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论文: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康复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心理干预对脑中风患者康复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脑中风患者康复的影响
【】 粱万年 . 2 疾病预 防控 制人 员传 染病 防治培训教 材[ . M】 北 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0 3 15 人 20 .2 . 【】 HarhnA, e t r . cicl ei fh t aueo 3 na a R t t L A ta rve o t le tr n ue ri w e ir
【 钟文津 , 4 】 蔡素玲 , 慧红 . 钟 护士 针刺伤 后心理状 态的调 查 分析【 .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0 02 ( )7- 0 】 2 1 ,62 :9 8 . 4 ( 收稿 日期 :0 2 0 一l) 2 1— 3 5
心理干预对脑 中风患者康复的影响
王 薇
( 镇江市健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镇江 220) 100 【 摘要】 目的 :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中风患者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中心5 年来随访的脑 中风患者4 例 , 0 随机分为 干预组( 例) 2 0 和对照组( 例) 2 0 , 两组均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 , 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
率, 对医务人 员自身的保护及医院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临床 针刺伤发生的几率较高, 大部分护士针刺伤后的 心理反应为害怕但却消极无奈Ⅲ 我科采用安全型静脉留置 。
针 配 合联 接头 进 行 输 液 后 , 理 人 员 对输 液 治 疗 过程 中可 护 能 会发 生 的针刺 伤不再 有恐 惧感 。
(4 l ±3 2 ) ; 出血 l 、 梗死 3 。 选 标准 : 6 。3 .5 岁 脑 0例 脑 0例 入 ①
2结果
干预 组、 对照 组患者干预后 的A L评分 明显高 于干 D 预前( 尸<00 )且 干 预组 干 预后 的AD .1, L评 分 明 显高 于

中风康复中的心理支持作用

中风康复中的心理支持作用

中风康复中的心理支持作用中风,这一突如其来的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严重的损害,更在心理层面投下了沉重的阴影。

对于中风患者而言,康复之路漫长而艰辛,而心理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中风发生时,患者的生活瞬间被打乱。

身体的一侧可能失去知觉或行动能力,语言表达变得困难,日常的简单活动如穿衣、进食都成为巨大的挑战。

这种身体功能的突然丧失,会让患者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无助感。

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恐惧,担心自己成为家庭的负担,害怕永远无法恢复正常的生活。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心理支持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给予患者希望和勇气。

首先,心理支持能够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

一个积极的心态是战胜疾病的关键。

通过鼓励和引导,让患者相信自己有康复的可能,哪怕进步是微小的,也值得为之努力。

这种积极的信念能够激发患者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康复训练。

心理支持还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中风后的患者往往会经历情绪的波动,焦虑自己的病情是否会恶化,抑郁于失去的健康和正常生活。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家人朋友的耐心倾听和理解,可以让患者的情绪得到宣泄,感受到被关心和在乎。

通过心理干预的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学会应对不良情绪,从而提高心理的韧性。

家人在中风患者的心理支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家人的陪伴和关爱是患者最坚实的后盾。

他们的鼓励和支持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

家人可以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陪伴他们进行训练,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同时,家人也要注意自身的情绪状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以免将负面情绪传递给患者。

社会支持也是心理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可以为中风患者提供康复交流的平台,让他们结识同样经历的伙伴。

在这个群体中,患者可以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互相鼓励和支持。

此外,社会的关爱和包容,如无障碍设施的完善、公众对中风患者的理解和帮助,都能够增强患者回归社会的信心。

心理护理在中风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

心理护理在中风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

心理护理在中风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中风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选择的时间区间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以我院收支的50例中风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选其中2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设为常规组,剩余25例患者加入心理护理,并设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中风患者在康复期护理中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中风;焦虑、抑郁;常规护理中风也叫作脑卒中,是中医学中的名词,偏瘫是中风发生的时候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出现中风后常见后遗症。

患者运动能力、语言能力、肌肉力量等很多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为患者的生过带来非常多的不良影响。

大多数患者在患病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甚至对于治疗失去信心,这就要求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疏导其不良心理[1-2]。

