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2018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综合素质试题(小学)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

解析:这句话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故选B。

2.【答案】B。

解析:倾听是沟通的基础,教师要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示关注、接受和鼓励儿童。

该题中,孩子提出问题并不是简单地想知道答案,而是他感到了孤独,教师应理解孩子话语中的孤独感,回答时既切合儿童的需要,又使儿童得到安慰和同情。

故本题答案选B。

3.【答案】D。

解析:自主学习是为了让学生主动的思考,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是主导者的角色,所以教师的角色没有淡化。

4.【答案】D。

解析:儿童不是成人,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具有很大的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成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处于发展中的儿童。

题干中这句话就是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不断发展的儿童,违反了儿童的发展性。

5.【答案】D。

解析: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与班主任共同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故选D。

6.【答案】B。

解析:学生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而老师组织绘画兴趣小组规定每个同学都必须参加,忽视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7.【答案】A。

8.【答案】A。

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言行一致。

9.【答案】B。

解析: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10.【答案】B。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第一款指出,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案例中的小刚年满十一岁,应该对其造成小童受伤的行为承担主要责任。

同时,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八条,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由于小刚只有十一岁,其造成的责任应由其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其中第十款规定,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第一卷一、单选题1.XXX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XXXB.捷克的XXXC.法国的XXXD.德国的福禄培尔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9.XXX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音体美专业)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

解析:这句话体现了人天性相近,但是由于后天的环境、教育导致人发展的差异,所以属于环境对人的影响。

2.【答案】C。

解析: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是通过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班风、校风等都属于隐性课程的范围,隐性课程往往依托在具体实践中,不是独立存在于课程建设中的课程。

3.【答案】C。

解析: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

他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4.【答案】B。

解析:教学的特殊形式是复试教学。

5.【答案】D。

6.【答案】B。

解析:场独立型的学生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

故选B。

7.【答案】A。

解析: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8.【答案】D。

9.【答案】B。

解析:历史发是研究者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10.【答案】D。

11.【答案】A。

解析: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题干描述体现了德育过程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的。

12.【答案】B。

解析:教师通过撤销额外作业这一厌恶刺激从而增加学生认真听课的反应,属于负强化。

13.【答案】B。

解析:自然实验法是指在日常生活工作条件下,结合自己的工作任务适当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的心理研究方法。

14.【答案】B。

15.【答案】C。

解析: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育工作必须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2018年教师资格证2018 年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教师资格证2018 年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12018年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第一篇 综合素质1.下图《一块模子印泥巴,以为自己是女娲?》中,反映出的教育问题是( )。

A.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B.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C.没有面向全体学生D.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语文老师丫丫在评价全班学生朗读的能力时,总是可以评出各种奖项,如“朗读过关奖”、“朗读能手”、“金嗓子奖”、“小播音员”等,以此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该做法( )。

A.体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重要意义B.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C.体现了用不同的尺子衡量学生D.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进入初中后,数学知识突然变难,很多同学跟不上数学的教学,为此张老师想方设法让学生理解知识,在教学时降低提问难度,经常与学生互动,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学生逐渐感觉数学学习没那么难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大大提高。

由此看出张老师的教学()。

A.以学习者为中心B.强调学习态度C.重视学科知识D.重视课堂结果4.某校教师运用“学习有意思”的教学宗旨,针对班级内调皮不学习的“差生”不是一味地批评或放弃,而是积极吸引“差生”学习,在教学中融入幽默的话题,让“差生”也觉得课堂很有意思。

从学生观角度看,该校老师()。

A.关注学生的实践性B.关注学生的发展性C.关注学生的差异性D.关注学生的创造性5.下列选项中,教师忽视学生是独立意义主体的是()。

A.王老师采纳学生的合理建议,将课时计划进行更改B.李老师上课只提问成绩好的学生C.方老师收到学生李某给张某的情书后当众宣读D.韩老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6.江苏省苏州市某校多了一门好玩的课程——《英华农场》课程,学校通过与苏州农校合作,为学生建立校园农场,但是生物教师郭老师认为参加农场课程会耽误生物课知识的学习,影响中考,不愿意带学生去体验。

