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临帖第一课教案
书法教学临帖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提高书法审美能力。
2. 使学生掌握临帖的基本方法,提高书写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介绍临帖的意义和作用。
2. 学习临帖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分析、临摹等。
3. 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临帖作品进行临摹。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播放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书法艺术的美。
(2)简要介绍临帖的意义和作用。
2. 学习临帖的基本方法(1)观察:观察临帖作品的整体布局、字与字之间的间距、笔画的粗细、字形的结构等。
(2)分析:分析临帖作品中的笔画特点、结构规律、用笔技巧等。
(3)临摹:按照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进行临摹练习。
3. 选择临帖作品(1)根据学生的书写水平,选择适合的临帖作品。
(2)介绍临帖作品的特点和作者背景。
4. 学生临摹练习(1)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用笔方法。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
第二课时1. 回顾上节课内容(1)回顾临帖的基本方法。
(2)总结学生在上节课的临摹练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2. 继续临摹练习(1)学生根据上节课的临摹练习,继续进行临摹。
(2)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用笔方法。
3.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教师总结学生在本节课的临摹练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在临摹练习中的进步程度。
2. 学生对临帖的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1. 书法作品集2. 书法教材3. 毛笔、墨、纸等书写工具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书写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3. 通过临帖练习,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书法第一课公开课教案(推荐6篇)

书法第一课公开课教案(推荐6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书法第一课公开课教案(推荐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书法第一课公开课教案(推荐6篇)》。
第一篇:小学毛笔书法公开课教案教材简析:本课继续进行左偏旁的教学。
主要是进行“口、日、月、扌、木、禾”等偏旁和“唱、鸣、明、暗、服、肢、持、护、村、桃、积、科”等字的书写练习。
口字旁,较方。
右竖比左竖短。
唱字,右部横的间隔均匀,上下对正。
鸣字,口偏左上,竖折折钩的横稍长。
日字旁,较窄,右竖比左竖长。
明字,日偏左上,横的间隔要匀,暗字,右部中间横要长,上下对正。
月字旁,窄长,横的间隔均匀。
服字,左右长短相等,右部稍宽。
肢字,右部比左部稍长。
提手旁,竖钩与横的交叉点偏右。
持字,右部比左部稍长,横的间隔均匀。
护字,右部比左部稍低,点须独立。
木字旁,竖要直,点比撇的起笔稍低。
村字,右部比左部稍长。
桃字,兆比左部宽。
禾木旁,首撇较平,横比首撇偏左。
积字,左长右短,科字,左右宽窄相等,右部比左部稍长。
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口字旁、日字旁、月字旁、提手旁、木字旁、禾字旁及12个单字的书写要领。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
3、在书写训练中进行爱学习的教育。
教学重点:偏旁和单字的书写教学难点:如何记住书写要领教学方法:教法:示范引导法学法:读练结合教学准备:视频展台、录音机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指名上台书写:体行凉消地珠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课。
(板书课题)二、教学口字旁1、指名读口字旁书写分析。
2、指名上台书写,并讲解要领。
3、生关上书,在草稿本上练习,然后再和字帖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
4、生完成练习。
5、生默读“唱”和“鸣”的书写分析,边读边用手比划,要求要把字“印”在脑中。
6、指名上台书写,其他学生在草稿本完成书写。
7、对比找问题,然后在书上完成练习。
8、总结学法:先读帖,后练习,再对比,最后巩固。
字帖书法课第一课教案

字帖书法课第一课教案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教授学生书法中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通过研究字帖书法,学生将能够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姿势和组字规则。
此外,课程还将强调书法的美感和艺术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了解字帖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掌握基本的笔画构造和书写姿势- 研究常用的汉字字形和结构- 熟悉组字规则和篆刻技巧-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教学内容1. 字帖书法概述- 字帖书法的定义和作用- 字帖书法的发展历史和流派2. 笔画构造和书写姿势- 基本笔画的名称和构造方式- 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3. 汉字字形和结构- 常用汉字的字形特点和结构组成- 研究汉字的常见笔画和写法4. 组字规则和篆刻技巧- 研究汉字组字的规则和技巧- 理解篆刻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要点5. 