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 朋友遍天下习题精选第三十一篇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1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1川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d09cfe7f1922791688e8f6.png)
第16课朋友遍天下1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了解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史实,以及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并在万隆会议上进行外交斗争的情况。
记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重大事件,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作用。
理解中美、中日建交以及20世纪90年代我国奉行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2能力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掌握中国重大外交政策的基础上,分析外交政策中的“发展变化”与“坚持不变”的外交原则,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使学生认识外交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课题导入让学生回忆总结,1840—1949年间,中国曾遭受到哪些国家的侵略,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由此,得出旧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外交史”的结论。
然后提出: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和策略来扭转外交局面?。
由此导入新课。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条件下提出的?(1953年12月)(周恩来当时接见中印双边谈判的印度代表时提出)2、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哪些国家的赞同?这一原则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得到印度、缅甸的赞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二、万隆会议--求同存异过渡:(中国为亚非会议的成功作出了怎样的贡献?经过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与会国家接受了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倡议,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世界和平的十项原则,表现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民主义的精神。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5.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5.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7041cd964bcf84b8d57b16.png)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目标解读】【课程标准】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万隆会议。
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近代中国的外交是饱受列强欺侮的屈辱外交。
1840年,英国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签订。
1861年甚至发生了国际外交史上绝无仅有的怪事:清政府听从列强建议,让美国人蒲安臣代表中国去办理外交!195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
中国政府派出代表团,代表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第一次出席联合国会议。
中国代表的发言,在会场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人们评论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叩头外交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人民的真正意志已从自己代表的言语中表现出来了。
”新中国书写了哪些新的外交篇章?取得了哪些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你知道是哪个国家第一个和中国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吗?今天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新课探究】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史料再现材料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具体解读:材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需要互相帮助、支持、合作材料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蒋介石政权,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则全力支持新中国,与此同时,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则希望与新中国互相合作,共同发展。
(3)外交成就【图片链接】具体解读:图一反映了中国和苏联建交。
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建交的国家。
图二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年共有17个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课件1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课件1川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a84f56561252d380eb6e7b.png)
②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议一议”
什么是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
求同:
相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维护独立、 发展的愿望
存异:
保存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走出去
温馨提示:师友互助完成,学友说给师傅问题的答案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 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 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提案通过时,代表们热烈 鼓掌。
共 处
等互惠、和平共处
五 项
2.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 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原 则 3.意义: 成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源自走出去走出去万 1.时间: 1955年4月 隆 2.主题: 团结反帝 会 议 3.阻力: 帝国主义的破坏
4.中国的贡献:
①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并在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促 进世界和平的十项原则。
C.在万隆会议上
D.尼克松访华
2.1972年访问我国的美国总统是(
)
A.里根 B.尼克松 C.卡特 D.克林顿
3、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关系开始走向
C 正常化,这是在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1世纪初
4: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
海签署了_《_ 中美联合公报〉
朋 走出去 友 遍 天 迎进来 下
我家大门常打开
温馨提示:师友互助完成,学友说给师傅问题的答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万隆会议
走出去
1953年12月,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朋友遍天下》课件2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朋友遍天下》课件2 川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c5520e0975f46526d3e136.png)
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
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
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棘手的 问题是什么吗?中国坚持的立场是什么?
