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反射波检测(动测)试验细则

合集下载

桩基反射波检测(动测)试验细则

桩基反射波检测(动测)试验细则

桩基反射波检测(动测)试验细则桩基反射波检测试验1.总则1.1.本细则可适用于检测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推定缺陷类型及其在桩身中的位置,本方法也可对桩长进行核对,对桩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作出估计。

1.2.本细则适用于桩径<1600mm的灌注桩和预制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及评定。

1.3.本细则依据JGJ/T93-95《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SJG09-99《深圳地区基桩质量检测技术规程》及JTJ071-9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编写。

2..仪器设备2.1.桩身完整性检测仪:采用符合JGJ/T93-95、SJG09-99要求的桩身完整性检测仪和基桩动测仪。

2.2.传感器:采用符合JGJ/T93-95、SJG09-99要求的速度传感器。

2.3.激振设备:采用符合JGJ/T93-95、SJG09-99要求的900克和2700克塑料锤头的力锤。

3.操作步骤3.1.检测前准备工作3.1.1.对灌注桩应凿除桩顶浮碴,露出密实的混凝土,并凿成与桩轴线垂直的平面。

3.1.2.预制桩桩头完好的可直接在桩顶安装传感器及设置激振点,如桩头已损坏,应去除破损部分;被检测桩混凝土灌注龄期应超过10天。

3.1.3.根据激振及安装传感器的要求,在受检桩桩顶应分别打磨出直径约为10 0mm的平面。

激振点宜选择在桩头中心部位,传感器应稳固地安置在桩头上。

对直径大于800mm的桩应进行不少于两个测点的多次检测。

3.1.4.待检测桩检测前应收集下列资料:工程地质资料,基础设计图,施工原始记录(打桩记录或钻孔记录及灌注记录等),桩长及混凝土设计强度。

3.2.安装传感器3.2.1.安装传感器的部位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浮动砂土颗粒。

3.2.2.用黄油或其它粘接耦合剂将传感器粘在桩顶安装传感器的平面处,应将传感器底面多泵的粘接剂挤出,粘结应牢固,耦合良好。

3.3.激振3.3.1.激振点应尽量在桩顶中心部位。

3.3.2.力棒激振时,应自由下落,不得连击。

桩基反射波检测(动测)试验细则

桩基反射波检测(动测)试验细则

桩基反射波检测(动测)试验细则.doc桩基反射波检测(动测)试验细则一、前言本细则旨在规范桩基反射波检测(动测)试验的实施,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桩基反射波检测(动测)的工程项目。

三、术语和定义桩基反射波检测(动测):利用反射波在桩基内部传播的特性,通过测量反射波的传播时间来评估桩基完整性的检测方法。

桩基:指为建筑物提供支撑的基础结构。

完整性:指桩基内部结构的完好程度。

四、组织结构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试验的组织和协调。

检测工程师:负责试验的具体实施。

技术支持团队:提供试验所需的技术支持。

五、试验前的准备技术准备:熟悉桩基反射波检测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

设备准备:准备所需的检测设备,包括反射波检测仪、传感器等。

场地准备:确保试验场地符合试验要求,无其他干扰因素。

六、试验流程桩基表面处理:清理桩基表面,确保传感器能牢固地附着。

传感器布置:按照设计要求布置传感器。

数据采集:启动检测设备,采集桩基反射波数据。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桩基完整性。

结果记录:记录试验结果,包括数据和分析结论。

问题处理:根据试验结果,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七、试验技术要求传感器布置:传感器应均匀布置,确保数据的代表性。

数据采集:采集足够的数据,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

数据分析:采用专业的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八、试验安全措施人员安全:确保所有参与试验的人员了解安全规程。

设备安全:正确操作检测设备,防止设备损坏。

场地安全:确保试验场地安全,防止意外事故。

九、试验结果的应用桩基质量评估:根据试验结果,评估桩基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

问题诊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诊断,提出改进措施。

工程决策支持:试验结果可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决策的依据。

十、记录和报告试验记录:详细记录试验的各个环节,包括准备、实施和结果。

试验报告:编写试验报告,总结试验过程和结果。

报告审核:试验报告应经过审核,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一、术语低应变反射波法:采用低能量瞬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方法。

二、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于检测钢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三、检测设备检测设备采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生产的FDP204PDA- IP 4CH 掌上动测仪。

仪器性能指标如下:检测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检定。

设备性能应符合技术要求。

四、检测原理基桩反射波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假设桩为一维线弹性杆,其长度为L ,横截面积为A ,弹性模量为E ,质量密度为ρ,弹性波速为C (C 2 =E/ρ),广义波阻抗为Z=A ρC ;推导可得桩的一维波动方程:AρR x u c t u 22222∂∂=∂∂假设桩中某处阻抗发生变化,当应力波从介质Ⅰ(阻抗为Z 1)进入介质Ⅱ(阻抗为Z 2)时,将产生速度反射波V r 和速度透射波V t 。

令桩身质量完好系数β= Z 2/Z 1,则有缺陷的程度根据缺陷反射的幅值定性确定,缺陷位置根据反射波的时间t x 由下式确定五、执行标准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六、基本规定1、调查、资料收集的内容(1)收集被检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资料;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一场情况;(2)分析检测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2、检测方案在进场检测前应制定检测方案。

检测方案宜包含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检测方法及其所依据的规范标准,检测数量,检测时的现场条件,所需的机械设备和人工配合,试验时间与工期,检测报告的内容等。

