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皮肤病及操作规范43页PPT
合集下载
火针课件PPT(精)描述
27
火针治疗颈椎病
• 2 治疗方法 • 2.1 微通法(即毫针刺法) • 2.1.1 取穴:主穴:大椎、大杼、养老、悬钟、后溪。配穴:风寒湿型配外关、昆仑;气滞血瘀配支沟、
膈俞;痰湿阻络配列缺、脾俞;肝肾不足配命门、太溪;气血亏虚配肺俞、膈俞。
16.12.2020
28
火针治疗颈椎病
• 2.2 温通法(以火针疗法为代表) • 2.2.1 取穴:取夹脊穴、阿是穴(痛点及肌肉僵硬处)。 • 2.2.2 操作方法:将针刺部位常规消毒,直0.5mm长2寸的钨锰合金针,置酒精灯上,将针的前中段烧
16.12.2020
10
火针疗法用于治疗中风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火针治疗中风后遗指趾肿胀—王 敏
• 1 一般资料 • 26例患者中,其中病程均超过6月,为中风后遗症,最长者达10年之久,所有患者均有手指足趾肿胀。
16.12.2020
11
火针疗法用于治疗中风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 2 治疗方法 • 医者先将患者瘫痪肢体的八风、八邪穴用0·5%碘酊常规消毒,然后持苏州产华佗牌26号1寸不锈钢
透至白,对准穴位,速刺疾出,深达肌与骨结合部,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重按针眼片刻,在每cm2病灶上, 散刺2~6针,每周治疗2次,嘱者保持局部清洁,避免针孔感染。
16.12.2020
29
火针治疗颈椎病
• 2.3 强通法(以拔罐法为主) • 2.3.1 取穴:行针前在颈部找到压痛点或阳性反应物,或相应穴位。 • 2.3.2 操作方法:选用大小适当的火罐,在拔罐部位皮肤呈现紫色或拔至10min时起罐,1次/d,10次
种
• 一是山西师怀堂主任医师用金属钨制作的火针,包括细火针、中粗火针、粗火针、三头火针、火缇
火针PPT课件
操作方法
(1)选穴与消毒: 选穴: (a)经穴刺法:根据临床症状,辨证辨经,按经 取穴,在经络上施火针的方法。通过火针对经穴 的刺激,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扶正祛邪 ,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多用于治疗内科疾 病。 (b)痛点刺法:在病灶局部或有关穴位处寻找 最明显的压痛点,在痛点上施以火针治疗。中医 认为:压痛点是局部经气不通、气血阻滞的反应 点。以火针刺激压痛点,可使局部经气畅通、气 血运行,而达到止痛的目的,主要用于肌肉、关 节病变和各种神经痛。
3.排出:现代研究表明火针直达病所,高温破坏 炎性病灶,利于渗液的排出。
4.炭化:火针携高温直达病所,针体周围微小范 围内病变瘫痕组织被灼至炭化,粘连板滞的组织 得到疏通松解,局部血液循环状态随之改善。这 种效应可能与白热化的火针刺激穴位后,部分组 织受到高热作用被碳化,机体的生物理化效应过 程持续较长时间有关。
在外科中的应用
晋代《刘涓子鬼遗方》有火针治疗外科病的记 载,“凡里有脓毒,诸药贴不破者,宜用熟铜 针于油火上燎透,先用墨笔点却当头,后以铜 针浅浅针人,随针而出脓者,顺也。”明·著名 医家高武在《针灸聚英》中记载:“火针者, 宜破痈毒发背,溃脓在内,外皮无头也”、“ 凡疡块结积之病,其宜火针,比非方效之功, 火针甚妙”,此外明代的陈实功的《外科正宗 》也有火针治疗种疮疡的记载。
在骨伤科中的应用
在《内经》时代,火针主要用于痹症。《灵枢· 官针》中“九曰焠刺、刺燔针而取痹也”,又 《灵枢·经筋》中“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 热则筋以不收,阳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 则腹不伸,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不收, 无用燔针”。可见火针最初是为疗筋急寒凝之 痹症而设的。常用于肱骨外上髁炎、慢性软组 织损伤、增生性骨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强 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章火针疗法PPT课件
