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12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岩石是自然形成的,每一块岩石都有各自的特征。
2、运用感官和工具可以观察到岩石的颜色、结构、硬度等特征。
3、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岩石分成不同的类别。
科学探究:1、能用多种方法和充分运用感官观察岩石,学生经历了“观察方法——观察结果描述”的探究过程,提高了观察方法与技能。
2、通过比较岩石,用不同的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活动,学生经历了一个简单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解释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了搜集、观察岩石的愉悦情感,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岩石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岩石的特征并进行观察描述。
教学难点:比较岩石,用不同的标准对岩石进行完全分类。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师准备六种常见的岩石标本和两种非岩石。
2、教师准备一些简单的观察工具:放大镜、铜钥匙,记录纸等。
?教学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课件。
从图片中,相信大家会有一些收获和疑问,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收获和疑问,一起走进《各种各样的岩石》世界,去观察它们,研究它们,去发现它们蕴藏了千百万年的秘密吧。
?二、观察“我的岩石”???1、如何观察“我的岩石”。
?????师:我们曾经观察过很多物体,今天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呢?可以观察到岩石的哪些特征?????(1)指导学生观察岩石的方法和观察岩石的哪些特征(板书特征或观察方法)预设生:摸一摸,表面是否粗糙。
生:敲一敲岩石的软硬。
生:看一看岩石的颜色。
生:看一看岩石是亮的还是暗的。
生:看一看岩石是不是一粒粒的。
……【随机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工具,如借助放大镜、钥匙等去观察。
并通过追问使学生观察岩石的哪些特征给以明细,如学生只知道观察岩石外面是亮的还是暗的,师引导学生明确叫“光泽度”等】(2)根据学生交流参照板书,选择观察内容明确怎么观察. 【观察方法的指导越到位越深入为后续观察活动的有效展开铺好路,也为学生能更全面的观察到岩石的特征奠定了基础.】2、“我的岩石”观察记录。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1《各种各样的岩石》 教科版
1.各种各样的岩石【教材简析】《各种各样的岩石》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的第一课,即本单元的起始课,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岩石的收集和研究兴趣,然后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各种岩石的特点,通过自选标准给岩石分类,认识岩石的基本属性,以及岩石是多种多样的,从而,为本单元后面的学习和研究起到引领的作用。
从整个单元的内容安排来看,研究岩石的本质特征是整个单元的研究主线,但是本节课《各种各样的岩石》并未开始本质特征的研究,而是通过观察,描述岩石和给岩石分类两个活动带领学生初步认识各种各样的岩石。
如果简单得从本节课两个活动的难度来说,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没有任何难度,但是如果从这两个活动对学生后续的单元学习的推进来看,则不是简单的观察,描述和分类。
需要教师设计有梯度有层次的活动来深层次的。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岩石不会太陌生,山坡上,溪沟里,小路边,海边到处都有岩石。
学生对岩石有着最熟悉却又最陌生的生活经验,因为学生看得多却又关注的少。
所以对于岩石他们也有许多问题,如“美丽的雨花石是从哪里来的?”“卵石为什么会这么光滑?”等,这正是引领学生研究岩石奥秘的兴趣之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感官观察经验,本节课需要通过观察,描述,分类等活动逐步完善和丰富学生对岩石的观察角度和描述,学会运动多种观察方法研究岩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岩石的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2.岩石可以按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3.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也可能不同科学探究目标1.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对岩石进行观察2.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岩石的特点3.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2.感受岩石是各种各样的,也是美丽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岩石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多种感官及方法,多维度观察岩石,并能用科学词汇描述岩石的特点,用不同的标准给岩石分类。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材第四章《岩石与矿物》的第三节《各种各样的岩石》。
本节课将详细介绍岩石的分类、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具体内容包括:1. 岩石的分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2. 岩石的特征:颜色、硬度、纹理等;3. 岩石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岩石的分类、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2. 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地质知识,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岩石的分类、特征及其形成过程;难点:岩石的纹理识别、岩石形成过程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岩石标本、放大镜、地质锤、多媒体设备;2. 学具:观察记录表、学习单、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岩石图片,引发学生对岩石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岩石有什么不同吗?”2. 新课导入:介绍岩石的分类、特征及其形成过程;a. 火成岩: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b. 沉积岩:河流、湖泊、海洋中沉积物堆积、压缩形成的岩石;c. 变质岩: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岩石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的岩石。
3. 实践活动:分组观察岩石标本,记录岩石的特征,填写观察记录表;4. 例题讲解:讲解岩石纹理的识别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识别岩石纹理,教师指导;7.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强调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岩石的分类a. 火成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2. 岩石的特征a. 颜色b. 硬度c. 纹理3. 岩石的形成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岩石,记录其特征,并尝试分类;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掌握岩石的分类、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实践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观察记录表是否填写完整;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岩石标本,了解更多岩石知识,培养探索精神。