反射波法测桩原理及方法

反射波法测桩原理及方法
eaca反射波法测桩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接收到的由敲击桩顶而产生的弹性波纵波反射回来的信息找出桩身波阻抗发生变化的界面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从而对桩的结构完整性进行评价
反射波法测桩原理及方法
反射波法测桩基本原理
假定桩为一维弹性杆件,其材料由介质密度ρ确定。如果 用C 表示在杆件中传播的应力波(纵波)波速,则C 与杆件 的弹性模量E 和介质密度ρ的关系用以下公式表示:
RV
VR Z 2 − Z1 = = − VI Z 2 + Z1
桩底支承介质较桩身混凝土软以及桩身缩径、断裂、 离析、夹泥等均会出现波阻抗减小的现象。此时,反 射系数Rv>0,在速度检测器接收的曲线上,反射波相 位与入射波相位相同。由于RF<0,则反射波为上行拉 伸波,与入射波(下行压缩波)传播方向一致。 如果桩完全断裂,Z2≈0,发生全反射,质点应力为 0,质点振动速度加倍。应力波在断裂位置以上多次反 射,形成震荡曲线。检测不到断裂位置以下信息。
V I + V R = VT F I + F R = FT
FI Z1

FR Z1
=
FTV T
联立求解可得:
质点作用力反射系数 质点振动速度反射系数
R R
F
= = = =
FR Z = FI Z V V
R I
2 2
− Z + Z
2 2
1 1 1 1
V
= − = =
VR Z 2 − Z1 RV = =− VI Z 2 + Z1
3、波阻抗近似相等(Z1≈Z2) 在这种情形下入射波发生全透射。对某些嵌岩桩,当 桩底基岩与桩身混凝土阻抗接近时,将检测不到桩底反射信号, 此时应采用其它方法对桩进行检测。

基桩动力检测低应变反射波法

基桩动力检测低应变反射波法

基桩动力检测低应变反射波法第一节反射波法动测技术反射波法是在桩身顶部进行竖向激振产生弹性波,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阻抗存在明显差异的界面(如桩底、断桩和严重离析等)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径或扩径)部位,将发生反射波,经接收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可以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据计算桩身波速,以判断桩身完整性及估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并校核桩的实际长度。

一、反射波法动测原理桩完整性的反射波法诊断技术是以一维波动理论为基础的。

由一维波动理论可知,桩阻抗是其横截面积,材料密度和弹性模量的函数Z = EA/C =ρcA (2.1)式中Z为桩的广义波阻抗(单位为N⋅s/m),c为桩的声波速度(单位为m/s),E 为桩的弹性模量(单位为N/m2),ρ为桩的质量密度(单位为kg/m3),ρc为桩的声特性阻抗或声阻碍抗率(单位为kg/m2s)。

将一维波动理论用于线弹性桩(桩的长度远大于直径且入射波波长λ大于桩的直径)。

在桩顶锤击力作用下,产生一压缩波,此波以波速c沿桩身向下传播。

假定桩的材料沿长度不变(即ρc不变),则桩的阻抗变化仅依赖截面积的变化。

截面的任何变化都使部分入射波产生反射。

反射波和透射波的幅值大小及方向由前述的理论决定。

(一)不考虑桩周阻尼的的影响,桩顶入射波在变截面处的反射与透射σT = σ1 [2A1 /(A1+A2)]σR= σ1[(A2 – A1) /(A1 +A2)] (2.2)及v T = v1 [2A1 /(A1+A2)]v R= -v1[(A2 – A1) /(A1 +A2)] (2.3)式中下标I、R、T分别表示入射、反射和透射。

由式(1.2)及式(1.3)可得:(1)对于截面均匀,无缺陷的桩,即A1=A2,或Z1=Z2,则有σT = σI v T =v IσR= 0 v R = 0 (2.4)可见,均匀桩不产生反射波,入射波以不变的波速和应力幅值与方向向下传播。

若在桩的顶端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则可测得各截面反射波加速度信号(或速度信号)为零。

基桩动力检测反射波法桩身质量评定与应用中的问题

基桩动力检测反射波法桩身质量评定与应用中的问题

基桩动力检测反射波法桩身质量评定与应用中的问题一、桩身质量评定标准(一)检测数据分析判定1、桩身波速平均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桩长已知、桩底反射信号明确时,在地质条件、设计桩型、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中,选取不少于5根I 类桩身波速计算值按下式计算其平均值:∑==ni i m c n c 11f L TL c i ∆⋅=∆=22000 式中,c m ——桩身波速的平均值(m/s );c i ——第i 根受检桩的桩身波速计算值(m/s ),且%5/≤-m m i c c c ;L ——测点下桩长(m );∆T ——速度波第一峰与桩底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ms ); ∆f ——幅频曲线上桩底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HZ ); n ——参加波速平均值计算的基桩数量(n ≥5)。

