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外交政策 3

合集下载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德国学者卡尔·巴奎:“以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为基准 的。根据这个理解,世界出口率越高,跨国贸易额在世界生 产中的比重越大,世界经济就越强烈地表现出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 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是各国、各地区经济融为统一的、 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3.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 势。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 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新的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1.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Hale Waihona Puke 1、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什么是世界多极化?
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对 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 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 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 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1)世界政治力量分化组合 为多极化格局勾勒了 基本框 架
(2)大国间关系的调整 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奠 定了基础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 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说:新中国成立后就 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 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这一主张得到了印度方面的积极响应。经过 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非国家所接受。
中国走和平与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的提出
2004年4月24日, 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 上发表演讲指出: “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同亚洲各国共创 亚洲振兴的新局面, 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 高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自考《毛邓三》复习资料 第13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自考《毛邓三》复习资料 第13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13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戴志国整理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1.毛泽东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P2432.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其中南北问题(经济问题)是核心问题。

P2443.发展问题为什么是战略性和全局性问题?P245①它不仅与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同时也与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联;②发展不仅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阶段的基础;③没有全人类协调、平衡、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没有持久的世界和平与稳定,已经实现的和平与稳定也难以巩固。

4.胡锦涛指出,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P245-2465.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终结。

P2466.世界多极化的意义: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P2477.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P2478.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

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P2489.中国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P249-250(1)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中国人民最需要、最珍爱和平的国际环境,愿尽自己所能,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第十三章毛概

第十三章毛概

• 2、对外开放的内容和格局不同 毛泽东对外开放前期主要是做生意、 进行技术交流等,后期则主要是从经 济上无偿地援助第三世界国家搞生产。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更主要的是把外 国资本家请进来搞外资企业、中外合 资企业,一方面利用外资,一方面引 入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3、处理两种制度关系上不同 在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 度的关系上,由于时代局限性,毛泽东 讲对立、斗争多,讲联系、统一少。邓 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讲两种制 度对立和斗争的一面,还讲它们联系和 统一的一面。
2、从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末,为维护国家 主权,顶住美、苏两国的压力,我国的外交 政策经受了严重考验。 中苏关系恶化 放弃“一边倒”
3、从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初,实行“一条 线”战略,侧重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70年代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苏 中美
4、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1)确立了战争与和平的新观念 (2)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
(2)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反
对霸权主义的思想,赋予了我国和平 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 维护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首要任务。 邓小平指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 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我们的对外 政策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我们把争取和平作为对外政策的首要 任务。”
•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 式多样化。 •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 平环境。 •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国坚持大国是关键、 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多边是舞台的外交 工作布局。

毛概 第十三章 习题与答案

毛概 第十三章 习题与答案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当前世界的两大主题( A )A.和平与发展B.改革和开放C.竞争和协调D.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2. 邓小平提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应该建立在( B )基础原则的基础上。

A.独立自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平等友好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新的判断,认为( A )A.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B.世界大战仍然是不可避免的C.世界大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D.世界大战是不可能避免的4. 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最根本的原则是( B )A.互不干涉内部事务B.独立自主C.互相尊重D.完全平等5. 当前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A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国际恐怖主义C.核军备竞赛D.民族矛盾和领土纠纷6.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主要是由这个国家的( A )A.性质决定的B.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C.国际环境决定的D.政策决定的7. 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C )A.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B.和平共处、平等互利、互相支持、互不干涉内部事务C.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D.互相尊重、求同存异、互补互利、共同发展8.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 A )A.独立自主B.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C.坚持和平共处原则D.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9. 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真正的不结盟,不结盟就是( A )A.不参加任何国家集团和军事集团、不同任何国家结成同盟B.不参与地区论坛C.不参加任何国际性文化论坛D.不参加任何国际性经济组织10. 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是( A )A.加强和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B.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C.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D.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BC )A.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安全和主权B.积极维护世界和平C.努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D.不结盟E.构建和谐世界2.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是一种( CD )的关系。

第十三 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 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于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极为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及其特点是什么?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应当坚持和实施什么样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所谓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世界矛盾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时代主题也会发生转换。

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

1.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如何判断世界范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历来是观察和估量国际形势、制定和执行内外政策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

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勇敢地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建立了全国政权。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密切关注世界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和各种矛盾的变化,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继续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

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1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1946年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在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

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分化和改组,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

13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3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 略问题。
③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 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 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和平与发展两个重大课题,都没有解决。
(3)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依据
①从世界各种矛盾,特别是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 来看:
②抑制世界战争的因素不断增长,维护世界和平, 避免世界战争成为可能。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或主要表现 (3)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4)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5)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 己,又以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主要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 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 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走 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 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
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
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
和平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我国目前外交工作的布局:
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 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毛概第十三章

