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密度b级标准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20版)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20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d3595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a.png)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20版)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国标(2011版)鼠类区域控制指标标准城镇防鼠设施:合格率≥93%室内鼠密度控制水平:鼠迹阳性率≤5%外环境鼠密度控制水平:路径指数(处/千米)≤5处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间数/房间数0/≤10,1/>10 室内鼠密度控制水平:阳性间数/房间数0/≤20,1/>20 外环境鼠密度:活鼠、鼠洞、死鼠、鼠尸等鼠迹不得有蝇类城镇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室内蝇类孳生地不得存在室内成蝇密度控制水平有蝇房间阳性率:有蝇间占调查间≤9%阳性房间蝇密度:蝇数/阳性房间≤3只室外蝇类孳生地密度控制水平:阳性率≤5%防蝇设施合格率≥90%单位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不得有蝇室内成蝇密度控制水平侵害率:有蝇房间数/房间数0/≤101/11-30≤3/31-60≤6/61-100阳性间蝇密度:(只/间)3只室内外蝇类孳生地不得有防蝇设施全部合格蚊虫城镇小型积水蚊虫密度控制水平:路径指数(处/千米)≤0.8处大中型水体蚊虫密度控制水平采样勺指数(阳性勺数/采样勺数)≤5%蚊幼(蛹)数/阳性勺≤8只外环境蚊虫密度控制水平:停落指数(成蚊数/人次)≤1.5只单位各类积水容器阳性数0各类坑洼积水阳性数0蜚蠊城镇成若虫侵害率侵害率≤5%平均每阳性间(处)成若虫数小蠊≦10只,大蠊≦5只卵鞘查获率查获率≤3%平均每阳性间(处)卵鞘数≤8只蟑迹查获率≤7%单位成若虫侵害率:阳性间数 / 检查房间数≦2/≦60,≦3/>60卵鞘查获率:阳性间数 / 检查房间数≦2/≦60,≦3/>60蟑迹查获率:阳性间数 / 检查房间数≦3/≦60,≦5/>60。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控制水平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控制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d2bd5efe195f312b3169a5cf.png)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镇鼠密度的控制水平以及相应的评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城镇鼠类控制效果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23198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室外环境室外的空地和绿地,如建筑工地,垃圾收集站,公园,动物园,绿地,河流湖泊沿岸,堤坝渠壁,道路两侧的空地或草地,铁道两侧,学校,单位院内,住宅区内空地等。
3.2防鼠设施预防外环境或下水道的鼠类进入人群居住或活动的环境而建成的建筑物或防护装置。
3.3路径指数累计检查每1000m路径所发现和鼠迹的处数。
3.4控制水平通过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将城镇鼠类密度降低至本标准规定的某一水平范围内。
3.5单位检查的具体场所,如农贸市场,饭店,宾馆,饮食店,机关食堂,副食店,食品加工厂,酿造厂,屠宰场,粮库,饲料厂,医院,机场,港口,汽车站,火车站等。
4 检查方法4.1防鼠设施.现场检查防鼠设施,不同类型的防鼠设施和判定标准见附录A4.2 室内,室外环境鼠密度监测方法采用鼠迹法(见GB/T-23798)5 鼠密度控制水平5.1 城镇5.1.1 防鼠设施分为以下等级A级: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7%B级: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5%C级: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3%5.1.2 室内鼠密度控制水平分为以下等级A级:鼠迹阳性率率小于或等于1%B级:鼠迹阳性率率小于或等于3%C级:鼠迹阳性率率小于或等于5%5.1.3 外环境鼠密度控制水平分为以下等级A级: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1B级: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3C级: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55.2 单位单位鼠密度控制水平参照附录B进行评论6 抽样原则6.1 在城镇范围内,选择不同方位的区域,随机抽样6.2 抽查数量附录C,上下幅度不超过5%7 评价本标准将鼠密度控制水平定为ABC三级,其中,C级为鼠密度控制的容许水平,只有采用同一方法所有指标同时符合某一级别水平的要求时,方可市委达到了相应的级别水平。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https://img.taocdn.com/s3/m/3a129940a8114431b90dd87d.png)
