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疏导案例

合集下载

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1. 案例一: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最近在学校里表现得非常沉默寡言,成绩也开始下滑。

学校心理老师注意到了他的变化,主动找他谈心,发现小明最近家庭发生了一些变故,父母离婚,他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心理老师及时与小明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缓解压力,重新调整学习状态。

2. 案例二:小红是一名高中生,她总是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意,经常和同学吵架。

学校心理辅导员注意到了她的情绪问题,与她进行了深入交流,发现她缺乏自信,对自己产生了负面的认知。

心理辅导员采用肯定的沟通方式,鼓励她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并提供积极的心理训练方法,帮助她树立自信心。

3. 案例三:小华是一名小学生,她在学校遭受了同学的欺凌,每天都感到害怕和孤单。

学校心理老师发现了她的困境,与她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了解了她的遭遇。

心理老师与班主任合作,组织了班级活动,加强同学间的团结和友爱,帮助小华重新融入班集体,摆脱欺凌。

4. 案例四:小李是一名大学生,他在大学生活中感到非常迷茫和无助,对未来充满焦虑。

学校心理咨询师主动与他进行了面对面的咨询,了解到他对未来的职业规划缺乏明确目标。

心理咨询师通过职业测试和个人访谈,帮助小李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并制定了一份职业规划方案,帮他重新找到方向。

5. 案例五:小张是一名小学生,他总是焦虑不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也开始下降。

学校心理老师发现了他的问题,与他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发现他家庭环境不稳定,家长经常争吵。

心理老师与家长进行了沟通,提供了家庭教育指导,并安排了小张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帮助他转移注意力,减轻焦虑。

6. 案例六:小王是一名中学生,他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成绩一直上不去,导致他自信心受挫。

学校心理辅导员与他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到他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

心理辅导员通过教授学习技巧和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小王建立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7. 案例七:小赵是一名大学生,他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到压力很大,经常失眠。

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情绪疏导案例范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情绪疏导案例范文

汤姆,一个活泼的9岁小孩,最近感觉有点像一个缠绕的纱线球。

他的父母注意到,他正在变成一个有点暴躁的grouch,并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花更多的时间。

他们担心自己的儿子,决定用大枪打通联方式,
向学校顾问寻求帮助,以解开汤姆所有的忧虑和焦虑。

他们都同意做点交流可能只是魔法药汤姆又觉得自己像自己了谁知道呢,也许汤
姆会发现一两个超级强国
在他们开会期间,辅导员真的花时间去了解汤姆,让他觉得很舒服,
可以公开他的感受。

他们做了各种事情,比如画画、演戏、讲故事来
帮助汤姆找出是什么让他焦躁不安,还教了他一些处理情绪的好方法。

顾问还和汤姆的父母密切合作,给他们一些如何在家中帮助他的提示,并为他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加理解的环境。

由于提供的交流和情感支持,汤姆的心情和行为经历了逐渐而积极的
转变。

这一点体现在对他的父母更加开放和免疫,以及压力和焦虑管
理显著改善。

交流会议极大地促进了汤姆的复原力和信心的发展,使
他具备了应对学校和社会互动挑战的必要技能。

学校顾问及其父母的
持续支持促进了汤姆情绪自律的增强,并促成了对生活的更加积极的
展望。

这些内容反映了我们促进青年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的既定政策
和战略的有效性。

小学生心理疏导案例

小学生心理疏导案例

小学生心理疏导案例小明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最近他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老师和家长都觉得他需要心理疏导。

小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上,他的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而且最近还出现了一些行为问题,比如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也不愿意完成作业,甚至还和同学发生了一些矛盾。

经过和小明的沟通和观察,我发现了他的一些心理问题,并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疏导。

首先,我和小明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谈话,询问了他最近的情况和感受。

小明告诉我,他觉得学习压力很大,特别是前段时间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加班,他觉得自己需要照顾弟弟,学习和生活都变得很紧张。

我听到这些后,给小明讲解了一些关于情绪管理和压力释放的知识,告诉他要学会适当地放松自己,不要总是把太多的压力放在自己身上,要学会和父母沟通,把自己的心情和困扰告诉他们。

其次,我还观察到小明在班级里的人际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他和同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导致他在学校的情绪变得很低落。

我和小明进行了一次角色扮演的活动,让他扮演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冲突场景,然后我和他一起分析了冲突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通过这次活动,小明认识到了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不足,也学会了一些解决矛盾的技巧,之后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善。

最后,我还和小明的家长进行了一次沟通,告诉他们小明在学校的情况和我对他的观察。

我建议家长在家庭中多关注小明的情绪和学习情况,多和他沟通,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家长也表示会调整工作时间,多陪伴小明,帮助他渡过这个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情绪逐渐得到了缓解,学习状态也有所好转。

他在学校的行为问题也得到了改善,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趋于和谐。

通过这次心理疏导的过程,我深刻体会到了心理疏导的重要性,也学会了一些实际操作的技巧。

希望小明能够在老师、家长和我的共同帮助下,度过这个难关,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生心理疏导教案模板(精选7篇)

学生心理疏导教案模板(精选7篇)

学生心理疏导教案模板(精选7篇)学生心理疏导教案1主题:我们班处处有关爱。

背景:小学生缺少爱心,需要进行教育。

活动目的:经过本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如何相处,班团体里处处有关心、有温暖,培养学生的爱心。

活动准备:班班通电子白板展示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过程:一、班主任介绍班会资料。

同学们,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练而是静闭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让我们每个人的爱心洒向班团体,拥抱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

今日,就让我们一齐走进心理健康教育课,来探讨研究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同学之间应互相有关爱。

教师此刻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同学,她平时不爱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上课、写作业还爱睡觉。

