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农氏氏族谱系及其早期活动地域之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炎帝神农氏氏族谱系及其早期活动地域之梳理
——兼论炎帝神农氏初国伊之地望
蔺长旺
摘要
本文通过以考古文化为支撑,以典籍记载为依据,以地理环境和历史年代为坐标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一个北起太岳安泽、向南经高平、历山、伊洛盆地直至长江以南巫山地区,向东直达黄淮平原腹地之区域,当是炎帝神农氏部族早期活动领地的观点,并对炎帝神农氏初国伊即为古称伊氏邑的安泽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证。
一、相关的典籍记载与考古文化
(一)相关的典籍记载
1、据《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载:“神农炎帝,女娲氏之女安登,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帝。
承庖羲之本,(伏羲氏禅位与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
”故曰:“炎帝”。
2、司马贞《三皇本纪》载:“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
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感神龙而生,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
3、《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载:“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故称炎帝。
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感神龙而生,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
4、《竹书纪年·义征》:“炎帝自伊徙耆,故曰伊耆氏,伊即帝尧母家。
”
5、《竹书纪年》载:“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继国耆,合称,又曰伊耆氏。
”
从以上典籍记载,我们可获得以下重要信息点:
炎帝神农氏,乃女娲氏之后,承庖羲之本,长于姜水,号历山,初国伊,继国耆。
其中之姜水、历山、伊、耆这四个地理坐标之所指值得关注。
(二)相关的考古文化
1、下川遗址
下川遗址位于于中条山东端的垣曲、沁水、阳城三县毗连处,以历山为中心,纵横20—30公里范围内(近期在沁河流域的八里坪亦有同时期文化遗存发现),其中沁水下川地区地层保存较好,遗存最为丰富。
1970年考古学家发掘后,命名为“下川文化”,经碳14测定,距今2.3——1.6万年。
1974——1978年,经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发掘调查,认定下川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后一阶段以细石器为主要特征的石器文化。
该遗址与其临近的蒲县薛关遗址(距今13000年)实际上是渭汾冲积平原周边地区长达两百多万年旧石器时代结束的终点,也是进入新石器时代的起点,对上古文明探源具有重要意义。
2、枣园遗址
翼城位于山西省境西南,中条、太岳两山之间,东临沁水,自古为晋南承东启西之咽喉要地。
枣园遗址位于翼城县东部,地形为丘陵地带,遗址区西、南分别临近浍河上游。
发现的主要遗迹有房址和窖穴,主要遗物是陶器,以钵、盆、壶、夹砂罐等器物为主要组合,根据对主要遗物的分析,专家认为这是庙底沟文化的源头,参考碳十四测定的年代,大约距今7000~6400年,是目前山西省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其年代正处在炎帝神农氏时期。
枣园遗存的发现,不仅丰富和充实了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内容,而且对聚讼已久的半坡文化与庙底沟文化关系问题的研究也有所启迪。
枣园遗存处于东、西两大文化区的交界地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它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更先进的文化出现于这一地区成为可能。
3、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6000-6700年之间。
1953年春发现,发现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揭露面积1万平方米。