基于此,本文旨在对中风患者在康复期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展开调查,通过对比分组的方式,分析两种护理模式带来的效果,现有如下调查数据。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的时间区间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以我院收支的50例中风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选其中2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设为常规组,剩余25例患者加入心理护理,并设为研究组,常规组25例,男女人数分别为12和13人,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8.23±6.91)岁;研究组25例,男女人数分别为11和14人,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9.01±6.47)岁。

P>0.05。

1.2护理方法1.21常规组:此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侧重点还是集中在对患者的整体治疗上,给予患者用药护理、康复训练护理、生活及饮食护理,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等。

中风后康复中的心理支持研究

中风后康复中的心理支持研究

中风后康复中的心理支持研究中风,这一突如其来的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也在其心理层面投下了浓重的阴影。

在中风后的康复过程中,心理支持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犹如一束温暖的光,照亮患者在黑暗中前行的道路。

中风后的患者,往往面临着身体功能的障碍,如肢体偏瘫、言语不清等。

这些身体上的变化,让他们原本熟悉的生活变得陌生而艰难。

曾经能够自如行走、自由交流的简单事情,如今却成为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这种巨大的落差,极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

他们可能会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恐惧,对自己失去信心,觉得自己成为了家庭的负担。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心理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与陪伴是最为基础和关键的。

他们的理解、耐心和鼓励,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安全,增强其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家人要积极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机会,让他们的情绪能够得到宣泄。

医护人员在心理支持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专业的医护人员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康复,还要留意他们的心理状态。

通过定期的心理评估,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医护人员的一句鼓励、一个微笑,都可能给患者带来莫大的安慰。

心理支持还包括为患者提供正确的疾病认知和康复信息。

许多患者由于对中风及康复过程的不了解,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惧。

通过详细的解释和教育,让患者明白中风后的康复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虽然可能充满挑战,但只要坚持努力,就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康复观念,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康复积极性。

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干预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学会应对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

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则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同时,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也对患者的心理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鼓励患者参与社区康复活动,与其他中风患者交流经验、互相鼓励,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

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康复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康复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康复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摘要】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会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心理护理在中风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患者面对康复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通过心理护理,中风患者可以更好地适应疾病的变化,增强信心和积极性,有效提高康复效果。

心理护理也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护理在中风康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更加注重个性化、全面化的心理辅导和支持,以帮助中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风患者、心理影响、心理护理、康复、生存质量、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中风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通常会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中风发生后,患者常常会出现生理功能障碍,比如言语困难、肢体瘫痪等,这不仅给患者本身带来身体上的困扰,更是对其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风患者往往会感到无助、焦虑、失落等负面情绪。

他们可能会因为自身的身体状况而感到沮丧和绝望,无法正常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中风患者还可能面临社会角色的改变,比如无法继续工作或独立生活,这些都会加重其心理负担。

中风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不可忽视。

及时的心理护理和支持对中风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接下来将探讨心理护理在中风康复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心理护理来提升中风患者的生存质量。

1.2 心理护理在中风康复中的作用心理护理在中风患者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风对患者的心理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患者常常会面临焦虑、抑郁甚至自卑等心理问题。

而心理护理可以通过情绪疏导、心理支持、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更好地应对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心理护理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康复信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患者的康复自信度和康复动力。

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心理护理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个人需求和独特情况,为其量身定制康复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风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风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心 理 卫 生

