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1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标: 讲述开国大典, 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⑴时间与地点: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⑵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决定把北平改为北京, 作为新中国首都;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象征中国人民的大团结);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表示要居安思危, 继续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任命毛泽东为军事委员会主席;任命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总司令。
⑵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举行,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10月1日为我国的国庆纪念日。
⑶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①国内意义: 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 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1949~1956年〗。
②世界意义:加强了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对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⑷革命胜利的原因: 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的结果;②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武装斗争的道路和统一战线的结果。
⑸历史结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课标: 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⒈抗美援朝战争☆⑴原因: ①朝鲜内战爆发后, 美国便出兵干涉朝鲜内政, 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一直打到中国边境;②美军飞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 严重威胁我国安全;③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严重侵犯了我国主权;④我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 作出了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复习提纲一、古代中国的重要朝代和历史事件:1. 夏朝、商朝和周朝的兴衰2.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统一3. 秦朝的统一和大一统制度4. 汉朝的兴起和外交政策5. 三国时期的乱世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6.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7. 五代十国和北宋南宋的政治重塑8. 元朝的建立和蒙古帝国在中国的统治9. 明朝的兴衰和外族入侵10. 清朝的建立和康乾盛世二、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1. 儒家思想和孔子的影响2. 道家思想和老子的主张3. 法家思想和商鞅的改革4. 墨家思想和墨子的教义5. 兵家和孙子兵法的理论与实践6. 佛教的传入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7. 音乐、舞蹈和戏曲的发展历程8. 书法、绘画和雕塑的艺术成就9. 科技与发明的进步对古代中国的影响三、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文化风俗:1. 封建制度及其等级体系2. 农业主导的经济结构和丝绸之路的开辟3. 儒家思想对社会伦理和教育体系的影响4. 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礼仪文化5. 宗教信仰和庙会传统6. 饮食习俗和服饰文化7. 家庭结构和婚姻制度的演变8. 华夏文化在东亚地区的传播与影响四、中国古代的战争与外交:1. 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争霸2. 秦朝的征服战争和统一中国3. 汉朝与匈奴的对峙和丝绸之路的开通4. 三国时期的各国争霸和曹操、刘备、孙权的权力斗争5. 隋唐时期的西域远征和对外交术的发展6. 宋辽金时期的北方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冲突7. 元朝的统一战争和对外扩张8. 明朝的北虏防御和海上政策9. 清朝的对外侵略和闭关锁国政策五、近现代的中国历史:1.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太平天国运动和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思想3.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4. 北洋政府和中国早期的政治冲突5.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6. 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立7. 抗日战争和中国的抵抗运动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新中国的初期发展9. 文化大革命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0. 改革开放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11. 当代中国的崛起与国际地位六、中国古代的科技与发明: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科技与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
一、古代东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1.商代的兴起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周朝的建立、封建制度的发展和周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春秋时期的动乱、战国时期的兴起和战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二、中国古代的思想变革与学术繁荣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及其主张:孔子、老子、墨子等2.战国时期的学术成就:诸子百家的兴起及其代表性学派的主张三、秦汉的统一与社会变革1.秦朝的建立、秦始皇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及其影响2.西汉的建立、汉武帝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3.东汉末年的动乱及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四、古代东亚的交流与影响1.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对东亚文明的影响2.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的交流与文化互动3.中国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互动:韩国、日本、越南等五、唐朝的政治繁荣与文化辉煌1.唐朝的建立、玄宗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唐朝的文化成就:诗词、绘画、文学等3.唐朝的科技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六、宋朝的政治与经济繁荣1.宋朝的建立、宋太祖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宋朝的政治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宋朝的科技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七、元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1.元朝的建立、忽必烈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元朝的政治制度:行省制和官员选拔制度3.元朝的社会变革:蒙元族群融合、土地制度等八、明朝的政治危机与农民起义1.明朝的建立、朱元璋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宦官专权、内外党争等3.农民起义的兴起与发展:红巾军起义、张献忠起义等九、明清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变革1.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农业技术进步等2.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城市发展、民间组织兴起等十、近代与现代的变革与挑战1.明末清初的政治动荡与外患:郑成功抗清、对外贸易限制等2.19世纪的鸦片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3.近代与现代的科技革命与文化变革:西方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十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革命斗争1.中国共产党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二九运动等2.中国革命的历程及其代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工农红军等。
初二下学年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川教版)
初二下学年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川教版)
每天坚持整理知识点,到考试时才能方便复习。
为大家整理了初二下学年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供大家参考阅读。
1.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3.1951年,x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获得统一。
x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4.1950年,中国出兵朝鲜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军队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员是彭德怀。
、1953年,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5. 19501952年底,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土地改革的意义: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生产积极性。
7,一五计划”(1953 --- 1957 年) 重点任务发展重工业。
8.1954年9月一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9.三大改造:①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②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精选学习文档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考点1 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常考点)1.新中国成立前的准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内容:a.通过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b.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确定国旗、国徽、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d.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2.开国大典(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首都北京天安门。
(2)内容: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3)意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历史影响)(1)国内: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②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2)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考点2 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1.抗美援朝(1)原因: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侵入朝鲜,并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并侵犯我国领空;美国第七舰队还入侵我国台湾海峡,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2)时间:1950~1953年。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司令员:彭德怀。
(5)结果:1953年,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6)意义: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历史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基础知识】一、开国大典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时间:1949年10月1日(2)容:①任命_____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_____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_____________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②会议发布公告,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代表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央人民政府愿意同一切遵守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2、开国大典:(1)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_日(2)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标志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立。