你们猜她是谁同学们齐声说:“温宇馨”。

下头就拿我们班温宇馨同学为例,说说平时你是怎样与他相处的。

二、说说心里话。

生1:她学习成绩不好,我不想与她玩。

生2:她上课爱迷糊,我不想与她坐同桌。

生3:她不爱完成作业,我不想与她做朋友。

生4:她下课总吃小食品,不爱学习,我不喜欢她。

生5:她做事总是慢腾腾,和她交流太让人着急,我不喜欢她。

师小结:刚才,这几个同学说得都是事实。

可是,同学之间不应当这样。

温宇馨同学的家庭情景,大家还不明白。

她父亲忙于打工顾不上管她,她母亲不识字又不能辅导她,她又不善于和同学交流,每一天都靠她自我想、自我做,想一想,你们自我的家庭有人关爱,而她呢我们与她相比,必须不能再歧视她,应当互相关心,互相帮忙,让她克服掉毛病,成为我们班团体里人人关爱的同学。

三、小组讨论:1、今后同学之间应当怎样做2、找代表发言。

(归纳)(1)、同学之间,要学会友好。

(2)、同学之间,要学会尊重。

(3)、同学之间,要学会宽容,不斤斤计较。

(4)、同学之间,要学会理解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5)、同学之间,要学会体贴。

四、播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片。

让学生观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共10个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共10个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一(共10个)一年级开学了,我班有一个小女孩,她小小的个子,每天来上学时,总是躲在妈妈的身后,不肯放手,她那大大的眼睛警惕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流露出那份惊恐和不安。

她不爱说话,课堂上也不发言,在学生齐读齐唱时,她只是默默地坐着,课间操也不做,只是静静地站着,脸上丝毫没有笑容。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这孩子从小胆子就小,在幼儿园时做操都不跟,在家依赖性强。

个案处理: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她,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

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

一、尊重她,帮助她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

作为老师应该认识到从幼儿园到小学,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学习上不适应,生活上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把这个时期称之谓“断乳期”,作为班主任老师如何做好这个过渡我认为非常重要。

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有些甚至到了过于敏感的程度。

在学校,他们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只要稍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就会变得自我封闭。

要纠正她的这种不良行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保护好她的自尊心,帮助她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

我主要采取以下方式方法:1、在思想上开导她,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如告诉她,老师和同学都很爱他。

老师就是她的好朋友,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和老师说,老师会帮你的。

她拼音学得不够好,就鼓励她说她很聪明,只要稍加努力,上课大声读就可以取得好成绩。

同学、老师都会帮助她,和她一起努力的。

每次做课间操,我都会到她旁边,告诉她,其他同学也和她一样不会做,都是跟着领操的大姐姐乱做,没关系的,只要动起来就好。

2、注意多表扬,不“语罚”。

第1页共26页用引导代替讥讽,用表扬代替批评可以使她看到希望,增强自信。

在教育过程中我注意对她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

三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案例

三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案例

三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案例案例一: 情绪管理背景小明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在上一直表现得很好,但最近却变得情绪不稳定,经常发脾气甚至哭闹。

解决方案学校决定开展情绪管理教育活动来帮助小明和其他学生学会控制情绪。

他们邀请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来为学生们进行讲座和互动活动。

在讲座中,学生们了如何识别不同的情绪,如何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感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应对挫折和压力。

结果通过情绪管理教育活动,小明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频繁发脾气和哭闹。

他也学会了与他人进行积极的沟通,从而改善了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关系。

案例二: 自尊心培养背景小红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总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经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优秀。

解决方案学校决定开展自尊心培养活动来帮助小红和其他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他们组织了一次班级分享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在某个方面的成就和优点。

同时,学校还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让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

结果通过自尊心培养活动,小红逐渐建立了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并增强了自信心。

她开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就。

小红的改变也影响到了其他同学,大家的自尊心都得到了提升。

案例三: 压力管理背景小李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经常感到压力很大,因为要同时应对和升学压力。

解决方案学校决定开展压力管理教育活动,以帮助小李和其他学生学会有效地管理压力。

他们组织了一系列放松训练和心理疏导的活动,包括音乐欣赏、运动放松和冥想等。

学校还鼓励学生与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分享彼此的压力和困惑,并寻求帮助和支持。

结果通过压力管理教育活动,小李学会了一些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如通过运动放松和与他人分享压力等。

他逐渐学会了平衡和生活,减轻了压力的负担,并提高了应对困难的能力。

以上是三个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学校的积极参与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的引导对于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案例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案例

学⽣⼼理健康教育分析案例 教育案例是⼀个教育情境的故事。

下⾯是⼩编为你精⼼整理的学⽣⼼理健康教育分析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理健康教育分析案例篇1 案例介绍: 阮XX,⼥,15岁,初⼆年级学⽣。

