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必考25个实验考学练: 实验12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原卷版)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力学实验(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力学实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f28cf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e.png)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力学实验一、实验题1.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酱油的密度为g/cm³;(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选填“准确”“偏大”或“偏小”),理由是。
2.按要求填空。
(1)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cm;(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如图2所示的温度计示数是℃;(3)如图3是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将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10cm处,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且与玻璃板相距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可进行液体压强的相关实验。
(1)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做法一定不能使U形管内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改变的是(填序号);A.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D.将探头放在浓盐水中(浓盐水密度大于水)(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无关;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结论是;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两图进行对比;(3)现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清水和浓盐水,小明想要用图中的器材,鉴别出哪杯是清水,请写出操作步骤:。
4.实验复习课上,老师提供给同学们如下器材: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烧杯、柱状金属块、蜡块、细线、水等器材。
要求同学们测出蜡块的密度(已知ρ水=1×103kg/m3,g=10N/kg)(1)小明测量蜡块的密度,所用器材和方法如图甲和乙所示,小明测得的蜡块的质量是g,蜡块的密度是3g/cm;(2)小明学习了密度与浮力的知识后,知道测物质的密度不仅仅只有一种方法。
他在家里用下列器材测出了一个正方体木块的密度;℃所用器材:正方体木块、一只碗、一把刻度尺、水;a=;℃用刻度尺测出木块的边长3cm℃将木块放在碗里的水中,其漂浮在水面上。
中考物理总复习《阿基米德原理》专项测试题(附带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阿基米德原理》专项测试题(附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5dfe7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8.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阿基米德原理》专项测试题(附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长方体物块,将物块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不考虑液面变化),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
(不考虑液面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块的体积是500cm3B.物块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物块的密度是2.25×103kg/m3D.物块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2000Pa2.如图所示,一个空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若使这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药瓶在两次在水中橡皮膜都向内凹,这是因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B.乙图中橡皮膜凹进得更多C.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D.药瓶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浮甲=F浮乙3.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液体密度大,对浸在其中物体的浮力就一定大B.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的形状和浸没液体的深度无关C.只要物体的体积大,所受的浮力就一定大D.阿基米德原理只适合液体4.通过改变浮力大小使物体上升的是A.向盛有清水的杯子中加入食盐,沉在杯底的鸡蛋逐渐上浮B.水舱排水,潜水艇从水底向水面升起C.点燃油脂后,孔明灯冉冉升起D.向浮筒内压入气体,沉船慢慢浮出水面5.用压力计(可以测量压力大小的仪器)把一实心木块M(体积不变,密度小于水)压入水中完全浸没,如图所示M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压力计示数F和水温t 关系的是()A.B.C.D.6.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金属圆柱体将其缓慢放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距水面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对应的示数F,图乙是根据记录数据作出的F和h关系的图像。
初中物理中考必考的20个实验汇总(齐全含解析考点方向)
![初中物理中考必考的20个实验汇总(齐全含解析考点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1783226af78a6529647d53dc.png)
4、将光屏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5、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
次数
入射角 i
反射角 r
1
2
3 【实验结论】:
1、在反射现象中, 2、 3、反射角
在同一平面内; 居法线两侧; 入射角。
【实验补充】:
1、以法线 ON 为轴,将硬纸板的 B 面向后旋转,这时在 B 面上观察不到反射光 线,证明三线共面;通
光的反射定律是:“共面”、“两侧”、“等角”、“可逆”。 1、显示光路:光屏表面 粗糙 ,可以通过漫反射 显示光的传播径迹 ,操作时 要求入射光线要 贴着 光屏入射;也可以通过 烟雾 等手段显示光路。 2、验证共面:光屏 可折转 的作用是 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 在 同 一 平 面 内( 三 线 共 面 )。将 光 屏 折 转 后 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也找不到物体的像。此时
应去掉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火焰的成像情况。 4、光屏上没有像原因:
①蜡烛放在一倍焦距内; ②焦距太大,像成在光具座外。 ③蜡烛放在一倍焦距处。 ④三心没有在同一高度。 5、若像成在光屏左上角,可将①蜡烛左上移;②透镜右下移。 6、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的中心(即焰心、 光心、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实验 时发现蜡烛的像呈在光屏的上半部分,要想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该如何操作: ①向上移动光屏②向上移动蜡烛③向下移动凸透镜。 7、燃烧的蜡烛不断变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使像呈在光屏中央,应该将 光屏向上移动或蜡烛向上移动或凸透镜向下移动。
【实验数据】:
像与物的大 物体与玻璃 像与玻璃的 物像连线与 实像或虚像
初中物理中考必考实验汇总(共15个)
![初中物理中考必考实验汇总(共15个)](https://img.taocdn.com/s3/m/816ecb2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7.png)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一、天平测质量【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砝+m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二、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0~5 N,最小分度值是 0.2 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8 N。
