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美学的全息性
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1.古代:在古代中国,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观念上。
诗歌、音乐、绘画和书法被认为是表达情感和理解自然的重要方式。
古代文人追求自然、质朴和内在的美感,追求与天地和谐相处的境界。
代表性的文人有李白、王维和苏轼等。
2.唐宋时期:在唐宋时期,诗词文学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美学研究成为文人士大夫的重要课题之一、文人提出了一系列美学理论,如唐代韩愈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代欧阳修的“雅正论”等。
此时,中国美学思想进一步完善和系统化。
3.元明时期:在元明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关于戏剧美学的理论。
南戏的发展使得戏曲美学成为重要研究领域。
陈理、马致远、李时中等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戏剧创作、表演和批评的理论,对中国文化和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清代:清代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上。
清代文人倡导诗文应该回归于质朴和自然的表达方式,强调情感和思想的真挚与深邃。
其中代表性的文人有袁枚、郑板桥和纳兰性德等。
5.近代:进入近代,中国美学思想开始受到西方现代化思潮的影响。
在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些旨在对西方美学思想进行翻译和介绍的学者,如胡适和梁实秋等,他们将西方美学思想引入中国。
这些思想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6.当代:在当代,中国美学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和开放的时期。
随着全球化的影响和文化多元的涌入,中国美学的研究范围日益扩大。
在当代,中国美学界出现了许多学者,他们探索了新的美学范畴和问题,如当代艺术的审美价值、文化多元性对美学的影响等。
总体来说,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古代、唐宋、元明、清代和近现代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美学理论和审美观念。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已经趋向于开放、多元和国际化,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论中国古典美学的时空观
为侧重 于再现 的再现性艺术和侧重 于表现的表现性 艺术 两种基本形式 一样 , 美时空 主客观 因素 的审 审 美侧重点不 同 , 其形式 l可分 为侧重 于再现性 审美 i = 王 时空 和侧重于表现性审美时空。中国古典美学 的时 空观 , 多侧重于对丰观表现性 因素的强 调 , 审美实 在
实践 中多注重于对实在性 、 体性 和合 规律性 等客 具 根本就 不讲究 以点透视 ) 的方式 , 将主观情感 、 情怀
观再现性 因素的强调 , 多侧 重于客 观真实 的审美再 现, 以逼真 的模仿 、 反映现 实的审美 功能 , 强调 审美 是生活 的一面镜 子 , 活“ 生 教科 书” 的审美理念 相吻 合 。如早在公 元前 5 0多年 , 腊哲学 家赫拉 克利 0 希
恩格斯指 出 , 观世 界 的“一切存 在 的基本 形 客
式是空 间和 时间。 ① 同现实 时空是物质存在 的两 ”如
种基本形式 一样 , 审美时空既是 现实 时空的反 映 , 又 是一种主体审美建构的表现 , 是 , 但 审美 时空与现实 时空又是有着本质 的区别 。从美 学 的角度上 来讲 , 审美 时空 的本 质是客 观再 现与 主观 表现 的对立 统
理念制约与影响 , 对于审美时空观的建 构 , 从总体上 来说是强调主体的 自由性 , 强调的是 主体基 于客体 , 包容客体 , 超越客体 的 一种 能动指 向 在 主客体的 和谐统一 中, 中国古典美学 侧重 于时 间运 动 中的空 问建构 , 即强调在 对客观世界 的总体把握 当中, 更加 注重主体对 客体的 自由性认知 、 体悟 、 把握和超越。
古代历史文化中的美学思想
古代历史文化中的美学思想在古代历史中,美学思想一直是人们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从古代希腊的美学观念到中国的唐宋文化,都有着深刻的美学思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究古代历史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历史文化遗产。
一、希腊美学思想在古代希腊,美学思想被广泛应用于艺术领域。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对人类感官的饱和感受。
他认为,美就像一个完整的形式,它不仅仅在表面上显现出来,还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美学家柏拉图则认为,美是一种理想和境界。
他认为,通过对美的欣赏与追求,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水平。
柏拉图认为,美是一种兼具形式和内容的东西,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人们不仅仅是在欣赏一个作品的表面,而是在深入思考和感觉这个作品的内涵。
希腊美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它将感官和理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认为美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而且是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二、中国美学思想中国的美学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唐宋时期,美学思想达到了一个高峰。
唐代的美学家就曾经提出了“骨法”和“气韵”,认为一个作品不仅仅要有完美的形式,还要有独特的气息。
宋代著名美学家苏轼则提出了“兰亭序”,这篇文章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典之一。
苏轼在“兰亭序”中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境界”,他认为一个作品要有境界,才能真正地融合美的因素和道德情感。
同时,宋代也涌现出了一批有着独特美学思想和文化传统的艺术流派。
比如唐右丞书法、秦伯未、文征明山水画等,这些流派都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留下了他们独特的美学思想和风格。
三、东亚美学思想除了中国的美学思想以外,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也有着独特的美学思想。
在日本,美学思想被广泛应用于茶道、花道、剑道等传统文化活动中。
其中著名的“茶道”流派就将简约、谦逊、自然等美学因素融入了其中。
在韩国,美学思想也在传统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韩国有着独特的“空间美学”和“物质美学”概念。
论中国古代三大美学思潮
论中国古代三大美学思潮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潮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并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分别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佛家美学。
这些美学思潮对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创作。
儒家美学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认为美是道德的表现和秩序的体现。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倡“仁爱”和“礼乐”,并将这些道德观念与艺术紧密结合,在音乐、舞蹈、绘画等方面表现出来。
儒家认为美是一种道德的表现,通过欣赏和创作美的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并且通过艺术的力量促进社会的和谐。