该⽣是单亲,⽗亲在其读⼩学四年级时遇车祸去世,母亲是某电动门公司的职员,性情内向,⾃发⽣不幸之后,扶养⼥⼉的重担落在了她⼀个⼈⾝上,她显得更为虚弱。

对于⼥⼉的教育也显得⼼有余⽽⼒不⾜。

该⽣虽然聪明、要强,但学习成绩⼀般,性情怪异,⾏为举⽌异常,有性别错位趋势,很难与⽼师、同学相处。

卫⽣习惯差,⼿脸总是有污秽;作为⼀个⼩⼥孩,总喜欢穿男性服装,如迷彩服。

平时课内喜欢在桌上涂涂抹抹,地上常有纸屑。

⼈际关系紧张,总是和周围同学闹⽭盾,刚开学就与⼀位男同学打架,对于班⼲部的管理充⽿不闻。

对于⽼师的批评教育常报以对抗情绪,稍有不顺,就在教室不顾课堂纪律⼤发光⽕。

初⼀时,曾与其原班主任发⽣过激烈的冲突。

案例分析: 1、当时作为已12岁的阮XX来说,⼀直宠爱着她的⽗亲的去世,给了她严重的打击,恋⽗情结⼀直⽆法从内⼼消除。

2、母亲性情软弱,对于⼥⼉的教育也甚感⼒不从⼼。

曾经带其到⼼理医⽣处咨询,结论是:患有多动症、轻微⾃闭症以及抑郁症。

3、⾃不幸发⽣以后,⽼师对其⾏为引导不够,同学也曾经有过冷嘲热讽,以⾄于养成了怪僻的性情。

辅导⽅法: 1、给予孩⼦更多的关怀和爱护。

充分利⽤本⼈性别的优势,主动和她亲近,和她做朋友,“亲其师,信其道”。

经常在课间找她谈话,谈学习,谈⽣活,谈兴趣,让其能从平时的接触与交流中体会到另⼀种⽗爱。

由于其与本班下班教师刘晓玲较谈得拢,故初步制定师⽣结对计划(即德育导师制)。

2、积极联系学校政教处,充分利⽤学校⼼理辅导员的科学指导,使⾃⼰在对该⽣的⼼理矫正及教育上有⼀个明确的⽅向。

3、积极主动联系家长,实⾏家校联系制度,努⼒共同教育。

4、⿎励其他学⽣多与该⽣接触,多点宽容,并在班中成⽴了“友谊⼩联盟”,⽣⽣结对,让该⽣真正体验到集体的温暖。

小学生心理疏导案例

小学生心理疏导案例

小学生心理疏导案例四年级一.案例介绍XXX是一位女同学,她长着大眼睛,头发较乱,衣着不整齐,成绩中上,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通红。

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

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

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

二.案例分析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而有的同学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更何况将走进六年级的研究,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我对这位学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经过分析认为有三方面因素:(一)个人身分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克不及正确评判自己的本领,一向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眼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高兴,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家庭身分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形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XXX,望女成凤的等候,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懊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母亲对孩子的研究辅导力所能及,父亲每晚事情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研究情形,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体式格局十分粗鲁。

(三)教师因素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

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疏导或教师自我心理健康调节的真实实践案例

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疏导或教师自我心理健康调节的真实实践案例

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疏导或教师自我心理健康调节的真实实践案例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疏导1、张小明十一岁,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父母对他有极大的期望。

一次数学考试,他又没考好,所以反复做强调自己的努力仍是不够。

老师在班里给他一些指导。

老师用比较宽容的方式来鼓励他,告诉他只要努力,总会有成效的。

同时,老师还建议他改变一些学习方法,如让他把问题分解,步骤一步步解决,减少挫折,提高自信心。

2、李小红因为在基础班和家长不同步,经常在老师前表现不自信,面对老师的培训总是坐立不安,动弹不得,完全束手无策,表现得十分害羞,看起来也有些抗拒性和消极性。

老师安抚她说:“大家都会有智力和思维障碍,没有关系,在任何时候都会遇到的,没有理由因为害怕而忽视机会,要相信自己,去勇敢面对挑战。

”3、张小军高中刚到班级陌生环境有些害怕,经常隐藏在自己的世界,总是看书拿笔写字,很少和班里同学来往。

老师察觉他的情绪,了解他是害怕而不敢主动尝试。

于是老师给他安排在教室里做一些简单任务,让他逐渐慢慢地习惯班级环境,并鼓励他:“你可以克服恐惧,去完成每一个任务,一旦取得进展,你会越来越有自信,敢于挑战更大框架的任务。

”张小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支持,自信心不断增强,他也变得越来越积极主动。

二、教师自我心理健康调节1、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很多学生,有的很活泼、热情,有的冷淡内向,有的自立自强,有的懦弱无能。

李老师意识到自己有必要进行心理调节,以免看似小孩子的行为习惯给自己带来抑郁感、产生不健康的心理情绪。

所以,他做起了一些心理调节的活动,如每天早上抽出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深呼吸,动起身来散步缓解情绪,晚上则安排一些有趣的阅读或撰写活动,以平衡自己的情绪和职业发展的这种双重压力。

2、王老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总是伴随着各种不同的情绪和压力,常常会让自己产生焦虑和抑郁,这时王老师就选择笔下抒发、通过自我觉得,也可以让自己更有能力去应对任务,不把压力全部归咎在自己身上。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三篇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三篇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三篇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遇到了突发事件或面临重大的挫折和困难,当事人自己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自己的资源和应激方式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反应。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1小庄,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其父亲是个体户,家境较富裕。

因为父亲有外遇,导致家庭不和睦,夫妻经常吵架,家庭缺乏温暖,这使孩子缺少了父爱和母爱,显得自卑、孤僻,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产生了自卑厌学的情绪。

通过家访和了解情况的教师的反映,小庄智力水平属中等,在一、二年级时成绩属中等,但是进入三年下半学期后,学习成绩有较明显的下降,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不及格,数学只有65分。

进入三年级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主科两科均不及格。

小庄性格比较内向,不大爱说话,若是陌生人跟他接触,他都一言不发。

很难在他口中了解他的结症在哪里,他把学习当作”苦差事”一提起背诵课文,完成作业就头痛,对学习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老师多次找其父母谈心,他父母却说:”这样的孩子没出息,随他去吧!”小庄产生自卑厌学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受家庭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2【摘要】文章结合真实案例,总结出预防、干预、巩固三者相结合的心理危机干预方式,这对于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案例;反思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治疗方式。

