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第二章笔记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自考“文学概论”复习笔记第一章文学观念名词解释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记者。
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以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
广义、狭义、符号学。
文学文化:揭示人的自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审美: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文学的认识性:以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标。
《文学概论》 课程笔记 文学的教育功能
《文学概论》课程笔记文学的教育功能第二节∶文学的功能总述: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
文学功能存在的内在依据是文学的价值。
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存在于功能的系统之中。
一、文学功能的整体性1、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文学社会功能的传统。
孔子关于诗歌“兴、观、群、怨”说;近代梁启超关于小说“熏、浸、刺、提”论。
(《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翻译∶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
近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2、文学的功能基本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其他功能∶凝聚功能、益智功能,心理补偿功能3、文学功能整体性的表现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功能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具有整体性,体现在文学对人的情感、理想、信念、道德、人格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①优秀文学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对于陶冶情操、鼓舞士气、提升境界,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②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文学繁荣与否,实际上是其“文化软实力”强弱的一种表现。
4、伟大的文学作品从来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骄傲和灵魂①我国先秦的《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②从五四时期兴起的新文化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文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优秀作品(这些优秀的文化作品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文学的认识和教育功能1、文学的认识功能文学的认识功能是指文学具有帮助人获得社会和人生知识、加深对人和社会理解的功能。
①文学是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百科全书”,是人们获得间接知识的重要渠道。
②文学可以帮助人们观风俗,晓人情。
00542 《文学概论二》名词解释 知识点
00542 《文学概论二》名词解释知识点第一章绪论文艺学:实际上是指研究文学的学位,因而应该叫“文学学”,人们通常把它称为“文艺学”。
它包括三个分支: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以人类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文学现象为对象,归纳总结文学的性质、特征和功能,阐释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的规律,进而发现和论证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第二章文学观念文学文本:是指作家创作出来的、未被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
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是人对自然和社会模仿的结果。
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思想和仪式活动之中。
(代表人物: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
(有系统思想的理论家:席勒和斯宾塞)劳动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普列汉若夫《没有地址的信》、鲁迅)第三章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建立在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了解、感受、体验的基础上,作家经过艰辛而复杂的精神劳动,创造出特殊的精神产品——文学作品。
艺术积累:指作家在进入艺术构思之前,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体验社会人生,并收集、积累创作材料的动。
所谓“取精用宏”,是说作家在创作中对材料应该尽可能地精炼、提纯,而这种精练、提纯必须以对丰富材料的大量占有为后盾。
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内心形象结构的思维过程。
内心形象: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内心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别。
它是在原始材料、原始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提炼、概括,在作家的头脑中逐渐成形的。
形象孕育:即作家将已经萌发的内心形象,进一步加工、充实、改进、完善。
形象形成:即内心形象在作家头脑中基本完成、定型。
强化突出,是在构思中调动多种材料和手段去集中表现形象的某一特征。
夸张变形,是在构思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改变常态、违反常规的方式去塑造形象。
文学概论第二章总结
第二章文学文本与文体种类第一节文学文本一、文学文本的概念和结构(一)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的关系从所指对象上看,“文本”(text)与“作品”(corpus)是两个可以互相替换的概念,它们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即作为创作活动的结果和阅读活动的对象而存在的语言实体。
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文本”与“作品”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文本”与“作品”的区别就在于,“文本”概念淡化了“作品”的从属性而突出了“作品”的独立性。
“文本”(text)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实际存在方式,文本的意义并非来自作家单方面的赋予,必须看到语言结构对文本意义的规定和“文本”作为符号系统的开放性。
(二)文学文本的结构层次1、前人对文本层次的探讨[中国]★言、象、意三层面说。
《周易·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初步触及言、象、意三层面;《庄子·外物》“得意忘言”。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
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粗精二层面说。