a m i l y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I d o c t o r
家 庭 心 理 医 生
2 0 1 4年 1 2月第 1 2 期
心理护理干预对 中风 后抑郁 患者康 复的影响
毛 美凤
( 浙江 省 嘉兴市 中医 医院针 推脑 病科 浙江 嘉 兴 3 1 4 0 0 0)
中风又叫脑 卒中 , 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危害 , 并有较高致残率 、 致死率 的疾病 … 。此类患者病后多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常表现 出自责 、兴趣减退 、情 感低 落等l 临床表现。而影响患者康复的主要原 因往往是 中风后抑郁 。给予此 类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 , 能够促进 患者 的恢复 ,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 研究对 中风后抑郁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 ,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风后抑 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中风后 抑郁;0理护理 干预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F u g— M e y e r 量表
【 中图分 类号1 R 7 4 9 4 + 1 【 文献标识码 l A 【 文章编号】1 6 7 2 — 8 6 0 2( 2 0 1 4 )1 2 - 0 0 5 4 — 0 1
4 ) 保护患者 的自尊心 随着社交能力 以及生活 自理能力下降 ,患者 自 尊心
与韩翠 , 罗永梅, 李保华 ’ 等人的研究结果 一致, 表明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 脑卒 中后 患者的抑郁状态 , 促进患者心理康复 , 改善生活质量 , 有助于中风后抑
郁患者的全面康复 。 综 上所 述, 心理护理干预对 中风中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神经缺损功能恢复具有
3 讨论
有精神运动迟缓 、 表情淡漠 、 情绪低落等 临床症状 。 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 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 ,每组各 3 1 例 ,两组抑郁状态以及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

心理因素对中风康复的影响研究

心理因素对中风康复的影响研究

心理因素对中风康复的影响研究概述:中风(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中风康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生理、认知和情绪等多个方面。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因素对中风康复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可能的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一、认知因素对中风康复的影响:中风后,患者常常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注意力、记忆、执行功能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认知障碍会对康复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发现,认知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促进康复。

通过认知训练,患者可以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能力,增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中风后的生活。

二、情绪因素对中风康复的影响:中风会引发患者的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这些情绪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干扰康复过程。

研究表明,情绪支持和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康复效果。

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中风后的情绪困扰,增强康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社会支持对中风康复的影响:社会支持是指来自家庭、朋友和社会环境的支持和关爱。

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中风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动力和信心,减轻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促进康复效果的达成。

因此,在中风康复中,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非常重要。

四、自我效能感对中风康复的影响: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念和自信心。

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对中风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患者对自己的能力和康复前景持有积极的信念,会更有动力去参与康复活动,并取得更好的效果。

因此,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地促进中风康复。

结论:心理因素对中风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

认知因素、情绪因素、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等因素都可以通过相应的干预措施来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

因此,在中风康复中,除了生理治疗外,心理干预也应被纳入康复计划中。

通过综合考虑和有效干预心理因素,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中风后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全面的康复。

中风后康复中的心理支持与护理

中风后康复中的心理支持与护理

中风后康复中的心理支持与护理中风,这个突如其来的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也在心理上投下了沉重的阴影。

对于中风患者来说,康复之路漫长而艰辛,而心理支持与护理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风后的心理变化是复杂多样的。

患者在面对身体功能的突然丧失,如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往往会产生震惊、否认、愤怒、抑郁、焦虑等一系列情绪反应。

一开始,他们可能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拒绝相信自己生病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意识到身体的变化不可逆转时,愤怒和沮丧的情绪可能会涌上心头。

这种情绪的波动不仅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对康复进程产生负面影响。

在中风后的康复中,提供心理支持是帮助患者重建信心和积极面对生活的关键。

首先,家人和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耐心。

倾听他们的倾诉,让他们能够宣泄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能成为患者心灵的慰藉。

要让患者知道,他们不是独自在战斗,身边有许多人愿意陪伴他们走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同时,为患者设定合理的康复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标过高会让患者感到挫败,目标过低则无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康复目标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步制定和调整。

每当患者取得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增强他们继续康复的动力。

护理人员还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学会接受自己的病情。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却是走向康复的必经之路。

可以通过分享一些成功康复的案例,让患者看到希望,相信自己也能够逐渐恢复。

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其他病友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减少孤独感和无助感。

除了心理支持,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中风患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

保持房间的整洁、安静,避免过多的噪音和干扰。

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要合理安排他们的起居,确保他们能够方便地进行各项活动。

饮食方面,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摘要】目的:为中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将我科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中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双号法形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其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干预组NIHSS评分更低(P<0.05),干预组认知能力更好(P<0.05),干预组心理状况更好(P<0.05)。

结论:为中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其康复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中风;康复效果中风即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根据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两类[1]。