3、中华人民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国意义:结束了一百多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从此站立起来,___________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国际意义: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人民国成立的历史结论(中国革命胜利原因)(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历史的结论。
二、和平解放1、时间及标志:___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办法的协议》的签订。
2、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也使人民摆了,为的给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基础知识】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有三个:、、一、抗美援朝战争1、中国抗美援朝的目的:;2、开始:年10月,中国人民军在的率领下入朝作战。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二学习主题复习提纲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复习提纲(一二学习主题)第一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基础考点〗1.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的作用),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了新中国的国家象征有: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为纪年方法。
在首都天安门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任命_________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_________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3._________,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_________,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4._________年5月,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_________解放。
至此,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5._________年10月,中国人民_________在_________的率领下,跨过_________,抗美援朝。
1953年7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迫与中朝人民军队的代表在_________签订了《_________》,朝鲜战争结束。
战争中,涌现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等英雄。
6.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时间: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法律:《_________》,范围:在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新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到_________年冬,除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省外,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注意:土地改革没有改变土地的私有制度,不过从封建地主所有变成了农民所有。
〖提高考点〗9.中国现代史的分期:1949——1956: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56——1965: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或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66——1976:“文化大革命”时期1978——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大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筹建新中国)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2、内容:(记忆方法:“八个一”)二、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国庆节”由来)1、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1、概况:时间:,代表人物:2、意义:★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用史实证明!(①唐朝②元朝③清朝)第2课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对外巩固新生政权)一、背景:1、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以“联合国军”名义侵略朝鲜;2、美国侵略军的所作所为严重威胁中国安全;3、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二、目的:三、概况:1、时间:2、军队:3、总司令:4、性质: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5、经过:志愿军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6、英雄人物:(掌握其事迹及相关图片)7、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以中朝双方的胜利告终。
四、影响(意义):(1)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气焰,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2)保卫了国家安全,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3)巩固了中朝间的友谊。
五、抗美援朝精神:…第3课土地改革(对内巩固新生政权)一、背景: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原)2、广大新解放区农民强烈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3、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二、概况:1、时间:1950-1952年底2、地点:新解放区3、开始的标志:4、具体措施:对地主;对富农(教材P12、13)三、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复习提纲【康才教育】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复习提纲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大会还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先烈的崇敬。
2、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
3、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去北京谈判,最后西藏和平解放。
4、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自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最终把美国侵略者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其代表人物是黄继光和邱少云。
6、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然维持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7、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8、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这使得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9、新中国从1953——1957年底进行了第一五年计划。
10、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1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堂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12、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13、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进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4、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15、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在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具有人民代表的性质,在普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①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的改革。②改革: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开始。管理:放权让利、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利改税;经营方式:承包经营、合资经营、联合经营、租赁经营;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企业改组联合;股份制、公司制。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3、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①时间: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②原因:a、“大跃进”运动的失误;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c、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d、苏联撕毁合同和取消科学技术合作项目,撤走专家等。③经济调整: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第5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3、政治协商会议的重大决议:①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②把北平改为北京作首都;③采用公元纪年,本年为1949年;④五星红旗为国旗;⑤《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⑥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4、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10月1日为国庆纪念日。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代表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外交原则:遵守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1、列举“一五”计划的成就(任选4个)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汽车;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地一架喷气式飞机;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⑤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密切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⑦ 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形成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重工业基地2、列举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和形式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②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公私合营3、列举1980年我国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列举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1)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3)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5、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上的三件大事。
(1)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左”倾错误泛滥,造成的主要失误是什么?其主要标志?失误的原因有哪些?(1)原因:①对国情认识不足;②缺乏建设经验;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④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什么?时间:1978年底内容:①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国庆节)。
军委主席:毛泽东,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总司令:朱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1)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2)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内)(3)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国际)得出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西藏和平解放:时间:1951年;意义: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使西藏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创造了条件,给西藏带来了光明的前途。