21
22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学习主题
第 16 课:
1
教学目标:
1、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 2、1971年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重 大事件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中国外 交史上的重大作用 4、分析外交政策中的发展变化与坚持 不变的外交原则
2
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史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 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 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 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 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而不是互相有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 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 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 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9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发展
为什1么.时说间“:1恢97复1年”10中月国(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而 不说“加入”联中国合是国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2 .原因: 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力量 3 .影响: 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在(
)
A.我国同印度谈判时 B.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在万隆会议上 D.尼克松访华
16
1972年访问我国的美国总统是
(
)
A.里根 B.尼克松 C.卡特 D.克林顿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案 川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案 川](https://img.taocdn.com/s3/m/dc6082c4a300a6c30c229fe4.png)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案川教版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史实,以及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并在万隆会议上进行外交斗争的情况。
(2)记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重大事件,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作用。
(3)理解中美、中日建交以及20世纪90年代我国奉行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基础知识,在合作探究中提升问题分析的能力。
(3)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使学生认识外交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中国的外交成就几乎不了解,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想法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多进行探究学习,从而对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有全面的了解。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4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朋友遍天下导入新课(1)学习历史要注重材料的收集(2)观看新中国外交成果展示图片观看课件,接受知识中国要树立新形象,开拓新局面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导学:时间、内容、意义(2)点拨: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什么?自主探究当堂记忆平等、和平二、万隆会议在更大的范围内表明中国的外交政策(1)导学:时间、国家、贡献、精神(2)点拨:求同存异“同”与“异”分别是什么?(3)小结50年代:逐渐改变形象,建交国家增多(五十年代23个,六十年代17个),发挥更大作用,到了70年代—“好戏连台”自主探究相关内容先观看视频“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演讲”感受外交家的风采再思考回答。
三、重返联合国世界离开了中国就不是个完整的世界导学:时间、原因、意义自主探究并回答相关内容四、中美、中日建交(1)点题:中美是世界大国,改善关系对两国的发展以及世界和平都有重要意义。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 川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 川教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dad63c9770bf78a652954be.png)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川教版1教学目标掌握三个时代的外交政策及其成就。
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补充资料的介绍,让学生去领悟国家外交政策与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家地位之间的关系,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维,激发学生为国家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学习的热情。
2学情分析课文内容分析:本课分三个阶段讲述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70年代、90年代后,联系不同时期的历史时期的背景去分析和理解当时的外交政策。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三个时期的外交政策和成就。
教学难点:时代背景分析和介绍。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朋友便天下课前导入:旧中国的外交状况及其原因?(阅读课前导语)活动2【讲授】朋友遍天下课堂讲授:一、50年代外交政策和成就:1、了解建国初期的外交背景(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毛泽东讲了三句: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这是毛泽东根据新中国当时内外形势做出的经典论断。
)(1)、“另起炉灶” 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新中国不会急于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利用这个时机把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清除干净,不给帝国主义留下在中国进行破坏的余地;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逐步进行审查,凡损害中国利益的都要废除,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一边倒” 意指倒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这边,即亲苏远美。
2、50年代外交政策和成就:(1)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者和时间、内容及其意义,(2)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美蒋破坏会议的表现以及周恩来“求同存异”为会议成功召开的贡献。
二、70年代中国外交的政策和成就1、70年代的外交背景:团结一条线、联合一大片,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2、70年代外交成就:(1)掌握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时间,理解恢复的意义。
(2)记住中美、中日建交时间和作用。
(3)介绍北京和台湾争夺合法地位的过程,以及美国的阻碍和非洲国家对北京政权的支持等。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朋友遍天下名师教案 川教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朋友遍天下名师教案 川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f736610b4c2e3f5627633a.png)
《朋友遍天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
(3)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播放视频,图片和历史资料等手段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课外收集、整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成就,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
(2)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具有高雅的风范,所以能够为国家赢得荣誉、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他的个人修养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3)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教学重点】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万隆会议。
2.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
【教学难点】1.中美关系的演变。
2.中国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中国外交成就的图片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怎样倡导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呢?在万隆会议中,我国做了哪些贡献呢?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有哪些呢?全方位的政策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大学城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案 川教版(202
![大学城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案 川教版(202](https://img.taocdn.com/s3/m/7688d95a83d049649a66587d.png)
重庆市大学城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案川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重庆市大学城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案川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重庆市大学城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案川教版的全部内容。
朋友遍天下三维目标1、了解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史实,以及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并在万隆会议上进行外交斗争的情况.2、记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重大事件,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作用。
3、理解中美、中日建交以及20世纪90年代我国奉行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重点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
难点目标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导入示标让学生回忆总结,1840—1949年间,中国曾遭受到哪些国家的侵略,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由此,得出旧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外交史”的结论。
然后提出: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和策略来扭转外交局面?.由此导入新课。
目标三导学做思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和万隆会议的基本概况?导学:阅读课本第一子目,回答下列问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主要内容是?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是?3、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4、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导做:独立完成。
导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做思二中国在外交上取得哪些成就?导学:阅读课本第二、三子目回答下列问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2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2 川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39ac165901020206409c2a.png)
第16课朋友遍天下1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了解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在万隆会议上倡议“求同存异”方针的史实。