半坡遗址是中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它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半坡遗址的发掘,首次对一个原始氏族聚落遗址进行大面积揭露,确立了一个新的文化类型,为研究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文化生活等提供了较完整的资料。
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和仰韶文化的分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其年代亦处在炎帝神农氏时期。
4、伊川缸
1959年河南伊川县土门遗址出土了6000多年前的“伊川缸”,上面有黒白彩绘的日月运行、一年四季的历法图案,为伏羲及炎帝神农时代的易经八卦与天文历法图,提供了目前所见最早的实物。
5、地名民俗文化(羊头山神农镇)
羊头山位于山西晋城高平市北的神农镇,海拔2000米,危峰秀拔,势凌霄汉,因山之巅有羊头状巨石而得名。
在该镇北部的羊头山,现存有大量的历史古迹遗址,如神农城、炎帝庙、清化寺、神农井、五谷畦、秦百里长城和北魏石窟等。
据史料考证,炎帝姓姜,姜表示其部落是以羊为图腾的母系氏族,加上山颠北魏石刻的底座状如羊头,故名羊头山。
五千多年前这里是姜姓的祖源之地,即炎帝神农氏之故里。
6、大司空文化
大司空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一种类型,得名于河南安阳大司空村遗址,其文化类型与半坡文化联系紧密。
考古学家发现在遗址中有与后岗一期文化二者交互叠压现象,谁先谁后争论不休。
该古称江地的地区,是新时期时代北方、中原、山东三大文化区之间交流、碰撞、融合频繁的地带,其文化地理区位关键,是研究三大文化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重要地域。
学者李侃良先生认为,共工与祝融之战及4第一次炎黄大战的秘密就在其中。
7、大河村文化
大河村遗址中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商文化基本上是延续发展下来,时间长达3300多年,这是其他古代遗址所不及的。
经历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父系氏族阶段直到奴隶社会的夏商时期,是郑州地区远古文化发展的历史缩影。
为研究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8、后李文化
后李文化,因首次发掘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李文化遗址而得名。
该文化分布范围主要在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地带。
后李遗址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时发现的。
经过正式发掘的遗址主要有临淄后李、潍坊前埠下、张店彭家庄、章丘小荆山、西河、邹平孙家、西南村、长清月庄等。
经碳十四测定,其年代大约距今8500——7500年之间,前后延续约一千多年时间。
9、北辛文化
北辛文化是黄河下游一种原始社会较早期的文化遗址,环鲁中南山地周围的兖州、曲阜、泰安、平阴、长清、济南、章丘、邹平、汶上、张店、青州、莒县、临沭、兰陵和滕州等地,都发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由于最早江苏淮安青莲岗,考古界曾定名为青莲岗文化,后因该文化以滕州市官桥镇北辛遗址最为典型,遂重新定名为北辛文化。
主要遗址有山东滕州北辛、兖州三因、泰安大汶口、江苏邳县大墩子、连云港市二涧村和淮安青莲岗等。
碳14 测定这种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5400年至前4400 年之间,其后发展为大汶口文化。
二、炎帝时代三大父系氏族活动区域的地理分布
(一)距今约7000年左右,已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之时代,形成三大父系氏族部落,亦即黄帝、炎帝和太昊三大父系氏族部落;此时期,母系氏族多以“女儿族”、“妻族”与其共存。
因为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转变和过渡时期期间,必然会存在一个“双规制的时期。
(1)诞生于渭河南岸支流之姜水流域的“姜”姓炎帝神农族(对应于仰韶前期的半坡文化);
(2)诞生于渭水北岸支流之姬水(即古漆水,源自甘肃天水清水县)流域的“姬”姓黄帝族。
后沿汾水、桑干河迁徙于燕山之南北麓定居发展(对应于北福地二期与赵保沟文化):(3)其前身为山东后李文化,后向南部之苏皖淮河流域发展的“风”姓太昊族(对应于北辛文化);
(4)在今天长江下游的吴越之地,这时已出现了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但其为何姓族无考。
