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鼽(过敏性鼻炎)

合集下载

小喷嚏、大麻烦

小喷嚏、大麻烦

小喷嚏、大麻烦作者:吕玲浩来源:《家庭医学》2024年第11期过敏性鼻炎又叫变应性鼻炎,常在清晨或接触过敏原后发作,以鼻部瘙痒、鼻流清涕、鼻塞为主要临床表现。

祖国医学属“鼻鼽”范畴,多为本虚标实证。

脾胃虚弱为本;鼻为肺窍,外邪袭肺,致肺气郁闭不通、升降失司为标。

治疗以散寒解表、补益脾胃为则,攻邪治其标,扶正顾其本。

过敏性鼻炎主要与感冒、鼻窦炎相鉴别。

感冒打喷嚏一般不会持续,鼻流清涕三四天后会转为稠鼻涕,多伴随咳嗽、肌肉酸痛、发热、乏力等症状,病程在一周左右;鼻窦炎多表现为额头、眼睛和脸颊周围胀闷、胀痛感,亦有鼻塞,但多为黄绿色浓稠鼻涕,伴有咳嗽、咽喉疼痛、疲倦,偶可伴发热;急性鼻窦炎病程多为2周到3周,慢病鼻窦炎病程迁延不愈,可持续3个月以上。

中医主要与伤风鼻塞、鼻窒相鉴别。

伤风鼻塞是机体感受风寒之邪引起鼻塞、喷嚏、鼻流清涕等症,多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鼻窒则是以鼻塞为主要症状,病程迁延日久,时轻时重,间歇性发作,重症患者则持呈续性。

中医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明显优势,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

中药口服在疾病不同阶段,因人而异、辨证施治进行个体化治疗。

以散寒解表、补益脾胃为治则组方选药。

鼻塞、流清涕较重者,多选用苍耳子散(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为主方加减应用;怕冷明显、手脚发凉者,可在苍耳子散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或麻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散表寒,助阳气;脾胃虚弱者多有气虚乏力等症状,可在苍耳子散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调护脾胃,提高机体抵抗力;病史较长者加用过敏煎(乌梅、银柴胡、防风、五味子、甘草)辛散酸收、甘补苦泻,扶正与祛邪兼顾,表里阴阳同调。

病情顽固、反复发作者,可将药物做成浓缩丸或膏方服用,改善口感,便于儿童服药。

中成药多选用疏风解表、清肺平喘类药物治疗,常用有辛夷鼻炎丸、鼻渊通窍颗粒、辛芩颗粒等。

脾胃虚弱者加用玉屏风颗粒或参苓白术丸治疗。

中药贴敷如麻黄、细辛、白芷、苍耳子、防风等研成细粉,加入调和剂做成中药药贴,贴敷于肺俞等穴位。

名老中医过敏性鼻炎(鼻鼽)验方集锦

名老中医过敏性鼻炎(鼻鼽)验方集锦

名老中医过敏性鼻炎(鼻鼽)验方集锦近来许多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来信索要处方,因为每个人的情况虽然各异,但病因基本雷同,因此不再一一回复,将几位名老中医的验方奉上,供各位参考。

敬请谅解。

1.【固表通窍汤】【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组成】五爪龙30克,木贼12克,菊花10克,玄参、白芍各15克,白蒺藜12克,桔梗10克,甘草6克,辛夷花10克,太子参15克,大枣4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益气固表,疏风通窍。

【主治】过敏性鼻炎(鼻鼽)。

【疗效】屡用效佳。

【附记】本方名为笔者拟加。

方中五爪龙如缺,可用黄芪15克代。

临证应用,可随证加减。

2.【抗敏护卫汤】【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组成】生黄芪、炙黄芪各12克,党参、北辽参、龙牡粉各15克,当归、白芍、焦白术、炙甘草、茯苓、熟附片各10克,桂枝5克,生姜3片,大枣5枚。

【用法】上药用开水浸泡10分钟,用小火熬2小时,每日1剂,日服3次。

可连服5~10剂。

【功用】益气固表,助阳护卫。

【方解】肺主气,外合皮毛,若肺气虚,卫阳弱,不能卫外,故对空气变异则过敏,风邪易入,客于鼻窍所致。

本方系从十全大补汤合桂枝汤加减化裁而成。

方用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等益气固表;加熟附子补助护卫;北沙参(即条参)补阴;龙牡粉收敛精气而止汗;合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姜枣)祛风止汗、调和营卫;加黄芪、当归,则为归芪建中汤,以治阳虚汗出、恶风。

诸药协同,能大补元阳,使营卫气血俱充,则病邪不攻自解,此即“扶正祛邪”之意。

若以病小药大而议其非者,实不知此方之妙用。

如经实践,方知此病用此方之疗效。

【主治】过敏性鼻炎。

【疗效】临床屡用,均获佳效。

一般服3剂,最多10剂即获痊愈。

3.温阳止鼽汤【来源】申斌,《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桂枝、白芍、防风各6克,黄芪10克,炙甘草、蝉衣各3克,藿香、乌梅、诃子肉、茜草、徐长卿、干地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中医怎么治疗过敏性鼻炎

中医怎么治疗过敏性鼻炎

中医怎么治疗过敏性鼻炎很多过敏性鼻炎患者都纠结应该如何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又叫“花粉症”,除有鼻痒、喷嚏、清涕外,还伴有眼痒、上膛痒、耳痒等特点。