道家美学强调个体的自由与自然,认为美是自然的表现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强调身心的自然与宇宙的道法一致。
他们认为艺术应该追求自由、自然和无为而治,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理解,达到身心的放松与和谐。
道家美学对后来的中国文人雅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文人画和文人诗的发展。
佛家美学强调超脱尘世的追求和悟道,认为美是超脱生死轮回的表现和人与宇宙的解脱。
佛家认为艺术是一种修行的手段,通过欣赏和创作美的艺术作品,人们可以超越尘世的纷扰和痛苦,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佛家美学对于中国的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
这三大美学思潮在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面貌。
儒家美学强调道德与和谐,道家美学追求自然与宇宙的和谐,佛家美学追求超脱与解脱,这些不同的美学理念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形成了多样而独特的风格。
这些美学思潮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艺术,也为后来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与灵感。
论老庄道学美学的全息观
审美境 界 。可 以说 只要 审美 主体 的境 界高看 什 么都
庄 子在 《 庄子 ・ 刻意》 中说 “ 淡 然 无 极 而众 美 从 是 美 的 , 并 且它 们具 有 同样 的美 ( “ 以道 观之 , 物 无贵 之” 。那 就是 说 , 极平 凡 、 极平 常 、 极朴 素 的事物 是最 贱” 《 秋 水》 ) 。这 样 看来 , “ 淡 然无极 众美 从之 ” 的“ 齐
此。 ” ( 《 道 德 经 ・十二 》 ) 可 以看 出 , 老 子 美 学 不 苟 同 而 , 世 俗 的美 与不 美 的区分 、 差异 事实 上在 形上 层面
于感 官基 础上 的美感 学 说 , 进 而 言之 , 常人 所 谓 的美 讲是 不存 在 的 。可 以说 美 与不美 在“ 齐物 ” 的视 野下 也 不是 道学 所谓 的美 。老 子 非 常肯 定 地 说 “ 天 下 皆 都被 “ 道 通为一 ” , 因此 , 我们 说“ 淡 然无 极” 其 实 就是
知 美之 为美 , 斯 恶 已( 矣) ” ( 《 道德 经 ・ 二》 ) , 那么 , 道 “ 极平 凡 、 极平 常 、 极朴 素” 的事物, 能 够把 它们 看 做
学 所谓 美究 竟 怎样 呢? 那就让 我 们看 一看 庄 子是 怎 最高 的美 或者 “ 大美” , 其 审 美 主 体 必 须 达 到一 定 的
美的, 既然老 庄 对世俗 美 学持 否定 态度 , 自然会 得 出 物 ” 精神 , 用 庄 子 的话 说 就是 “ 朴 素 而 天下 莫 能 与 之 “ 毛 嫱丽 姬 , 人之 所 美 也 , 鱼见之深入 , 鸟见 之 高 飞 , 争 美” ( 《 庄子 ・ 天道 》 ) 。 麋鹿 见 之决 骤 。 四者 孰知 天下 之 正色哉 ? ” ( 《 庄子 ・
专业带头人申报表【模板】
专业带头人申报表
申报人周全田
所在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所在单位(盖章)中国语言文学系
填表时间2012年9月20日
**学院教务处制
一、申请人基本情况
二、申请人教学工作情况
1. 近五年主讲课程情况
2. 近五年同时承担的其他课程情况
3. 近五年其他教学环节情况
4. 近五年承担教学改革项目情况
5.主要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著作及自编教材情况(近五年)
6.教学获奖及成果推广应用情况(近五年)
7. 申报人对本专业青年教师的培养情况(近五年)
三、申报人科研工作情况(近五年)
四、本专业特色简介和对专业建设的设想
五、推荐、评审意见。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整体观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整体观【内容提要】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普遍看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互补系统,以味为美、以意为美、以道为美、同构为美、以文为美,构成了中国古代美本质观的整体特色。
中国古代的美本质观本同而末异,如儒家认为自然比德为美、以情为美、以和为美、以“合目的”的形式为美,道家以无、妙、淡、柔、自然、生气和适性为美,佛家以涅槃、寂灭、死亡以及涅槃的象征——圆相、光明为美,便体现了中国古代美论的多样性。
中国古代的美感论集中论述了审美的特征和方法。
审美特征论涉及美感的愉悦性、直觉性、客观性、主观性、真实性。
审美方法论强调咀嚼回味、以我观物、虚静纳物,与中国古代的美本质论遥相呼应。
本文试图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作出简要而整体的把握。
在我看来,审美感知是由审美对象引起的,而普遍引起审美感知满足、完善、愉快的对象,就是美① 。
美学不仅应当研究感觉规律,还应研究感觉对象的规律。
易言之,美学不仅应当成为美感学、主体审美学,还应当成为美的本质学、客体审美对象学。
因此,本文阐释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将把焦点聚集在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和美感的理论上。
中国古代普遍的美本质观中国古代对美的看法,既有异,又有同。
所谓“同”,即儒、道、佛各家相通相近、殊途同归、末异本同之处,或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颇为流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
中国古代对美的普遍看法大抵有如下数端:一、以“味”为美。
这是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不带价值倾向的客观认识,可视为对美本质本然状态的哲学界定。
从东汉许慎将“美”释为一种“甘”味,到清代段玉裁说的“五味之美皆曰甘”,文字学家们普遍将美界定为一种悦口的滋味。
古代文字学家对“美”的诠释,反映了中国古代对“美”是“甘”味的普遍认识。
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听到优美的《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老子本来鄙弃欲望和感觉,但他又以“为腹不为目”为“圣人”的生活准则,并把自己认可的“大美”——“道”叫做“无味”之“味”,且以之为“至味”。
古代中国的艺术观与审美理念分析
古代中国的艺术观与审美理念分析中国有着丰富的艺术历史,许多优秀的艺术品和传统艺术形式都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和繁荣。
这些艺术的背后是中国古代独特的艺术观和审美理念,这些理念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作。
首先,古代中国的艺术观强调自然与人文的统一。
中国古代文化强调天地间的和谐,将自然界视为人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中国人在艺术创作中常常追求与自然的融合。
他们注重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景观,尤其是山水之美。
中国的山水画和园林艺术便是艺术家们对自然之美的再现。
他们通过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布置,使观者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妙和宁静。
同时,古代中国注重人文关怀,重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价值观。
这也影响了艺术创作,许多艺术品都以描绘人物形象和表达人文情感为主题。
这些作品通过艺术家的笔触和绘画技巧,表现出人类情感的复杂和丰富。
其次,古代中国的审美理念强调内在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相比西方的写实主义,中国的艺术更注重的是表达内在的情感和意境。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多崇尚闲逸和清静的生活,他们欣赏那些能够触动内心深处的艺术品。
因此,中国的艺术作品往往经过作者的内心挖掘和感悟,通过以意境为核心,表现出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审美追求。