(二)活动于黄渭与汉水广大流域的炎帝族,因其继承了女娲、伏羲之中心祖地并对犂耕农业的重大贡献被称为神农氏,在这一时代处于主导之地位。
炎帝族内发展为四大支族:(1)主族夸父族,为鱼图腾,领地在渭洛汾流域;
(2)祝融族,为火图腾,领地在豫的黄河之南及汉水流域;
(3)共工族,为水图腾,领地在黄河之北豫冀交界处之古“江地”;
(4)蚩尤族,为鸟图腾,是炎帝族进入东部北辛文化之淮地,并与太昊族联姻衍生之九黎鸟族。
三、典籍记载、考古文化与炎帝氏族谱系的对接
(一)考古文化与母族的对接
“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这里既告诉了炎帝神农氏之母的名字叫女登(或安登),又进一步强调她是华胥女娲族之后,有些典籍还明确告诉这个母族名叫“有蟜氏”。
“蟜”字
偏旁为虫,说明这个氏族的图腾为一种虫类动物。
这就让我们联想到半坡(姜寨一期)出土彩陶上生动的蛙纹形象。
因为蛙(或蟾)在古代一直代表月亮之神,月相对于日为“阴”,故而成为母系氏族的图腾。
这便为当时母系氏族的存在,提供了证明。
同时半坡还出土了一种葫芦口的尖底瓶,并成为半坡文化的标准器。
对其有多种解读,现在看来,不论是实用之汲水器,还是“座右之器”,恐都是一种误读,都没有理解它的真实用途。
如果联想到尖底瓶特制的“葫芦口”(到后来庙底沟时变为“双唇口”),以及《山海经》中所记一些氏族叫“女娲之肠”这样奇怪的名字;还有甲古文“奠”(奠)与“酒”(酒)二字中之“酉”(酉)的活脱脱尖底瓶的象形、会意和读音(you),你就会知道从管庙之人口口相传中告诉孔子的“侑器”(即神祐之器)是正确的。
原来尖底瓶是炎帝神农氏族所供奉的“祖神之器”,这个祖神既是葫芦口所代表的伏羲,更是尖底袋形“女娲之肠”(实为女性子宫,后来变为双唇口更为具象)所代表的创生人类的始祖母华胥女娲。
这也对应了神农氏炎帝之母“有蟜”之“蛙”族,是华胥女娲之女(即后世女娲),其交待是十分圆满的。
(二)、考古文化与父族的对接。
“神农,母娲氏之女安登,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帝。
承庖
羲之本,以火德王”故曰:炎帝。
这里既明确告诉我们炎帝神农氏的父族叫“少典”,又说神农氏炎帝之母是“感神龙而生帝”,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所谓“安登”作为“少典妃”,所说的其实是两个共存的父系氏族与母系氏族联姻的胞族关系。
这个名“少典”的父系氏族既然是“龙族”,当然炎帝神农氏就一定是以葫芦(半坡不仅有“葫芦口”的尖底瓶,还出土有许多彩陶葫芦瓶)为代表的伏羲的后代。
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自然就会明白“承庖羲之本,以火德王,故曰:炎帝”这句话的深刻內涵:
其一,它告诉我们炎帝神农氏不仅是华胥女娲的后代,而且是葫芦伏羲“龙族”的传人,同时也是以火为德的“太阳族”的成员。
如果再联系到传说炎帝神农“人身牛首”(或头长牛角)是因少典父族以牛为图腾,而半坡的彩陶以魚纹为主体说明他自身又以魚为图腾,这样炎帝神农的身份与氏族遗传密码的图谱,便全息地反映了出来。
其二,当我们了解了炎帝神农的祖谱,再来读“承庖羲(即伏羲)之本”这句话,原来它是在明确的告诉我们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的第一继承人,因为他是一直守望在华胥女娲与伏羲诞生之地的嫡传子孙。
这样再来看“葫芦口”尖底瓶的“祖神之器”为什么首先出现在半坡文化地区,其中的道理便不言自明了。
(三)考古文化与时代的对接
联想到半坡蛙纹与魚纹同绘一器,并同时向西部地区传播的考古发现,以往考古界关于半坡以至仰韶文化到底属父系还是母系氏族社会之争,便可得出结论。
半坡既然作为炎帝神农氏时期的遗址,它必然是已进入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只是它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纯粹,那样截然分开,而是母系氏族在这个时期甚至以后很长时期仍然存在,这从炎帝乃至黄帝不少女儿族的传说中,可进一步得到证明。
如此看来,半坡类型乃至整个仰韶文化遗址所发现的母子葬和女性随葬品有时较多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只是在此之前出现的“太阳族”与“月亮族”的关系,此时已不再是以前伏羲时代的以葫芦兄妹相称,而是以“太阳族”的炎帝神农氏开始为王为帝了。
因而这时的母系氏族,便有时称作父系氏族的妻族,有时也称作父系姓族的女儿族了。
四、典籍记载与炎帝神农氏氏族活动地域和年代的对接
“神农氏,姜姓……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
由于上古之族群的姓氏包括名号,多以生地(广义为繁衍生息的生存之地)命名之,以使其族群的徽记更为确切而传之久远。
那么通过炎帝神农氏的名号与姓氏,我们就可以据此寻找他繁衍生息之地域的大致范围。
那么姜水、历山、烈山、伊、耆,又都在什么地方呢?
