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护理查房ppt课件
0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脏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 。
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CHD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性心肌病等类型。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如高血压 、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 等。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收集了患者对护 理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为改进护理工 作提供了依据。
护理措施实施情况
查房过程中,对患者的护理措施实施 情况进行了检查,包括药物治疗、饮 食指导、运动康复等方面的护理措施 。
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展望
01
02
03
04
完善护理计划
根据本轮查房的总结,进一步 完善患者的护理计划,包括增 加护理措施、调整护理方案等 。
加强健康教育
针对患者的认知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提高患 者的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
定期评估与调整
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 者的病情变化和自身认知情况 ,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护 理效果。
探索新的护理模式
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和 技术,探索适合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性心脏病的新的护理模式 ,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护 理查房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CONTENCT
录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概述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
评估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
措施
目
CONTENCT
(医学课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PPT幻灯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 人的护理
1
[疾病概述]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 窄或阻塞,和(或)或冠状动脉功能性改 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 引起的心脏病。
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 脑力劳力者多见
2
二、动脉粥样硬化病因
1、血脂异常
7、家族史
2、高血压
(7)心力衰竭 主要为急性左心衰竭
2、体征 心脏体征:心率快、心尖区S1↓,心
尖区SM、心律失常、可有S4、S3奔马律、心包
摩擦音.其他:血压降低、肺部罗音
14
(三)辅助检查 1、心电图 1) 有特征性改变—
坏死性异常深而宽的Q波、
损伤性ST弓背向上抬高
缺血性T波倒置
2) 急性者有动态衍变
(1)先兆症状 心绞痛,发作频繁,时间久,服 硝酸甘油效果差
(2)疼痛 最早出现症状 静态下发生 与心绞痛 类似,诱因不明显,范围大,难以忍受。
(3)全身症状 发热(疼痛发生后20~48h,坏死 物质吸收引起)、心动过速等
(4)胃肠道症状
(5)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最多
(6)低血压和休克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 最基本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 起血管腔狭窄和(或)痉挛
2、诱因 常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寒 冷、吸烟等
3、发病机制
5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1)部位 位于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
有手掌大小范围,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环指和小指, 或至咽、颈、下颌部。 (2)性质 压迫性或紧缩性、发闷,也可有烧灼感 (3)诱因 常因劳累、情绪激动而诱发 (4)持续时间 3~5分钟内渐消失 (5)缓解方式 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数分钟内渐 缓解 (6)发作时心电图:S-T段压低或T波低平、倒置 2、体征 平时无异常发作时自动停止原先的活动表情痛苦,出汗, 心率↑、血压↑、心尖区出现S3、S4、SM。
1
[疾病概述]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 窄或阻塞,和(或)或冠状动脉功能性改 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 引起的心脏病。
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 脑力劳力者多见
2
二、动脉粥样硬化病因
1、血脂异常
7、家族史
2、高血压
(7)心力衰竭 主要为急性左心衰竭
2、体征 心脏体征:心率快、心尖区S1↓,心
尖区SM、心律失常、可有S4、S3奔马律、心包
摩擦音.其他:血压降低、肺部罗音
14
(三)辅助检查 1、心电图 1) 有特征性改变—
坏死性异常深而宽的Q波、
损伤性ST弓背向上抬高
缺血性T波倒置
2) 急性者有动态衍变
(1)先兆症状 心绞痛,发作频繁,时间久,服 硝酸甘油效果差
(2)疼痛 最早出现症状 静态下发生 与心绞痛 类似,诱因不明显,范围大,难以忍受。
(3)全身症状 发热(疼痛发生后20~48h,坏死 物质吸收引起)、心动过速等
(4)胃肠道症状
(5)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最多
(6)低血压和休克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 最基本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 起血管腔狭窄和(或)痉挛
2、诱因 常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寒 冷、吸烟等
3、发病机制
5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1)部位 位于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