绘画作品中常常有一些细腻的意象和隐喻,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构思和含蓄的笔触,引起观者的共鸣。
中国的音乐、戏曲和舞蹈也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通过旋律、节奏和舞姿,表现出特定情感和思维画面。
进一步地,古代中国的艺术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不仅仅通过静态的作品来表达,而是以动态的形式呈现。
中国人认为,艺术的魅力应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激起观者的神经和感官。
演唱、舞蹈以及各种形式的表演艺术,都是中国古代人们尝试打破时间和空间束缚,使艺术更具沉浸式和立体式特征的努力。
另外,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也是一种以动态形式展示的艺术。
书法家通过笔勾提笔的运动,以及用笔的粗细、虚实表现出丰富的意境和匠心。
这种动态的表现方式赋予了中国书法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
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体系的研究有两大任务: 一是空间上展示中国古典美学的静态 结构; 二是时间上展示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发展的动态过程。一个科学的中国古典 美学范畴体系,应该能同时宏观上实现这两大目标, 因此范畴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应 充分注意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体系性即是逻辑性。古典美学范畴关系的梳理要能 呈现出审美活动的客观结构。这个客观结构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人类审美活动的 共有结构, 古典美学诸范畴理应能覆盖人类审美活动各重要环节, 勾勒出这一活动 的基本轮廓, 由此而揭示出人类审美活动的共同规律。一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 结构。古典美学范畴体系应该成为一座中国古典美学的微缩模型。具体地, 古典 美学关于艺术本质、艺术构成、艺术创造、艺术欣赏等各环节的基本思想应在这 里得到简明扼要的呈现, 而民族美学的整体特征也正是通过这个基本框架而获得 的。体系性即是历史性。古典美学范畴的梳理要能同时展示中国古典美学史的基 本过程。因此, 范畴间关系的排列, 不仅要照顾到人类审美活动的逻辑结构, 同时 也要照顾到诸范畴现实发生的时间顺序, 不能为逻辑而牺牲历史。
3.显现本学科特征。 使本学科自身的研究对象、方法自觉和完备起来, 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系统 的科学, 这是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体系研究的又一基本任务, 而清醒、强烈的学科意 识是范畴体系研究者应具备的又一基本条件。因此, 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体系的研 究就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于一大堆范畴中, 分清哪些是哲学范畴, 哪些是美学 范畴?为此, 我们既要追踪美学范畴, 更要在美学范畴和哲学范畴间划清界限。有 些人认为, “道”与“气”都是美学范畴, 对此我们不敢苟同。一方面, 我们承认, 这两个范畴对古典美学其它范畴有着十分重要、深刻的影响。比如“气”之于 “气韵”、“道”之于“意境”。但是, 我们还是不能把它们当作美学范畴, 因为 它们所表达的不过是一种抽象的哲学观念, 它们可以被借用到美学中表达某种思 想和见解, 但它们本身还不是美学范畴。要成为美学范畴, 它们就不能只是被偶然 地借用到美学中, 而应是相当稳定地被使用于美学中的概念。而且, 更重要的是, 在概念层次上, 它们的内涵应主要地、明确地反映人类审美活动某一方面的具体 内容。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
中国传统美学是指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独特审美观念和审美价值的美学思想体系。
以下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些特征:
1. 天人合一:中国传统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自然视为审美的源泉和对象。
在艺术创作中,追求与自然的融合,体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2. 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指在艺术作品中所营造的一种富有诗意和情感的境界。
意境强调通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想象力,创造出超越具体形象的审美空间。
3. 比德说:中国传统美学重视道德与审美的紧密联系,将道德观念融入到审美过程中。
在艺术作品中,常常通过对人物、事物的描绘,传递出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念。
4. 阴阳相生:中国传统美学体现了阴阳相生的哲学观念,即认为宇宙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力量。
在艺术创作中,强调阴阳的平衡与和谐,以达到审美的最佳效果。
5. 形神兼备:形神兼备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它要求艺术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高度的统一。
艺术家不仅要注重外在形式的表现,更要通过形式传达出内在的精神和情感。
6. 气韵生动:气韵生动强调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和动感,它要求作品具有生动的气韵和流畅的韵律。
在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中,气韵生动体现为线条的流畅和节奏感。
这些特征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对中国艺术、文学、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
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历史悠久,以文化底蕴深厚而著名。
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艺术美学更属重要的代表之一。
艺术美学是一种对美好和审美体验的哲学和理论探究。
它关注的是人们欣赏、感受和评价艺术作品的方式和原则。
在中国古代,艺术美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美学理论。
1、儒家美学儒家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着重强调品德、礼仪、道德等方面,将审美与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
儒家认为艺术是一种可以激发人们道德情感的力量,通过美术、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的表现,可以引发人们的善感,从而达到启迪、熏陶、教育人们的作用。
儒家美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动态与变化。
2、道家美学道家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是一种深层次的存在形式。
在道家美学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艺术作品可以帮助人们深入地领悟“道”的意义和世界的本源。
道家美学一方面主张不刻意附加规则,而是要开阔眼界,在自然中得到启发;另一方面,它也强调艺术作品的自然而然的表现方式,强调美的自然性和简洁性。
3、佛教美学佛教美学以“光明”、“虚空”、“时间”、“色彩”等元素作为审美的基础条件。
通过禅修、静心、沉思等技巧,可以使人深入得领悟到艺术的真正精髓。
佛教美学主张启示人们心灵的深度,从而感悟到深刻和广阔的境界。
佛教美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变革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绘画美学在中国古代,绘画美学是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时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绘画追求的不是写实,而是意境和造型的表现。