虽然具体表现存在差异,但中风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包括偏瘫、失语、失禁、意识障碍等。

中风多起病急骤,患者在无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遭遇严重创伤,常会出现心理问题[2]。

较大的心理压力不仅会直接影响机体状态,引起内分泌、心血管等系统的紊乱,还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的预后造成较大的消极影响。

本文讨论为中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科收治的中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双号法形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其中常规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2~76岁,平均(54.26±4.36)岁。

干预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0~78岁,平均(54.18±4.24)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认真完成包括执行医嘱、营养支持、训练康复等内容在内的护理工作,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2.1 患者心理状态评估仔细收集患者的各项资料,包括年龄、工作、家庭状况、受教育程度、个人爱好等,并根据患者的资料及护理过程中的观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可能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等信息,并在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后,利用SAS、SDS、HAMA、HAMD等评价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中风患者的观察、心理护理及护理对策-护理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中风患者的观察、心理护理及护理对策-护理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中风患者的观察、心理护理及护理对策-护理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中风是由于循环系统的血管破裂或闭塞所导致的各种脑血管意外,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现已与心血管疾病一起成为我国人口中主要的致死和致残的原因.目前,我国的中风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城市高于农村,积极防治中风,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是促进其恢复的重要措施.1 一般资料我院2013 年1~12 月,共收治中风患者42 例,其中男28例,女14 例,年龄在56~82 岁.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观察,并根据患者的体征给予及时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患者对治疗、护理效果满意.2 观察与心理护理2、1 观察:中风之后,由于脑神经功能受损,多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平时身体尚健而突患中风的患者,常难以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如,不安、恐惧、焦虑、忧郁、失望等不良情绪.2、2 心理护理:这些心理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因此心理治疗就显得十分必要.要多深入病房问候患者,多与患者交流,发现患者的痛苦应及时治疗处置,建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说明病情,讲明主动配合治疗的意义,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合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与患者多交流,使患者有机会得以宣泄,通过向亲友、同事、医护人员的倾诉,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从逃避的心理转为接受现实,积极面对的心理,使其不再进行无谓的担心,摆脱负面情绪纠缠,并培养其不急躁、乐观稳定、顺应自然的成熟人格.3 护理对策3.1 积极治疗原发病:循环系统的血管破裂或闭塞所导致的中风,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形成的最常见的原因,而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则可加速脑动脉硬化的进展.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指导患者按时服用降血压药物,定期测量血压,使血压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切不可将血压降得过快、过低.血糖过高者,应按时服用或注射降血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同样,高血脂患者,也要按时服用降血脂药物,定期测定血脂值.3.2 急性期的处理至关重要:定时测量血压,调节血糖、血酯,密切观察其变化,及时准确地记录,如血压大幅变动、患者偏瘫加重,突发喷射性呕吐,需立即汇报医师.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并注意患者是否有呕血、黑便.3.3 早期康复活动:帮助患者早期进行活动,保持瘫痪肢体各关节的功能位置,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教会患者及家属被动活动肢体的方法,以及技巧,帮助患者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3.4 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原则上以清淡、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多蛋白饮食为宜,如豆类及豆制品、蛋清、牛肉、羊肉、猪瘦肉、鱼类、鸡等,禁止食用动物内脏,多吃水果和蔬菜,尤其芹菜、卷心菜、白菜为宜.同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服用一些缓泻剂.3.5 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由于患者文化、职业、社会地位不同,接受能力有很大差异,应根据患者的不同层次选择易接受的教育内容.常用的宣传方式有口头讲解、看幻灯片和提供书面的健康教育内容,对家属的健康教育主要是使家属获得相关知识,给患者提供正确的协助,成为患者院外康复过程的监督者和积极合作者,通过对中风患者及家属的出院指导,使患者及家属掌握了所患疾病的自我监测方法、自我护理措施、复诊指征及方法,解决了患者焦虑烦躁的情绪,使患者有了良好的心态.。

中风后康复中的心理支持作用

中风后康复中的心理支持作用

中风后康复中的心理支持作用中风,这一突如其来的健康危机,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损伤,更在心理层面投下了沉重的阴影。