有手掌大小范围,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环指和小指, 或至咽、颈、下颌部。 (2)性质 压迫性或紧缩性、发闷,也可有烧灼感 (3)诱因 常因劳累、情绪激动而诱发 (4)持续时间 3~5分钟内渐消失 (5)缓解方式 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数分钟内渐 缓解 (6)发作时心电图:S-T段压低或T波低平、倒置 2、体征 平时无异常发作时自动停止原先的活动表情痛苦,出汗, 心率↑、血压↑、心尖区出现S3、S4、SM。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pptPPT课件
护理评估----辅助检查
(二)实验室检查 WBC↑,ESR增快 血清心肌酶升高 肌红、肌钙蛋白增高
护理评估---辅助检查
护理评估----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
护理评估----治疗要点
病情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发现 1、心绞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2、心电图检查S-T段一时性上升或明显下降,T波倒置或增高。 三大合并症观察 1、心律失常:①室性早搏(RonT现象)。②频发室性早搏。③多源性室性早搏④室性早搏呈二联律。 以上情况有可能发展为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必须及时给予处理。 2、心源性休克:烦躁不安,呼吸加快,脉搏细速,皮肤湿冷,继之血压下降、脉压变小。 3、心力衰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心率加快、舒张早期奔马律,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肺水肿。
不稳定性 心绞痛
}ACS
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 TIA,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二、身体状况
(一)症状:发作性胸痛 部位 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 性质 为压迫性不适或紧缩、发闷、堵塞、烧灼感。 诱因 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等。 持续时间 3~5分钟。 缓解方式 停止原有活动或含服硝酸甘油后迅速缓解。 (二)体征 心绞痛发作时可见面色苍白、皮肤发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
定 义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血栓形成、斑块破溃、出血或血管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二、心排血量下降 休克等致心排血量下降,冠状动脉灌流量减少。 三、心肌需氧量猛增 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度激动或血压剧升→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下降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坏死发生的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均可使冠脉血流进一步降低,心肌坏死的范围扩大。
(二)实验室检查 WBC↑,ESR增快 血清心肌酶升高 肌红、肌钙蛋白增高
护理评估---辅助检查
护理评估----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
护理评估----治疗要点
病情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发现 1、心绞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2、心电图检查S-T段一时性上升或明显下降,T波倒置或增高。 三大合并症观察 1、心律失常:①室性早搏(RonT现象)。②频发室性早搏。③多源性室性早搏④室性早搏呈二联律。 以上情况有可能发展为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必须及时给予处理。 2、心源性休克:烦躁不安,呼吸加快,脉搏细速,皮肤湿冷,继之血压下降、脉压变小。 3、心力衰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心率加快、舒张早期奔马律,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肺水肿。
不稳定性 心绞痛
}ACS
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 TIA,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二、身体状况
(一)症状:发作性胸痛 部位 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 性质 为压迫性不适或紧缩、发闷、堵塞、烧灼感。 诱因 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等。 持续时间 3~5分钟。 缓解方式 停止原有活动或含服硝酸甘油后迅速缓解。 (二)体征 心绞痛发作时可见面色苍白、皮肤发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
定 义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血栓形成、斑块破溃、出血或血管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二、心排血量下降 休克等致心排血量下降,冠状动脉灌流量减少。 三、心肌需氧量猛增 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度激动或血压剧升→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下降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坏死发生的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均可使冠脉血流进一步降低,心肌坏死的范围扩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PPT医学课件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疼痛 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恐惧 与剧烈疼痛产生濒死感、处于监护病房 的陌生环境有关。 有便秘的危险 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 上排便有关。 潜在并发症:猝死、心力衰竭。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休息与活动
饮食指导
保持大便通畅
2.病情观察 3.疼痛护理 4.用药护理 5.康复护理 6.心理护理 7.健康指导
冠心病二级预防原则
A -- Aspirin, ACEI B --β-Blocker, Blood pressure control C -- Cholesterol lowing, Cigarettes quitting D -- Diet control, Diet E -- Exercise, Education
