医疗风险的分类
可预见可防范:手术感染; 可预见不可防范:医疗意外,过敏性疾病; 可预见却难以防范:产科大出血、羊水栓
塞; 不可预见不能防范:患者自杀。
建立医院感染的风险监测、预警以及多部门协同干预机制,开
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暴发报 告制度。
第三章 医疗质量保障

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应当完善门急诊管理制度,规范门
急诊质量管理,加强门急诊专业人员和技术力量配备,优化门
急诊服务流程,保证门急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并把门急诊 工作质量作为考核科室和医务人员的重要内容。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核心制度要点解析与案例解读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核心制度要点解析与案例解读

术前讨论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会诊制度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病历管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查对制度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度
• 定义 • 指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
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疗管 理的制度。医疗机构和科室的首诊责任参照医师首诊 责任执行。 • 基本要求 • 1.明确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 • 2.保障患者诊疗过程中诊疗服务的连续性。 • 3.首诊医师应当作好医疗记录,保障医疗行为可追溯。 • 4.非本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范围…内疾病,应告知患者 或其法定代理人,并建议患者前往相应医疗机构就诊。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核心制度要点解析与案例解读
北京中欧国际医院管理技术研究院特聘教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樊荣
人本 济世 厚德 至善
•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专业委员会 委员 • 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 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大学患者安全与医患关系研究中心 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医疗法律专业委员会 委员 •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医疗风险防控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 委员 • 北京医患和谐促进会 副秘书长 • 北京卫生法学会医事法律工作委员会 常务委员 • 北京卫生法学会患者安全专业委员会 委员 • 北京医学会医政准入、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审专家库 • 《中国医学论坛报》“医学法律”栏目特约编委 • 《医师报》“维权版”编委
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度
8月19日上午10时58分,59岁的王伟云在该院缴费大厅排队缴费时,突然倒 地,头部还撞在墙上。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合于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院、民办医院、诊所等。

第三条医疗质量管理的原则是以病人为中心、科学规范、综合管理、全员参预、持续改进。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推行全员参预的质量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通过全员参预,不断完善医疗服务。

二、质量管理文件的编制:医疗机构应编制质量管理手册、工作程序、规范等文件,确保医疗过程规范化。

三、岗位责任和职责的明确:医疗机构应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四、质量管理的实施:医疗机构应采取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监测医疗服务质量,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五、质量管理的检查与审核: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质量管理的检查与审核,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三章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第七条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病案管理:医疗机构应做好病案管理工作,确保病案的完整、准确、规范。

二、医疗错误报告与处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错误报告与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

三、医疗质量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对医疗服务进行综合评价。

四、临床路径管理:医疗机构应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可靠。

第九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危(wei)险重症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危(wei)险重症管理制度,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二、药品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是一项重要的法规,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本文将从医疗质量管理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操作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医疗质量管理的意义:1.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通过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范医疗服务的提供和操作,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包含了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如医学诊断、治疗操作、用药管理等,有效地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3.促进医疗行业的发展。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范了医疗行业的运作,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医疗行业的发展。

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1.医疗机构的建立和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要求医疗机构具备一定的设备、人员和管理体系,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2.医疗服务的开展和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包括医学诊断、治疗操作、病人护理等,要求医务人员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3.医疗事故的处理和纠纷的解决。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和纠纷解决的渠道,保障患者的权益,维护医疗行业的形象。

三、医疗质量管理的操作步骤:1.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服务的标准和要求。

2.开展医疗质量评估。

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估,评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3.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4.引入科技手段。

医疗机构应适应科技发展的要求,引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5.完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公正地解决医疗纠纷,保障患者的权益。

