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4ee25b2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8.png)
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 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是各国、各地区经济融为统一的、 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3.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 势。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 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新的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1.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Hale Waihona Puke 1、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什么是世界多极化?
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对 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 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 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 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1)世界政治力量分化组合 为多极化格局勾勒了 基本框 架
(2)大国间关系的调整 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奠 定了基础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 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说:新中国成立后就 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 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这一主张得到了印度方面的积极响应。经过 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非国家所接受。
中国走和平与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的提出
2004年4月24日, 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 上发表演讲指出: “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同亚洲各国共创 亚洲振兴的新局面, 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 高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毛概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和平外交政策
![毛概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和平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c69c839551e79b89680226f3.png)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与发展 • 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 发展模式多样化 • 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 国际和平环境 •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反对霸权主义
霸权主义是对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它是引发国际局 势动荡不安的重要根源,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 邓小平明确指出:发达国家欺侮落后国家的政策没有 变,“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总是欺侮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 发展中国家,经常干预这些国家为摆脱控制、发展经济、 争取政治独立与自主所作的努力。” 我国既坚决反对超级大国在世界各地区的争夺和支持、 纵容一些国家的地区霸权主义行为,彻底消除由它们的争 夺而引起的地区冲突和动乱。又反对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 特别是核军备竞赛,主张全面禁止并彻底销毁核武器、化 学武器、太空武器。我们主张大量裁减常规军备,超级大 国应率先裁减核武器和常规武器。自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 议之后,世界范围内的反对霸权主义的呼声日益高涨。
江泽民:
•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 题,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 期; • 要正确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维护世界 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 •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 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 •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 结与合作; • 努力发展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友 好合作关系。
•
和互主 和 平不权 平 共干和 共 处涉领 处 。内土 五 政完项 、整原 平、则 等互互 互不相 利侵尊 、犯重 、
• :
自义度自人非事独 主,,主民曲务立 地不坚地的直时自 处拿持决根,,主 理原实定本从根, 一则事自利中据就 切作求己益国问是 国交是的出人题在 际易,立发民本处 事,伸场,和身理 务独张和独世的国 。立正态立界是际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bc89d78af8c75fbfc77db2ff.png)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 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世界政治格局:在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 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 状态。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世界格局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 合各国人民利益。
(1)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优点:参见教材274页
(2)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曲折、 复杂的演变过程:参见教材275页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3、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 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
新秩序 第五,提出了处理党际关系的新原则 第六,提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新途径 第七,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特别在社会主义
国家出现动乱的严重情况下,高瞻远瞩地确定了冷静观察、 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
2、江泽民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 ➢正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维护世界和平; ➢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发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 ➢努力发展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战后政治格局演变三阶段: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
两极化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
第三节段,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 多极化
提问: 1.你认为目前的世界格局是 怎样的?理由是什么? 世界多极化定义:参见教材274页
毛概精品课课件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毛概精品课课件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e2616a2a76c66137ee0619b2.png)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进一步指出: “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 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 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 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 中间地带。”
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 略
“美国、苏联是第一世 界。中间派,日本、 欧洲、 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 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 界。” “亚洲除了日本,都 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 1974年4月,出席联 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 合国第六届特别会 是第三世界。” 议
毛泽东其它关于外交关系的论断:
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的主张
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 ……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20世纪70年代末以 后,邓小平根据世界形 势的发展变化指出,世 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出现 了重要变化,和平因素 增长超出战争因素增长, 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争 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 环境是可能的。
北约轰炸南联盟(1999年)用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 2000年4月1日美军EP-3电子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并 闯入我领空、降落我军用机场。 阿富汗战争(2001年 ) 伊拉克战争(2003年)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 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力量是国家 实力的基础。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能否 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
——布热津斯基
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一超多强
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 界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在世界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 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 美国凭借其强大军事实力,推行单边 主义,推翻伊拉克政权,出兵阿富汗,干 预南联盟内政等。
二战后,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说:“美国今天 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在拿破 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30%左 右,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
毛概课课件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毛概课课件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c84bae176bd97f192279e94a.png)
想“ 三 个 代 表 ” 重 要 思
邓 小 平 理 论
毛 泽 东 思 想
邓小平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 “和平与发展”
基于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 新判断,邓小平在1984年5月 29日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 提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 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 题,现在有核武器,一旦发生 战争,核武器就会给人类带来 巨大的损失。”“二是南北问 题。这个问题目前十分突出。 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 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南北问 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 发展带来障碍。” 同年10月31日,邓小平在 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时,进一 步指出了和平问题与南北问题 在世界各种问题中的地位。他 指出:“还有其他许多问题, 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 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
想“ 三 个 代 表 ” 重 要 思
邓 小 平 理 论
毛 泽 东 思 想
谢 谢 !