Heart failure 收缩力↓ BP↓ CO ↓
心律失常>90%
治疗原则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 死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 防治以心律失常、泵衰竭为主的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
1.监护和一般治疗 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 监测:心电图、血压、心肌酶、血流动力学 吸氧 建立静脉通路 药物:无禁忌证者服阿司匹林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时,应监测病人血压、心率的变化,注意 滴速的调节,防止低血压的发生,部分病人用药后可出现头 痛、头昏、心动过速、颜面潮红、心悸等不适,应告之病 人,解除顾虑。
含服硝酸甘油后最好平卧,必要时吸氧。
青光眼及低血压时忌用。
护理措施--心理护理
• 专人守护、心理安慰、增加安全感; • 必要时给与镇静剂
及其他检查结果、治疗原则与要点。
了解冠心病的临床分类与分型。 了解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护理查房PPT
其他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脑卒中: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定期进行脑血管检查 心力衰竭:避免过度劳累,限制盐分摄入,定期进行心脏功能检查 心肌梗死:及时就医,进行溶栓或介入治疗,加强术后护理 肾功能不全: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
健康教育及指导
饮食指导
饮食原则: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鱼、瘦肉、豆类等 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绿叶蔬菜、苹果、香蕉等 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适量热量摄入
添加副标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护理查房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护理人员
02 患者病情评估
03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 价
04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05 健康教育及指导
06 总结与建议
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XX
患者病情评估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 病史及家族史 生活习惯、饮食习惯 心理状况、情绪状态
健康教育:向患 者及家属介绍心 律失常的预防和 处理方法,提高 患者自我保健意 识
心力衰竭预防及处理
预防措施: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
处理方法: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支持等措施
心肌梗死预防及处理
预防措施:控制 血压、血糖、血 脂等危险因素, 避免吸烟、过度 劳累等不良生活
习惯
处理方法:及时 就医,遵医嘱使 用药物、介入治 疗等手段,同时 注意饮食调整和
适当运动
并发症预防:定 期进行心电图、 心脏彩超等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 潜在的心血管疾
病
并发症处理:对于 已经发生的心肌梗 死,需要及时进行 溶栓、介入治疗等 紧急处理措施,同 时注意观察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护理-PPT课件
32
含服硝酸甘油片后 延迟见效或完全不见效 可能的原因:
33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的注意事项:
34
✓ 控制滴速,以防低血压发生; ✓ 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调节滴速; ✓ 血管扩张作用可使病人产生的不适:
•面部潮红 •头部胀痛 •头晕、心动过速、心悸
35
➢活动无耐力 ✓评估活动受限程度 ✓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中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理
干燥处,以免潮解失效。 • 药瓶开封后每6个月更换1次,以确保疗效。
41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
定义
冠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
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
心肌缺血性梗死 死亡多在发病后一周内尤其是1h内
常见死因:心律失常(室颤)、休克、心力衰竭
42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
定义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 或中断,使心肌严重、持久的缺血而坏死表现为持久的胸 骨后剧烈疼痛、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甚至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是冠心病严重类 型。
36
其他护理诊断/问题
➢ 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 ➢ 焦虑:与心绞痛反复频繁发作有关。 ➢ 知识缺乏:缺乏控制诱发因素及预防心绞痛
发作的知识。
38
健康指导
➢ 改变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 控制体重 适当运动 戒烟 减轻精神压力
39
➢ 避免诱发因素 ➢ 病情自我监测指导 ➢ 用药护理 ➢ 定期复查
40
• 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急需。 • 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应放在棕色瓶内存放于
不宜应用
低血压、支气管哮喘、 心动过缓、Ⅱ度或以 上房室传导阻滞
小剂量开始,以免引 起低血压,停用时应 逐步减量
含服硝酸甘油片后 延迟见效或完全不见效 可能的原因:
33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的注意事项:
34
✓ 控制滴速,以防低血压发生; ✓ 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调节滴速; ✓ 血管扩张作用可使病人产生的不适:
•面部潮红 •头部胀痛 •头晕、心动过速、心悸
35
➢活动无耐力 ✓评估活动受限程度 ✓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中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理