无论是从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层面,还是从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角度,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同时,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危机的阴影,也是每一个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遇到某些超出自身能力的困境时所产生的暂时性心理失衡状态。

它标志着一个人正在经历着生命中的剧变和动荡,它会暂时地干扰或破坏一个人正常的生活模式,并有可能引发自杀或杀人等严重恶果。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学校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学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心理危机引起的伤害行为发生或将伤害行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生命安全,使之恢复心理平衡,进而提高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重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过程。

班主任心理辅导案例4篇

班主任心理辅导案例4篇

班主任心理辅导案例4篇班主任心理辅导案例第1篇——对自卑怯懦型学生的心理调整一、案例介绍范某是本班的一位女同学,她高高的个子,长长的头发。

成果中上游,中等智商,特别害羞,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通红。

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悄悄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

平常从不主动和同学玩。

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基本不去。

二、案例分析在每个班级中,可能都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习惯于沉思寡言。

他们胆小怕事,在课堂上从不敢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被点名,发言也会显得过于紧急,张口结舌,不知所措,有些学生甚至急了还会哭。

怯懦的学生遇到脾气蛮横的学生,从来不敢抵抗,总是逆来顺受。

他们怯于与人交往,以致造成孤僻、自我封闭的个性特点,人际关系冷漠。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如此胆小怯儒的呢?1、个人因素通过观看,我发觉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惊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就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范某的父母离异,她随母亲改嫁重组家庭,母亲对她要求严格,期望值很高,她在学习上的压力很大;再者是家庭经济条件拮据,使她感觉在同学之间抬不起头来,很是自卑。

3、教师因素在学校里,教师对范某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简单造成对她的评价偏低,她便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渐渐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渐渐占了上风。

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属于中间状态的范某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滋长了严重的自卑心理。

再加上老师片面地熟悉学生,对优等生日趋偏爱,更进一步加深其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1)一、家庭背景陆明,男,六年级学生。

其父亲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

而母亲对他的教育简单粗暴,母子间的交流很少,学习上对他的关心和督促更少。

二、平时表现该生不适应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纪律较差,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都很少沟通,不愿意交流。

上课听讲极不专心,有时还会发出怪叫声,故意破坏纪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三、具体事例本学期开学后的某一天,陆明没有及时回家,一直到晚上7点多,他母亲也没等到他,就给我打了个电话,于是我们一起去寻找他。

通过与他母亲的交谈才知道,他今天上学前因无理取闹被他母亲打了一顿,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于是我们到各处去寻找他的踪影:学校里、同学家、网吧间……一直到9点半都没找着。

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我立刻把此事向学校领导汇报。

姚校长冒雨赶过来,和我们一起分析、寻找,并报了警。

10点半时,终于在浏河公园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这位不愿意回家的学生。

四、心理探因陆明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他慢慢养成了自卑、散漫的个性。

进入学校后,又因为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较差,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变得性格孤僻,行为偏激,自暴自弃而甘居落后。

五、矫正措施1、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经常性与其家长交谈,了解孩子最近在校内校外的表现情况,并希望家长改变教育的方法,多加引导,逐渐使他走上正轨。

2、讲究辅导的方式平时我对他多加关注,发现他的闪光点:热爱劳动,与同学能友好相处等后及时表扬。

以平等、商讨式的方式与其交流,培养他在校有事常与老师、同学交流的好习惯。

课堂上,多加鼓励和启发,引导他慢慢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树立信心后他也不再恶意破坏纪律了。

3、帮助制定近期目标我帮助他制定每个阶段的近期目标,如有进步,马上鼓励,推动他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的好习惯,并不断改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

六、辅导结果通过一个阶段的耐心帮助,该生现在在学习上树立了自信心,能按时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作业的质量也有所提高。

中学生个别学生心理疏导记录表案例

中学生个别学生心理疏导记录表案例

中学生个别学生心理疏导记录表案例以下是一个中学生个别学生心理疏导记录表的案例:学生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15岁所在年级:初中三年级问题描述:小明近期表现出焦虑、抑郁的症状,成绩下滑严重,经常旷课,对学习失去兴趣。

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张,经常独来独往,不参加集体活动。

心理疏导过程:1. 建立信任关系:首先,与小明建立信任关系,让他感受到关注和支持。

通过与小明的交流,了解他的生活、学习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

2. 深入了解问题:进一步了解小明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探究焦虑、抑郁的原因。

发现小明近期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经常吵架,对他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

3. 制定解决方案:针对小明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心理疏导方案。

包括帮助他处理家庭关系,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调整学习态度和方法等。

4. 实施心理疏导:通过谈话、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帮助小明逐渐走出心理困境。

鼓励他多与同学交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提高自信心。

同时,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指导他们如何改善家庭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

5. 持续关注与反馈:定期对小明进行心理疏导,了解他的变化和进步。

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疏导方案,确保心理疏导的有效性。

心理疏导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小明的情绪逐渐稳定,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有所改善,开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家长也意识到了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庭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总结:针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个案例中,通过与小明的深入交流和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成功帮助他走出了心理困境,提高了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

同时,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也是心理疏导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范文(通用8篇)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范文(通用8篇)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范文(通用8篇)第1篇: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案例一:李,初一女生。

小学时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很好。

进入初中后,学习依然刻苦努力,但心理压力十分沉重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了文化学习上。

刚开始,他的文化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与此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他怕看到老师和家长期待的目光,一遇到考试就十分紧张,常伴有口干、恶心、呕吐、吃不好、睡不好,有时考试时甚至手指哆嗦、腹泻等。

考试就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上,成绩也每况愈下。

案例二:张,进入初中后,虽刻苦有余,成绩却不理想,在班上处于中下游水平。

原因是:数学极差。

虽然情况如此,但该生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很高,尤其上数学课时认真听讲,专心笔记,考试时却手忙脚乱,似是而非,与自己的期望值总是差距很大。

