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 锌原电池及其原理
铜-锌原电池及其原理

入稀硫酸溶液中形成原电池,a极上产 生气泡,请问a极为 正 极(填正、
负极)
a
b
稀硫酸
练习3: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
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
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
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
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
原电池的正、负极如何判断?
演示实验
结论:电流表 指针偏向电源 正极
请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Cu
正极:铜片 负极:锌片
正极:碳棒 负极:锌片
正极:铜片 负极:铁片
【思考】:原电池的正极、负极跟用作电极
的两种金属的活动性负极:比较活泼的金属
指针偏向铜片
指针不偏转
演示实验: 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形成条件二: 电极需插入能导电的溶液中
指针偏向铜片
形成条件三: 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指针不偏转
“铜桥”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一、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金 属和石墨皆可) 二、电极需插入能导电的溶液中
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口诀:两极一液成回路
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考虑,锌片和铜片,哪一 极更容易失去电子? 活泼金属容易失去电子 电子:负极(锌片)出来流向正极(铜片) 2、电流流向跟电子流向相反 电流:正极(铜片)出来流向负极(锌片) 3、什么物质失去了电子?什么微粒又得了电子? 4、锌片的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的为:(
B)
A.a > b > c > d
B.a > c > d > b
C.c > a > b .> d
锌和铜原电池硫酸铜

锌和铜原电池硫酸铜
锌和铜原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原电池类型,也称为锌-铜电池。
硫酸铜可以用作该电池中的电解质。
以下是该电池的工作原理:
1. 电极反应:
- 在锌极(负极),锌离子(Zn2+)离开电极并进入溶液中。
锌极变成锌离子:Zn → Zn2+ + 2e^-
- 在铜极(正极),铜离子(Cu2+)从溶液中移动到电极上,减少为固态铜:Cu2+ + 2e^- → Cu
2. 电解质:
- 硫酸铜(CuSO4)溶解在水中,产生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CuSO4 → Cu2+ + SO4^2-
3. 电子流动:
- 锌极生成的电子以外部电路的形式流向铜极。
在外部电路中,电子可以用来供电给各种电子设备。
这样,锌离子和铜离子在溶液中形成了离子间的动态平衡。
这种离子间的转移为氧化还原反应提供了可用的电能,使电流在电路中流动。
需要注意的是,锌-铜电池是一次性电池,即一旦反应结束,
电池便无法再次使用。
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

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铜锌原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原电池,它由铜和锌两种金属作为电极,硫酸作为电解质,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电化学反应和电子传导的过程,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 电化学反应。
铜锌原电池的正极是由氧化锌构成的,负极是由氧化铜构成的。
在电池中,正极和负极之间通过电解质相连,电解质通常是硫酸溶液。
当铜锌原电池接通外部电路时,正极的氧化锌会释放出电子,转化为锌离子,同时负极的氧化铜会吸收这些电子,转化为铜离子。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在正极:Zn → Zn2+ + 2e-。
在负极:Cu2+ + 2e→ Cu。
这些化学反应释放出的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动,产生电流,从而驱动外部设备的工作。
2. 电子传导。
在铜锌原电池中,电子是通过金属导线在正极和负极之间传导的。
当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时,它们驱动了外部电路中的设备工作,比如手电筒、遥控器等。
这种电子传导的过程是铜锌原电池能够正常工作的关键。
3. 电解质传导。
除了电子传导,铜锌原电池中的电解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解质是一种可以导电的溶液,它连接着正极和负极,使得正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能够持续进行。
在铜锌原电池中,硫酸通常被用作电解质,它能够促进正负极之间的离子传导,帮助维持电池的正常工作。
总结。
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电化学反应、电子传导和电解质传导三个方面。
通过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传导电子,以及通过电解质传导离子,铜锌原电池能够产生持续的电流,驱动外部设备的工作。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铜锌原电池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原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子设备中。
锌铜硫酸铜原电池离子流动方向