2024年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
2024年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第5章《地球的岩石圈》,第1节《各种各样的岩石》。
详细内容包括:岩石的分类、特征及形成过程;认识不同的岩石类型,如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了解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岩石的分类、特征及形成过程,认识到岩石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能够识别不同的岩石类型,并描述其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岩石的分类、特征及形成过程的理解。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的岩石类型,并能辨别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岩石标本、放大镜、地球仪、PPT课件。
2. 学具:岩石收集袋、记录表、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岩石圈,提出问题:“地球上的岩石有哪些类型?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a. 指导学生观察岩石标本,了解岩石的分类。
b. 介绍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的特征及形成过程。
3. 实践活动:a. 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岩石标本,记录岩石的特征。
4.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方法。
b.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a. 学生完成岩石分类的练习题。
b. 教师批改并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b. 提问:“岩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关注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岩石分类: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2. 岩石特点:沉积岩——层状结构;火成岩——结晶质结构;变质岩——片理构造3. 岩石与人类生活:建筑、装饰、科研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岩石,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答案:例:石灰岩,特点:白色或灰色,层状结构,主要由碳酸钙组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岩石的分类和特点掌握较好,但在观察岩石标本时,部分学生对岩石的细微特征观察不够仔细。
2024年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
2024年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第二章《地球的奥秘》第三节《各种各样的岩石》。
详细内容包括:岩石的定义与分类、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及形成过程、岩石与矿物的关系、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岩石的定义、分类及特点,认识三大类岩石及其形成过程。
3. 增强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激发对地质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岩石的分类、特点及形成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岩石标本、显微镜、投影仪、挂图等。
2. 学具:放大镜、小刀、白纸、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岩石标本引导学生观察、触摸,让学生初步感知岩石的多样性。
2. 知识讲解(1)岩石的定义与分类(2)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及形成过程(3)岩石与矿物的关系(4)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3. 例题讲解出示岩石标本,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并解释分类依据。
4. 随堂练习(1)观察岩石标本,判断所属类别,并说明理由。
(2)简述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
六、板书设计1. 岩石的定义与分类2. 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及形成过程3. 岩石与矿物的关系4. 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岩石,判断其类别,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岩石的分类、特点及形成过程掌握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对岩石与矿物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地质科学领域的研究动态,了解岩石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岩石的分类、特点及形成过程。
2. 实践情景引入:岩石标本的观察与触摸。
3. 知识讲解:岩石与矿物的关系。
4. 例题讲解:岩石标本的分类判断。
5. 课后反思:学生对岩石与矿物关系的理解。
一、教学难点解析1. 岩石分类、特点及形成过程(1)直观展示三大类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典型标本,让学生观察其外观特征,如颜色、质地、结构等。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第九章《地球的皮肤》中的第三节《各种各样的岩石》。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认识岩石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及其与生活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岩石的基本概念:岩石是由矿物质组成的自然物体。
2. 岩石的分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3. 岩石的特点:颜色、硬度、纹理等。
4. 岩石与生活的关系:建筑、工艺品、地质变迁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岩石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类能力。
2. 使学生认识到岩石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岩石的分类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岩石的基本概念、观察与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岩石标本、放大镜、投影仪。
2. 学具:岩石图片、学习单、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岩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岩石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岩石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让学生对岩石有更深入的了解。
3. 例题讲解:(1)展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标本,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通过放大镜观察岩石的纹理,引导学生了解岩石的成因。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岩石标本,完成学习单上的观察与分类任务。