对于中风后的康复而言,心理支持的作用至关重要,却常常被忽视。

中风后的患者,往往面临着身体功能的丧失或减弱,比如肢体活动受限、语言表达困难、吞咽障碍等。

这些身体上的变化,会让患者感到极度的无助和沮丧。

他们可能原本是家庭的顶梁柱、工作中的佼佼者,如今却连基本的生活自理都成了问题。

这种巨大的落差,很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心理支持在这个时候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

它能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康复过程中的种种困难。

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激发患者内在的康复动力。

当患者相信自己能够恢复,他们会更主动地参与康复训练,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从而提高康复的效果。

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与支持,是中风患者心理支持的重要来源。

他们的陪伴、鼓励和理解,能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安心。

家人耐心地倾听患者的倾诉,给予他们情感上的宣泄出口,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朋友的探望和关心,也能让患者感到自己并没有被社会遗忘,依然是被关注和重视的。

专业的心理辅导在康复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心理医生能够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帮助患者识别和处理负面情绪。

通过心理治疗,患者可以学会应对挫折和压力的方法,增强心理韧性。

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变对疾病的消极认知,重建积极的思维模式。

心理支持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社交功能。

中风后的患者可能因为身体的变化而变得自卑、孤僻,不愿与他人交流。

但通过心理支持,鼓励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参加社交活动,能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社交互动也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进一步促进心理的健康。

在康复环境中,营造一个积极、鼓励的氛围同样重要。

医护人员的热情态度、病友之间的相互鼓励,都能让患者感受到希望和力量。

定期组织的康复分享会,让成功康复的患者分享经验,也能为其他正在康复中的患者树立榜样,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中风患者护理论文

中风患者护理论文

中风患者的护理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和有效的护理对中风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9年2月至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64例,脑梗塞的患者为40例,脑出血的患者为24例。

结果:通过对本组64例中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和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部分患者生活可以自理。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本院68例中风患者经过治疗及有效的康复训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部分患者生活可以自理。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达到较好的康复状态,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了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中风患者;康复训练;护理【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07-02中风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为特点的一类疾病。

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

为了尽早恢复患者瘫痪的手足功能,减轻或消除语言障碍,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康复,使患者尽可能地回归原来的工作和生活[1],现将我院收治的64例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经过早期康复训练和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

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52~78周岁,平均年龄68.5岁,脑梗塞的患者为40例,脑出血的患者为24例。

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和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部分患者生活可以自理。

2 护理2.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需贯穿整个康复治疗过程。

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技术对中风患者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技术对中风患者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技术对中风患者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的影响分析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与康复技术联合应用于中风患者治疗中,对其精神状态及自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07-2014.07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中风患者,运用抽签法将其随机性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3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心理护理及康复技术干预。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精神状态评分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中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技术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其精神状态,以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标签:心理护理;康复技术;中风;自理能力;精神状态;影响脑中风就是脑卒中,一般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

脑中风的致残率、死亡率非常高[1],对患者的健康安全具有较大危害。

随着国内医学界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治疗脑中风的疗效也逐渐升高,但是脑中风治疗后很容易出现严重的临床并发症。

通常临床表现为精神状态不佳,生活自理能力极大程度下降,所以治疗的护理工作不容小视。

现选择2013.07-2014.07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中风患者,进一步探析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技术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07-2014.07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中风患者,运用抽签法将其随机性分成对照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各有38例。

对照组中,包括18例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

年龄范围为49-82岁,平均年龄(65.41±4.27)岁。

其中,脑梗死者21例,脑出血者17例。

研究组中,包括16例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

年龄范围为47-79岁,平均年龄(66.32±4.55)岁。

其中,脑梗死者23例,脑出血者15例。

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情况不具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可比性较强。

1.2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主要是患者住院后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介绍,同时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治疗及护理干预。

中风患者康复期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中风患者康复期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中风患者康复期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目的:进一步研究中风患者康复期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方法:收集了2011年5月-2012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针对患者焦虑震惊、混乱否定、悲观抑郁、拒绝不合作等心态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策。