从教师观来看,郭老师的行为违背了()。

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B.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C.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D.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7.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英语没多久,小刚老师怕他们不够重视,就在期中测评前说:“如果考试成绩不好,会有惩罚。

2018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数学模拟卷一-教师版

2018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数学模拟卷一-教师版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若)(x f 为(﹣l ,l )内的可导奇函数,则)('x f ( ).A .是(﹣l ,l )内的偶函数B .是(﹣l ,l )内的奇函数C .是(﹣l ,l )内的非奇非偶函数D .可能是奇函数,也可能是偶函数1.【答案】A .解析:因为()()f x f x -=-,所以.2.当x 0→时,与1x 133-+为同阶无穷小的是( ).A .3xB .34xC .32xD .x 2.【答案】A.解析.12233312332000311(1)1133lim lim (1)3313x x x x x x x ---→→→-+⋅==+=,选A . 3.直线383311x y z ---==-与直线376324x y z ++-==-的位置关系为( ). A .平行 B .相交 C .异面 D .重合3.【答案】B .解析:直线383311x y z ---==-可以化为一般式:36z x -=,直线376324x y z ++-==-可以化为一般式:346z x +=,联立两个方程,解得12565x z ⎧=⎪⎪⎨⎪=⎪⎩,说明两条直线相交. 4.计算22x y D edxdy --⎰⎰,其中D 是由中心在原点、半径为a 的圆周所围成的闭区域( ).A .()21a e π--B .()21a e π-C .()21a e π-+D .()21a e π+ 4.【答案】A .解析:在极坐标系中,闭区域D 可表示为0,02a ρθπ≤≤≤≤,所以()()222222222200000111122a a x y a a D D edxdy e d d e d d e d e d e πππρρρρρθρρθθθπ-------⎡⎤⎡⎤===-=-=-⎢⎥⎢⎥⎣⎦⎣⎦⎰⎰⎰⎰⎰⎰⎰⎰,所以答案选A .5.求幂级数()()2202!!n n n x n ∞=∑的收敛半径是( ). A .1 B .2 C .12 D .-15.【答案】C .解析:级数缺少奇次幂的项,定理2不能直接应用.我们根据比值审敛法来求收敛半径:()()()()()21222221!1!lim 42!!n n nn x n x n x n +→∞+⎡⎤⎣⎦+⎡⎤⎣⎦=,当2141,2x x <<即时级数收敛;当2141,2x x >>即时级数发散.所以收敛半径12R =. 6.设A ,B ,C 是三个随机事件,P (ABC )=0,且0<P (C )<1,则一定有( ).A .()()()()P ABC P A PB PC =B .()()()|||P A BC P A C P B C +=+⎡⎤⎣⎦ C .()()()()P A B C P A P B P C ++=++D .()()()||P A B C P A C P B C +=+⎡⎤⎣⎦ 6.【答案】B .解析:A .由于不知道P (A )或P (B )是否为零,因此选项A 不一定成立. B .()()()()()()P A B C P AC P BC P ABC P AC P BC -=⎣+=++⎡⎤⎦,()()()()()|||P A B C P A B C P C A P B C P C ⎡⎤⎣⎦+⎡⎤⎣⎦++==,选项B 正确.C .()()()()()()()()P A B C P A P B P C P AB P BC P AC P ABC ---+++=++,由于不能确定 ()()()P AB P BC P AC 、、的概率是否全为零,因此选项C 不一定成立.D .()()()()()=P A B C P AC BC P AC P BC P ABC ⎡⎤-⎣=++⎦+,而()()()P AB P ABC P ABC =-,其值是否为零不能判断,因此选项D 不一定成立.7.对于求函数最大值的问题,下列关于该问题的解题过程所蕴涵的主要数学思想的()[]3221,1,3f x x x x x =+-+∈-表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方程与函数思想B .特殊与一般思想C .化归与转化思想D .有限与无限思想7.【答案】D .解析:本题在结果过程中采用将原函数求导,并根据其导函数的取值范围确定原函数的单调性,再通过单调性判别最大值,分别体现了方程与函数、特殊与一般以及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没有体现有限与无限的思想.8.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 )的总和.A .本质属性B .本质属性的对象C .对象的本质属性D .属性8.【答案】B .解析: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的总和,故选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9.设1211321563A λμ⎡⎤-⎢⎥=-⎢⎥⎢⎥⎣⎦,已知()2R A =,求λμ与的值.9.【答案】51λμ=⎧⎨=⎩. 解析:121112110303444451080054A λλμμλ⎡⎤⎡⎤--⎢⎥⎢⎥++----⎢⎥⎢⎥⎢⎥⎢⎥----⎣⎦⎣⎦::, 因为()2R A =,所以505,101λλμμ-==⎧⎧⎨⎨-==⎩⎩即. 10.三个箱子中,第一箱装有4个黑球1个白球,第二箱装有3个黑球3个白球,第三箱装有3个黑球5个白球,现在任取一箱,再从该箱中任取一球,问(1)取出的球是白球的概率?(2)若取出的为白球,则该球属于第二箱的概率?10.【答案】(1)53120;(2)2053. 解析:设i A 表示“取出第i 个箱子”, 1,2,3i =,B 表示“取出白球”. 于是1231()()()3P A P A P A ===, 11(|)5P B A =,23(|)6P B A =,15(|)8P B A =. (1)由全概率公式得3153()(|)()120i i i P B P B A P A ===∑; (2)由贝叶斯公式得2(|)()20(|)()53i i P B A P A P A B P B ==. 11.证明当0x >,()ln 11x x x x<+<+. 11.【答案】见解析.解析:设()()ln 1f t t =+,显然()f t 在区间[]0,x 上满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条件,根据定理,应有()()()()00,0f x f f x x ξξ'-=-<<;由于()()100,1f f t t'==+,因此上式即为()ln 11x x ξ+=+,又由0x ξ<<,有()()ln 101x x x x x <+<>+,由此得证. 12.试结合实际教学说说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12.