(一)炎帝神农氏部族早期活动的地域
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或长于姜水,故为姜姓,一般都认为炎帝神农氏的发源地或称故里就在姜水流域。
姜水的具体位置,一说是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
明代所撰《大明一统志—凤翔府•古迹》中记载:“姜氏城,在宝鸡县南七里,城临姜水。
神农氏母,为娲氏之后,曰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感神龙首而生炎帝,长于姜水, 即此”。
一说是郦道元和近代学者郭沫若、翦伯赞等认为的:“岐水即姜水”。
岐水在今岐山县之东。
传说之地名,古今多变异,本来难得考实,以上两说孰是孰非,不必过于拘泥,其实二者所说都在凤翔府地的宝鸡境内,都为渭水中上游的支流。
所以可以理解为炎帝神农氏部族的发源地就就在宝鸡一带;而考古文化半坡遗址的发现,不但使得我们破解了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谱系的传递密码,而且也为我们破解为何在今安泽县曾经会有伊氏邑的疑问提供了证据链。
笔者判断半坡遗址正是炎帝神农氏沿渭汾流域北上在今安泽县初建国度的出发地。
(二)炎帝神农氏部族“初国伊”及其早期活动的北部地域
历山是中条山东北端隆起的主峰,海拔2358米,是山西省南部最高的山。
南临黄河谷地, 北倚汾渭地堑,地跨翼城、垣曲、阳城、沁水四县, 与安泽、晋城所在的太岳、太行山毗邻,总面积为100平方公里。
境内峰峦叠翠,高距云表,保存着华北地区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是将自然风光与古人类文化融为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也与太行山之东南麓位于河南焦作沁阳市的神农山风景名胜区相毗连,此地因相传炎帝神农在此播五谷、尝百草而得名。
其北部紧邻的羊头山地区,位于山西晋城高平市北的神农镇,海拔2000米,危峰秀拔,势凌霄汉,因山之巅有羊头状巨石而得名。
在该镇北部的羊头山,现存有大量的历史古迹遗址,如神农城、炎帝庙、清化寺、神农井、五谷畦、秦百里长城和北魏石窟等。
炎帝姓姜,姜表示其部落是以羊为图腾的母系氏族,加上山颠北魏石刻的底座状如羊头,故名羊头山。
不少学者认为,五千多年前这里是姜姓的祖源之地,即炎帝神农氏之故里。
数年前著名学者刘毓庆、谷峰、程原生、米东明、高剑锋等,就曾旁征博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见诸于报端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汾水河畔,洪洞赵成一带,有一村落称“明姜”,笔者认为这与其东部的羊头山似乎也有着内在的关联,很可能就是炎帝神农氏部族沿渭汾流域到达过此地,而后继续东迁至安泽(伊氏邑),初国伊,进而继国耆(黎城)。
不过,这里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必须交代清楚,为何炎帝神农族乃至黄帝族都向北迁徙,为何炎帝神农族北迁后还要从国伊迁徙到国耆进而东迁南进?
《水经注》载:“中条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
河神巨灵,手盪足蹋,开而为两。
今掌足之迹仍存”。
据地址考古学,在距今一万年左右,地球板块运动引发巨震,华山与中条山之间的地震断裂带上终于出现了一条大裂沟,导致内陆湖水下泻,逐步形成渭河与汾河冲积平原,史称其为“华胥之州”。
这就是“巨灵擘山导河”这一古老神话所传递的母亲河——黄河沧桑巨变的远古历史!之后在距今大约7000年到4000年间,亦即三代之前的五帝时期,黄河又逐步成功创造出了她新的中下游伊洛盆地与黄淮海冲积平原,从而使中华民族的摇篮向东又渐次延伸,扩展了黄河流域人类活动的空间。
要知道,从距今一万年中条华岳断裂,到距今7000年(伏羲没、神农作),在将近三千年的时间里,由于孟门未凿,龙门未开,渭汾冲击平原并不完全适合先祖农耕和聚落生活,这也是为何山西特别是山西南部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仅有翼城距今7000年枣园遗址的原因。
因为枣园遗址位于中条、太岳两山之间,东临沁水,处在汾河
冲击平原东部的高山地区,不易遭受洪涝灾害的侵扰。
事实上,中华上古人类的发展史也充分证明了笔者的这一推断:距今180万年的西候度人,因冰川运动而走出山林来到内陆湖畔的西侯度开始进化繁衍。
之后,从距今110万年——70万年的蓝田人到距今65万——50万年的陈家沟人,从距今50万——5万年的洛南人到距今20万年的大荔人,从距今10万年的丁村人到距今5——3万年的禹门口人,从距今2.3——1.6万年的下川人到距今1.3万年的薛关人,再到距今2万——1万年的人祖山柿子滩人,成为了整个旧石器时代中华先民繁衍进化史上最为完整和连续的序列。
其长达180万年的聚落地点与发展轨迹沿着当初的雷泽内陆湖、渭、洛(北)、汾水之边缘,自然的形成了一个近似圆周状的与中条、华岳、吕梁、太岳山脉走向十分相吻合的C型弧线。
在这个C型区域,留下了有巢氏、燧人氏的足迹,留下了“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传奇,留下了“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的记忆,原来这里就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这里就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母系女娲华胥氏族的诞生圣地!