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最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年)(1)司令员:彭德怀(2)目的:保家卫国(3)出兵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4)结果:1953年7月,在板门,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5)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6)抗美援朝意义: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7)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学习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二、土地改革运动1、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1950年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意义:①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13-16课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13-16川教版)第13《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①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拥有6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少数民族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
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③个自治区:内蒙古、广西、x疆、宁夏、x藏。
④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新型民族关系:①国家按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第14《“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1、一国两制构想:①依据:邓小平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
②一国两制的含义:在一个统一的中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①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行政长官——董建华。
②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行政长官——何厚铧。
③意义:洗雪了多年来的民族耻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还使香港、澳门的历史发展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时代,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共产党为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实际步骤,促进两岸人员交流。
第1《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1、人民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①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
②兵种:装甲兵、通信兵、防化兵、海军航空兵等。
③海军:华东军区海军,190年成立。
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
④空军:a1949年成立。
b发展方式:自力更生研制和引进先进飞机。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大西洋三角贸易1. 大西洋三角贸易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三角贸易的含义和背景•大西洋三角贸易的主要参与国家和内容–欧洲的制造业品、火器、酒与非洲的奴隶之间的交换–非洲的奴隶与美洲的烟草、甘蔗、棉花等产品之间的交换–美洲的烟草、甘蔗、棉花等产品与欧洲制造业品之间的交换2. 大西洋三角贸易的影响和意义•经济影响–欧洲资本主义的积累–奴隶制度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影响–非洲人口的减少和奴隶贸易的损害–欧洲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美洲殖民地的社会结构•文化影响–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和殖民地文化的形成–奴隶制度对西半球文化的影响•政治影响–殖民地的建立与扩张–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和竞争第二章:殖民扩张与近代世界格局的形成1. 殖民扩张的背景和原因•西方国家寻求利益的动因•科技发展与殖民扩张的关系•需求与供给的互动推动殖民扩张2. 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的殖民扩张•葡萄牙的殖民帝国•西班牙的殖民帝国•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帝国3. 近代世界格局的形成•殖民地竞争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的交替•殖民地国家的崛起与垮台第三章: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1. 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和原因•清朝的政治衰退和内忧外患•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内外因素导致思想解放和变革的迫切性2. 鸦片战争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历史意义•南京条约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确立•西方列强的特权和割地要求3.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变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第四章: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较量1. 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反思•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的推动•资本主义产生的矛盾与危机2. 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早期思想家和理论形成的背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体系•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3.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较量•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动和压迫•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与建设结语通过对八年级历史下册的复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大西洋三角贸易、殖民扩张与近代世界格局的形成、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变革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较量。
2013年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川教版)
2013年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川教版)初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1.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2.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获得统一。
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4.1950年,中国出兵朝鲜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军队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员是彭德怀。
、1953年,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5. “1950—1952年底,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土地改革的意义: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生产积极性。
7,一五计划”(1953 --- 1957 年)重点任务发展重工业。
8.1954年9月一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9.三大改造:①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②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10.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3年—1956年。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1958年,“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
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左”错误的做法有:“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1.“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标志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2.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展开了思想大讨论。
它的结果是得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它的意义是: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13.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复习提纲第一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课标要求〗(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基础考点〗1. 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了新中国的国家象征有: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为纪年方法。
在首都天安门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 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政治协商会议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4.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5. 1951年5月,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西藏有解放。
至此,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6.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1953年7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迫与中朝人民军队的代表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
战争中,涌现出了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
7. 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时间: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范围:在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新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到1952年冬,除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省外,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注意:土地改革没有改变土地的私有制度,不过从封建地主所有变成了农民所有。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既要及时跟上老师步伐,也要及时复习巩固,知识点要及时总结,这是做其他练习必备的前提,下面为大家总结了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仔细阅读哦。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具有人民代表的性质,在普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3、政治协商会议的重大决议:①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②把北平改为北京作首都;③采用公元纪年,本年为1949年;④五星红旗为国旗;⑤《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⑥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4、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10月1日为国庆纪念日。
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代表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外交原则:遵守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使中国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也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6、历史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优品课件之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川教版
优品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川教版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第一个五年计划: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建设和改造相结合的总路线)②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主要任务: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③方针及措施: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广泛开展三大运动: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
④“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鞍钢机械总厂青年刨工)。
⑤从无到有的工业:飞机、汽车制造、电子、重型机械等工业。