4.3.2 控制水平(外环境)
4.3.2.1 A 级控制水平(d≤1) 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1。 4.3.2.2 B 级控制水平(1<d≤3) 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3。 4.3.2.3 C级控制水平(3<d≤5) 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5。
城镇分类(在城镇范围内,选择不同方位的区域,
随机取样 )
人口200万以上; 人口100万~200万; 人口50万~100万; 人口10-50万以下; 人口10万以下。 *单位类型全包括,单位数量递减。
房间数和外环境延长米不变(10间/单 位;100m/单位)。
单位类型(室内)
餐饮店; 商场、超市; 机关、企业单位; 饭店宾馆‘ 农贸市场; 学校; 医院; 建筑拆迁工地; 居(家)委会; 机场或车站。
15m2折算1间; 不足15m2也算1间。 阳性房间:只要有1处鼠迹的房间就算阳性房
间。
鼠迹的检查
1. 活鼠、鼠尸、洞穴 2. 鼠道 3. 鼠脚印。前足4趾,后足5趾。 4. 鼠粪 新鲜、陈旧。褐家鼠、小家鼠尖,
黄胸鼠钝 5. 鼠咬痕
鼠粪
鼠粪
鼠咬痕(木门) 食物褐家鼠半个半个吃,小家鼠转边(圈)吃。
重点检查部位
查看室内阴暗地方: 靠墙的家具下面,厨房角落、冰箱或冰柜 的压缩机内、室外安装在较低地方的空 调机机壳内,长期堆放食品、粮食及下 水管道、暗室是否有鼠粪、鼠咬痕、鼠 脚印以及是否新鲜。
大型商场(或写字楼、宾馆)
重点检查楼房地下层的供暖、供电机房和 管道层及车库的角落与及休息室、宿舍、 水房是否有鼠粪、鼠咬痕、鼠脚印以及 是否新鲜。如有并且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即可判断当地 有鼠。
农贸市场
重点检查下水道、垃圾堆放处,水产品 存放处、杂物间,建筑物周边,出现 残破的墙角是否有鼠粪、鼠咬痕、鼠 脚印以及是否新鲜。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2011版)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国家标准2011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8822a4482fb4daa48d4b5c.png)
单位
各类积水容器阳性数
0
各类坑洼积水阳性数
0
蜚蠊
城镇
成若虫侵害率
侵害率≤5%Fra bibliotek平均每阳性间(处)成若虫数
小蠊≦10只,大蠊≦5只
卵鞘查获率
查获率
≤3%
平均每阳性间(处)卵鞘数
≤8只
蟑迹查获率
≤7%
单位
成若虫侵害率: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
≦2/≦60,≦3/>60
卵鞘查获率: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
≦2/≦60,≦3/>60
蟑迹查获率: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
≦3/≦60,≦5/>60
不得有
蝇类
城镇
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
不得有蝇
室内蝇类孳生地
不得存在
室内成蝇密度
控制水平
有蝇房间阳性率:有蝇间占调查间
≤9%
阳性房间蝇密度:蝇数/阳性房间
≤3只
室外蝇类孳生地密度控制水平:阳性率
≤5%
防蝇设施合格率
≥90%
单位
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不得有蝇
室内成蝇
密度控制水平
侵害率:有蝇房间数/房间数
0/≤10
1/11-30
≤3/31-60
≤6/61-100
阳性间蝇密度:(只/间)
3只
室内外蝇类孳生地
不得有
防蝇设施
全部合格
蚊虫
城镇
小型积水蚊虫密度控制水平:路径指数(处/千米)
≤0.8处
大中型水体蚊虫密度控制水平
采样勺指数(阳性勺数/采样勺数)
≤5%
蚊幼(蛹)数/阳性勺
≤8只
外环境蚊虫密度控制水平:停落指数(成蚊数/人次)
病媒生物防制C级准则
![病媒生物防制C级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1b3a95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f.png)
病媒生物防制C级标准
一、鼠密度控制水平
1、防鼠设施C级标准: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3%..
