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的临床诊断及鉴别
痴呆诊断与鉴别诊断

辅助检查
CT & MRI: 脑皮质,双侧颞叶海马萎缩明显 ELISA检测: 脑脊液tau蛋白和APP升高 神经心理学检查: 认知功能障碍明显 基因监测: 为诊断提供参考
APP、PS-1或PS-2基因检测可确诊FAD ApoE4基因检测可作为散发性AD的参考依据
痴呆的诊断与鉴别
概念
痴呆(Dementia) 一种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并导
致患者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工作能力明显减 退的综合征
认知功能损害涉及: 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
言、视空间功能、分析及解决问题等能力, 常伴精神行为及人格异常
病因学分类
变性疾病
Alzheimer病、额颞叶痴呆、弥漫性Lewybody病、帕金 森氏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parkinsonism-dementia complex/ALS)、皮质基底节变性、黑质纹状体变性、ShyDrager综合征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进行形核上性麻痹、 Huntington病、肝豆状核变性
总分30分,受教育年 限≤12年则加1分, 英文版的测试结果显 示,≥26分属于正常
画钟试验-2:45
正常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中度认知功能障碍 重度认知功能障碍
二、认知功能评估诊断工具
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ADAS-cog 严重障碍量表,SIB 韦氏记忆,WMS 世界卫生组织听觉词汇学习,
临床表现
AD起病隐匿,持续进行性发展 早期: 以记忆障碍为主的全面认知功能减退
记忆障碍(memory impairment): 典型首发征象 记忆障碍\远记忆障碍\语义记忆障碍\计算障碍 时间&地点定向障碍: 迷路 语言&命名障碍 社会能力下降, 不能正常工作或家庭理财
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

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也被称为阿尔茨海默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对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够对临床医生和病患家属有所帮助。
1. 临床症状。
老年痴呆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和情绪异常等。
病人常常出现遗忘症状,例如忘记重要的日期或事件,无法回忆起最近发生的事情。
同时,他们还可能出现语言障碍、空间定向能力下降、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等表现。
这些症状必须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且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才能被认为是老年痴呆的临床表现。
2. 神经系统体征。
老年痴呆的患者在神经系统体征方面也会出现一些异常表现。
例如,他们可能出现步态不稳、震颤、肌张力异常等症状。
这些体征的出现有助于医生对老年痴呆进行初步的诊断。
3. 实验室检查。
在老年痴呆的诊断过程中,实验室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血液检查,可以排除其他疾病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维生素B12缺乏等。
此外,脑脊液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也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病因,如脑血管病变、脑肿瘤等。
4. 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是诊断老年痴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认知功能评估工具,如MMSE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等,可以客观地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
此外,还可以结合神经心理学测试,如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等方面的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
综上所述,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神经系统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心理评估。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综合以上各方面的信息,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希望本文能够对老年痴呆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也提醒大家重视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内科学-痴呆

常用药: 龙胆草、青黛、芦荟——直人肝经而泻肝火; 大黄、黄芩、栀子——通泻上中下三焦之火; 姜半夏、胆南星、木香、枳实——理气涤痰; 茯苓、橘红、人参——健脾益气化痰; 菖蒲、麝香——走窜,清心开窍; 当归——和血养肝。 加 减:有肝火动风之势者,加天麻、石决明、钩藤、地龙、全蝎,以平肝熄风。
较好
痴呆
神情呆滞,或神志恍惚,告知不晓,表现为知前事或问事不知
差
髓海不足证
症状: 舌脉: 病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 常用药 及加减:
发作呈多样性,或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或短暂神志不清,双目发呆,茫然所失,谈话中断,持物落地,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
常用药:
天麻、全蝎、僵蚕 ——平肝熄风镇痉; 川贝母、胆南星、姜半夏、竹沥、菖蒲——涤痰 开窍而降逆; 琥珀、茯神、远志、辰砂——镇心安神定痫; 茯苓、陈皮——健脾益气化痰; 丹参——理血、化瘀通络。
加 减:
眩晕、目斜视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磁石、 珍珠母重镇安神。
1.髓海不足证 常用药及加减
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多继发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患后,或先天脑发育不全