过敏性鼻炎不过是过敏体质在鼻部的一种表现。

那么要怎么治疗呢?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的鼻鼽,又叫金叩乃鸣。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细菌病毒无关,是非感染性疾病。

是体质因素导致的,由于人体功能降低即肺脾气虚导致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而成。

因此服用抗生素无效,激素只是暂时降低了组织对过敏原的反应,但同时也降低了人体的抵抗力,所以应避免长期使用,抗过敏药仅是抵消过敏反应缓解症状,而不是从根本上治疗。

上述药物在中医认为均是治标之法,而治本之法则是改善机体过敏状态,使人体对致敏原不敏感从而不再发生过敏反应,以达到临床痊愈。

中医通过内服和外治疗法调理体质,使人体恢复正常平衡状态,从而从根本上治疗过敏性鼻炎。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的发生是由于体内阴阳平衡失调而致,以气虚或阳虚为主。

因程度的不同又分为三型:其中因反复感冒久治不愈引发的,以肺气虚型为主;因饮食不节,身心过劳引发的以脾气虚型为主;因先天不足遗传引发的以肾虚型为主。

三型可兼而有之。

临床上根据分型选择治疗。

肺气虚者,因肺气虚不能温养鼻窍所致,所以用温肺祛风法,可用玉屏风滴丸、防感消敏饮治疗;脾气虚者,是因中焦虚寒,肺气失养所致,用健脾强体茶治疗;肾气虚者是因下焦阳气虚,寒邪内生所致,用桂附八味丸治疗,临床上这三型往往兼而有之所以要兼顾治疗。

这些纯中药制剂通过调整体质,改善肺脾肾功能,调整免疫状态,降低过激反应而达治疗目地。

过敏性鼻炎可以用外治法,记者好奇地详细询问。

邵健民说,过敏性鼻炎的外治疗法包括穴位贴附法、滴鼻剂疗法以及理疗法。

具体有如下内容:1.帖服疗法:本疗法是通过药物对相关腧穴的持续刺激达到温经通络以及消肿通窍的效果,从而改善肺气虚窍道闭塞的状态,为了提高贴服疗效,体现中医个性化疗法的优势,邵建民教授根据病人体质的不同提出了辩证施贴的思路并分别研制出针对肺气虚寒的鼻敏贴和针对肺虚湿阻鼻窍的敏肿消,运用这两种贴服剂,通过温阳散寒利湿通窍的穴位疗法,使患者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状减轻或消除而达到改善或临床治愈。

鼻鼽病病历

鼻鼽病病历

鼻鼽病病历
病历如下:
患者信息:
患者张某,男性,45岁,已婚
就诊时间:2023年5月10日
主诉:
患者自述长期患有过敏性鼻炎,近期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

现病史:
患者五年前开始出现过敏性鼻炎症状,表现为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等。

近三个月来,症状加重,尤其是在早晨和晚上,鼻塞、流涕症状尤为明显。

患者曾自行购买鼻炎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

既往史:
患者曾患有慢性咽炎,已治愈。

无其他重大疾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5℃
脉搏:78次/分
呼吸:18次/分
血压:120/80mmHg
鼻腔检查显示鼻腔黏膜红肿,鼻腔内有大量清鼻涕。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显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

鼻分泌物涂片检查显示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皮肤过敏原测试显示对尘螨和花粉过敏。

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鼻鼽病(过敏性鼻炎)。

治疗计划:
1. 药物治疗:使用抗过敏药物和抗炎药物,以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2. 免疫治疗:针对过敏原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以提高机体对过敏原的耐受性。

3.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4. 定期复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注意事项:
1.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

2. 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和衣物。

3. 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解释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解释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解释体会过敏性鼻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症状以突然或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及鼻塞等为主要特征。

过敏性鼻炎相当于中医“鼻鼽”所描述的症候。

古典医籍中也曾对鼻鼽做了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多与肺气虚有关。

肺气虚,则卫表不固,风寒来袭,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故而出现喷嚏,流涕等。

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现将过敏性鼻炎的病因病机、证治分型及其证例分述如下。

中医在论述肺的生理功能与病理的同时,通常说道鼻鼽与肺关系密切,属于肺气虚弱。

遇风寒则突发鼻痒,喷嚏频作,鼻流清涕,得温症减,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心悸气短,自汗神疲,动则益甚,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鼻腔镜检可见:黏膜苍白或淡红,浆液性分泌,量多。

治则:温肺散寒,益气固表。

方药:外用世纪本草鼻炎舒爽,内服霍胆丸、玉屏风散。

例:患者,女,24岁,2004年6月9日初诊,鼻流清涕,反复发作2年余。

晨起或遇冷则喷嚏频作,鼻流清涕。

自觉鼻痒,怕冷,疲倦,食欲欠佳,偶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

上症每发作时,多以解热镇痛药缓解,但日后复发,久治不愈。

临床辨证,属于肺脾气虚型,治以益气健脾温肺化湿。

分析:结合患者症状,体征舌脉等表现,认为患者素体肺脾气虚。

肺虚之体,卫外不固,脾虚之人,体内多湿,运化无力。

每遇风寒,则易乘虚而袭于鼻,喷嚏频作;风寒内伤于肺,使肺失清肃,气不摄津,清涕自流,津水停聚于鼻内,而出现鼻内黏膜肿胀等。

方中用药,以补肺健脾益气之品,提高身体卫外之功能,以化湿升清之品减少流涕及鼻塞之症状,亦结合通窍之品解除鼻塞之苦,标本兼顾,收效佳。

过敏性鼻炎近年来发病率渐高,追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与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下降有关,另外空调的广泛使用,使室内外的温差显著增大,鼻黏膜受刺激的机会增多。

