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的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痴呆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痴呆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记忆功能(即刻记忆,近记忆或短时记 忆,远记忆或长期记忆,虚构、健忘、 遗忘等)
认知功能(计算力,谚语的解释, 相似性与不同性等)
思想内容(病态思维与偏见,异 常信念和解释,对环境、身体和 自身的异常感知,幻觉、妄想、 错觉等)等。
痴呆患者智能下降伴有情感障碍, 人格变化,行动异常,日常社交及生活 能力低下等,在观察评定时把握住痴呆 症状的全貌是很重要的。大脑的高级神 经功能损害至少存在6个月,方可确定 痴呆的临床诊断。
谵妄 注意发病的急、缓。 幻觉是否突出。 持续时间长短。
四. 痴呆的可能病因
变性病:AD、PD、进行性核上性 麻痹、亨廷顿病等。
血管性:多梗塞性痴呆、皮质下 白质脑病等。
感染:爱滋病、CJD、各种脑炎、 脑膜炎等。
中毒:酒精、重金属中毒。 其他:NPH、癫痫、头外伤。
精神状态检查
第三阶段(病期8—12年) 智能——严重衰退 运动——四肢强直,屈曲姿势 括约肌控制——尿、便失禁 EEG——弥散性慢波 CT——脑室扩大和脑沟变宽
AD的伴随症状
AD的特征性功能障碍有两类
❖其一为认知功能损害,表现为记忆、 语言、视空间技能、失认、失用等, 为AD的核心症状(如上述)
❖其二为精神病性症状,包括幻觉、妄 想、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及社会功能 障碍,为AD的伴随症状(详后)
经历,由近及远发展。
虚构:患者以从未发生的经历回答 提问,不真实且奇特古怪。常见于 遗忘。
健忘:是暂时的,略提供线索可回 忆。
3.记忆测验:
立即回忆测验:说出4个不相关的词,要求患者 立即重复:紫色、图书馆、足球场、大白菜。
说出3~4个为正常,只能说1个或没有则为障碍。 近记忆力测验:(1)同上的词要求重复2~3次,

中医关于“痴呆”的辨证要点

中医关于“痴呆”的辨证要点

中医关于“痴呆”的辨证要点
一、识病期
1.平台期
以智能缺损为主,多无行为症状,日常生活尚可自理,可有善忘、迷路、找词或命名困难或言语不清、反应迟钝等。

2.波动期
智能缺损较重,常见行为症状,但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相对保留,除见有平台期症状外,还可见急躁易怒、烦躁不安、攻击行为、行为异常妄闻妄见、妄思离奇等。

3.下滑期
为智能丧失殆尽,且具神惫如寐、知动失司、行为失控、虚极生风等症,但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相对保留。

多见迷蒙昏睡、无欲无语、不识人物,或神呆遗尿二便失禁、不从指令,或躁扰不宁甚至狂越、谵语妄言,或体僵硬或蜷缩,或颤动或痫痉等。

二、辨虚实
本病乃本虚标实之证,因而辨证时需辨明标本虚实。

1.本虚者,应辨明精、气、血之别;本虚主要以神气不足、面色失荣、形体消瘦、言行迟弱为特征。

2.标实者,应辨明痰、瘀、火之异。

标实常有因邪蒙神窍而引起的情志、性格方面或亢奋或抑制的明显改变,以及痰浊、瘀血、风火等诸实邪引起的相应证候。

3.临床上本病以虚实夹杂者多见,或以正虚为主,兼有实邪,或以邪实为主,兼有正虚,此时尚应分清虚实,辨明主次。

三、辨脏腑
本病病位在脑,但与肾、心、肝、脾相关。

1.若年老体衰、头晕目眩、记忆认知能力减退、神情呆滞、齿枯发焦、腰膝酸软、步履艰难,为病在脑与肾。

2.若兼见双目无神、筋惕肉、毛甲无华,为病在脑与肝肾。

3.若兼见食少纳呆、气短懒言、口涎外溢、四肢不温、五更泻泄,为病在脑与脾肾。

4.若兼见失眠多梦、五心烦热,为病在脑与心肾。

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识别和诊断方法

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识别和诊断方法

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识别和诊断方法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的记忆、思维能力和行为。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阿尔茨海默症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