[清]桐城派刘大櫆和姚鼐,受庄子影响,从精粗两层面去分析了文本结构,开始了文学文本层面的自觉分析。
《庄子·秋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致者,不期精粗焉。
”刘大櫆《论文偶记》第13条“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
”姚鼐《古文辞类纂》使二层面说具体化。
“凡文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
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
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
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而(衔)其精者而遗其粗者。
文学概论下期末重点总结
文学概论下期末重点总结引言文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抒发,也是人们用以理解和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
文学概论是研究文学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文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规律,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评能力。
本文将对文学概论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帮助学生复习和理解这门课程。
第一章:文学的定义和特征文学的定义是多元的,既包括狭义上的诗歌、小说、戏剧等,也包括广义上的口头文学、传统文学和非虚构文学等。
文学的特征主要包括文字表达、审美价值和言说功能。
文字是文学的基础单位,文字的选择和运用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环节。
审美价值是文学的核心特征,包括情感共鸣、美的追求和艺术创造等。
言说功能是文学作品传递信息、思想和社会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第二章:文学的起源和发展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代的口头传统,随着进化和历史的演变,文学发展成了书面传统和口头传统两个分支。
文学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时期和阶段,如原始文学、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现代文学等。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特点,反映出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变化。
第三章:文学的类型和体裁文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和体裁,如史诗、戏剧、小说、诗歌等。
每种类型和体裁都有其独特的创作规律和审美标准。
史诗是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通过讲述英雄故事来表达崇高、纯洁和伟大的价值观。
戏剧是通过舞台表演来传递情感、展现人物性格和社会形态的一种文学形式。
小说是近现代最重要的文学类型之一,通过叙事方式刻画人物心理、揭示社会现实和反映个体命运的种种可能。
诗歌是对抽象思维、感情和精神境界的高度概括与表达。
第四章:文学的主题和风格文学的主题是作品表达的核心思想和观点,可以分为人性、爱情、自然、社会等不同维度。
文学的风格是指作者在创作中运用的语言、叙事方式和形式结构。
不同的文学流派和个体作家具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第五章:文学与社会文学与社会相互交织,文学既反映社会现象、思潮和价值观,又影响社会心态和行为。
[文学]文学概论第2章
第二章文学语言组织•第一节文学文本•第二节文学文本语言的性质及地位•第三节文学语言组织的层面•第四节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文学作为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总要通过对具体语言艺术品——文学文本(如一首诗、一部小说或一篇散文等)的创作、阅读及批评等过程进行。
文学文本首先是由特定的语言组织构成的,我们需要考察文学文本及其语言组织。
第一节文学文本一、文学文本概念(-)文本、文学文本、文学作品读者性质文本:未阅读文字产品、原创性文学文本:未阅读文学产品、原创性文学作品:已阅读文学产品、再创性1、文本:来自英文text,另有本文、正文、语篇和课文等多种译法。
一般说来,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
而在具体场合中,文本总是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组成的整体语句,它未经读者阅读,只是一份写出来或印刷出来的语言产品(如书)。
2、文学文本:在文学理论与批评领域,文本总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形态,如运用语言写成的特定小说、诗、散文和报告文学等。
3、文学作品(work):则是指已经读者阅读并赋予其一定读法的语言形态。
也就是说,文学文本是未经读者阅读而有待于阅读的“作品”,而文学作品是已经读者阅读的“文本”。
把文学文本等同于文学作品,同时又将文本的存在状态理所当然地理解为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其源概出于“新批评”。
“新批评”一向排除作家、读者与文本的联系,把文本存在当作作品本体分析对象,进而断定文本只能是一个自足独立的体系。
新批评的著名代表兰色姆认为,如果批评只是解释作品的意义,那就不如集中注意力于作品的存在(being)。
但他所谓的本体存在不过是文本自身。
这一看法只是一种文本存在论,与作品存在论相去甚远。
从文学的信息交流过程看,文学活动有两极。
我们可以称作家一极与审美一极。
作家一极涉及作家、作家创造的文本,审美一极则关涉到读者。
根据这两极,文学作品不可能与文学文本完全一致,而往往大于文本。
姚斯说过:“文学作品并不是对于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观察者都以同一种面貌出现的自在客体,并不是一座自言自语地宣告其超时代性质的纪念碑,而象一部乐谱,时刻等待着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不断变化的反响。
文学概论复习笔记_参考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
无论在中国或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都叫“诗学”、“诗论”,因为诗的起源最早。
19世纪以前,整个文学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笼统而未分化的状态。
19世纪以后,文艺学终于形成了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从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才得以成立。
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习惯将文艺学分为的三个组成部分:1、文学发展史,即按照历史的顺序研究一定范围内文学发生发展的状况及其规律,通过对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分析与评价,对一定时期的文学思潮和创作实践进行总结。
文学史可按国别、地域划分,如《欧洲文学史》、《英国文学史》;也可按历史时期为断代史,如《中国当代文学史》;也可按作品种类划分为专史,如《中国小说史》、《中国诗歌史》2、文学批评,即对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以及各种文学现象(泛指一切与文学有关的事物和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评论的科学。
其主要对象是当代的作家、作品、文学潮流。
3、文学理论,即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
三者之间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