结果:经过针对性心理护理,患者的不同心理障碍均得到了有效治疗,有效促进了疾病的治疗与预后。

结论:加强中风患者康复期心态分析与心理护理支持,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性,促进疾病恢复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标签:中风康复期心态分析心理护理中风也称为卒中,在临床上多表现为突然昏倒、无意识、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这种疾病是由肝风内动和风邪外袭所导致的,同时,患病率和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均非常高,是现阶段实际范围内三大死亡性疾病。

因为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患者容易出现悲观、焦虑等多种不良情况,进而影响疾病的治疗。

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中风患者的护理。

为了进一步研究中风患者康复期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笔者收集了2011年5月-2012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了2011年5月-2012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其中,28例男,22例女,患者年龄在49-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2.4)岁。

1.2 方法中风患者康复期经常会出现四种常见的心理状况:震惊:9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震惊、焦虑等现象,由于疾病起病急、症状严重,在患者毫无思想准备条件下就出现生活不能自理、失语、偏瘫等症状,心理恐惧,表现为焦虑、震惊、担心死亡等等。

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患者的了解,在全面提升疾病康复技术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帮助。

通过娴熟的技术操作、从容的态度赢得患者信任,使患者产生依赖与安全感。

结合患者不同的性格、病程、文化水平等特点,针对性进行心理安慰,将疾病的发生机理、治疗、预防等知识详细介绍给患者,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

中风患者的心理康复研究

中风患者的心理康复研究

中风患者的心理康复研究中风,这一突如其来的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还在他们的心理上投下了沉重的阴影。

对于中风患者来说,心理康复与身体康复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心理状态的改善能够对身体的恢复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风后的心理变化是复杂多样的。

患者常常会经历震惊、否认、愤怒、抑郁、焦虑等一系列情绪反应。

一开始,他们可能难以接受自己突然患病、身体功能受损的现实,拒绝相信这一残酷的事实。

接着,愤怒的情绪可能会涌上心头,对命运的不公感到愤懑。

随着时间的推移,抑郁和焦虑的情绪逐渐显现,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对自身价值的怀疑,让他们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身体功能的丧失是一个重要原因。

原本能够自如行动、自理生活的人,突然变得行动不便、需要他人照顾,这种巨大的落差会严重打击患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其次,社交圈子的改变也会产生影响。

由于身体的限制,患者与外界的接触减少,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可能逐渐疏远,这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和失落。

再者,经济压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治疗费用的支出、可能失去工作导致的收入减少,都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那么,如何帮助中风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康复呢?心理支持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家人和朋友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理解,耐心倾听他们的倾诉,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并非孤立无援。

医护人员也应该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鼓励和安慰。

认知行为疗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和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并引导他们学会用更积极、合理的方式看待疾病和生活中的困难。

例如,当患者因为无法完成某项动作而感到沮丧时,帮助他们看到自己已经取得的进步,鼓励他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会逐渐改善。

康复训练中的心理激励也不容忽视。

在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的、可实现的步骤,让患者在每次完成一个小目标时都能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坚持训练的动力。

中风康复中的心理干预研究

中风康复中的心理干预研究

中风康复中的心理干预研究中风,这一突如其来的健康危机,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也在其心理层面投下了沉重的阴影。

在中风后的康复过程中,心理干预逐渐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患者的全面恢复和重新融入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风患者在经历了疾病的冲击后,往往会陷入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困境。

身体功能的突然丧失或受损,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这极易引发焦虑和抑郁情绪。

他们可能会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恐惧,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例如,一位曾经行动自如的患者,如今可能因为中风而无法独立行走、穿衣或进食,这种强烈的反差会让他们感到沮丧和无助。

心理干预在中风康复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

当患者心态乐观、充满希望时,他们更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相反,如果患者处于消极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对康复训练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康复进程。

其次,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增强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促进身体的恢复。

研究表明,长期的焦虑和抑郁会对身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而积极的心态则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康复。

此外,心理干预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社交功能和生活质量。

通过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重新融入社会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

那么,在中风康复中,常见的心理干预方法有哪些呢?认知行为疗法是其中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