(2)当无法按上款确定时,波速平均值可根据本地区相同桩型及成桩工艺的其他桩基工程的测试取值,并结合桩身混凝土的骨料品种和强度等级综合确定。

2、桩身完整性类别应参照下表所列实测时域或幅频信号特征,并结合缺陷出现的深度、测试信号衰减特性以及设计桩型、地质条件、施工情况的规定,综合分析判定。

桩身完整性判定 类别时域信号特征 幅频信号特征 I 有桩底反射波,且2L/c 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基相邻频差∆f ≈c/2L II 有桩底反射波,且2L/c 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射波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f ≈c/2L ,轻微缺陷产生的谐振峰与桩底谐振峰之间的频差L c f 2/ '∆ Ⅲ 无桩底反射波,有缺陷反射波,其他特征介于II 类和Ⅳ类之间Ⅳ 无桩底反射波,且2L/c时刻前出现严重缺陷反射波或周期性反射波;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使波形呈现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谐振峰,缺陷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相邻频差L c f 2/ '∆,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只出现单一谐振峰3、桩身缺陷位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f c c t x m m x '∆⋅=⋅∆⋅=2120001式中,x——桩身缺陷至传感器安装点的距离(m);∆t x——速度波第一峰与缺陷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ms);∆——幅频曲线上缺陷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f'(Hz)。

桩基高低应变动测实施细则

桩基高低应变动测实施细则

桩基低应变动测实施细则1、桩基低应变动测依据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2、桩基低应变动测的目的2.1评价桩体结构完整性2.2校核桩长、测定桩体弹性波速3、桩基低应变动测方法低应变动测方法主要有:反射波法、超声波透射法。

这些方法均以一定的物理力学条件为基础,完成各自的动测任务、对于具体工程项目,应根据不同的物理力学条件和工程要求加以选用。

4、反射波法4.1适用范围本方法可用于无损检测桩身结构的完整性,判定缺陷类型(断裂、离析、空洞、蜂窝、缩径、扩径等)及其在桩中的部位,同时也可对桩长进行核对,对桩身混凝土质量做出评价。

适用于各种混凝土桩、钢桩及木桩。

4.2仪器设备4.2.1仪器一般由传感器、数据采集(放大、滤波、记录)、处理和监视系统,以及专用附件组成。

4.2.2数据采集放大部分的增益一般应大于60dB,基频带宽应宽于10~1000Hz,滤波频率可调。

终端具有波形监视设备及模拟记录或数字磁记录装置。

4.2.3对多道数据采集系统,其放大器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其振幅一致性偏差应小于3%,相位一致性偏差应小于0.1ms,折合输入端的噪声水平应低于1μv (Vpp)。

4.2.4仪器应具有防尘、防潮性能,能在-10℃~40℃范围工作,以适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使用。

4.2.5接收传感器可使用速度型或加速度型。

速度传感器灵敏度应优于300mV/cm/s,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应优于100mV/g,同类型传感器应具有良好一致性。

4.2.6对传感器应采取严格防潮、防水措施,搬运时应采取防震保护措施。

4.3检测准备4.3.1收集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基桩设计和施工资料。

4.3.2对于被测桩均应进行桩头处理,包括挖出桩头,清理桩周场地、凿去浇灌的浮浆部分,使桩头安装传感器和激振部位平整。

要求切除桩头外延长的钢筋。

4.3.3检测前,应对主机及传感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使用模拟桩进行系统校验,发现问题及时送交检修人员或检修。

桩基完整性检测的反射波检验分析

桩基完整性检测的反射波检验分析

界l 处 的 反 射 波 、 透 射 波 与 入 射 波 I ' 芙系: i q的
第 _个 面 , 由 z:义变 为 z ( 网 4所 Ⅲ 1 如
- - =



6 7
科技信息 2 l 年第 1 期 - HN CEC D TC N L G No A l e OO o o 8 - IA S I E c N EHO O Y I f To Sp2l F N
在基桩人土的情况下 ,导致应 力波能量减弱的因素除了桩身 阻 尼 外 ,起 主 要 作 用 的是 岩 土 阻 力 , 两者 的 共 同作 用 加快 了应 力
波 能量 的 衰 减 速 度 ,应 力 波 的 波 幅 为 A, A P 二 - 尼 和 岩 土 阻力 的 组 合 吸 收 系 数 ) 。 ( p为桩 身阻
问题 ,势 必直接影 响建筑物 的安全 ,因此 对基桩质量的检测和
评价 至关 重要 的 。


入 射波 与反 射 波和 透射 波 的关 系
下行波与上 行波的 力与速 度的关 系 :
F = Z . V FT =一 V T Z.
\\ /

无界 面韵厦 射渡 观测 系统
D 1 .9 9 ji n 10 - 92 2 1 .80 8 O【 0 36 / .s .0 1 87 .0 0 1 .2 s
桩基完整性检测的反射 波检验分析
袁泉 安徽省地 震工程研 究院 203 301
二 、反 射 波 信 号 分 析
反射波 法省 时 、经济 、省 力、 简便且对桩 身质量 没有损伤 ,
2 4 B 8
} \
1 0
身人土深 度越来越深 ,基础桩直 径也越来越大 ,但 由于地质条

基桩检测技术-小应变

基桩检测技术-小应变

基桩检测技术——反射波法1.反射波法测桩基完整性原理在桩顶激振,弹性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在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面(如桩底、断桩或严重离析)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颈或扩颈)部位,将产生反射波,桩的特性满足一维波动方程。

2.检测方法2.1桩头处理桩头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测试信号的质量。

因此,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基本等同。

灌注桩应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露出坚硬混凝土表面;桩顶应平整干净无积水;敲击点和传感器粘接部位应打磨平整,否则多次锤击时信号重复性较差;外露主筋过长应截去,避免高频影响。