四、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影响: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实施对医疗行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新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新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院科室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 组。 每一个科室成立质量管理工作小组, 落实内容:
1.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组成人员; 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人员落实后, 专职或者兼职人员的职责明确; 3.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的制度落实; 4.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实施科室质量 管理工作的流程落实; 5.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每月的质量管 理工作的评价; 6.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每月针对科室 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缺陷、差错 等进行的持续改进计划。
4
制订本机构临床新技术引进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并组织实 施;
5
建立本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的培训制度, 制订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
6
落实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主要职责
二级以上医院各业务科室应当成立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 组长由科室主要负责人担任,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五、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一)定义 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通过值班和交接班机制保障患者诊疗过程连续性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全院性医疗值班体系,包括临床、医技、护理部门以及提供诊疗支持的后勤部门,明确值班岗 位职责并保证常态运行。 2.医疗机构实行医院总值班制度,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在医院总值班外,单独设置医疗总值班和护理总值班。总值班 人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3.医疗机构及科室应当明确各值班岗位职责、值班人员资质和人数。值班表应当在全院公开,值班表应当涵盖与患 者诊疗相关的所有岗位和时间。 4.当值医务人员中必须有本机构执业的医务人员,非本机构执业医务人员不得单独值班。当值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休息时应当在指定的地点休息。 5.各级值班人员应当确保通讯畅通。 6.四级手术患者手术当日和急危重患者必须床旁交班。 7.值班期间所有的诊疗活动必须及时记入病历。 8.交接班内容应当专册记录,并由交班人员和接班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解读《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解读《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解读《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解读《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1. 引言《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是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一项重要法规,旨在规范医疗器械的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保护患者的权益。

本文将对该办法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理解该法规对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的要求。

2. 法规概述《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法规目的及适用范围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的基本要求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的义务与责任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理3. 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的基本要求根据《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巡查、保养和维修,确保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对医疗器械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加强对医疗器械的质量反馈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处理和追踪制度,确保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及时处理和追踪。

4.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的义务与责任根据《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的义务与责任主要包括:确保医疗器械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根据临床需求和规模选择适当的医疗器械,并负责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

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及时对医疗器械进行巡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处理和追踪制度,及时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组织医疗器械使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医疗器械的使用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正确使用医疗器械。

向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和不良事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解读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解读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解读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是医疗机构内部实施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法规,目的是规范医疗机构的运作,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本文将从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背景、内容要点以及对医疗机构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颁布背景是中国医疗事业发展的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也日益频繁。

因此,为了规范医疗机构的运作,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国家制定了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以便监管医疗机构的行为,保障患者的权益。

其次,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要点。

首先是质量目标的确定。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卫生计生部门和地方卫生计生部门制定的各项标准和规范,确定医疗服务的质量目标,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其次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定质量管理的责任和职责,并进行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

再次是医疗活动的规范。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卫生计生部门和地方卫生计生部门制定的各项标准和规范,开展医疗活动,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然后是医疗过程的控制。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疗流程和操作规范,严格控制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当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和有效性。

最后是医疗事故的处理。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的权益。

最后,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对医疗机构的影响是积极的。

首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能够规范医疗机构的运作,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强调医疗机构应当依据规范进行医疗活动,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可以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监管,保障患者的权益。

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医疗机构能够及时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的权益。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学习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学习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药学部门建设和药事质量管理,提升临床药学服务能力 ,推行临床药师制,发挥药师在处方审核、处方点评、药学监护等合理用药药原则,尊重患 者对药品使用的知情权。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完善并实施护理相关工作制度、技术规 范和护理指南;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方法,持续改善护理质量。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各级质控组织应当重点加强对县级医院、基层医疗机 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和监督。
第三十九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依托国家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全国医疗质量管理与控 制信息系统,对全国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指标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反馈。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托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立本行政区域的医疗质量管 理与控制信息系统,对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反馈, 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并实现与全国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互连互通。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强化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医院信息化 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使信息化工作满足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 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建立完善医疗机构信息管理制度,保障信息安全。
第三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要求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对收集的 医疗质量信息进行及时分析和反馈,对医疗质量问题和医疗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对存在的 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并评估干预效果,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者质控组织及时、准确地报送本 机构医疗质量安全相关数据信息。
医疗机构应当熟练运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自我评价,根据卫生计 生行政部门或者质控组织发布的质控指标和标准完善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指标体系, 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形成本机构医疗质量基础数据。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金玉才讲义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金玉才讲义

