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比较教育(1-3章).
学前比较教育,讲义 第三章
第三章日本学前教育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呈南北走向的狭长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大小不同的7000多个岛屿组成。
日本是八国集团中亚洲唯一的成员国,也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日本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第一节日本学前教育沿革日本近代教育史上先后经历了三次教育改革:明治维新时期的第一次教育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二次教育改革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教育改革。
一、初创和起步阶段(明治初期一20世纪40年代初)19世纪40年代后,欧美国家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其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大。
欧美国家为了获得更多利益,抢占更多海外市场,将掠夺延伸至国外,将目标锁定在封建统治的亚洲。
日本当时闭关锁国,随时可能被欧美列强占领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868年,日本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即明治维新运动。
明治初期的学校教育沿袭幕府末期以来“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的方针,1872年《学制令》颁布以后,政府的政策才正式转到“文明开化”轨道上来,学校教育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是由西化到日本化的过程。
(一)创立学前教育机构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制令》,开始实行有纲领、有计划、有措施的教育改革。
《学制令》是在“文明开化”国策的指导下,重点参照德国和法国的教育制度、美国的教育内容而制定出来的。
1876年,在文部省大辅田中不二磨的建议下,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创立。
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归文部省管辖。
幼儿园设有监事(相当于现在的园长)1人,首席保姆1人,教育对象是社会上层阶级的子女。
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发掘学龄前儿童的天赋知觉,启迪其固有的心智,滋补其健全的体魄,使其通晓交际情谊,具备良好的言谈举止。
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虽然是文部省开办的国立幼儿园,但却不是按照《学制令》中关于幼稚学校的规定开设的,大多是达官显贵的子弟才能上幼儿园。
《学前比较教育》重点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绪论☐比较是非常具体的,每天都在发生着的人的行为。
☐从认识别人而得到的自我认识,是比较教育所能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教育。
——贝雷迪☐学前比较教育能让我们吸取外国学前教育的经验教训,加强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的与要求1、深刻认识学前比较教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意义2、掌握学前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并能将这些基本方法贯穿运用于日后的学习和实际研究过程中考核知识点1、学前比较教育2、区域研究与问题研究3、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第一节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意义本节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学前比较教育的意义二、学前比较教育的概念三、学前比较教育的特征1、增长见识,扩大视野,加深对各国学前教育的认识这是由学前比较教育的任务所决定的,学前比较教育就是对各国的学前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贝雷迪认为:“从认识别人而得到的自我认识,是比较教育所能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教育。
”2、促进学前教育经验的借鉴,推动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埃德蒙·金:“一切比较教育的研究都含有改革的意思(否则,为什么要费心去比较)”☐“比较教育之父”朱利安:“任何一位精明而见闻广博的政治家都会从别国的发展和繁荣中发现繁荣自己国家的一种途径。
”3、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化,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学前比较教育研究的重心就是要为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服务。
通过比较研究,能够寻求出适合于本国学前教育发展和学前儿童成长的最佳途径、手段、形式、策略和方法。
4、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比较的方法,可以使学生通过对人与人或物与物之间的相似或差异作出研究和判断,学会用哲学的、逻辑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熟悉并掌握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如何进行比较研究。
二、学前比较教育的概念(一)比较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比较产生于教育行为发生交流的那一刻。
2、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就有了教育比较。
3、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教育形成于19世纪初叶。
学前比较教育-第三章德国学前教育
第二节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二)德国幼儿园的教育实际活动(P72) 幼儿园的教育大纲和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幼儿园开办者自主决定的。 德国的幼儿园一般并没有正规的课程,不进行读、写、算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也不教 授外语,而是以游戏等自由活动为主。 如今,游戏仍是德国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学前比较教育-第三章德国学前教育
