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各章测试题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测试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测试 第三章

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最古老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的是()A.“普遍性目标”取向B.“行为目标”取向C.“生成性目标”取向D.“表现性目标”取向【解析】A“普遍性目标”是一种最古老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其古老程度可追溯到中国的先秦、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故选项A正确。

2.下列不属于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目标领域的是()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价值领域D.动作领域【解析】C 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领域”。

而选项C中的“价值领域”实际属于认知领域的评价部分,故选项C正确。

3.“生成性目标”取向的本质追求是()A.实践理性B.知识理性C.科技理性D.解放理性【解析】A “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上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

而选项C中的“科技理性”属于“行为目标”的取向,选项D中的“解放理性”则属于“表现性目标”的本质追求,选项B中的“知识理性”表述不正确。

故选项A正确。

4.提出著名命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是()A.艾斯纳B.斯宾塞C.泰勒D.杜威【解析】B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斯宾塞在140年以前就提出了这个著名命题并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

故选项B正确。

5.下列不属于“行为目标”取向基本特点的是()A.目标预设性B.目标的精确性C.目标的具体性D.目标可操作性【解析】A“行为目标”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不包括目标预设性。

选项A正确。

6.行为目标取向体现的是()A.实践理性价值观B.唯科学主义价值C.解放理性价值观D.普遍主义价值观【解析】B“行为目标”取向所体现的是“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

而选项A中的“实践理性价值观”属于“生成性目标”的本质追求。

选项C中的“解放理性价值观”属于“表现性目标”的本质追求。

选项D中的“普遍主义价值观”实际上是“普遍性目标”所体现的价值观。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测试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测试 第七章

第七章课程与教学评价一、单项选择题1.“对正在形成的课程或教学计划,评价可以有效地找出其优缺点及成因,为修订提供建议”这体现了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哪种功能()。

A.需要评估B.课程诊断与修订C.课程比较与选择D.目标达成程度的了解【解析】B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大体可以分为:需要评估、课程诊断与修订、课程比较与选择、目标达成程度的了解、成效的判断。

课程诊断与修订即通过对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或教学计划,评价可以有效地找出其优缺点及成因,为修订提供建议。

在这种反复的过程中,可使课程达到尽可能完善的程度。

故选项B正确。

2.下列不属于形成性评价特征的是()。

A.既定性B.过程性C.探索性D.灵活性【解析】A人们概括出形成性评价的特征是过程性、探索性、灵活性,不包括既定性。

故选项A正确。

3.在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第一代评价的本质特点是()。

A.描述B.评定C.测验D.价值判断【解析】C第一代评价在本质上是以测验或测量的方式,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项特质。

其基本特点是:认为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工作就是测量技术员的工作——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量数。

而选项A中的“描述”属于第二代评价的特点;选项D中的“价值判断”则属于第三代评价的特点;选项B中的“评定”表述不准确。

故选项C 正确。

4.第二代评价兴起于()。

A.19世纪初B.19世纪末C.20世纪初D.20世纪30年代【解析】D 第二代评价是20世纪30年代随“八年研究”而兴起的,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

故选项D正确。

5.被称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的是()。

A.拉尔夫·泰勒B.斯太克C.古巴D.林肯【解析】A目标取向的评价是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兴起以后在课程与教学领域间接支配地位的,其主要代表是被称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的拉尔夫·泰勒以及布卢姆等人。

故选项A正确。

6.过程取向的评价在本质上是受下列哪种思想的影响()。

A.科技理性B.工具理性C.实践理性D.解放理性【解析】C过程取向的评价在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所支配的,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测试 第四章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测试 第四章

第四章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课程选择基本取向的是()。

A.学科知识B.当代社会生活经验C.学科专家的建议D.学习者的经验【解析】C 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即是“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

故选项C正确。

2.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理论”、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理论”以及“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理论”都主张()。

A.课程内容即教科书知识B.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C.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D.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解析】C历史上凡倡导经验课程的课程理论流派大都是把学习者的经验置于课程内容的核心或重要地位。

如18世纪法国卢梭所倡导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理论”,20世纪上半叶杜威所倡导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理论”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流行的“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理论”。

故选项C正确。

3.充分体现教育的民主性追求的教学方法是()。

A.提示型教学方法B.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C.探究型教学方法D.自主型教学方法【解析】B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教育价值之一就在于,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追求。