【参考答案】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活动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感情的体现,能促使动机的产生.学习兴趣是一种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不会产生负担.在数学教学之初,或学习新课题时,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学习情境,将学生置于该情境之中,激发学习兴趣,千方百计的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追求真理的欲望,产生学习的自觉性,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13.何为教学反思?如何进行教学反思.13.【参考答案】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决策及教学效果进行认真的审视和分析,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过程.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而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更深层次的对话.反思是教师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又是改变自己的前提,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课后要及时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反思、探究和认真的剖析,为教师再教积累理论和实践经验.课后反思还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会对学生造成伤害进行反思.有时,教师无意识的行为会对学生造成终身难以弥补的伤害,所以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三、解答题(本大题1小题,10分)14.非齐次线性方程组12312321232222x x x x x x x x x λλ⎧-++=-⎪-+=⎨⎪+-=⎩,当λ取何值时有解?并求出它的通解.14.【答案】见解析.解析:这里的系数矩阵A 是方阵,A 中不含参数,故对增广矩阵作初等行变换为宜,求解如下:()()()222121211212112121121211203322031112112112033000B λλλλλλλλλλλλ⎡⎤-⎢⎥⎡⎤⎡⎤⎡⎤----⎢⎥-⎢⎥⎢⎥⎢⎥=-----+⎢⎥-⎢⎥⎢⎥⎢⎥⎢⎥⎢⎥⎢⎥⎢⎥-+----⎢⎥⎣⎦⎣⎦⎣⎦⎢⎥⎣⎦:::, 因为()2R A =,故当()2R B =时,即当12λλ==-或时,方程组有解;当1λ=时,012111110000111100000000B ⎡⎤⎡⎤--⎢⎥⎢⎥--⎢⎥⎢⎥⎢⎥⎢⎥⎣⎦⎣⎦::,则有13231x x x x =+⎧⎨=⎩,即()123111010x x c c R x ⎛⎫⎛⎫⎛⎫ ⎪ ⎪ ⎪=+∈ ⎪ ⎪ ⎪ ⎪ ⎪ ⎪⎝⎭⎝⎭⎝⎭; 当2λ=-时,012121120011211200000000B ⎡⎤⎡⎤---⎢⎥⎢⎥--⎢⎥⎢⎥⎢⎥⎢⎥⎣⎦⎣⎦::,则有132322x x x x =+⎧⎨=+⎩,即()123121210x x c c R x ⎛⎫⎛⎫⎛⎫ ⎪ ⎪ ⎪=+∈ ⎪ ⎪ ⎪ ⎪ ⎪ ⎪⎝⎭⎝⎭⎝⎭.四、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15分)15.解释解析几何的含义,并说明解析几何的意义.15.【参考答案】解析几何是这样一个数学学科,在采用坐标法的同时,运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对象.(1)解析几何使得数学的研究方向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折:以几何为主导的数学转变为宜代数和分析为主导的数学;(2)解析几何使得以常量为主的数学转变为以变量为主的数学为微积分到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3)解析几何使代数与几何融为一体,实现了几何图形的数字化,是数学化时代的先声;(4)代数的几何化和几何的代数化,使得人们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它带来了认识新空间的需要,帮助人们从现实空间进入虚拟空间,从三维空间进入更高维的空间.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20分)16.案例:阅读下列3个教师有关“代数式概念”的教学片断.教师甲的情境创设:“一隧道长l 米,一列火车长180米,如果该列火车穿过隧道所花的时间为t 分钟,则列车的速度怎么表示?”学生计算得出t l 180+,教师指出:“tl 180+”、“10a +2b”这类表达式称为代数式. 教师乙的教学过程:复习上节内容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代数式的定义:“由运算符号、括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成的表达式称为代数式”,特别指出“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称为代数式”;然后判断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接着通过“由文字题列代数式”及“说出代数式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解释代数式的概念;最后让学生练习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教师丙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自学教材,但是教材并没有说“代数式”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作用.接着教师大胆地提出开放式问题:“我们怎样用字母表示一个奇数?”当时教室里静极了,学生们都在思考.先有一位男生举手回答:“2a -1”.“不对,若a =1.5呢?”一位男生说.沉默之后又有一位学生大声地说:“a 应该取整数!”有些学生不大相信:“奇数77能用这个式子表示吗?”不久,许多学生算出来:“a 取39”.此时,教师趁势作了一个简单的点拨:“只要a 取整数,2a -1定是奇数,对吗?那么偶数呢?”他并没有作更多的解说,点到为止,最后的课堂小结也很简单:“数和式有什么不同?”“式中的字母有约束吗?”“前面一节学过的式子很多都是代数式!……”从师生们自如的沟通来看,他们都已成竹在胸.问题:(1)你认可教师甲的情境创设吗?说明理由;(2)你认可教师乙的教学过程吗?说明理由;(3)你认可教师丙的教学过程吗?说明理由.16.【参考答案】(1)甲教师情境创设的优点在于运用学生熟悉的物理背景来进行情境导入,降低了认知的难度.缺点在于看似联系实际,其实脱离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使学生的认知起点与数学逻辑起点失调,无法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使问题情境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与数学方法不能与教学目标相衔接,不能形成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的正迁移.