文学理论为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武器,离开文学理论的指导,文学发展史就成了一笔糊涂账,文学批评也就失去了活的灵魂。
反过来,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的研究成果又可以丰富、补充和发展文学理论。
注:“三分法”影响很大,但本课程还是倾向于采用“五分法”,即在以上和分支的基础上,再加上文学理论史和文学批评史。
因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也有着历史的发展,理应同文学发展史一样,成为文学史的一部分。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文学理论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
具体地说,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对象。
比如,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作家的个性气质与风格的关系、文学鉴赏的条件、文学的社会作用等等。
文学概论笔记haoziliao
文学概论第一章引论文艺学文学批评1、文学史:是一门历史的、具体的,考察文学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状况、经验概念和规律的专门学科。
2、文学史三个含义:A:从文学实际出发,并按照一定的历史线索,树梳理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
B:分析、比较、评价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C:分析比较和评价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学现象,文学运动,文学思潮3、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另一分支,他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一定的文学理论和相关的人文科学理论为指导,是对各种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科学认识活动4、文学批评的三个含义:A:文学批评的指导思想是:文学理论、美学理论、哲学以及其他一切人文社会科学B: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作家、作品为主的一切文学现象C:文学批评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比较和评价具体作品的审美价值,总结作家创作的优劣长短,判断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引导并帮助读者欣赏,理解文学作品,培养读者健康的审美观5、文学理论:以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探讨文学的性质、特征、构成、功能、价值和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等规律,从中发现并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命题框架、和研究方法6、文学理论的的含义:A:文学理论以整体的文学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B:是对文学理论的把握C:文学理论是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和系统性的理论7、学习文学理论的三种境界:A:第一种境界:不仅仅限于一两种文学理论书籍的阅读,而是对文学理论史做了纵向扫描,对相关文学理论史原著做了精细的研读。
B:第二种境界:不仅研究文学理论,你还把文学理论作为人类人文思想库的一部分来看待,同时关注哲学、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等。
通过文学理论试图达到的是整体性的理解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可解释性。
C:第三种境界:文学理论成就了你的世界观,,使之学会了为信仰、理想而活,为意义、价值而活。
第二章本质论◆本质论是从⑴文学的审美性,⑵文学和文学观念,⑶文学的艺术性三方面来谈的。
文学概论章节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章节知识点总结文学概论是文学研究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可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文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观点以及主要流派和作品。
本文将从五个章节的内容入手,对文学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第一章:文学的基本概念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文学的定义、特征和功能。
文学是人类用语言艺术化地再现生活的产物,它具有语言艺术性、形式美和思想性等基本特征。
文学的功能包括审美功能、思想性功能、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等。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文学作品的分类和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等内容。
第二章:文学的发展历程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在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主要包括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文学、启蒙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等时期。
而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等时期。
每个时期都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文学的理论观点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文学的一些重要理论观点,包括文学创作理论、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研究理论等。
其中,文学创作理论是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文学创作的方法、创作的技巧和创作的原则等内容;文学批评理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的理论,主要包括文学批评的方法、批评的原则和批评的标准等内容;文学研究理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探讨的理论,主要包括文学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内容等内容。
第四章:文学的主要流派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文学的主要流派,包括古典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等流派。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对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五章:文学的经典作品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
世界文学的经典作品包括《奥德赛》、《哈姆雷特》、《战争与和平》和《麦田里的守望者》等;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包括《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等。