本学期情况发生了180度大转变,第一次数学测验破天荒的考了90分,这给了他极大自信和动力。

以后他感觉上数学课很有兴趣,听得也很明白了,慢慢的对数学产生了信心,不怕考数学了,而且还带动了其它科的学习。

上述是一组对比案例,但有着共同的特点:1、两位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她们一心想获得好成绩。

2、两位学生在遇到挫折后,均陷入了强大的心理压力之中,但结果不同。

从根本上李需要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激发出内在的动力;而张通过一次小小的数学测验这一外界因素激发了内在的信心和功力,获得了学习上一种成就感,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上述两个案例代表了初中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而这种心理压力问题往往导致学生走两个极端。

所以,把握和调适这种心理压力,并探索出一种科学的对策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一、心理压力的基本状况1、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有心理压力。

成绩越好,比例愈高,好多同学用“好烦,好累”来形容心理压力,显然心理压力已经超负荷。

2、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人际关系或环境方面。

二、心理压力的调适面对心理压力,我们应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如①运动,游戏;②向朋友倾诉;③写日记;④与师生谈心;⑤大笑一场;⑥大睡一觉;⑦听音乐等。

家访学生心理疏导案例记录

家访学生心理疏导案例记录

家访学生心理疏导案例记录家访学生心理疏导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以下是我在家访中记录的一些案例,以便更好地展示心理疏导的过程和效果。

一、案例一:小明的焦虑问题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最近在学习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家长反映,小明总是担心自己的成绩不能达到家长的期望,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还时常出现头痛、胃痛等身体不适的症状。

我安排了一次家访,与小明和他的家长进行了深入交谈。

在与小明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对于学习过于紧张,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

我积极引导他通过放松身心的方法来缓解焦虑,比如适当的运动和休息,提醒他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并鼓励他寻求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与家长交流时,我提醒他们要关注小明的身心健康,理解和支持他的努力,避免过多的评价和压力。

通过家访后,小明逐渐缓解了焦虑情绪,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二、案例二:小红的自卑问题小红是一位受欺凌的学生,她因为外貌和体态与同龄人有所不同而感到自卑。

此外,她还因为欺凌而逐渐变得封闭和沉默。

我与小红的家长进行了交流,并提出进行家访来帮助她重建自信。

在初次见面时,我与小红进行了简单的交谈,试图了解她的内心感受和想法。

通过温暖的言语和耐心的倾听,我逐渐获得了她的信任。

在之后的几次家访中,我与小红一起制定了积极的目标和行动计划,鼓励她参与一些能提高自信心的活动,如参加社交团队或培养自己的爱好。

我还与学校相关人员保持联系,确保她在校园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关爱。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红逐渐展现出活力和自信,她重新融入到同学们的集体生活中,并获得了积极的学习和社交体验。

三、案例三:小杰的焦虑和抑郁小杰是一名高中生,最近面临升学考试,对未来的学业和职业选择感到混乱和压力。

他的家长向我反映,小杰在放学后总是整夜不睡,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甚至出现了自我怀疑和无助的想法。

我立刻计划了家访,与小杰和他的家庭进行详细交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五篇范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五篇范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五篇范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案例一:怕研究的孩子XXXXXX是一名小学学前班学生,她害怕研究,成绩逐渐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写作业,干扰同学上课,没有研究兴趣。

她的父母都很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她的研究。

针对这个案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个别谈心:教师要与XXX个别谈心,了解她的心理状况和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2.多表扬: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XXX的进步进行及时、热情的表扬,让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教师要指导家长对策,帮助孩子解决研究中的困难,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案例二:XXXXXX是一名小学学前班学生,来自单亲家庭。

他刚开学时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一周后开始逃避研究,甚至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

针对这个案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倾听:教师要倾听XXX的心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问题所在。

2.理解:教师要理解XXX的处境和情感,给予他关爱和支持。

3.引导:教师要引导XXX积极面对问题,鼓励他勇敢地面对挑战。

通过以上措施,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困难,实现心理健康。

经过和XXX的交流,我了解到他在家庭环境中缺乏关注和支持,导致他对研究失去了兴趣和动力。

他的父母在外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他的研究,而爷爷奶奶也没有能力和意愿去帮助他。

在学校里,他感到自己的研究成绩不好,又受到同学的排挤和嘲笑,导致他对学校生活产生了恐惧和厌恶。

他的研究厌恶情绪不断加重,导致他对研究产生了抵触心理,对于研究缺乏热情和动力。

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不能有效地完成作业,导致研究成绩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的研究压力越来越大,作业量和难度逐渐增加,学生的书包也越来越重。

这些因素都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许多小学生感到研究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和热情,对某些科目产生了抵触心理。

他们常常找各种借口逃避研究,导致研究效率低下,成绩下降。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案例一:李明的自杀危机干预•案例二:小王的情绪危机干预•案例三:小张的学业压力危机干预•案例四:小李的人际关系危机干预•案例五:小陈的家庭危机干预•总结与建议01案例一:李明的自杀危机干预李明是一名大一新生,成绩优异,但因家庭经济困难,心理负担重,性格逐渐变得内向、孤僻。

某日,李明突然失踪,家人寻找未果,后发现其留下一封遗书,表示自己无法面对现实,决定自杀。

案例概述学校领导和老师迅速组织寻找李明,同时向家长和警方通报情况。

迅速联系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评估,发现李明有严重抑郁和自杀倾向。

制定干预方案,包括:提供安全环境、心理疏导、联系社会资源等。

通过多渠道寻找,发现李明藏匿在校园附近的一处废弃房屋内。

干预措施结果与反思通过干预措施,李明逐渐放下自杀念头,情绪得到缓解。

家长和学生应该加强沟通,了解彼此的想法和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学校和社会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和援助,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02案例二:小王的情绪危机干预小王,男,16岁,高一学生,成绩中等。