三、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实验步骤】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 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 F2 和此时液面的示数 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 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四、测定物质的密度(1)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目的】测固体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原理】ρ=m/v【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 48.0 g。
2025年中考物理考点专题训练浮力实验含解析
![2025年中考物理考点专题训练浮力实验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4af56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09.png)
浮力实验考点一: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小宇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1)上述四种情况,____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有关。
(3)做____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①可能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②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③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④可能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⑤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⑥可能跟物体的形状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1)如图所示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检验猜想是正确的(填序号).(3)如果要检验②,请说出你的一个实验方案①;②;③.(4)此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班级的“物理小博土”为同学们做了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的铜块与铝块体积相同.(1)做①③④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 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2)分析______ 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无关.(3)做①②④⑥四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 .(4)做______ 三次实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______ .4.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猜想二: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猜想三: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12)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12)](https://img.taocdn.com/s3/m/b9d4afb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4.png)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12)【实验目的】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小桶、水、溢水杯。
【实验步骤】1、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体所受重力。
2、如图乙把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这时测力计的读数,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3、如图丙,测出小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力。
4、如图丁,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
【实验数据】【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
【必会考点】1、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物体所受的重力G、物体在水中时测力计的读数F、小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力G排、小桶所受的重力。
2、实验中溢水杯中一定要装满水否则会出现什么结果?测得的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偏小。
3、为了实验结果更准确,怎么调整实验顺序?实验前先称量小桶重力,顺序为丁甲乙丙。
4、实验时进行了多次实验并记录相关测量数据目的是:避免实验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5、如果用木块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将实验图甲测物体重力这步去掉,直接将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
6、若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能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经典题型】1.(2022枣庄)小李同学想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步骤如图(a)所示,甲、乙、丙、丁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
(2)小李利用三个不同物体a、b、c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数据如下表:/N 浮力空桶重桶与排开水的总重排开水重分析表中物体a、b的实验数据,小李得出的结论是:。
(3)小李在探究物体c所受浮力的实验中,排除各种测量误差因素的影响,发现物体c排开水的重力明显小于它所受浮力,请分析实验操作中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______。
(4)小张利用身边的器材对小李的实验进行改进: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重物、溢水杯(由饮料瓶和吸管组成)、薄塑料杯(质量忽略不计)等器材,装置如图(b)所示。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实验》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实验》测试卷(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e3737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9.png)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实验》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实验探究题(共30小题)1.小明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钩码,做“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实验。
下表是小明同学收集的实验数据。
弹力/N00.5 1.0 1.5 2.0 2.5弹簧总长度/cm 6.07.28.49.610.812.0弹簧伸长量/cm0 1.2 2.4 4.8 6.0(1)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上表的空白处。
(2)在坐标中画出的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
(3)分析实验数据或从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你可得到的结论是。
(4)支持你上述结论的依据是:。
(5)此实验结论在实际中的一个应用是:。
(6)在对本实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你觉得运用图象分析的优点有哪些?(说出一点即可)。
2.如图所示,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用同一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下滑,然后,在材料不同的表面继续运动,小车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问:(1)让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2)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滑动的距离越。
(3)推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
3.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相同。