毛 泽 东 思 想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 刃剑”, 机遇和挑战存。
想“ 三 个 代 表 ” 重 要 思
邓 小 平 理 论
毛 泽 东 思 想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 展道路,是基 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必然 选择;是基于 中国历史文化 传统的必然选 择;是基于当 今世界发展潮 流的必然择。
两极格局的形成
联合国成立
1945年6月,联合国在美国旧金山成立。 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想“ 三 个 代 表 ” 重 要 思
邓 小 平 理 论
毛 泽 东 思 想
(2)两极格局的演变
两大阵营对立
1949年4月4日北约成立
想“ 三 个 代 表 ” 重 要 思
邓 小 平 理 论
13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3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8099aedba26925c52cc5bfc8.png)
③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 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 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和平与发展两个重大课题,都没有解决。
(3)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依据
①从世界各种矛盾,特别是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 来看:
②抑制世界战争的因素不断增长,维护世界和平, 避免世界战争成为可能。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或主要表现 (3)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4)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5)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 己,又以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主要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 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 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走 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 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
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
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
和平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我国目前外交工作的布局:
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 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13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3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9ca779c35fbfc77da269b14b.png)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但也要看到,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
世界上的大国强国,尤其是美国,都把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抢占新的国际格局制高点的突破口。
世界上一些军事大国都在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军事调整,实质是增强军事实力,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和作用,谋求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争夺21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经济力量是国家实力的基础。
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
因此,各国都把发展经济摆在优先地位。
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否成为现实,归根到底,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否实现腾飞。
中国要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发挥大国作用,必须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第十三章 -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 -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b46e4ce6aaea998fcd220e73.png)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3)20世纪60年代“两个 拳头打人”
当时既反美帝又反苏 联,还反各国反动派,周 边形成反华包围圈。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 “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 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 的美好追求。
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 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的全球化。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江泽民参加西雅图亚太经合会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世界大战既 有可能发生
世界大战也 有可能防止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1
( ) 两 点 论
(2)70年代毛泽东提出 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 世界划分的战略理论。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如何建设和谐世界 第一,推动建立和平、 稳定、公正、合理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第二,支持和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 快发展,努力减少和消除贫困。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第三,树立新安全观,建立 集体安全机制。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353-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353-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ba5fb50ef78a6529647d53af.png)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陈继伟教学目的:深入理解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理解掌握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内涵。
教学重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教学难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教学时数:4 课时。
教学设计: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提问、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内容: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科学论断的提出20 世纪20 年代至40 年代,毛泽东同志正确把握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特征,成功地领导了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高度,总结经验教训,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提出了许多新的论断。
邓小平在1985 年会见日本客人时,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 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
和平问题是一个事关全人类的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促进南北经济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之所以成为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核心,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通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恶化,贫富差距拉大。
现在世界上南方不发达、贫穷,北方发达、富裕,且相对来说,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
南方要改变贫穷和落后,北方也需要南方的发展以便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市场。
发展问题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的发展问题。
促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发展要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壮大,才能避免世界大战。
因此,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共同促进人类的进步与繁荣。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政治理论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政治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00100cb6137ee06eff9181e.png)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1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关系:(1)①和平问题,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
②发展问题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经济关系不平等的问题。
(2)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和平是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如果没有世界和平,那么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都无法发展。
(3)发展又是和平的最根本的保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和平就会失去基础。
其中,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
3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体(1)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由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国际局势总体已趋向缓和,因而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但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人类仍然面临着战争的威胁。
所以,和平问题是事关人类的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发展是当今两大问题的核心。
(2)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
由于长期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不公正、不合理造成南北贫富差距、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发展中国家迫切希望改变贫穷和落后,发达国家也需要在发展。
所以,我们应当从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发展问题。
(3)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和平是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如果没有世界和平,那么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都无法发展。
发展又是和平的最根本的保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和平就会失去基础。
其中,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
4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理解)⑴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
⑵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毛概
![毛概](https://img.taocdn.com/s3/m/f64a485fbe23482fb4da4c92.png)
(6)消极影响
其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受到了一 定程度的损失。 其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加大。 第三,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冲击。
5、国际经济新秩序 (1)含义:国际经济新秩序是指在国际经 济交往中消灭剥削和控制,建立起真正体 现平等互利、互助合作原则的世界经济体 系。 (2)特点: 一是平等互利, 二是相互依赖。
2、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和经 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因。 资本外在竟争的压力和内在增殖的动力, 当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时, 资本必然向全球扩张。 问题:资本的本质?