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涩或弦
瘀血阻窍,脑络闭塞,脑神失养而风动。
活血化瘀,熄风通络。
通窍活血汤加减。本方活血化瘀,醒脑通窍,适用于瘀阻头巅,头痛头晕,肢体抽动等症。
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助运; 陈皮、姜半夏——理气化痰降逆; 当归、丹参、熟地——养血和血; 酸枣仁——养心安神; 远志、五味子——敛心气,宁心神。
加 减:
4.瘀血内阻证 常用药及加减
早老性痴呆诊断标准

早老性痴呆诊断标准早老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痴呆症,通常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出现了早老性痴呆的症状,这给医学界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早老性痴呆的诊断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一、临床症状。
早老性痴呆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情绪不稳定等。
患者常常出现记忆力丧失,无法记住家庭成员的名字、重要的日期等。
认知能力下降表现为对日常生活的常识和技能的丧失,例如忘记如何使用家电、无法找到家中的物品等。
思维迟缓和情绪不稳定则表现为患者思维不敏捷,对问题的反应迟钝,情绪波动大,易激动或抑郁。
二、神经系统检查。
早老性痴呆患者的神经系统检查通常表现为反应迟钝,运动协调能力下降,甚至出现震颤、肌张力异常等症状。
此外,还可能出现语言能力减退、视觉空间能力下降等表现。
三、影像学检查。
MRI、CT等影像学检查对早老性痴呆的诊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患者脑部结构的异常情况,如萎缩、脑小血管病变等。
这些异常的发现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四、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发现早老性痴呆患者的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的异常情况,这些异常往往与痴呆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血液检查也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是早老性痴呆诊断的重要环节。
通过心理评估,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认知能力、情绪状态、社会适应能力等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痴呆症。
综上所述,早老性痴呆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和心理评估等方面。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方面的检查结果,可以准确诊断早老性痴呆,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对于年轻人群来说,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及早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能够早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早老性痴呆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康复机会。
icd-10有关痴呆疾病诊断标准

ICD-10是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其中包含了多种痴呆疾病的诊断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标准。
一、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记忆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根据ICD-10诊断标准,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表现:患者的记忆力障碍必须是明显的、进行性的,并且影响到日常生活。
2. 神经心理学检查:包括认知功能评估、情感行为评估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等。
3.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生化指标、头部CT或MRI等。
4. 排除其他原因:应排除其他引起类似表现的疾病。
二、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症状。
其ICD-10诊断标准如下:1. 临床表现:患者必须具备痴呆的典型症状,如记忆力障碍、语言能力下降等。
2. 神经心理学检查:包括认知功能评估、情感行为评估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等。
3.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生化指标、头部CT或MRI等。
4. 脑血管病变:必须有明确的脑血管病变证据,如脑出血、脑梗死等。
三、切尔维-斯托克斯病切尔维-斯托克斯病是指由于多系统萎缩综合征引起的进行性痴呆。
其ICD-10诊断标准如下:1. 临床表现:患者必须具备痴呆的典型症状,如记忆力障碍、语言能力下降等,并且伴随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2. 神经心理学检查:包括认知功能评估、情感行为评估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等。
3.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生化指标、头部CT或MRI等。
4. 多系统萎缩综合征:必须有明确的多系统萎缩综合征证据,如自主神经系统症状、锥体外系症状等。
四、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也可以伴随着痴呆症状。
其ICD-10诊断标准如下:1. 临床表现:患者必须具备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如震颤、肌张力增高等,并且伴随着痴呆症状。
2. 神经心理学检查:包括认知功能评估、情感行为评估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等。
3.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生化指标、头部CT或MRI等。
4. 排除其他原因:应排除其他引起类似表现的疾病。
痴呆常见类型及鉴别

65-69 70-74 75-79 80-84 85-89 90-94 95-99
年龄 (年)
Data from Ritchie and Kildea, 1995
Alois Alzheimer
阿尔茨海默
德国巴伐利亚洲 精神科医师和神 经解剖学家
Alzheimer’s original patient: Auguste D.