(2)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3)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运动。
(4)汽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幸亏系着安全带,才没有破窗飞出。
请你解释这一现象。
答:刹车前人和车都是的。
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4.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阿基米德原理与浮力计算(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讲与必刷题型精练(全国通用)
![阿基米德原理与浮力计算(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讲与必刷题型精练(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eb037ae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0.png)
专题19 阿基米德原理与浮力计算【核心考点精讲】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排液排浮V G F g ρ==。
(3)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此时排气浮V F g ρ=。
(4)“浸在液体中”的含义①如图甲、乙所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此时物排V V =。
②如图丙所示,物体只有部分进入液体中,此时物排V V <。
(5)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深度等无关。
2、浮力大小的计算(1)称重法:拉物浮F G F -=(弹簧测力计两次的示数差)。
(2)压力差法:向下向上浮F F F -=。
(3)阿基米德原理:①g m 排排浮==G F ;②排液浮V F g ρ=。
(4)受力分析:① 漂浮、悬浮,物浮G F =;② 沉底,物浮G F <(物支浮G F F =+)。
【必刷题型精练】1.(2022•黄石模拟)在探究“物体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具体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
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操作步骤应该是( )A .甲、乙、丙、丁B .乙、甲、丙、丁C .乙、甲、丁、丙D .丁、甲、乙、丙2.(2022•河池中考)某同学用石块、细线、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和食盐等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下B.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1.0NC.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1.2×10﹣4m3D.丙图中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3.(2021•南通中考)如图,把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示数为2.5N,再将石块浸没在盐水中,示数变为1.5N,利用以上信息能求解的物理量是()A.石块的体积B.排开盐水的重C.石块的密度D.盐水的密度4.(2022•深圳模拟)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溢水杯盛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挂一个实心铁块,示数为F1;将铁块缓慢浸没水中(未接触溢水杯),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p甲<p乙B.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C.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F2﹣F1D.小烧杯中水的重力G=F1﹣F25.(2022•济南模拟)如图所示,四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甲、乙、丙、丁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
直击中考物理真题(全国精选)解析:阿基米德原理
![直击中考物理真题(全国精选)解析:阿基米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383ed3d998fcc22bdd10d7d.png)
直击中考物理真题:阿基米德原理(全国精选)解析一、夯实基础1.(2020·惠州) 把一个小铁块放入装满水的杯中,溢出的水重2N ,则小铁块受的浮力是 N ;排开水的体积 m 3。
【答案】2N ;2×10-4m 3【解析】(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2F G N =浮排, (2)∵F gV ρ=浮水排,∴43332=2101.010/10/F N V m g kg m N kgρ-==⨯⨯⨯浮排水。
2.(2020·南京)如图所示,体积相等,形状不同的铅球、铁板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则( )A.铁板受到的浮力大B.铝块受到的浮力大C.铅球受到的浮力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答案】D【解析】由题知,体积相等的铅球、铁板、铝块都完全浸入水中,∵物体浸没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 V =排物,∴铅球、铁板、铝块体积相同,所以排开水的体积也相同,又∵F gV ρ=浮液排,∴铅球、铁板、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3.(2020·荆州)游泳的人由河边走向深水处的过程中,如果河底布满碎石子,则人感觉( )A.脚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脚的压力越来越大B.脚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C.脚疼越来越轻,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D.脚疼越来越轻,因为水对人的压力越来越大【答案】C 【解析】河底对人的支持力,人越向深处,排开的水就越多,浮力就越大,支持力就越小。
4.(2020·保定)如图所示,把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全部浸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若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做法可行的是( )A.往烧杯里加水B.往烧杯里加些盐C.往烧杯里加些酒精D.把弹簧测力计向上提一下,但物体不露出水面 【答案】B【解析】加盐时液体的密度变大,金属块仍浸没,不变,故浮力变大,视重()就变小。
5.(2020·宜昌)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情况如图所示,它们中受到浮力最小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A【解析】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小,所以甲球受到的浮力最小。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专题实验15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含解析试题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专题实验15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含解析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c17f5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f.png)
实验15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考点聚焦探究课题: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探究过程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所受重力G;2.如图丁所示, 测出空桶的重力G桶;3.如图乙所示, 在溢水杯中装满水, 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金属块渐渐浸入水中,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 , 同时用小桶搜集溢出的水;3.如图丙所示, 测出金属块排开的水和小桶的总重力G总;4.换用不同物体、不同液体重做实验, 把所有的测量数据填写上在下表中;记录表格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F浮=G排满分是归纳——考点方向器材作用 1.弹簧测力计的作用?通过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考前须知1.本实验中,用到了“称重法〞测浮力,公式是:=-F G F浮拉2.实验中溢水杯倒水必须有水溢出后才能做实验,否那么会出现什么结果:会出现浮力大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3.实验前先称量小桶和最后称量小桶有何差异:最后称量小桶会因水未倒干净而产生误差进展了屡次实验并记录相关测量数据目的是:防止实验偶尔性、使结论更具普遍性经典例题1..〔2021•模拟〕以下A、B、C、D四幅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关系〞的过程情景。