当桩头与承台或垫层相连时,对测试信号会产生影响,测试时桩应与混凝土承台断开;当桩头侧面与垫层相连时,除非对测试信号没有影响,否则应断开。

2.2传感器的安装和激振操作(1)传感器用耦合剂粘结时,粘结层应尽可能薄;传感器底安装面应与桩顶面紧密接触。

传感器安装部位应在距桩中心2/3半径处;激振以及传感器安装均应沿桩的轴线方向。

(2)为了能对室内信号分析发现的异常情况提供必要的比较或解释依据,检测过程中,同一工程的同一批桩的试验操作宜保持同条件,不仅要对激振操作、传感器和激振点布置等某一条件改变进行记录,还要记录桩头外观尺寸和混凝土质量的异常情况。

(3)桩径增大时,桩截面各部位的运动不均匀性也会增加,桩浅部的阻抗变化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

故应增加检测数量,通过各接收点的波形差异,大致判断浅部缺陷是否存在方向性。

每个测点有效信号不少于3个,而且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通过叠加平均提高信噪比。

(4)瞬态激振通过改变锤的重量及材质,可改变冲击入射波的脉冲宽度及频率成分。

锤头质量较大或刚度较小时,冲击入射波脉冲较宽,低频成分为主;当冲击力大小相同时,能量较大,应力波衰减较适合于获得长桩桩底信号或下部缺陷的识别。

2.3测试参数设定从时域波形中找到桩底反射位置,仅仅是确定了桩底反射的时间,根据△T=2L/C,只有已知桩长L才能计算波速C,因此桩长参数应以实际记录的施工桩长为依据,按测点到桩底的距离设定。

基桩完整性检测(反射波)

基桩完整性检测(反射波)




仪器设备

ZBL-P810主要特点



一根桩最多可存储12道信号(每根桩测四个方位, 每个方位敲击三锤); 可以对信号进行叠加平均,去除“噪声”信号,最 多可叠加20锤信号,可对叠加信号随意回放,剔除 质量较差的信号; 仪器操作简单,一切从实际工程检测的需要出发, 易学易用,几分钟即可学会使用; 文件按工程桩分级管理,直观、方便,用户可以 方便地查看、添加、删除工程或桩的测试数据; 双通道同时采集,每根桩测试多个方位时,可以提 高工作效率;
清孔不干净,孔底沉渣太厚,影响桩端承载力发挥 砼和易性不好,易离析 导管连接处漏水,形成断桩
基桩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

人工挖孔灌注桩:地下水丰富的场地采用时, 易发生以下质量问题
地下水渗流严重的土层,护壁易崩塌。 土层出现流砂或有动水压力时,泥土随水涌出,
护壁与土体脱空或引起孔形不规则
边挖孔边抽水,护壁易产生裂缝 孔较深时,不采用导管浇灌砼,砼自由下落易
桩身缺陷会引起基础失稳 。必须在结构施工前找出 并处理缺陷桩。 反射波法是基桩低应变 无损检测中最为有效和 普遍采用的方法
反射波检测基桩完整性
基桩分类 基桩工程常见质量问题 基本原理 仪器设备 现场检测技术方法及影响因素 数据分析处理与报告编写 工程实例

桩基分类

按成桩方法对土层影响分

仪器设备


振源对检测信号的影响
接触面积:对于直径灌注桩,除选择重锤加 大能量冲击外,还要加大锤的直径,使接触 面积增大。
脉冲宽度:脉冲宽度大,有利于长桩及深部缺陷检测, 但波长增大,绕射,小缺陷识别能力差;脉冲宽度小, 波长小,不能满足一维弹性杆的要求,出现速度及波 形的畸变。 应根据桩的特点,激发合适脉冲宽度的 入射波,有时在同一根桩上,按照不同的检测目的, 需要产生不同的脉冲宽度。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岩土检测有限公司GEOHWA-PI/C5-32 作业指导书第 1 页共 3 页9、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实施细则第Ⅱ版第0 次修订颁发日期:2011年10月20日一、术语低应变反射波法:采用低能量瞬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方法。

二、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于检测钢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三、检测设备检测设备采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生产的FDP204PDA- IP 4CH掌上动测仪。

仪器性能指标如下: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主要性能指标掌上动测仪FDP204PDA-IP 4CH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通道数:4道;A/D 转换16位;浮点增益12位;动态范围136dB;频响范围0.1Hz~15KHz;线性误差<1‰;工作时间>12小时。

检测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检定。

设备性能应符合技术要求。

四、检测原理基桩反射波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岩土检测有限公司 GEOHWA-PI/C5-32 作业指导书第 2 页 共 3 页 9、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实施细则第Ⅱ版 第 0 次修订 颁发日期:2011年10月20日假设桩为一维线弹性杆,其长度为L ,横截面积为A ,弹性模量为E ,质量密度为ρ,弹性波速为C (C 2 =E/ρ),广义波阻抗为Z=A ρC ;推导可得桩的一维波动方程:假设桩中某处阻抗发生变化,当应力波从介质Ⅰ(阻抗为Z 1)进入介质Ⅱ(阻抗为Z 2)时,将产生速度反射波V r 和速度透射波V t 。

令桩身质量完好系数β= Z 2/Z 1,则有缺陷的程度根据缺陷反射的幅值定性确定,缺陷位置根据反射波的时间t x 由下式确定五、执行标准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应用反射波法对桩基进行检测

应用反射波法对桩基进行检测

应用反射波法对桩基进行检测[摘要] 介绍了反射波法桩基低应变检测的原理、方法、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了应力波在各种桩基缺陷情况下的时域曲线特征,并介绍了各种情况下的判读方法,为正确判断基桩的完整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1.发展现状基桩低应变检测技术近20年来我国发展较快,由于它的适应范围广、仪器设备轻便简单、检测速度快、判读直观、成本较低,已被工程界广泛接受。