笔者要强调的是,历山临近地区的翼城县枣园遗址,大约距今7000~6400年,作为目前山西省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其年代正处在炎帝神农氏时期(距今7000
年—距今6000年),这就为确定历山地区为早期炎帝神农氏活动区域提供了最为直接的佐证。
考古学界认为,枣园遗存的发现,不仅丰富和充实了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内容,而且对聚讼已久的半坡文化与庙底沟文化关系问题的研究也有所启迪。
枣园遗存处于东、西两大文化区的交界地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它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更先进的文化出现于这一地区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得其向外围扩展成为可能。
河南洛阳伊川土门遗址的发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1959年河南伊川县土门遗址出土了6000多年前的“伊川缸”,,提供了目前所见伏羲及炎帝神农时代易经八卦与天文历法图最早的实物。
我们知道,翼城枣园遗址的的年代是距今7000—6400年,而伊川县土门遗址的年代是距今6000年前,二者的年代一早一晚,之间相差约400年的时间。
换言之,伊川土门的先民很可能就是来自初国伊、继国耆进而从高平向伊洛盆地迁徙的炎帝神农氏部族。
因为经过千年时间后,这时的伊洛盆地已经可以适合人类居住,或是先民找到了一个更为适合生存繁衍的地方。
此外,通过对炎帝神农氏部族,自其北部领地继续向东迁徙发展历史的研究,也反证了其北部领地曾经存在过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伏羲时代向东发展时,有伏羲女儿洛神的传说故事。
而直接印证这一传说真实性的,是黄河向东创造出中原冲积平原后而稍晚出现的新郑裴李岗文化。
无独有偶,炎帝神农的向四方繁衍传播,也有类似的故事传说。
证明炎帝神农族向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区的发展,是在黄河之南裴李岗文化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郑州大河村半坡类型文化,和在黄河以北磁山文化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安阳大司空村半坡类型文化。
根据历史传说祝融与共工族的关系及其他们之间所发生的战争,基本可以确定,这一时期的早期,其黄河以南至湖北江汉之间的烈山、神农架地区的主人,应是是姜姓炎帝族的祝融集团部落;而黄河以北的历山、神农山的晋东南、豫北、冀南地区的真正主人,则是姜姓炎帝族的共工集团部落。
至于《山海经》所载“有互人之国,人面鱼身,炎帝之孙”,可能说的就是炎帝夸父鱼族在炎黄大战之后西迁的一支。
炎帝族继续向东海方向发展出的另一大部族集团,他的诞生与最早进入东海地区的太昊伏羲族有关,与考古上的北辛文化有关,也与炎帝女儿“精卫填海”的传说有关,他的名字叫:蚩尤。
伏羲时代向东发展出的裴李岗和磁山文化所在地,是黄河向东所创造出的新的冲积平原,而它的东部这时还应是大陆架向外沿伸的一片浅海。
距今8500年前的女娲和伏羲族,唯一能向东继续发展的途径,是越过“浅海”来到泰沂山系北麓临淄一带才落脚的(后李文化)。
甚至直到炎黄大战结束黄帝登西泰山封禅时,太行与东岳泰山之间还未完全形成冲击平原之地貌(参见周文杰文)。
而今天的华北黄淮平原则是经千百年的泥沙冲积而逐渐形成的,考古界对华北黄淮海平原成因的科学解释也正是如此。
距今7300年时所出现的北辛文化,就是黄淮平原自西向东、由北而南逐渐形成的过程中,早已来到泰沂北地区
后李文化的太昊伏羲“鸟族”人,这时越过泰沂山脉开始向南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证明北辛文化的主人属于伏羲“鸟族”的,北辛文化出土的代表性陶器三足鸟形鬶【gui】可以为证。
当然,之后参与并进入北辛文化的,还有自西向东继续发展的炎帝神农族。
而证明炎帝神农族向东海方向发展这一历史的主要依据,是炎帝女儿溺死东海,化为精卫鸟,衔木石以填东海的神话传说。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安泽东部地区的发鸠山。
精卫填海的故事内涵比较复杂,但如若细心理解,就会知道它所传递的历史信息是:向东发展的炎帝的女儿族最终化为精卫鸟,其实是说它变为了一种“鸟族”的父系氏族。
这一解读,恰与炎帝有一个姜姓头长牛角并以鸟为图腾的名叫蚩尤的父系“鸟族”,一直活动于东部黄淮地区的传说相吻合。
之所以把这两个传说衔接起来作为历史看待,是因为双墩遗址的考古发现对此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证据。
1985年考古发现的双墩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双墩村,起始年代在距今7000年之后,是目前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红烧土块建筑遗存、动物骨骼等,既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也有大批刻画符号和泥塑艺术品。
其600多种具有文字性质的刻划符号,基本上都刻于陶碗的圈足内,并有多为半坡才有的鱼纹、鹿纹、猪纹、和一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