故选项B正确。

4.“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黑格尔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苏格拉底【解析】D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是教学对话的范型,他早在2400年以前就为我们确立了教学对话的范型——“精神助产术”。

故选项D正确。

5.在自主型教学方法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A.教师的指导B.学生的互助C.学生的自我活动D.课题的研究【解析】C自主型教学方法是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学生的自我活动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理论基础1. 请简要介绍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

在教育学领域中,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课程设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学科。

它涉及到了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成果的有效实现。

2. 请解释课程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课程是指教学活动中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目标的计划和方案。

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工具和媒介,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成就,因此具有极高的重要性。

3. 请阐述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和研究内容。

教学论基于教育学理论,研究教学的本质和规律。

它关注教育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估、学习者特征等方面的问题。

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教与学的关系密切,教师是引导学习的重要角色,学习者是积极主体,教学过程需要适应学习者的需求等。

第二部分:试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 什么是课程?它的设计要素有哪些?2. 描述一下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3. 请列举并解释课程评估的类型。

4.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需要关注哪些方面?5.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6. 谈谈你对个性化教学的理解及其实施方法。

7. 请分析学习者特征对教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第三部分:答案1. 课程是教学活动中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目标的计划和方案。

它的设计要素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

2. 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包括:前期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评估反馈等。

其中,需求分析阶段用于确定学习者的需求和背景,课程设计阶段用于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教学实施阶段用于将课程内容传授给学习者,评估反馈阶段用于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3. 课程评估的类型包括: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

形成性评估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者实施的反复评估,以了解其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指导;终结性评估是在学习结束后对学习者进行的总体评估,以评价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1-8章(陈勇)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1-8章(陈勇)

简答题答案(一至八章)1.1.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该理论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教育的本质。

即教育为成人生活做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

(2)课程的本质。

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

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五个步骤,即人类经验的分析;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课程目标的获得;课程目标的选择;教育计划的制定。

1.2.简述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

答:(1)人类经验的分析。

(2)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

(3)课程目标的获得。

(4)课程目标的选择。

(5)教育计划的制定。

1.3.简述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的步骤。

答:(1)通过研究社会背景中的人类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

(2)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和活动,然后再继续把它们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层次。

(3)将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理想与活动按其重要性的程度排列次序。

(4)把对儿童有很大价值、对成人价值不大的理想和活动提到较高的位置。

(5)删除在校外学得更好的理想与活动,然后确定在学校教育期间能够完成的最重要的理想与活动。

(6)收集处理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最佳实践措施。

(7)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安排这些理想与活动,以便用一种适当的顺序获得它们。

1.4.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有何区别?答:表现在:(1)查特斯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

(2)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博比特则更强调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

(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不过“工作分析”主要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要来得宽泛,它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1.5.简述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优点。

答:(1)掌握学科结构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2)掌握学科结构有助于记忆;(3)掌握学科结构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4)掌握学科结构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测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测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测试题第—章课程与教学概论一、选择题1.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课程”最早出现在:()A.《教育漫话》 B.《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C.《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D.《大教学论》2.“五段教学法”属于:( )A.斯宾塞 B.赫尔巴特学派 C.杜威 D.凯洛夫3.()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泰勒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区分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的主要标志)是( )。

A.强制性 B.自由性 C.开放性 D.自主性5.“儿童中心”、“做中学”的课程与教学观,主要是受哲学流派的影响()A.存在主义 B.实用主义 C.分析哲学 D.语言哲学6.____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 )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C.隐性课程论 D.显性课程论7.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A.拉特克称自己的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B.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C.卢梭出版《爱弥尔》D.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二、名词解释课程教学传统教学论现代教学论三大新教学论流派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2.简述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主要观点。

3.分析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

四、论述题试述“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与历史贡献五、案例分析这是罗杰斯本人执教的一堂课的情况: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

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哪些讨论课题,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

……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

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

最后,为了打破这种沉默,一位学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

又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后,又有一位学生举手。

此后,举手更多了。

教师从没有催促任何学生发言。

《课程与教学论》阶段测试及答案阶段四(第7-8章)

《课程与教学论》阶段测试及答案阶段四(第7-8章)