锌铜硫酸铜原电池离子流动方向1. 电池的基本原理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的基本构造由两个电极和它们之间的电解质组成。
正极上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受体的物质,负极上是电子给予物质。
两者之间的电子流动形成了电流,导线将电流连接在一起,负载也将电流连接在一起。
电池常常需要放电才能有用途,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它的能量被释放用于执行某种任务。
当其能量耗尽时,电池需要被“充电”,以满足再次使用的需求。
2. 锌铜硫酸铜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锌铜硫酸铜原电池是一种原始的形式,也被称为伏打电池和丹尼森电池。
它由铜和锌两个电极组成,它们分别与硫酸铜和硫酸锌混合的电解质接触。
在电极中产生离子的还原氧化反应中,铜的离子被还原为金属球,而锌被氧化成离子。
因此,离子只能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而无法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
3. 离子流动方向离子的流动方向在电池中是单向的。
整个离子的流动只能从铜电极的阳极到锌电极的阴极。
在这种类型的电池中重要的是,离子的移动不同于电子的移动。
离子是液体,可以流动,而电子必须通过导线流动。
电池中的离子和电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电池中存在电位差,这将激励离子从正极流向阴极。
电池中的电解质一般都是带有电荷的离子,这些离子的流动方向是由线路中的负载和导体决定的。
4. 物理过程中离子流动方向的重要性离子流动方向的重要性对很多领域都有影响,例如生物学,化学,以及工业生产中。
在细胞内,离子流动包括钠、钾、钙、氯等,是保持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化学反应中,离子流动速度与反应速率密切相关。
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溶液电位来控制离子扩散速度和涂覆层的颜色。
5. 总结离子流动方向对于了解电化学反应以及许多生命和化学过程都至关重要。
锌铜硫酸铜原电池是一种很好的展示离子流动方向的实例。
这种基本的电池类型使用反应离子的颠倒过程以制造电能。
离子的流动方向在电池中是单向的,只能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不能相反。
在物理过程中,离子流动方向也同样重要,因为它们对许多领域,例如生物、化学和工业生产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铜锌原电池增大锌离子浓度

铜锌原电池增大锌离子浓度
铜锌原电池(也称为锌铜电池)是一种原电池,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反应。
在铜锌原电池中,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锌和铜之间的反应。
以下是铜锌原电池的反应方程式:
在阳极(负极)上,锌发生氧化反应:Zn→Zn2++2e−
在阴极(正极)上,铜发生还原反应:Cu2++2e−→Cu
这两个半反应共同构成了铜锌电池的电池反应。
如果要增大锌离子浓度,可以通过增加锌的含量或者增大锌的表面积来实现。
增加锌含量意味着在阳极反应中可用的锌更多,因此可以增大锌离子的产生。
增大锌的表面积则有助于提高反应速率,因为反应是发生在电极表面的。
需要注意的是,电池中的反应受到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和优化电池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原材料的选择、电极表面处理、电解液的浓度等。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注意电池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寿命等方面的问题。
原电池锌铜稀硫酸铜反应现象

原电池锌铜稀硫酸铜反应现象一、锌铜电池的原理锌铜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原电池,其工作原理基于金属间的电化学反应。
电池中的两种金属(锌和铜)在稀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电流。
锌金属作为负极,在溶液中被氧化成锌离子(Zn2+),同时释放出电子;铜离子(Cu2+)在溶液中被还原成铜金属,同时接受锌离子释放的电子。
这个电子传递的过程产生了电流,从而使电池工作。
二、反应过程锌铜电池的反应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半反应:锌负极的氧化反应和铜正极的还原反应。
1. 锌负极的氧化反应:Zn(s)→Zn2+(aq)+ 2e-在锌的表面,金属锌(Zn)氧化为锌离子(Zn2+),同时释放出两个电子。
2. 铜正极的还原反应:Cu2+(aq)+ 2e-→ Cu(s)在铜的表面,铜离子(Cu2+)接受锌离子释放的两个电子,被还原成金属铜(Cu)。
三、实验现象进行锌铜电池实验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1. 锌负极表面逐渐生成锌离子(Zn2+)溶解在溶液中,溶液逐渐变浑浊。
2. 铜正极表面逐渐生成铜金属,金属的颜色逐渐变深,表面出现光泽。
3. 在外部电路中,连接正负极的导线中产生电流,可以驱动电子设备工作。
4. 锌负极逐渐腐蚀,金属表面出现锈迹;铜正极表面没有明显变化。
四、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锌铜电池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纯净的锌和铜金属作为电极,避免杂质的影响。
2. 使用稀硫酸铜溶液作为电解质,浓度过高会影响电池的工作效果。
3. 实验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溶液的溅出或误触电源引起意外。
4. 实验结束后,及时处理废弃物和溶液,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结:锌铜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原电池,通过锌金属和铜金属在稀硫酸铜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锌负极腐蚀、铜正极生成金属以及电流的产生等现象。
锌铜电池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驱动小型电子设备和实验室中的电化学实验。
通过深入了解锌铜电池的原理和反应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化学原理和电池的工作机制。
铜-锌原电池及其原理