(2)乙教师的教学过程存在优点也存在缺陷.优点是一开始复习了上节内容,进行了新旧知识间的过渡,降低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采取了直接导入的方法,开门见山的介绍本节课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对本节内容的基本轮廓有了大致了解;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重难点突出;最后进行巩固练习,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识记和掌握.缺点在于没有进行合适的情境创设,将知识全盘塞给学生,剥夺了学生研究问题的策略,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学生只能机械地配合老师的教学,整个过程中,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3)丙教师的教学过程存在优点也存在缺陷.优点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性问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缺点在于首先教师没有给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准备时间,没有提供丰富的自学素材;另外教师导入的开放式问题并不能充分突出代数式这节的核心——“数”与“式”的区别;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没有科学合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小结也显得过于潦草和模糊.六、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17.在进行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第一课时)”时,你将怎样展开教学,请完成下列教学设计:(1)谈谈一次函数在初中数学课程中的作用;(2)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3)请设计一个引入“一次函数概念”的教学片段,要求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抽象概念的过程.17.【参考答案】(1)一次函数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是最基本的、最简单的函数.教材在前面首先安排了函数及正比例函数的内容,讨论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等,接着本节学习一次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和函数解析式,它既是对函数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又是特殊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到一般的一次函数的拓展,它还是今后继续学习“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也是将来学习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本节教学内容还是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思想”“类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很好素材.(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通过实例观察、比较、探索、归纳得出一次函数概念.能根据实际条件,分清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列出一次函数解析式.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经历一次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体会数学建模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及类比思想,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函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函数学习的求知欲,体验数学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概念,能利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条件写出一次函数解析式.(3)引例: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5℃,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xkm时,他们所在的位置的气温是y℃,试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果:y=-6x+5追问:y是x的函数吗?引导学生回顾函数的定义,给出答案.提示并提问:我们看到实际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不总是k倍的关系,还有如引例中存在的数量关系.出示下列例题,让同学们自行写出其中变量对应的函数关系.①有人发现,在20~25℃时蟋蟀每分钟鸣叫次数C与温度t(℃)有关,即C•的值约是t的7倍与35的差.②一种计算成年人标准体重G(kg)的方法是,以厘米为单位量出身高值h减常数105,所得差是G的值.③某城市的市内电话的月收费额y(元)包括:月租费22元,拨打电话x分的计时费(按0.1元/分收取).④把一个长10cm,宽5cm的矩形的长减少x cm,宽不变,矩形面积y(cm2)随x的值而变化.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果:①c=7t-35;②G=h-105;③y=0.01x+22;④y=-5x+50.提问并进行小组讨论:这四个关系式显然都是函数,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若把它们叫做一次函数,你能类比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给出一次函数的定义吗?由此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并总结: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b=0时,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18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