年之内相继出现
临床表现
快速动眼睡眠期异常行为(RBD)
• 发生于快速动眼睡眠期,以睡眠中肌肉松弛间 断缺失为特点,表现为躯体活动和痉挛增多, 可有复杂剧烈的肢体或躯干运动如系扣、摆臂 ,伴梦境回忆
• 多导睡眠描记图显示睡眠期间颊下或肢体肌张 力增高
• RBD一般发生于痴呆出现前数年,这也是其他 α-突触共核蛋白病的常见特点
30-50%患者有家族史,其中50%17号染 色体微管结合蛋白tau基因和颗粒体单板基因 突变。
病理
大体病理特征: • 局限性额颞叶萎缩 • 可累及杏仁核\海马\黑质&基底节
光镜下病理特征: • 神经元细胞减少 • Pick病可见Pick细胞和Pick小体:神经元弥
散性肿胀,染色质松散,胞浆内有嗜银包涵 体 • 胶质细胞弥漫性增生伴海绵样变 • 无神经原纤维缠结&淀粉样斑
老年斑
神经病理
神经原纤维缠结:神经 元异常细胞骨架的组成 结构,由双股螺旋细丝 组成,含有过度磷酸化 的tau蛋白。
神经原纤维缠结
临床表现 —记忆障碍(memory impairment)
• 早期以近记忆下降为主,表现为刚发生 的事不能记忆,刚做过的事或说过的话 不能回忆,熟悉的人名记不起来,时常 忘记物品放置何处,忘记约会,常感 “记的不如忘的快”。经提醒后亦无法 回忆。
中医关于“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关于“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善忘,包括短期记忆减退与长期记忆减退。
2.智能缺损,包括失语(如找词困难、语言不连贯、错语)、失认(如不能辨认熟人或物体)、失用(如动作笨拙、系错纽扣)、执行不能(如反应迟钝或完成任务困难等)等1项或1项以上损害。
3.生活能力下降,即生活或工作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
4.除外引起智能缺损的其他原因,如郁证、癫狂、谵妄等
5.神经心理学检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测试有助于本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而详问病史及MRI扫描或PET-CT或脑脊液检查等有助于痴呆的病因鉴别。
二、鉴别诊断
1.郁证
郁证以抑郁症状为主,如心境不佳、表情淡漠、少言寡语,也常主诉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类似痴呆的症状,但无智能缺损和生活失能情况,抗抑郁治疗有明显效果。
痴以智能症状为主,如善忘、智能缺损、生活失能,抑郁情绪或有或无,抗抑郁治疗无明显效果。
2.癫狂
癫狂早期即以沉闷寡言,情感淡漠,语无伦次,或喃喃自语,
静而少动等情志失常为主,或以喧扰不宁、烦躁不安、妄见妄闻、妄思妄行甚至狂越等形神失控症状为主,迁延至后期,也会发生智能缺损。
但痴呆早期即以善忘、智能缺失、生活失能等症状为主,中后期会有烦躁不安、急躁易怒、妄见妄闻、妄思离奇等形神失常症状,少见喧扰不宁、妄行狂越等严重形神失控症状。
3.健忘
健忘既是一种独立疾病,又是痴呆的早期表现或首发症状,需要鉴别。
健忘是遇事善忘、不能回忆的一种病证,一般无渐进性加重,也无智能缺失,生活能力始终正常。
痴呆也有健忘症状,通常有渐进性加重,且智能缺失,生活能力同时受损。
跟踪随访,有助于鉴别。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由脑部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症状。
因其症状与老年痴呆症相似,容易被误诊或漏诊。
因此,对血管性痴呆的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一、临床症状。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语言障碍、空间定向能力下降等。
患者常常出现记忆力减退,不能回忆起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项,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持续关注某一活动或任务,思维迟缓,反应迟钝,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常常说错话或者词不达意,空间定向能力下降,容易迷路或者在熟悉的环境中迷失方向等。
二、影像学检查。
血管性痴呆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脑部MRI检查可显示脑梗死、脑出血、脑萎缩等病变,CT检查可显示脑部出血、梗死等病变,脑血管造影可显示脑血管狭窄、闭塞等情况,这些检查结果有助于确定血管性痴呆的诊断。
三、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对于排除其他疾病的干扰以及判断病因具有重要价值。
脑脊液检查可以发现蛋白质含量升高、细胞计数增多、葡萄糖含量降低等异常情况,有助于诊断血管性痴呆。
四、神经心理学评估。
神经心理学评估是诊断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认知功能评估、情绪行为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等项目的测评,可以客观地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有助于明确诊断。
五、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上的共识,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临床症状符合血管性痴呆的特点;影像学检查显示脑部血管病变;脑脊液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神经心理学评估显示认知功能障碍等。
