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来30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与战略
农业科技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
![农业科技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1ed9ba6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a.png)
农业科技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农业科技正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引擎,为农民提供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农作物种植技术和农业管理方法。
本文将探讨农业科技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展望。
一、现状分析近年来,农业科技得到了广泛关注与推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农业机械化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得大规模农田作业成为可能,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农民可以通过传感器、无人机和精确喷施等方法,精确控制水分、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除了机械化与数字化技术,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也是农业科技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可以为农作物增加抗虫抗病的能力,提高耐盐碱性和抗旱能力,从而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此外,农业科技的发展还包括精准施肥、温室种植和水质净化等方面的创新,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紧缺问题。
二、未来趋势展望1. 农业物联网的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农业物联网将在未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通过传感器和互联设备,农民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养分含量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状态,从而进行精确的农业管理。
此外,农业物联网还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追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
2. 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作为一种节约资源和环保的种植模式,将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
无土栽培通过在营养液中供给植物所需的养分,不仅能够降低水耗和化肥使用量,还能减少土壤污染和病虫害的发生。
由于无土栽培可以在室内进行,可以照顾到城市人口的需求,解决都市农业发展的难题。
3. 精准农业的深入推广精准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主流模式。
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现农田土壤的精准评估、农作物的精准种植和农资的精准施放。
精准农业的推广不仅可以提高农业效益,还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4. 农业生物技术的突破未来农业生物技术的突破将继续改变农业生产的面貌。
2024年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展望规划
![2024年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展望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9bd0546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0.png)
绿色农业
简介: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为主,在生产中尽可 能地利用自然环境,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有利因素。
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 的主要趋势。
技术应用:绿色农业技术包括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精准农业:通过精 准施肥、灌溉、病 虫害防治等技术,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和资源利用率。
农业科技发展机遇与挑战
机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科技发展前景广阔,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效益。
挑战:农业科技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研发难度大、资金投入不足、市场接受度不 高等问题。
应对策略: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加大资金投入和市场推广力度,同时加强国际合 作与交流。
2024年农业科技发展趋 势展望规划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01 农 业 科 技 发 展 现 状
02 农 业 科 技 技 术 发 展
03 农 业 科 技 应 用 领 域 05 农 业 科 技 发 展 前 景
展望
04 农 业 科 技 发 展 政 策 与支持
பைடு நூலகம்
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智能化技术:农业装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生物技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作物,提高产量和抗性 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信息化水平 无人机技术: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Part Two
农业科技技术发展
农业信息技术
农业大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环节进行优化
未来农业的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未来农业的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55fcb07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b.png)
未来农业的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当今时代,农业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资源的日益紧张以及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未来农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应对诸多挑战,以满足人们对粮食安全、生态平衡和生活质量的需求。
科技创新是推动未来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首先,生物技术的进步为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基因编辑技术使我们能够更精准地改良农作物的性状,增强其抗病虫害、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我们可以培育出更耐旱、耐盐的作物品种,使其在干旱或盐碱化的土地上也能茁壮成长,有效扩大了可耕地的范围。
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则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
传感器可以实时收集土壤湿度、温度、养分含量等数据,农民通过手机或电脑就能远程了解农田的状况,并精确控制灌溉、施肥等操作,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还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浪费。
在农业机械方面,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农机设备正在逐渐普及。
无人驾驶的拖拉机、收割机等能够根据预设的程序自主完成作业,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强度,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此外,新型材料的研发也为农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比如,具有高效保温、保湿性能的新型农用薄膜,可以为农作物创造更适宜的生长环境,延长生长周期,增加产量。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传统农业的过度开发和粗放式管理导致了土壤侵蚀、水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保护和改善土壤质量至关重要。
采用轮作、休耕、绿肥种植等方式,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同时,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推广生物防治和有机农业,既能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又能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根据农作物的需水规律精准供水,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能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中国农业科技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中国农业科技的现状与未来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32d7fcc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f.png)