低应变法是利用低能量的瞬态或稳态激振,使桩在弹性范围内作弹性振动,利用振动和波动理论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

1995年底出台了《桩基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该规程规定的检测方法有反射波法、机械阻抗法、动力参数法和声波透射法。

以反射波法为例介绍基桩低应变检测技术的方法和步骤。

2.基本原理桩身质量检测是依据一维波动理论,将桩身等价于一维杆材料均质各向同性,并遵循胡克定律,桩的截面积保持为平面,而且每个截面上应力是均匀分布的。

设桩为一均质弹性体,当桩顶作用一脉冲力后,便有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若桩身质量有问题,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的界面(如桩底、断桩和严重离析等部位)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径或扩径)部位,将产生发射和透射。

经接受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发射信息,据此判断桩身结构完整性及估计混凝土强度等级,还可以根据波速和桩底反射波到达时间对桩身的实际长度加以核对。

3.适用范围反射波法适用于检测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推定缺陷类型及其在桩身上的位置。

也可对桩长进行核对,对桩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作估计。

4.仪器设备(1)仪器由传感器、放大、滤波、记录、处理和监视系统,激振设备及专用附件组成。

(2)传感器可选用宽频带的速度型或加速度型传感器。

速度型传感器灵敏度应大于300mV/cm/s,加速度型传感器灵敏度应大于100mV/g。

(3)放大系统的增益应大于60dB,长期变化量应小于1%。

折合输入端的噪声水平应低于3uV。

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分析实施细则

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分析实施细则

地基专业作业指导书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分析实施细则文件编号:版本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分析实施细则1. 目的为使测试人员在做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2.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推定缺陷类型及其在桩身中的位置。

本方法不宜对桩长进行核对,对桩身砼的强度等级作出估计。

对于粉喷桩不提倡使用本检测方法,对于石灰桩等柔性桩和碎石桩等散体材料桩不能使用本检测方法。

3. 引用文件对于湖北省境内的检测项目,以《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为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当该规范不明确时,参照下述规范执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对于湖北省境外的检测项目,依据行标执行。

对于每次发出的检测报告中,必须明确该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其标准执行。

4. 职责检测工程师负责现场检测;并负责计算分析和编写检测报告。

5. 工作程序5.1 检测现场准备桩头清理:拟测桩的桩头清除浮浆层,见到新鲜坚硬的砼,桩头大致平整。

测点凿磨:最好在进场前对所有拟测桩桩顶砼面上凿磨出2~3片5cm×5cm的平整面(砼坚硬),其粗糙度应不超过1mm,作为传感器安装处。

对于预应力砼桩,如桩顶面未破坏,或法兰盘与砼连接紧密,可不作处理。

凿磨工具用凿子、铁锤或打磨机等。

本条要求在也可放在现场检测时完成,但会明显延长现场检测时间。

检测通道:拟测桩周围应能容许人步行安全地通过。

确定检测日期:受检砼灌注桩的砼强度在检测时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5.2 内部准备5.2.1 必须带齐下述检测仪器设备:RS1616K(P)型动测仪一台(电池应已充电);加速度计一只;小毛刷一只;力捧、小铁锤各一只,橡皮垫。

力棒选择:桩长≥18m或桩长>15m且桩径≥1.0m时,须选用大力棒。

5.2.2 应携带以下机具及物品:记录笔纸、记录夹及资料包;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手锤、平口及尖嘴凿子各一个,橡胶泥若干;尖嘴钳、十字起子、平口起子各一把、绝缘胶带一卷;安全帽、胸牌。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细则.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细则.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其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2编制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2014。

3检测仪器设备检测仪器设备主要为 RS-1616K (S 基桩动测仪、力锤、力棒。

4受检桩种类及要求4.1 受检桩种类1、混凝土预制桩2、混凝土灌注桩4.2 受检桩要求4.2.1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且不小于 15MPa 。

4.2.2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等同。

4.2.3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5现场检测5.1准备工作5.1.1收集工程桩的桩型、桩长、桩径、设计桩身混凝土强度、施工记录及地质勘察报告等有关技术资料。

5.1.2检查桩顶条件和桩头处理情况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设计条件基本相同。

灌注桩应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 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 桩顶平面应平整干净无积水,必要时宜采用便携式砂轮机磨平;妨碍正常测试的桩顶外露主筋应割掉。

预应力管桩当法兰盘与桩身混凝土之间结合紧密时, 可不进行处理, 否则, 应采用电锯将桩头锯平。

当桩头与承台或垫层相连时,应将桩头与混凝土承台或垫层断开。

5.1.3检查仪器设备,使测试系统各部分之间匹配良好。

5.2现场仪器设备配置(如下图 :5.3测量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5.3.1传感器的选择检测长桩的桩端反射信息或深部缺陷时, 应选择低频性能好的传感器; 检测短桩或桩的浅部缺陷时,应选择加速度传感器或宽频带的速度传感器。

5.3.2传感器的安装1、传感器安装应采用化学粘结剂或石膏、黄油等粘贴,不应采用手扶式。

安装时必须保证传感器与桩顶面垂直。

2、激振点和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

3、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半径处; 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 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 90度,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 1/2处。

桩基反射波检测试验细则

桩基反射波检测试验细则

美容行业人才管理制度一、概述美容行业是一个涉及美容服务、产品推广、客户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的领域,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良好的人才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本文将就美容行业人才管理制度的建设进行探讨,以期为美容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人才招聘1. 定岗位要求在开展人才招聘前,企业需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学历背景等。