综上所述,血管性痴呆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神经心理学评估等多方面的信息,以明确诊断。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要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结合相应的检查手段,全面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以便及时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低钠血症痴呆脑病诊断标准

低钠血症痴呆脑病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低钠血症痴呆脑病(Hyponatremic Encephalopathy)是一种由血浆钠浓度降低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意识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低钠血症痴呆脑病的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发现、确诊并治疗该疾病。
下面是关于低钠血症痴呆脑病的诊断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临床表现低钠血症痴呆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1. 认知功能下降:包括记忆力减退、智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理解能力下降等;2. 意识障碍:轻度痴呆、混乱、昏迷等;3.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乏力、视觉障碍、言语困难等;4. 其他症状:恶心、呕吐、抽搐、肌肉痉挛等。
二、实验室检查低钠血症痴呆脑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1. 血浆钠浓度:低于135mmol/L;2. 血清渗透压:低于280mOsm/kg;3. 尿液电解质、尿量等检查:排除尿钠过多或尿量不足引起的低钠血症;4. 血清肾功能、电解质、肝功能等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低钠病症。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头部CT或MRI等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梗死、出血等病变。
四、其他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可能需要做其他相关检查,如脑电图(EEG)、脑脊液检查等,帮助进一步明确诊断。
五、诊断标准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确诊标准如下:1. 符合低钠血症相关症状;2. 血浆钠浓度低于135mmol/L;3.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4. 有脑功能障碍的影像学表现;5. 完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6. 临床医生综合分析,明确诊断。
对于诊断低钠血症痴呆脑病,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非常重要。
一旦发现患者存在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低钠血症痴呆脑病的诊断标准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低钠血症痴呆脑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其诊断标准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比较常见的老年痴呆诊断方法

比较常见的老年痴呆诊断方法1. 引言老年痴呆是指一类以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常见于老年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痴呆症发病率不断上升,给社会经济和家庭负担带来了巨大挑战。
正确诊断老年痴呆对于及早采取治疗和管理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老年痴呆诊断方法。
2. 临床评估临床评估是诊断老年痴呆的第一步,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认知评估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受损的表现。
常见的认知评估工具包括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等。
这些评估工具可以病史和认知功能的客观指标相结合,帮助医生做出初步的诊断。
3. 影像学检查3.1 脑CT扫描脑CT扫描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用于评估脑部结构的异常情况。
老年痴呆的常见病因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脑部结构的变化。
通过脑CT扫描可以观察脑部萎缩、脑梗死等病变,为老年痴呆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3.2 脑核磁共振(MRI)脑核磁共振是一种高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脑部结构信息。
与脑CT相比,脑MRI能更好地显示脑部解剖结构,对于早期病变的检测更为敏感。