6. 课堂拓展:讨论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各种各样的岩石2. 内容:(1)岩石的基本概念(2)岩石的分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3)岩石的特点:颜色、硬度、纹理等(4)岩石与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岩石,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举例说明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特点见课堂笔记。
(2)如:建筑、工艺品、地质变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岩石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教科版科学四下《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下《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岩石》是教科版科学四下的一篇课文,主要向学生介绍岩石的分类、形成和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实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岩石的多样性,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地球、土壤和矿物等方面的知识。
但他们对岩石的分类和形成过程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进一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三种主要岩石的名称、特点和形成过程,了解岩石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然界的多样性,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说出三种主要岩石的名称、特点和形成过程。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理解岩石的多样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不同种类的岩石,了解它们的特点。
2.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岩石的分类和形成过程。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互相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不同种类的岩石样品,以及实验器材和材料。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观察和实验的工具,如放大镜、滴管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岩石样品,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三种主要岩石的名称、特点和形成过程,同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岩石,了解它们的特点,并通过实验探究岩石的分类和形成过程。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互相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种主要岩石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岩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应用,进一步深化对岩石的认识。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课文《各种各样的岩石》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课文《各种各样的岩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涉及第3单元《岩石与土壤》的第1课时《各种各样的岩石》。
本节课将详细讲解岩石的分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岩石的基本分类,掌握各类岩石的特点。
2. 学会观察和分析岩石,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增强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岩石的分类和特点。
重点:观察和分析岩石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岩石标本、图片、PPT、实验器材。
学生准备:放大镜、记录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岩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岩石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10分钟)(1)讲解岩石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2)展示岩石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3. 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岩石观察实验,记录岩石的颜色、硬度、纹理等特征。
4.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一道有关岩石特点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5分钟)出示几道有关岩石分类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岩石,了解岩石在自然资源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见过的三种岩石,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图片1:花岗岩图片2:石灰岩图片3:砂岩2. 答案:(1)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完成。
(2)图片1:花岗岩;图片2:石灰岩;图片3:砂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了解家乡的地质特点,调查岩石资源的应用。
2. 探索岩石在建筑、工艺品制作等方面的用途。
3. 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岩石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
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
2024年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
2024年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第三章《地球的岩石》的第一节《各种各样的岩石》。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岩石的概念、分类、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点介绍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的岩石,并通过实践观察,让学生了解岩石的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岩石的基本概念,掌握岩石的分类和特征,提高观察和描述岩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分类和比较,让学生掌握研究岩石的基本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岩石的分类和特征,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岩石标本、放大镜、显微镜、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记录本、铅笔、彩色笔、岩石分类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岩石标本,引发学生对岩石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岩石有什么不同吗?”2. 知识讲解:(1)岩石的概念:岩石是地壳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态物质。
(2)岩石的分类: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为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