《课程与教学论》阶段测试及答案阶段四(第7-8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形成性评价特征的是()。

A、过程性B、多样性C、探索性D、灵活性正确答案:B解析:人们概括出形成性评价的特征是过程性、探索性和灵活性。

参见教材P310。

2、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称为()。

A、效果评价B、内在评价C、量的评价D、质的评价正确答案:B解析:内在评价则是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

参见教材P311。

3、对课程或教学计划实际效用的评价,称为()。

A、效果评价B、内在评价C、量的评价D、质的评价正确答案:A解析:效果评价即是对课程或教学计划实际效用的评价。

参见教材P311。

4、搜集课程开发或实施过程各个局部优缺点的资料,将其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课程之依据的评价是()。

A、总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内在评价正确答案:B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课程开发或实施过程各个局部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

参见教材P310。

5、搜集资料对课程计划的成效作出整体判断,作为推广采用或不同课程计划之间比较的依据的评价是()。

A、总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内在评价正确答案:A解析:总结性评价则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施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对课程计划的成效作出整体的判断,作为推广采用或不同课程计划之间比较的依据。

参见教材P310。

6、迄今为止纷繁复杂的课程与教学评价可归纳为三种取向,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三种取向之一的是()。

A、目标取向的评价B、过程取向的评价C、主体取向的评价正确答案:D解析:从取向的维度看,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纷繁复杂的课程与教学评价归纳为三种,即“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

参见教材P321。

7、1897~1898年,美国学者()曾对3万多名小学生进行拼字测验,以检验拼字教学时间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评价界一般以此作为评价研究的开端。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齐鲁师范学院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齐鲁师范学院

绪论单元测试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作出对教育现象的理解和解释,这体现了本门课程的综合性特点。

A:错B:对答案:A2.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的最终目的和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师范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素质和实际实践能力。

A:错B:对答案:B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重要的课程,也是能够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

A:错B:对答案:B4.对于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B: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理论应用学科。

C: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D: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目标是指向实践的,它的最终目的和根本任务是培养师范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素养和实际实践能力。

答案:ABCD5.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具有以下特点( )A:创造性B:应用性C:实践性D:理论性答案:ABCD第一章测试1.下面对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理解错误的是()A: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B:人文性重在揭示学生“为什么而学”以及“将会怎样去学”,它侧重内容、教育,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于实现人的梦想、价值和追求的意义,即人文精神。

C: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侧重形式、技能,是从内在目的考察语文课程。

D: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

强调课程对学生的情感陶冶和育人功能。

答案:C2.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明确了语文课程的()A:工具性B:思想性C:人文性D:基础性答案:A3.下面对小学语文课程总目标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的人才培养的思路。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测试 第六章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测试 第六章

第六章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一、单项选择题1.“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在有意识的教育安排下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皆可称为()。

A.课程采用B.课程变革C.课程实施D.课程计划【解析】B比较“课程改革”与“课程革新”而言,“课程变革”是最常用的概念。

凡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在有意识的教育安排下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皆可称为“课程变革”。

故选项B正确。

2.提出著名的“课程层次理论”的教育家是()。

A.华虚朋B.克伯屈C.古德莱德D.杰克逊【解析】C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及其助手在1979年出版了一本名为《课程探究:课程实践之研究》的专著,在本书中古德莱德提出了课程的五个层次,形成其著名的课程层次理论。

故选项C正确。

3.忠实取向研究的基本方法论是()。

A.量化研究B.质的研究C.实证研究D.理论研究【解析】A由于忠实取向探究的基本问题是测量课程实施对预定变革计划的实施程度的基本因素,所以忠实取向研究的基本方法论是量化研究。

故选项A正确。

4.“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的观点属于()。

A.忠实取向B.相互适应取向C.课程创生取向D.课程变革取向【解析】C在课程创生观看来,课程变革是教师和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思维和行为上的变化,而不是一套设计和实施新课程的组织程序。

课程创生观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

故选项C正确。

5.在“兰德课程变革动因研究”中,麦克劳林指出,成功的课程实施的关键是()。

A.学校机构对课程变革的接受性B.具体实施课程计划的教师对课程变革的需要C.参与课程实施的学生对课程变革的需要D.参与课程计划编制的专家对课程变革的分析【解析】B课程实施者对课程变革的需要越大,课程实施的程度也就越大。