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方式。

例如,当患者因为康复进展缓慢而感到沮丧时,治疗师可以引导他们关注已经取得的进步,而不是仅仅聚焦于尚未达到的目标。

心理支持疗法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治疗师通过倾听患者的倾诉,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和重视,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此外,团体心理治疗也逐渐受到关注。

将中风患者组织在一起,让他们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互相鼓励和支持,能够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护理经验204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段 洁武汉市中医医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14【摘 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40例中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评估结果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观察和比较40例患者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缺损功能。

结果:本组40例患者治疗后的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中风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中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中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特点包括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1]。

中风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障碍情况,导致患者出现脾气暴躁、性格怪异及不配合治疗等情况,从而不仅阻碍了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并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2]。

为了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中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40例中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1 一般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40例中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风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均经临床检查及CT 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③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具有感觉性失语的患者;②昏迷患者。

本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7~81岁,平均年龄(63.78±11.34岁);其中脑梗死患者31例,脑出血患者9例。

1.2 方法本组50例患者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抑郁型:对具有抑郁心理状态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给予患者充分的鼓励、安慰及关心,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悲观、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使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脑中风患者恢复期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脑中风患者恢复期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脑中风患者恢复期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目的探讨脑中风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对康复治疗发生的作用及效果,阐述其重要性。

方法对69例患者进行恢复期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充分发挥患者对治疗康复的积极性。

结果通过对69例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减少了脑中风患者并发症,促进了患者康复。

结论脑中风偏瘫患者恢复期配合心理护理,使康复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标签:脑中风;偏瘫;心理护理;恢复脑中风在我国是众所周知的中老年人疾病中的三高疾病,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残率。

由于疾病的影响,脑中风偏瘫患者常出现焦虑、恐惧、失眠、自尊的改变、愤怒、挫折感等[1]。

这些心理不良因素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必须把心理护理作为全面康复的核心。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脑中风偏瘫患者69例,脑出血21例,脑血栓形成16例,脑栓塞32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30例。

年龄42-68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

住院康复时间为半个月至半年不等。

1.2 心理护理方法1.2.1與医护保持和谐关系确保护理人员与患者良好沟通,共建和谐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及精湛的技术能力,能给患者讲解疾病的治疗康复知识,介绍疾病的治疗进展,并能熟练掌握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地康复训练,使患者心理上产生安全感,放心地将自己托付于护理人员。

经常与患者沟通、交谈、安慰、鼓励患者,唤起患者的自信心,主动参与康复计划。

通过沟通护士更加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病情,以便更好地修改制订护理方案,护理过程要尊重患者,对于患者遭受疾病的折磨,造成情绪不稳定,护士应关心、体谅,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对患者诉说病情表示高度理解和同情。

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对患者的要求及时周到解决,缩短护患距离,共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

1.2.2患者本身要保持乐观心态指导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是保证康复的基础。

不同心理状态对疾病的预后和康复效果会有不同的影响[2]。

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黄爱萍;王文风;包太成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09(006)02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中风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据此结果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用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缺损功能计分来评价心理护理效果.结果:经评估后,中风患者的心理以抑郁型、焦虑型多见,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使其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神经缺损功能得到好转,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缺损功能对比P<0.01.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实施个体化护理,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神经功能.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黄爱萍;王文风;包太成
【作者单位】516211,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516211,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516211,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技术对38例中风患者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的影响分析 [J], 盛玉霞
2.早期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康复的影响 [J], 唐小燕
3.早期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康复的影响 [J], 唐小燕;
4.补气活血通络汤联合项五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吞咽困难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李丽丽
5.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技术对38例中风患者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的影响分析 [J], 盛玉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论文
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康复和生存质量的
影响
中风是一种发病急,致残、致死率较高,是以脑出血、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的统称。

它已成为中老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和语言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减弱。

一旦患得此疾,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障碍,从而变得性格孤僻、或脾气暴躁、怪异,不配合治疗,成为治疗与康复的不利因素。

临床上采用一对一心理干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xx年1月~20xx年1月我院内科病房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4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年龄在46~89之间,平均年龄70,其中男:25例,女15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2.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根底上给予一对一的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细致周到护理。