18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

18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在教育领域,教师资格考试是评估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18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旨在考察考生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

1. 请简述现代教育理念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

2. 论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至少两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3. 描述一种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并解释为什么这种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 请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6. 请分析当前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7. 论述教师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和方法。

8. 描述一种你认为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并说明其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9. 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

10. 论述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1.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地进行跨学科教学。

12. 论述在教学中如何平衡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集体利益。

13. 描述一种你认为有效的学生评价方式,并解释其对学生学习动机的积极影响。

14. 请谈谈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15. 论述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16. 请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17. 论述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8. 请谈谈教师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责任和作用。

以上试题旨在考察考生对于教育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生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给出具体、有深度的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题库(共七套)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题库(共七套)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题库(共七套)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2018湖北省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模拟题(最新整理)

2018湖北省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模拟题(最新整理)

2018湖北省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模拟题(最新整理)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模拟题(湖北省)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2、“正确的学生观”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前面发展。

3、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要求学生尊重、理解、热爱科学。

4、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5、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青年期。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7、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不收学费,不收杂费。

8、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9、学生背诵课文时常常是开头和结尾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出错,这主要是由于既有前摄抑制也有倒摄抑制。

10、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采取先前的思维模式去解题,这是由于思维定势。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有利于教材多样化、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

2、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3、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劳动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4、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突出地位。

5、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教育。

三、是非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错)2、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2018年全国各地中小学教师招考模拟试题共四套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各地中小学教师招考模拟试题共四套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各地中小学教师招考模拟试题共四套题及答案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B.教育媒介C.教育理论D.教书方法2.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 )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3.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

A.XXXB.XXXC.XXXD.XXX4.“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

这一观点属于(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5.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 )决定的。