在美容行业中,技能和经验往往是最重要的招聘条件,因此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到此方面的因素。

2. 招聘渠道针对美容行业的特点,企业可以选择多种招聘渠道,如网络招聘平台、行业协会、校园招聘等。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员工推荐、招聘会等途径来招聘人才,以确保招聘效果和人才质量。

3. 招聘流程招聘流程的设计也尤为重要。

企业需设定详细的招聘流程,包括简历筛选、面试安排、体检、录用等环节,以确保整个招聘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建立健全的招聘记录体系,以便对招聘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员工培训1. 培训内容员工培训是美容行业人才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员工培训内容应包括产品知识、服务技能、客户管理、销售技巧等方面,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培训方式培训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线培训等。

企业可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选择培训方式,以提高培训效果和员工参与度。

3. 培训评估培训评估是培训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

企业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考试考核、实操演练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员工激励1. 薪酬体系薪酬体系是员工激励的关键环节。

企业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程度设定不同的薪酬水平,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2. 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和考核标准,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奖惩,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 员工福利员工福利也是员工激励的重要方面。

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

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

仪器设备——接收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 ICP(内置前放)
较强烈的冲击或震动都会导致传感器的性能下降或损坏,所以应防止传感器 从高处跌落或被压在重物之下
仪器设备——接收传感器
足够的量程范围、动态范围、灵敏度;良好的 阻尼特性。
速度传感器:磁电式;将振动速度转换为电量; 常用下限频率10、14、28、38Hz,阻尼0.60.7,灵敏度大约300mv/cm/s.
由于速度传感器的高频不足,浅部缺陷(<2m)辨别困难; 并非所有浅部缺陷都难以识别,如果采用合理振源、合理安 装方法和处理方法,它还是可以识别大部分浅部缺陷,只是 较加速度传感器差而已。
由于低频不足,使用速度传感器检测桩长大于40m时,时域 波形的桩底反射特征往往模糊不清,频域曲线难见整桩的一 阶谐振。
的影响 桩在变形时横截面保持为平面,沿截
面有均布的轴向应力
满足以上假定条件时,桩可视为一维杆件
基本原理——波的传播
当在桩顶垂直施加一瞬时作用力后,桩的端面 上的质点受力后产生振动,而振动的传播就形 成了波,此时弹性波就会沿着桩身进行传播。
1、激振产生的是半 球面波,要求垂直 激振,只产生纵波;
现场检测
检测过程中应:
1)严格按检测规范进行检测;
2)遵循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3)数据出现异常,立即查找原因,确定是否重新检测; 4)对低应变法检测中不能明确桩身完整性类别的桩或Ⅲ类桩,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静载法、钻芯法、高应变法、开挖等 适宜的方法进行验证检测 5)当采用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发 现有Ⅲ、Ⅳ类桩存在,且检测数量覆盖的范围不能为补强 或设计变更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时,宜采用原检测方法,在 未检桩中继续扩大检测。当原检测方法为声波透射法时, 可改用钻芯法。

基桩动力检测反射波法动测技术

基桩动力检测反射波法动测技术

基桩动力检测反射波法动测技术反射波法是在桩身顶部进行竖向激振产生弹性波,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阻抗存在明显差异的界面(如桩底、断桩和严重离析等)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径或扩径)部位,将发生反射波,经接收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可以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据计算桩身波速,以判断桩身完整性及估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并校核桩的实际长度。

一、反射波法动测原理桩完整性的反射波法诊断技术是以一维波动理论为基础的。

由一维波动理论可知,桩阻抗是其横截面积,材料密度和弹性模量的函数Z = EA/C =p cA (2.1)式中Z为桩的广义波阻抗(单位为N・s/m),c为桩的声波速度(单位为m/s),E为桩的弹性模量(单位为N/m2),p为桩的质量密度(单位为kg/m3),p c为桩的声特性阻抗或声阻碍抗率(单位为kg/m2s)o将一维波动理论用于线弹性桩(桩的长度远大于直径且入射波波长大大于桩的直径)o在桩顶锤击力作用下,产生一压缩波,此波以波速c沿桩身向下传播。

假定桩的材料沿长度不变(即p c不变),则桩的阻抗变化仅依赖截面积的变化。

截面的任何变化都使部分入射波产生反射。

反射波和透射波的幅值大小及方向由前述的理论决定。

(一)不考虑桩周阻尼的的影响,桩顶入射波在变截面处的反射与透射[% = C1 [2A1 /(A1+A2)]I o R= 01KA2- A1) /(A1+A2)](2.2)及v T = v1[2A1 /(A1+A2)]:V R= -V1[(A2 - A J 4A1+A2)](2.3)式中下标I、R、T分别表示入射、反射和透射。

由式(1.2)及式(1.3)可得:(1)对于截面均匀,无缺陷的桩,即A/A2,或Z『Z2,则有°T = °I V T =V I°R= 0V R = 0(2.4)可见,均匀桩不产生反射波,入射波以不变的波速和应力幅值与方向向下传播。

若在桩的顶端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则可测得各截面反射波加速度信号(或速度信号)为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基反射波检测(动测)试验细则桩基反射波检测试验1.总则1.1.本细则可适用于检测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推定缺陷类型及其在桩身中的位置,本方法也可对桩长进行核对,对桩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作出估计。