2、外环境鼠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5%..
二、蚊虫密度控制水平
1、小型积水蚊虫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0.8..
2、大型水体蚊虫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采样勺指数小于或等于5%;平均每阳性勺少于8只蚊虫幼虫和蛹..
3、外环境蚊虫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停落指数小于或等于1.5..
三、蝇类控制水平
1、生产销售直接人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室内不得存在蝇类孳生地..
2、室内成蝇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有蝇房间阳性率小于或等于9%;阳性间蝇密度小于或等于3只/间..
3、室外蝇类孳生地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蝇类孳生地阳性率小于或等于5%..
4、防蝇设施C级标准:防蝇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0%..
四、蜚蠊密度控制水平
1、成若虫侵害率C级标准:蜚蠊成若虫侵害率小于或等于5%;平均每阳性间处成若虫数小蠊小于或等于10只;大蠊小于或等于5只;
2、卵鞘查获率C级标准:蜚蠊卵鞘查获率小于或等于3%;平均每阳性间处卵鞘数小于或等于8只..
3、蟑迹查获率C级标准:蟑迹查获率小于或等于7%..。
鼠密度b级标准
![鼠密度b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40ded3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5.png)
鼠密度b级标准鼠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鼠类数量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或某一环境中鼠类数量丰富程度的重要指标。
鼠密度的评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鼠类群落的分布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以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目前,关于鼠密度的评价标准主要分为A级和B级两类,下面将详细介绍鼠密度B级标准。
鼠密度B级标准是根据实际调查研究结果,结合鼠类种类、数量以及地区环境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而得出的评价标准。
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在鼠密度B级标准中,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调查方法:鼠密度的评价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方法进行,包括采用捕捉、饲饵或其他鼠类调查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调查方法的要求也需要符合相关的动物保护法律法规。
2. 调查时长:评价鼠密度时,需要充分考虑调查的时长,通常要求至少连续调查一年,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因为鼠类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中的分布与数量可能有所差异,连续调查可以减少这种差异的影响。
3. 数据分析:鼠密度的评价需要对调查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
通常采用统计学方法,如密度指数(Density Index)等,对鼠类数量进行估计。
同时,还需结合实地观察数据,对鼠类群落结构、活动范围和食性等进行综合分析,以全面评价鼠密度。
4. 研究区域:鼠密度B级标准还会根据评价的研究区域进行相应的考虑和调整。
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鼠类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因此评价标准也会有所调整,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和科学。
5. 人类活动影响:评价鼠密度时还需要考虑人类活动对鼠类数量的影响。