第三节
临床应用
一、治疗作用
(一)温补阳气:火针治疗通过对 穴位的温补作用,能够治疗肢体 逆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水 肿、尿频、头晕脑钝、妇女宫寒 冷痛等肾阳不足的病症;胃脘冷 痛,寒湿泄泻等脾胃虚寒之证; 胸阳不振之心痛、咳嗽、哮喘等 证
一、治疗作用
(二)去腐生新:火针具有去腐生 新之效,可治疗乳痈、痈肿、耳 壳流痰、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 张、痔疮、关节腔积液、扭伤肿 痛、瘀血头痛、各种溃疡病、各 种疮口不闭者。
第二十三章
火针疗法
第一节 概述
火针疗法的定义:
火针疗法是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针 体后,灼刺人体一定的腧穴或部位, 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 法。
火针疗法源远流长 《灵枢·官针》言“九曰 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 取痹也”;“燔针”即指火 针;焠刺即用火烧针后去刺 的火针疗法。
《伤寒论》将火针称为“烧 针”、“温针”,对火针疗 法的禁忌证和误治后的处理 作了详细论述,共计十余条, 如“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 惊也。”“火逆下之,因烧 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 蛎汤主之”。
二、适应症
二、术中
留针:火针疗法以快针为主,大部分 不留针。当火针用于祛瘤、化痰、 散结时,则需要留针。
留针时间多在1-5分钟。如针刺淋巴结 核,需留针1-2分钟,取远端穴位,火 针治疗 疼痛性疾病时,可留针5分钟。
二、术中
出针:火针提离皮肤后,要用棉 球迅速按揉针孔,以减轻疼痛。 若火针针刺后出血,不必止血, 待自然停止后用干棉球擦拭即可 。若属脓肿性病变,脓随针出, 然后包扎。
二、适应症
外科:脓疡、疖肿、腱鞘囊 肿、瘿瘤、痄腮、淋巴结结核 、脓肿、挤压伤、乳腺增生、 乳痈、乳癖、乳腺炎、静脉曲 张等。
火针治疗皮肤病及操作规范黄蜀幻灯片课件
◆取穴:局部疱疹 ◆刺法
◇中粗火针点刺红斑,丘疹或水疱上。 ◇先刺早发的皮损,后刺继发皮损,可 分批进行。 ◇在受损的神经起始和终末端分别刺络拔罐。
◇刺后用消毒棉球挤净疱液,再于疱疹上用大号 或中号火罐吸拔,留罐5分钟。起罐后如果出现 血疱,可用火针再刺。
◇消毒干棉球按干皮损,涂上酞酊胺擦剂一类的 抗病毒的外用药。
典型图片
发病机理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进行了许 多研究,但至今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 不是单一的原因,可能涉及许多方面:
慢性湿疹典型病例1
慢性湿疹典型病例2
寻常型银屑病
概述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慢性红斑鳞屑 性皮肤病. 特点是皮肤红斑上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 干燥鳞屑,病程长,病情变化多, 不易根治. 发病年龄 以青壮年(15-45岁)为主,多在秋冬季发作或加重,春 夏减轻或消失. 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精神影响很 大,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重点研究疾病之一.