《铜锌原电池》导学案【观察与思考】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或解释
【设疑自探】
关于原电池,你有哪些想解决的问题?
1、
2、
3、
探究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问题探究】仔细观察研究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图解决以下问题:
1、电极反应如何?(反应式、反应类型)
两极反应式与电池反应式之间是什么关系?
Zn电极(属于反应)
Cu电极(属于反应)
总反应方程式:Zn + 2H+ ===Zn2+ + H2 ↑
2、电子如何流动?电流如何产生?
外电路中:失去电子变成进入溶液,电子通过流向;
内电路中:电解质溶液中的向铜片移动,并在铜片上得到电子形成逸出;这样,形成了闭合回路,产生了电流。
探究二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趁热打铁】选择出下列符合原电池形成条件的装置
1、电极:Zn与Cu 浸入液:HCl
2、电极:Zn与Cu 浸入液:CuSO4
3、电极:Cu与Cu 浸入液:HCl
4、电极:Fe与C 浸入液:酒精
5、电极:Fe与C 浸入液:HCl
探究三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学以致用】根据反应Fe + Cu2+ ==== Cu + Fe2+ 设计原电池,为迷路的电极和电解质溶液找到回家的路,判断并标明正负极。
(待选电极:铁铜锌碳镁;待选浸入液:硫酸盐酸硫酸铜)。
铜锌原电池及其原理

铜锌原电池及其原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原电池的构成及生电原理。
2.过程与方法(1)根据实验现象经历探究铜锌原电池生电的原理。
(2)通过自主构建原电池,经历探究电池的构成条件。
(3)通过实验研究过程,认识控制变量的化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增强科学探究意识。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电流产生的原理。
2.难点原电池中电流产生的原理。
三.教学用品锌片、铜片、碳棒、稀硫酸(1mol/L)、饱和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99%)、导线、电流表、培养皿、洗瓶、烧杯。
PPT课件、实物投影仪四、设计思路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学生初次接触电化学知识,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有神秘感和探索欲望。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层层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从易到难,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顺序,首先通过一组实验,引入课题。
在实验——观察——讨论——推测——验证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原电池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引入】〔录象〕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电池〔设疑〕我们知道,电池是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那么,电池中的电流是怎样产生的呢?〔激疑〕大家请看,这是什么?柠檬〔投影、设问〕向其中插入铜条和锌条,串联上音乐贺卡,会出现什么现象?(重复两次)这种现象说明什么?〔引导、设问〕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水果电池,只不过电流太小,这种电流因此而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它给我们一个启发:电池里的电流是如何产生的?要构成电路中的电流,电池应具有什么条件呢?以稀硫酸代替柠檬探究其中的原理.〔板书〕一、原电池交流讨论:铜是不活泼金属,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铜-锌原电池及其原理

Fe-Cu-HNO3(浓)是Cu作负极
② 电解质溶液
酒精、蔗糖等大部分有机物不行
③ 形成闭合回路
④ 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小结:
负 失去电子的一极 极 (电流流入的一极)
氧化 活性 阴离子移
反应 强
向的一极
正 得到电子的一极
还原
极 (电流流出的一极) 反应
活性 弱
阳离子移 向的一极
实验2-4 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插
Mg
Cu
电流计指针偏转。
指针偏转,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稀过H2S,O4
说明发生了电子定向移动。
原电池
定义: 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称为原电池
原电池电极反应:
Mg Cu
稀H2SO4
电极材料 Mg条 Cu片
电极总离子反应
原电池正负极
负极 正极
电极反应式
发生的反应
Mg-2e-=Mg2+ 氧化反应
Zn
Cu
负极( Zn): Zn-2e - = Zn2+ . 正极( Cu): Cu2+ +2e - = Cu .
总反应式: Zn+Cu2+ = Zn2 ++ Cu.
CuSO4 (aq)
看一看:电池的发展史
想一想:生活中处处是化学,我们能不 能用生活中的蔬菜、水果来设计一个原 电池?
2H++2e-=H2↑ 还原反应
Mg+2H+=Mg2++H2↑(两个电极反应之和)
原电池工作原理:
外电路: 负极e→- 正极 正极Ⅰ→负极
内电路: 阳离子→正极
阴离子→负极
e-→ e-
铜-锌原电池及其原理