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 观赏优秀的字帖作品和书法作品- 通过模仿和创作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讲解字帖书法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演示:展示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 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练书写和组字- 评价: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提供反馈和指导教学资源- 字帖书法教材和练册- 书写工具:毛笔、墨水、宣纸等- 优秀字帖和书法作品的图片和视频资源评估方式- 书写练作业的评分- 书法作品的创作和展示评价参考书目- 《字帖书法入门》- 《汉字书法基础教程》- 《字帖书法演进史》以上是《字帖书法课第一课教案》的简要概述,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此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字帖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体验到美的力量和快乐。
书法教学临帖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临帖的意义和目的,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2. 掌握临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临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临帖的方法和技巧3. 临帖的注意事项三、教学对象适合于有一定书法基础的学生。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临帖示范作品、临帖教材、多媒体课件、毛笔、墨水、宣纸、毛边纸等。
2. 学生准备:毛笔、墨水、宣纸、毛边纸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临帖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展示临帖示范作品,让学生欣赏。
二、讲解临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 教师详细讲解临帖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a. 选择合适的临帖作品;b. 分析临帖作品的结构和笔画特点;c. 观察临帖作品的整体布局和节奏感;d. 按照临帖作品的要求,逐步练习。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临帖的基本方法。
三、示范临帖1. 教师现场临帖,展示临帖的技巧和过程。
2. 学生观察教师的临帖过程,学习临帖的技巧。
四、学生练习1.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始临帖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提高临帖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临帖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临帖作品,互相交流心得。
二、讲解临帖的注意事项1. 教师针对学生在临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和指导。
2. 学生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三、提高临帖水平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临帖作品,总结临帖的规律和技巧。
2.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一步提高临帖水平。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临帖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临帖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七、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临帖作品进行临帖练习。
书法创作课第一课教案

书法创作课第一课教案
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教授学生书法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流程,并提供一个实践性的创作体验。
时间
本课程将持续4周,每周授课2小时。
教学内容
1. 介绍书法创作
- 介绍书法创作的背景和重要性
- 引导学生了解书法创作的基本要素和特点
2. 书法基础知识
- 讲解常用的书法字体和写法技巧
- 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笔画和结构练
3. 创作主题和风格
-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喜好的创作主题和风格
- 分析不同书法作品的风格特点和表达方式
4. 创作过程
- 讲解书法创作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 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构思和草稿练
5. 创作评价与修改
- 引导学生进行书法作品的评价和自我反思
- 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书法作品
6. 结束展示
- 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 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方法
-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书法创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练:组织学生进行书法基础练和创作过程中的实践性练。
- 互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创作体验。
评估方式
- 书法作品评价:对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字体、结构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情况。