中国农业科技的现状与未来展望中国农业科技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农业产业的效益逐渐提高,农产品供给得到保障,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本文将从中国农业科技的现状和未来展望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农业科技的现状1. 科技创新加速推动农业发展随着科技创新的逐步推进,中国农业科技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农作物育种方面,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新品种的选育周期大大缩短,种植效果显著改善。
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智能化农机的应用使得农田管理更加高效,农民劳动强度得到明显减轻。
2. 农业科技推广取得一定成果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广泛开展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
这些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帮助农民获取最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农业科技人员通过实地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 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崛起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企业快速崛起,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整合,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种子、肥料、农药、兽药等供应链企业加强了与农民的合作,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农资和技术支持,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二、中国农业科技的未来展望1.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品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需要不断强化。
首先,要加大农业科研机构、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其次,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紧密合作,深入了解实际问题,为科研成果提供更好的落地应用。
2. 推动农业科技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也应与之深度融合。
通过智能化、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全程可追溯和精准指导。
同时,在农业电商和移动支付等方面加强创新,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效益。
3. 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为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中国可以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
这些示范区可以集聚高水平的科研机构、优秀的农业企业和有活力的农民合作社,共同探索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5e391e5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5.png)
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科技逐渐成为农业领域的关键推动力。
本文将讨论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对未来的展望。
一、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等手段,科学家可以对作物进行改良,提高其抗病性、耐旱性和产量。
同时,生物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畜牧业,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技术将为农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前景。
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采集和分析农业生产的大量数据,农业生产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作物生长环境、土壤状况等,从而进行精确的农业生产管理。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机械化更加智能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三、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也成为农业科技的重点方向。
可持续农业强调农业生产的环保性、资源节约性和社会公正性。
在未来,农业科技将致力于推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智慧农业的兴起智慧农业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智慧农业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作物的精确管理和农业生产的远程监测。
通过应用智慧农业技术,农业生产者可以更好地预测气候变化、监控病虫害的发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五、农业科技的前景展望随着农业科技的逐步应用和发展,未来农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农业科技的发展将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提高作物和畜牧品质,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农业科技的发展还将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然而,农业科技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农民科技素养不高、科技成果转化难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加强科技教育和科技转化机制的建设。
中国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展望
![中国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1e1cc74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3.png)
中国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展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农业发展始终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本文将探讨中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农业科技的进步1.1 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选育耐病虫、抗逆性强、高产高效的新品种,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中国水稻育种专家团队成功选育出了杂交水稻新品种,使中国水稻产量大幅提高。
1.2 病虫害防治农业作物的病虫害是农民长期面临的一个难题。
通过农业科技的进步,病虫害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农药的研发和应用,以及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有效遏制了病虫害的蔓延。
同时,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1.3 水利设施的改进水利设施的改进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非常重要。
例如,通过改善灌溉系统,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有效减少了水的浪费,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果,使农作物得到了更充足的水分供应。
1.4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快捷。
农机设备的引进和研发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例如,农机具有运输、种植和收割等多种功能,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
二、中国农业科技的展望2.1 精准农业精准农业是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精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以及农业无人机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精准管理。
例如,根据不同地块土壤的肥力和湿度,实施精确的施肥和灌溉,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果。
2.2 农业智能化农业智能化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农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例如,通过智能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状态和环境变化,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业生产指导。
2.3 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目标。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农业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与未来展望
![农业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与未来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2802139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b.png)