(3)岩石的特征:分别介绍三种岩石的特征,如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火成岩具有结晶质结构,变质岩具有片理结构等。
3. 实践观察:(1)分组观察岩石标本,让学生描述岩石的外观特征。
(2)运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岩石的细观结构。
(3)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岩石分类。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巩固岩石分类和特征的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与岩石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各种各样的岩石2. 内容:(1)岩石的概念(2)岩石的分类(3)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的特征(4)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三种岩石的特征,并举例说明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科版(6)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记录、描述的重要性。
2、通过组内分工合作,描述汇报,说说猜猜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意识。
3、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岩石的进一步观察,知道岩石的特征并能鉴别岩石的种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观察、比较、记录、描述不同岩石的典型特征,并依照岩石资料进行鉴别归类。
的闻
岩
石(滴稀盐酸)是否冒气泡
教材版本:
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各种各样的岩石》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本科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进一步认识岩石,二是怎样认识岩石。本课是通过对板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结构和构造等显著特征的观察,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岩石的方法。观察上不仅要求学生观察颜色、光滑与粗糙、透明等表面的物质属性,而是从结构、构造等深层次观察研究。通过本课学习,不仅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的显著特征,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为接下来认识岩石的特征和成因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岩石,对大理岩、花岗岩等一些家庭装饰用的岩石并不陌生。但有时越是熟悉的事物学生越不容易产生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岩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初步了解观察研究岩石的方法,但比较肤浅和单一,操作上还不是很规范。为了使课堂研究更丰满与活跃,我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岩石,比如到石材店去采集,收集岩石材料,以便增加课堂岩石标本的数量。利用互联网收集常见岩石的特征资料,拓展课外知识,丰富课堂交流的内容。我期望通过本课教学后,让孩子养成有心人,养成观察研究更多岩石的兴趣,对身边发现的岩石随时随地地观察,会运用各种观察方法对它进行研究。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第六单元《岩石与矿物》中的第1课时《各种各样的岩石》。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岩石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同种类的岩石,并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岩石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不同种类的岩石。
2. 掌握岩石的形成过程,培养探究自然现象的能力。
3. 提高观察、描述、分类的科学素养,激发对地质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岩石的基本特征,岩石的分类和形成过程。
难点: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分类的依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岩石标本,岩石图片,教学PPT。
2. 学具:放大镜,白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不同地貌的图片,如峡谷、山脉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地貌是由什么组成的,从而引出岩石这一概念。
2. 新课学习(1)学习岩石的基本特征(2)学习岩石的分类根据岩石的特征,将岩石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并举例说明。
(3)学习岩石的形成过程通过PPT和讲解,介绍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3. 例题讲解结合岩石分类,讲解一道关于岩石分类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设计岩石分类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岩石的基本特征:色泽、硬度、纹理等。
2. 岩石的分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3. 岩石的形成过程: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岩石的三个基本特征。
(2)请举例说明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2. 答案:(1)岩石的三个基本特征:色泽、硬度、纹理。
(2)火成岩: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如花岗岩。
沉积岩:由河流、湖泊、海洋中沉积物堆积而成,如砂岩、页岩。
变质岩:由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如片麻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岩石的分类和形成过程掌握较好,但对岩石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物观察和描述。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精选3篇)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精选3篇)《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3.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为形式,获得在附近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
2.在课堂中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并能描述自己观察的岩石。
3.能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2.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3.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用一些标准给岩石分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岩石,能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法学法:讲授法、实验、观察、小组合作、讨论等。
教学准备: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形式,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
教师也应该准备大量的常见的一些岩石,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本地区常见的岩石。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地表岩石风貌的录像片,和提供一些典型的图片。