脑MRI可以检测脑部萎缩、脑梗死、脑血管病变等,对于老年痴呆的诊断非常有帮助。
3.3 脑PET扫描脑PET扫描是通过注射放射性药剂,测量脑部血流和葡萄糖代谢情况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老年痴呆患者的脑部血流和葡萄糖代谢通常会出现异常,脑PE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脑部功能状态,发现异常的代谢情况,为老年痴呆的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4. 实验室检查除了影像学检查外,实验室检查也是老年痴呆诊断中的重要环节。
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
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认知功能受损的疾病,并筛查相关的病因,为诊断提供依据。
痴呆的诊断及鉴别PPT课件

02
01
诊断标准
初步评估
认知评估
医学检查
确诊
诊断流程
01
02
03
04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痴呆症状。
进行一系列认知测试,如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等。
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如血液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病因。
根据症状、认知评估和医学检查结果,综合考虑后确诊。
心理支持
康复训练
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提高社交能力。
提供社会支持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心理干预
社会支持与心理干预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家庭护理与日常照顾
家庭护理与日常照顾:家庭护理与日常照顾是痴呆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之一。家庭护理与日常照顾的内容包括生活照顾、安全防护、心理支持等方面。
05
痴呆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
积极进行认知训练
阿尔茨海默病与其他类型痴呆的鉴别
正常老化通常只表现为轻微的记忆力下降,而痴呆则表现为全面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和执行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损害。
认知功能鉴别
正常老化通常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而痴呆患者则可能出现日常生活能力的明显下降。
日常生活能力鉴别
正常老化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人格和行为改变,而痴呆患者可能出现人格和行为的异常。
通过阅读、写作、绘画、音乐等活动,刺激大脑功能,提高认知能力。
定期体检
痴呆 鉴别诊断

痴呆鉴别诊断
……
1.郁病痴呆的神志异常需与郁病中的脏躁一证相鉴别。
脏躁多发于青中年女性,多在精神因素的刺激下呈间歇性发作,不发作时可如常人,且无智能、人格方面的变化。
而痴呆可见于任何年龄,尤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且病程迁延,其心神失常症状不能自行缓解,并伴有明显的智力、记忆力、计算力及人格情感的变化。
2.癫病癫病以沉默寡言、情感淡漠、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俗称“文痴”,以成年人多见。
而痴呆则属智能活动障碍,是以神情呆滞、愚笨迟钝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志疾病,多发于老年人。
另一方面,痴呆的部分症状可自制,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重症痴呆患者与癫病在精神症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难以区分。
精神检查、Cr、Mm检查等有助于鉴别。
3.健忘健忘是指记忆力差,遇事善忘的一种病证。
而痴呆则以神情呆滞,反应迟钝,动作笨拙为主要表现,其不知前事或问事不知等表现,与健忘之“善忘前事”有根本区别。
痴呆根本不知前事,而健忘则晓其事而易忘,且健忘不伴有神志障碍。
健忘可以是痴呆的早期临床表现,这时可不予鉴别。
由于外伤、药物所致健忘,一般经治疗后可以恢复。
精神检查、CT、Mm检查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痴呆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 AD患者的Meynert核中,含有Ach阳性纤维的细 胞较同龄的无痴呆者减少25%~90%;
• 在大脑皮质和海马中的胆碱乙酰转移酶( ChAT) 和胆碱酯酶( AChE)的活性较同龄的无痴呆者下 降50%~90%。
健康大脑乙酰胆碱酯酶 调节乙酰胆碱
与家族遗传痴呆有关的基因
• 第21 号染色体长臂(21q21.2) 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基因(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β-APP)
• 第19号染色体长臂(19q13.2) 载脂蛋白E基因(apolipoprotein E, A-poE)
• 第14号染色体长臂(14q24.3) 早老蛋白-1基因(Presenilin-1, PS-1)
重要的脑功能区
症状学 皮层功能障碍
• 皮层功能损害表现 • 患者逐渐出现日间困倦、