请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1〕实验中所用圆柱体的重力为N;在情景图B中存在的错误是。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在情景C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N;圆柱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N。
〔3〕实验结果说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
〔4〕圆柱体从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水中,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者“保持不变〞〕。
【答案】〔1〕4;溢水杯未注满水;〔2〕1;1;〔3〕等于;〔4〕保持不变【解析】〔1〕由图B可知,实验中的所用圆柱体的重力G=4N;圆柱体放入水中前,溢水杯中的水应该满的,否那么溢出水的体积将小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所以在情景图B中存在的错误是溢水杯未注满水,应改为在溢水杯中装满水;〔2〕由图C可知,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N,那么圆柱受到的浮力F浮=G﹣F=4N﹣3N=1N;由图D可知,小桶和水的总重力G总=1.9N,由图A可知,空小桶的重力G桶=0.9N,那么圆柱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G总﹣G桶=1.9N﹣0.9N=1N;〔3〕由〔2〕可知,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4〕纠正错误后,即溢水杯中的水应该满的,圆柱体从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水中的过程,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由p=ρgh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保持不变。
上海市中考物理历年(2019-2023)真题分类专项(压强与浮力实验题)汇编(附答案)
![上海市中考物理历年(2019-2023)真题分类专项(压强与浮力实验题)汇编(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65c92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1a.png)
上海市中考物理历年(2019-2023)真题分类专项(压强与浮力实验题)汇编五年中考真题一、实验题1.(2020ꞏ上海ꞏ统考中考真题)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圆柱体在水中下降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和台秤示数的变化情况。
他们使圆柱体在水中缓慢下降,将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台秤的示数F2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h(厘米)F1(牛)F2(牛)1 1.0 7.7 10.32 2.0 7.4 10.63 3.0 7.1 10.94 4.0 6.8 11.25 5.0 6.5 11.56 6.0 6.5 11.5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的数据中F1、F2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F1,F2;②表中实验序号的数据表明,圆柱体在相应的位置已全部浸没在水中;③表中两组数据间F1变化量的大小为ΔF1,相应的F2变化量的大小为ΔF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圆柱体在水中缓慢下降的过程中,ΔF1与ΔF2的关系是。
当圆柱体处于实验序号6的位置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牛。
2.(2019ꞏ上海ꞏ统考中考真题)某小组同学在“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向上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圆柱体,测力计示数为F0.现将圆柱体悬空放置在一个烧杯中,倒入液体A,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为h,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以及F0和F的差为△F.接着,将液体A 替换为液体B,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一、二所示.表一液体A(ρA=1.0×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h(厘米)F(牛)△F(牛)1 3 8.5 1.52 6 7 33 9 5.5 4.54 125 5表二 液体B(ρB=0.8×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h(厘米)F(牛)△F(牛)5 3 8.5 1.26 6 7.6 2.47 9 6.4 3.68 12 6 4①根据实验序号1与2与3或5与6与7的数据,分析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②根据实验序号1与2与3或5与6与7的数据,分析比较△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③根据实验序号1与5或2与6或3与7的数据,分析比较△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④本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为牛,高度为厘米.2023年模拟题一、实验题1.(2023ꞏ上海奉贤ꞏ统考一模)某小组同学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①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按照图中abcd所示顺序进行实验操作,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小组同学发现测出的结果(F1-F2) (F3-F4)(选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②他们分析发现了此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中考物理能力提升训练:浮力探究实验(答案)
![中考物理能力提升训练:浮力探究实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66f01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b.png)
中考物理能力提升训练:浮力探究实验及答案1.如图所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 (如图甲所示);②将物体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口相平的溢水杯中,用空的小桶接从溢水杯里被物体排开的水,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如图乙所示);③测出接水后小桶与水所受的总重力G 1(如图丙所示);④将小桶中的水倒出,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G 2(如图丁所示);⑤分别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 浮= ,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 排 = (均用上述测得量的符号表示)(2)指出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写出两点)AB(3)若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 (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答(1)G-F G 1-G 2(2)a .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未保持静止等b .小桶中的水未倒净,排开的水未全部流入小桶等(3)能2.春辉同学做“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实验,如下图所示,A 、B 为同种材料的金属块(体积V A <V B ),液体密度ρ浓盐水>ρ海水,均在物体静止时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读数(其中F 1、F 2分别为乙、丙两图中测力计示数)。
(1)如图甲所示,春辉测量金属块A所受重力为 N;(2)他将金属块A分别浸没在浓盐水和清水中,如图乙、丙所示,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3)春辉又将金属块B浸没在清水中(如图丁所示),测得其受到的浮力为1.2N。