加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室内工作时间的延长,生活起居不规律,都造成正气不足,体质下降,抗病能力不强。

鼻鼽(过敏性鼻炎)

鼻鼽(过敏性鼻炎)

鼻鼽(过敏性鼻炎)鼻鼽是因禀质特异,邪犯鼻窍所致,以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为特征的疾病。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多次论及本病,如《素问。

脉解篇》说:“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后世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论述也较多。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诊断依据1、以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鼻塞、鼻涕清稀、量多为主要症状。

伴有失嗅、眼痒、咽喉痒等症。

2、起病迅速。

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

间歇期无喷嚏及鼻塞。

可并发荨麻疹、哮喘等病。

3、常因接触花粉、烟尘、化学气体等致敏物质而发病,有时环境温度变化亦可诱发。

4、鼻腔检查:黏膜多为苍白,少数充血,鼻甲肿胀。

发作时有较多清稀分泌物。

5、有条件时做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变应原皮试、血清或鼻分泌物IgE检查等,有助明确诊断。

鉴别要点1、伤风鼻塞是感受风寒之邪而致,其鼻塞、喷嚏、流涕清稀,常伴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

鼻腔检查其黏膜充血,鼻甲肿大,鼻腔内分泌物增多。

2、鼻窒以鼻塞为主要症状,而鼻塞时轻时重,病程日久,呈间歇及交替性,病情较重者则呈持续性。

检查黏膜肿胀,甚则鼻甲硬实不消,凹凸不平,但鼻腔内无新生物堵塞。

辨证论治1、分证论治(1)肺虚感寒【证候】常因感受风冷异气发病,恶风寒,面白、气短、咳嗽、咳痰色白。

舌苔薄白,脉浮。

【治法】温肺固表,祛风散寒。

【方药】温肺止流丹合桂枝汤加减。

党参20g,桂枝10g,白芍12g,荆芥10g,细辛3g,诃子10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

(2)脾气虚弱【证候】鼻痒而喷嚏连作、清涕量多,四肢乏力,大便溏薄。

鼻黏膜色淡红。

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升清化湿。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20g,白术15g,党参15g,陈皮15g,升麻9g,柴胡9g,当归12g,细辛3g,泽泻15g,辛夷花9g,甘草6g.(3)肾阳亏虚【证候】鼻痒,鼻塞,喷嚏较多,遇风冷则易发作。

(三)鼻鼽(过敏性鼻炎)

(三)鼻鼽(过敏性鼻炎)

(三)鼻鼽(过敏性鼻炎)《素问玄机原病式》说:“鼽,出清涕也。

”“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

鼻鼽,以阵发性鼻奇痒、喷嚏频作、大量清水涕为特点,伴有鼻塞、目痒等,分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类,其病因为正虚,风邪乘虚而入。

1、首先辨明脏腑鼻鼽一证,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肺主一身之皮毛,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腠理疏松,则风寒异气乘虚而入,循经上犯鼻窍。

《太平圣惠方》卷37曰:“肺气通于鼻,其脏若冷,随气乘于鼻,故使津液浊涕,不能自收也”。

临床常伴有恶风怕冷,气短乏力,自汗,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

治以益气固表为主,玉屏风散首选,方中重用黄芪,补肺健脾,固表敛汗,合桂枝汤调和营卫。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气血生化无源,则肺气也虚,鼻失濡养;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津液敷布影响,不能通调水道,水湿上犯鼻窍。

临床上见有鼻塞较重,鼻涕量多,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濡弱。

治以健脾益气为主,补中益气汤主之。

肺脾气虚,通调水道功能失调,可用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肾为气之根,肾虚,肾不纳气,耗散于外,上越鼻窍;肾阳不足,摄纳无权,水湿上犯,可使清涕连连。

《素问·宣明五气论》提出:“肾为欠、为嚏”,临床常喷嚏频作,大量清涕,伴有形寒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以温肾固涩为主,首选金匮肾气丸加仙灵脾。

2、重在益气固表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持一身之气,肺气不足,表卫不固,腠理疏松,风气乘虚而入,鼻窍为之不利。

故鼻鼽当重在益肺气、固表卫,肺气得充,腠理致密,风邪不得侵入,则鼻鼽不会发作。

3、适当予以补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气不足则肺气亦不足,故适当加入补肾药物,如山茱萸肉、黄精之类,必要时,只要辨证正确,也可选用紫河车等温肾助阳药,或选用真武汤。

4、巧施活血泻火肺朝百脉,肺与血液循环有关。

在临床上,有的病人病情反复发作,病程日久,鼻塞日重,检查可见鼻粘膜淡紫或暗紫,肿胀明显,舌质偏暗,舌下脉迂曲,可加以活血,如桃仁、红花、川芎、当归、丹参等温经活血通窍;也有的病人头胀、头痛,检查发现鼻粘膜充血明显,可用丹皮、赤芍等凉血泻火之剂。