人类活动,如农作物的种植、堆积物的储存以及卫生条件等,都会对鼠类的生存环境和数量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评价鼠密度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鼠密度B级标准的制定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而具体的评价标准又会因地区、环境以及调查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病媒生物业务知识测试题(上传)
![病媒生物业务知识测试题(上传)](https://img.taocdn.com/s3/m/da19c35b28ea81c759f5782e.png)
病媒生物业务知识测试题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计80分,每题4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尾长大于体长的鼠是褐家鼠B:褐家鼠的耳长而薄C:黄胸鼠和小家鼠都有5对乳头D:黄胸鼠耳朵向前拉不能盖住眼部2、下列符合黄胸鼠鼠粪的主要特征的是()A: B: C:3、长期生活在森林里的林业工人得了流行性出血热,可能传播病毒致该工人生病的鼠种是()A:黄胸鼠 B:黑线姬鼠 C:褐家鼠 D:小家鼠4、能传播鼠疫的鼠种有()A:黄胸鼠和褐家鼠 B:黑线姬鼠和黄胸鼠C:鼩鼱和小家鼠 D:小家鼠和褐家鼠5、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有()A:中华按蚊和白纹伊蚊 B:致倦库蚊和埃及伊蚊C:致倦库蚊和中华按蚊 D: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6、中华按蚊生长周期有多少阶段?分别是()A:4,幼虫、成虫、卵、蛹 B:3,幼虫、成虫、卵C:3,卵幼虫、成虫 D:4,卵、幼虫、蛹、成虫7、下列属于完全变态生物的是()A:黄胸鼠和白纹伊蚊 B: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C:家蝇和美洲大蠊 D:伊蚊和德国小蠊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按蚊卵的主要特征是:散产卵,两侧有浮囊,漂浮于表面B:库蚊呼吸管的特征是:呼吸管粗,倒垂水面下C:伊蚊成虫停落的特征是:停落时与停留面平行D:伊蚊和库蚊成虫的停落特征相同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胸鼠和褐家鼠都能传播流行性出血热B:所有蚊子都吸血C:库蚊的卵之所以能漂浮于水面,是因为两侧有浮囊D:伊蚊的产卵方式是:跳跃性产卵10、下列属于伊蚊幼虫的是()A: B: C:11、下列哪类苍蝇的产卵方式不同于其他苍蝇()A:家蝇 B:市蝇 C:麻蝇 D:大头金蝇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温度大于40度时,苍蝇的蛹死亡B:当温度是35℃,湿度是45-55% ,最适合苍蝇蛹的羽化C:德国小蠊的繁殖方式是离体孵化式D:伊蚊的活动高峰期是夜晚13、下列不属于蚊子传播的疾病是()(新员工回答此题)A:登革热 B:寨卡病毒 C:疟疾 D:霍乱14、登革热应急由外向里分为()A:警戒区、核心区、监控区 B:核心区、警戒区、监控区C:监控区、警戒区、核心区15、蚊虫幼虫的密度调查中,检查100户,共发现60处积水,其中有2处阳性积水的户数为10户,发现有3处阳性积水的有5 处,本次调查布雷图指数为()A:35 B:15 C:5 D:6016、下列不属于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的是()A:蚊虫叮咬传播 B:胎盘传播 C:接触传播 D:呼吸道传播17、流行性出血热的应急半径()A:200M B:300M C:400M D:500M。
鼠密度监测方法
![鼠密度监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4e4db5f8c75fbfc77db2a8.png)
.鼠密度监测方法灭鼠(一) 国家标准1.15平方米标准房间布放20×20厘米滑石粉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不超过2%;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5%。
2.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2000米,鼠迹不超过5处。
(二)计算方法1.粉板阳性率(密度)例:在某大型单位50个房间内(15平方米放2块)布放100块粉板,一夜后发现阳性粉板4块。
该单位粉板阳性率(鼠密度)为4/100×100%=4%2.鼠迹房间阳性率例:在某单位抽查50间房,一间发现鼠粪一处,另一间发现鼠咬痕一处。
鼠迹房间阳性率为2/50×100%=4%3.灭鼠效果(灭效)计算鼠密度监测室内采用粉迹法,室外采用食饵丢失法或鼠夹法。