火针治疗皮肤病及操作规范 黄蜀
常见皮肤病的火针治疗
中医治则 ◆局限性:散风,祛湿,止痒。 ◆泛发性:疏肝理气,清热泄火。
火针治疗对比图片
带状疱疹
概述 ◆带状疱疹与水痘为同一种水痘—带状疱疹
病毒所引起,在无或免疫低下的人群(多数为儿 童)初次感染此病毒后,临床上表现为水痘或呈 隐性感染,此后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 且沿着脊髓后根向中心移动,持久地潜伏于脊髓 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
火针治疗湿疹特点
直接作用于皮损,开门祛邪,防止炎症进一步 加深。
直接杀灭金色葡萄球菌、真菌等各种致病菌, 促进致炎物质吸收,
直接破坏增生的皮肤组织,使其祛腐生新。
治疗反应
火针治疗有明显的止痒作用,瘙痒轻则搔抓减 少,皮损逐渐减轻,有效改善皮肤的苔藓样变化 。火针治疗后可能局部瘙痒加重,但很快消失。 止痒效应可持续1-3天,故间隔时间不要超过5天 。
火针治疗皮肤病及操作规范 PPT
□疱疹消除后遗留疼痛的治疗 ◆取穴:原皮损分布的部位,皮损区相应的夹脊 穴。 ◆操作:用细火针点刺,深度以点入皮肤为度。
带状疱疹病例
扁平疣
概述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临床常 见病,且以青少年面部为主,影响美观,若长期不 愈,易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该 病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但对病程超过2年的患者, 即使采取了系统治疗也较为棘手。
维生素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本病多因情志内伤,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或饮
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兼感毒邪以致湿热
火毒蕴积肌肤而成。
◆由于湿热毒邪阻滞,经脉不通则致剧烈疼痛;
如果毒邪日久不去,局部气血凝滞加重经脉不通,
形成恶性循环,则遗留局部疼痛久不痊愈。
中医治则 ◆清热利湿解毒 ◆通经祛瘀止痛
火针治疗
◇先刺早发的皮损,后刺继发皮损,可
分批进行。
◇在受损的神经起始和终末端分别刺络拔罐。
◇刺后用消毒棉球挤净疱液,再于疱疹上用大号
或中号火罐吸拔,留罐5分钟。起罐后如果出现
血疱,可用火针再刺。
◇消毒干棉球按干皮损,涂上酞酊胺擦剂一类的 抗病毒的外用药。 ◇艾条悬灸,直至皮损干燥或火棉灸。 ◇如果发生大疱和血疱,疱液清浠 10 天以上未愈 者,多由于正气不足,可针刺气海、中脘、足 三里并加灸。
◆不考虑年龄因素,带状疱疹后 1 个月PHN 的发
病率为 19.2% , 3 个月为7.2% ,一年为 3.4% 。60 岁以
上患者,3个月PHN发病率为24.9%。随着该病发病率 逐渐上升,PHN已作为独立疾病研究。
现代医学治疗 ◆原则:止痛、防止继发感染 ◆措施:止痛剂、抗病毒、干扰素、皮质类固醇、
用高。 ◆维甲酸制剂: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大。 ◆物理疗法有冷冻、激光、电疗、微波等,都 具有快速消除皮损的优点。但对皮损周围组织 损害范围较大,易留瘢痕及色素。近年来随着 操作技术和仪器的改进,面部治疗安全性有提 高,但治疗成本高、价格昂贵、难以普及是其 缺点。
火针疗法PPT课件
1.肿块类疾病:实质性肿物、囊性肿物、 腱鞘囊 肿、脓性肿物、弥漫性肿胀、筋瘤等。
2.皮肤疾病: ①局灶性皮损,状疱疹、 甲下血肿等。 ②溃疡类疾病。瘘道、肛裂、肛瘘等。 ③疮口、窦道、毛囊炎。
16
3.脏腑病变。乳房肿块。 4.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疾病。关节炎、疣、 淋巴结核、网球肘、滑膜囊肿、带状疱疹、 外阴疾病、乳腺疾病、痣、坐骨神经痛、 面神经麻痹、胼胝、痹证、痤疮、背部筋 膜炎、颈腰椎病、表浅良性肿瘤等的病例 较多,疗效好。
24
7.疔、疖、痈、疮及久不收口:
取阿是穴。用中粗火针点刺局部出污血, 并可拔罐。
25
六、火针疗法的注意及禁忌