实验(1) 铜片上没有明显 铜片与稀硫酸不
现象,锌片溶解, 反应,
有气泡产生
2H++Zn=Zn2++H2
实验(2) 铜片上有无色气 H+在铜片上得到
体产生,锌片溶 电子被还原成氢
解,电流计指针 气。有电流产生
偏转
实验(3)
锌片作负极,铜 片作正极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能
电能 ?
(1)什么是原电池?
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 做原电池
4
(2)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电极 材料
Zn片
Cu片
电池 总反
应
电极反应
反应类 原电池的
型
电极
Zn - 2e- = Zn2+ 2H+ + 2e-=H2↑
氧化 反应
还原 反应
负极 正极
Zn+2H+=Zn2++H2↑
5
原电池化学反应本质: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从锌片流出
经外电路
√稀HCl ⑥
3.如图装置,电流表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
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
原 各组中的哪一组( D )
电
A
池 原
A、A是锌,B是铜,C为稀H2SO4A B、A是铜,B是锌,C为稀硫酸
B
理 、 正
C、A是铁,B是银,C为AgNO3 溶液
负 D、A是银,B是铁,C为AgNO3
Cu-Zn原电池及其原理
第一课时
(1)溶将液一中Z,n片有,什Cu么片现平象行?插为入什H么2SO?4
(2)若将Zn片,Cu片用一导线连接并 连上电流计再浸在H2SO4溶液中, 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铜锌原电池

铜锌原电池引言:铜锌原电池,也被称为干电池或锌碱电池,是一种常用的原电池。
它由锌盖(即负极)和铜盖(即正极)组成,通过电解质中的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 原理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
它包含一个锌盖(负极),里面装有锌粉和碳棒;一个铜盖(正极),里面装有铜粉和二硫化碳;以及一个电解质,通常是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当电池连接到外部电路时,化学反应开始进行,产生电子流从负极流向正极,使电池工作。
2. 化学反应铜锌原电池的主要化学反应是锌的氧化和铜的还原。
在电解质中,锌发生氧化反应,将锌原子离子化,生成锌离子。
反应的化学式如下:Zn(s) → Zn2+(aq) + 2e-在同一时间,铜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接受来自负极的电子,生成金属铜。
反应的化学式如下:Cu2+(aq) + 2e- → Cu(s)以这种方式,铜锌原电池中的化学能被转化为电能。
3. 优点和应用铜锌原电池有一些明显的优点和应用领域。
首先,铜锌原电池相对便宜,在成本方面比其他电池(如镍镉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更经济实惠。
这使得它们广泛应用于一次性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和玩具等需要替换电池的设备中。
其次,铜锌原电池具有较长的存储寿命。
即使在未使用时,铜锌原电池也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储能状态。
这使得它们成为备用电源的理想选择,如应急灯和远程控制器。
此外,铜锌原电池也有良好的性能特点。
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放电电压和大容量,能够提供足够的电能供应设备长时间使用。
4. 环境影响和回收然而,铜锌原电池也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它们含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如铅和汞,因此在废弃时需要妥善处理。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很多国家都设立了回收铜锌原电池的专门收集站点。
回收的电池将被送往专门的处理厂进行处理,其中的有毒物质将被安全地处理掉,而有用的金属如锌和铜则会被回收再利用。
5. 结论总结一下,铜锌原电池是一种常用且经济实惠的原电池。
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铜锌原电池成为了众多设备中的理想能源选择。
铜-锌原电池及其原理