A.科技发展B.社会生产力C.政治经济制度D.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

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任务C.教育的内容D.教育的规律7.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 )体现出来。

A.课程目标B.教育目的C.教育目标D.培养目标8.当前,流生问题与( )问题这两种倾向妨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XXX.片面追求升学率B.乱收费C.唯学历教育D.辍学收罗者退散9.XXX提出了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的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标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运用的范围。

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 )。

XXX.XXXB.例举式C.概括式D.二维图表式10.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

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 )。

A.教学模式B.教学原则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过程11.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12.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

2018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

2018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

2018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

2.【答案】C。

解析: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古德莱德认为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3.【答案】B。

解析: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体现着直观的原则。

4.【答案】C。

解析:唐老师引导学生建立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5.【答案】C。

解析:题干中描述的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现了教育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6.【答案】C。

解析:题干运用的是精细加工策略中的记忆术。

7.【答案】A。

解析: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8.【答案】B。

9.【答案】B。

解析:上课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体现,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所以选B。

10.【答案】A。

解析: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层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也是开展其他教育活动的基层组织。

11.【答案】A。

解析: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

沉思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在确认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给出答案。

12.【答案】B。

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13.【答案】D。

解析:复习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复习原有知识内容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有关内容,提出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小测验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作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导入新课。

14.【答案】A。

解析:课程计划是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2018年全国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四)

2018年全国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四)

2018年全国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四)小学语文(满分150分)第一部分语文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6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语文实践活动要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

2.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___________、发展思维、___________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小学3~4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___________次左右。

4.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___________《百家姓》和___________。

5.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应该具有___________的观点、自觉能动性的观点和___________的观点。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总目标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A.感受、理解与欣赏 B.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与创造性表达C.倾听、表达与交流 D.倾听与交流7.下列属于语文课程资源的一组是()①工具书及报刊②电影、电视、广播及网络③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及研讨会④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及展览馆⑤布告栏、报廊及各种标牌广告⑥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及国内外的重要事件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8.新课标对第三学段的作文提出的要求:“练习写1篇400字以上的作文,不能超过()分钟。

”A.30 B.50 C.40 D.60 9.《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A.培养学生自读能力B.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C.理解课文D.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10.小学语文教师上好语文课的根本前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他们的()A.课堂应变能力 B.分析教材的能力C.语言表达能力 D.设计教学的能力三、简答题(15分)11.谈谈新课改下的阅读及阅读教学。

2018年全国教师招聘全真模拟卷一及答案(word版)

2018年全国教师招聘全真模拟卷一及答案(word版)

2018 年全国教师招聘全真模拟卷一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用 2B.铅笔填涂在答案卡相应的位置上(本题 50 小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

1.在国民政府时期,有感于民族的生存危亡,有感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生而为人、生而在中国、生而在现代中国,究竟有几个人真正明白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的中国人’呢?做‘人’不易做,做‘中国人’不易做,做‘现代中国人’更不易做”。

”的教育学家是()。

A.陈鹤琴B.黄炎培C.蔡元培D.陶行知2.个体本位论是一种典型的教育目的观,下列不属于其观点的是()。

A.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制订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制订的B.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C.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D.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3.李老师十分注重学生的课堂体验,他尽量多的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教学方式和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爱上学习。

李老师的做法体现出近代教育的()特点。

A.全民化B.民主化C.终身化D.教育全球化4.芳芳与萌萌上街买衣服,芳芳挑中了一件横纹坎肩,而萌萌则建议选择旁边的竖纹款式,这样显得身材更修长。

由此可知,萌萌这里运用的心理学原理是()。

A.幻觉B.错觉C.社会刻板印象D.晕轮效应5.韩愈在《原性》中论述到:“性也者,与生俱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上马者,善马而已矣;中马者,可导而上下也;下马者,恶马而已矣。

”这段话过分夸大了()。

对于人的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个体能动性D.学校教育6.“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说明()的重要性。