治疗前必须诊断明确。 1.施用火针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烧伤 或火灾等意外事故。 2.精神过于紧张的患者、饥饿、劳累 以及大醉之人不宜火针,等他们的不适症 状缓解再行。 治疗;体质虚弱的患者应采取卧位。
26
3.早期的恶性肿瘤及大月份的怀孕妇 女,都是火针的禁忌。 4.人体的有些部位,如大血管、内脏 以及主要的器官处,禁用火针。5.面部 应用火针需慎重。
27
古人认为面部禁用火针。 因火针后局部有可能遗留小疤痕,因此 古人认为面部应禁用。但如我们在操作时 选用毫针烧刺,则不但可以治疗疾病,而 且不会出现疤痕,因此禁用火针在面部不 是绝对的。
4
2、开门祛邪:即通过灼烙腠理 腧穴开启经络之外门,给邪以去 路,使脓毒、瘀血、水湿、痰浊 及六淫之邪外出,而祛除病因, 是治本去根。
5
3、以热引热:借火开外门,使 毒外泄,乃治病求本。通过以上 作用达到温壮阳气、生肌敛疮、 散寒除湿、祛风止痒、祛瘀除腐 排脓、散结消肿、止痛缓急除麻 木、止咳定喘、清热泻火解毒目 的。
28
2.皮肤疾病: ①局灶性皮损,状疱疹、 甲下血肿等。 ②溃疡类疾病。瘘道、肛裂、肛瘘等。 ③疮口、窦道、毛囊炎。
16
3.脏腑病变。乳房肿块。 4.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疾病。关节炎、疣、 淋巴结核、网球肘、滑膜囊肿、带状疱疹、 外阴疾病、乳腺疾病、痣、坐骨神经痛、 面神经麻痹、胼胝、痹证、痤疮、背部筋 膜炎、颈腰椎病、表浅良性肿瘤等的病例 较多,疗效好。
24
7.疔、疖、痈、疮及久不收口:
取阿是穴。用中粗火针点刺局部出污血, 并可拔罐。
25
六、火针疗法的注意及禁忌
治疗前必须诊断明确。 1.施用火针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烧伤 或火灾等意外事故。 2.精神过于紧张的患者、饥饿、劳累 以及大醉之人不宜火针,等他们的不适症 状缓解再行。 治疗;体质虚弱的患者应采取卧位。
26
3.早期的恶性肿瘤及大月份的怀孕妇 女,都是火针的禁忌。 4.人体的有些部位,如大血管、内脏 以及主要的器官处,禁用火针。5.面部 应用火针需慎重。
27
古人认为面部禁用火针。 因火针后局部有可能遗留小疤痕,因此 古人认为面部应禁用。但如我们在操作时 选用毫针烧刺,则不但可以治疗疾病,而 且不会出现疤痕,因此禁用火针在面部不 是绝对的。
4
2、开门祛邪:即通过灼烙腠理 腧穴开启经络之外门,给邪以去 路,使脓毒、瘀血、水湿、痰浊 及六淫之邪外出,而祛除病因, 是治本去根。
5
3、以热引热:借火开外门,使 毒外泄,乃治病求本。通过以上 作用达到温壮阳气、生肌敛疮、 散寒除湿、祛风止痒、祛瘀除腐 排脓、散结消肿、止痛缓急除麻 木、止咳定喘、清热泻火解毒目 的。
28
皮肤病的针灸治疗方法演示精品PPT课件
在我科承担的10项国家、省级科研课题中,有 一半都是围绕火针展开的,通过研究证实了火针 治疗皮肤病的科学性。其优势表现为:疗效显著、 操作简便、安全可控。
刺络放血
主要适用于火热、湿热偏盛的患者,如 痤疮、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等 常见皮肤病。对预防、控制复发效果显著。
刺络放血具体又包括:背部刺络拔罐、耳尖放 血、局部点刺放血等手段,其中背部采用皮肤针 扣刺、耳尖及局部采用针头点刺。
②用镊子将羊肠线从注射针针尖穿入,再将针灸针 从注射针针尾部穿入,组成一套,放于有盖方盘中备用。
选穴
主穴:肝俞、肺俞,便秘加天枢、大肠俞, 月经不调加次髎。
操作
暴露并指切患者穴位留痕后, 常规消毒,术者 戴无菌手套,右手食、拇指持已装妥羊肠线、针灸 针的注射针针尾(注意勿使垂直),将针尖贴靠穴位 皮肤后,按操作要求和针刺角度刺入穴位(一般达 肌层或皮下组织)使有得气感后,右手拇、食、中 指持针灸针不动,左手食、拇指持注射针逐渐上提 约10mm,待注射针上提有轻松感时,连同针灸针一 并起出,使羊肠线埋于穴位之内,查看针孔部无出 血后,用创可贴保护针孔。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21
强度:根据病人体质情况刺激强度可分为轻 (叩至局部皮肤略有潮红)、中(叩至局部皮肤潮红, 有血疹,但不渗血)、重(叩至局部皮肤明显发红, 并有轻微出血)三度。
疗程:5日治疗1次。