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但母亲经常加班,无法照顾小王。

小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缺乏自信,近期因为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困扰,出现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案例概述干预措施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小王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宣泄情绪、调整心态、建立自信。

心理咨询组织班级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让小王在团体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支持,培养他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心理团体辅导邀请小王的母亲参加学校家长会,了解小王的现状和需要,鼓励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家庭沟通为小王提供个性化的学业辅导,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学业辅导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小王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失眠和食欲不振等症状也有所缓解。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精选10篇)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精选10篇)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精选10篇)心理健康作为当今社会极其重视的问题,所以进行心理辅导很有必要。

下面是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一起来看看吧!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篇1一、基本状况林XX,男,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头脑聪明,语言表达潜力很好。

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较差,无法专心听讲,不是乱说话就是做小动作,经常严重干扰上课秩序,行为上表现出多动的倾向:1、活动过度:(1)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

(2)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

(3)经常话多,说起来没完。

(4)很难安安静静地玩。

2、注意力不集中:(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

(2)经常忘事。

(3)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

(4)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

(5)经常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心。

(6)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

3、反应很慢:(1)写一个字要花别人两三倍的时间。

(2)考试经常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课上被老师点名,要个三四秒的时间才会反应过来。

二、诊断和成因分析1、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严重偏差。

父亲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采用棍棒式教育,而他妈妈对他则比较溺爱,家庭教育观念的不一致他不良的行为习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久而久之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就越来越难以改正。

2、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所以未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而当他们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这时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又容易过高,期望通过一两次的教育就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三、教育和辅导过程1、对学校环境的干预。

①调整座位。

由于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任何视觉或听觉的信号都会转移他的注意力。

所以我选取了上课比较遵守纪律的同学坐在他的旁边和前后。

并且让他坐在教室的前边,这样我能够经常注意他并针对其不良的行为采取措施,当他分心时能够及时提醒他。

②对学习的期望:选取适宜的学习目标,降低期望值,找出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尽量减轻他的作业量,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对其学习技能的培训,如精确做作业的潜力、仔细检查的潜力等。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小学生是一个处在成长过程中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小学生心理问题,如焦虑、自卑、压力过大等。

接下来,我将通过几个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来分享一些心理辅导的经验和方法。

案例一,小明是一个内向的小学生,他总是害怕和同学交流,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成绩也一直不理想。

在与小明的交流中,我发现他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害怕失败和被别人嘲笑。

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和小明进行了心理沟通,了解了他的内心想法和担忧。

然后,我通过一些小游戏和活动,帮助小明逐渐放下内心的障碍,勇敢地和同学交流和合作。

同时,我也鼓励小明多参加一些班级活动,慢慢增加他的自信心。

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给予小明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和关心的。

案例二,小红是一个性格外向、活泼的小学生,但最近她的成绩开始下滑,老师发现她变得越来越焦虑和紧张。

在和小红的交流中,我发现她最近家庭环境有些变化,父母经常吵架,让她感到很困扰。

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安慰了小红,让她知道她并不孤单,学校和老师都会给予她帮助。

然后,我和小红一起制定了一个放松和调节情绪的计划,如参加一些兴趣班、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等。

同时,我也和小红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家庭问题,让小红在一个温馨和稳定的环境中成长。

案例三,小杰是一个性格内向、自卑的小学生,他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成绩也一直不理想。

在和小杰的交流中,我发现他的自卑主要来自于对自己的否定和负面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和小杰进行了心理疏导,让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没有人是完美的。

然后,我通过一些肯定和鼓励的话语,慢慢改变小杰对自己的看法,让他逐渐建立自信心。

同时,我也鼓励小杰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培养他的兴趣爱好,让他在不断的尝试和成长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以上几个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进行心理辅导时,关键是要给予小学生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和关心的。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范文(精选10篇)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范文(精选10篇)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范文(精选10篇)案例一:自卑焦虑的张同学张同学是一位初三学生,平时成绩一直不错,但是最近却出现了学习上的困扰。

他感觉自己的成绩不再稳定,每次考试前都会感到焦虑和压力。

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在同学面前保持自信,甚至开始自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针对张同学的心理问题,学校心理辅导老师采取了以下干预措施:1. 建立信任关系:与张同学进行面对面交流,倾听他的困扰和疑虑,表达对他的关爱和支持。

2. 评估问题来源:通过与张同学的交流,了解到他对自己的能力有着过高的期望和不合理的要求,以及对同学眼光的敏感。

3. 定期心理辅导:与张同学约定每隔一周进行一次心理辅导,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调整对自己的评价,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4. 转移注意力:引导张同学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或业余兴趣班,通过锻炼身体和培养兴趣爱好,转移他对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提高他的自尊心和心理素质。

经过心理干预的几次辅导后,张同学的自卑感和焦虑情绪有所减轻,开始对自己保持积极的态度。

他逐渐放下过高的要求,明白取得进步和成绩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和努力的结果。

同时,他也学会了通过参加兴趣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减少对学习的过度焦虑。

5. 情绪管理技巧:教授张同学一些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思维等,帮助他更好地面对压力和焦虑情绪,提升他的情绪自控能力。

6. 亲子沟通:联系张同学的家长,告知他们孩子的心理困扰,并邀请他们参与张同学的心理辅导。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到张同学在家庭中存在学习压力和期望过高的问题。

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合理的支持和期望。

7. 同伴关系建设:引导张同学与同学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增加他们之间的互信和支持。