6
4 2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 医疗质量:指在现有医疗技术水平及能力、 条件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临床诊 断及治疗过程中,按照职业道德及诊疗规 范要求,给予患者医疗照顾的程度。 • 医疗质量管理:指按照医疗质量形成的规 律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运用现代科学 管理方法,对医疗服务要素、过程和结果 进行管理与控制,以实现医疗质量系统改 进、持续改进的过程。
• 一是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确定各级卫 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托专业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控的工 作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医疗质量管理领域的 重要作用。
• • • (同质化: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加强保障和约束,实现全行 业的统一管理和战线全覆盖)
• 二是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评估制度。 完善评估机制和方法,将医疗质量管理情 况纳入医疗机构考核指标体系。
• 3.强化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 • 进一步明确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医疗 质量监管责任,提出医疗质量信息化监管 的机制与方法。同时,在鼓励地方建立医 疗质量管理激励机制的前提下,明确了医 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涉及医疗质量问题的 法律责任。
• 二、确定了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 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首诊负责制
第十三条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 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的 培养和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在医 疗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第三章 医疗质量保障
• 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务人员职业 道德教育,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权利, 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 的神圣职责。 • 医学人文,医疗机构责任
的管理工具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对我国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 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医院管理职业化、专业化、科 学化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定的18项医疗核心制度

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定的18项医疗核心制度

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定的18项医疗核心制度兖州九一医院医务部汇编二0一七年元月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定的18项医疗核心制度目录1.首诊负责制度··第1页2.三级查房制度··第2页3.会诊制度··第4页4.分级护理制度··第5页5.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第9页6.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第10页7.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第12页8.术前讨论制度··第13页9.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第13页10.查对制度··第14页11.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第17页12.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第18页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第20页14.危急值报告制度··第21页15.病历管理制度··第23页16.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第32页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第34页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第35页1.首诊负责制1.患者首先就诊的科室为首诊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须及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作出初步诊断与处理,并认真书写病历。

2.诊断为非本科疾患,及时转至其他科室诊疗。

若属危重抢救患者,首诊医师必须及时抢救患者,同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坚决杜绝科室间、医师间推诿患者。

3.被邀会诊的科室医师须按时会诊,执行医院会诊制度。

会诊意见必须向邀请科室医师书面交待。

4.首诊医师请其它科室会诊必须先经本科上级医师查看患者并同意。

被邀科室须有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参加会诊。

5.两个科室的医师会诊意见不一致时,须分别请示本科上级医师,直至本科主任。

若双方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由首诊医师负责处理并上报医疗管理部门或总值班协调解决,不得推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分别是什么?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包括哪些?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委组织制定了《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并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颁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办法》共分8章48条。在高度凝练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先进做法,重点进行了以下制度设计:
(二)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组织形式、工作机制和重点环节。明确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的责任主体,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要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理顺工作机制。对门诊、急诊、药学、医技等重点部门和医疗技术、医院感染等重点环节的医疗质量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三)强化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进一步明确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医疗质量监管责任,提出医疗质量信息化监管的机制与方法。同时,在鼓励地方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激励机制的前提下,明确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涉及医疗质量问题的法律责任。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解读
一、为什么要Biblioteka 定《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对医疗服务的切身感受。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对当前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等改革措施的落实和医改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呈现逐年稳步提升的态势。但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任务,需要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加强保障和约束,实现全行业的统一管理和战线全覆盖。《办法》旨在通过顶层制度设计,进一步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创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高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医疗服务同质化程度,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疗质量管理工具是指为实现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持续改进所采用的措施、方法和手段,如全面质量管理(TQC)、质量环(PDCA循环)、品管圈(QCC)、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绩效评价、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等
(一)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
一是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确定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托专业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控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医疗质量管理领域的重要作用。二是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评估制度。完善评估机制和方法,将医疗质量管理情况纳入医疗机构考核指标体系。三是建立医疗机构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主动上报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促进信息共享和持续改进。四是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体系。总结提炼了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工作中严格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