1.2.本细则适用于桩径<1600mm的灌注桩和预制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及评定。

1.3.本细则依据JGJ/T93-95《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SJG09-99《深圳地区基桩质量检测技术规程》及JTJ071-9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编写。

2..仪器设备2.1.桩身完整性检测仪:采用符合JGJ/T93-95、SJG09-99要求的桩身完整性检测仪和基桩动测仪。

2.2.传感器:采用符合JGJ/T93-95、SJG09-99要求的速度传感器。

2.3.激振设备:采用符合JGJ/T93-95、SJG09-99要求的900克和2700克塑料锤头的力锤。

3.操作步骤3.1.检测前准备工作3.1.1.对灌注桩应凿除桩顶浮碴,露出密实的混凝土,并凿成与桩轴线垂直的平面。

3.1.2.预制桩桩头完好的可直接在桩顶安装传感器及设置激振点,如桩头已损坏,应去除破损部分;被检测桩混凝土灌注龄期应超过10天。

3.1.3.根据激振及安装传感器的要求,在受检桩桩顶应分别打磨出直径约为10 0mm的平面。

激振点宜选择在桩头中心部位,传感器应稳固地安置在桩头上。

对直径大于800mm的桩应进行不少于两个测点的多次检测。

3.1.4.待检测桩检测前应收集下列资料:工程地质资料,基础设计图,施工原始记录(打桩记录或钻孔记录及灌注记录等),桩长及混凝土设计强度。

3.2.安装传感器3.2.1.安装传感器的部位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浮动砂土颗粒。

3.2.2.用黄油或其它粘接耦合剂将传感器粘在桩顶安装传感器的平面处,应将传感器底面多泵的粘接剂挤出,粘结应牢固,耦合良好。

3.3.激振3.3.1.激振点应尽量在桩顶中心部位。

3.3.2.力棒激振时,应自由下落,不得连击。

3.3.3.用力锤敲击时,应垂直桩顶面施力。

3.4.信号采集3.4.1.检测前应对电源、仪器、传感器、连线、接头等进行检查、性能正常方可使用。

3.4.2.开机、输入工地名称、桩号、桩径、桩长等数据。

3.4.3.检测参数(波速、放大、延迟等)通过现场试测设定。

3.4.4.激振采集信号,每次采集3个信号,每根桩重复检测不少于三次,检测波形必须有良好的一致性。

对有缺陷的桩应改变检测条件多次检测,以相互验证(改变传感器位置、力锤、激振点)。

3.4.5.每根桩采用900克和2700克力锤分别检测,检测中随时检查所采集波形的质量,如有异常应及时检查检测系统,排除故障后重新检测。

4.数据处理4.1.检测工作初期,检测人员应深入现场,观察桩的施工过程,或通过对多根桩的检测,选出若干完整桩的检测结果,用以确定该工地的平均波速。

4.2.检测桩身完整性以分析时域波形为主,频域分析为辅,并结合施工地基条件等情况综合分析判断。

4.3.数据处理4.3.1.将信号采集仪所采集信号输入计算机。

4.3.2.运用PITSTOP或CAPWAP软程序对采集信号进行分析。

4.4.完整桩与桩身混土纵波的判定。

4.4.1.实测时域波形清晰规则,波列清晰,桩底反射明显,桩身材质均匀无异整桩。

4.4.2.应力波在桩内的传播速度C根据实测波形的桩底反射波位置测得,也可根据实测波形测得的tr和L按下列公式计算:C=2L/tr (4.4.2-1) C=2L/△f (4.4.2-2)式中:L—桩长(m)tr—桩底反射波到达桩顶的时间(ms)△f—完整桩的特征频率(HZ)4.4.3.平均波速Cm可根据选取的有代表性的若干根完整桩的检测结果,按下式计算:C m =1/n Ci式中:n——选取的完整桩根数,n≥3Ci——第i根完整桩的波速。

4.5.缺陷桩及缺陷位置的判定4.5.1.实测时域波形不规则,波列不清晰,桩身内存在异常的反射波,桩底反射时有时无,幅值谱排列无规律,波速不在正常范围内的基桩可判定为缺陷桩。

4.5.2.缺陷位置应根据实测波形中缺陷反射波列到达桩顶的时间,按下式推算:L 1=1/2Cmtr1(4.5.2-1)5.相关文件5.1.现场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SJTC-Ⅱ-205.2.检测方法确认程序 SJTC-Ⅱ-176.质量记录6.1 《桩基检测资料记录表》记录596.2 《桩基质量无损检测报告》6.3 《桩基检测情况临时通报》试验59桩基超声法检测试验检验细则桩基超声法检测试验检验细则1.总则1.1.本细则适用于检测直径≥800mm灌注桩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

1.2.本细则依据JGJ/T93-95《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SJG09-99《深圳地区基桩质量检测技术规程》、JTJ071-9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CECS 21:90《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编写。

2.仪器设备2.1.超声波检测仪:符合JGJ/T93-95、SJG09-99、JTJ071-98的有关要求。

2.2.换能器:符合JGJ/T93-95、SJG09-99、JTJ071-98的有关要求。

3.操作步骤3.1.检测前准备工作3.1.1.预埋声测管应按本细则附录A《声测管理设要点》中的要求进行。

3.1.2.应通电检查仪器的各部分是否正常。

3.1.3.应测定检测系统发射至接收的延迟时间t和声时修正值t′;t′=(D-d)/vt +d-d′/vw式中:D——检测管外径(mm);d——检测管内径(mm);d′——换能器外径(mm);vt——检测管壁厚度方向声速(km/s);vw——水的声速(km/s);t′——声时修正值(us);3.1.4.声测管内注满清水,并采用测绳挂重物来检查声测管是否畅通。