农业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与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农业领域也在不断应用科技手段,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农业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与未来展望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农业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一、农业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1. 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例如,农业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精确作业,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产品质量。
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农田环境和植物生长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调控,帮助农民科学决策和高效管理。
2.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人工劳动逐渐被机械装备所取代。
例如,农业机械化可以实现农田的耕种、播种、施肥、收割等作业过程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农业机械化还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善农民的劳动条件。
3. 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通过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手段,可以改良农作物的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产量和品质。
例如,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作物具有抗虫害、抗病害的能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农业生物技术还可以通过改良畜禽饲料等方式,提高畜禽养殖效率和品质。
4. 农业节水技术农业节水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紧张,农业节水已经成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通过开展节水灌溉、雨水收集利用、渗灌技术等,可以减少农业用水,提高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降低灌溉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
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
二、农业现代农业的未来展望1. 智能化农业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智能化农业技术被应用于农业生产。
例如,农业机械将会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自主导航、自动控制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
中国政府的未来农业科技发展战略
![中国政府的未来农业科技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cddf877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e.png)
中国政府的未来农业科技发展战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约束的日益加剧,农业科技的发展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变得尤为重要。
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战略将直接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环境可持续性。
因此,中国政府需要制定全面、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一、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中国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的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科技平台和创新中心建设,促进农业科技的跨部门、跨领域合作。
通过增加科研经费和优化科研评价机制,引导科研人员更加关注农业领域的技术研究,不断提高国内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
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信息化应用中国政府应加大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智慧农业的发展步伐。
通过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政府还应积极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应用,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农业的精细化管理和农产品的溯源可追溯。
三、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中国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
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培养更多的农业科技专业人才和农业科技管理人才,培养农民科技人才,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同时,政府还应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投身农业科技领域。
四、加强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中国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的农业科技政策体系。
通过优化农业科技政策,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和财政投入,鼓励企业、农民和科研机构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中国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促进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
五、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中国政府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共同推动农业科技的全球发展。
通过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的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的农业科技经验和管理模式,推动中国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农业科技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农业科技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7e95353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0.png)
农业科技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领域的创新发展,农业科技在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和解决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两个角度来探讨农业科技的发展。
一、现状1. 农业科技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农业科技如基因编辑技术、遥感技术、生物控制技术等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传统种植和养殖领域延伸到土壤保护、农业气象、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这些技术的应用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降低浪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节水技术、土壤保护技术的应用也降低了耕地的损失,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农业科技为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传统农业工作繁重,收入较低,农村人口流失严重。
而农业科技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附加值,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新途径。
例如,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二、未来发展方向1.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农业科技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研发和创新能力。
政府和农业科研机构应加大投入,提供更多的科研经费和支持,培养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
同时,鼓励农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
2. 推动数字化农业发展数字化农业是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农田、农作物和养殖场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数字化农业还可以提供农业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实现农业生产决策的精细化管理。
3. 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的发展应致力于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损害。
例如,推广有机农业、生物控制技术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的质量。
同时,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浅谈我国现代农业未来发展思路与展望
![浅谈我国现代农业未来发展思路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6700f8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1.png)