1.岩石是地球的主要组成部分,到处可见。
你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岩石?2.你玩过岩石吗?你是怎么玩的?3.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研究岩石。
出示课题:各种各样的岩石二、探究过程1.开个石头展览会师:你的岩石是从哪里找到的?请简单介绍你的寻找经历。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
各种各样的岩石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对岩石已有生活上的认识和接触,本课把“学生收集岩石,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收集的岩石”这一部分作为课前探究,不在本课进行铺开。
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生活情境,给每组准备一块大岩石作为学生具体的研究对象引导学生探究岩石的特点,通过学生角色扮演体验矿工职业生活的方式,让学生对岩石以及和岩石打交道的矿工群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体会职业背后的劳动情怀。
本课先让学生用感官观察岩石,在活动中获悉学生的前概念,以此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器官和观察工具进一步观察岩石,描述岩石的特点,给岩石分类,发展学生的观察和分类水平,经历了“提出问题—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岩石是自然形成的,每一块岩石都有各自的特征。
2、运用感官和工具可以观察到岩石的颜色、结构、硬度等特征。
3、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岩石分成不同的类别。
过程与方法:1、能充分运用感官等各种方法观察岩石,学生经历了“观察方法——观察结果描述”的探究过程,提高了观察方法与技能。
2、通过比较岩石,用不同的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活动,学生经历了一个简单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解释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2、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岩石的兴趣和愿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岩石的特征,并选择一定的标准对各种岩石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能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描述岩石的特征。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1、情境导入播放岩石视频,学生观看。
【优美的课件把学生带进清新的大自然,激发学生探究岩石的兴趣。
】2、揭示课题。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岩石。
师:对。
今天矿工小队给我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岩石,如果我们想研究这些岩石,就得完成三个通关任务,你们有信心挑战吗活动2【活动】观察、描述岩石的特征(一)用感官观察岩石的特点1、小组代表领取任务卡一,宣读任务内容2、学生活动,用感官观察岩石活动【完成的小组戴上矿工安全帽,开始体验矿工的工作感受】3、学生交流自己小组岩石的特点师:哇,现在有九个小矿队了。
(整理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内容分析】《各种各样的岩石》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第一课。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的岩石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岩石、研究岩石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本课以“石头展览会〞活动为切入点,课前鼓励学生在以有的生活经验的根底上,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
观察是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观察器官研究“我的岩石〞的特征。
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标准给这些岩石分类。
“观察岩石〞目的在于让学生研究不同岩石的个性特征,“给岩石分类〞目的在于让学生研究一些岩石的共性特征。
与旧教材相比,本课能够很好地以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时机,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迎合了新课改的根本理念。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岩石是自然形成的;〔2〕给岩石分类是观察岩石的一种方法;〔3〕给岩石分类是要有分类的依据,不同的分类依据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的形式,获得在野外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让学生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根本方法及技能;通过给岩石分类,经历一个简单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解释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感情,产生课后继续探究岩石秘密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能用各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岩石的各种特征,并选择一定的标准对各种岩石进行分类;能比较准确地描述岩石的颗粒结构和纹理特征。
【教学准备】每组岩石标本、放大镜、铁钉、实验记录单、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课文《各种各样的岩石》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课文《各种各样的岩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四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中的第1课《各种各样的岩石》。
本课主要介绍岩石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详细内容涵盖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的类型及各自的特征、三大类岩石的辨别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岩石的基本概念,掌握岩石的分类和特点。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岩石的物理性质,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探索自然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岩石的分类及特点,三大类岩石的辨别。
教学重点:岩石的基本概念,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的物理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岩石标本,三大类岩石图片,教学PPT。
学具:放大镜,白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岩石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新课讲解(1)岩石的基本概念及形成过程。
(2)岩石的分类及特点。
(3)三大类岩石的辨别方法。
3. 实践活动(1)分发岩石标本,让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岩石的特征。
(2)小组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全班讨论。
4. 例题讲解讲解岩石的分类及特点,通过PPT展示三大类岩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辨别。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描述岩石的物理性质。