春辉分析图甲、图丙和图丁得出了“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而玉丽同学思考:对比图甲,图乙和图丁,同时结合(2)的实验结论,是否也能分析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呢 ?请针对玉丽的思考写出你的分析答 4 排开液体体积 大 不能 没有控制液体密度相同3.小虹利用弹簧测力计、实心圆柱体物块、烧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68561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6.png)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篇一: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练习卷验证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什么?2.在实验中如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如何测量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二)实验要求实验目的:用实验来定量研究,浸没在液体中无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细线、金属块题型训练:1.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1)实验目的:用实验来定量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2)实验器材:__________、量筒、金属块、细线和水。
(3)某同学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用细线悬挂一块金属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表达式为F 浮=__________。
(4)该同学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水面的示数V1,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记下水面的示数V2, (V2-V1)表示了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
如果用ρ水表示水的密度,那么金属块排开水所受重力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
最后,比较金属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F2 F1V2 V1图123、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与同学一起进行了实验。
他们用弹簧测力计、量筒、水、金属块等器材,按图12所示的实验方法测量了实验数据,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①请写出实验目的:。
②为了能直接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表格中不但记录了原始的实验数据,还记录了经计算后得到的数据,如第5列中的(F1-F2)。
请根据实验目的,结合图12所示的实验方法,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的首行填完整。
③表格中(F1-F2)表示的是。
④为了获得充足的数据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还应该做实验。
提高题:1、为了探究物体浸在水中所受浮力的有关规律,用测力计、物体A、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它们内部盛有质量不等的水)等进行实验。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e35a3df242336c1fb95e1c.png)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答案解析1.(2018•淄博)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测量空桶的重力,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D、B、A、C(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0.2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0.2N.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通过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会具有片面性或偶然性,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换用不同液体重新实验。
实验步骤 A B C D弹簧测力计示数/N 1.6 1.8 0.5 0.3(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分析】(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被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就要测出物体的浮力,可根据F浮=G﹣F示得出,然后测出排开液体的重力,两者进行比较即可验证。
(2)根据称重法求出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用桶和水的总重力减去桶的重力算出排开水的重力;为了找普遍规律,需要换用不同的液体再次实验;(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要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需要选用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解答】解:(1)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需要测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需要先测出空桶的重力,由图示实验可知,实验遗漏的步骤是:测量空桶的重力;实验时,先测出空桶的重力,然后测出物体的重力,再将物体浸在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F浮=G﹣F示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后测出小桶和水的总重力,从而测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因此合理的实验步骤是:D、B、A、C;(2)由实验步骤AB可知,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F B﹣F A=1.8N﹣1.6N=0.2N;由实验步骤CD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F C﹣F D=0.5N﹣0.3N=0.2N;由于只测了一组实验数据,这样得出的结论会具有片面性或偶然性,所以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做完一次实验后,需要换用不同液体重新实验;(3)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需要选用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物体,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保证了液体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比较浮力的大小。
【中考物理】2023届北京市区域高频考点一模复习专题分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含解析)
![【中考物理】2023届北京市区域高频考点一模复习专题分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ec20c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9.png)
【中考物理】2023届北京市区域高频考点一模复习专题分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1.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物体受到浮力和排开液体的是否相等,小红将重为1.8牛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牛;图中“V 2﹣V 1”为2×10﹣5米3,则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为牛。
为了验证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应该换用不同的物体和进行多次实验。
2.如图所示是“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其步骤如下:(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满袋水的重力为2N(不计袋子厚度和重力)。
(2)如图乙所示,把水袋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此时水袋所受的浮力为N。
(3)如图丙所示,继续让水袋下沉,但未浸没,水袋所受的浮力(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4)如图丁所示,水袋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
由此(选填“能”或“不能”)得到结论:此时水袋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5)设图丙中水袋受到的浮力为F 浮,排开水所受的重力为G 排,则F 浮(选填“=”或“≠”)G 排。
3.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溢水杯、弹簧测力计、小烧杯、水、重物、铁架台及细线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ρ水=1.0×103kg/m 3)(1)如图所示,在物块从接触水面到刚好浸没水中的过程中,左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物块受到水的浮力变大,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根据实验中所测的物理量可列等式(用字母表示),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3)由实验中的数据可知,重物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N。