浅谈我国现代农业未来发展思路与展望我国现代农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产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迅速推进,我国现代农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如何更好地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我国农业农村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现代农业未来的发展思路进行深入探讨与展望,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例如资源约束、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与国际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农业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重点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快新型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要鼓励农业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链升级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二、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农业领域的热点话题,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有利于优化我国农业产业布局,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增强农业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和制度,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高农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性和稳定性。
要加强对农业主导产业的支持力度,带动农业产业链的升级和扩展,促进农产品的优质化、品牌化,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三、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体系,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新体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为农业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借鉴国际先进农业发展经验,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创新、市场、政策等各个环节的协同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现代农业发展新体系。
农业科技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农业科技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0e615a6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7.png)
农业科技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科技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创新。
这一领域的进步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环境、解决人口食品需求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就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一、农业科技的现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农业用地的减少,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因此,农业科技的发展势在必行。
目前,农业科技在种植、养殖、植保等各个环节都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在种植方面,由于气候变化、土壤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农作物种植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然而,通过基因编辑、生物育种等技术的应用,现在已经可以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条件、抗病虫害的优质农作物品种。
同时,利用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高科技装备,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种植过程,提高种植的效率和质量。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养殖方面,科技的进步也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环保。
现代化的畜禽养殖技术,可以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防止疾病的传播,并减少饲料的浪费。
同时,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智能化的养殖设施,可以减少水和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这些创新技术的运用,为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农药使用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
而如今,利用遥感、生物防治等技术,可以实现精准施药、无人机喷雾等操作,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保护了环境和人类的健康,还提高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农业科技的未来展望尽管农业科技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应该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第一,加大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
虽然农业科技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落后于其他行业。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和政策激励,鼓励科学家们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
论未来30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与战略
![论未来30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与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2cef4b7f9b6648d7c1c7465f.png)
论未来30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与战略陈玉荣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技实力的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显著特点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技术成果向农业领域的迅速渗透与转移,开始形成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重点的农业高技术产业。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为此,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一直是我国政府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农业科技在改革创新中快速推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农业对科技的依赖会越来越强,但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我们正面临着资源紧缺、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连年减少、种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情况,因此,把农业科技作为推动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地,重视和加强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将是一项事关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任务。
一、我国农业发展动力分析。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现实状态是:主要粮食作物实际单产仅为品种区试产量的一半左右,农业新品种的产量潜力依然很大;我国耕地中低产田比例占到三分之二,通过改良耕地质量提高单产的空间还很大;气候变化带来农业生物灾害和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农作物平均每年因灾损失率为12.9%,通过灾害防控可以挽回的损失还很多;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整体水平还很低,利用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还很大。
因此,未来30年,我国农业发展主要受到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双重”影响。
内部动力包括:1农业基本职能的驱动,给粮食及农产品的生产带来很大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品种光合潜能的利用空间大、土地利用的空间大、良种良法配套集成应用的领域广、农艺与农机结合效率提升的幅度高;2农业功能拓展的驱动,使农业由单一生产功能向一、二、三产业综合性和多功能化拓展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主要体现在农业转型升级的效益提升快,农业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链条长、相互依赖度高。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优先领域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优先领域](https://img.taocdn.com/s3/m/a2f49f6ae009581b6ad9eb31.png)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优先领域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技实力的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显着特点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技术成果向农业领域的迅速渗透与转移,开始形成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重点的农业高技术产业。