3、市场机制被普遍的接受和认可是经济全 球化的制度性基础 基本判断:市场机制虽不是尽善尽美,但 它是目前配置资源最好的方式 问题:三种资源配置的方式? 问题:价值规律的内含及作用?
2、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消极作用 (1)把市场经济的矛盾扩展到世界范围 (2)把资本的动机和目的扩展到世界范围 (3)把一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扩展到 世界范围 (4)把一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极分化扩 展到世界范围
3、经济全球化与发达国家 4、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 国际经济旧秩序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 (1)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建 立起来的国际经济关系,以及各种国际经 济体系和制度的总和。
恐怖主义
危害: ①影响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扰乱正常 的社会秩序; ②危及人类的生活和财产,给人类带 来严重的灾难; ③影响经济的发展,使人类的发展事 业受阻。
造成恐怖主义的根源: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经济旧 秩序造成的。 彻底铲除恐怖主义的根本途径: 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 新秩序。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 外交政策
基本内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经济全球化 三、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 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fc92b683d4d8d15abe234e96.png)
第十三章
1、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从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所向;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互相交织和互相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力量增强,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估计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1953年12月,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2.按照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中国属于()。
A.第一世界B.第二世界C.第三世界D.介于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3.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改革与开放D.民主与法制4.和平问题是指()。
A.在全世界消除一切战争B.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和平共处C.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合作D.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5.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人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主要是因为()。
A.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B.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C.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D.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6.经济全球化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B.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C.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7.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是()。
A.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B.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C.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D.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8.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C.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D.西方国家的“西化”与“分化”政策9.当前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朝着一极化发展B.朝着多极化发展C.朝着全球化发展D.朝着区域联盟发展10.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真正的不结盟C.和谐世界D.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11.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C.友好和平,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12.发达国家把各种不合理的规则强加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甚至通过各种手段,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事端和动乱,侵犯他们的主权,破坏和阻挠发展中国家的和平和建设。
由此可见()。
A.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已经改变B.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C.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根本不可能改变D.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全面崩溃的时期不会太远1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A.国家主权平等B.领土完整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二、多项选择题1.在和平发展的大趋势下,当今国际形势的总体特征是()。
A.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B.科学技术进步异常迅猛C.恐怖主义已经对全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愈演愈烈2.我国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是因为()。
A.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它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C.我国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主导D.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A.科技革命B.世界经济的市场化C.生产力的发展D.国际分工的加深4.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真正的不结盟”5.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他提出()。
A.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B.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C.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D.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6.我国外交工作的总体布局是()。
A.大国是关键B.周边是首要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D.多边是舞台7.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B.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努力发展同各类国家的关系C.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D.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8.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进人新旧格局转换的历史大变动时期。
邓小平对中国外交陆续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其核心是()。
A.冷静观察,沉着应付B.韬光养晦C.有所作为D.决不当头9.我国的周边外交政策是()。
A.友邻B.睦邻C.安邻D.富邻10,我们同各国各地区的政党和政治组织发展交流和合作的原则是()。