过敏性鼻炎(鼽嚏),历代医家1张药方子,益气温阳,宣通鼻窍

过敏性鼻炎(鼽嚏),历代医家1张药方子,益气温阳,宣通鼻窍

过敏性鼻炎(鼽嚏),历代医家1张药方子,益气温阳,宣通鼻窍从中医角度来说,过敏性鼻炎属于“鼻鼽”和“鼽嚏”范畴,“鼻鼽”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鼻流清涕、鼻塞为特征的鼻病。

从古至今,过敏性鼻炎都让人们深受其扰。

早在《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

经过查阅典籍我们发现历代医家皆认为鼻的生理病理与气候、经络、脏腑、邪气、体质息息相关。

鼻鼽内因多为脏腑功能低下(肺、脾、肾气虚),外因多为风寒、风热之邪侵袭鼻窍而致。

在治疗上我们应遵循整体观念,病证结合,内外合参,综合治疗的原则。

内服汤药配合中医外治,便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方组:黄芪,党参,干姜,桂枝,麻黄,五味子,地龙,辛夷,甘草。

[加减运用]:麻黄鼻涕黏稠者加紫草、墨旱莲。

大便干结或有鼻出血者加炙大黄。

干姜畏寒不明显者减量或舍去干姜。

小儿兼有腺样体肥大者加桔梗、陈皮、山楂等。

辛夷[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煎药时可加入红枣、生姜,早晚饭后20min各服1次。

地龙方解:黄芪、党参补益肺脾为君药;干姜、桂枝温阳以助补气为臣药。

麻黄宣肺散寒,五味子敛肺,两者一散一收,既可益肺,又可制约温药的辛散温燥太过之弊;地龙活血通络,也是具有'抗过敏作用的中药。

上三味共为佐药,辛夷是宣通鼻窍要药,也具有引经作用,在方中与甘草共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益气温阳、宣通鼻窍之功。

山楂声明: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陈皮黄芪。

鼻鼽科普讲座PPT

鼻鼽科普讲座PPT

如何诊断鼻鼽?
临床表现
医生通常根据病史和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详细的病历询问对于确定过敏原至关重要。
如何诊断鼻鼽?
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测试和血液检测可以帮助确定过敏原。
这些检测通常安全且无创。
如何诊断鼻鼽?
影像学检查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鼻内镜检查 或CT扫描。
这有助于评估鼻腔和鼻窦的状况。
避免已知过敏原和保持环境清洁是缓解症状 的重要措施。
使用空气净化器和定期清洗床上用品有助于 减少过敏原。
如何预防鼻鼽的发生?
如何预防鼻鼽的发生? 识别过敏原
了解自己的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
保持日常记录可以帮助识别症状的诱因。源自如何预防鼻鼽的发生? 环境管理
定期清洁居住环境,使用防过敏的床上用品。
什么是鼻鼽(过敏性鼻炎)? 发病机制
当过敏原进入鼻腔时,免疫系统会异常反应,释 放组胺等化学物质。
这会导致鼻腔黏膜肿胀和分泌增加,产生症状。
什么是鼻鼽(过敏性鼻炎)? 流行病学
鼻鼽是一种常见疾病,全球约有10-30%的人口受 其影响。
儿童和年轻人尤其容易发病。
鼻鼽的症状有哪些?
鼻鼽的症状有哪些? 主要症状
鼻鼽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鼻鼽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鼻用类固醇和减充血药物是常见 的药物治疗。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频率选择合适的药物 。
鼻鼽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免疫治疗
免疫疗法可以帮助患者逐渐适应过敏原,减 轻症状。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
鼻鼽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在花粉高峰期外出,以减少过敏反应。
如何预防鼻鼽的发生? 健康生活方式

鼻炎相关的中医病名

鼻炎相关的中医病名

鼻炎相关的中医病名
鼻炎在中医中有多个病名,常见的包括鼻窒和鼻鼽。

鼻窒:中医病名,与鼻炎是同一种疾病。

鼻窒是指鼻腔粘膜内出现慢性炎症,通常是由感染或刺激因素引起。

患者常表现出长期鼻塞、流鼻涕、鼻息肉等症状。

治疗鼻窒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如滴鼻、蒸汽吸入、下鼻甲注射等。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刺激性气体,保持呼吸新鲜空气,并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鼻鼽:过敏性鼻炎在中医中的病名。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的发生有内外之分,其症状可能因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脾气虚弱、肾阳不足、肺经伏热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包括温肺散寒、益气固表、益气健脾、温补肾阳、清宣肺气等,具体的治疗方法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总的来说,中医对鼻炎的治疗注重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旨在调整身体内部环境,增强身体免疫力,从而改善鼻炎症状。

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学诊断、治疗依据或指导建议。

请您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切勿盲目用药或治疗,如遇病情变化或感觉任何不适,建议您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可线上咨询医生,
或者去线下医疗机构就诊。