文学概论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牛汉《夜》为什么需要文学?文学是美的集中体现,为我们描绘出凡俗生活的迥异的神奇的审美世界,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力量。
在人类社会发展长河中,文学对社会历史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重大作用。
(《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成其作者为最有影响的小妇人)。
文人类提供了一种生存方式,诗意的进入文学世界。
生活的原本为明的朦胧的经验和事理得到澄明。
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生的火花,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坟论睁了眼看东》马克思曾经高度评价狄更斯:“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解释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的理论和道德家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文学理论试图从理论上揭示文学奇特的文化现象、审美现象,探索其中的本质规律,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
任务:阐述文学性质,探讨文学特征和规律。
在人文科学领域内,研究文学的主要有三大学科: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合成文艺学。
文学理论着重研究文学的基本原理,探讨文学的基本规律;文学批评则是运用原理评价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文学史着重研究文学的产生的发展,演变的状况以及文学发展的历程。
与文学活动相对应,文学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是:(1)、文学活动论:设计文学活动的构成要素,探讨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原因等方面;(2)、文学本质论;回答什么是文学的问题;(3)、文学创作论。
(作者或作品)创作主体的素养,创作过程,创作心理,审美追求等;4)、文学作品论:作品题材、类型和理想形态。
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包括基本类型、体裁、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文学风格。
(5)、文学接受论:作品与读者,文学接受的性质特征(6)、文学语境论:探讨文学与意识形态与社会、与传媒、与大众的关系。
第一章文学活动第一节文学活动及其理解一、世界(即文学活动所反映的社会性质)文学是一种实践活动,文学活动的本质在于对自然世界的模仿和反映。
(1)、古希腊的模仿说:对某事物的论述和对自然的真实反映,具有审美意义,按照A 对照去做B。
文学概论参考笔记
第一章文学观念第一节文学观念的嬗变【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作为作品存在的层次论,认为作品的构成是四个层面,即语言层、意义层、图式化外观层、意向性状态中的“世界”层。
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其间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这才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文学活动不仅是指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程,更重要的是人与对象所建立的诗意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开。
【历史上六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在西方,有赫拉克利特的“艺术摹仿自然”论点、苏格拉底的“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论点、柏拉图的“理式摹仿”说、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摹仿”说。
与西方再现说相似的是中国古代的“度物象而取真”说,五代大画家荆浩在《笔记法》中说“画者画物,度物象而取真”。
)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以外部现实作为对象,但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存在于审视对象时的作家、诗人的“心境”或“心理状态”;诗人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使事物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表现说产生于19世纪初兴起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柯勒律治认为“写诗是出于内在的本质,不是由任何外界的东西所引起的”,雪莱指出“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
文学概论笔记
文学概论笔记【童庆炳】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和文学接受论。
文学理论应该具有实践性、阶级性的品格。
概念解释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
它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五个分支。
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研究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3、文学批评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分析和评价具体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
播音主持培训|广播电视编导培训|数字媒体专业|中传考研|广播电视艺术学:4、文学史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从历时的视角探讨各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发展的具体历史的学科。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
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如果说文学批评、文学史主要是研究文学中的“特殊”,即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话,那么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中的“一般”,即它的任务是探讨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系统。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分为以下七种: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
文学理论分为这些形态的依据是: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活动。
从文学创作到文学作品产生再到文学接受,这是一个活动过程。
按马克思的理论,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生产”。
这样,实际上同一个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文学理论,它的理论支点是文学活动论、意识形态论、反映论和艺术生产论。
00542 《文学概论二》简答、论述题 知识点
00542 《文学概论二》简答、论述题知识点第一章绪论学习“文学概论”的意义:1、“文学概论”较为集中地提供了有关文学的普遍知识。
2、“文学概论”对于从事文学活动的人具有“工具”的义务。
3、学习“文学概论”,有助于人们建立理论化的思维。
4、“文学概论”对文学教育的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学习“文学概论”的方法:1、注重基本原理的掌握。