开展一些团队协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8. 考试准备策略:教给张同学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考试准备策略,包括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划定学习重点、做好复习总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班的王闫文同学学习成绩偏低,爱好各项体育运动,特别喜欢打篮球,曾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由于训练时不慎伤到了腿,经医院确诊伤势涉及到韧带,因此建议他不要参加剧烈运动。

这就意味着他必须离开自己非常喜爱的篮球运动。

对此,他从心理上、行动上都不愿意接受,情绪相当低落,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是直线下降。

而且在口头上常常说大话,在老师、同学们面前夸下海口,但每次事情都不能如他所愿,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不愿意跟他交往,他也越来越沉默。

王闫文父母,现住在奶奶家,军人出身的父亲由于工作较忙很少来看他,而母亲又远在广州,因此缺乏父母的关怀。

同时吴某对父亲的教育方式不理解,采取抵触态度,父子关系疏远。

的理解。

吴某处于青春期年龄,因生理的变化也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反映,腿伤事件发生前,他曾非常喜欢班上的某一女同学,但那女同学却不怎么喜欢搭理他,他感到苦恼,而腿伤无疑是雪上加霜。

辅导方法1、个别会谈:教师常与吴某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让其意识到“健康的身体关系到自己的一辈子,按照医生的叮嘱,先治好腿伤;腿好了,还能打球,但腿断了,就永远不能打球了。

”2、集体帮助:把吴某的事情告诉同学们,让大家都来关心和帮助吴某,使他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同时班上的各种体育活动,都请他参与组织和筹备工作,使他找回自信心。

最后,特别找来几位和他玩得较好的同学(包括上述提到的女同学),请他们多加了解和关心吴某的行为和想法。

3、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吴某家庭情况,并与家长沟通思想,希望吴父多与孩子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加强孩子的信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4、心理咨询:学校开设有心理咨询室。

建议吴某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将自己的烦恼、苦闷向别人倾述,并得到一些好的建议来改善目前的情况。

5、兴趣转移及自我调适:了解到吴某对五子棋感兴趣,因此,我建议他参加学校组织的围棋培训班,他欣然参加。

并且介绍其阅读有关自我调适的书籍,树立其热爱生活,勇于面对现实的信心。

辅导效果由于教师、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吴某逐渐能面对腿伤不能打篮球这一现实,现在他能很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可爱的女孩又笑了案例介绍李某,女,17 岁,某校高二学生。

学习成绩居中,喜爱写诗,乐于助人。

高一下学期与班里一名男生交往甚密,但自高二上学期两人突然互不搭理,该男生与李某的一亲密女伴来往频繁,李某开始远离他们,整日郁郁寡欢,上课时常走神、发呆。

课余时间独处一角,不与人搭话,几次测验成绩均有退步。

案例分析该女生原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孩,出现情绪低落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两方面的挫折:1、交往性挫折。

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上的日益发育成熟,性意识的萌芽,男女同学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

李某与班里男生相互产生了好感,交往甚密,这是一种正常表现。

但是由于自己同班好友的介入,李某一下子就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挫折感,认为男伴因别的女同学而疏远自己,觉得自己对异性的吸引力不如别人,自信心开始下降。

2、自尊性挫折。

李某有强烈地为班级服务的愿望,平时看到班上出现了不良现象总想出面制止,但考虑到自身不是班干,怕别人说自己多管闲事,起不了作用,便想竞选班干。

但是却落选了。

李某认为自己多方面表现很好,且有为同学服务的愿望,却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辅导方法1、个别会谈。

与李某进行朋友式的谈心,取得其信任,了解其心理的状况、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她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

2、转移注意力,发展其兴趣爱好。

利用李某爱写诗的特点,帮助李某发展她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向中学生刊物投稿,让她把一部分注意力转移过来。

3、鼓励其寻回自信,向失败作挑战。

利用班干换届选举之机,鼓励李某再次面对挑战,参加选举。

选举前对李某做了全面分析,让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作好选举的充分准备,自信地面对选举。

4、组织班集活动,进行男女交往方面的辅导。

在班组举行青春期男女的交往问题的讨论,让同学们相互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进行指导。

并利用此机会让李某主动找到原来的男同学和女友进行交流,解除误会。

辅导效果李某在班干选举中当选了,她现在整日忙碌于同学们之中;她的诗也在中校报上发表了,她开始受到更多的人的关注;同时她也恢复了和原女友及男生的友谊;在这种状态下,她的成绩逐渐进步了。

不用说,李某很好的恢复了自己的自信心。

现在笑容经常挂在她的脸上,可爱的女孩又笑了。

她摆脱了“绿眼妖魔”的桎梏案例介绍梁某,女,16 岁,某中学高一学生,打篮球是主力,爱打扮,学习成绩差,但嫉妒心却很重。

她的同桌张某,品学兼优,是个顶呱呱的好学生。

每次张某考试得第一名时,梁某就在背后议论张某是事先知道了题目,不然就是碰巧的。

梁某经常把张某的笔记本藏起来,让张某不能上好课。

只要张某积极主动为班上做好事,梁某心里更不舒服,说张某是爱出风头,爱表现自己。

班上如有同学穿着比梁某漂亮时,她便不高兴,暗中嫉妒,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久而久之,梁某的嫉妒心越来越强,凡是别人有比她强的地方,她便心生怨恨,妨火中烧,不仅背后议论人,还恼得晚上失眠。