鼻鼽过敏性鼻炎中医辩证及护理

鼻鼽过敏性鼻炎中医辩证及护理

局部检查: 下鼻甲肿大光滑,鼻黏膜淡白或灰白,鼻道可见水样分泌物。
治疗原则: 温肺散寒,益气固表
辨证及治疗2、脾气虚弱,清阳不升
脾气虚弱,化生不足
鼻窍失养
外邪或异气从口鼻侵袭
停聚鼻窍
鼻鼽
辨证及治疗之分型论治
2、脾气虚弱,清阳不升
主证: 鼻痒,喷嚏突发,清涕连连,鼻塞
面色萎黄无华,消瘦,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四肢倦怠乏力,少气 懒 言,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11111111
局部检查: 鼻甲肿大光滑,黏膜淡白,或灰白,可有水样分泌物。 治疗原则:益气健脾,升阳通窍
辨证及治疗3、肾阳不足,温煦失职
肾阳不足
摄纳无权
气不归元
腠理、鼻窍失于温煦
温煦失职
外邪或异气侵袭
鼻鼽
辨证及治疗之分型论治
3、肾阳不足,温煦失职
主证:
清涕长流,鼻痒,喷嚏频频,鼻塞。
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神疲倦息,小便清长,或见遗 1111111 精早泄。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伤风鼻塞
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所致
常有受凉史或疲劳史 病程较短,数天后可愈
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塞
起初可见鼻痒、清涕,后期以鼻塞、粘黄涕为主
可伴见肺虚、脾虚、肾虚等全身症状
全身可伴见风邪外袭之表证的表现
局检:鼻腔黏膜淡白、灰白或淡蓝色,亦可充血 局检:鼻粘膜充血肿胀,鼻腔分泌物初起较清稀,
色红,鼻甲肿大,鼻道有较多水样分泌物。
健康教育
2、加强体能锻炼,增强体质。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3、合理均衡饮食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少吃辛辣食物,鱼虾蟹等海鲜以及烧烤油腻食物 禁食烟酒和生冷食物。
健康教育

老中医的常用中药方——过敏性鼻炎

老中医的常用中药方——过敏性鼻炎

老中医的常用中药方——过敏性鼻炎【概要】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态反应性鼻炎,是由于患者对于某些变应源的反应性增高,导致以局部鼻黏膜为主的过敏性疾病。

常以发作性鼻痒为起始症状,随之则产生连续不断的喷嚏、难以制止的大量清水样流涕以及轻重不一的鼻塞和嗅觉障碍。

鼻黏膜检查可见有水肿,西药治疗应以脱敏和抗过敏治疗为主。

中医学称此病为“鼻鼽”等,主因肺气或脾气虚寒、肾阳亏虚所致,多在卫阳不固或脾肾阳虚基础上发生外感风寒乘虚而入、气不化津或鼻窍阻塞等。

据此,应选择益气固表、温肾、通窍散邪的中药治疗。

处方1祛风脱敏汤【方药与用法】生黄芪20g,白术、防风、当归、辛夷花、五味子、石菖蒲各10g,白芍15g;蝉蜕、甘草各6g,细辛3g。

上药加水煎2次滤汁,分为早、晚各1次口服,每日1剂。

头痛剧烈时,宜加白芷10g;若伴有黄色脓涕时,应加黄芩10g同煎口服。

【功能与主治】益气固表,通窍散邪;主治过敏性鼻炎。

处方2劫敏汤【方药与用法】黄芪、乌梅、诃子肉、干地龙各10g,柴胡3g,防风6g,蜂蜜(和水后服)30g。

上药加水600ml后煎服,每日1剂;连用7〜10天为一疗程。

寒证,宜加荜茇、细辛;病重时,应重用黄芪、柴胡、防风,或者加入石榴皮同煎。

【功能与主治】能益气固表,敛肺通窍;主治过敏性鼻炎。

处方3玉屏风散【方药与用法】黄芪、白术各60g,防风30g。

上药加水800ml后,持续浸泡15min,先用武火煎沸后,再改为文火续煎30min,滤出药汁_次口服,每日1剂。

【功能与主治】益气固表;主治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因患者感受风冷异气、恶风,而出现气短、咳嗽、咯痰、面色苍白、舌苔薄白、脉细数。

处方4固表止嚏汤【方药与用法】生黄芪20g,白术、防风各15g,柴胡、苍耳子、五味子、防己、黄芩、乌梅各10g,生甘草、炙麻黄各6g。

上药加水煎2次口服,每周煎服4剂。

【功能与主治】益气固表,敛肺止嚏;主治过敏性鼻炎。

处方5鼻敏宁【方药与用法】黄芪、党参各12g,白术10g,防风、乌梅、柴胡各6g,五味子5g,细辛3g;将上药提取物或浸膏制成口服胶嚢,每粒约含0.4g;治疗时,每次取5粒口服,每日3次,连用4〜6周为1个疗程。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和辩证分型,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和辩证分型,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和辩证分型,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点击文章末尾蓝色“了解更多”,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之一, 属于中医“鼻鼽”的范畴。

2001年,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写的《中医药常用术语辞典》中对鼻鼽作出了明确的定义: “鼻鼽,疾病。

出自《素问· 脉解篇》。

又名鼻嚏。

临床表现以突然发作和反复的鼻痒、鼻塞、喷嚏、流清涕、鼻腔粘膜苍白肿胀为特征。

相当于西医学的变态反应性鼻炎。

多因肺脾肾虚损,感受风寒或异气,以及异物外袭而诱发。

”中医病因病机和辩证分型中医学以为,鼻乃人体体表的一个器官,在功能、病理上与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不可分割的,与自然、社会环境亦密切相关。