注意:速度要均匀,针尖起落要呈垂直方向; 局部皮肤有创伤及溃疡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精品PPT课件
3.局部如有溃疡或损伤者不宜使用本法,急性传 染性疾病和急腹症也不宜使用本法。
4.要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5.滚刺筒不宜在骨骼突出部位处滚动,以免产生
疼痛和出血。
29
第三节 皮内针法
一 针具 (一)图钉型
30
皮内针
(二)麦粒型
图
31
皮内针
二 操作方法
(一)图钉型皮内针法 (二)麦粒型皮内针法
勿刺伤深部动脉。 4.气血两亏的虚证及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
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
14
皮肤针(七星针)
第二节 皮肤针法
皮肤针法是古代“毛刺”、“扬刺”、 “半刺”等刺法的发展。
针具图1
15
图2
针具图2
针具图2
16
针具图3
梅花针(5支短针)、七星针(七支短针)、
罗汉针(18支短针)
5
2 点刺法
即点刺腧穴出血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 针刺前在点刺穴位的上下用手指向点刺处推按,
使血液积 聚于点刺部位,常规消毒后,左手拇、 食指固定点刺部位,右手持针直刺2~3mm,快进 快出,点刺后采用反复交替挤压和舒张针孔的方 法,使出血数滴,或挤出液体少许,右手捏干棉 球将血液或液体及时擦去。为了刺出一定量的血 液,或液体,点刺穴位的深度不宜太浅。
27
临床运用
适应范围皮肤针的适用范围很广,临 床各种病证均可应用,如近视、视神 经萎缩、急性扁桃腺炎、感冒、咳嗽、 慢性胃肠疾病、便秘、头痛、失眠、 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等。
28
注意事项
1.针具要经常检查,注意针尖有无钩曲,针尖是 否平齐,滚刺筒是否转动灵活。
2.叩刺时动作要轻捷,正直无偏斜,以免造成患 者疼痛。
4.要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5.滚刺筒不宜在骨骼突出部位处滚动,以免产生
疼痛和出血。
29
第三节 皮内针法
一 针具 (一)图钉型
30
皮内针
(二)麦粒型
图
31
皮内针
二 操作方法
(一)图钉型皮内针法 (二)麦粒型皮内针法
勿刺伤深部动脉。 4.气血两亏的虚证及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
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
14
皮肤针(七星针)
第二节 皮肤针法
皮肤针法是古代“毛刺”、“扬刺”、 “半刺”等刺法的发展。
针具图1
15
图2
针具图2
针具图2
16
针具图3
梅花针(5支短针)、七星针(七支短针)、
罗汉针(18支短针)
5
2 点刺法
即点刺腧穴出血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 针刺前在点刺穴位的上下用手指向点刺处推按,
使血液积 聚于点刺部位,常规消毒后,左手拇、 食指固定点刺部位,右手持针直刺2~3mm,快进 快出,点刺后采用反复交替挤压和舒张针孔的方 法,使出血数滴,或挤出液体少许,右手捏干棉 球将血液或液体及时擦去。为了刺出一定量的血 液,或液体,点刺穴位的深度不宜太浅。
27
临床运用
适应范围皮肤针的适用范围很广,临 床各种病证均可应用,如近视、视神 经萎缩、急性扁桃腺炎、感冒、咳嗽、 慢性胃肠疾病、便秘、头痛、失眠、 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等。
28
注意事项
1.针具要经常检查,注意针尖有无钩曲,针尖是 否平齐,滚刺筒是否转动灵活。
2.叩刺时动作要轻捷,正直无偏斜,以免造成患 者疼痛。
火针疗法 ppt课件
ppt课件 8
二、作用机理 在火针烧红时,针身温度可达800℃以上,炽热的针体快速
刺入病变组织,可使病体周围病理组织灼伤坏死。坏死组 织对抗体来说,可作为一种刺激物,必将引起周围健康组织 的反应,白细胞及巨噬细胞的侵入,将变性的破坏物质吸收。 吸收后,缺损的细胞、组织通过周围健康组织细胞的再生 予以修复。
ppt课件
15
四、适应症