⑥影响: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时间:1954年9月;②地点:北京。
③内容: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刘少奇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大法。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⑤特点(原则):社会主义原则、民主原则、民族平等原则。
3、“三大改造”:①时间:1953年开始,1956年底结束。
②改造的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意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了绝对优势,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时间:1949年9月21日(2)性质: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3)决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内容: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作用: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新中国的成立(1)标志——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A、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际)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和被压迫的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5月(2)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第二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巩固新政权的三个措施: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1、抗美援朝(1)中国抗美援朝的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时间:1950年10月,司令员:彭德怀。
(2)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标志:1953年7月,在板门店签定《朝鲜停战协定》。
(3)胜利的意义:A、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B、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C、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4)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代表及事迹有:邱少云——严守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黄继光——用胸口堵敌人的机枪口(5)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土地改革(1)土地改革的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2)时间:1950年6月到1952年冬(除了少数民族和台湾省外)(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意义: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镇压反革命运动:(1)时间:1950-1952年底(2)政策:“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第三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1)时间:1953年(2)内容: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总路线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2、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1953年到1957年(2)重要任务: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年项目为中心,以694年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方针:自力更生为主(4)开展的运动:增产节约、劳动竞赛、技术革新(5)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6)取得的成就:A、第一根无缝钢管诞生。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解放”牌汽车。
C、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制造成功。
D、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宝成铁路通车。
E、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至少列举三个)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时间和会议: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2)《宪法》的内容: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3)《宪法》意义:A、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 B、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利益,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4、三大改造(1)时间:1953-1956年底(2)三大改造的内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性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4)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公私合营(通过赎买政策)。
(5)三大改造的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四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时间:1958年(2)会议:中共八大二次会议(3)总路线的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运动(1)时间:1958年(2)表现:农业中的浮夸风和工业中的全民大办钢铁(3)影响: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大批农村劳动力投入大炼钢铁运动,造成一些地区农田荒废,生产衰退,国家遭到重大损失;片面强调发展钢铁工业,使轻工业减产,市场供应十分困难,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4)在“大跃进”运动期间,我国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建成了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
(5)存在的错误或问题:忽视客观经济规律,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2、人民公社化运动(1)时间:1958年(2)性质:政社合一(3)影响: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的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五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1)“铁人”王进喜——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都不怕。
(2)“两弹元勋”邓稼先——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炸成功。
(3)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带领河南兰考人民战胜自然灾害,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4)雷锋——助人为乐的楷模;毛泽东曾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3月5日是学习雷锋日。
第六课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1)时间:1966年到1976年(2)最大冤案:刘少奇的三个罪名:叛徒、内奸、工贼(3)反革命政变头目:林彪。
林彪集团覆灭的标志:九一三事件。
(4)“四人帮”: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5)“四五”运动:1976年4月5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百万群众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声讨“四人帮”的运动。
“四五”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6)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粉碎“四人帮”(7)文化大革命的性质: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
(8)影响或后果:A、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严重地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打乱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进程,拉大了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9)教训:反对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
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人民再次选择了邓小平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定》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背景:“左”的影响和“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束缚。
(2)序幕: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意义: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3、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2)地点:北京(3)内容: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B、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4)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了入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4、四项基本原则(1)时间:1979年(2)提出者:邓小平(3)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4)意义: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整个现代化事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第八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主要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3)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从根本上克服了人民公社(1984年人民公社不存在)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深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技术进步。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2)国有企业改革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开始,国家还发展承包经营、合资经营、联合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政策。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极大的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使大多数企业摆脱了困境,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的经济大厦。
第九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1、经济特区的建立和扩大(1)建立背景:改革开放(2)提出的时间: 1979年(3)建立的过程:1980年,广东省的珠海市、深圳市(20世纪80年代的窗口)、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1988年建立海南岛(面积最大)经济特区。
(4)经济特区的意义和作用: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推动我国对外开放的大潮。
2、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①经济特区②沿海开放城市③沿海经济开放区④沿江开放城市(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扩大的窗口是上海浦东)⑤内陆省会城市⑥边境城市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3、对外开放的影响:A、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B、给我国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先进的持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C、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十一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1)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2)重要形式:各级政协(3)基层民主:我国选民直接选举的人大代表的范围:县和县以下的人大代表2、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核心:《宪法》(2)依法治国的原则: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十二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义义道路前进1、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2、中共十三大1987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初级阶段:从三大改造完成到21世纪中叶(2)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大会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基本完成。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