第三章 德国学前教育
第一节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第二节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第三节 德国学前教育改革动向
第一节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一、近代德国学前教育的创立和发展 第一阶段,19世纪的最初20年,其中最早且最负盛名的是侯爵夫人巴乌利美开设的保 育所。它招收母亲从事日间农业劳动并已断奶的1—5岁的婴幼儿,重点在于保护其健 康。(P60) 1819年,幼儿教育家德切克设立了柏林最早的常设托儿所,以城市劳动阶级的子女为 对象,招收9个月至2岁的婴儿。 19世纪20年代以前的德国幼教设施,具有一下特点: ①以保护婴幼儿的健康和解决父母因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的问题为主,教育是附 带的。 ②幼教设施的费用主要靠慈善捐款,在未能捐款时才由地方公费负担。 ③这些幼教设施没有统一的名称,并且多无固定场所。 ④担任保育的工作的人多半不是正规保育员和教师,而通常是孤儿院里年长的女 孩子或失业居民及老妇人。
第三节 德国学前教育改革动向
二、德国学前教育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对策: (P78-P80)
①努力统一两种幼儿教育模式,原西德地区在园所数量上向原东德地区靠拢,但从教 育观念上影响远东的地区的学前教育。
②现在德国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被认为至少应在大专以上。教师带着问题参加培训,做 到“共同构成,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第一节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比较学前教育
第一张绪论名词解释:比较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的分支学科,是学前教育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综合比较研究:综合比较研究综合了横向比较研究和纵向比较研究,一般是指连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影响比较教育:影响比较教育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相互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的比较研究。
专题比较研究:专题比较研究是把各国、各地区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过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特点和共同趋势的研究方法。
区域比较研究:区域比较研究是指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学前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研究。
朱利安:朱利安是法国教育家,比较教育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简答题:1.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
比较学前教育是以当代学前教育为中心,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各个领域进行比较研究,以达到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目的。
2.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是: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是: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3.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
1.横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和综合比较研究2.平行比较研究和影响比较研究3.专题比较研究和总体比较研究4.定性比较研究和定量比较研究5.宏观比较研究和微观比较研究6.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4.简述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2.文献法3.比较法4.分析法论述题:1.结合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分析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
2.查阅一篇有关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论文,分析其运作的研究方法。
学前比较教育-第一章 英国学前教育
5-7岁的学生有三门核心课程:英语、数学、科学以及七门基础 课程:工艺、体育、音乐、美术、手工、历史、地理等。
5岁以下的学习内容有英语与文学、数学、科学、美育与创造等 。教学形式都以小组教育和个别教育为主。
第二节 英国学前教育现状
四、英国学前教师的培养(P34-P35)
1.教师。凡年满18岁的青年人,有两门功课成绩达到A级以上已就业人 士或将要就业的成人有三种途径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④英国幼师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⑤注重学校的经济效益。 问题: 大多数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家长参与的意义,也没有为有 关活动指定相应计划。
第三节 英国学前教育改革动向
二、英国学前教育发展趋势(P38-P43)
英国一贯以5岁作为义务教育的起点,还呈现出更早的趋势。
近年来,英国引入海伊斯科普方案、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一直奉 行自由原则的英国教师将其做了修改,并没有生搬硬套。
第二节 英国学前教育现状
二、英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P31)
英国学前教育在宏观管理体制上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国家负责制定幼教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地方负责国家政策法 规的贯彻执行,学校负责日常事务的具体操作。 其中,英国小学附设托儿所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地方教育当局、 社区中心、各种募捐活动和家长捐款等。
托儿所保姆训练课程强调实践,占40%时间。训练的另一途径是通过工 商硕士课程。
英国师资培训手段先进,除教师口头讲述外,还广泛采用电化教学。重 视理论联系实践。
第二节 英国学前教育现状
五、英国学前家长参与及家长教育方案(P35-P37)