干燥处,以免潮解失效。 • 药瓶开封后每6个月更换1次,以确保疗效。
41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
定义
冠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
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
心肌缺血性梗死 死亡多在发病后一周内尤其是1h内
常见死因:心律失常(室颤)、休克、心力衰竭
42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
定义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 或中断,使心肌严重、持久的缺血而坏死表现为持久的胸 骨后剧烈疼痛、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甚至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是冠心病严重类 型。
36
其他护理诊断/问题
➢ 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 ➢ 焦虑:与心绞痛反复频繁发作有关。 ➢ 知识缺乏:缺乏控制诱发因素及预防心绞痛
发作的知识。
38
健康指导
➢ 改变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 控制体重 适当运动 戒烟 减轻精神压力
39
➢ 避免诱发因素 ➢ 病情自我监测指导 ➢ 用药护理 ➢ 定期复查
40
• 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急需。 • 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应放在棕色瓶内存放于
不宜应用
低血压、支气管哮喘、 心动过缓、Ⅱ度或以 上房室传导阻滞
小剂量开始,以免引 起低血压,停用时应 逐步减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PPT)【23页】
引起的S T段移位。 常见S T段压低 0.1mV以上。 • 3 、 运 动 负 荷 试 验 S T段水 平型 或下斜 型压 低 ≥0.1 m V持续
2分钟 作为 阳性标 准。
• 冠状 动脉造 影 是 确 诊 的 依 据 。
确诊价值
• 左主干开口后完 全闭塞伴钙化 ; 右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
• 球囊扩张术后左冠造影提示左 主 干-左 前降 支 内两 支架扩 张 满
缓解期治疗
• 1、消除诱发因素: 劳累、 激动、 饱餐、 • 2、药物预防发作 • 长效硝酸酯类药物( 消心痛)、-受体 阻
阻滞滞剂剂、 钙钙通通道道阻阻滞滞剂剂、 中中成成药药(( 复方参 片)。 • 3、外科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成形术、 冠状 动脉搭桥。
(三) 心绞痛的护理诊断
• 1、疼痛 与心肌 缺血 缺氧有 关 • 2、知识 缺乏 与缺乏 相关的 预防措 施有 关 • 3、潜在 并发症 :心肌梗塞
• 4 .缺 血 性 心 肌 病 型 冠 心 病 表现为心脏增大、 心力衰
竭、 心律失常, 为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引起。
• 5.猝 死 型 冠 心 病 多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
引起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病例分析
•
李先生,男,56岁,主诉今天上午在搬家时突
然发生左前胸部压榨性疼痛,范围如拳头大小,向
体征
• 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 发作时常有心率 增快、 血压升高、 表情焦虑、 皮肤发冷或 出汗。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心电 图检查 是 发 现 心 肌 缺 血 、 诊 断 心 绞 痛 最
常用的检查方法。
• 1、静息心电图 半数正常。 可有陈旧心梗的表现。 • 2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 大多数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
2分钟 作为 阳性标 准。
• 冠状 动脉造 影 是 确 诊 的 依 据 。
确诊价值
• 左主干开口后完 全闭塞伴钙化 ; 右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
• 球囊扩张术后左冠造影提示左 主 干-左 前降 支 内两 支架扩 张 满
缓解期治疗
• 1、消除诱发因素: 劳累、 激动、 饱餐、 • 2、药物预防发作 • 长效硝酸酯类药物( 消心痛)、-受体 阻
阻滞滞剂剂、 钙钙通通道道阻阻滞滞剂剂、 中中成成药药(( 复方参 片)。 • 3、外科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成形术、 冠状 动脉搭桥。
(三) 心绞痛的护理诊断
• 1、疼痛 与心肌 缺血 缺氧有 关 • 2、知识 缺乏 与缺乏 相关的 预防措 施有 关 • 3、潜在 并发症 :心肌梗塞
• 4 .缺 血 性 心 肌 病 型 冠 心 病 表现为心脏增大、 心力衰
竭、 心律失常, 为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引起。
• 5.猝 死 型 冠 心 病 多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
引起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病例分析
•
李先生,男,56岁,主诉今天上午在搬家时突
然发生左前胸部压榨性疼痛,范围如拳头大小,向
体征
• 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 发作时常有心率 增快、 血压升高、 表情焦虑、 皮肤发冷或 出汗。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心电 图检查 是 发 现 心 肌 缺 血 、 诊 断 心 绞 痛 最
常用的检查方法。
• 1、静息心电图 半数正常。 可有陈旧心梗的表现。 • 2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 大多数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调整药物剂量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生的指导,合理 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治疗效果。
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关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 采取措施预防或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
非药物治疗的护理
康复训练
生活方式调整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训练计划,包括运动、呼吸训练等,促进 病人的康复。