2、注重各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3、注重力量联系实际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4、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背景。
第二章文学观念文化有哪些特性? P12 2005简答对文化内在本质的共同认识:一是人的创造性,文化是人类思维过程和劳作过程的结果,蕴涵着人对世界和自身的理解和构想。
二是符号性,任何创造活动都一定借助某种符号的媒介。
三是文化是历史的,这种历史性一方面表现在文化具有继承性;另一方面表现为文化又具有时代性,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文化的实际存在形式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文学的文化属性:(2004论述)(2018简答)(1)文学能够使人自身成为一种本质性存在。
文学的文化属性的基础和核心就是能够使人成为一种本质的存在。
首先,文学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文学使人实现了人的独特属性。
其次,文学还能使人成为“原创者”。
此外,文学还能够通过自身的效果对人的精神世界施加影响,并借以改善人的精神状态。
(2)文学典型地体现着文化的符号性。
人的语言是人类应用最广泛的符号系统,也是人类创造的最富有表现力的符号系统。
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一种艺术形式。
恩斯特·卡西尔和苏珊·朗格——符号美学(3)文学集中地体现着文化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属性。
文学与科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16 2004简答文学与科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反映对象上的区别,文学的主要反映对象是人生;科学的反映对象则是自然规律。
二是科学家和文学家在从事各自事业时的理想态度不尽相同。
三是科学与文学在思维习惯上不同。
文学概论读书笔记
文学概论读书笔记文学概论读书笔记篇一:《文学概论》学习笔记第一章文学的本质特征王桃令1、生活真实生活真实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所制约的人、事、物。
2、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指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分析、比较、选择、缀合、创造性的加工、提炼概括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但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实质上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创作是十分复杂、艰巨的精神劳动,它要求艺术家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深厚的生活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出众的艺术才能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总是从特定的审美感受、体验出发,运用形象思维,按照美的规律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缀合、加工、概括、提炼、预言,构思出主观与客观交融的审美意象,然后再使用物质材料将审美意象表现出来,最终构成内容美与形式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的动机,大致有以下四大类:泄情动机;兴趣动机;成就动机;私欲动机。
在各种各样的创作动机中,只有符合艺术创作活动的审美性质和规律的,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3、艺术虚构艺术虚构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指艺术家根据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美学理想,通过缀合、想象、联想、推理等心理机制,把现实中本无有、按情理却可能存在的艺术形象、情节、环境等生发构想出来。
4、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可感的、概况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图画。
5、文学的形象性文学的形象性是指文学形象的具体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的特性。
文学形象性的基本特点是:描绘的具体生动性;艺术的概括性;审美的感染性。
描绘的具体生动性是文学形象的第一个特点。
即所描绘的是这个人、这件事。
艺术的概括性是文学形象的第二个特点。
文学概论读书笔记
文学概论读书笔记——第二章赵毅衡《文学符号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发行1990·9 本章就主要谈了符号学的几个重要范畴,我就举个范畴谈谈自己的理解以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关于“符号行为的下限”问题,本书把符号行为分为分成四个若干等级:1.在最简单的刺激——反应中,接收体(如恒温器,低等生物)完全不能分辨刺激可能来自不同的源头,代表不同的意义,只能按本能反应,这不是符号行为。
但如果我们把植物的世系作为一个整体看,植物的趋水,趋光等反应可以被理解为对刺激进行意义分辨的结果。
这应当是符号行为的最下限。
2.在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等物种身上,我们看到了靠经验建立短时间的“暂时性联系”(条件反射),从而把刺激变成符号的迹象。
3.在有神经中枢的较高级动物身上,尤其在脊椎动物身上,由高级神经活动控制的条件反射形成。
4.动物对符号行为的被动利用,与人,尤其是社会的人主动利用有根本区别的。
人能够创造符号体系,以创造整个“人化”的世界。
人不仅能对符号进行释义更重要的是利用符号规范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
总的来说就是笨呢不过反应的一个整体系统,单细胞生物等低等生物的“暂时性联系”,高级动物的神经条件反射,人的创造性。
我对这几点大致是没意见的,我非常赞同第一个分点,把植物的世系作为一个整体看进行意义辨别。
从一个整体看,就避免了我们的孤立观点。
在最后一点中说社会的人是主动利用符号的,那么,我想问在社会中的人有没有被动利用符号的,而动物有没有主动利用符号的行为呢?举个例子吧,从小方面说,先人所创造的已经很多了,比如牛顿的地球引力,在牛顿之前没有人明确提出来,但牛顿创造了这个理论,这是一个符号行为,而现今的人都潜意识接受了,无意识的运用这个符号,这算不算是被动呢?再比如,一只老鼠它饿了,它的觅食过程是不是一个主动创造利用的过程呢,它也是有一定识别意义的接下来是关于“符用学”的,符号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绪对于同一个符号是有不同释义的,所以一个符号也是有很多用处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句法是特定文本内语句的构成法则。
16、 篇法是特定文本的整体语言构成法则。
17、 辞格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是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
18、 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美的具体表现方式及其相应的构成法则。
19、 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的毋须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20、 音乐性:是指文学语言组织所具有的富于音乐效果的特性。
21、 陌生化:主要是从读者的阅读效果来说的,指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
22、 代数和论:认为声调(字调)加在语调的起伏上面就像海浪上的微波,二者达成“音高运动的代数和”,从而有助于形成汉语的音律美。
问答题 1、 什么是文本和文 Nhomakorabea文本?