法律上: 1967年,《普洛登报告书》→1977年,《泰勒报告》 、1978年,《沃诺克报告》→1988年,《教育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4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第1-3章)一、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2、系统性原则答: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3、技术答: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并且分别阐述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以认识春夏秋冬为主线,将儿童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
3、按科学素养的不同领域分,科学教育目标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4、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科学性的要求。
5、1999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 2049计划”。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7、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_家庭中_接受科学教育。
学前比较教育-自考复习资料
学前比较教育绪论一、学前比较教育的对象(一)比较教育学的形式和发展比较教育的形成开始于19世纪初叶。
1817年,法国教育家朱利安出版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一书,首次明确提出了比较教育学这一概念。
朱利安以此书奠定了“比较教育之父”的地位。
在整个19世纪,比较教育研究可以说实际就是外国教育研究,比较教育基本上是以“输入”别国的教育制度、政策、措施和经验等为使命的。
英国教育家萨德勒在主持英国特别调查报告期间,指导发表了《教育问题专题报告》详细描述了外国教育经验,分析教育文化背景,之处教育的发展趋势。
他还提出民族特性的概念来说明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并且强调学习外国经验的目的在于改进本国的教育制度。
20世纪初,比较教育的研究重点从笼统的访问和借鉴,转向分析决定各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因素。
届此,比较教育正式成为教育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其中,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的工作功不可没。
他在1933年发表的《比较教育》一书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代表,也是比较教育作为跻身大学氛围中的一个学术探索领域的开始。
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方法论受三个主要目的的指导:第一,“报导——描述”目的。
第二,“历史——功能”目的。
第三,“借鉴——改善”目的。
与康德尔同时的较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德国的施奈德和英国的汉斯,他们的比较教育观点基本一致,都是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着重对决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这种方法被称为“因素分析法”。
汉斯在1949年出版的《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一书中,分析决定各国的教育的因素有三:一是自然因素,其中包括种族因素、语言因素、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等;二是宗教因素;三是世俗因素,其中包括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主主义、民族主义等。
1989年,罗索首次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设比较教育课。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比较教育学科持续蓬勃发展。
其特点是:1、国际教育组织相继成立,活动频繁,成果显著;2、各国的比较教育刊物相继创刊;3、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和观点多种多样。
新版教材比较学前教育知识点汇总
新版教材比较学前教育知识汇总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朱利安“比较教育之父”,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教育概念,《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是奠定了朱利安作为比较教育学之父的著作。
2.“比较教育是一种历史的教育,是教育史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
”持此观点的教育家是康德尔。
3.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着重对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比较教育学家除施奈德、汉斯以外,还有康德尔。
4、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的国别是美国,于1933年发表了《比较教育》。
5、汉斯用的研究方法:因素分析法汉斯代表作:《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
6、“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校外的事情制约并且说明校内的事情”观点的是萨德勒。
7、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着重对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比较教育学家除施奈德、汉斯以外,还有康德尔8、从范围上来说,学前比较教育学科研究的范围是学前教育的整个领域。
9.学前教育的特征:开放性、跨学科性、可比性。
(三个的定义要区分,能做选择题。
)7.学前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包括:整体研究、局部研究、专题研究、总体研究。
(能够理解做选择题)8、比较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这说明11比较教育有跨学科性。
9、“从认识别人而得到的自我认识,是比较教育所能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教育。
”这是贝雷迪的观点。