麦克劳林在“兰德课程变革动因研究”中指出,学校机构对课程变革的接受性是成功的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具体实施课程计划的教师对课程变革的需要才是关键。

故选项B正确。

6.“校长应有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信念,以及教育创新意识,并且能够与教师、学生一起不断创生新的课程”,这符合校长在课程实施中的哪一种领导形象()。

课程与教学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玉林师范学院

课程与教学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玉林师范学院

课程与教学论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玉林师范学院第一章测试1.在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上,相互交叉模式的观点是“课程论”和“教学论”相互独立。

()参考答案:错2.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课程与教学的一般原理、价值和策略问题的学科。

()参考答案:对3.“科学主义”教学论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重个性交往。

()参考答案:错4.在教育目的和课程内容上提倡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书籍是()参考答案:《大教学论》5.教学理论体系完整,有鲜明的学科建设意图的书籍是()参考答案:《普通教育学》6.一般认为,作为课程论独立学科诞生标志的书籍是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出版的()参考答案:《课程》7.古希腊课程与教学思想的特征是()参考答案:主张启发教学;强调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培养目标上强调理性;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和谐8.在学科形成阶段,教学论研究具有的特征有()参考答案:强调教学论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形成了一些最基本的教学思想;强调提高学科的独立性和科学性;形成了教学论的基本范畴9.人们常把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教学理论的特点概括为()参考答案:经验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10.20世纪中叶以后,课程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的课程流派有()参考答案: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社会改造课程理论第二章测试1.小学教室贴的课程表中的课程是学科课程。

()参考答案:错2.活动课程即课外活动。

()参考答案:错3.学校课程的诞生,源于教育内容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

()参考答案:对4.我国历史上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是()参考答案:诗、书、礼、易、乐、春秋5.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垄断了教育,学校的最基本教材是()参考答案:圣经6.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看,为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空间的课程类型是( )参考答案:选修课7.在我国历史上,元、明、清三代的学校教育的主要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主要依据是()参考答案:《中庸》;《论语》;《大学》;《孟子》8.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学校课程在“七艺”的基础上增加了的课程是()参考答案:地理学;自然科学;历史9.现代课程区别于古代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参考答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进入了学校课程。

教学有“方”——课程与教学论(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德州学院

教学有“方”——课程与教学论(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德州学院

绪论单元测试1.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素养与能力。

这三个方面是()A: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情感与意志C:过程与方法D:知识与技能答案:ACD2.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与能力,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A: 德育活动B: 课外活动C: 实践活动D: 课堂教学答案:D3.课程教学论的学习需要研读教育名著。

下列属于教育著作的是A: 《民主主义与教育》B: 《普通教育学》C: 《大教学论》D: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答案:ABCD4.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需要()()()()。

A: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B: 注意扩展学习C: 系统学习D: 联系实际,学思结合答案:ABCD5.课程与教学论是关于()与()的理论,是教育者在课程与教学专业领域长期探索所形成的智力成果,具有普遍实用性,对从事课程与教学者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A: 德育B: 教学C: 课程D: 教育答案:BC第一章测试1.西周时期的“六艺”是指A:射御B:修辞C:书数D:礼乐答案:ACD2.《四书》是指A:《中庸》B:《大学》C:《论语》D:《孟子》答案:ABCD3.古希腊后期的“三艺”是指A:音乐B:修辞C:辩证法D:文法答案:BCD4.“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主张是谁提出?A:陶行知B:陈鹤琴C:蔡元培D:杜威答案:A5.赫尔巴特提出的四阶段教学是A:方法B:联想C:明了D:系统答案:ABCD6.“教育适应自然”是谁提出的?A:卢梭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斯宾塞答案:A7.20世纪50年代,我国教学受前苏联()教学思想影响。

A:苏霍姆林斯基B:凯洛夫C:斯大林D:列宁答案:B8.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课程论成为独立学科。

A:博比特B:查特斯C:凯洛夫D:杜威答案:A9.1949年,()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出版,“泰勒原理”为科学化课程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A:凯洛夫B:博比特C:杜威D:泰勒答案:D10.()在《教育过程》一书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节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节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节练习题第一章绪言一、填空1.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与,其宗旨或任务是()、()和()2.人类早期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主要是基于()提炼出来的3.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