(4)同学们用酒精代替水继续实验,发现此时的F 3变大,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用酒精继续实验的目的是(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4.小华在缺少量筒和溢水杯的情况下,做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实验器材和步骤如图所示.(1)该实验目的是:用法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之间的关系.为减少误差,步骤D要求“在浸入被测物块前,要使烧杯中的水面恰好与杯口相平”,请写出达到该要求的操作要点:(2)如图所示,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的步骤为,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E,则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填写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5.如图所示,某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按照A、B、C、D 的顺序做了如下的实验:(1)上图所示的A、B、C、D四个步骤,更合理的实验顺序是;(2)两步骤可计算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3)两步骤可得出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4)为了使实验结论更为可信,将物块换成其它物体,再进行几次实验,其主要目的是;(5)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 和物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 关系的图象是(选填序号)。
人教版中考物理《力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物理《力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6dbbdf482fb4daa48d4b36.png)
人教版中考物理《力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情景。
弹测力计的示数F1、F2,其中能表示物体重力大小是______,由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为______,若用ρ液表示所用液体的密度,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只需要比较浮力大小与______的大小关系(均用图中测得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小红用弹簧测力计、铁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大烧杯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ρ水=1.0×103kg/m3)(1)分析实验可知:铁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N;(2)由甲、乙、丁图可探究的问题是______;(3)由甲、丁、戊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4)通过以上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
3.小阳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本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温度和___________;(2)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刻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 (3)实验中通过____________现象判断水已经沸腾了;(4)当水温到达90℃后,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5)请按实验要求完成下列问题: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
这时小阳同学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烧瓶倒置,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如图丙所示,这是因为__________。
4.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时,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首先,将一金属块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读数1F 。
2024年中考物理考前冲刺必刷专题之阿基米德原理
![2024年中考物理考前冲刺必刷专题之阿基米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f216a2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5.png)
2024年中考物理考前冲刺必刷专题之阿基米德原理一、单选题1.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在空间站做了乒乓球在水中浮力消失的实验,如图所示。
太空中失重状态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密度减小到零B.乒乓球没有排开水C.乒乓球的质量为零D.乒乓球排开的水重力为零2.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和F4,则()A.F浮=F2-F1B.F浮=F2-F3C.F浮=F2-F4D.F浮=F4-F33.用细线系住一小石块,从将小石块逐渐浸入水中到完全浸没的过程中,关于小石块受到水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石块不受浮力B.小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C.小石块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D.小石块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4.把一重4.74N的金属块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把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14N,把它浸没在某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11N.则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A.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6NB.金属块的体积是6×10﹣5m3C.液体的密度是1.05×103kg/m3D.金属的密度是6.9×103kg/m35.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6.小永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现有一正方体金属块,将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如图甲所示;再将金属块缓缓从液体中竖直提出来的过程中,画出了测力计拉力F随提起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不考虑液面变化。
根据该图象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物体的质量是20gB.物体的密度为2.5×103kg/m3C.液体的密度是1.25×103kg/m3D.浮力的大小总是随着浸入深度的增加而变大7.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如果把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铝球浸没水中,则两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A.两球一样大B.铜球比铝球的大C.铜球比铝球的小D.无法确定8.如图甲所示,正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或者
【实验目的】:
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小桶)、水、溢水杯、
【实验步骤】:
①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③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 V2。
④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F1-F2)。
⑤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 计算
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⑥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考点方向】:
1、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
1、弹簧测力计使用之前要上下拉动几下目的是:。
2、实验中溢水杯倒水必须有水溢出后才能做实验,否则会出现什么结果:
答:。
3、实验前先称量小桶和最后称量小桶有何差异:。
4、实验结论:。
5、实验时进行了多次实验并记录相关测量数据目的是:。
6、实验中是否可以将金属块替换为小木块,为什么?