10、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纵横交错的研究是整体研究11、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研究,就这一类问题从比较中找出各国的不同特点和共同趋势的研究方法是专题比较12、为了研究瑞吉欧教育模式,研究者到意大利采用瑞吉欧模式的幼儿园去工作,参加该幼儿园的一切活动,这种研究法叫现场研究法13、研究人员用书面或通信的形式收集材料、设计表格、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称为问卷法14、通过分析重要的学前教育的文献、文件资料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情况的一种方法,称为.文献法15、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比较,或者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交叉比较,称为 .纵向比较16、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某个或几个学前教育问题甚至整个学前教育体系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称为横向比较。
学前比较教育,讲义 第一章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一、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的分支学科,是学前教育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了解比较教育的发展历程,对深入理解比较学前教育的性质与特点有重要意义。
(一)比较教育的发展历程比较教育的发展通常分成四个阶段:比较教育的史前时代、比较教育的借鉴时代、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和比较教育的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1.比较教育的史前时代对于外国教育的比较研究,在古代就已经开始。
比较教育的史前时代,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
在不同国家的人们因旅行、贸易、战争和传教等活动而互相往来过程中,出现了教育与文化的交流。
这种交流最初只是口头传递,后来逐渐发展到书面描述,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着各国教育的交流。
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诺亚和艾克斯坦称这一时期的比较教育为旅行者见闻。
到中世纪以后,由于人们跨国界的贸易、旅行、考察和外交活动的扩大,有关不同国家教育的描述、比较和评论也日益增多。
13世纪中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随其父亲和叔叔访问东方一些国家,并在中国元朝供职达17年之久。
他口述、经人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广泛介绍了东方国家的文化、社会风情和教育状况。
2.比较教育的借鉴时代史前时代的教育比较,还没有真正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严格来说还不能看作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学科,因而还不是真正的比较教育。
直到19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制度的兴起和产业革命的爆发,促使欧美各国争先恐后地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当时人们相信把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移植到另一个国家是完全可行的,所以各国都积极向国外派造专家,从教育先进的国家学习经验,以期为我所用,比较教育因此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
比较教育借鉴时代的开始是以1817年朱利安在巴黎《教育杂志》上连载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为标志的。
朱利安是法国教育家,比较教育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是他的代表作,比较教育这一术语也是在这本书中首次被正式使用。
当代学前教育复习要点
当代学前教育复习要点第一章比较学前教育概论第一节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一、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前学科阶段、学科奠基阶段、学科形成阶段、学科发展现状。
1比较教育起源于旅行见闻。
2法国的朱利安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教育”这一术语。
他是最早提出进行国际教育研究、建立国际教育机构的建议者之一,被誉为“比较教育之父”。
二、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和内容1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学与学前教育学相交叉而产生的,是以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揭示学前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一门学科。
2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目的及目标;?五大洲各主要国家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任务及内容;?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机构及课程设置;?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师资与培训;?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关系;?影响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各国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学前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国际组织对世界学前教育事业的作用和贡献。
第二节比较学前教育的对象和特征比较学前教育的对象:?不同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及过程;?外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趋势。
比较学前教育的特征:?跨学科性;?开放性;?可比性。
第三节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和方法1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增强对外国学前教育的认识,开阔视野,增进了解;?借鉴外国学前教育的经验教训,为本国学前教育的改革提供参照;?有助于了解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助于促进各国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相互理解、交流和合作;?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化。