绘画美学强调结合主题风格,强调艺术家应掌握的技巧和方法。
其中的“山水画”更是被誉为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巅峰之作,它融合了多方面的美学理论和意象,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
5、其他美学此外,中国古代还有很多类型的艺术美学形式,例如音乐美学、戏剧美学、诗歌美学等等,这些美学思想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价值,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美学思想中国古代文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融入了众多的美学思想。
这些思想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中,更体现在文学创作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上。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作品中选取几个代表性的例子,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美学思想。
1. 反求诸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美学思想强调个体修养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例如,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强调了个人修养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这一思想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体现。
比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通过对自我修养的苦行和对家族的关爱,最终实现了家族的和谐与幸福。
2. 以文化情怀塑造艺术形象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抒发文化情怀,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诗经》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了作者们的感慨和情感,体现了"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美学理念。
又如在《西游记》中,通过对角色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寓意着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3. 对自然的崇尚与审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美学思想还体现了对自然的崇尚与审美。
古代文人常以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山海经》中,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学理念。
又如在《红楼梦》中,通过对四季更替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体现了对自然界美妙变化的审美。
4. 藏头诗与音律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亦有独特的美学形式,如藏头诗和音律美学。
藏头诗以字母首字组成诗的首字,极具艺术性和挑战性,要求诗句首字相连成文。
音律美学则注重音韵的和谐和押韵的呼应。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对于语言美和韵律的高度追求。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不仅体现在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中,更体现在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上。
这些美学思想不仅源于古代文人对生活、自然和文化的感悟,同时也影响和塑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
3.三 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荀子主张“人性恶” 荀子主张“人性恶”,他认为美不是先天 的,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的学习和教育 的以为美也” 足以为美也”(《劝学》)。 劝学》
(二)结合艺术来研究美
1、从主观关系研究美 中国古代艺术家所追求的美的境界是意境。所谓意境, 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就是艺术家的主观的思想情 感、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 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 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波澹澹起,百鸟悠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 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 物。”所谓“无我之境”,并不是说真的没有“ 物。”所谓“无我之境”,并不是说真的没有“我”,不 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 想没有直接外露,它主要通过客观地描写对象传达出作家 的思想情感。
叶燮(1627-1703年)肯定了现实美的客观 叶燮(1627-1703年)肯定了现实美的客观 性。他说:“ 性。他说:“凡物之生而美者,美本乎无 也,本乎天自有之美也。” 也,本乎天自有之美也。”其次,美虽然 是客观的,但是只有人能欣赏美。“ 是客观的,但是只有人能欣赏美。“凡物 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神 明才而见。” 明才而见。”再次,他列举了许多生动的 例子,来说明美的客观性。
3、从风格上研究美 风格不但是形式问题,而是内容与形式的 统一。风格的特色与时代的条件、作家的 个性都密切相关。
(三)结合现实研究美
中国历史上探索艺术美根源的时候,常常 涉及现实美。此外,还有一些论著是直接 论述现实美的。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与艺术观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与艺术观中国古代文化自诞生以来,就形成了独特而深刻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观,这些思想与观点在数百年间不断延续与发扬光大,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学思想与艺术观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与繁荣,也承载了中国古代将来的文化遗产。
一、美学思想的基础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基础在于“中和”的哲学思想。
《易经》中讲到“中和者,天下之大本也”,这一思想指出万物都有一个平衡点,正如同阴阳的统一。
美的本质是经过平衡而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平衡,创造了一种和谐的美学世界观。
二、艺术观的内涵中国古代的艺术观充满了中国人特有的哲学思想,凭借人的智慧去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画卷。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中,景物、人物、品德和文化注重内在的修养和精神的升华,艺术家始终坚持“笔意超形”的艺术理念。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中,有几个点需要特别强调:1、修身: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中,艺术家往往都非常注重个人的修养与涵养,认为一个人的品德,修为能够直接影响艺术创作的质量和效果。
