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时间:1949年9月21日(2)性质: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3)决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内容: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作用: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新中国的成立
(1)标志——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A、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际)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和被压迫的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1951年5月
(2)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第二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巩固新政权的三个措施: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
1、抗美援朝
(1)中国抗美援朝的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时间:1950年10月,司令员:彭德怀。
(2)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标志:1953年7月,在板门店签定《朝鲜停战协定》。
(3)胜利的意义:A、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B、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C、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4)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代表及事迹有:邱少云——严守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黄继光——用胸口堵敌人的机枪口
(5)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的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2)时间:1950年6月到1952年冬(除了少数民族和台湾省外)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意义: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镇压反革命运动:
(1)时间:1950-1952年底
(2)政策:“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第三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
(1)时间:1953年
(2)内容: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总路线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
2、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年到1957年
(2)重要任务: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年项目为中心,以694年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方针:自力更生为主
(4)开展的运动:增产节约、劳动竞赛、技术革新
(5)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6)取得的成就:A、第一根无缝钢管诞生。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解放”牌汽车。
C、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制造成功。
D、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宝成铁路通车。
E、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至少列举三个)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时间和会议: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
(2)《宪法》的内容: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3)《宪法》意义:A、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 B、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利益,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4、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底
(2)三大改造的内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性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4)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公私合营(通过赎买政策)。
(5)三大改造的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四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时间:1958年(2)会议:中共八大二次会议(3)总路线的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运动
(1)时间:1958年(2)表现:农业中的浮夸风和工业中的全民大办钢铁(3)影响: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大批农村劳动力投入大炼钢铁运动,造成一些地区农田荒废,生产衰退,国家遭到重大损失;片面强调发展钢铁工业,使轻工业减产,市场供应十分困难,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4)在“大跃进”运动期间,我国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建成了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5)存在的错误或问题:忽视客观经济规律,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2、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1958年
(2)性质:政社合一
(3)影响: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的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五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1)“铁人”王进喜——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都不怕。
(2)“两弹元勋”邓稼先——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炸成功。
(3)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带领河南兰考人民战胜自然灾害,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4)雷锋——助人为乐的楷模;毛泽东曾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3月5日是学习雷锋日。
第六课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1)时间:1966年到1976年(2)最大冤案:刘少奇的三个罪名:叛徒、内奸、工贼(3)反革命政变头目:林彪。林彪集团覆灭的标志:九一三事件。
(4)“四人帮”: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
(5)“四五”运动:1976年4月5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百万群众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声讨“四人帮”的运动。“四五”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6)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粉碎“四人帮”
(7)文化大革命的性质: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
(8)影响或后果:A、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严重地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打乱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进程,拉大了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9)教训:反对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
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人民再次选择了邓小平
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定》
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背景:“左”的影响和“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束缚。
(2)序幕: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意义: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3、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2)地点:北京
(3)内容: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B、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4)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了入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4、四项基本原则
(1)时间:1979年(2)提出者:邓小平
(3)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4)意义: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整个现代化事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