用品:
1-5组材料:铁、锌、铜电极各两支, 稀硫酸溶液,无水乙醇,导线,电流表, 容器;
6-10组材料:锌、铜、石墨电极各两支, 稀硫酸溶液,硫酸铜溶液,蔗糖溶液, 导线,电流表,容器。
实验项目
相同电极 不同溶液
相同试液 不同电极
电极在同一容 器或不同容器
实验用品
电极材料
试液
Zn、Cu Zn、Cu
实验现象
离子 方程式
思考 交流
实验1
锌表面有气泡产生 铜表面无明显现象
实验2 铜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
2e-
Zn + 2H+ = Zn2++H2↑
1.铜片上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2.产生气体得到的电子从哪里来?
实验3 稀硫酸
实验 现象
1.铜片上产生大量气泡 2.电流计发生偏转
离子 方程式
思考 交流
2e-
Zn + 2H+ = Zn2++H2↑
1.在这个过程中Cu起什么作 用?可替换吗?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发生 的位置一样吗?
小组实验探究 I
Zn
Cu
ee-
H+ Zn2+
H+
稀硫酸
锌片:Zn-2e-=Zn2+
(氧化反应)
铜片:2H++2e-=H2↑
(还原反应)
总反应:
Zn+2H+=Zn2++H2↑
少6.5 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已知反应 Cu + 2FeCl3 = CuCl2 +2FeCl2 , 请设计原电池装置,写出电极反应式。
作
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动画

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动画
铜锌原电池,也被称为干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电池。
它使用铜和锌作为电极,将酸性电解液分隔开,产生电流。
以下是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动画解释:
动画开始时,展示了铜和锌两个金属片作为电极,它们被严格分隔开的,电解液在两个电极之间流动,并在此时产生一些离子。
离子与电解液相互作用,在此时形成了一个电势差。
因为离子的数量不足,电荷无法在电池中移动,最终在金属片中产生了局部电荷,并导致金属片带有电荷。
正极是金属片中带正电荷的极性。
在这种情况下,铜是正极,而锌则成为负极。
当两个电极连接起来,一个电路被形成,电流可以通过金属片流动。
在此时,铜离子会吸附到负极(锌)的表面,并减少了正极(铜)的表面上的离子数量。
当这两个金属片相互连接时,在电路中就形成了一个电流,电流沿着电路流动,给外部设备供电。
总之,铜锌原电池利用金属的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正极(铜)中的阳离子会在电解液中溶解,电子转移到负极(锌)上。
这个过程的结果是产生了一个带有电势差的电荷,该电荷通过连接到电路中的设备来完成电物理工作。
当电荷通过电路流动时,金属片的表面会发生变化,直到消耗完电化学反应的所有能量为止。
然后金属片的表面又会被重新生成,电化学反应也会重新开始,形成一个循环的过程。
这样,铜锌原电池就能持续供电,直到化学物质被耗完。
锌 铜 电池原理

锌铜电池原理锌铜电池原理是一种化学电池,通过在锌和铜之间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锌铜电池原理的详细解释如下:锌铜电池由两个电极组成:锌电极和铜电极。
锌电极通常由纯锌制成,而铜电极通常由纯铜制成。
两个电极通过电解质溶液连接,电解质溶液通常是硫酸铜溶液。
当锌电极和铜电极相连时,锌会发生氧化反应,而铜则发生还原反应。
这种反应导致电子在电路中流动,从而产生电流。
具体来说,当锌电极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时,锌会与溶液中的硫酸铜反应,产生锌离子和硫酸(CuSO4)。
反应方程式如下:Zn(s) + CuSO4(aq) →ZnSO4(aq) + Cu(s)在这个反应中,锌原子失去了2个电子,被氧化成了锌离子(Zn2+),而硫酸铜中的铜离子(Cu2+)则被还原成了纯铜。
锌离子溶解在溶液中,形成锌离子溶液。
与此同时,由于铜电极上没有氧化反应发生,它的电子没有丧失,因此形成了一个正极。
这个过程中,锌电极成为了负极,铜电极成为了正极。
当外部电路连接到这两个电极上时,电子开始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通过外部电路形成了一个电流。
这个过程中,锌离子从锌电极中流出,进入溶液中,而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则沉积在铜电极上。
这种电子流动的过程持续进行,直到锌电极上的锌消耗殆尽,或者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被完全沉积在铜电极上。
需要注意的是,锌和铜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只会在电池外部形成电流。
在电池内部,通过离子传导的方式进行电荷平衡。
当锌离子流出锌电极时,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对应的硫酸锌离子,并通过离子传导移向铜电极。
当硫酸锌离子到达铜电极后,与铜离子发生反应,形成硫酸铜。
这种离子传导的过程确保了电池内部的电荷平衡。
总之,锌铜电池原理基于锌和铜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在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锌原子失去电子并形成锌离子,而在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铜离子获得电子并形成纯铜。
这种反应导致电子在电路中流动,从而产生电流。
锌离子通过离子传导移向铜电极,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硫酸锌离子,并与铜离子发生反应形成硫酸铜。
锌铜原电池工作原理