参考资料
- 《中国书法教程》
- 《书法创作指南》
以上是《书法创作课第一课教案》的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书法临摹指导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书法临摹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掌握临摹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书法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对象适合书法初级班或有一定基础的学生。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书法教材、临摹作品、多媒体课件、毛笔、墨汁、宣纸、砚台等。
2. 学生准备:毛笔、墨汁、宣纸、砚台、临摹作品。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书法临摹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展示书法临摹作品,让学生欣赏并了解临摹的基本要求。
2. 讲解书法临摹的基本方法(1)讲解临摹的步骤:选帖、观察、分析、临摹、比较、修正。
(2)介绍临摹的工具和材料:毛笔、墨汁、宣纸、砚台等。
3. 演示临摹过程(1)教师示范临摹作品,讲解临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强调观察、分析、比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修正临摹作品。
4. 学生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临摹作品,进行临摹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临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本节课内容(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临摹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不断提高书法水平。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临摹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2)学生分享自己在临摹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提高临摹技巧(1)讲解如何提高临摹技巧,如加强观察、分析、比较能力,注意笔画的粗细、长短、曲直等。
(2)介绍一些临摹技巧,如“对临”、“意临”、“背临”等。
3. 学生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临摹作品,进行临摹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临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教师点评。
(2)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5. 总结本节课内容(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临摹技巧的重要性。
书法第一课公开课教案(范文五篇)

书法第一课公开课教案(范文五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书法第一课公开课教案(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书法第一课公开课教案(范文五篇)》。
第一篇:小学毛笔书法公开课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学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五):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五):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笔画竖钩、捺仍应提示。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师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说出范字“田“的笔顺,并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其笔顺规则;先里头,后封口。
老师板书课题:第十五课笔顺规则(五):先里头,后封口。
老师和同学小结范字”田“的具体写法:(1)先写第一二笔,再写第三四笔,最后第五笔封口,人们常把这种笔顺称为“先进人后关门”。
(2)“田”字里的白空比较均匀(即布白均匀,这一术语可不说)。
(3)这个字呈梯形(学生没学过梯形,可说出方形,下边稍小一点即可)。
(4)让学生说出几个先里头后封口这种笔顺的字(日、目、国等)。
老师出示挂图“水”字,请学生看后,说出笔顺,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先中间后两边”,然后老师板书(在课题的“先里头后封口”的后边)先中间后两边。
老师和同学一起分析“水”字:(1)先写中间的第一笔竖钩,再写左边的第二笔横撇,最后写第三笔短撇,第四笔捺。
老师提示一下竖钩、捺的写法。
竖钩在竖中线上,撇短,捺长,第三笔短撇要直。
(2)这个字从整体看呈“圆”形。
硬笔部分强调:书写的字和字头像。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十五课作业,学生书写时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学生书写时的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假期多练字。
本学期课程结束,老师可抽时间,搞一个作业展,这样能激发学生学写字的兴趣。
第二篇:小学毛笔书法公开课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钩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临帖教学过程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临帖的基本方法,提高书法水平。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书法基础知识:笔法、墨法、章法、结体等。
2. 临帖技巧:观察、分析、临摹、修正等。