A.独立自主B.完全平等C.互相尊重D.互不干涉内部事务11.胡锦涛指出,和谐世界应该是()。
A.民主的世界B.和睦的世界C.公正的世界D.包容的世界三、辨析题1.在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和平问题是南北问题,发展问题是东西问题。
2.独立自主就是关起门来搞建设。
3.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为什么说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基础?五、论述题1.如何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六、分析题1.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旧中国长期处于任人欺凌宰割的地位。
特别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人侵,更使中国陷入长达14年的战乱。
亿万同胞饱受战争摧残、经济崩溃之苦。
今天的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材料2: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_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崇尚自由、追求正义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一种真诚的和平文化。
千百年来,“和为贵”始终是中国社会思想的主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和而不同”、“厚德载物”是中国人民的宽大胸襟。
渴望和平。
追求和睦,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特质,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心田,融入人们的血液中。
材料3: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多极化的趋势逐渐显现,国际形势总体上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发展趋势。
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正在汇聚成为强大的潮流。
——摘自《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人民日报》2005年9月1日根据材料回答:(1)什么是和平发展道路?(2)中国为什么要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门)中国怎样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2.以下是关于中国外交的一组材料材料1:不出几年,中国就会成为世界上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而且它正在朝着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军事大国的方向前进。
……中国是一个未得到满足的、雄心勃勃的大国,它的目标是支配亚洲,其办法不是人侵和占领邻国,而是使自己远比邻国强大,从而使东亚发生的一切都必须至少得到中国的默许。
——摘自《即将到来的关中冲突》,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罗,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材料2:中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营造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领土主权,促进国家统一。
为此,中国力促国际形势的缓和,珍惜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机遇,不需要在国际上挑头去反对任何一个大国。
对于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特别是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政策和做法,中国进行了抵制和斗争。
但是,同苏联不同的是,中国没有搞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外交,没有搞集团政治,没有搞势力范围,没有搞排他性的贸易同盟,没有搞针对特定国家的安全合作组织,更没有搞军事同盟。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同邻国的关系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无意同任何国家结成针对美国的同盟。
——《摘自环球时报》2004年5月28日材料3:“‘睦邻”、“安邻”和“富邻”是中国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睦邻”,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亲仁善邻。
以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在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的原则下,共筑本地区稳定、和谐的国家关系结构。
“安邻”,就是积极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合作增进互信,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为亚洲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地区环境。
“富邻”,就是加强与邻国的互利合作,深化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亚洲各国实现共同发展。
——摘自温家宝:《中国的发展和亚洲的振兴》2003年10月7 日请回答:(1)依据材料2说明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和根本原则,并借以说明材料1错误的实质。
(2)材料3中,“睦邻”、“安邻”和“富邻”的提出说明了什么?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们既面临着必须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必须认真应对的严峻挑战。
尽管当今世界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合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摘自《人民日报》2004年4月25 日材料2: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以法德两国为核心的欧盟谋求建立欧洲独立防务力量和独立的外交政策,俄罗斯经济的逐步复苏使本国外交操作能力增强,中国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而不懈努力,这些都使单极霸权的绝对优势被削弱。
可能造成国际安全格局剧烈动荡的单边主义行为,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反对和牵制;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使各国经济领域的相互依存空前加深,使局部战争扩大为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被有效遏制,经济强制越来越难以成为控制他国经济发展的手段,从而为国际社会总体上的和平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此外,“9·11”事件的出现,使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世纪初的对外战略重心出现了转变,由确定和遏制新的势均力敌的国际竞争者,变成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而在全球领域反恐和反核扩散的迫切性和艰巨性,不仅大幅度耗散了唯一超级大国的外交资源和军事资源,也使其对有关国家,特别是对一些地区大国在此领域的战略需求加深,美俄关系的缓和与中美关系的改善都是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发生的。
国际反恐斗争的长期性,决定了上述局面的长期性,从而大大减缓了我国进一步发展可能面对的国际压力。
同时,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力的增强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根本性好转以及新的安全机制的建立,也使我国能够长期保持基本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
——摘自人民网《世纪初中国外交首要目标》材料3:美报纷纷评称:赖斯出任国务卿表明,小布什将会“进一步以毫不让步的保守主义价值观为中心”,实行“更为强硬的外交政策”。
鲍威尔的离去,“厨房内阁”的成立,标志着小布什在第二任期内已无需为谋求政权基础的稳定而吸纳温和派入阁了。
这是“副总统切尼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所持的强硬外交路线的胜利”。
可以预计,在小布什如此强硬的对外政策的影响下,未来四年的国际形势可能将会更加动荡。
——摘自人民同2004年12月10日《小布什第二任期要烧三把火》(1)依据材料1和材料3,分析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
(2)依据上述分析,说明当今世界形势的总体特征是什么?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威胁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B 4.D 5.D 6.C 7.A8.A 9.B 10.A 11.A 12.B 13.A二、多项选择题1.AB 2.AB 3.AC 4.ABC 5.ABCD6.ABCD 7.ABCD 8.ABC 9.BCD 10.ABCD 11.ABCD 三、辨析题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