锌铜原电池工作原理
锌铜原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电池,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化学反应。
该电池包含两个电极:一个由锌(Zn)金属组成的锌枝电极作为负极,另一个由铜(Cu)金属组成的铜片电极作为正极。
这两个电极分别浸泡在电解质溶液中,通常是硫酸溶液。
在电池工作时,锌电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即锌金属离子(Zn2+)失去两个电子变成离子进入电解质溶液:
Zn(s) → Zn2+(aq) + 2e^-
这个反应释放出电子,这些电子从负极锌电极通过导线流向正极铜电极。
在正极铜电极上,铜离子(Cu2+)从电解质溶液中接受了两个电子,还原成金属铜:
Cu2+(aq) + 2e^- → Cu(s)
这个还原反应吸收了电子,完成了电流的闭环。
整个电池工作的过程可以总结为:锌电极上的锌金属氧化成锌离子,释放出电子,电子通过导线从负极流向正极。
在正极,铜离子接受电子,还原成金属铜。
这个过程中,电子的流动导致了电流的产生。
锌铜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金属间的电势差。
在这种电池中,锌的电负性比铜大,因此锌更容易氧化释放出电子。
而铜则接
受电子还原能力较强,可以从溶液中吸收电子还原成金属。
这种电位差驱动着电子流动,使电池产生电流。
锌铜原电池是一种不可充电电池,也称为一次性电池。
一旦电池中的锌被完全氧化,电池停止工作。
铜-锌原电池及其原理

学习目标 1、认识原电池的概念。 2、掌握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3、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再也不用担心手机没电了!
化学能 直接转化为 电能
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原电池
实验探究一
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一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I
负极
Zn
ee-
Zn2+
H+ H+
(1)
A
Zn
Zn
酒精
(2)
A
Zn
Cu
H2SO4 (aq) CuSO4 (aq)
(3)
A
Zn
C
CuSO4 (aq)
(4)
CuSO4 (aq)
(5)
H2SO4 (aq)
(6)
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练习册29页题组训练1——6题;
2.实践作业:利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自制水果电池。
酸中③形成闭合电路
指针不偏转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2)两电极都接触电解质溶液
(3)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 4 )在电极表面上能发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课堂练习
1、下列哪些装置能产生电流,形成原电池?
A
Zn
Ag
A
Zn
Cu
A
Zn
Cu
H2SO4 (aq)
SO42-
稀硫酸
正极
Cu
电子的流动方向? 电流的流动方向?
溶液中离子的移动 方向?
【实验探究2】
组别
实验装置的变化Βιβλιοθήκη 电流指针是否偏转1
铜锌原电池中的铜片换成锌片
铜锌原电池原理