本病病因病机不外外感和内伤两端。

外感者,多因病菌病毒、过敏原、外界冷热空气变化、有害气体等。

内伤者, 通常认为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医方辨难大成·中集》有: “鼻窍属肺,鼻内属脾。

”《灵枢·本神篇》说: “肺气虚则鼻塞不利”,《素问·宣明五气》曰“五气为病……,肾为欠为嚏”。

中医历代医家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提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指肺脾肾气虚、阳虚。

其发生是人的体质功能降低所致,以肺、脾、肾虚损为致病的根本,由此逐渐总结出三种主要的分型: 肺气虚弱,感受风寒; 肺脾气虚,水湿犯鼻; 肾阳亏虚,肺失温煦。

鹿氏提出本病以肺气虚寒为主, 治以温补肺气, 散寒固表之法; 邵氏等认为本病的发生或因于肺气虚寒,或因于脾虚和肾虚; 李氏通过实验证实寒冷影响患者的微循环, 认为疾病的病机是肺肾虚寒所致。

现代医家中亦不乏创新之士。

他们针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在不断的总结中提出了新的观点。

袁氏在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中都发现, 瘀血在变应性鼻炎的发展过程中关系重大;吴氏提出鼻鼽在病因病机、证候特点上均与痰饮病类同,可将其归于广义的痰饮,并按照痰饮论治。

鼻科病证:鼻鼽的诊疗

鼻科病证:鼻鼽的诊疗

鼻科病证:鼻Wl的诊疗鼻孰亦称孰嚏,多因禀质特异,脏腑虚损,兼感外邪,或感受花粉、粉尘及不洁之气所致,以突然或反复的鼻痒、喷嚏频作、清涕如水、鼻塞等症为主要表现。

西医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属本病范畴。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少年居多。

病程久者,可引起鼻息肉。

[历史沿革]鼻鼻丸之名出自《素问•脉解》,《医学纲目》将其作为病名。

古代文献对本病论述丰富。

《礼记•月令》说:“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勒嚏”,这是关于鼻勒的最早记载。

《内经》中对孰、嚏已有大量论述,并认为其病因与时令气候有关,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春善病孰蚓.・・・・・故冬不按跷,春不孰蚓。

”《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肩背皆重,孰嚏,血下便注。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上从……喘呕,寒热,嚏鼻九蚓,鼻室。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少阳司天之政……三之气……民病鼻丸蝴,渴,嚏欠。

”《素问•至真要大论》亦认为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或少阳司天,火淫所胜,以及少阴之复,^热内作等,均致鼻丸嚏。

又《素问•宣明五气》说:“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认为肾气不足,则呵欠、喷嚏。

《内经》的论述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

隋•巢氏《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认为肺脏虚冷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指出:“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有治疗鼻塞脑冷出清涕的方剂,提出了脑冷肾寒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剂。

宋•赵佶《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六指出鼻流清涕不能自收,是由于“肺脏感寒,寒气上达”的缘故。

金•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指出:“痒为火化,心火邪热干于阳明,发于鼻而痒则嚏也。

”认为鼻痒、喷嚏是由于火热侵及阳明所致。

明•戴思恭《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十说:“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宜细辛、乌、附、干姜之属。

”指出了脑冷肺寒的病因及其治疗药物。

而徐春甫《古今医统》则认为:“鼻鼻丸者,热客太阴之经也。

中医称过敏性鼻炎为鼻鼽

中医称过敏性鼻炎为鼻鼽

中医称过敏性鼻炎为鼻鼽,主要由于肺气虚卫表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所致。

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脾气虚则肺气虚风邪得以内侵而致病。

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与肺、脾、肾三胜关系密切。

虽病位在鼻,而鼻为肺窍,职司卫外,若肺气虚弱,则卫表不固,邪气乘虚而入。

脾为肺金之母,若脾气不足,则肺卫空虚,遇风邪则喷嚏频作,清涕不止。

肾阳为诸阳之本,若肾元亏虚,则肺失温煦,气不归元,固摄水液无能,则鼻流清涕,连续不断。

据此,我们从益肾、健脾、补肺着手,兼以祛凤、开窍利典,不同证型之过敏性鼻炎,辨证取穴治疗。

(耳穴治疗过敏性鼻炎80例临床观察白桦孟桂月100091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过敏性鼻炎的成因:1、遗传和体质:根据统计双亲皆有过敏时罹患率高达75%,而只有单亲有时罹患率亦可高达50%,因此遗传占有相当重要的因素。

2、气候季节变化:在国外患有花粉过敏症的患者很多,而国内较常发生在秋冬季,而这是属于季节性的过敏;亦有一种常年性的过敏,换句话说此种过敏皆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发作,无所谓季节分别的。

3、环境的改变:花粉的飘扬、灰尘的多寡、气温湿度的高低、是否有特殊物性化性的气味等皆有可能诱发过敏。

4、带有过敏原之食物:像蛋类、牛奶、酒、辣椒、白菜、海鲜类等,甚至连冰品也有可能。

5、感染:有时本来好好的,结果因一次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病毒或细菌作怪,刺激组织细胞,产生了过敏反应。

6、内分泌的改变:例如有些女人在怀孕后才发作,月经来时或停经会使过敏变得厉害,这都可能是内分泌改变所造成的结果。

7、心理因素:有些特殊心理因素对特殊个体会产生过敏现象、过敏反应。

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很多,主要有:(1)针灸治疗以鼻局部的选穴以治标,配合整体性治疗和调节以治本;针刺时以鼻内酸胀或放电感为度,整体的调节则要依据患者的不同证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2)穴位敷贴(取穴大椎、大杼、肺俞、膏肓俞、灵台,足三里等)(3)穴位注射旧用地塞米松注射液3 mg,2%多卡因注射液2 mL,维生素B 2500ug穴位注射迎香、风池、曲池。

什么是鼻鼽?