5.教学论学科的形成,大概在世纪。

1632年,捷克人夸美纽斯的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6.1806年赫尔巴特的的发表,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发展成熟的标志。

7.“传统教学论”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流行于世界各地的教学理论;而“现代教学论”则以教学理论为代表。

8.人们常把杜威教学理论的特点概括为()、()和()。

与此相对,赫尔巴特教学理论的特点是()、()和()。

9.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人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其中,有代表性的教学论流派有:美国斯金纳的()、布鲁纳的()、布卢姆的()、罗杰斯的()以及新近流行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苏联赞科夫的()、巴班斯基的()、阿莫纳什维利等人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等等。

10.20世纪初期,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课程论应运而生。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1918年出版()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11. 泰勒总结了“八年研究”的成果,于1949年出版,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问题,即()、()、()和(),建立起了著名的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即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1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

二、简答题1.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2.简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一、填空1. 在英语国家,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一文中。

2. 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实施有五个层次,即()、()、()、()和()。

3. 最早的教育内容是原始社会人们()和()的诸项内容。

4.在我国,古代课程一直延续到()。

5. 我国带有现代色彩的课程最早是在()里诞生的6. 现代课程的两个基本类型包括()和()。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第一章绪言一、填空1.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问题与教学问题,其宗旨或任‎务是(揭示规律)、(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2.人类早期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主要是基于‎(教育者自身‎的经验)提炼出来的‎3.《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专著是《雄辩术原理‎》。

5.教学论学科‎的形成,大概在(17——19)世纪。

1632年‎,捷克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6.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发表,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发‎展成熟的标‎志。

7.“传统教学论‎”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流行于世界‎各地的(赫尔巴特)教学理论;而“现代教学论‎”则以(杜威)教学理论为‎代表。

8.人们常把杜‎威教学理论‎的特点概括‎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与此相对,赫尔巴特教‎学理论的特‎点是(教师中心)、(书本中心)和(课堂中心)。

9.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人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其中,有代表性的‎教学论流派‎有: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以及新近流‎行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苏联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阿莫纳什维‎利等人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等等。

10.(20)世纪初期,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课程论应运‎而生。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11. 泰勒总结了‎“八年研究”的成果,于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问题,即(如何确定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和(如何评价成‎果),建立起了著‎名的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即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课程与教学论(海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课程与教学论(海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课程”一词最早起源于?A:唐代B:宋代C:汉代D:南北朝时期答案:D2.课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经验。

该观点属于?A:计划说B:经验活动说C:科目进程说D:包容说答案:B3.下列不属于界定课程概念需要遵循的原则的是?A:唯一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开放性原则D:操作性原则答案:A4.教与学两字连用最早见之于?A:《论语》B:《诗经》C:《尚书》D:《学记》答案:C5.“教学相长”出自?A:《论语》B:《诗经》C:《学记》D:《老子》答案:C6.夸美纽斯的(),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系统学问的产生。

A:《母育学校》B:《世界图解》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答案:C7.课程与教学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什么关系。

A:对答案:B8.教学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课程实施的过程。

这是大课程观的观点。

A:对B:错答案:A9.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有助于更好地揭示教学规律,指导教学实践。

A:错B:对答案:B10.课程与教学是复杂的现象,没有特定的研究方法。

A:错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20世纪80年代,课程与教学开始重新整合并逐步走向融合,因为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

A:对B:错答案:A2.反对专门教书、背书记诵的教学方法,主张教学要立志为先、知行合一的明代教育家是()。

A:孔颖达B:王守仁C:朱熹D:韩愈答案:B3. 1826年,清政府在京师同文馆制定了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主的分年课程计划,标志着“我国近代课程的萌芽”。

A:错B:对答案:A4.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强调宗教和道德;中世纪强调人文主义学科。

A:对B:错答案:B5.我国近代课程与教学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呈现出鲜明的“西学”特色。

A:对答案:A6.随着19世纪西欧国家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民族语和外国语成为近代西方学校的必修课程。

A:错B:对答案:B7.近代西方课程已开始走出“文雅教育”的象牙塔,注重个人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测试 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测试 第八章