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是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成的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有待于读者阅读。
文学文本: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包括诗、小说、散文、剧本等形态。
2、 如何区别文学文本和文学作品?
文学文本: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包括诗、小说、散文、剧本等形态。
音乐性:是指文学语言组织所具有的富于音乐效果的特性。
例如:毛泽东《智取威虎山》台词“迎来春天换人间”改为“迎来春色换人间”,以“色”换“天”,既求得表意上的具体和生动,更是追求音乐美。
陌生化:主要是从读者的阅读效果来说的,指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
就是力求运用新鲜的或奇异的语言。
10、 语音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是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组合系统,主要包括节奏和音律两种形态。
11、 节奏:是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
12、 音律: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
13、 文法层面:是指“作文”和“作诗”之法,即文学的创作法则。指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
6、 文学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的语言,是经过作家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并表达意义的语言系统。
7、 语言结构:语言结构是语言集团言语的总模式,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8、 言语:是在特定语境下个人的说话活动。
9、 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它是一种具有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
4、 文学文本四层面说:指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对文学文本层面结构的划分:字音及其高一级的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式化面貌,再现的客体。
5、 文学文本的语言性:指文学文本所具有的基本的语言特性,这种特性是其他一切特性所得以生成的基础。一是文学文本以语言的形式存在,二是文学中的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三是语言在文学中的具体存在方式是言语。
音律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基本类型:双声、叠韵、叠音、叠字、平仄、押韵。双声如“踟蹰、崎岖”,叠韵如“窈窕、彷徨”,叠音如“翩翩、冉冉”,叠字如“萧萧、滚滚”,平仄如“”
7、 结合具体实例谈谈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
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美的具体表现方式及其相应的构成法则。
6、举例说明什么是节奏、音律、句法、篇法?
节奏是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一般有三种:长短型、高低型、轻重型。比如杜甫《秋兴》中有一句“江间波浪兼天涌”,从词意来看,“天”字处是不应该出现停顿的,但从诗的音响效果着眼,念成“江间-波浪-兼天-涌”,显得间隔均衡,最后改以一字顿表示结束,从而形成起伏均衡而结束有力的鲜明节奏感。
第二章 文学语言组织
名词解释
1、 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是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成的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有待于读者阅读。
2、 文学文本: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包括诗、小说、散文、剧本等形态。
3、 文学作品:指已经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文学作品:指已经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从专用概念层次区分:文学文本是指由作者创作出来有待于读者阅读的语言系统,而文学作品指已经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从一般术语层次区分,则没有多大区别。
3、 什么是文学语言组织?
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它是一种具有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具有三种特性:一,是一种语言性构造。二,具有整体性。三,具有表目的和个性特征。
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内指性,音乐性和陌生化。
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的毋须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违背了一般的地理常识,但却一句千钧地凸现出黄河的巨大气势和宏伟气象,并使这一描述成为有关黄河的千古绝唱,由于这句极尽夸张和虚构能事的描述,才心情地展现出黄河在诗人和其他世人心中留下的真实的震撼性体验。换言之,它总是遵循人的情感和想象的逻辑行事,并不一定寻求与外在客观事实相符。
4、 文学语言组织有哪些基本层面?
文学语言组织有三个基本层面:语音层面、文法层面、辞格层面。
5、 什么是语音层面、文法层面、辞格层面?
语音层是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组合系统,主要包括节奏和音律。
文法层指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通常有三类:词法、句法和章法。
辞格层是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基本辞格层面有比喻、借代、对偶、反复、倒装、反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