(2)出示岩石图片,让学生辨别属于哪一类岩石。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强调岩石的分类及特点。
六、板书设计各种各样的岩石一、岩石的基本概念及形成过程二、岩石的分类及特点三、三大类岩石的辨别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三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并指出它们的特点。
(2)简述岩石的形成过程。
2. 答案:(1)略。
(2)岩石的形成过程: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沉积物堆积、胶结形成沉积岩,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变质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岩石的分类及特点掌握较好,但在辨别三大类岩石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原创】《各种各样的岩石》教案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的形式,获得在野外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
2、在课堂中能够让学生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对岩石的颜色、花纹、手感、气味、轻重等特征进行观察,并向其他同学介绍。
3、通过给岩石分类,让学生经历一个简单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解释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能按不同的标准给岩石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用科学的语言正确描述岩石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引入1、同学们在我们丽水市青田县有一种享誉国内外的工艺品,你知道是什么吗?——青田石雕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青田石雕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看了刚才的青田石雕,你有什么感觉吗?2、说到这里,你知道这节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吗?——岩石3、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岩石是从哪里找来的吗?(二)、辨别岩石和非岩石1、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岩石,请大家来帮老师辨别一下,这些都是岩石吗?2、为什么你认为这块不是岩石呢?(三)、观察自己的岩石1、同学们今天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岩石,你愿意把你最喜欢的或是你认为最漂亮的一块岩石介绍给大家吗?2、介绍之前,请同学们先用你认为最合理有效的方法仔细地观察你的岩石,并把你观察的方法和用这种方法观察到的岩石的特征在记录纸上做好记录。
观察结束后把你观察的结果轻声地用语言整理一下,作好向大家介绍的准备。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学生的观察方法和观察到的特征。
对他的介绍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或者是有疑问的可以向他提出质疑。
(四)、给岩石分类1、每块岩石都有不同的特征,这么多的岩石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组同学的岩石合在一起,用你们组认为最合理的方法给它们分分类,并在记录表中做好记录。
3、交流反馈,教师板书分类的标准。
4、从刚才分类来看,你们认为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的结果一样吗?5、有没有一块岩石不属于任何一类呢?(五)、课后延伸观看各种岩石图片:同学们岩石还有许多的种类。
四年级下册科学优质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优质教案《各种各样岩石》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材第5单元《岩石与土壤》中,深入学习第1课时《各种各样岩石》。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解岩石成因、分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解岩石成因,掌握三大类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特点。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岩石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纹理等。
3.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对地质学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岩石成因、分类及特点。
难点:岩石成因理解,岩石分类辨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岩石标本、放大镜、地质锤、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盒、白纸、铅笔、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校园内岩石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岩石外观,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岩石成因,让学生解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过程。
(2)展示岩石标本,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岩石颜色、硬度、纹理等物理性质。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岩石类型及其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岩石标本,填写观察记录表,辨别岩石类型。
5.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岩石成因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2. 岩石分类颜色硬度纹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三种不同类型岩石,并说明它们成因。
(2)观察身边岩石,记录其颜色、硬度、纹理等物理性质。
2. 答案:(1)火成岩: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如花岗岩。
沉积岩:由河流、湖泊、海洋中沉积物堆积而成,如砂岩、页岩。
变质岩:由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如片麻岩、大理石。
(2)请学生自行观察并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岩石成因、分类和特点掌握情况,以及观察、描述岩石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地质学知识,如地层、化石、地形等,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兴趣。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3-2《各种各样的岩石》优质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3-2《各种各样的岩石》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岩石》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材料”的第二个知识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认识常见的岩石类型,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对于身边常见的自然事物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岩石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岩石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岩石类型,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的科学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1.岩石的分类和特点。