例1:灭鼠前在某街道室内布粉板200块,一夜后发现阳性粉板16块,当采取一系列灭鼠措施后15天,又在该街道室内原位置上布粉板200块,一夜后发现阳性粉板2块,请计算该街道行业单位灭效是多少?灭效=灭前鼠密度-灭后鼠密度/灭前鼠密度×100%灭前鼠密度为16/200×100%=8%灭后密度为2/200×100%=1%灭效=(8-1)/8×100%=87.50%例2:某街道灭鼠前室外投放花生米做鼠密度监测,室外共投放200堆,每堆10粒,一夜后盗食25堆,80粒。
灭鼠半个月后做鼠密度监测,在灭前原位置上投放花生米200堆,每堆10粒,一夜后盗食2堆,8粒花生米,请计算该街道外环境灭鼠的灭效是多少?灭前室外鼠密度=25/200×100%=12.5%灭后室外鼠密度=2/200×100%=1%灭效=灭前鼠密度-灭后鼠密度/灭前鼠密度×100%=(12.5-1)/12.5×100%=92%(三) 防鼠设施1.重点场所食品库和食品原料库的货物垫高30厘米,离墙10厘米;有合格的防鼠门板(高80厘米、下端30厘米钉铁皮,门与板之间缝隙小于0.6厘米)。
标准--全国爱卫会关于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20090414发布
![标准--全国爱卫会关于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20090414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58a49eb5770bf78a652954ca.png)
全国爱卫办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全国爱卫办发布时间:2009-04-14一、鼠密度监测(一)、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1、外环境建筑工地(折迁工地)100米延长线,公共绿地100米延长线,单位或居民区院内100米延长线,河湖两岸100米延长线,共计400米延长线。
如街道辖区内无建筑拆迁工地或河湖,则将监测数量加至其他场所类型中。
2、室内:餐馆2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下同)食堂1个,农贸市场1个,食品制售或商场1个。
3、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二)、监测和上报时间:每年2月、4月、9月和11月各监测一次,全年共监测4次。
(三)、监测方法1、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400米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鼠迹数/100 m。
"2、室内:采用粘鼠板法。
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24小时后粘捕到的鼠数。
密度单位为"粘捕鼠数/张"。
每个餐馆布放5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各布放10张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5类场所布放50张粘鼠板。
二、蟑螂密度监测(一)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监测餐馆2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个、医院1个、单位食堂1个、居民2户、食品制售或商场(店)1个。
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二)监测时间每年2月、4月-10月、12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9次。
(三)监测方法采用粘蟑纸法。
将粘蟑纸放置在蟑螂经常活动或藏匿的部位,检查记录放置24小时后粘捕到的蟑螂数。
密度单位为"粘捕只数/张"。
每个餐馆和每户居民分别布放5张粘蟑纸,每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医院、单位食堂、食品制售或商场(店)各布放10张粘蟑纸,每次监测共在6类场所布放60张粘蟑纸。
灭除四害工作检验标准与方法
![灭除四害工作检验标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674d18e009581b6ad9eb16.png)
灭除“四害”工作检验标准和办法
一、灭鼠
1、检验标准:老鼠密度不超过1﹪,鼠洞每2万平方米不超过1个,楼道、住
户无明显鼠迹。
2、检验办法:布粉法:用100块布粉取值,抽查三处约2万平方米面积,查鼠
洞。
3、清洁频率:投药1次/月,堵鼠洞1次/半月,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二、灭蚊
1、标准:蚊幼虫孳生在5﹪以下,仓库或地下室在10﹪以下,目视无明显蚊虫
在飞。
2、方法:抽检10—20处。