2、神韵: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中,神韵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传统的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注重条件的感觉和精神的内涵,强调心灵与自然物的互动与共鸣。
这种表现方式叫做“气韵生动”,它使传统中国画具有一种神秘而深邃的特质。
3、精神内涵:中国古代艺术家为了追求艺术上的完美,往往会在作品中注入深邃的文化内涵,传达一定的思想,而不是单纯的模拟自然。
三、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有几个方面是特别强调的:1、和谐统一:中国古代认为,和谐的美是一种最根本的美,要达到和谐美,必须追求平衡。
不同的风格、样式、重点都可以在和谐的共存中放光彩。
2、以心为形: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往往会通过自己的精神与情感,组织自然与人造事物的形式,表达出一种精神与情感交汇的动人美感。
从而在达到生动形象的美的同时,让观众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象的美。
[美学观,传统文化,中国]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我们讲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首先要弄清中国美学历史发展的特点,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的哲学家同时又是美学家,在他们的作品中蕴含了大量的美学思想。
中国其他的传统艺术例如,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等,不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且各门传统艺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融合。
各种艺术门类既有自身的美学特性,又在审美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
在美学的理论形式之外,从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大量工艺产品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
纵观历史的长河,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不断的传承与发展,大量的文学家和美学家不断在这一领域进行专研和探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色的、博大的中国美学的脉络。
中国的传统美学思维更看中的是所谓的整体意识,其具体表现在就是合和的美学观。
中国文化中美学观是建立在中国哲学观念的整体意识上的。
以和为美,是在要求我们在评价或审美的同时要具有整体意识。
在古人的美学观中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这正是中国美学的整体观。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对和合观念的提出也正是是从孔子那里延续下来的。
由此我们不能看出,和合观也正是儒家思想的美学观念源头。
孔子提倡的美学观念,主要是要强调道德内容要包含到艺术中去,凸显善与美的高度一致。
从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上来分析,儒家的美学观念在中国美学观念中都是影响深远和地位显赫的。
不论是古代的美学家和艺术家还是现代的美学家和艺术家,在处理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二者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中,大部分人都是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反对在二者之间进行不恰当的偏重。
以此为鉴,从儒家的美学思想的文质统一的观点,从而建立了自己对艺术的审美趣味和行为标准。
翻开历史的篇章,追求社会和谐的理念源远流长,它是以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首先从出自《老子》第四十二章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他认为,万事万物都蕴含着阴阳两面,这两个面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作用形成和。
他认为这是天地万物生存的基本,也是宇宙万物生命的本源。
中国美学史
中国美学史中国美学史(history of Chinese esthetics)审美意识的理论形态在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发生、发展的历史,通常指研究中国历史中审美意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
简介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从奴隶社会开始,中国思想家就把审美与艺术问题同宇宙、社会、人生的根本问题直接联系起来加以观察和思考,虽在表述和论证上显得不够系统,但在根本上贯穿着自己独特的深刻的哲学观念。
在古代文明发达的几个国家中,中国美学自成一个独立的严整的系统。
中国美学的一般特征中国古代美学是在和西方古代美学很不相同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很早,原始氏族社会延续了很长时期,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
在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未能完全冲破原始公社制度的外壳,氏族社会的传统、风尚习俗、意识形态大量地、长期地保留着。
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虽已以阶级对立为基础,但仍然和血缘宗法关系结合在一起,表现为对上下尊卑的细密区分和讲求伦理秩序。
这种情况,一方面使中国古代奴隶社会不可能象希腊罗马那样获得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又使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直接地继承和保留了氏族社会中素朴的、人道的和民主的精神,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对立表现得不那么十分尖锐。
从春秋时代开始,理性精神显著高涨,不少思想家提倡以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理想,认为两者的分裂对抗应当尽力避免。
这个基本的观念,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中国美学的发展。
中国美学长期以来坚持从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去找美,认为审美和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它们能从精神上有力地促进这种统一的实现,从而把具有深刻哲理性的和谐和道德精神的美提到了首要位置,并经常通过形象性的直观方式和情感语言来表达。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在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基本形成,以后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
先秦两汉美学思想先秦时期产生了不少美学派别,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家和道家。
它们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的根基。
第一章 美是什么
柏拉图的原名叫阿里
斯托克勒。“柏拉图” 在希腊语中是“宽阔” 的意思,柏拉图的胸 肩宽阔,也说他的额 头宽阔,于是他的原 名被“柏拉图”所替 代。
回提纲
•柏拉图深爱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之死 法国 雅克· 大卫 被雅典法庭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后,柏拉图离 开了雅典这块使他伤透心的地方。
二、苏格拉底
生于公元前5世纪,雅典 苏格拉底和毕达哥拉斯的最大区别: 事物对使用者的美
事物本身的美
自在之美 自为之美
三、柏拉图
柏拉图 (Plato) (427 B.C.—347 B.C.)