为此,她感到异常痛苦。

案例分析梁某的这种嫉妒心理是一种恶劣的感情。

莎士比亚曾把这种恶劣的感情称为“绿眼妖魔”。

谁做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到愚弄。

产生嫉妒心理的梁某对别人比她好的地方总感到不满,进而贬低和诋毁,更为严重的是不择手段去伤害同学。

梁某为何有嫉妨之心?一是缺乏自知之明,只见自己所长,不见自己所短,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哪容得别人比自己强? 二是好胜心太强,处处都想取胜,事事都想占上风,怎能服气别人超过自己?三是心胸狭窄,缺乏修养,“我行,你就别想行”,“我不行,你也别想行”,“你行,我偏叫你不行”。

辅导方法1、案例教育古往今来,因嫉妒而害人的例子屦见不鲜:大将孙膑才能卓越,却被嫉妒的庞涓腕去了双膝;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因为遭到30 名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嫉妒,至死未能跨入科学院的大门;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模的售货员董明当上了特等劳模之后,被嫉妒者指责为“风流劳模”、“流里流气”、“有意抬高身价”??等等。

嫉妒之火能毁灭别人,也会断送自己。

童话中嫉恨交加的后母想用毒苹果置白雪公主于死地,让她自己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结果,死的不是白雪公主,而是她自己;《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在“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中气绝身亡等等。

通过这些大量的实例来开导张某,让她认识到嫉妒的危害性。

2、找出自己的闪光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梁某虽然学习成绩差,但她是篮球队的主力、得分能手,打篮球是她的优势,让她发挥这一优势,让她看到自己也有强于别人的地方,那么,梁某就能找到自己的心理位置,得到生活的乐趣。

3、化嫉妒心理为竞争意识每当梁某出现嫉妒他人的苗头时,开导梁某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为什么这样想?”,“这样想会产生什么后果?”等等。

再启发她自奋:“你行,我也行! ”,“你行,我比你更行! ”经过长期耐心的引导,使她消极的嫉妒心理转化为积极的竞争意识,产生自爱、自强、自奋的精神。

4、参加有益的活动指导梁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

如:读书活动,让梁某阅读有关书刊,加强自身修养;还可以参加班级和社会公益活动,培养自己成为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辅导效果通过辅导,梁某的嫉妒心理大大消除了,她再也不犯“绿眼”病了。

她能虚心向同学们请教,学习有了进步;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思想上能达到“风贤思齐,风不贤内心自省”的境界。

忧郁的背后案例介绍1、学生基本情况:女,17 岁。

2、问题行为概述:六、七岁的少女,花一样的年龄,而她却像一朵过早枯萎的百合,忧郁地走进了我的辅导室。

高二年级,非常关键的一年,文、理分班后,同学们都加足马力投入学习,而她却精神恍惚,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人群中心事重重的,独来独往,一声不吭,学习开始走下坡路。

有谁能够了解她的心事?除了一、两位好友或许感受到了她的变化,其他的同学都因为她的忧郁和缄默惭惭与她疏远,老师与她谈话,总说没什么,只是感到学习压力大。

她究竟怎么了?3、背景资料了解:(1)学习情况:Y,曾就读于X 市的一所重点中学Z,成绩优秀,于高一年级下学期与母亲一同转来我市生活,在Z 中学曾有许多好朋友,但在这儿,除了能与同桌说些心里话外,基本上还没有特别交心的朋友。

(2)家庭情况:父母感情出现危机。

在X 市时,父亲与一位阿姨的亲密交往曾被Y 看到,使得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化为污有。

从此父母亲间的争吵不断,Y 因此而不断自责,认为不该把这事告诉母亲。

与母亲一同来到我市后,又发现母亲与一位叔叔交往密切,从此父母的离婚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Y 自此认为人世间没有可信的东西,自己夹在中间也倍受折磨。

最后父母离异。

案例分析家庭环境变迁,父母关系的恶化,使得纯洁而善良的她无法接受这种现实,父母的欺骗使她不愿再轻信任何人,美丽的梦想被打得粉碎,陌生的人际环境又使她独自承受这种苦闷,认识上的冲突使得她的情绪日渐消沉、低落。

诊断为:生活上的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

辅导方法对Y 的指导主要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兼以行为调整方法结合。

首先对其不良情绪表示积极关注,从关心体贴使其建立信任感,鼓励其倾诉心事并宣泄不良情绪;然后帮助其纠正认知上的偏差,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最后建立自信,转移注意力,走出情绪的低谷。

辅导过程:第一次咨询:采用来询者中心疗法进行指导。

咨询过程中本着真诚、尊重和理解的原则,鼓励Y 积极的渲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因此在咨询过程中以Y 个人倾诉为主,让其言尽其意,直抒己见,创造一个充满温暖的信任的气氛,使来询者无忧无虑地开放自我,以便咨询者掌握材料,加深了解。

第二次咨询: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进行指导。

让Y 认识到虽然她的处境让人同情,但是她的这种逃避现实,自怜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这种做法却是不可取的。

她的烦恼和情绪困挠来自对人或事的绝对化的期望和要求。

父母对待生活的选择也应有他们自己的权力,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们的真实情感和慎重的选择,而不应为此而自报自弃,加深烦恼。

并用举例子的方式让Y 认识到烦恼的产生不是由于父母的离异,而是由于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所至,应该学会排除这种刻板印象,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此外,还教会Y 一些心理调节方法,如:倾诉、转移注意力、升华等。

.第三次咨询:主要采用行为疗法。

经过多次接触和了解后,认识到Y 有作文特长,推荐其参加某杂志社征稿,经过反复修改,Y 的文章被刊登。

借此机会让Y 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特长,让其树立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努力追求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

辅导效果性格比以前不再逃避周围环境而默自神伤,逐步摆脱了情绪困扰,Y课上能配合老师积极在班上也有了自己的知心朋友,更热情开朗了,回答问题,成绩处于班上前列,并在班上担任了学生干部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