采用问卷法进行心理测试,用百分比统计发生率,采用传统护理评估方法对2组进行比拟。

3.观察指标:比拟实验组和对照组经心理干预3月后以下各种指标的发生率。

4.结果:2组心理干预后比拟:实验组的肢体功能恢复与生存质量远远高于对照组。

见表1.
讨论:
1.中风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多见于中风后一月内或一段时间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患者,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瘫痪肢体能否早日康复,为此焦虑不安,过度紧张,甚至茶饭不思,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

〔2〕忧郁:多见于女性或老年患者:一般女性多敏感细腻,易压抑自己的感情,闷闷不乐、少言懒语;老年患者害怕“久病床前无孝子〞,或成为子女的负担,经常唉声叹气,暗自伤感。

〔3〕暴躁:多见于年纪较轻或经过短时间治疗效果不太理想的患者。

平时看上去好好的一个人甚至还是家中的顶梁柱转眼间变成
生活不能自理,说话别人都听不懂的“废人〞,这种巨大的落差会给病人严重的心理创伤,甚至绝望,他们无法接受目
前的事实。

〔4〕依赖:多见于年纪较大和缺乏独立性的患者。

他们只要有护士和家属在场,事事依赖他人,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也要别人帮助完成。

〔5〕盲目乐观:见于病情较轻或对疾病严重性认识缺乏的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
和护理,给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带来影响。

2对实验组开展一对一责任制心理护理:〔1〕以良好的仪表、语言、举止和沟通技巧取得病人信任。

〔2〕每个患者配备一名责任护士,根据每个病人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制定护理方案,开展一对一的心理护理。

每个护理人员都应具有爱心、热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

多于病人和家属沟通,及时发现患者的需求并予以帮助,掌握病人的病情,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睡眠质量、有无特殊习惯和嗜好,对于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或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勤巡视病房,及时发现问题,根据病人当时心理状态多给予鼓励性、抚慰性、指导性语言,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予以耐心,细致解释,并尽量满足。

向患者说明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转归,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合作,主动配合治疗。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优雅、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增加心理治疗的效果。

〔4〕指导家属配合心理治疗,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保持其健康的心理状态。

中风患者多生活不能自理或局部不能自理,需
要他人协助完成,而康复又是一个时间长、见效慢的过程,因此心理上经常产生,苦恼、压抑、无助甚至绝望等不良情绪,作为家属要有耐心,多了解患者的心理,多于患者交谈,多给予鼓励、抚慰等话语。

在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时不要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更不能说出伤害患者自尊和感情的话。

所有家庭成员都要以关心、体贴、尊重的态度对待患者,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多谅解患者,密切配合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形成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让病人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康复的意义,学会主动进行心理调节和自我控制,消除一切负情绪,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有恒心、有毅力地每天坚持主动和被动锻炼。

如果病情许可,应鼓励病人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陪同下进行床下活动,适当进行锻炼。

日常生活尽量自理,根据病情力所能及地做些家务和学习,自己能够做的事,尽量自己做。

鼓励患者参加一些娱乐和社交活动,在心理上正确对待自己的身表达状,慢慢恢复对生活、对社会的适应性。

要让其明白只有拥有健康的心态,才能拥有康复的希望。

〔6〕平安教育。

由于中风患者患肢无力,重心不稳,生活中存在各种平安隐患,作为医护人员和家属,要掌握患者的需求,及时予以协助,防止造成各种意外伤害。

体会
中风病人的心理障碍主要由于运动和语言障碍而产生的,无法依靠药物来恢复患者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应根据病人的病情、文化程度、生活背景及生活习性等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与家属密切配合,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干预,使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学会心理状态的调节和自我控制,保持最正确的心态,积极主动参与功能锻炼,促进患肢康复,提高生命质量,早日融入社会。

临床结果说明,心理护理在中风康复过程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其它药物治疗不可代替的;它不仅增进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并发症,对疾病的预后和肢体功能的恢复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总之,只有拥有良好的健康心态,一切才能变得有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