2比较学前教育的方法。
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为世公认。
即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
描述阶段:即通过身临其境的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事实进行客观叙述。
学前比较教育
《学前比较教育》这本书是由华师大出版,曹能秀老师编著的。
这本书的框架结构与其他学前比较教育版本不同的是,并不是直接以国别来进行比较。
而是提取了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比如学前教育体制、学前课程、学前机构、教师发展等,以这些要素为线索,来看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课程介绍:学前比较教育是比较教育的分支学科,同时是学前教育研究中一个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研究领域。
在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热潮的背景下,对于国外先进教育理论、经验尤为关注,关于学前教育领域比较的研究也成为热点。
本书从学前教育体制、学前课程和学前教师教育三个重要问题为主,探讨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
大家可以浏览一下目录,重点章节是三、四、五章。
第一章绪论本章的重难点:学前比较教育的概念,方法论基础、研究方法第一节学前比较教育的概念和意义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学前比较教育的定义、方法论原则和研究方法的理解一、学前比较教育的概念概念源于“比较教育”朱利安:最早提出“比较教育”,被誉为“比较教育之父”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家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的研究继续教育史的研究,把教育史延伸到现在,阐明教育和多种文化形式之间必然存在的密切联系”;“比较法要求首先潘明决定教育制度无形的、难以捉摸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力量,判明比校内力量和因素更为重要的校外力量和因素”;“比较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导致教育制度差别的那些力量和因素的差异性。
本书定义:比较教育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区域、各民族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揭示影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找出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促进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或本民族教育的一门教育科学。
(倾向于王承绪和顾明远的定义)(二)学前比较教育的概念1995年,霍力岩首次提出了学前比较教育的概念:学前比较教育学是一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各国学前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揭示影响和决定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以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一门教育科学。
学前比较教育
朱利安出版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了比较教育这一概念,奠定了比较教育之父康德尔发表《比较教育》,比较教育正式成为教育科学中的一个独立分支立足历史,综合考察文化,经济,政治等学前比较教育是比较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揭示学前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一门教育学科。
学前比较教育的基本性质1).开放性2).跨学科性3).可比性学前比较教育的意义✧一、加深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的认识✧二、吸取外国学前教育的经验教训,作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借鉴✧三、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增进国际了解,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学期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1.区域研究1)整体研究: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期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纵横交错的研究2)局部研究: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期教育的某个方面进行个别的、深入的、剖面的研究2.问题研究1)专题比较: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2)总体比较:对世界各国学期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作全面的综合比较研究)研究方法调查法(1.参观访问法、2.现场研究法、3.问卷法)文献法(重要的学前教育文件)比较法(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比较研究)分析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1.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纵横交错的研究,称为( ) A.整体研究B.局部研究C.区域研究D.问题研究2.《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的作者是( )A.萨德勒B.康德尔C.朱利安D.霍姆斯3. 对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进行的比较研究是( )A.整体研究B.局部研究C.区域研究D.问题研究4. 通过分析重要的学前教育的文献、文件资料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情况的一种方法.称为( )✧A.参观访问法B.现场研究法C.问卷法D.