指导病人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 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心绞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有助于确诊。
03
护理评估和诊断
评估工具和方法
身体评估
通过观察、触诊、听诊 和测量等方法,评估患 者的心率、血压、呼吸
等生理指标。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 史、家族史、用药情况 和生活习惯,以判断其
患病风险。
背景பைடு நூலக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 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生活 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发病 率呈上升趋势。
定义和概述
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 引起的心脏病。
概述
该病主要症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 等,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 护理对于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和提 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的基本知识
病因和病理生理
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发生氧化应激 反应,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
病理生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影响心肌供血,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严重 时发生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护理ppt课件
动过速、休克 4) 持续时间:3-5min 5) 缓解方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
典型的SAP常在相似的条件下发生
ppt课件完整
18
三、临床表现:
2、体征
不发作时(-) 发作时:
面色苍白、表情焦虑、出冷汗 心率增快 血压升高 可有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马律,可有暂时性收缩期杂音
ppt课件完整
19
4) 用药指导 5) 定期检查
ppt课件完整
37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ppt课件完整
24
五、治疗要点
3、其他: 中医中药 介入治疗 外科治疗 运动锻炼
ppt课件完整
25
不稳定型心绞痛
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继发病理 改变
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痉挛致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
ppt课件完整
26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为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
状态,临床上实际包含了除稳定型劳累性 心绞痛外所有类型的心绞痛.
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 硝酸异山梨酯5~10mg,舌下含
化
ppt课件完整
22
五、治疗要点
2、缓解期——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减 轻心肌耗氧量
1)硝酸酯类 2)β受体阻滞剂 3)钙通道阻滞剂
ppt课件完整
23
五、治疗要点
2、缓解期——抗凝降脂,稳定动脉斑 块
4)抗血小板药物 5)降脂药
IV级:一切体力活动都引起不适,静息可发 生心绞痛。
ppt课件完整
15
ppt课件完整
16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最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机制:
典型的SAP常在相似的条件下发生
ppt课件完整
18
三、临床表现:
2、体征
不发作时(-) 发作时:
面色苍白、表情焦虑、出冷汗 心率增快 血压升高 可有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马律,可有暂时性收缩期杂音
ppt课件完整
19
4) 用药指导 5) 定期检查
ppt课件完整
37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ppt课件完整
24
五、治疗要点
3、其他: 中医中药 介入治疗 外科治疗 运动锻炼
ppt课件完整
25
不稳定型心绞痛
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继发病理 改变
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痉挛致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
ppt课件完整
26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为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
状态,临床上实际包含了除稳定型劳累性 心绞痛外所有类型的心绞痛.
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 硝酸异山梨酯5~10mg,舌下含
化
ppt课件完整
22
五、治疗要点
2、缓解期——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减 轻心肌耗氧量
1)硝酸酯类 2)β受体阻滞剂 3)钙通道阻滞剂
ppt课件完整
23
五、治疗要点
2、缓解期——抗凝降脂,稳定动脉斑 块
4)抗血小板药物 5)降脂药
IV级:一切体力活动都引起不适,静息可发 生心绞痛。
ppt课件完整
15
ppt课件完整
16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最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护理查房PPT课件
7/18/2020
.
1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气体交换性受损 与胸闷心慌有关 护理措施 :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
2.必要时给患者取半卧位休息,持续吸氧
3.指导有效呼吸
4.给予心理护理,以免焦虑和恐惧而过度通气
7/18/2020
.
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有出血的危险 与使用抗凝剂有关
护理措施:
.
1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有便秘的危险 与进食少,活动少排便方式改变有关 护理措施: 1.指导患者家属给与富含纤维的水果和蔬菜 2.排便时勿用力,如遇大便干结,遵医嘱口服给予 开塞露 3.排便时提供隐蔽的环境 4.加强腹部按摩
7/18/2020
.