毛概第十三章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形势对中国比较 有利。中国利用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大力 进行经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
1.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基础上争取和平的国际环 境,周边环境; 2.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 际新的经济、政治秩序的 制定; 3.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前提 下,决定一切政策是根据 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
独 立 自 主 的 外 交 政 策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环境:
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相互对立,美苏争霸,中国国力 不强
这一时期外交的中心任务: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和 平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方法: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重要成果: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冷战共处”
外交任务没有变
“一边倒”,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在夹缝中求生存
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苏攻美守。苏联在我国边境地区 部署兵力,企图包围中国;美国 实行战略收缩
外交任务没变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 远的朋友,也没有 永远的敌人,只有 永远的利益
方法:
“一条线”。中美建交
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认为长期内大仗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才 是当代的主题。实行不结盟政策。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 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中国的反动分子 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 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站在地上办外交 的呢?
外交政策
• 1、定义: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 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 • 2、性质: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外 交政策体现国家利益。 • 3、外交活动:主要形式包括访问、谈 判、交涉

13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3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但也要看到,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

世界上的大国强国,尤其是美国,都把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抢占新的国际格局制高点的突破口。

世界上一些军事大国都在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军事调整,实质是增强军事实力,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和作用,谋求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争夺21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经济力量是国家实力的基础。

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

因此,各国都把发展经济摆在优先地位。

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否成为现实,归根到底,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否实现腾飞。

中国要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发挥大国作用,必须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pptx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pptx

恐怖活动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 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 中,有哪几级?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美国
欧盟
俄罗斯 中国 日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邓小平指出:“美苏 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 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 极也好,四极也好,五 极也好,……所谓多极, 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 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 一极。”
世界各国人民反对美国侵入伊拉克战争
2005年3月19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费耶特维尔镇,人们抬着棺 材模型上街游行,抗议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在美国入侵伊拉克、 发动伊拉克战争两周年之际,美国各地爆发反战集会和游行,要求 美军撤出伊拉克。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3月19日,在印度孟买街头举行的纪念伊拉克战争两周年的游行 上,来自各个非政府组织的示威者们高呼口号,要求美国立即 从伊拉克、阿富汗撤军。3月20日是伊拉克战争2周年纪念日。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3月19日,在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街头举行的纪念伊拉克战争 两周年的游行上,示威者们高呼反战口号,要求美国立即从 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拉登“标准像”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邓小平判断世界和平的依据
(1)世界大战在一个 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 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 长的时期的和平环境。
祈祷和平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353-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353-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陈继伟教学目的:深入理解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理解掌握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内涵。

教学重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教学难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教学时数:4 课时。

教学设计: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提问、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内容: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科学论断的提出20 世纪20 年代至40 年代,毛泽东同志正确把握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特征,成功地领导了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高度,总结经验教训,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提出了许多新的论断。

邓小平在1985 年会见日本客人时,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 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

和平问题是一个事关全人类的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促进南北经济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之所以成为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核心,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通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恶化,贫富差距拉大。

现在世界上南方不发达、贫穷,北方发达、富裕,且相对来说,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

南方要改变贫穷和落后,北方也需要南方的发展以便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市场。

发展问题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的发展问题。

促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发展要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壮大,才能避免世界大战。

因此,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共同促进人类的进步与繁荣。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所属分院管理工程学院课程名称概论课授课教师教研室主任课题: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第二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课型:讲授和视频录像教学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二战”后国家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的当今时代的主题;认识中国共产党外交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

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1.中国共产党对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认识2.和平发展道路3.和谐世界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录像教学课后思考探讨: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课后分析:教学内容:第一节内容是阐述“是什么”的问题,为确立外交政策提供了根据。

第二节则是在上述国际环境下中国所采取的对策,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可结合“和谐世界”的新理念)。

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毛泽东对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1)两个中间地带理论1946年,毛泽东精辟分析了时局,指出:“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

”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爆发后,毛泽东进一步形成了新的中间地带理论(亦称两个中间地带理论)。

毛泽东认为,苏伊士运河事件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以反共产主义之名行争地盘之实,“在那里冲突的, 有两类矛盾和三种力量。

两类矛盾,一类是帝国主义跟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即美国跟英、法之间的矛盾。

三种力量,第一种是最大的帝国主义美国,第二种是二等帝国主义英、法, 第三种就是被压迫民族。

”(2)三个世界理论毛泽东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咱们是第三世界。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政治理论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政治理论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1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关系:(1)①和平问题,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

②发展问题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经济关系不平等的问题。

(2)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和平是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如果没有世界和平,那么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都无法发展。

(3)发展又是和平的最根本的保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和平就会失去基础。

其中,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

3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体(1)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由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国际局势总体已趋向缓和,因而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但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人类仍然面临着战争的威胁。

所以,和平问题是事关人类的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发展是当今两大问题的核心。

(2)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

由于长期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不公正、不合理造成南北贫富差距、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发展中国家迫切希望改变贫穷和落后,发达国家也需要在发展。

所以,我们应当从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发展问题。

(3)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和平是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如果没有世界和平,那么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都无法发展。