※ 人 物 简介
※ 美 学 观 点
※ 意义 影 响
雅典卫城
Acropolis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 柏拉图生于雅典,其 父母均出自名门望族。
何者为物。”
有我之境:
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二、王国维的“境界说”
无我之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无我之境——优美
回提纲
②
①
③
雅典学院 拉斐尔
回提纲
② 苏格拉底
①柏拉图(左)与亚里士多德(右)
回提纲
③毕达哥拉斯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19世纪 法国
莫森
在真理女神的周围围绕着象征着天文 (天球仪)、音乐(七弦琴)、美术 (画板)的三位人物以及纯洁的小爱神, 手持镜子,预示着光明和智慧与她同在。
审美趣味:中国古代美学的特质
审美趣味:中国古代美学的特质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开始,就已创造了举世罕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也衍生了人类历史上具有永恒魅力、不可磨灭的美。
中国古代美学形成了我们民族独有的美学传统。
这个传统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更深深地渗透到了我们民族的意识、心理、好尚、趣味之中,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组成我们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世界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整个人类文化的进步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本文择以审美趣味视阈,探讨中国古代美学的特质。
一、中国古代美学审美趣味的精神取向从意识形态的范围来看,我国古代的奴隶社会以至整个封建社会,伦理道德无疑是一切行为方式的最高准则,这一点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美学。
而如果从哲学范畴来看,中国古代美学指的实际上就是以古代儒家和道家学派为代表的美学思想。
首先,“天人合一”的观点,即宣扬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
它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念,认为天与人有着共同的本性。
正如孟子所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就是说,善的本性得到了充分地张扬,也就懂得了人的本性;而懂得了人的本性,也就懂得天命了。
道家也有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而作为美学范畴,“天”与“人”所探讨的是关于美的本原与审美的归宿问题。
“天”在古人看来即是“人”及万物的本原与归宿,因此,对于美来说,也是其本原以及审美的归宿。
中国古代美学由于深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无所不适作为其最高审美境界,因而在追求美、表现美的过程中也总是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人与社会伦理道德的统一。
此外,中国古代美学还特别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善”指的是对人有用、有益、有利的功利价值。
与伦理学上所讲的“善”的概念相比,它有更为广泛的涵义,不仅包括人的道德行为方面的功利价值(即对人有用有益),还有各种社会事物的功利价值(即是否与人类的目的性相符)。
中国古代美学现象概况
二魏晋六朝 中国美学的开端
• 宗白华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 宗白华说: 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 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 上极自由、极解放, 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 的一个时代, 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 一个时代。 一个时代。” • 魏晋南北朝时代,以《老子》、《庄子》、 魏晋南北朝时代, 老子》、《庄子》、 》、《庄子 周易》 三玄” 《周易》等“三玄”为阐释对象的玄学成为 这个时代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哲学基础。 这个时代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哲学基础。 • 宗教艺术 道教兴起 佛教传入
百戏
《大风歌》 大风歌》
• 作词:康与之 项羽 刘邦 作曲:演唱:和声:丁武 作词: 作曲:演唱:和声: • 编曲演奏:唐朝乐队 编曲演奏: • • • • • • • • • • • • 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 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 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 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 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力拔山兮气盖世。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起兮云飞扬。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五、明清-民国
4 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美术
《长信宫灯》
《铜奔马》(马踏飞燕) 铜奔马》(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
漆器卧虎
5、秦汉书法 、
篆 典雅 隶 飘逸
礼器碑
乙瑛碑
6、秦汉的音乐歌舞 、
中国古代美学特色简析论文
中国古代美学特色简析论文从先秦开始中国古代美学就从诗歌开始,将人类的情感体验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因此在最早的诗歌典籍《诗经》中就有了表达和抒发人民内心感受的诗句。
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中国古代美学特色简析相关论文。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阅读:内容提要:美是人类在历史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美蕴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类从自身的现实生活中感受着美的存在。
通过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分析和了解,我们知道音乐与诗歌是人类在生活中抒发喜怒哀乐,并且使心灵得到体验与震撼的根源。
因此我们更应该在现实生活中用心去了解社会,用一颗善良的心去感受自然的美。
体悟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使我们的社会达到和谐完美。