记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和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重大事件。
理解中美、中日建交以及20世纪90年代我国奉行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能力和方法组织学生对中美关系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的史实进行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用全面的、宏观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
从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及国际地位提高的史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在八年级上册的历史课上,学生已经了解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这为本课对比分析新旧中国的外交史实奠定了基础。
这样的对比有助于学生理解新中国外交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析历史问题的一些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重点难点一、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万隆会议、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
二、难点: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国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
从此我国本着独立自主的原则开展外交活动。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外交事业开始扬帆起航,在国际舞台暂露头角。
活动2【讲授】新授学习(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提出要注意的关键信息。
2、齐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加深印象。
3、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人物、场合,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4、了解万隆会议的基本信息。
5、提出问题:美国是怎么破坏万隆会议的?为什么要破坏万隆会议的召开?(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作答)6、提出问题:周恩来是怎样改变会议的航向的?(学生作答并理解中国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做出的贡献)7、简介万隆精神。
8、过渡:周恩来杰出的外交智慧获得了与会代表的认可与尊重。
他不仅以个人魅力征服了万隆会议,而且帮助中国打开了与亚非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218be3a1c7aa00b52acb8e.png)
(1)时间: 1955年 (2)地点: 印度尼西亚万隆 2.万隆会议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 (3)地位:
参加的亚非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4)结果: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意义: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总理是怎么说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 “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 该求同存异”。
C
4.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 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 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求同存异
D
5.下列对周恩来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②参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谈判和重庆谈判 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 5.发展: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 本原则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6.影响: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加 强 与 亚 非 国 家 的 团 结 合 作
1.背景 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不平等
不独立
无自主权
本政府为代表中 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 民的唯一政府。凡愿 遵守平等、互利及互 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 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 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 外交交系。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4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4 川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f9b6c8700abb68a882fb35.png)
第16课朋友遍天下1教学目标1.了解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记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重大事件、理解中美、中日建交以及20世纪90年代我国奉行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2.引导学生在掌握中国重大外交政策的基础上,分析外交政策中的“发展变化”与“坚持不变”的外交原则,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了解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使学生认识外交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
2学情分析现在的八年级学生学习任务还不是很重,有时间上网和看电视,对当今社会形势有一定的了解,对国家大事比较关注,因而学习本课难度不是很大,能进行一定的自主学习。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4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回顾以前所学知识,进入本课学习,此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回忆总结,1840—1949年间,中国曾遭受到哪些国家的侵略,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由此,得出旧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外交史”的结论。
然后提出: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和策略来扭转外交局面?。
由此导入新课。
出示教学目标:(目标明确,便于学生学习本课知识,有利于把握重难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指导自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先看课本自学有关内容,完成下列所设计的问题,此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万隆会议(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时间:(2)提出的条件: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赞同国:。
这一原则是解决的问题是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二)万隆会议(亚非会议)4、时间:地点:主题:5、中国为亚非会议的成功作出的贡献6、会议精神:二、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原因是2、历史意义三、中美、中日建交1、背景:2、中美建交的时间是,中日建交的时间是2、中美两国建交时达成的共识是四、全方位的外交政策1、我国的外交政策是2、表现有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4、意义:小组交流自学情况,然后分组展示自学成果:(此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不仅能学进去,还能讲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教师在学生自学展示的基础上明确学生的完成情况:拓展延伸:(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不仅能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能够灵活的运用)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新中国刚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当时美国怎样在外交上对付中国?)2.万隆会议的主题是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周恩来与哪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4、新中国和旧中国的外交成就和外交地位有何不同?为什么?二次展示,教师进一步明确完成情况检测巩固:(此环节的设计是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力求让学生能对当堂所学知识及时掌握)1.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在国际上产生很深远的影响B.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C.在与印度等国家的交往中多有体现D.只适用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2.2006年新年来临之时,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朋友遍天下教案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朋友遍天下教案 川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0a1524f242336c1eb95e7c.png)
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万隆会议;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教学难点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国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教学思路本课教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条是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最后这两条线索合二为一,两者都为我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树立了崭新的国际形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学期的相关知识:中国是怎样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遭受外来侵略,腐朽的满清政府无力还击,被动外交,签定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地丧权辱国。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国民党统治时期,所面临的“弱国无外交”局面仍然十分尴尬。
新中国建立以后,如何在外交上确立独立自主的形象?请大家看书。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材料分析](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材料二)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①从这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后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②在这个外交政策下,我国的外交取得了哪些成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万隆会议1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A. 新中国刚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B. 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苏联)C. 当时美国怎样在外交上对付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教师指出: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所以对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采取了坚决支持的政策。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案川教版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案川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28ca7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0.png)
3.历史解释:学生能够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解释,理解其对国家利益和全球格局的影响。
4.道德素养: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性,树立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②词、句等详细阐述:
1. “求同存异”外交方针:提出于1955年万隆会议,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体现新中国外交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外交成就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例题2:
【题目】根据教材内容,分析新中国外交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变化及其原因。
【答案】新中国外交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1.从“一边倒”向“全方位”外交转变,即从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转向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发展关系。
2.从强调意识形态向注重国家利益转变,即在外交活动中更加注重国家利益和实际效果。
-《外交与国际关系》:普及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基本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其他国家的外交政策,了解其与国际关系、国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
-探究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 朋友遍天下知识点练习九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 朋友遍天下知识点练习九](https://img.taocdn.com/s3/m/9e27b1cb83d049649b665881.png)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知识点练习九第1题【单选题】学校举行图片展,其中有下面三幅图片,请你给这些图片配上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中国的外交成就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D、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国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A、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B、上海APEC会议C、昆明世博会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71年10月,中国在外交上取得重大胜利,开始重返国际政治舞台。
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中日建交B、签署《中美联合公报》C、中美建交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15年4月,印度尼西亚隆重举办了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庆祝活动,100多个亚非国家政要参加了此次活动。
这说明( )A、亚非会议是发展中国家合作交流的唯一方式B、“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已经深入人心C、亚非国家彻底消除了彼此之间的矛盾D、万隆发展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充满着艰辛,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经济比较落后,实力比较弱B、新中国刚刚成立,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C、我国在国际上基本没有朋友D、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敌视态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是( )A、苏联B、美国C、法国D、朝鲜【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49年周恩来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不能有所依赖。
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不称霸”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独立自主D、求同存异【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回顾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下列哪些朋友( )A、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B、美国和苏联C、美国和日本D、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②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③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④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②①④③B、②④①③C、④②①③D、④①②③【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一系列成就,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中国的百年屈辱史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
朋友遍天下习题精选第三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是( )
A、“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B、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
D、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中国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
A、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B、上海APEC会议
C、昆明世博会
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近代中国实行的是屈辱外交,当今的中国实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大作用,造成这种巨大反差的根本原因是( )
A、领导者不同
B、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不同
C、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
D、综合国力不同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90年至今,中国共参加了23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2.2万人次,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维和军事人员最多的国家。
这表明我国( )
①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②在国际事务中起了决定作用③维护了联合国的宗旨④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际竞争,哪一年我国加入了WTO( )
A、2001
B、2002
C、2003
D、2004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中国与哪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越南、柬埔寨
B、泰国、印度
C、印度、缅甸
D、缅甸、泰国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1955年4月,在亚非29个独立国家举行的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解决国家间争议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周总理提出的方针是( )
A、平等互惠
B、互不干涉内政
C、求同存异
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中国外交的成长,不断推动着中国与世界更加深入地相互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这一重大成就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美建交
D、中日建交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B、反对殖民主义
C、反对帝国主义
D、“求同存异”
【答案】:
【解析】:
第10题【问答题】
简答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
A(1)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通过参加联合国的活动,增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交往(3)可以发挥中国作为大国在联合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止大国霸权主义行径,为发展中
国家伸张正义
【答案】:
【解析】:
第11题【问答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现代史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和谋求国际地位,追求国家富强和探求经济振兴的奋斗史。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了哪两次重大失误和挫折?2)20世纪70年代,在“乒乓外交”和第三世界推动下中国分别取得哪两项外交成就?3)1953年,由周恩来总理和印度政府代表共同倡导的什么原则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请说出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
4)“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
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这段经典之词是谁在什么场合说的?这段经典之词被提炼概括为什么方针?5)在日本明治维新110年和中国康梁变法80年后,新中国也掀起一场追求国家富强,经济振兴的“维新运动”,这场运动是以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为标志的。
这次会议简称什么?会议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0多年来,浩瀚的太平洋并未阻断中美两国人民的交流合作,中美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谱写了世界不同文明相互借鉴的美好篇章。
自1979年中美建交28年来,两国关系曾历经曲折,但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大方向,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
材料二为增进中美两国青年以及教育界的相互了解,我高兴地宣布,中方决定邀请100名耶鲁大学师生今年夏天访问中国……“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
”青年人是世界的希望和未来,青年有着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和无穷的创造力。
请完成:(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了哪些敌对行动?(2)请用史实说明,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3)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就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中“唯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后发展成为国与国交往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何成就(不少于两例)?
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外交方面有哪些成就(不少于两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就,根本原因有哪些?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今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我们要做一期“聚焦中美35年”专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促使美国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谈到中美关系,有的同学认为美国经常给中国制造麻烦,还是不与美国建交为好;有同学认为,中美之间虽然有一定摩擦,但是双方有更广泛的合作空间,应该友好合作。
请简要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
中华民族对外交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依据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和平友好
探究二:屈辱抗争
探究三:大国风采
自古以来,我国外交就十分频繁。
请举出中国古代历史上对外友好往来的典型事件一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举出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所取得的外交成就两例。
近代中国备受欺凌,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请写出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及影响。
近代中国不懈抗争,终于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请说出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事件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前进中的中国,正以崭新的形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你知道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程的是那次会议?你认为今天的中国应如何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