发展又是和平的最根本的保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和平就会失去基础。

其中,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

4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理解)⑴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

⑵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毛概

毛概

(6)消极影响
其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受到了一 定程度的损失。 其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加大。 第三,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冲击。
5、国际经济新秩序 (1)含义:国际经济新秩序是指在国际经 济交往中消灭剥削和控制,建立起真正体 现平等互利、互助合作原则的世界经济体 系。 (2)特点: 一是平等互利, 二是相互依赖。
2、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和经 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因。 资本外在竟争的压力和内在增殖的动力, 当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时, 资本必然向全球扩张。 问题:资本的本质?
3、市场机制被普遍的接受和认可是经济全 球化的制度性基础 基本判断:市场机制虽不是尽善尽美,但 它是目前配置资源最好的方式 问题:三种资源配置的方式? 问题:价值规律的内含及作用?
2、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消极作用 (1)把市场经济的矛盾扩展到世界范围 (2)把资本的动机和目的扩展到世界范围 (3)把一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扩展到 世界范围 (4)把一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极分化扩 展到世界范围
3、经济全球化与发达国家 4、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 国际经济旧秩序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 (1)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建 立起来的国际经济关系,以及各种国际经 济体系和制度的总和。
恐怖主义
危害: ①影响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扰乱正常 的社会秩序; ②危及人类的生活和财产,给人类带 来严重的灾难; ③影响经济的发展,使人类的发展事 业受阻。
造成恐怖主义的根源: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经济旧 秩序造成的。 彻底铲除恐怖主义的根本途径: 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 新秩序。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 外交政策
基本内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经济全球化 三、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 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决定实施三大具体方针和政策措施
第一,另起炉灶。 ——就是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 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而是要在 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第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肃清帝国主义在 华的特权,势力和影响,然后再谈建交问题。 第三,一边倒。 ——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之内将发 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外交关系放在第一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所处的国际国 内环境和外交政策
第一,二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 力,妄图称霸世界。 第二,美国侵华政策彻底失败,中国人民认清了其真 实面目。 第三,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不仅是抵抗美、日的 中坚力量,而且战略上是中国的可靠后方。 第四,新中国已建立,国民党残余势力还存在,还有 一些边远地区、岛屿还待解放,帝国主义、殖民主义 的特权、努力和影响还严重存在。
80 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 • • • 第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第二,全面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三,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 第四,制定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 方针。
外交政策的新发展
我们外交工作的根本目 标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有 利于我国的和平国际环境, 特别是和平的周环境,为我 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 务。为祖国的统一大业服务。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 我们都是以 自己的国家利益为 最高准则来谈问题 和处理问题的。在 这样的大问题上, 我们都是现实的, 尊重对方的,胸襟 邓小平1989年会见尼克松 开阔的。”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这一原则的内容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90 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
第一,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 和民族的尊严。 第二,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的共同 发展。 第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 第四,努力发展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 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70 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 第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 第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迅速发展。 • 第三,维持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与第三世界出现建交高潮。 • 第四,反对苏联霸权主义行经,揭示美苏 关系的实质。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 1982年,邓小 平在十二大上指出: “中国人民珍惜同其 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 与合作,更加珍惜自 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 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 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和谐世界”新理念是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 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 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 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 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
和谐世界的内涵
• • • • 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 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 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 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
新世纪的和平外交政策
高举和平、发展、合 作的旗帜,强调中国的发 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 发展、合作的发展,既通 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 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 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提 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 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 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我们的主张:
政治上,致力于实现各国和谐相处 经济上,致力于实现各国互利共赢 安全上,致力于实现各国互信协作 文化上,努力实现不同文明相互促进
我们的做法:
发展大国关系 建设和谐周边 立足发展中国家 优化国际秩序 汲取人类成果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外交政策:

世界形势仍处于“冷战共处”状态。我国 外交政策重心由“一边倒”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 两个超级大国到处侵略扩张、肆意干涉别国内政 的霸权主义政策。 • 同时,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坚持睦邻友好, 维护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维护世界的和平与 进步。
60 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1工设(1)班 廖秋云 1111312015
一、独立自主外交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和发展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中国必须独立, 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 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 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 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 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 涉。”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 旨是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 建设一个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是世界和国人民的共 同心愿,是中国走和 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 标。
1、 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霸权主义 和强权政治是 造成世界动荡 不安的主要根 源
第一,维护主权和独立,反对苏 联推行霸权主义。 第二,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 第三,支持民族解决运动,进一 步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第四,发展同西欧、日本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政策—— “一条线”、“一大片”战略
“一条线”是指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 伊朗、土耳其、欧洲到美国都在这条线上。 “一大片”是指这条线周围的所有的国家, 对付苏联霸权主义的挑战,为我国赢得了 安定的国际环境 。
2 、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 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 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是确保当今世 界各国和谐相处、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应当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 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 旧安全观:以军事联 盟为基础、以加强军 备为手段。 • 结果:无助于保障国 际安全,更不能营造 世界的持久和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