(一)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根据国际农业科技的发展态势和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我国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应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重大调整:1.农业科技从主要注重增产技术为重点,转向在注重增产技术的基础上,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的方向。
我国有近80%农业科技人员都投入集中在提高农产品数量方面,因此要继续从提高产量为主,转向提高效益、改善质量、优化环境、提高竞争力和基础研究能力建设等方面。
2.农业科技从以农业生产为主转向农业生产、加工、贸易、服务一体化,农村经济及农村生态环境全面发展的方向。
农业科技服务重点将从生产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生产最终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以促进农业产业化。
3.从以资源开发技术为主,转向资源开发技术和市场开发技术相结合的方向。
加强新产品的开发与新产业的培育,创造消费,开拓市场,扩大农村的就业空间。
4.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变。
按照国际标准或进口国的标准进行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并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
(二)农业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项目1.基础性研究、公益性研究领域。
我国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原始性科技创新成果不多。
尽管有部分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与发达国家形成平等竞争的局部优势,但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10-15年。
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原动力。
(1)植物生理学研究。
开展光合作用高效光能转化机理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科技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科技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09906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4.png)
03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从生产环节到全产业链整合,实 现产销对接、农业金融等多元化 服务。
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质量、 安全水平,拓展市场渠道,增加 农民收入。
04
推动科技农业发展的建议
加强科技农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培养科技农业人才
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 素质和技术水平。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科技农业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农产品质量提升
科技农业的应用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展望未来
智能化农业发展
未来科技农业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农业的发展,利用人工智能、大 数据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度和效率。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未来科技农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农业对环境的 影响,实现绿色发展。
农业产业链优化
未来科技农业将更加注重农业产业链的优化,提高整个产业的协 同效率和效益。
THANKS
感谢观看
我国科技农业发展现 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目录
• 我国科技农业发展现状 • 科技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科技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 推动科技农业发展的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我国科技农业发展现状
科技农业政策与规划
制定科技农业发展战略
我国政府已经将科技农业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1 2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 差距,原创性科技成果较少,部分关键核心技术 仍受制于人。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大 量科技成果未能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前景展望
![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前景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08c32f2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7.png)
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前景展望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食品需求的不断扩大,农业科技在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前景展望。
1.综合利用农业大数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领域也逐渐开始应用大数据分析。
通过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生长规律和环境需求,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方案和管理建议。
同时,利用大数据还可以分析农产品市场需求和价格趋势,帮助农民科学决策和精确营销。
2.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精准农业技术是指通过利用高精度的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监测农田的土壤肥力、水分状况、作物生长情况等信息,从而实现精确施肥、精确灌溉和精确管理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减少农药和肥料的使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有效减轻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技术逐渐成熟,精准农业技术将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并对农业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3.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生物技术是指通过对生物体进行基因编辑、基因转导和基因修饰等手段来改良农作物的生长性状和抗病能力的一种技术。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耐性和质量,使其更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
生物技术的应用将为解决全球食品安全问题和减少农药使用提供新的手段,预计将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
4.农业机器人和无人机的运用农业机器人和无人机技术是指利用机器人和无人机进行农田作业和监测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机器人可以自动进行播种、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无人机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农田的地形、土壤和作物生长等信息,帮助农民科学决策和精确操作。
农业机器人和无人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
总之,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前景是光明的。
综合利用农业大数据、推广应用精准农业技术、发展生物技术和运用农业机器人与无人机等技术,将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农业2030年的农业科技突破
![未来农业2030年的农业科技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5f12875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8.png)
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应用
植保无人机
高效、环保地完成病虫害防治任务。
农业信息监测无人机
快速获取农田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农业保险勘察无人机
为农业保险提供快速、准确的勘察服务。
物联网在农业领域深度融合
1 2
农业物联网平台
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大
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 ,提高农业科技经费占农业总产
值的比重。
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科技创新 领域,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
入。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 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多元化融资
渠道。
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搭建
