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监测方案

一、施工监测的重要性和目的

1、施工监测的重要性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维护结构承受荷载并导致围护结构和土体的变形,深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周围土体的沉降和侧向位移等中的任一量值超过容许的范围,将造成基坑的失稳破坏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基坑工程设置于力学性质相当复杂的地层中,在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和变形预估时,一方面,基坑围护体系所承受的土压力等荷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对地层和围护结构一般都作了较多的简化和假定,与实际有一定的差异;加之,基坑开挖与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延迟过程,以及降雨、地面堆载和挖机撞击等偶然因素的作用,可能使得现阶段在基坑工程设计时对结构内力计算以及土体变形的预估与工程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并在相当程度上仍依靠经验。因此,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出现异常情况时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参数。2、施工监测的目的

基坑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是为了防止深基坑开挖影响周边设施的安全影响,保证基础施工的正常进行。但在基坑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条件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加之周围环境对基坑变形的严格要求,深基坑临时支护结构及周围环境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基坑开挖和地下室施工期间开展严密的现场监测可以为施工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做到信息化施工,监测数据和成果是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判别工程是否安全的依据;另一方面,设计人员通过实测结果可以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原有的设计方案,确保地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同时基坑施工监测的目的主要有:

2.1根据监测结果,发现可能发生危险的先兆,判断工程的安全性,防止工程破坏事故的发生,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2.2 以基坑监测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

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

2.3 为设计人员提供准确的现场监测结果使之与理论预测值相比较,用反分析法求得更准确的设计参数,修正理论公式,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原有的设计方案,以指导下阶段的施工,确保地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同时也能为其它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二、监测方案编制的依据

根据本工程监测技术要求、施工工况和具体的环境情况,本监测方案对监测项目的设置遵循合理、可靠、经济的原则。

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相关资料

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土钉支护边坡结构顶部沉降、水平位移监测;

xx路道路的沉降观测;

地下水位监测(坑内地下水位监测、坑外边坡地下水位监测、xx路下的水位监测;

道路(xx路、基坑周边临时道路)裂缝监测,其中临时道路裂缝发生后,做好监测与记录、并做好记号后立即采用灌浆封闭。

四、测量技术方法及要求

1、监测技术方法

1.1 沉降测量

采用相对高程系,利用建立的水准测量监测网,参照Ⅱ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用水准仪引测。历次沉降变形监测是通过高程基准点间联测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线路,由线路的工作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施工前测定(至少测量2次取平均)。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沉降量,本次高程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沉降量。

1.2 水平位移测量

1.2.1视准线法

在基坑每边设立2个参照点,建立一条基准线,用经纬仪投影至地面,尽量在基准线上布设水平位移点,用钢尺量测位移点到轴线的偏移距离,从而了解围护体顶部水平位移的情况。某监测点本次偏移值与前次偏移值的差值为该点本次位移变化量,本次偏移值与初始的偏移值之差值即为该点累计位移量。

1.2.2坐标法

对于无法采用视准线法的测点,采用坐标法观测。用全站仪架设于某稳定基准点,观测测点坐标,取三次平均值作为初始值。本次观测值与前次观测值之差为该点累计位移量。

1.3地下水位量测

基坑内设置6个水位观察孔,xx路南侧布置3个水位观察孔,将地下水位管放入孔中,再用中粗砂等渗透水材料填实,水位管管口高程可用水准仪测得。管口顶部至管内水位的高差由钢尺水位计测出,由此计算水位与自然地面相对标高。各孔水位高程的初始值在观测管埋设稳定后并在基坑开挖前作两次测定,取平均值为其初始值。日常监测值与初始值的差值为其累计变化量,本次与前次测得之值的差值为其本次变化量。

2、监测要求

2.1 沉降基准点的选择

在远离施工区(大于3倍基坑开挖深度)的稳定区域设立3个水准基点,三个基准间距大于30米,基准点的选择宜选在带基础的建筑物底部或坚实的空旷区域,水准测量在此基础上建立水准测量控制网,必要时可与业主单位提供的水准高程点进行联测,确定其水准高程。每次测量前3个基准点进行联测,是否有变化,如果某一点有沉降进行及时修正,如果联测正常则进行正常测量。

为了保证沉降观测的精度,在布设水准路线时,如现场通视条件较好可参照Ⅱ等水准规范测量要求,视距不超过30米,进行闭合或符合线路测量;水准观测时间尽量选择早上温差变化小,在阳光下测量必须撑伞。由于工地现场情况复杂,线路测量时尽可能固定测站位置。

本工程采用相对高程系,如有特殊要求也可与业主提供的绝对高程水准点进行联测采用绝对高程系。

2.2 水平位移起视点的选择

水平位移起视点易选择距基坑4倍开挖深度以外的建构筑物房角或醒目的标志,起视点选择后应有详细的图示,注明起视点位置特征以便观测时较容易的寻找到目标;仪器的架设易选择水平位移变化较小的基坑的转角处。

3、测量仪器的检校

DSZ2+FS1水准仪、J2经纬仪、全站仪、2M铟钢尺,使用时仪器鉴定证书必须在有效期内,按照规定对要求每年必须对使用的仪器进行鉴定,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每天工作开始前检查标尺水泡、仪器气泡,发现异常应停止工作检查仪器,改正合格后方可使用。

经纬仪及全站仪测角精度2″。

2m铟钢水准尺的精度为0.01mm。

测站高差观测中误差不大于0.5mm。

4、测量精度

4.1 水平位移监测精度

基坑围护坡顶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围护墙(坡)顶水平位移报警值按下表3确定。

基坑围护坡顶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

设计控制值(mm) ≤30 30-60 >60

监测点坐标中误差≤1.5 ≤3.0 ≤6.0

注:监测点坐标中误差,系指监测点相对测站点(如工作基点等)的坐

标中误差,为点位中误差的2

1。

4.2 沉降(竖向)位移监测精度

基坑围护坡顶、道路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竖向位移报警值按下表确定,测量精度应满足二等水准精度要求。

基坑围护墙(坡)顶竖向位移监测精度(mm)

竖向位移报警值≤20(35)20-40 ≥40(60)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

≤0.3 ≤0.5 ≤1.5 差

注: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系指相应精度与视距的几何水准测量单程一测站的

高差中误差

4.3 裂缝监测精度

裂缝监测应包括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及变化程度,需要时还包括深度。裂缝监测数量根据需要确定,主要或变化较大的裂缝应进行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