1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 护理措施: 1.评估病人皮肤状况 2.定时翻身,至少两小时翻身拍背 3.病情允许,鼓励下床活动 4.避免局部长期受压,翻身避免托、拉、拽等动作, 防止皮肤擦伤。 5.避免局部刺激,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 皱褶、无渣屑。 6.必要时可使用气垫床。
.
1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坠积性肺炎 与长期卧床有关 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咳嗽无力,护士应翻 身拍背,力度均匀一致,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必要 时吸痰 2.湿化气道,痰液粘稠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雾 化吸入后,帮助患者拍背排痰 3.指导患者主动咳嗽深呼吸 4.保持病房空气流通
7/18/2020
循环系统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脏病
7/18/2020
.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定 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 脏病,简称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护理PPT课件
02 疾 病 知 识 概 述
PART ONE
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冠状动脉内壁积聚脂肪、胆固醇等物质, 形成粥样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从而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
临床表现
(1)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 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等部位,疼痛一般持续 3-5 分 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2)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严重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 胸骨后疼痛,可伴有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症状,疼痛一般持续数小时或数 天,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无明显的心绞痛症状,但在心电图检查或其他检查中 发现心肌缺血的证据。 (4)心力衰竭:由于心肌长期缺血缺氧,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功能逐渐下降, 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
01 引
言
PART ONE
引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 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正确的护理对于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的护理展开,包括疾病知识概述、护理评估与诊断、护理措施、并 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出院指导与随访等方面。
02
(2)对于无症状性心 肌缺血患者,可通过 动态心电图、心脏超 声等检查发现心肌缺 血的证据,结合危险 因素评估进行诊断。
03
(3)对于心肌梗死患 者,根据典型的临床 表现、心电图改变和 心肌酶升高,可明确 诊断。
04
(4)冠状动脉造影显 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50%,可确诊为冠 状动脉粥样硬化。
04
(4)知识缺乏:缺乏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的防治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过速、休克 4) 持续时间:3-5min 5) 缓解方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
典型的SAP常在相似的条件下发生
精品课件
18
三、临床表现:
2、体征
不发作时(-) 发作时:
面色苍白、表情焦虑、出冷汗 心率增快 血压升高 可有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马律,可有暂时性收缩期杂音
精品课件
19
四、相关检查
典型特点:
发作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 劳力负荷时发生 持续数分钟 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缓解
精品课件
14
稳定型心绞痛的分级(CCSC):
I级 :一般体力活动(如步行和登楼)不受限, 仅在强、快或长时间劳力时发生心绞痛。
II级 :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快步、饭后、 寒冷或风中行走、情绪激动发作心绞痛, 平地步行两个街区以上或登一楼以上引发 的心绞痛。
吗啡、 硝酸甘油、消心痛 钙通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
3. 抗栓(凝)
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
精品课件
25
不稳定型心绞痛
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继发病理 改变
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痉挛致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
精品课件
26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为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
状态,临床上实际包含了除稳定型劳累性 心绞痛外所有类型的心绞痛.