3、清洁频率:喷药、投药,草地和楼道等1次/月,垃圾箱1次/周。
三、灭蝇
1、标准:每1万平方米暴露的苍蝇孳生地不超过1处,商场、酒吧、便利店、
办公室无蝇孳生地。
2、检验办法:目视抽查。
3、清洁频率:喷、投放药物1次/月,垃圾箱1次/周。
四、灭蟑螂
1、标准:室内不超过5﹪,室外污、雨水井不超过10﹪。
2、检验办法:抽查室内20间,污雨水井20个,取平均值。
3、清洁频率:喷药1次/月(有条件可发药到户,1次/2个月)。
中山市xx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国家卫生城市病媒生物防制评估检查标准要求及防制措施
![国家卫生城市病媒生物防制评估检查标准要求及防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4d2afaea32d7375a517808e.png)
评价其它环境类型蚊虫控制水平的抽查数量表
城市规模
200 万 100 万~200 万 50 万~100 万 10-50 万 10 万
以上人口 人口
人口 以下人口 以下人口
大中型水体(个) 20
15
10
5
3
特殊场所诱蚊(人次) 15
10
8
5
3
评价城镇蜚蠊控制水平的抽查数量表
城市规模 类型
餐饮店
200 万人口以 上
7
75
机场或车站
4
40
3
30
合计
216 2160 161 1620
注:以上各项如有缺项以餐饮店填补。
50 万~100 万 人口
单位 房间
数
数
40
400
20
200
20
200
10
100
6
60
5
50
5
50
2
20
108 1080
10 万-50 万以下 人口
单位 房间
数
数
20
200
10
100
10
100
6
60
3
15
150
10
100
5
50
医院
8
80
6
60
4
40
3
30
1
10
商场超市
15
150
10
100
8
80
5
50
2
20
机场或车站
3
30
3
30
2
20
1
10
1
灭鼠知识简介汇总
![灭鼠知识简介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338f7c984868762caaed586.png)
4.化学药物灭鼠: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以药物杀灭为主。 (1)灭鼠药物:本次灭鼠药物为溴敌隆谷物混合毒饵,特 殊场所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配制毒水、新鲜水果毒饵等。 (2)投药方法:①居民区、办公楼、商店、副食店、食堂 (饭馆)、集贸市场、建筑工地等,投药重点是二楼以下和地下 室,15平方米房间投放1~2堆毒饵,每堆约为20克,毒饵放 置毒饵盒内,投放到隐蔽场所,即沿墙基摆放;外环境沿墙 根每隔50米左右设毒饵站1个并投放毒饵30克。②下水道、窨 井可吊放毒饵或蜡块。③公园、绿地等见鼠洞投放鼠药,每 堆15~20克。④对以上投药场所相隔2~3天检查1次,吃多少 补多少,吃光加倍,共检查4次;对其他场所和环境参照上述 投饵方法。 (3)注意事项:鼠药应专人负责保管,专人负责发放,做 好领用管理工作;投毒饵期间做好宣传工作,教育小孩不要 误食,管好家畜及其它动物;投放毒饵要有明显标识。维生 素k1是抗凝血类灭鼠药物的特效解毒剂。抗凝血类灭鼠毒饵 误食后应及时口服维生素k1或肌肉、静脉注射,严重者及时 送医院救治。
3.断绝鼠粮:这是提高灭鼠效果的关键, 要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在灭鼠前,把粮 食、畜、禽饲料收藏保管好,饮食店、 食堂、餐厅等老鼠活动频繁的地方,应 把一切食品用有盖用具封闭存放,食堂 和饮食店等的泔水和垃圾容器做到及时 清理冲洗加盖,严禁乱扔乱倒剩余饭菜, 尤其在全面投放毒饵和器械灭鼠实施期 间。
专业资料三鼠类防制技术措施专业资料无机杀虫剂有机杀虫剂天然有机杀虫剂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卫生杀虫剂卫生杀虫剂吡霜天然矿物原料加工制成砷氟磷硫等只具有胃毒作用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其它灭鼠剂胃毒剂熏蒸剂绝育剂单剂量灭鼠剂急性灭鼠剂抗凝血灭鼠剂中草药灭鼠剂第一代第二代化学熏蒸剂烟剂除四害药物除四害药物专业资料防治方法环境治理防鼠设施物理灭鼠化学灭鼠专业资料环境治理作好环境卫生杜绝鼠类的食源水源和隐藏筑巢的条件
四害密度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四害密度监测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760c83a5e9856a561260e8.png)