第八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一、单项选择题1.建构主义教学策略的中心是()。

A.教材B.教师C.学习者D.学习环境【解析】 C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

故选项C正确。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建构主义典型教学模式的是()。

A.情境教学B.随机访问教学C.支架式教学D.案例教学模式【解析】D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理论背景下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其中最典型的有三个,即“情境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支架式教学”,不包括案例教学。

故选项D 正确。

3.“建构主义的立场,如果认真对待的话,即是与知识、真理和客观性等传统概念直接相冲突的,它们要求从根本上去重建个人关于实在的观念。

”这是()。

A.温和建构主义B.社会建构主义C.个人建构主义D.激进建构主义【解析】D“激进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范·格拉瑟斯费尔德对传统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采取了彻底否定的态度,认为不应去涉及客观世界的存在性问题,也不应将对客观真理的追求视为认识的最终目的,他说:“建构主义的立场,如果认真对待的话,即是与知识、真理和客观性等传统概念直接相冲突的,它们要求从根本上去重建个人关于实在的观念。

”故选项D正确。

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课程教材改革中所面临的主要基本问题有()。

A.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问题B.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关系问题C.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D.以上都是【解析】D 20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课程教材改革着力解决的基本问题包括: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关系问题、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

故选项D正确。

5.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

A.练习B.意义C.实践D.道具【解析】B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1)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1)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22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 )主要涉及课程与教学的性质、状态、关系等客观属性。

A.事实问题A)价值问题B)技术问题C)科学问题答案:A解析:2.[单选题]( )课程内容的选择的取向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人”。

A)课程内容即教材B)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C)课程内容即活动答案:A解析:3.[单选题]学校非常注重国旗下讲话对学生成长的影喃,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显眭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D解析:4.[单选题]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 )1-39A)复习B)呈现C)拓展D)方法答案:D解析:无5.[单选题]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普遍性目标”取向的特点是( )3-147A)普遍性、规范性、模糊性B)学术性、专门性、规范性C)学术性、普遍性、基本性D)基本性、专门性、理解性答案:A解析:无6.[单选题]当代个别化教学组织的范例是( )5-263A)道尔顿计划B)文纳特卡计划C)先行计划D)凯勒计划答案:D解析:无7.[单选题]“以所有与方案有利害关系或切身利益的人所关心的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模式是( )7-329A)差别模式B)目标达成模式C)回应模式D)外貌模式答案:C解析:无8.[单选题]根据波比特的观点,那些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就是( )。

A)培养目标B)教学目标C)教学目的D)课程目标答案:D解析:9.[单选题]通过详细分析学科结构,详细说明内容和选择内容,遵循程序原理来进行的课程研制模式是( )。

A)目标模式B)过程模式C)自然模式D)情境模式答案:B解析:程序类似于过程10.[单选题]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要求实现学科逻辑与()的统一。

A)学术逻辑B)社会逻辑C)科学主义逻辑D)儿童心理逻辑答案:D解析: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意味着既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的逻辑体系的要求,又要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

A:对B:错答案:A2.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知识讲授的活动。

A:错B:对答案:A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教的行为应该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又反过来作为教师调节自身教的行为的依据。

A:对B:错答案:A4.教学是学校的次要任务,居于学校教育系统的非中心地位。

A:错B:对答案:A5.教学的个体发展功能体现在A:创新知识B:培养智力和能力C: 传递知识、形成技能D:形成规范E:拓宽研究领域答案:BCD第二章测试1.为了完成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这是()。

A:课程目标B:教学目标C:教育目标D:学习目标答案:B2.一门或一类课程对处在一定阶段的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后,在身心发展上的预期结果和基本要求,这是()。

A:教育目标B:课程目标C:教学目标D:学习目标答案:B3.一个规范的行为目标陈述包括四个要素:( )。

A:学习科目B:行为主体C:行为动词D:行为条件E:表现程度答案:BCDE4.教学目标还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时间周期进行划分,一般分为( )。

A:课时教学目标B: 课程阶段目标C:学年(或学期)教学目标D:课程总目标E:单元教学目标答案:ACE5.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表现性目标三种目标取向各有所长,也各有其短,三者均有存在价值,可以互为补充,而不是相互对立。