铜锌原电池原理
铜锌原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原电池,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铜锌原电池由一个铜电极和一个锌电极组成。
在电池中,铜电极是正极,锌电极是负极。
两个电极之间通过电解质溶液(通常是硫酸)连接起来。
当铜锌原电池连接外部电路时,化学反应开始发生。
在锌电极上,金属锌开始溶解并释放出锌离子(Zn2+)。
这个过程被
称为氧化反应,因为锌离子是通过失去两个电子而产生的。
在铜电极上,锌离子被还原为金属锌,同时铜离子(Cu2+)被
氧化为铜离子,释放出两个电子。
锌离子通过电解质溶液向铜电极移动,并在电极表面接受电子,形成金属锌。
这个过程被称为还原反应。
电子则通过外部电路流动,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
这个流动的电子产生了电流,从而产生了电能。
化学反应造成锌电极上的锌溶解,因此锌电极逐渐消耗。
同时,铜电极上的铜离子也减少,因为它们被还原为金属铜。
这种消耗导致铜锌原电池的电能产生的时间是有限的。
总结起来,铜锌原电池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电池的工作原理使得它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提供稳定的电流,适用于许多低功率设备和应用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016·浙江]金卷属(M)—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 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4M+应n方O2+程2n式H2O为==:=4M(OnH。)已 知: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 的是( )
A.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 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 B.比较Mg、Al、Zn三种金属—空气电A池l—,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 C.M—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的正极反4M应n++式nO:2+2nH2O+4ne-===4M(OnH) D.在Mg—空气电池中,为防止负极M区g(沉OH2积,) 宜采用中性电解质 及阳离子交换膜
3.[2016北·京卷节选]用零价铁(Fe去) 除水体中的硝酸(N盐O- 3 ) 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Fe还原水体中NO-3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1)作负极的物质__是__F_e_。__ (2)正极的电极反应_N式_O_是- 3_+_8_e-_+__10_H_+_=_=_=_N_H_+4 +__3_H_2。O
知识梳理:
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概念和反应本质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氧是化还原反应 。 2.构成条件 (1)一看反应看:是否有能自发进行氧的化还原反应发生(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2)二看两电极:一般活是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3)三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需三个条件: ① 电解质溶液;②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③两电电解极质插溶入液中。
二.化学电源 1.一次电池 (1)碱性锌锰干电池
负极材料:Zn 电极反应:Zn+2OH--2e-===Zn(OH2 )
正极材料:石墨 电极反应2:MnO2+2H2O+2e-===2MnOO+H2OH-
总反应:Zn+2MnO2+2H2O===2MnOO+HZn(OH2)。
2.二次电池 铅蓄电池(电解质溶液3为0%H2SO4 溶液)
第20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
考纲展示 KAOGANGZHANSHI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 池反应方程式。 3.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 类及其工作原理。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发现,高考主要围绕着原电池工 作原理及其应用进行命题。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往往以 新型能源电池或燃料电池为载体,考查原电池正负极的 判断、电极反应的书写、电子或电流的方向及溶液pH 的变化等;原电池的应用主要考查原电池的设计、电化 学腐蚀及解释某些化学现象等,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 形式出现。
★总结提升
“3 步”完成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公布习题答案:
【细研考题】 1.还原 不变 增加 阳离子
2.Zn
+4OH--2e-===Zn(OH)
2- 4
11.2
3.(1)Fe (2) NO- 3 +8e-+10H+===NH+ 4 +3H2O
பைடு நூலகம்
4.C
学生分小组讨论错误率高度的习题 :
【细研考题 】 1.(2) (4) 2.(1)
电池反应 Zn+Cu2+===Z2n++Cu 方程式
Cl- K+
K+ Cl-
Cl-K+ K+Cl- Cl- K+
e-
Ze-nZn 2+
SO
2-
4
K+ Cl
-
KC+ l-
K+ Cl-
K
+
Cl-
Cl-K+
K+ Cl-
Cl-K+
Cu
Cu2+
SO
2-
4
ZnSO4
CuSO4
6
★总结提升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3.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 例
装置图
电极名称
负极
电极材料
锌片
电极反应 Zn-2e-===Z2n+
反应类型
氧化 反应
正极 铜片 Cu2++2e-===Cu 还原 反应
电子流向 由锌 片沿导线流向铜 片
电流方向 由铜 片沿导线流向锌 片 电解质 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 迁移,阳离子向 溶液中 正极 迁移 离子流向 盐桥中 盐桥中含有饱K和Cl溶液,K+ 移向正极, 离子流向 Cl- 移向负极
①氢氧燃料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电池。
电池
酸性
碱性或中性
负极反应 式
2H2-4e-===4H+
2H2-4e-+4OH-===4H2O
正极反应 式
O2+4e-+4H+===2H2O O2+4e-+2H2O===4O-H
总反应式
2H2+O2===2H2O
②燃料电池的电极本身不参与反应,燃料和氧化剂连续地由 外部 供给。
放电时的反应
负极反应: Pb-2e-+SO24-===PbS4O
,
PbO2+2e-+SO24-+4H+===PbS4O+2H2O 正极反应:
Pb+PbO2+2H2SO4===2PbS4O+2H2O 总反应:
, 。
电解质溶液的 pH 增大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
3.(2)
4. 题
1.[2015·天津卷改编 ]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其中阳离子交 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
(1)铜电极上发生 ______ 反应。
(2)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 c(SO24-)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 ________ 。 (4)________ 通过交换膜向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课堂小结: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
2.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3.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的方法 ;
布置作业: 1.递进题组
2.预习第21讲
2.[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改编]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 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反应为2Zn +O2+4OH -+2H2O===2Zn(OH) 24-。
(1)放电时,负极反应为_Z_n_+__4_O__H_-_-__2_e_-_=_=_=_Z__n_(O__H_)_24_-。 (2)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消耗氧气___11_._2___L(标 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