7 、产后风湿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较剧并发凉、畏寒惧冷, 遇寒症状加重,受热后症状减轻,舌淡苔白,脉弦紧之证。 8 、其他还主要用于瘰疬、疖、疮、痈、疽、痔疮和顽癣、 冷痹等症。外科疾病需排脓肿者,神经性皮炎,腱鞘囊肿, 网球肘等。
ppt课件
16
五、操作方法
1 、依据辨证选取的经穴、压痛点、病 灶局部采取适当的体位,针刺局部消 毒。 2 、使用酒精灯加热针具,在刺入前必 须将针具烧红。用烧红的针具, 迅速 刺入选定的穴位或局部内,随即迅速 出针。可用棉球按压针孔,即可减轻 疼痛,又可保护针孔。
2)对于大血管和主要神经分布部位亦不宜施用火针。 3)在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未能完全消失时,则应 避免洗浴,以防感染。 4)有发热时,不宜用火针;皮肤破损、溃疡处禁刺。
ppt课件
21
六、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5)针后局部发痒,不能用手搔抓,以防感染。
6 )针孔处理:针刺后用消毒纱布贴敷,用胶布固定 1 ~ 2 天, 以防感染。 7)对孕妇、产后、习惯性流产者,外伤大出血者,危重烈 性传染病人和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血友病、血 小板减少者,忌用。糖尿病者慎用。
ppt课件
14
四、适应症
4、风湿痹证属虚者。如伴有关节积液者在顾护正气的情况
下,可酢情选用。 5、痹证日久寒热错杂者。证见关节肿大,或有关节积液、 变形,疼痛剧烈,皮下结节,肢体僵硬,麻木不仁,其 疾病顽固难愈者。可以起到开门逐邪,温通经络功效 6、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引起的关节肿大, 或有关节积液,跟骨骨刺引起的足跟痛,属实证者。
二、作用机理 在火针烧红时,针身温度可达800℃以上,炽热的针体快速
刺入病变组织,可使病体周围病理组织灼伤坏死。坏死组 织对抗体来说,可作为一种刺激物,必将引起周围健康组织 的反应,白细胞及巨噬细胞的侵入,将变性的破坏物质吸收。 吸收后,缺损的细胞、组织通过周围健康组织细胞的再生 予以修复。
ppt课件
15
四、适应症
7 、产后风湿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较剧并发凉、畏寒惧冷, 遇寒症状加重,受热后症状减轻,舌淡苔白,脉弦紧之证。 8 、其他还主要用于瘰疬、疖、疮、痈、疽、痔疮和顽癣、 冷痹等症。外科疾病需排脓肿者,神经性皮炎,腱鞘囊肿, 网球肘等。
ppt课件
16
五、操作方法
1 、依据辨证选取的经穴、压痛点、病 灶局部采取适当的体位,针刺局部消 毒。 2 、使用酒精灯加热针具,在刺入前必 须将针具烧红。用烧红的针具, 迅速 刺入选定的穴位或局部内,随即迅速 出针。可用棉球按压针孔,即可减轻 疼痛,又可保护针孔。
2)对于大血管和主要神经分布部位亦不宜施用火针。 3)在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未能完全消失时,则应 避免洗浴,以防感染。 4)有发热时,不宜用火针;皮肤破损、溃疡处禁刺。
ppt课件
21
六、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5)针后局部发痒,不能用手搔抓,以防感染。
6 )针孔处理:针刺后用消毒纱布贴敷,用胶布固定 1 ~ 2 天, 以防感染。 7)对孕妇、产后、习惯性流产者,外伤大出血者,危重烈 性传染病人和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血友病、血 小板减少者,忌用。糖尿病者慎用。
ppt课件
14
四、适应症
4、风湿痹证属虚者。如伴有关节积液者在顾护正气的情况
下,可酢情选用。 5、痹证日久寒热错杂者。证见关节肿大,或有关节积液、 变形,疼痛剧烈,皮下结节,肢体僵硬,麻木不仁,其 疾病顽固难愈者。可以起到开门逐邪,温通经络功效 6、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引起的关节肿大, 或有关节积液,跟骨骨刺引起的足跟痛,属实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