四害密度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为准确地掌握蚊、蝇、蟑螂和鼠等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病媒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和控制蚊、蝇、蟑螂和鼠等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依据,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监测意义(一) 掌握监测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三) 分析病媒生物的长期变化和当地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二、监测范围根据甲方要求填写三、常规监测频次1.成蚊密度:每月监测2次,两次监测间隔时间不得少于7天;2.蚊幼密度:每月监测1次;3.苍蝇密度:每月监测1次;4.蟑螂密度:每月监测1次;5.鼠类密度:每月监测1次;以上监测项目以月为统计单位,并在每月现场监测工作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将监测数据及监测报告上报甲方。
四、监测方法1、成蚊密度监测:采用诱蚊灯光诱法。
每个监测点布放诱蚊灯2盏,监测时间从当地日落20分钟后开始,诱集6小时以上,第二天,将集蚊盒从诱蚊灯中取出,对捕获蚊虫进行种类鉴定、计数,并将诱蚊灯监测数据结果填入附件一《成蚊诱蚊灯监测记录表》内。
成蚊密度计算:成蚊密度(只/晚)=捕获蚊虫数/灯数2、白纹伊蚊诱蚊诱卵指数监测:采用诱蚊诱卵器法。
每个监测点各布放100个诱蚊诱卵器,连续放置4天,第四天检查、收集诱到的成虫及蚊卵,将诱蚊诱卵器监测数据结果填入附件二《诱蚊诱卵器监测记录表》内。
诱蚊诱卵指数计算:诱蚊诱卵指数=阳性诱蚊诱卵器总数/回收诱蚊诱卵器总数×100%3、成蝇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
每个监测点布放5个诱蝇笼,在居民区和公园采用红糖食醋做诱饵、在餐饮和城中村采用隔夜鱼肠做诱饵,每次放置6个小时,上午9-10时布放,下午3-4时收回,收笼后,用药杀死捕获蝇类,同时对捕获蝇类进行种类鉴定、计数,并将诱蝇笼监测数据结果填入附件三《蝇类监测记录表》内。
成蝇密度计算:成蝇密度(只/笼)=诱蝇总数/诱蝇笼总数4、蟑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
鼠密度b级标准
![鼠密度b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48796f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e.png)
鼠密度b级标准
鼠密度B级标准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而有所不同。
在农田中,B级标准主要根据作物类型和生长阶段制定。
例如,小麦、玉米等农田中,幼苗期的鼠密度在每亩地的20只以下为B级标准。
在城市环境中,B级标准通常根据
城市面积和人口密度制定。
例如,每平方公里鼠密度保持在100只以下,
并且每户住宅区的鼠密度保持在10只以下为B级标准。
此外,在某些特定场所,如单位或室内环境,防鼠设施和鼠密度控制水平也可能有B级标准。
例如,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5%,或者房间数30间以下的单位防鼠设施完全合格,超过30间的单位不合格房间数不超过1
间等。
在室内鼠密度控制水平方面,B级标准可能是阳性房间数不超过1间,具体取决于房间的数量。
总的来说,B级标准在不同场合下的具体数值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核心都是将鼠类控制在较低的密度水平,以减少其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灭鼠前鼠密度和蚤指数检测结果
![灭鼠前鼠密度和蚤指数检测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612cb716650e52ea55189871.png)
灭鼠前、后鼠密度和蚤指数检测结果
灭鼠前
1、鼠密度检测:在疫点室内投放150个鼠笼,方法为每10㎡间房布1个,共2天,共投放鼠笼300个,捕到活鼠26只(黄胸鼠20只,褐家鼠6只);室外投放150个鼠夹,方法为沿墙脚或田埂每5米布1个,共2天,共投放鼠夹300个,捕到活鼠14只(黄胸鼠12只,褐家鼠2只)。
笼夹均为晚放晨收。
笼、夹的鼠密度分别为8.7%和4.7%。
2、蚤指数检测:在捕到的40只鼠中,有20只鼠带蚤,共发现蚤12匹,蚤指数为0.6。
3、地面游离蚤指数检测:在疫点室内放150张以上粘蚤纸,方法为每间房布5张,四脚及中心各1张,晚放晨收,共捕到鼠蚤32匹,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21。
灭鼠后:方法同前。
1、室内投放鼠笼300个,捕到活鼠2只(为褐家鼠);室外共投放鼠夹300个,捕到活鼠1只(为黄胸鼠)。
笼的鼠密度为0,夹的鼠密度0.3%。
2、蚤指数检测:在捕到的2只鼠中,未发现鼠蚤,蚤指数为0。