加强与国际农业科技 界的合作与交流,推 动农业科技创新国际 化发展。
03
CATALOGUE
养殖技术革新与发展趋势
规模化养殖模式优化
集中化养殖
通过合理规划养殖区域,实现养 殖业的集中化和规模化,提高养
殖效率。
标准化生产
制定统一的养殖标准和技术规范, 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提升养殖产 品质量。
产业链整合
加强养殖业与上下游产业的整合, 形成紧密的产业链,降低成本,提 高整体竞争力。
水肥一体化技术
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实 现水肥一体化管理和应用 ,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 产量。
土壤墒情监测技术
利用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 时监测土壤墒情,为科学 灌溉提供数据支持。
生物育种技术提升与突破
基因编辑技术
01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对作物基因的精准编
辑和改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产量和品质。
农业科技的发展与未来前景展望
![农业科技的发展与未来前景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4b7e277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c.png)
农业科技的发展与未来前景展望农业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重要产业,而在现代社会中,农业科技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未来前景展望。
一、农业科技的发展历程农业科技的发展可追溯至早期农耕时代。
人类通过研究和实践,逐步摸索出种植和养殖的技术方法,从而提高了农作物和畜禽的产量。
然而,在传统农业时代,生产效率很低,且对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科技得到了飞速发展。
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工具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农业机械的出现也使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兴起,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二、农业科技的现状当前,农业科技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
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机械化技术等各个领域的进步,为现代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例如,生物技术使得农作物具备了抗虫、抗病、抗逆的能力,提高了作物的抵抗力和适应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促进了农业管理的现代化,从传统的经验主导转向科学化决策,可通过远程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时掌握农田的信息和变化。
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也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劳动效率。
然而,农业科技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科技发展不平衡,农业科技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差距较大,一些落后地区的农业生产依然相对落后。
其次,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还面临着一些障碍,包括农民的教育水平、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等方面。
此外,农业科技应用过程中也存在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等问题,需要综合考虑。
三、农业科技的前景展望农业科技的前景是光明的。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农业资源的有限,农业生产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农业科技的发展是解决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途径之一。
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可持续、生态友好的农业模式。
例如,精准农业将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农业大数据,精准施肥、精确浇灌,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农业科技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
![农业科技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fa69322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2.png)
农业科技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也在不断改变农业产业的面貌。
以前传统的农耕方式逐渐被高效、智能的农业科技取代,这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节约资源,并且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本文将探讨当前农业科技的现状,并展望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当前农业科技的现状。
目前,农业科技主要应用于种植和养殖两个方面。
在种植方面,传统的农耕方式正逐渐被新型的技术取代。
例如,高效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使得农民可以更加精确地给作物供应所需的水和肥料,减少了浪费。
此外,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使得农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状况、病虫害情况以及作物的长势,提前预防和治疗病虫害,从而提高产量。
在养殖方面,科技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光照控制技术可以为家禽提供良好的光照环境,促进其生长与发育。
智能化的饲喂系统可以根据动物的需求自动调节饲料的分配,提高饲料利用率。
总之,当前农业科技的应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当前农业科技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科技的应用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农民来说仍然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其次,科技的普及程度还不够广泛,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民难以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好处。
此外,一些农业科技还面临一些疑虑,例如转基因技术和化肥农药的使用被认为对环境和身体健康有一定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在发展农业科技的同时,加强科技的普及,并进行科技的安全评估和监管。
展望未来,农业科技将继续发展并取得更多的突破。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农业将成为农业科技的一个重要方向。
农业机械将更加智能化,可以根据农田的情况自动调整工作模式,并实现无人化操作。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农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农田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种植方案,进一步提高产量和质量。
另外,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将为农业带来新的机遇。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改良作物的抗性和产量,提高作物的适应能力和优势品种的培育。
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前景展望
![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前景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260ac01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5.png)
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前景展望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农业科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金钥匙”。
众所周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国家建设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在保证食品安全、增加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同时,推动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这一切都需要的就是农业科技的发展。
那么,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景究竟会是怎样的呢?它将如何支持农业发展呢?本文将进行探讨。
一、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农业科技是支撑其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迅速。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突破了许多实际性的难题,如种植技术、动物繁育技术、农机装备等,这些重要的技术创新对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让我们在智能化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多个领域早已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例如,农业机器人、智能无人播种机等科技成果,高效的地上激光导航定位、精确的播种、施肥、收割等操作,不仅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成本;智能化设备的广泛使用,可以实现环保、安全、高效、省力的农业生产,让农业生产像工业一样走向了高度集约化。