思睡、少言懒语,注意力 障碍,不能坚持读书、看 报或看电视; • 夜间则兴奋性增高,表现 为精神亢奋、躁动不安和 入睡困难,一些患者出现 典型的睡眠倒错。
执行功能障碍
• 患者对既往所掌握的 知识和技巧不能进行 运用,包括理解力、 计算力、执行口头命 令完成某些动作的能 力明显减退 。
• 大面积脑梗死 • 重要部位缺血性脑
损害 • 缺血性白质病变 • 出血性脑损害 • 脑脊液循环障碍
1、多灶性脑梗死导致脑组织容积减少
• 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反复多次的发生动 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闭塞,使大脑半球出现多发 性的较大的梗死病灶,或出现额叶和颞叶的分水 岭梗死,脑组织容积明显减少。
乙酰胆 碱酯酶
乙酰胆碱水平下降
日常生活能力丧失 精神行为紊乱 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的鉴别诊断及病理

ICD-10诊断标准
1.痴呆的证据及严重程度 (1)学习新东西发生障碍,严重者有回忆障碍,损害内容可以是词语或非词语部分 ① 轻度:记忆障碍涉及日常生活,但仍能独立生活,主要影响近期记忆,远期记忆可以受或不 受影响 ② 中度:较严重记忆障碍,影响独立生活,可伴有扩约肌功能障碍 ③ 重度:严重记忆障碍,完全需他人照顾,有明显的扩约肌功能障碍 (2)通过病史及神经心理检查证实智能衰退,思维和判断受影响 ① 轻度:智能障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但仍能独立生活,完成复杂任务有明显障碍 ② 中度:智能障碍影响患者独立生活能力,需他人照顾,对任何事物完全缺乏兴趣 ③ 重度:完全依赖他人照顾 2.出现上述功能障碍过程中,不伴意识障碍,且不发生在谵妄时 3.可伴有情感、社会行为和主动性障碍 4.记忆和(或)智能障碍至少持续6月以上。出现下列皮层损害体征时更支持诊断,如失语、失 认、失用;影像学的相应改变等。
组织病理所见:
(1)老年斑(senile plaque,SP) (2)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 (3)神经元丢失(neuron loss) (4)触突改变(synaptic alteration),突触减少 (5)淀粉样血管病(amyloid angiopathy) (6)巨大空泡变(granulovacuolar degeneration)
颗粒和10nm直神经丝
神经元包含体特性
UBQ:ubiquintin,NF-p:phosphorylated neurofilament protein,PHF: paired helical filament
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定
定向力: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
记忆力:3分
路易体痴呆临床诊断与鉴别课件-PPT

文献复习
– 路易体痴呆以女性多见,50-85岁之间,平均病程约 为6年。
– Frederich H Lewy 1912年发现细胞内包涵体 – Tretiakoff 1919 年将路易体与PD得临床症状及黑质
神经元变性联系在一起。 – Okazaki 1961首次报道两个痴呆病人得脑干及新皮
患病率1、38/100,000。男性多于女性。多起病于5060岁之间。
核上性眼肌麻痹就是特征性临床表现之一; 颈肌过伸、向后跌倒就是重要体征; 多数病人有精神障碍、痴呆;可有锥体束征、假性球
麻痹或人格改变,言语重复。 预后
多种神经递质包括胆碱能、肾上腺素能及多巴胺系统均受累。 主要病理变化:黑质、下丘脑、苍白球、顶盖前区, 上丘等神经
临床表现
对抗精神病药得反应
临床上常应用抗精神病药得DLB病人表现为更 普遍、更严重得反应,包括嗜睡、锥体外系症状 加重、认知功能迅速下降、谵妄等,
副作用得发生与使用得抗精神病药剂量、种类 无关,与病人得性别、年龄、疾病严重也无关。
副作用得发生多在用药后2周内,而AD病人得副 作用多在用药6—12个月后出现,且程度较轻。
元脱失、胶质增生、神经纤维缠结形成。
多系统萎缩
1900年Dejerine与Thomas首先报道进行性小脑 功能异常,同时有帕金森样症状,OPCA。
1960年Eecken, Adams, Bogaert报道黑质尾状核 及壳核变性得病人为纹状体变性SND。
1960年Shy及Drager报道SDS,表现为体位性低 血压、帕金森样症状得表现。
碍。 预后:整个过程大约10年。
帕金森-痴呆-肌萎缩侧索硬化综合征 PDALS
苏铁素与BMAA;锰与铝中毒 病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排除其它脑器质性疾病 • 有助于痴呆的类型的鉴别
2020/5/30
Page 15
辅助检查
• 血常规:贫血、血液系统疾病 • 血生化:肝肾功能、血氨、电解质 • 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低下 • 叶酸、维生素B12:
2020/5/30
Page 16
辅助检查
• 基因: – 遗传性疾病 – ApoE :AD诊断的可能
2020/5/30
Page 4
阿尔茨海默病
• 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不可逆的、缓慢加 重的脑部疾病
• 早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或混乱,常被误认 为是随年龄增加出现的正常现象
• 随后出现行为及人格的变化、语言障碍及 不认家人及朋友,渐渐精神功能丧失
• 是老年人痴呆病因中最常见的疾病
AD与正常脑的形态
极可能阿尔茨海默病(NINCDS-
C.重度:完全依赖他人照顾
2.出现上述功能障碍过程中,不伴意识障碍,且不发生谵妄时
3.可伴有情感、社会行为和主动性障碍
4.临床诊断出现记忆和/或智能障碍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出现下列皮层损害的体征更
支持诊断,如:失语、失认、失用。影像学出现相应的改变,包括:CT、MRI、