文献法✧各国的学前教育沿革各国的学前教育现状各国的学前教育改革动向英国学前教育✧1820年,怀尔德斯平在伦敦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1913年,麦克米伦姐妹在英国创立保育学校✧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费舍法案》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并把保育学校的设立和援助工作全部交给了地方教育当局规定除医疗费和伙食费以外,对保育学校的学生实行免费入学,并对13所政府承认的保育学校实行国库补助✧《哈多报告》1933 《关于幼儿学校和保育学校的报告》提倡设立麦克米伦式的保育学校、幼儿学习和幼儿部附属的保育班对七岁以下的幼儿实行一贯教育,成立相应的独立幼儿学校但至今尚未实现《普洛登报告书》(1967)官方首次肯定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父母有权参与学校管理的观点才得到接受。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第一章:学前教育学概述-介绍学前教育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畴;-探讨学前教育与其他教育阶段的关系;-论述学前教育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现状。
第二章: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论述学前儿童的身体、智力、语言、情感和社会发展特点;-探讨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学前教育对特殊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第三章:学前教育目标与内容-论述学前教育的目标,包括智力、语言、情感、社会、艺术和科学六个方面;-研究学前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学科知识、生活技能和学习方法等方面。
第四章:学前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如观察法、活动法、研究法等;-研究学前教育的教学手段,如游戏、艺术、音乐、故事等;-论述学前教育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
第五章:学前教育组织与管理-研究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如托儿所、幼儿园、家庭教育等;-探讨学前教育的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作用;-论述学前教育的质量评估和监控。
第六章: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与教育-探讨学前教育师资的基本要求和培养标准;-研究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论述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性。
第七章: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探讨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和互动;-研究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作方式和策略;-论述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历史发展-探讨不同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研究学前教育的国际比较和经验借鉴;-论述学前教育对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的影响。
以上是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的简要介绍,每个章节都有更深入的细节和理论。
这些知识要点将帮助学生理解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以及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比较学前教育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一、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比较教育的借鉴时代P.30比较教育借鉴时代的开始是以1817年朱利安在巴黎《教育杂志》上连载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纲要和初步意见》为标志的。
朱利安是法国教育学家,比较教育学的创始人,被称之为“比较教育之父”。
《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是他的代表作,比较教育这一术语也是在这本书中首次被正式使用。
库森:法国,是借鉴时代的比较教育学家之一。
把对普鲁士教育的考察结果写成了《关于普鲁士公立教育情况的报告》,为法国政府制定初等教育制度的基本法《基佐法案》提供重要参考。
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P.31借鉴—改善德国的施奈德和英国的汉斯属于因素分析流派(单选)施奈德提倡并运用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在1947年发表《各国教育的动力》(单选)比较教育的社会科学方法时代P.31除了采用历史法外,还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属于《教育中的比较方法》)研究比较教育。
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一书提出,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描述、解释、并列、比较四个阶段。
美国的诺亚和艾克斯坦从分析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手法入手,提出了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方法。
(单选)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P.32名词解释:比较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作为比较教育的一个分支,体现比较教育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比较学前教育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学前教育的一门学科。
比较学前教育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又是一门理论科学。
(单选)二、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从研究领域来看,比较学前教育涉及学前教育的所有领域,包括学前教育制度、学前教育行政、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学前教育目的、学前教育课程、学前教育方法、幼小衔接等,都可以是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幼儿学校运动 1、幼儿学校创办 出于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同情,19世纪 初,一些慈善家,如欧文、怀尔德斯平等 热心人士以及教会人士着手建立幼儿学校, 以保护和教育贫困儿童。1816年,欧文在 新拉纳克创办幼儿学校。