基于现有技术和资源配置条件,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已经具备了基础,而继续加强研发和推广,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走向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
二、农业科技发展前景1、绿色农业在全球化推动下,我们已经发现农业生产越来越趋向于绿色化生产。
因此,绿色农业的发展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点主题。
与传统的农业相比,绿色农业减少了人为植物、动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而且还更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智能化农业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农业正在迅速发展,现代化的生产技术也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化。
农业机器人、智能无人播种机、喷洒机等一系列现代化机械设施的出现,让洒水、除草、收割等操作全都可以由机器取代。
2030农业农村行业发展
![2030农业农村行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0609e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e.png)
2030农业农村行业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农村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
2030年,农业农村行业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农村振兴等方面,探讨2030年农业农村行业的发展前景。
一、技术创新2030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农业农村行业将迎来技术创新的黄金时代。
首先,农业机械化程度将大幅提高。
无人机、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设备将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农业生产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
其次,生物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转基因技术将实现突破,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改良品种提供更多可能性。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实现对农作物遗传信息的精确修改,提高产量和品质。
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为农业农村行业带来更大的突破。
再次,远程监测和精准农业将为农业生产带来变革。
通过遥感技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象、土壤、水资源等信息可以被实时监测,从而实现对农田的精细化管理。
而且,通过大数据技术,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农业生产信息和市场动态,从而更好地调整生产策略。
二、可持续发展2030年,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农业农村行业的重要目标。
首先,绿色农业将得到进一步推广。
绿色农业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或最小限度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推广有机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提高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将得到重视。
农田面积的减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
在2030年,我们需要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农田保护和耕地质量改善,同时注重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再次,农村能源的绿色化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将进一步推进。
农村地区的能源供应方式将从传统的煤炭和石油转向清洁、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还为农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未来30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与战略陈玉荣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技实力的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显著特点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技术成果向农业领域的迅速渗透与转移,开始形成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重点的农业高技术产业。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为此,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一直是我国政府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农业科技在改革创新中快速推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农业对科技的依赖会越来越强,但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我们正面临着资源紧缺、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连年减少、种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情况,因此,把农业科技作为推动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地,重视和加强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将是一项事关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任务。
一、我国农业发展动力分析。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现实状态是:主要粮食作物实际单产仅为品种区试产量的一半左右,农业新品种的产量潜力依然很大;我国耕地中低产田比例占到三分之二,通过改良耕地质量提高单产的空间还很大;气候变化带来农业生物灾害和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农作物平均每年因灾损失率为12.9%,通过灾害防控可以挽回的损失还很多;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整体水平还很低,利用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还很大。
因此,未来30年,我国农业发展主要受到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双重”影响。
内部动力包括:1农业基本职能的驱动,给粮食及农产品的生产带来很大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品种光合潜能的利用空间大、土地利用的空间大、良种良法配套集成应用的领域广、农艺与农机结合效率提升的幅度高;2农业功能拓展的驱动,使农业由单一生产功能向一、二、三产业综合性和多功能化拓展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主要体现在农业转型升级的效益提升快,农业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链条长、相互依赖度高。
外部动力包括:1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持,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
主要表现在国家财政实力增强和国民收入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推动力;2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拉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十分显著。
主要体现在人们高质量生活需求和新兴、高效产业发展对产业竞争力、效益提高、收入增加的需求拉动。
由于双重动力的驱动和拉动,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已经进入到最活跃的时期。
二、我国农业发展的主体方向。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及农业农村发展势头,可以初步判断,在农业发展内、外部双重动力作用下,转型发展和升级发展将成为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发展的主体方向。
转型发展是指农业从一种产业形态发展到另一种产业形态,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型。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主要体现在生产主体由小农户向规模化、集约化合作经营组织的转变,生产要素由土地、劳动力等向科技第一核心要素等投入的转变,生产工具由手工、人畜力为主向现代化机械应用为主的转变,农业布局分工由国内区域布局与分工向全球化布局与分工的转变;农业经营方式转型主要体现在市场形式由孤立、封闭的小农市场形式向开放化、信息化、社会化市场形式的转变,经营模式由立足国内自给自足经营向全球化布局经营的转变,经营主体由一家一户向新型经营主体主导的转变;农业管理方式转型主要体现在理念上由单一投入管理向全产业链、系统化集中管理转变,方式上由传统人工管理向自动、高效和智能的智慧化管理转变,目标上由注重提高产能向提高综合效益、可持续发展转变。
可以预见,未来30年是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农业将出现多种形态并存的状态。