2020/5S/3P0 ECT和PET等
• 脑电图:CJD、癫痫 • 裂隙灯:肝豆状核变性 • 重金属: • 病理学 • 脑脊液:排除感染性疾病、血管炎 、脱鞘病 、(14-3-
3 蛋白与CJD 的急性神经元丢失及脑损伤有关)
• 其它:梅毒、HIV
Page 17
2020/5/30
很可能AD(NINCDS-ADRDA)
• 临床及神经心理学检查证实有痴呆 •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认知功能损害 • 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损害症状进行性加重 • 无意识障碍 • 在40-90岁之间发病,65岁以后多见
– 病史 – 体检、神经系统检查 – 神经心理学测验 – 实验室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基因
病史
• 认知功能各方面受影响的症状 • 病史的可靠性:痴呆病人的自知力损害 • 起病方式、进展情况 • 日常生活能力 • 既往史、医疗史、共存的疾病 • 家族史 • 受教育情况 • 可靠的知情者
2020/5/30
路易体痴呆、感染、药物
运动症状
帕金森(叠加)综合症、血管性痴呆
眼球活动障碍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
2020/5/30
Page 12
体格检查
• 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检查
• 体格及神经系统检查
– 锥体束征:脑血管病 – 锥体外系体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 区分正常老化、轻度认知损害、非痴呆性认知功能损 害、早期痴呆
• 检测由轻度认知损害、非痴呆性认知功能损害、向痴 呆或阿茨海默病进展的风险
• 痴呆和其他具有认知功能损害的疾病进行鉴别
2020/5/30
CMAJ 2008;178
Page 14
辅助检查
• CT、MRI:排除可治性痴呆
– 血管性痴呆 – 肿瘤 – 硬膜下血肿 – 正压性脑积水
B. 中度:较严重的记忆障碍,已影响到病人的独立生活,可有括约肌功能障碍 C. 重度:严重的记忆障碍,完全需他人照顾,有明显的括约肌功能障碍
(2) 通过病史及神经心理检查证实智能衰退,思维和判断受影响 A. 轻度:其智能障碍影响到病人的日常生活,但病人仍能独立生活,完成复杂 任务有明显障碍
B.中度:智能障碍影响到病人的独立日常生活,需他人照顾,对任何事物完全 缺乏兴趣
• 路易体痴呆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 皮层底节变性 • 雅-克氏病 • 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
• 抑郁症筛查
–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2020/5/30
Page 13
偱证医学推荐
• 痴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目前需要从临床上综合判断, 单独使用神经心理学测试不能完成此目的,需根据 临床有选择的应用.以下情况时加用神经心理学测试
Page 10
临床症状
▪ 认知功能
注意力 记忆 计算 定向 运用能力 逻辑推理 语言能力 执行功能
▪ 非认知功能
抑郁 焦虑 幻觉 妄想 徘徊 人格改变 攻击或敌意 睡眠障碍
2020/5/30
Page 11
临床症状
———————————————————————————————————————————
Page 3
痴呆的病因
▪ 不可逆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路易体痴呆 额颞叶痴呆 亨亭顿舞蹈病 帕金森病 雅-克氏病 皮层底节变性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爱滋病合并痴呆
▪ 可逆性痴呆
中毒 感染 内分泌、代谢异常 颅内肿瘤 脑外伤 正压性脑积水 癫痫 酒精依赖 贫血、缺氧 营养缺乏 心、肺疾患 药物副作用
ADRDA)
• 临床及神经心理学检查证实有痴呆 •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认知功能损害 • 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损害症状进行性加重 • 无意识障碍 • 在40-90岁之间发病,65岁以后多见 • 无可能引起记忆及其他认知功能进行性损害的
其他系统性和脑部疾病
Page 7
2020/5/30
如何诊断AD
• 排除可治性疾病
1 痴呆的证据及严重程度
(1)学习新东西发生障碍,严重者对以往的事情回忆有障碍,损害的内容可以是词语 或非词语部分。不仅是根据病人的主诉,而且通过客观作出上述障碍的评价。并 根据下列标准分为轻、中和重度损害
A. 轻度:记忆障碍涉及日常生活,但仍能独立生活,主要影响近期记忆,远期 记忆可以受或不受影响
痴呆的临床诊断及鉴别
痴呆
• 是临床综合征,不特指某一种疾病 • 在没有意识障碍的前提下,两个及以上的
认知功能障碍明显受损 • 表现为明显的智能损害,影响了正常的活
动及社会交往,失去解决问题及控制情绪 的能力,可伴有人格改变及行为异常 • 记忆力减退是最常见症状 • 可由多种影响脑功能的疾病引起
痴呆诊断标准(ICD-10)
临床症状
可能的疾病
————————————————————————————————
记忆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失用
皮质底节变性
突然发作、阶梯样恶化
血管性痴呆
显著的行为改变
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
明显的失语
PICK 病
进行性步态异常
血管性痴呆、正压性脑积水
意识水平或认知功能显著波动
路易体痴呆、感染、药物、癫痫
幻觉或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