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 静息(变异)型心绞痛 继发性心绞痛 梗死后心绞痛
III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步行1~2个 街区,登1楼引发心绞痛。
IV级:一切体力活动都引起不适,静息可发 生心绞痛。
精品课件
15
精品课件
16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最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机制:
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冠脉供血相对不足
精品课件
17
三、临床表现:
1、症状:发作性胸痛
1) 部位: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常放射 2) 性质:压迫、发闷、紧缩感 3) 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心
薄的,破裂的 纤维帽及血栓
Boyle et al. 1997
致密的巨噬 细胞浸润
精品课件
Davies and Ho 1998 11
心绞痛
一、概述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五、诊断要点 六、治疗要痛:
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 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 现的临床综合征。
精品课件
27
不稳定型心绞痛
特点:
1. 疼痛更强、持续时间更长(超过15min)可由 劳力负荷诱发
2. 较低的活动量即可诱发,休息时也可自发出 现胸痛
3. 卧床休息和含服硝酸酯类药物胸痛缓解不明 显
4. 性质呈进行性恶化,大约30%者可在发作后3 月内发生心梗。
精品课件
28
UAP分组
低危组:新发生的或是原有劳力性心绞痛恶 化加重,发作时ST段下移≤1mm,持续时间 <20min
• 发病率 –每年约1,100,000人新发或复发冠心病,其中40 %死于该病 –每年约有400,000新发稳定型心绞痛病例和 150,000新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例 –目前,12,000,000人具有心梗和/或心绞痛史
精品课件
4
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
20世纪后叶,在我国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 性疾病的 发病率和死亡率日益增加 目前估计我国仅高血压病患者就近1亿人,心肌 梗死患者200-300万人,死于冠心病的人数约30 万
中危组:就诊前1个月内(但近48h内未发) 发作1次或数次静息心绞痛及梗死后心绞痛, 发作时ST段下移>1mm,持续时间<20min
高危组:就诊48h内反复发作,静息心电图ST 段下移>1mm,持续时间>20min
精品课件
29
不稳定型心绞痛
治疗要点 1. 一般处理
卧床休息、心电监护、吸氧
2. 止痛
化
精品课件
22
五、治疗要点
2、缓解期——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减 轻心肌耗氧量
1)硝酸酯类 2)β受体阻滞剂 3)钙通道阻滞剂
精品课件
23
五、治疗要点
2、缓解期——抗凝降脂,稳定动脉斑 块
4)抗血小板药物 5)降脂药
精品课件
24
五、治疗要点
3、其他: 中医中药 介入治疗 外科治疗 运动锻炼
心电图 ① 静息时:半数可正常
② 发作时:暂时性ST段压低(≥0.1mV )
③ 心电图负荷试验 ④ 24h动态心电图 冠脉造影:确诊依据
精品课件
20
五、治疗要点
目标
缓解急性发作 预防再发作
精品课件
21
五、治疗要点
1、发作时 1)休息:立即 2)药物治疗:硝酸酯制剂
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 硝酸异山梨酯5~10mg,舌下含
精品课件
5
二、病因
主要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 血脂异常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
次要危险因素:
肥胖 缺少活动 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高盐饮食 遗传因素 A型性格
精品课件
6
三、临床分型
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 心绞痛 3. 心肌梗死 4. 缺血性心肌病 5. 猝死
精品课件
7
第七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湖北中医学院护理系 高小莲
精品课件
1
讲述内容
冠心病概述 心绞痛 心肌梗死
精品课件
2
一、冠心病概述
1. 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冠心病)
精品课件
3
美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
• 第一大死亡原因 –1998年460,000人死于该病 –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
分型: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
精品课件
13
稳定型心绞痛
概念: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增 加而引起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 征。
缺氧时的代谢产物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纤维 末梢,经1-5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 产生疼痛。
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内皮细胞
纤维帽
(平滑肌细胞和基质)
内膜平滑肌细胞
(修复型)
脂核
外膜
中层平滑肌细胞
(收缩型)
精品课件
8
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富含平滑肌细胞的 厚纤维帽
精品课件
9
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CS
血小板聚积在 破裂/浸润的部位
脂lip核id core
外膜
精品课件
10
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CS
典型的SAP常在相似的条件下发生
精品课件
18
三、临床表现:
2、体征
不发作时(-) 发作时:
面色苍白、表情焦虑、出冷汗 心率增快 血压升高 可有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马律,可有暂时性收缩期杂音
精品课件
19
四、相关检查
典型特点:
发作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 劳力负荷时发生 持续数分钟 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缓解
精品课件
14
稳定型心绞痛的分级(CCSC):
I级 :一般体力活动(如步行和登楼)不受限, 仅在强、快或长时间劳力时发生心绞痛。
II级 :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快步、饭后、 寒冷或风中行走、情绪激动发作心绞痛, 平地步行两个街区以上或登一楼以上引发 的心绞痛。
吗啡、 硝酸甘油、消心痛 钙通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
3. 抗栓(凝)
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
精品课件
25
不稳定型心绞痛
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继发病理 改变
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痉挛致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
精品课件
26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为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
状态,临床上实际包含了除稳定型劳累性 心绞痛外所有类型的心绞痛.
