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南县寨岗镇安富铅锌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连南县寨岗镇安富铅锌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摘要]本文通过广东连南寨岗地区区域地质概况,总结了矿区地层、构造、
岩浆岩、矿体、和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并初步认为本区矿床属典型的热液交代~充填型铅锌矿床,为本区今后找矿方向的确定提供了基础地质参考依据。
[关键字]寨岗矿床地质围岩蚀变热液交代
广东省连南县寨岗镇安富铅锌多金属矿区经过前期工作,发现铅锌矿体5个,编号为V1、V2、V3、V4、V5,其中V1、V2、V4、V5矿体具有一定的规模,品位较富,初步估算的矿石资源量(333)约304kt。但由于目前的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对矿区资源量扩大及下一步找矿方向缺少评价和指导。本文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参考所搜集的资料,通过对矿区的实地勘查及对生产勘探各种数据及资料的分析研究,对安富铅锌多金属矿矿床特征(地层、构造、岩体、矿体、矿石、矿物组分、围岩蚀变等)的系统研究,总结本区的基础地质资料,对于该区深部及外围地区,甚至邻近区域的找矿勘查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地质概况
1.1区域地层
区域内出露地层(见图1)主要有:(1)震旦系乐昌群(Zl):出露于区域的北西部,岩性为变质砂岩、石英片岩、云母石英片岩、云母片岩等,夹多层硅质岩和炭质绢云母片岩,混合岩化较强。(2)泥盆系上统榴江组(D3):出露于区域的东部及北部,岩性为灰岩、泥质灰岩、泥质页岩。(3)石炭系下统孟公坳组(C1m):出露于区域的东部及北部,区域的南西侧局部分布,岩性主要有灰岩、泥质灰岩、泥质页岩、钙质砂页岩。(4)石炭系下统石蹬子组(C1s):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出露于区域的东部及西部,岩性主要有灰岩、生物灰岩、含碎石灰岩、炭质灰岩,局部砂页岩。(5)石炭系下统测水组(C1c):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出露于区域的西部,东部局部分布,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砂质岩,粉砂质、泥质炭质页岩夹煤层等。(6)石炭系下统梓门桥组(C1z):分布范围不大,主要出露于区域的西部,呈条带状搌布,东部局部分布,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含燧石灰岩。(7)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C2+3ht):大面积分布于区域的西部,东部未见出露,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生物灰岩、白云岩、夹角砾状灰岩。(8)二叠系下统(P1):分布范围不大,主要出露于区域的北西部,岩性较为单一,为含燧石结核灰岩。(9)二叠系上统(P2):大面积分布于区域的中部、北部及西部,东部未见出露,岩性主要为泥质页岩、硅质页岩夹砂岩、粉砂岩及煤层。(10)下第三系丹霞群(Edn):出露于区域的南西部,岩性为砂岩、粉砂岩、泥质、钙质粉砂岩、页岩等。(11)第四系(Q):条带状分布于区域的中部及北部的低洼地带,主要为砂、粘土、砂质粘土、砾石等。
1.2构造
南县坪头岭大岭铅矿区地处粤西隆起与粤北拗陷过渡部位,位于寨岗-桃园锡铅锌铜矿带的北部,区域性NE向的郴县——怀集断褶带从矿区通过。区域NE-NNE向、EW向、NW构造发育,其中NE-NNE向构造为本区的构造骨架,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其次是褶皱构造。
1.3岩浆岩
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岩出露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0%以上,燕山三期的连阳黑云母花岗岩体在南部以岩基状大面积出露,其它地区主要以岩株、岩脉状产出,岩性以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为主。区内岩浆活动不仅为成矿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也为地层中的成矿元素运移、富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勘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
2.1矿区出露的地层
矿区出露的地层有(1)下石炭统孟公坳组(C1m):灰色、灰白色薄层状白云岩,含燧石结核。岩层倾向251°~295°,倾角26°~39°。(2)下石炭统石磴子组(C1s):灰白~黑色灰岩,夹不规则燧石结核。岩石的大理岩化强烈而普遍,为矿区内的主要赋矿地层。岩层倾向141°~148°,倾角55°~65°。(3)下石炭统测水组(C1c):灰色、深灰色砂岩夹炭质页岩。倾向92°~143°,倾角20°~50°。(4)下石炭统梓门桥组(C1z):灰色、深灰色灰岩夹硅质层。产状80°∠35°。(5)下石炭统测水组~梓门桥组(C1c+C1z):泥质灰岩、页岩与石英砂岩互层,局部夹劣煤或灰岩。(6)中上石炭统壶天群(C2+3ht):白色、浅灰色厚层状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局部夹少量燧石结核,局部见有矿体产出。岩层倾向90°~135°,倾角20°~43°。(7)二叠系下统(P1):灰色~灰黑色中厚层状灰岩,夹薄层状炭质灰岩或页岩。(8)二叠系上统(P2):为含燧石条带灰岩或硅质灰岩。
2.2矿区构造
矿区内构造较发育,属北北东向彬怀断褶束的南段的组成部分,主要构造有:(1)平头岭向斜:位于矿区东部,轴线呈北北东向,向北倾伏,倾伏角约为10°~14°,主体平直,局部扭曲。向斜由下石碳统地层组成,核部地层是测水组含煤地层和石磴子组灰岩,两翼为孟公坳组灰岩。向斜两翼地层平缓,核部地层较陡,常达50°~60°,属不对称或不协调褶皱。此向斜轴部与岩浆岩接触带是矿体产出的有利空间。(2)铁屎坪倾伏背斜:位于矿区的东侧外,向北倾伏,轴线呈近南北向,主体较平直,南段扭曲。核部地层为下石炭统石磴子组灰岩,两翼地层为下石炭统测水组砂岩夹劣煤层、中上石炭统壶天群灰岩。地层倾角25°~35°。(3)断层:矿区可见多条具有较大规模的断层,走向以北北西~近南北向为主,倾向东,倾角75°~82°。充填大理岩化灰岩、重结晶灰岩,节理裂隙发育。从深部矿体产状与分布规律看,断层与成矿作用明显,破碎带即为透镜状、囊状富矿体的赋存空间。主破碎带旁侧的小规模层间滑动带也是小规模似层状矿体的赋存空间。区内构造断裂为主,根据断裂走向,大体分为2组,一组为北东走向,有F1、F2、F6、F8、F501等;另一组为北西走向,有F18、F19、F20、F531等。
按断裂性质划分,可分为正断层(F531)、逆断层(F6、F8)和性质不明断层(F1、F2、F501、F18、F19、F20)。(4)接触带构造:花岗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带构造是铁屎坪多金属矿区重要的控矿容矿构造。沿接触带形成带状的矽卡岩,从民窿调查来看,矿体多产于接触带或其附近约10~20m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