A:对B:错答案:A第三章测试1.以下哪几个要点属于传统的学生观的内容()。

A:学生是动态发展的人B:学生是完整的人C:学生是小大人D:学生是加工对象、知识容器E:学生是可以任意描画的白板答案:CDE2.新课程教学视野中的教师角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课程资源的开发者B:交流的对话者C:学生未来的规划者D:学生学习的引导者E:发展的促进者答案:ABCDE3.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完成的,师生双方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教师应树立的正确观念有()。

《课程与教学论》(张华 著)试题库(含答案)_董少华

《课程与教学论》(张华 著)试题库(含答案)_董少华

《课程与教学论》(张华著)试题库(含答案)作者:董少华目录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1)第二章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3)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20)第四章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25)第五章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30)第六章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38)第七章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40)第八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43)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一、名词解释1.课程(博比特观点)2.学术中心课程3.观念4.统觉5.经验课程6.作业(杜威)7.教学二、填空题1. 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被认为是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

2.截止到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最先在国比较完整地确立起来。

3.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

4. 被誉为美国的“科学管理之父”。

5. 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和开创者。

6.在1924年的《》中,博比特进一步把人类经验分析为语言活动、健康活动、公民活动、一般社交活动、休闲娱乐活动、维持个人心理健康的活动、宗教活动、家庭活动、非职业性的实际活动、个人的职业活动10大领域。

7.由于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8.1934年,泰勒出版了《》一书,从而确立了其“评价原理”。

9.1949年,泰勒出版了《》一书,确立其“课程基本原理”。

10.学术中心课程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学术性、专门性和。

11.施瓦布在《实践3:转换成课程》一文中确立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即实践性课程,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环境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之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12.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

13.夸美纽斯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其1632年用捷克语出版了《》一书,目的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该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测试题第—章课程与教学概论一、选择题1.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课程”最早出现在:()A.《教育漫话》B.《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C.《什么知识最有价值》D.《大教学论》2.“五段教学法”属于:( )A.斯宾塞B.赫尔巴特学派C.杜威D.凯洛夫—3.()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

A.杜威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泰勒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区分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的主要标志)是( )。

A.强制性B.自由性C.开放性D.自主性5.“儿童中心”、“做中学”的课程与教学观,主要是受哲学流派的影响()A.存在主义B.实用主义C.分析哲学D.语言哲学6.____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 )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隐性课程论D.显性课程论7.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A.拉特克称自己的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B.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C.卢梭出版《爱弥尔》D.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二、名词解释课程教学传统教学论现代教学论三大新教学论流派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2.简述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主要观点。

3.分析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

四、论述题试述“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与历史贡献五、案例分析$这是罗杰斯本人执教的一堂课的情况: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

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哪些讨论课题,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

……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

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

最后,为了打破这种沉默,一位学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

又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后,又有一位学生举手。

此后,举手更多了。

教师从没有催促任何学生发言。

……以上材料表达了什么教学思想结合上述材料对这种思想进行评价,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如何运用这种思想(P19)六、活动与研究1.实话实说:分别用“课程”、“教学”为核心词,说300字一段话。

(运用“Google”(http: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

A.观察法B.实验法C.演示法D.练习法10.现代教学方法突出了教学的()。

A、情感性、双边性、发展性、以学论教B、双边性、情感性、教育性C、综合化、情感性、发展性、以学论教D、双边性、情感性、发展性11、()教学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A、讲授法B、谈话法C、练习法D、实验法$12.()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较大的应用性,但对太复杂、太简单的内容及资料性的内容不宜采用。

A.实验法B.发现法C.练习法D.讲授法13.教学的辅助形式主要有()。

A.作业、参观、讲座、辅导B.作业、参观、讲座、辅导、上课C.参观、讲座、辅导、上课D.讲座、辅导、上课、课外活动14.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和(),其中上课是中心环节。

A.写教案B.课后辅导C.制作课件D.熟悉学生15.课时备课的结果是()。

A.上课B.熟悉教材C.布置作业D.编写教案16.在备课的所有资源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资源。

,A.学生B.教材C.课程计划D.课程标准17.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B.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C.讨论法、参观法、实验法D.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发现法18.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A. 基础理论,基本原理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D.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19.我国的考试制度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A. 书面测验、闭卷考试B.期中考试、学期考试C. 考查、考试D 口试、笔试20.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象科学家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与内在联系。