关键词:美诗乐审美论文正文:美是人类在历史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美蕴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人类从自身的现实生活中感受着美的存在。
柏拉图提出:“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他认为现实中的一切事物的美都根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身’。
‘它是一切事物成其为美的那个品质。
’‘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是那件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1]。
虽然美学思想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比较早。
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在十八世纪初开始的。
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在他1735年发表的《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首次使用了“美学”这个概念。
“鲍姆嘉通认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美,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
他说:‘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单就它本身来看),这就是美。
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得不完善,这就是丑’。
‘美之教导怎样以美的方式去思维,是作为研究低级认识方式的科学,即作为低级认识的美学任务。
’这就是说,作为低级认识的美学,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也就是美学。
”[2]鲍姆嘉通在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同时把艺术作为研究美的主要内容,他说:“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美学论坛20世纪以来,中国美学研究的状况可以说是模仿西方美学的理路和模式,在美本质问题上,与西方美学别无二致,也出现了客观论美学、主观论美学、主客观统一论美学以及其他综合研究流派。
现在这种“本质主义”美学研究已经被普遍怀疑,但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未能提出更理想的解决方案和策略。
然而,在中国古代美学研究领域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像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佛教美学、禅宗美学、全息美学等等的研究理路和模式给了我们较为新颖的感觉和启迪。
这些美学研究中隐约体现的全息逻辑的思维方式更令人对中国古代美学的研究前景充满信心。
本文拟依照中国古代美学的不同派别分别理出与现代全息学相关的美学思想。
运用现代全息逻辑理出中国古代美学的全息性发展过程,综合归纳出中国古代美学的全息性思想体系,最终理出东西方文化精神的根本差异以及未来世界文化发展的可能取向。
中国古代美学从远古开始就已萌发了全息观念,中国古代的各派美学思想的基本精髓乃是一种全息精神,美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全息本质,世界万物之所以美的最终根源在于其“全息性”。
全息美学把任何事物都理解为大全世界的缩影,即事物除了具有已然性之外,还应该具有可然性、未然性和应然性等。
事物的全息性能够激发人们无尽的联想和想象,使其心灵得到最大限度的逍遥自在,“开心”一词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美学“美感”的代名词。
中国古代美学源远流长,主要派别有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佛教美学、禅宗美学等等。
在儒家美学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孟子美学,孟子把“义”作为人的行为的最高规范和审美标准,所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滕文公下》)。
又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尽心下》)。
从“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可以看出,在孟子的审美观念中“大”是比“美”更高一级的审美境界,是“自我”达到了“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时的一种审美境界。
这就是儒家倡导的“大我”人格之美。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其实“天人合一”决不是一般的“合一”之意,从远古开始中国文化就已经孕育着“全息”观念的萌芽,即部分与整体、此物与彼物以及大小、有无、内外、阴阳等等所有的“二元”之间都是“不二”的相即圆融的情形。
这在宋儒新理学中体现得更为充分,如程颐程颢兄弟都认为“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是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辩证关系。
“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精神也为儒家“大我”人格之美奠定了理论基础,可以说“万物皆备于我”就是“天人合一”文化精神的体现,“大我”就是全息之我,就是“万物皆备于我”。
在西方逻辑中(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存在的不可克服的“二元对立”在东方文化中变成了“超越二元对立”(“二元非对立”)逻辑。
在前者当中,二元之间要么“绝对对立”,要么“相对对立”,但是绝论中国古代美学的全息性中国古代美学的全息性研究是把现代全息学引入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一种尝试,对于传统美学研究方法也可谓一种突破与创新。
在目前美本质问题陷入“本质主义”悖论怪圈的现状下,此种尝试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应该说从全息学角度研究美本质问题必将有助于克服几千年来美本质问题上所笼罩的形而上学阴影。
文/周全田20对不可能不“对立”。
可以说,辩证逻辑也只能做到对“二元对立”状况的缓和,但要彻底克服“二元对立”的局限性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在东方文化中,二元之间“假名为二”,而在真相上却“二元合一”,这就像神秘的“莫比乌斯带”一样,局部看来有“阴阳”两个平面,而实际上却只有一个平面,它的阴阳两面完全连通在一起。
中国古代的“太极图”其“阴阳”二元之间的关系也包含同样的道理,“太极图”所隐含的二元关系绝对不是世俗逻辑的那种“二元对立”,而是完全“圆融相即”、“二元合一”、“二元非对立”的情形。
西方著名的莫比乌斯带 (Mobiusstrip)(因德国数学家Ferdinand Mobius(1790-1868)而得名)可以帮助我们从简单的几何图像中领悟到太极的神秘所在。