升级发展是指从一种产业水平提升到另一种产业水平,主要体现在农业品种、农业技术和农业产业(产品)的优化与升级。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品种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品种特性由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营养及专用化的升级,品种结构布局由多样性向专业化、随意性向标准化、小面积向规模化等方向的优化发展;技术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由单一技术向技术体系、技术系统方向的发展,由平面化生产体系向空间、立体式生产技术体系的优化发展,更加注重多元技术系统的综合发展和目标产品的生产技术系统应用;产业(产品)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产品由传统农产品向商品、专用功能产品的发展,由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的产业链延伸,更加突出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由过去高投入高产出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升级,贸易上由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拓展。
可以预见,未来10~20年是我国农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农业技术、产品和产业水平将大幅提升。
二、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孕育和形成,对农业科技发展产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一是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转基因方法和技术、基因克隆、生物反应器、干细胞、分子改良(动植物分子设计育种)、生物药物(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疫苗等)等技术产品不断涌现。
尤其是近年来发展的各种组学、生物反应器、合成生物(如人工叶片)、3D 打印等技术,对生物产品创制等产生重大变革。
二是农业信息技术不断升级。
信息采集、作物数字模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信息追溯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突破并广泛应用于农业,涌现出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技术产品,大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特别是量子信息、物联网、超高速泛在网等的发展,提升了农业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能力和水平,对农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等产生重大变革。
三是智能化农业工程控制技术不断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设施和工厂化农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电脑全自动控制甚至装备农用机器人的现代化高科技温室、植物工厂、太空农业,生产性能和效率大大提升。
同时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塑料拱棚、遮阳网、防虫网、无土栽培等设施农业技术加速发展,提升了农业的抗灾能力、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四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制造技术快速发展。
微生物工程技术、生物膜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技术、高压处理技术、冷冻干燥技术、磁力杀菌和电场杀菌技术等不断发展,大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五是生态农业技术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
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环境科学的加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农业,从根本上减少了非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对化肥、农药的依赖,防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
特别是纳米技术、生物基材料等的发展,将对传统农业投入品、制造技术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对农业第二代投入品创制产生重大变革。
可以看出,基因鉴定与编辑技术、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生物药物创制技术、精准化施用与管控技术、远程诊断与信息化处理技术等展示了良好应用前景,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
当前,全球性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兴起,它必将推动一个新的农业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形成,将农业生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动力分析。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强有力地支撑和服务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农作物分子育种、保护性耕作、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随着国民经济和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需求十分强劲。
未来30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要受到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双重影响。
内部动力包括:1基础科学、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的推动力,使农业科学向纵深、综合、交叉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水平。
2科学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交叉,不断催生出一批新兴学科,同时成为新技术创新的“爆破点”,引爆产业技术革命,成为农业功能拓展的强大动力。
3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激光技术、新制造(加工)技术、空间开发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等为核心内容的新技术革命,必将引领新一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变革,农业科技正孕育着新的突破。
外部动力主要包括:1农业转型动力,要求发挥生物品种光合作用及其增产潜能,利用生物体营养物质及功能因子,满足人类与自然在包括食品、医药、化工、能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需求,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价值将实现突破性提升。
2农业升级动力,要求借助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现代种植业、现代养殖业生产技术的力量,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农产品生产将更加突出以高效化为标志的综合能力提升,带动农业产能的重大变革。
由于双重动力的驱动和拉动,决定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最关键时期。
2.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
根据农业科技发展态势和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可以初步判断,在农业科技发展内、外部双重动力作用下,主导技术和先导技术将成为未来10~20年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
主导技术是指代表今后一段时期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影响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技术。
今后一段时期,杂种优势利用与重大品种改良、高效种养殖技术、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技术、农产品加工利用技术、农业生产机械化装备技术、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等依然是支撑和服务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性技术。
这些技术的发展,需要从科学和技术层面进行一体化发展并取得突破,以实现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和服务。
先导技术是指代表未来发展的新生长点,能够培育新兴产业的关键性技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催化性等特点。
今后一段时期,现代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农业纳米技术、空间农业技术、海洋农业技术、极端环境农业技术、新一代智慧农业技术、生物合成与3D 打印技术等将成为农业新技术革命的代表性技术。
这些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将成为国家新兴产业的新生长点,催生出一个产业的全貌发展,能够全面提升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升级与变革。
当今世界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正在孕育着重大创新突破。
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按照“发挥强势、培育优势、重点突破”的基本思路,力争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浪潮中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
为此,应重点加强“三大先导技术”的创新突破:一是“农业生物分子设计与合成技术”,重点研究和开发各种“组学”技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强化技术、生物合成技术以及3D生物打印技术等,实现农业动植物新品种的分子设计、组装与合成,大幅提高新品种高产、稳产、优质、营养、安全、高效性能,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二是“新一代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开发利用精准农业技术、下一代农业通信网络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数字虚拟技术、农业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智能化、自动化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农机农艺智能化融合技术等,用信息技术、机械化技术等装备农业,实现智慧型现代农业的变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