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 静息(变异)型心绞痛 继发性心绞痛 梗死后心绞痛
III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步行1~2个 街区,登1楼引发心绞痛。
IV级:一切体力活动都引起不适,静息可发 生心绞痛。
精品课件
15
精品课件
16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最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机制:
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冠脉供血相对不足
精品课件
17
三、临床表现:
1、症状:发作性胸痛
1) 部位: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常放射 2) 性质:压迫、发闷、紧缩感 3) 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心
薄的,破裂的 纤维帽及血栓
Boyle et al. 1997
致密的巨噬 细胞浸润
精品课件
Davies and Ho 1998 11
心绞痛
一、概述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五、诊断要点 六、治疗要痛:
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 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 现的临床综合征。
精品课件
27
不稳定型心绞痛
特点:
1. 疼痛更强、持续时间更长(超过15min)可由 劳力负荷诱发
2. 较低的活动量即可诱发,休息时也可自发出 现胸痛
3. 卧床休息和含服硝酸酯类药物胸痛缓解不明 显
4. 性质呈进行性恶化,大约30%者可在发作后3 月内发生心梗。
精品课件
28
UAP分组
低危组:新发生的或是原有劳力性心绞痛恶 化加重,发作时ST段下移≤1mm,持续时间 <20min
• 发病率 –每年约1,100,000人新发或复发冠心病,其中40 %死于该病 –每年约有400,000新发稳定型心绞痛病例和 150,000新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例 –目前,12,000,000人具有心梗和/或心绞痛史
精品课件
4
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
20世纪后叶,在我国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 性疾病的 发病率和死亡率日益增加 目前估计我国仅高血压病患者就近1亿人,心肌 梗死患者200-300万人,死于冠心病的人数约30 万
中危组:就诊前1个月内(但近48h内未发) 发作1次或数次静息心绞痛及梗死后心绞痛, 发作时ST段下移>1mm,持续时间<20min
高危组:就诊48h内反复发作,静息心电图ST 段下移>1mm,持续时间>20min
精品课件
29
不稳定型心绞痛
治疗要点 1. 一般处理
卧床休息、心电监护、吸氧
2. 止痛
化
精品课件
22
五、治疗要点
2、缓解期——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减 轻心肌耗氧量
1)硝酸酯类 2)β受体阻滞剂 3)钙通道阻滞剂
精品课件
23
五、治疗要点
2、缓解期——抗凝降脂,稳定动脉斑 块
4)抗血小板药物 5)降脂药
精品课件
24
五、治疗要点
3、其他: 中医中药 介入治疗 外科治疗 运动锻炼
心电图 ① 静息时:半数可正常
② 发作时:暂时性ST段压低(≥0.1mV )
③ 心电图负荷试验 ④ 24h动态心电图 冠脉造影:确诊依据
精品课件
20
五、治疗要点
目标
缓解急性发作 预防再发作
精品课件
21
五、治疗要点
1、发作时 1)休息:立即 2)药物治疗:硝酸酯制剂
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 硝酸异山梨酯5~10mg,舌下含
精品课件
5
二、病因
主要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 血脂异常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
次要危险因素:
肥胖 缺少活动 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高盐饮食 遗传因素 A型性格
精品课件
6
三、临床分型
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 心绞痛 3. 心肌梗死 4. 缺血性心肌病 5. 猝死
精品课件
7
第七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湖北中医学院护理系 高小莲
精品课件
1
讲述内容
冠心病概述 心绞痛 心肌梗死
精品课件
2
一、冠心病概述
1. 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冠心病)
精品课件
3
美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
• 第一大死亡原因 –1998年460,000人死于该病 –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
分型: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
精品课件
13
稳定型心绞痛
概念: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增 加而引起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 征。
缺氧时的代谢产物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纤维 末梢,经1-5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 产生疼痛。
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内皮细胞
纤维帽
(平滑肌细胞和基质)
内膜平滑肌细胞
(修复型)
脂核
外膜
中层平滑肌细胞
(收缩型)
精品课件
8
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富含平滑肌细胞的 厚纤维帽
精品课件
9
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CS
血小板聚积在 破裂/浸润的部位
脂lip核id core
外膜
精品课件
10
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