取一根纸带将其两端扭转180度粘接起来就是一个莫比乌斯带:在每一个局部纸带上都有两个面 (阴与阳),但对于整条纸带来说却只有一个面,它简单而神奇地将阴与阳合二为一!(参见附图1)“莫比乌斯带”运用简单的几何图像所表达的神秘性质就是:两个面如何是一个面?一个面又如何是两个面?同时通过“莫比乌斯带”理解“反者道之动”(《道德经》第四十章)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道”的运动产生了“合一”、“二元非对立”,可以说中国古代非本体的本体论在“莫比乌斯带”的神秘性中能得到彻底领悟。
其实“太极图”的构造和“莫比乌斯带”极其相似(见附图2),其中的“S”曲线就是“莫比乌斯带”的接头所旋转的180度。
它要告诉我们“阴阳”从局部和表面看似乎是“二”,而若从整体看又只是“一”。
从全息学的角度看,“道”、“阴”、“阳”都是“一”。
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非本体的本体论中,所有“二元性”构成都是“非对立”的、“圆融”的、“合一”的、“相即”的、“全息”的关系。
由于中国古代的“道”、“禅”都具有全息的宇宙观,因而它能够容纳悖论于自身。
正如周乐昌先生所言:“因为周遍的真性源于悖论,而容纳悖论就意味一切为真而概无分别。
”[1]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在《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求是杂志》2007年第7期)一文中认为,西方的“主客”思维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各有利弊。
张先生主张走中西会通之路,并提出“后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观,其目的也是为了彻底克服“二元对立思维”的弊端和局限性,使新的“天人合一”观具有“二元非对立思维”的性质,使“天”、“人”在具有全息性前提下“合一”。
中国古代全息的审美观念,如果说在孟子美学中还只是一种萌芽,那么,在道家美学中却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体现。
《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其中“有物混成”说明“道”是一个“万有一体”的多元混合体,即全息性本体,它不像西方哲学本体那样是一个“单一性”要素。
而“道”本体具有全息性,这是因为它具有“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德经・第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大音声希,大象无形”(《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
夫惟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渊兮似万物之宗”(像德里达说的“无底深渊”)(《道德经・第四章》)等特征,说明“道”既无中心,也无边缘,似几何学的直线向着两端无限延伸,这显然是一个具有全息性的本体。
这正如徐行言先生所言:“中国哲学的本体是整一的,无论称其本体为天、为道、为太极、阴阳,或为理、为心、为气,都具有冯友兰归结的‘大全’、‘一’的性质。
其为‘大全’,至大无外,无所不包;其为‘一’,至小无内,不可切分。
”[2]说中国哲学本体具有“大全”“一”的性质其实就是现代全息学所说的全息性。
在《道德经》中,“天”、“地”、“人”又都是效法于“道”,当然也同样具有全息性。
不仅如此,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知,不只“道”具有全息性,而且由“道”所化生的万物也同样具有全息性。
理学家朱熹在道学、禅学思想的影响下创立了具有全息学意义的新理学。
他认为:“太极”是理,“自其本而之末,则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故万物各具一太极。
如此说则太极有分裂乎?曰: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秉受,又各自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朱熹还认为每个事物都各有其理,但总合天地万物之理,只是一个理。
“此理处处皆浑沦,如一粒粟生为苗,苗便生花,花便结实,又成粟,还复本形。
一穗有百粒,每粒个个完全;又将这百粒去种,又各成百粒。
生生只管不已,初间只是这一粒分去。
物物各有理,总只是一个理。
”(《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从朱熹附图2:太极图附图1:莫比乌斯带美学论坛21富有哲理的话中不难得出:“太极”被万物“分有”的方式非常明确,“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秉受,又各自全具一太极尔”。
既然万物“各自全具一太极尔”,我们当然可以从化生物中得到完整的全息的“太极”。
在庄子美学中,全息观念可以说更为成熟,特别是《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秋水》(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北海若曰:“否。
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
……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等等篇章更体现了庄子较为成熟的全息思想。
庄子的美学思想甚至超越了人类自身的审美观念限制,不以人类世俗观念的美为美,与老子一样不把与丑(或者非美)相对立的美视为“大美”。
在他看来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是美,即“目击而道存”(《田子方》),此观点可与禅宗所说“立处即真”相媲美。
庄子之所以不以“毛嫱丽姬”为美,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证明“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齐物论》)。
其实“道通为一”体现的正是全息的审美观念。
“举莛与楹,厉与西施”从世俗的审美观念看似乎迥然不同,其实就道家美学的全息观念来看,它们都具有同样的审美价值,都能够令人开心自由、逍遥自在。
正如庄子所言“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天下》)。
庄子的“大美”观更是其全息审美观念的直接体现,所谓“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
”(《天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知北游》)。
其中的“大”理应理解为“全息”,“大美”其实就是“全息美”。
禅宗美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流派,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
如若没有禅宗美学,中国古代美学对于美本质的理解也不容易回避西方美学的悖论怪圈。
具有全息精神的禅宗美学之所以是一种全新的全息审美观,尽管从文化根源上看,它是中印文化的产物,但究其实际,却是因其蕴含了全息观念中的“二元非对立思维”特质,与西方美学的本体论不同之处正在于它是一种“非本体的本体论”。
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先生认为:“关于禅,此处我们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它完全是东方心灵的独特产物,不能置于任何已知的名目之下,它既不是哲学,也不是宗教,也不是西洋所认为的任何神秘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