3.1.5.测量两声测管外壁间的净距离I。

3.2.检测工作基本要求3.2.1.调整超声检测仪参数,应使接收信号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并且使首波波幅在显示器上的高度适中。

3.2.2.测点间距宜为200~500mm,收、发换能器应以同一高度或相差一定高度等距离同步移动,宜从下到上进行声时、波幅C及接收波频率的测量,并及时记录不正常波形;各测点发射与接收换能器累计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cm,并应随时校正。

3.2.3.应以两个声测管组成一个检测面,分别对所有测面进行检测(三管三侧面、六管六侧面)。

3.2.4.对可疑点测点,应进行复测,宜用加密平测、斜测、双向斜测及扇形扫测的办法确定缺陷的位置和范围。

3.3.数据采集3.3.1.根据现场条件确定用交流电,还是用内部电池,设好后面板的供电开并,连接好换能器、电源线等。

3.3.2.打开电源开关。

3.3.3.输入参数:包括工地名、桩号(文件号)、检测日期、测试方向、检测起点测度、收发间距、移动步间距、零声时等。

3.3.4.采样:将光标移至采样标识,压入旋钮,当出现的波形理想,仪器自动判读正确时,压入旋钮,停止采样;当仪器自动判读不正确时,转动旋钮分别将光标移至读时,读幅、读频处,手动读取声时、振幅、接收波频率。

3.3.5.存贮:将光标移至存贮标识处,压入旋钮,仪器自动将当前测点的系统工作系数和读数结果保存于机内电子盘中。

3.3.6.重复3.3.4、3.3.5操作,检测完一个剖面(一对声测管)。

3.3.7.重复3.3.1-3.3.6操作直至检测完一个根桩。

4.数据处理4.1.声时tc、声速v、声波波幅衰减值A按下式计算:t ci =ti—t—t’(4.1-1)vi =I/ tci(4.1-2)A i =20lgs/ai(4.1-3)式中:tci——第i测点的声时(us);ti——第i测点的声时原始测量值(us);t——超声波检测系统发射至接收的延迟时间;t——声时修正值;I——两根声测管外壁间的净距;vi——第i测点的声速(km/s);A——第i测点的声波波幅衰减值;ai——第i测点的声波波幅值;C——常数CA/D转换的最大值。

4.2.缺陷值数据4.2.1.临界值法、声速、波幅衰减临界值应按下式确定:V i <VD(4.2.1-1)A i >AD(4.2.1-2)V D =Vm—2Sv(4.2.1-3)A D =Am+6 (4.2.1-4)式中:VD——声速临界值(km/s);Vm——声速平均值(km/s);Sv——声速标准差(km/s);AD——波幅衰减临界值(dB);Am——波幅衰减平均值(dB);当同时满足(4.2.1-1)式和(4.2.1-2)式时该测点可视为缺陷点,仅满足4.2.1 -1式时该测点可视为可疑的缺陷点。

(4.2.1-2)式为辅助判据。

同时,结合频率和接收波波形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5.结果评定受检柱的完整性类别应根据缺陷作位置和范围、桩型、场地地质情况、施工工艺、施工记录、检测经验结合下表进行综合判断。

超声波检测抗完整性评定表注:①n—是指同一横截面(同一深度)的缺陷测点数;②从下而上、从左向右评定。

6.相关文件6.1.现场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SJTC-Ⅱ-166.2.检测方法确认程序 SJTC-Ⅱ-177.质量记录7.1.《桩基检测资料记录表》记录597.2.《桩基质量无损检测报告》7.3.《桩基检测情况临时通报》试表59基桩承载力检测操作细则基桩承载力检测操作细则1.总则1.1.本细则适用于对基桩承载力的检测。

1.2.本细则根据现行标准JGJ94-94、JGJ/T93-1995、SJG09-1999编制2.仪器设备:2.1.桩基静载试验系统(力传感器、锤击设备、加速度计),3.基桩承载力判定(1).现场测量信号的判读凯斯法在现场量测的直接结果是取得一条力波曲线和一条速度波曲线。

用这两条曲线可做现场实时分析计算或带回室内做更详细的分析计算。

因为主要计算都是由计算机或有关电子线路自动完成的,计算程序不会判断现场采集的信号是否可靠。

错误的记录也会有一个相应的计算值。

所以判断现场采集的信号的可靠性是相当重要的。

锤击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其信号不得作为分析计算依据。

a.力的时程曲线最终未归零;b.严重偏心锤击,一侧力信号呈现受拉:c.传感器出现故障;d.传感器安装处混凝土开裂或出现塑性变形。

检测承载力时选取锤击信号,宜符合下列规定:a.预制桩初打,宜取最后一阵中锤击能量较大的击次;b.预制桩复打和灌注桩检测,宜取其中锤击能量较大的击次。

分析计算前,应根据实测信号按下列方法确定桩身波速平均值a.桩底反射信号明显时,可根据下行波波形起升沿的起点到上行波下降沿的起点之间的时差与已知桩长值确定;b.桩底反射信号不明显时,可根据桩长、混凝土波速的合理取值范围以及邻近桩的桩身波速值综合判定。

(2).斯法判定桩承载力凯斯法判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公式。

利用公式判定单桩承载力的关键是选取合理的阻尼系数J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