答:。
7、如果用塑料方块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8、实验过程中,难免有误差存在,请说出一些容易导致误差的原因:。
【创新母题】: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图所示的步骤,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N。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
(3)由以上步骤可直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4)另一实验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其不足是:。
(5)为了改善上述不足之处,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6)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7)将小石块换成泡沫块,发现泡沫块会漂浮在液面上,原因是:;有同学认为这样无法完成实验,其理由:。
练习1.(2019·福建)如图,“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图甲);
②将物体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口相平的溢水杯屮,用空的小桶接从溢水杯里被物体排开的水,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F(图乙);
③测出接水后小桶与水所受的总重力G1(图丙);
④将小桶中的水倒出,测岀小桶所受的重力G2(图丁);
⑤分别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
甲乙丙丁
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____________,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_________。
(用上述测得量的符号表示)
(2)指出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写出两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练习2.(2019·东营)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用金属块研究浮力的实验。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 __N。
(2)比较_ __(填字母代号)三图可得出结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比较__ _(填字母代号)三图可得出结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金属块的密度为_ __kg/m3。
(5)在实验中,排除测量误差因素的影响,兴趣小组发现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明显小于所受的浮力,请指出实验操作中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___。
(6)纠正了错误,继续实验,兴趣小组得出结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有同学对此结论提出质疑,他认为仅采用浸没的金属块做实验不具备普遍性,使用漂浮的蜡块做实验未必遵循以上结论。
针对这个质疑,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蜡块、细线、量筒、烧杯、小木块、小桶、轻质塑料袋(质量可忽略)、适量的水。
请你根据需要选择器材并设计实验,研究使用漂浮的蜡块做实验是否遵循兴趣小组所得出的结论。
实验器材:_ __;
实验步骤:__ _;
分析与论证:_ __。
练习3.(2018·淄博)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若将遗漏的步骤
标注为D,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N.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
(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练习4: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测力计,C为正方体金属块,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F是可升降平台,G为铁架台.
(1)实验中,小明逐渐调高平台F,使金属块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_ ,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__ 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化量△F A _弹簧测力计B示数的变化量△F 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实验后,做出弹簧测力计A的拉力F与金属块下表面所在处液体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从图象可知,当金属块下表面所在处液体的深度为10cm时,其受到的浮力是___N,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 ___g/cm3.
(3)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_ ____.(请写出一条
练习5.(2018·沂水)同学们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上,仔细观察了老师做的如图甲所示的演示实验。
课后复习时,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案,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测力计,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自制的溢水杯,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
(1)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比较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F A′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是F 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 A′F B′(选填“>”“<”或“=”),说明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
(3)对比图甲和图乙两组实验,新的实验与原实验比较有哪些优点或缺点?请写出任意一条优点:;
缺点:。
练习6.(2018·衡阳)为了直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粗铁丝做一个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
在粗铁丝框上端悬吊一个金属块,下端放一小杯。
在金属块的正下方,有一个溢水杯,溢水杯放置在铁架台的支架上,溢水杯跟金属块、粗铁丝都不接触。
(1)平稳缓慢地抬高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入水中(如图甲→乙→丙),在此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示数:F甲F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再平稳缓慢地降低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离开水面(如图丁)。
可以计算出图丙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约为N,此时浮力的测量数值比真实数值将(选填“偏大”或“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