3、地面游离蚤指数检测:在疫点室内放150张以上粘蚤纸,方法为每间房布5张,四脚及中心各1张,晚放晨收,共捕到鼠蚤5匹,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3。
病媒生物防制C级标准
![病媒生物防制C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60ad62c767f5acfa1c7cd7a.png)
病媒生物防制C级标准
一、鼠密度控制水平
1、防鼠设施C级标准: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3%。
2、外环境鼠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5%。
二、蚊虫密度控制水平
1、小型积水蚊虫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0.8。
2、大型水体蚊虫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采样勺指数小于或等于5%,平均每阳性勺少于8只蚊虫幼虫和蛹。
3、外环境蚊虫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停落指数小于或等于
1.5。
三、蝇类控制水平
1、生产销售直接人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室内不得存在蝇类孳生地。
2、室内成蝇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有蝇房间阳性率小于或等于9%,阳性间蝇密度小于或等于3只/间。
3、室外蝇类孳生地密度控制水平C级标准:蝇类孳生地阳性率小于或等于5%。
4、防蝇设施C级标准:防蝇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0%。
四、蜚蠊密度控制水平
1、成若虫侵害率C级标准:蜚蠊成若虫侵害率小于或等于5%,平均每阳性间(处)成若虫数小蠊小于或等于10只,大蠊小于或等于5只;
2、卵鞘查获率C级标准:蜚蠊卵鞘查获率小于或等于3%,平均每阳性间(处)卵鞘数小于或等于8只。
3、蟑迹查获率C级标准:蟑迹查获率小于或等于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鼠密度b级标准
鼠密度是指一定区域内老鼠的数量,通常用每平方米或每公顷的老鼠数量来衡量。
鼠密度的评价标准分为A级、B级、C级三个等级。
而本文将重点介绍鼠密度的B级标准及相关参考
内容。
B级标准是指在一个区域内,鼠密度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阈值,
但尚未达到严重的程度。
根据专业标准,B级鼠密度的区域应
满足以下条件:
1. 通风条件:鼠密度高的区域通风要求较好,以减少鼠类在此地方滋生的可能。
2. 清洁度:B级鼠密度标准要求区域保持一定的清洁度,包括
减少杂物和垃圾的堆积。
清洁的环境可以阻止鼠类寻找食物和栖息地。
3. 整洁度:B级鼠密度标准要求区域整洁,中空结构、电线等
暴露部分没有被鼠类破坏。
4. 防护设施:B级鼠密度标准要求区域内存在一定的防护设施,如防鼠网、捕鼠器等,以防止老鼠进入。
5. 防治措施:B级鼠密度标准要求需要进行适当的鼠害防治措施,如定期巡查清扫、设置鼠夹和使用环保鼠药等。
参考内容:
1. 鼠密度监测方法:可采用鼠害密度调查方法,通过设置定点和定期进行鼠类的调查和统计。
通过捕捉或使用鼠类识别工具,记录捕捉数量和种类,并将其与标准进行比对,以确定鼠密度的级别。
2. 鼠害预防与控制:对于B级鼠密度的区域,可采取一系列
措施进行鼠害预防和控制。
比如,封堵鼠洞、清除垃圾、保持室内清洁、消除食物和水源等措施,以减少鼠类的滋生和扩散。
3. 定期巡查和清扫:B级鼠密度的区域需要定期进行巡查和清扫,以确保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此外,还可以针对潜在的问题区域,加强防护设施的安装和维护。
4. 组织员工培训:对于在B级鼠密度区域工作的人员,应进
行鼠害防治的培训,包括鼠类的生态习性、防护设施的使用和检查方法等。
只有全员共同参与,才能有效控制鼠密度的上升。
5. 监测和记录:为了及时了解鼠密度的变化和控制效果,建议建立鼠密度的监测和记录系统。
通过建立档案,可以对鼠密度的趋势和变化进行掌握,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总结起来,B级鼠密度的标准要求区域在通风条件、清洁度、
整洁度、防护设施、防治措施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
通过鼠密度监测、鼠害预防与控制、定期巡查和清扫、员工培训、监测和记录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鼠密度的上升,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