什么是鼻鼽?

什么是鼻鼽?
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多发性鼻病。

又称鼽嚏。

相当于西医的过敏性鼻炎。

鼻鼽多由肺气虚,卫表不固,风寒乘虚侵入而引起。

治疗以补肺祛风散寒为主,此外可用碧玉散吹鼻,并配合针灸治疗。

预后良好。

为了防止反复发作,应尽量去除诱发因素。

鼻鼽的原因主要是:肺气虚弱,卫表不固,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嚏流清涕,此外脾虚则脾气不能输布于肺,肺气也虚,而肺气之根在肾,肾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风邪得以内侵。

故鼻鼽的病变在肺,但其病理变化与脾肾有一定关系。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1%--0.5%
易感人群: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慢性鼻炎
治疗常识就诊科室:五官科耳鼻喉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85%
常用药品:头孢氨苄胶囊阿莫西林颗粒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2000元)
温馨提示避免过食或少食寒凉、生冷的食物。

鼻鼽的护理措施

鼻鼽的护理措施

鼻鼽的护理措施1. 鼻鼽的定义和症状鼻鼽是指鼻子充血、阻塞、流鼻涕等症状,常见于感冒、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患者常感到不适,呼吸困难,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下面将介绍一些鼻鼽的常见护理措施。

2. 鼻鼽的护理措施2.1 温度调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要过热或过冷。

过热的环境会使鼻腔黏膜更加干燥,加重鼻鼽症状。

适量加湿,保持空气湿度在40%~60%之间,可缓解鼻腔的干燥和充血。

2.2 平衡饮食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水有助于保持鼻腔的湿润,缓解鼻鼽症状。

合理搭配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引发的鼻鼽。

2.3 避免刺激性物质烟草烟雾、尘埃、化学气体等刺激性物质会加重鼻腔的充血,导致鼻鼽症状加重。

尽量避免接触这些刺激物质,保持空气清新,经常通风。

2.4 鼻鼽贴的使用鼻鼽贴是一种常见的缓解鼻鼽症状的产品,可以通过粘贴在鼻子上打开阻塞的鼻腔,方便呼吸。

使用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型号和大小,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2.5 温水冲洗鼻腔温水冲洗鼻腔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缓解鼻鼽症状的方法。

使用生理盐水等温水滴入鼻孔,然后倾斜头部,让水从另一侧流出,可以清洁鼻腔,并缓解鼻腔的充血和黏液积聚。

2.6 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鼻鼽症状,可以考虑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常见的药物包括鼻喷剂、鼻滴剂和口服药物等。

在使用药物之前,应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2.7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缓解鼻鼽症状的重要措施。

注意充足的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减少精神压力,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3. 总结鼻鼽是常见的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鼻鼽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以上介绍的鼻鼽护理措施包括温度调节、平衡饮食、避免刺激性物质、使用鼻鼽贴、温水冲洗鼻腔、药物治疗和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护理方法,有助于缓解鼻鼽症状,恢复健康。

应对鼻鼽的中医好办法

应对鼻鼽的中医好办法

应对鼻鼽的中医好办法
季节交替是过敏性鼻炎的好发时期。

现代医学认为过敏性鼻炎不能根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脱敏疗法,该疗法的治疗需持续数年之久,大部分患者因缺乏恒心而中断治疗。

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陈海明介绍,过敏性鼻炎中医称为鼻鼽或鼽嚏。

鼽即鼻出清涕,嚏乃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

《内经》曰:“肺开窍于鼻”。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再加上外感风寒、异气之邪侵袭鼻窍而致。

而脏腑功能失调又以肺、脾、肾之虚损为主。

只要通过温补肺脏,健脾益气,温补肾阳或滋养肾阴等方法进行调理,提高患者抗病能力,就可以改善病情。

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开展的针灸治疗、穴位压丸疗法、贴敷疗法、偏振光及红外光疗法对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都不错,但需患者坚持治疗几个疗程方可治愈。

过敏性鼻炎可分为季节性和长年性两种。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与花粉有关,每年到了一些花草树木开花时,会引起鼻子过敏。

有资料显示,过敏性鼻炎人群患病率为10%-40%。

长年性过敏性鼻炎是由于家居环境中的尘螨、动物皮屑、羽毛、脏空气、油漆味等引起过敏,少部分人对蛋、牛奶等食物亦会过敏。

值得注意的是,常有些人认为自己感冒终年不断,其实很可能是罹患了过敏性鼻炎,而并非感冒。

陈海明介绍说,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这与空气污染有一定关系。

此外,人们居室装修和蛋白质摄入的增加都可能影响免疫功能。

过敏性鼻炎也与个人体质有密切的关系且有家族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鼽(过敏性鼻炎)
鼻鼽是因禀质特异,邪犯鼻窍所致,以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为特征的疾病。