• • •
2、怀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运动 (1)生平和教育活动 怀尔德斯平(Samuel Wilderspin,1792~ 1866年)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幼儿学校的著名领 导人。1820年,怀尔德斯平和妻子一道,在斯平 脱(Spintal Fields)开办了一所幼儿学校。1825年, “伦敦幼儿学校协会”成立,协会把普及幼儿学 校的任务委托给怀尔德斯平。此后的20年里,他 不辞辛劳地到英国各地旅行,努力普及幼儿学校。 鉴于怀尔德斯平对促进幼儿学校发展所作出的贡 献,英政府于1846年8月13日作出赠给他100英镑 年金的决定。怀尔德斯平的主要教育著作有《关 于教育贫穷儿童的重要性》、《幼儿期教育例 解》、《少年教育体系》等。
• 3、英国政府的幼儿学校政策 • (1)国库补助政策。英国国家和幼儿 学校的关系,是围绕着国库补助产生的。 1833年英国开始实行教育方面的国库补助 政策。 • 1840年8月枢密院教育委员会视学官首 次发出关于幼儿学校检查项目的训令,这 时幼儿学校才真正成了国库补助的对象。 通过对师范学校进行检查和教员考试,以 及视学官对幼儿学校的检查,使幼儿教育 逐渐纳入国家教育制度的轨道。 •
• •
•
• • •
(2)幼儿教育主张 怀尔德斯平曾得到欧文的亲自教诲,但怀尔德斯平幼 儿学校透着主智主义特征,十分重视幼儿学校的智育,致 力于贫民和工人子女的“知识改善”。 A.在智育方法上,反对那种传统的单纯灌输片断知识 的背诵主义,重视实物教学,主张让学生思考、讨论,学会 比较和判断一切事物,以获得独立求知的能力。他把自己的 教学方法称为“开发教育方法”,包括5个方面:激发好奇 心;通过感觉教学;从已知到未知;让孩子们独立思考; 把教育和娱乐结合起来。 B.设计了“阶梯教室”、“教学柱”、“教学架”、 “调换架”等教具以及“发展课本”等教材(P209)。 C.智育的内容包括:国语、算术、自然、社会、音 乐、宗教。这实际上把初等教育的内容下放到了幼儿阶段。 怀尔德斯平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英国贫民幼儿的教育事 业。在普及幼儿学校,改进幼儿教学工作,极力主张教师要 研究儿童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对19世纪欧美 各国的幼儿学校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第一章 英国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的沿革
一、英国幼儿教育的开创和发展 • (一)背景 , • 1、幼儿安全健康问题 •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以蒸汽机的诞生为标志 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工业革命推动 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无产阶 级登上历史舞台,劳资双方斗争拉开帷幕。企业主无止境地 追求利润,使低工资的女工和童工急剧增加。幼儿及幼儿教 育问题日趋严重,引起各界人士的瞬目。
• •
(三)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学前教育 在英国,19世纪上半期主要是欧文的幼儿学 校占主导地位,19世纪下半期幼儿教育的发展主 要是受福禄倍尔幼儿园的影响。19世纪50年代初 福禄倍尔幼儿园由德国的伦克夫妇和别劳夫人传 入英国。 • 1861年英国公布《修订教育法典》,即英国 教育史上开始实行臭名昭著的“计件付酬制度” 时期。 • 1861年公布的有名的修订教育法典,在决定 初等学校的国库补助金额时,严格根据读、写、 算成绩测验的好坏,成绩好者补助就多,这是一 种企图减少补助的政策,结果使英国教育界大为 混乱。幼儿教育设施虽不是国库补助的主要对象, 但由于小学补助金额的制度,使福禄倍尔幼儿园 运动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怀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 又占了统治地位。
•
(2)幼儿的教育问题。工业技术的变 革迫切要求让童工接受一定的教育培训也 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将初等教育的内容 提早到幼儿阶段成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幼 儿学校教育内容的基本特征。父母长时间 工作,使幼小子女处于无人管教的状况, 结果会受到坏人的引诱,道德堕落,也成 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 • •
•
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布以后,福 禄倍尔幼儿园才得到迅速发展。此外,自 引进福禄倍尔幼儿园后,英国的幼儿教育 呈现两种教育制度并存的局面:一种是以 贫民和工人的子女为对象的幼儿学校,一 种是以中上层阶级子女为对象的幼儿园。 不过英国传统的幼儿学校也逐渐受到福禄 倍尔运动的影响。
•
• •
• •
二、20世纪初至战前的英国学前教育:保育 学校运动 (一)保育学校开创 1913年,麦克米伦姐妹在英国创立保育学校, 这所学校以确保贫民和工人家庭子女的健康、预 防流行疾病为宗旨,在此基础上,以福禄倍尔和 蒙台梭利的方法教育儿童,该学校在1919年开始 接受国库补助。 (二)《费舍法案》的实施 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费舍法案》,正式 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并把保育学校 的设立和援助工作全部委托给地方教育当局,规 定除伙食费和医疗费以外,对保育学校学生实行 免费入学,并对13所政府承认的保育学校实行国 库补助。
•
•
(1)幼儿的安全和健康问题。由于父母早出 晚归,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加之生 活极端贫困,劳动阶级的幼小子女普遍得不到必 需的营养。由于这两种原因,导致婴幼儿的大量 死亡。 •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曾用 具体的数字揭露了一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像曼 彻斯特这个地方……工人的孩子有57%以上不到 5岁就死掉”。在其他工业城市,每万人死亡者中 5岁以下者,里子市占5286人,普累斯顿占947人。 “死亡数字之所以这
•
(2)检查项目:学校设备、娱乐和身 体练习、劳动、艺术模仿、学习音标、自 然常识、阶梯教室的教学和纪律等方面。 • 视学官所提出的这些项目表明了国家对 幼儿学校的设备、设施、教育内容和方法 的态度。可见要接受国库补助的幼儿学校, 受到了很大的控制。在这个检查项目里, 重视阶梯教室的教学,重视读和写,把娱 乐活动限制在休息时间以内,反映了怀尔 德斯平传统教育方式的倾向。当时受国库 补助的幼儿学校,必须接受政府的监督和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