A.直观性B.启发性C.理论联系实际D.创新性7.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朱熹对“愤”的解释是()。

A.心求通而未得之意B.达其辞C.口欲言而未能之貌D.开其意8.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育目的,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发展”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薇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陈老师给她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

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

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呢?”关于陈老师的做法,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陈老师树立了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B.陈老师的评语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C.陈老师关注到了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D.陈老师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2.某中学二年级五班王勇与张强同学,放学后在校门外打架。

正巧一年级刘老师路过,当有同学报告打架一事,刘老师看后说:“去找你们班主任吧!”说罢转身离去。

关于刘老师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避免了刘老师与班主任的冲突B.说明刘老师严格要求自己C.刘老师不具备合作意识D.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信任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是()。

A.针对后进生,李老师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后进生的转化B.张老师能够以一视同仁、平等相待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学生C.李明是一个内向的学生,不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

刘老师为保护其自尊心,很少提问李明D.面对学生稀奇古怪的问题,肖老师总是能耐心回答4.人们通常把教师比作“蜡烛”“春蚕”“园丁”,对于这些比喻中教师角色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生重于教师,教师的蜡烛之光只能跟着学生走B.教师应注重奉献,不必注重自身发展C.教师应“照亮”学生的一生,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D.教师的奉献精神值得提倡,但是也需要寻求自身发展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完善机制,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三)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三)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

A.《孟子•尽心上》B.《论语》C.《说文解字》D.《学记》2.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

“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互补性C.差异性D.阶段性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4.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材D.教科书5.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情感、意志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

A.卢梭B.洛克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7.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B.实习法C.实习作业法D.实验法8.()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A.科顿B.波斯纳C.布鲁纳D.布鲁巴奇9.()强调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重构者。

A.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B.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C.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10.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这一原则是()。

A.导向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11.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教师离开课堂之后学生的纪律开始混乱。

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中学)附答案

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中学)附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孟子》2.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这体现了教育的()功能。

A.经济功能B.育人功能C.政治功能D.文化功能3.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A.梅伊曼B.赫尔巴特C.洛克D.康德4.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A.幼儿阶级B.青少年阶级C.成年阶级D.老年阶级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

A.连续性B.长期性C.创造性D.示范性6.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B.斯宾塞C.杜威D.博比特7.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

这种现象属于()。

A.连带学习B.附属学习C.正规课程D.显性课程8.“西邻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跛,一子偻,乃使朴者衣,敏者贾,盲者卜,跛者纺,偻者绩”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直观性原则9.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一个课时,这种出现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文纳特卡制B.活动课时制C.道尔顿制D.特朗普制10.“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思想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连贯性原则D.一致性原则11.“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卷一、判断题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X)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V)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X)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V)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X)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X)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X)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X)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V)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X)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X)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X)二、单项选择题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课程,自小学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课时。

A、必修 3 3B、必修 1 1C、选修 3 3D、选修 3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三、多项选择题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有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B、课外兴趣小组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D、劳动与技术教育4、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A、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B、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C、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D、能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对考试结果作出具体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C、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D、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6、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

其中,利用网络资源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B、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D、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四、简答题1、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这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在这里,“关注人”的含义是什么?2、请简要谈谈目前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该如何重建,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答: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发现其存在的弊端有: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第二,以“拿”为本,形式主义泛滥;第三,以“权”为本,权力至上。

可见,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重建。

重建的学科管理制度要致力于: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使教学研究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

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使广大广大教师学生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考评内容和标准上,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杜绝一切形式主义,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教主义,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成果。

3、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

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

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

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

其原因是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首先,该教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其次,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第三,体现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的独特性。

第四,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

该教师潜移默化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之中。

五、分析说明题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

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

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

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

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

”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答:本人认为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

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他的做法的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

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并帮助他指出他在学习上的努力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

教导主任做法的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

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假如我是张主任,我一不会这样做,发现了王林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与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

2、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

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

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答:第一种是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置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消蚀,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举和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

第二种是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上,教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做,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了素质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