指的是那种教学模式( )·A.掌握学习教学模式B.发现学习教学模式C.传递-接受教学模式D.程序教学模式二、名词解释课程实施三角分析教学方法讲授法三、辨析题1.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方法。

2.只要学生获得了知识,那能力就会自然得到发展。

3.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与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是成正比的。

4.考试与考查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式。

(5.“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四、简答题1.简述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4.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5.为什么说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6.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7.教师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8.什么是谈话法,运用此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9.教学实务包括哪几个环节五、论述1.有人说,“讲授法已经过时了”,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2.根据教学语言艺术的特点,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修养六、案例分析题1.这是三个国家三位教师教学的“画苹果”。

美国的老师:提一袋苹果进教师,同学们看过苹果没有吃过苹果没有(有的看过,有的没看过,有的吃过,有的没吃过)老师说:没关系,老师今天带了许多苹果一人一个。

老师把苹果发给学生,你们可以看、闻、摸,你愿意还可以吃掉,但是不要忘了,今天的任务画苹果。

学生很兴奋,各样的现象都有,然后开始画苹果。

结果,美国的学生开始画的不像苹果,慢慢的才像苹果。

日本的老师: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让学生看、摸、闻,然后画苹果。

:中国的教师:拿着一本书,一只粉笔走进教室,打开课本多少页,今天学习画苹果,画苹果有几个注意事项,一二三分别是什么交代清楚后,问:记清楚了吗跟老师一起画苹果。

结果,中国的学生一开始就画的非常像苹果。

问题:上述案例解释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什么规律,给我们有什么启示2.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

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提示: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

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

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

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

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

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

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

)选择题答案:BACDD BADCC ABABD BADCB"第八章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一、简答题1.简述课程改革的意义与基本理念。

2.简述当代西方课程改革的趋势。

3.你是如何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其特征。

4.教学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何在,为什么二、论述题1.谈谈对我国当前教学改革趋势的看法。

?三、案例分析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多次提到综合课程问题。

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请结合实际分析在我国为什么要倡导综合课程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应怎样落实综合课程。

第九章课程与教学评价一、选择题1.提出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泰勒B、杜威C、布鲁纳D、艾斯纳,2.强调课程、教学与评价的统一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提出的。

A、泰勒B、布卢姆C、布鲁纳D、艾斯纳3.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教育评价名著《第四代课程评价》,是()的合著。

A、古巴和林肯B、布卢姆和林肯C、布鲁纳和古巴D、古巴和艾斯纳4.课程评价对象以课程目标、课程材料、课程实施及其结果等的评价,称为()。

A、宏观层面B、中观层面C、微观层面D、学校层面5.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认为()是评价的主体。

A、教师B、学生C、校长D、教师和学生6.20世纪初期,现代课程界较为崇尚的课程评价方式是()。

A、质性评价B、回应性评价C、量化评价D、过程性评价《7.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档案袋评价成为了质性评价的方式之一,在档案袋评价中,学生档案袋的创造者是()。

A、教师B、学生C、校长D、家长8.在课程评价中,不论评价者对评价对象作出何种决定,他们在评价时必然会反映出某种基本的取向。

比较典型的取向有()。

A、技术取向、实用取向和批判取向。

B、学科取向、实用取向和批判取向C、实用取向、批判取向和社会取向D、技术取向、实用取向和学生取向9.由美国教育评价学家斯塔夫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提出的CIPP模式是指()。

A、外貌模式B、背景—输入—过程—成果模式C、目标达成模式D、鉴赏模式10.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包括()。

A.教学的结果、学生学的行为、教师教的行为。

B、学生学的行为、教师教的行为、学校的办学目标C、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D、教师、学生、家长11.( )是指事件的形成过程之中、在事件进行和实施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必须做出评判的阶段性评价。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过程性评价12.()是以评价课程的整体为对象,以确定该课程的价值、效果、需要为宗旨,以选择、采用及判定绩效为依据的评价。

A、终结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过程性评价二、名词解释课程评价质性评价教学评价动态评价三、简答题1.简述教学评价的原则。

2.简述质性评价的特点。

3.简述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四、论述题1.如何理解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多元观选择题答案:ABACD CBABA B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