2.岩石的形成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岩石,了解其特点。
2.比较法:让学生比较不同岩石的差异,进行分类。
3.讲授法:教师讲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比较,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类型的岩石标本,如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等。
2.准备岩石分类的图片或卡片。
3.准备岩石形成过程的PPT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类型的岩石标本,引导学生关注岩石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岩石分类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岩石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岩石的分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比较,根据岩石的特点进行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各自分类的结果,讲解分类的依据。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共同巩固岩石分类的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播放岩石形成过程的PPT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岩石形成的原因。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岩石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岩石形成的过程。
7.家庭作业(2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身边的岩石标本,观察并记录其特点,下节课分享。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9
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设计意图: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本节课的目标设定为让学生走近岩石,初步了解岩石的一些特点,并且学会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使学生对岩石的认识越来越丰富。
课前预热部分通过让学生观看各种岩石的视频,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岩石的兴趣,从而顺利地引领学生走近岩石。
第二部分让学生观察描述岩石的特征。
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岩石,在学生对岩石有了浅显的认识后,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介绍自己所带的岩石,从而让学生初步了解岩石是各种各样的,了解岩石分布的广泛性。
接着让学生区分岩石和非岩石,希望学生能知道:岩石都是天然的。
在初步了解了岩石之后,进一步让学生选择一块自己喜欢的岩石并学会用各种感官观察岩石的特点,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为下面分类活动打基础的。
希望学生通过运用不同的感官观察自己喜欢的岩石,希望学生了解岩石在颜色、软硬、光滑还是粗糙等方面是各种各样的。
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对岩石的认知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走近岩石。
第三部分的活动是给岩石分类。
这是“观察、描述岩石”活动的延续,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观察、描述岩石”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研究不同岩石的个性特征,而“给岩石分类”的目的则在于学生们研究两块或同块岩石的共性特征。
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可对岩石的特征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在认知上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总之,整节课的结构以“走近岩石”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对岩石的认知由表面到深入,由片面到全面,呈递进式发展。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也可能不同。
过程与方法:1.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对岩石进行观察。
2.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岩石的特点。
3.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2.感受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培养学生自主归类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科学概念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3.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为形式,获得在附近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
2.在课堂中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并能描述自己观察的岩石。
3.能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2.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3.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
教学重点:用一些标准给岩石分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岩石,能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也应该准备大量的常见的一些岩石,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本地区常见的岩石。
教学过程:课前:1、简单自我介绍,确立课题(ppt和板书:各种各样的岩石);2、和学生做个约定。
一、课堂引入好,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课堂的学习。
同学们想听听老师和岩石的故事吗?(想)老师以前对岩石不太感兴趣,有一次路过剡溪村,就是老师家那边的一个村子,看见路边有一块石碑(ppt图片),立着恐龙蛋化石遗址,让我感到非常惊奇,原来,我们义乌还是恐龙的故乡!后来参观了附近馆里展出的恐龙蛋化石(ppt图片),真的让我震惊了,一块看似普通的椭圆岩石,居然有这么不普通的经历;我迫切地想知道我们身边的岩石是不是也有不平凡的秘密。
所以,我现在正在努力地学习有关岩石的知识,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学习有关岩石的知识吗?(愿意)。
二、探究过程1、岩石在哪里好,根据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大家想想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岩石?生:马路边,河边,海边,山上……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回答,我们知道在马路边,河边,海边,山上等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岩石,可见岩石的分布是非常广泛的。
(出示板书分布广泛)2、观察“我的岩石”师:当我们面对一块陌生的岩石时(手里出示一块岩石),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来对它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和研究呢?(如果学生答不出就提示想想当我们手头拿到一个全新的东西的时,你第一步会做什么)情况1,生:观察。
师:观察,仔细的观察。
