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山大孤山学案 答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高二()班第()组姓名:
《过小孤山大孤山》学案
主备人:高继刚审核:高二语文组时间: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本,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鉴赏小结本文描写山川景物形象的手法。
3、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结合其经历,学习其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重点掌握“然”、“以”这两个虚词
2、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手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先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且在文中加注重点实、虚词以及疑难句子的理解,标记勾画,做好文本批注,再研读本学案。(牢记:先理解课文,再做本学案。)
2.深入文本,合作探究,学习鉴赏写作手法。
3.在理解的基础上大声诵读,体悟作者情感,提高文言文的感知能力。
4.认真限时、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预习案】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一、走进作者(知人论世,有利于解读课文。)
陆游简介:(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
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
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因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93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一百
十首词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清丽平淡。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二、课文背景
(见教材P68注释①)
【自主学习·疏理基础】
认真阅读课文,参考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完成基础知识落实。
一、给下列字注音
烽火矶.(jī)烽燧.(suì)窦.()潦.缩(lǎo)巉.然(chán)以杏仁澄.之(dèng)赪.(chēng)
楼观亭榭.(xiè)抟.(tuán)汲.(jí)葭.苇(jiā)栖鹘
..(qīhú)上干.(gān)云霄
二、解释下列实词
自舟中望山:从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特异之物上干云霄:直冲
凡江中独山:所有方立庙门:正盖以此得名也:大概俄复开霁:一会儿雨过天晴始见庐山及大孤:才大孤状类西梁:像每汲用:取水过夕乃可饮:一晚
三、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A、然(1)杰然特起( ......的样子)(2)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但是)
(3)实不然也(这样)(4)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
B、以(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介词把)
(2)复以小艇游庙中(乘凭借)(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介词用)(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且”)(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1.).南.望彭泽、都昌诸山(南名词作状语向南)(.2.).晚.泊沙夹(晚在晚上,名词作状语
(3)皆名.天下(名扬名,名词作动词)(4)岸土赤而壁立(壁,向墙壁一样,名词作状语)(5)掠江东南去(南向东南,名词作状语)(6)上干云霄(上向上,名词作状语)
五、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义
(1)自舟中望山,突兀
..而已(古:高耸今:突然出乎意料)
(2)合处如引绳,不相乱.(.古:混淆今:凌乱混乱).
(3)与江山相发挥
..(古:
...互相辉映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
六、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类型
(1)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介宾结构后置)
(2)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判断句)
(3)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判断句)(4)其间一日阻风不行(被动句)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起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译: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象宝石镶嵌的屏风。)
2、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译: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雄健的老鹰正在抓水鸟,掠过江面向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
3、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译: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
【自主学习积累文言词汇】
(虚词“然”和“以”的用法)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理出作者行舟的线路(结合文本内容梳理)
答:过烽火矶——过彭浪矶、小孤山——泛舟彭蠡口——见庐山大孤山——抵江州,泊船湓浦(2)本文作为一篇游记,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划分层次进行概括。
答:一(1)写烽火矶的奇特景象,作者感叹因舟行之慢方可一览眼前美景。
二(2)过小孤山澎浪矶看到的景象,突出了小孤山的秀丽,还有相关庙宇及故事传说等描写。
三(3)过庐山大孤山看到的胜景,以及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
四(3)结尾交代行程。
我的疑问:
【探究案】
1、请具体分析文章是怎样表现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山水景象的描写显露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结合具体内容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本篇游记写景的特点谈谈你在写作手法上有怎样的启示?(结合文后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结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案】
(见固学案选题)
【知识链接·博观约取】
1、陆游名句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拓展阅读一:陆游与唐琬
《钗头凤》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看到后感伤之余也依律赋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jiān)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拓展阅读二:陆游与梅花
陆游号放翁,一生酷爱梅花,咏梅之诗多至百余首,且认为只有节义之士,脱俗之笔才配得上题咏梅花。他在《梅花绝句十首》中说到:子欲作梅诗,当造幽绝境。笔端有纤尘,只恐梅未肯。陆游爱梅之甚,到了痴迷的程度,竟盼望能分身而遍赏。
拓展阅读三:
解构陆游的苦难心性
在中国古代,成就一个文人所必须的最重要条件莫过于遭受贬谪的境遇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你只要随便去翻翻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最没有悬念的发现一定是:没有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是在温室里成长起来的。你见过出生于官宦世家、少年功名、仕途平坦的人,在文学上获得过巨大成功吗?在他们当中,怎么也找不到屈原、司马迁、陶潜和李白。而几千年来,青少年时代有可能受过最良好教育的中国人,毫无无疑是太平盛世时的皇帝。在漫漫文化长河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皇帝却只有两位——词人李煜和书法家赵佶,这一对命运极为相似的难兄难弟的巅峰成就,绝对不是因为他们拥有最好的生命羊水和学习环境,而恰恰都是由于荣幸地具备了从皇位走向牢房所必须的全部潜质和得益于践行这种潜质的实际生活。
马克思说的“愤怒出诗人”是否正好补充验证了“苦难是最好的老师”这个朴实的真理呢?也就是说相对的苦难并不见得那样重要,而苦难的绝对性,或者说体验苦难的压迫感才是产生巨大心灵张力的原始资源。所以,在一个人的生命里,留给文学艺术宗教等的悲剧性空间,存在于现实和想望之间的那个距离之中,距离的有无决定了空间的可能,而距离的大小则意味着空间的足裕程度。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拥有这样悲剧性空间最大的人之一。他生命的长度几乎超过古代任何一个获得了和他一样卓越成就的文人,因而,他更从容、更充分、更足裕地享用了苦难这种生命资源,这直接的结果是使他成为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最好的诗人之一,并且写下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比他更多的诗作。
如果不是因为生活如此慷慨地把这种苦难长时间持续性馈赠给陆游,他不可能前后三次坐在武夷山冲佑观提举这条冷板凳上,如果不是他在武夷山留下了依稀可辨的斑驳背影,我更无从透过他那和几十年堆在一起的日历一样厚度的诗稿,去注视一个伟大的生命怎样在古代的天空做着超越苦难的飞翔。当然陆游的苦难体验不仅仅因为生活的窘迫,而完全基于心灵环境的严重缺氧。
和陆游一样,担任过武夷山冲佑观闲职的学者文人还有刘屏山、朱熹、辛弃疾、叶适等。和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