早在《黄
帝内经》中就多次论及本病,如《素问。

脉解篇》说:“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后世历代医家对本病
的论述也较多。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诊断依据
1、以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鼻塞、鼻涕清稀、量多为主要症状。

伴有失嗅、眼痒、咽喉痒等症。

2、起病迅速。

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

间歇期无喷嚏及鼻塞。

可并发荨麻疹、哮喘等病。

3、常因接触花粉、烟尘、化学气体等致敏物质而发病,有时环境温度变化亦可诱发。

4、鼻腔检查:黏膜多为苍白,少数充血,鼻甲肿胀。

发作时有较多清稀分泌物。

5、有条件时做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变应原皮试、血清或鼻分泌物IgE检查等,有助
明确诊断。

鉴别要点
1、伤风鼻塞是感受风寒之邪而致,其鼻塞、喷嚏、流涕清稀,常伴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

鼻腔检查其黏膜充血,鼻甲肿大,鼻腔内分泌物增多。

2、鼻窒以鼻塞为主要症状,而鼻塞时轻时重,病程日久,呈间歇及交替性,病情较重
者则呈持续性。

检查黏膜肿胀,甚则鼻甲硬实不消,凹凸不平,但鼻腔内无新生物堵塞。

辨证论治
1、分证论治
(1)肺虚感寒
【证候】常因感受风冷异气发病,恶风寒,面白、气短、咳嗽、咳痰色白。

舌苔薄白,脉浮。

【治法】温肺固表,祛风散寒。

【方药】温肺止流丹合桂枝汤加减。

党参20g,桂枝10g,白芍12g,荆芥10g,细辛3g,诃子10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

(2)脾气虚弱
【证候】鼻痒而喷嚏连作、清涕量多,四肢乏力,大便溏薄。

鼻黏膜色淡红。

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升清化湿。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20g,白术15g,党参15g,陈皮15g,升麻9g,柴胡9g,当归12g,细辛3g,泽泻15g,辛夷花9g,甘草6g.
(3)肾阳亏虚
【证候】鼻痒,鼻塞,喷嚏较多,遇风冷则易发作。

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

鼻黏膜淡白,鼻甲水肿。

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壮阳,益气散寒。

【方药】桂附地黄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制附片20g,桂枝10g,麻黄6g,细辛3g,茯苓15g,熟地黄15g,山药12g,泽泻12g,吴茱萸10g,苍耳子9g,辛夷花8g,甘草6g.
2、外治法
(1)滴鼻:选用葱白滴鼻液、滴鼻灵滴鼻液、1%鹅不食草滴鼻液,每次1到2滴,每日3到4次。

(2)吹鼻:用碧云散,鹅不食草干粉吹鼻,每日3到4次,每次少许均匀吹布鼻腔黏膜。

(3)涂鼻:用鹅不食草干粉,加入凡士林制成100%药膏涂鼻腔,或用干姜适量研末,蜜调涂鼻内,每日1到2次。

3、针灸疗法
(1)体针:取迎香、印堂、百会、风府、风池、合谷、上星、足三里、肺俞、脾俞等,每次选2到4穴,以补法为主,每日针刺1次,7到10天为1个疗程。

亦可加灸。

(2)耳针:取鼻、内鼻、肺、脾、肾、内分泌等穴,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每3日换穴1次。

(3)穴位注射:按照针刺法交替选取穴位3到4个,注入药液如当归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每穴注射药液0.5到1ml,每日或隔日1次。

4、按摩疗法先将双手鱼际互相摩擦至发热,然后,以双手鱼际按于鼻两侧,沿鼻根至迎香,往返摩擦至局部有热感为止,每日2到3次。

5、单方验方
(1)清肺散:桑白皮、黄芩(酒炒)、辛夷花、桔梗各3g,甘草0.9g,凤凰壳1个。

加水1000ml,灯心草12茎煎煮内服,每日1剂。

(2)川椒散:川椒、诃子、辣桂、川白菜、川芎、细辛、白术各等份,研为细末,每次6g,餐后温酒调服。

(3)塞鼻桂膏:桂心、细辛、干姜(炮)、川椒各15g,皂荚0.3g,研为细末,以
羊脂和成膏。

每次取药如枣大,棉裹塞鼻中。

其他疗法应忌食生冷及特异性致敏食物,宜食温补之品,戒除烟酒,减少不良刺激。

还可选用下列食疗方调理。

1、姜枣饮取干姜10g,炙甘草6g,大枣10枚,水煎取汁,加红糖适量,代茶饮用。

2、乌梅饯取蝉蜕12g研极细末,过80目筛后,与乌梅500g,蜂蜜200g拌匀,
文火熬制成乌梅饯,可长期代蜜饯食用。

预防与护理
1、了解发病情况,查找可疑的变应原,应设法避免接触或食用变应原。

2、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生活起居有节,注意冷暖,衣着适宜,避免受凉。

3、如患病后,要保持鼻窍通气引流,不可捏紧双侧鼻孔擤鼻,以免邪毒内窜,致生耳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