观察有很多种方法,观察需要多种感官参与,那你们准备先采用哪种观察方法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颜色、花纹;手摸的感觉;用鼻子闻气味;听敲击的声音是否清脆;中间可以用提示语:看,看岩石表面的什么;除了用眼睛看这种观察方法,还可以采用其它什么观察方法。
板书:看颜色、花纹;摸光滑/粗糙;闻气味;听声音)除了这些观察方法,实际上还有很多其它观察方法如用指甲刻划,如果能留下痕迹,则岩石是软的,不能留下痕迹,是硬的(如果有学生已提出就放前面,板书:刻划软硬)。
用手掂掂岩石的轻重(板书:掂轻重)等等,这些都可以在我们实际的观察中来不断补充,完善。
情况2,生:看。
师:看,看岩石表面的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看颜色、花纹;板书:看颜色、花纹;)师:除了看这种观察方法或手段外,还可以采用什么观察方法?(如果答不出,可以提示看是用了眼睛这种感官参与,而观察需要多种感官参与的,所以除了看,还可以采用的观察方法是?引导学生说出手摸的感觉;用鼻子闻气味;听敲击的声音是否清脆;板书:摸光滑/粗糙;闻气味;听声音)除了这些观察方法,实际上还有很多其它观察方法如用指甲刻划,如果能留下痕迹,则岩石是软的,不能留下痕迹,是硬的(如果有学生已提出就放前面,板书:刻划软硬)。
用手掂掂岩石的轻重(板书:掂轻重)等等,这些都可以在我们实际的观察中来不断补充,完善。
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实践下。
等会每个小组的组长上来领一袋岩石,每个组员选择一块岩石进行认真观察,在观察的同时做好观察记录,写在记录单上。
完成记录表后,在组内讨论,互相提提补充意见.观察记录5分钟,讨论2分钟,共7分钟,组长上来领材料。
(ppt)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时间到。
下面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把你们组的岩石都放到展台上,并描述其中的一块,其他小组的同学分析一下,他描述的是哪一块呢?并对他的观察方法和观察结果进行补充或质疑。
(教师对学生使用的词汇进行引导,记下好的词汇,板书展示,如透明,闪光点,斑点)3、“我的岩石”观察总结师:通过观察活动,我们了解到了岩石的很多特征,如颜色,不同的岩石之间颜色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有的岩石有花纹,有的岩石没有花纹……(指着板书说)我们能告诉别人什么是岩石,岩石是什么样子的吗?同学们想想石头都可以称为岩石吗?(展示瓦片)这个能称为岩石吗?刚才同学们观察的岩石都是天然的,是大自然的产物,而瓦片砖头等都是人工生产的,所以不能称为岩石。
三、给岩石分类1、指导分类方法。
师:我们观察到的岩石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岩石之间有没有相似的特点呢?(ppt出示不同岩石的图片)大家都先看到上面,看看哪些岩石之间有相似的特点,相似的是什么特点生:颜色都是红的有2、3、4号岩石……2、给岩石分类。
师:那同学们能不能选择一个特点作为分类标准,然后参照这个标准,对上面的岩石分分类呢?分类时思考:1、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有没参照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别?2、还有没有参照其他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3、不同的分类方法结果一样吗?学生汇报分类结果,教师询问指导。
让学生明白怎么去分类。
师:好,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对实实在在的岩石进行分类,2分钟后上台汇报。
3、汇报交流岩石分类结果。
学生汇报交流分类结果,说明分类标准。
问:(1)有没有一些岩石可以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归入不同的类别?(2)有没有一些岩石不属于任何类别?四、小结拓展师:通过分类活动,同学们想想为什么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师生共同总结。
播放大自然中的岩石图片(ppt)。
大自然中的岩石种类是极其多样的,那科学家们面对这么多种类的岩石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同学们想知道吗?课后请大家阅读资料库《岩石的成因和分类》。
板书设计:各种各样的岩石分布广泛天然的看颜色、花纹;透明,闪光点,斑点摸光滑/粗糙;刻划软硬掂轻重闻气味;听声音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岩石》是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第一课时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岩石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岩石、研究岩石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本课在该单元是起始课,为后面进一步观察岩石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准备。
这一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内容:一是“辨别岩石与非岩石”,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讨论,知道什么是岩石。
二是“观察并描述一块岩石”,让学生研究不同岩石的个性特征。
三是“给岩石分类”,目的在于让学生研究一些岩石的共性特征。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孩子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大量的亲历活动中,让学生能够认识岩石的多种特征,并在过程中体会科学观察、研究的一般方法。
这节课中,我认为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方面:1、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因此,当我指导学生观察一块岩石的时候提问:“你打算用那些方法去观察岩石?”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学生提出用眼睛看时,教师及时肯定好的,进一步追问:看什么,怎么看(看花纹、大小、形状、粗糙、光滑等)。
当学生提出用手摸时,教师及时指导:用手摸,摸什么?用手还可以干什么?(光滑、粗糙、用手掂掂轻重)等。
实践证明这样的设计为学生后面综合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扫清了障碍。
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时间进行认识岩石的特征,并随时作好记录,我也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我期望通过本课教学后,当学生捡到一块岩石时,不会随便看过后就随手扔掉,而使他们能真正像科学家一样尝试运用各种观察方法对它进行研究。
2、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合作学习的方法。
在交流讨论岩石的特征时,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在猜岩石的游戏过程中相互补充、评价,完善对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
学生通过这样的观察、记录和交流,不仅仅认识了岩石,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1、在某些教学细节上处理得较粗糙。
由于这节课的容量比较大,观察活动和交流活动较多,所以我比较重视节奏的紧凑和时间的把握,造成一些探究不够深入,在一些教学细节上处理得比较粗糙,课的发展虽然比较顺畅,但结果只是简单地演习了一个由“观察方法——观察结果”的过程。
2、给岩石分类的活动还需进一步突破。
给岩石分类活动是让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给自己手中的岩石进行分类,由于标准不同我们分类的方法也不同。
通常的情况下,学生能够想到了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颜色、粗糙光滑度、透明度、气味、花纹、轻重、硬度、大小等,粗略看来都可以进行分类,但如果我们仔细想想有些分类方法其实比较勉强,如大小、轻重这些分类,不是非常合理,即使你能分出来,也没有什么价值,对于轻重要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才具有可比性,我们在课堂中如何体现这种科学性?可以说有些分类标准虽然从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实际结果学生根本无法操作,在这节课中,我都没能圆满解决,但对四年级学生而言也许有这样的分类经历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