3. 名家名帖: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帖进行临摹,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书法艺术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介绍临帖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书法基础知识讲解(1)讲解笔法、墨法、章法、结体等基本概念。
(2)示范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
3. 临帖技巧讲解(1)讲解观察、分析、临摹、修正等技巧。
(2)示范临帖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临帖的步骤。
4. 名家名帖临摹(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帖,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等。
(2)引导学生分析名帖的特点,学习名家的笔法、墨法、章法、结体等。
(3)学生按照步骤进行临摹,教师巡回指导。
5. 修正与评价(1)学生展示临摹作品,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学生根据教师意见进行修正,提高书法水平。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强调临帖的重要性。
(2)推荐相关书法书籍、视频等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书法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书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临帖作品的质量。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力。
4. 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要注重示范作用,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为学生树立榜样。
3.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日临篆书篇
《峄山碑》教案提要
前言
第六,七季百日临终于开课了。
欢迎大家加入百日临。
第一篇我们先学习《峄山碑》。
《峄山碑》为秦相李斯撰文并书,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
原碑已被毁,我们现在看到的为南唐徐弦临写,郑文宝重刻,现存于西安碑林。
《峄山碑》在书法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小篆的鼻祖,小篆的“神品”。
古人赞其曰:"画如铁石,字若飞动",称其用笔"骨气丰匀,方圆绝妙",其线条圆润流畅。
结构对称均衡。
形体清瘦修长,风格精致典雅;笔法严谨,端庄工稳,不失为学书入门的最佳范本。
百日临强调的是实操训练,提高眼界,“介绍对象”。
《峄山碑》的用笔、结体、使转等穿插在例字的讲解中,希望大家慢慢领会。
一、范例讲解
王字:三横一竖。
上紧下松,重心上移,体势修长,这是《峄山碑》结字的一个重要特征,规律。
每个笔画都有"起、行、收"三个过程。
边演示边讲解。
起:"逆锋起笔",它要求笔锋应朝
行笔的反方向入纸,使其锋藏。
行:要"中锋行笔",将笔锋始终保持在线条中间运行。
收:即"回锋收笔",它是运笔至点画尽头时的一个技术动作,通常为"一驻即收"。
值得注意的是,收笔的"回"并非是为了填补点画尾部的缺陷。
立字:标准的左右对称结构,均匀对称也是《峄山碑》结字的一个重要特征。
先观察最上边的点,它的表现形式为短竖。
整体的线条都带有力度的弓形,尤其是最后一横,它不像王字是直直的一横,而略带一点弯度。
乃字:孙过庭云:“篆尚婉而通”。
可见篆书崇尚“婉而通”,即婉转圆通为贵。
笔画的转折处,是书写小篆难度较大的一个环节。
在转的过程中易慢、匀速。
但一定要有力度,将“铁线篆”、“玉箸篆”的特点表现出来。
经字:左长右短,左窄右宽,有圆有方,有横有竖。
在字帖中显横式。
在此要特别注意圆圈线条的搭接要自然,不露圭角,保持线条的流畅。
世字:仔细观察,它的线条是有粗细变化的,三个竖粗细不同,最粗的在中间,左边次之,右边又次之。
我们尽量要把细节看的细致一些,这也是我们百日临特别强调的。
细节决定成败。
现在我给大家演示。
二、注意事项:
1、《峄山碑》的线条起笔藏锋非常重要,藏锋不是在前边绕个圈,画个圆,藏锋是把笔尖藏在笔画里,藏的动作要小一些,含蓄一些,千万不能像画的一样。
收笔处也不要转出个圆,成了一个疙瘩就更不好了,成为习气就很难改。
2、忌唐楷的锐角起笔,也忌尖起笔,做到园起园收,“藏头护尾”。
3、强调慢:要认真观察,掌握特征,书写到位。
今后不论什么书体,开始我都要强调“慢”。
4、书写弧画时,我的建议是不要用"捻管"的方法来维护"中锋",而应尽可能通过"腕"的旋动及笔提按来完成。
这样产生的线条才富有弹性。
三、小结 今天讲了很多,信息量很大。
上面的这些例字看式都很简单,笔画少,空白大,但恰恰很难驾驭。
《峄山碑》的临写一定要保持中锋用笔,圆转流畅,真正把“玉箸篆”“铁线篆”的特征把握好,体会篆绺笔法。
四、作业布置
第一天,在帖中找到上述相应的例字实临。
并临写下列字组。
以后几天的作业由班长、组长负责通知并检查。
百日临名帖活动第7季时间表
篆书
11.18-11.21《l峄山碑》
11.22-11.25《袁安碑》
11.26-11.29《三坟记》
11.30-12.3《吴昌硕心经》
12.4-12.7《散氏盘》
隶书
12.8-12.11《曹全碑》
12.12-12.15《礼器碑》
12.16-12.19《张迁碑》
12.20-12.23《石门颂》
12.24-12.27《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楷书
12.28-12.31《张猛龙碑》
2017年1.1-1.4《始平公造像记》
1.5-1.8《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1.9-1.12《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1.13-1.16《文征明赋得落花诗十首》
行书
1.17-1.20《王珣伯远帖》
1.21-1.24《苏轼黄州寒食帖》
1.25-
2.3 春节放假10天
2.4-2.7《王羲之尺牍--孔侍中帖、二谢帖、何如帖、奉橘帖》2.8-2.11《怀仁集字圣教序》
2.12-2.15《颜真卿祭侄稿》
草书
2.16-2.19《孙过庭书谱》
2.20-2.23《张旭古诗四帖》
2.24-2.27《黄庭坚诸上座帖》
2.28-
3.3《怀素自叙帖》
3.4-3.7《隋人出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