早期识别和诊断阿尔茨海默症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提供及时的治疗和支持至关重要。

一、症状和迹象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的症状和迹象常常容易被忽视或与正常的老年记忆衰退混淆。

然而,病情的逐渐恶化以及日常生活功能的受限指示着可能存在阿尔茨海默症。

以下是一些早期症状和迹象:1. 记忆问题:记忆力减退是阿尔茨海默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患者可能会忘记刚才发生的事情、重要的约会或者常用的词语。

2. 语言和沟通困难:患者可能会在对话中出现频繁的词汇混乱和不连贯的语言表达。

3. 空间和导航能力下降:阿尔茨海默症早期,患者可能会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忘记自己的位置。

4. 认知和判断力下降: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决策能力下降、计划能力减弱等认知和判断方面的问题。

二、早期识别方法早期识别阿尔茨海默症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评估:通过心理学家或神经心理学家进行评估测试,以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

2. 物理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症状的健康问题。

3. 血液检测:一些特定的蛋白质水平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中可能会升高,因此通过血液检测来检测这些指标可以提供诊断依据。

4. 脑影像学检查:脑部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显示脑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有助于确认阿尔茨海默症的诊断。

5. 脑电图(EEG):通过测量患者脑电图的变化,可以检测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特有的电活动模式。

三、诊断方法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评估结果和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症状的原因。

以下是常用的诊断方法:1. 临床诊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进行初步诊断。

这包括对记忆、语言、行为和认知功能进行评估。

2. 神经心理学评估:通过一系列认知和行为测试来评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观察、计算和语言能力。

中医内科学痴呆的鉴别与治疗

中医内科学痴呆的鉴别与治疗
职业技能训练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技 能训练,使其能够重新融入社会。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成功治疗案例
患者情况
患者李某,男性,65岁,因记忆 力减退、言语不清、行动不便等 症状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诊
断为轻度血管性痴呆。
治疗经过
采用中医内科学方法,以活血化 瘀、通络开窍为主要治疗原则。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症状明 显改善,记忆力、语言和行动能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痴呆主要依据临 床表现,结合舌脉象进行 综合判断,同时参考现代 医学相关检查。
02
痴呆的鉴别诊断
病因鉴别
阿尔茨海默病
起病隐袭,持续进行性 发展,病因与遗传和环
境因素相关。
血管性痴呆
有脑血管病变或缺血缺 氧病史,呈阶梯式进展

路易体痴呆
以波动性认知障碍、帕 金森综合征和反复出现
的视幻觉为特征。
中药治疗痴呆需要长期坚持,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方 ,以保证治疗效果。同时,中药治疗也需要考虑患者的体质 和药物过敏等因素,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痴呆的特色疗法之一,通过对相关穴位进行刺激,调节气血 、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痴呆的目的。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百会、神门、足三 里等。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
通过拮抗NMDA受体,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从而保护 神经元免受损伤。常用的药物有美金刚等。
钙通道拮抗剂
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减轻神经元内钙离子过载引起的细胞损 伤。常用的药物有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
非药物治疗
认知训练
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提 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如记 忆、注意力、语言和定向 力等。
治疗效果

老年性痴呆鉴别诊断

老年性痴呆鉴别诊断

1.血管性痴呆,起病迅速,阶梯式进展,智力非全面障碍,记忆障碍明显,情绪易波动,人格改变不明显,有明显的脑局灶体征,多有高血压及卒中史。

CT或MRI检查发现有多发生脑梗塞,总体积达50ml以上,或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多位于丘脑及额颞叶,或有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表现。

脑电地形图显示两侧非对称性的弥漫性慢波功率增强,α波功率正常。

脑脊液中GuZu-SOD活性不高,胆碱脂酶活性不低,这些与老年性痴呆均不相同。

2.正压性脑积水:痴呆发展较快,颅内压不高,双下肢步态失调,走路不稳,尿失禁,CT或MRI示脑室扩大显著,皮质萎缩不明显。

icd-10有关痴呆疾病诊断标准

icd-10有关痴呆疾病诊断标准

ICD-10是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其中包含了多种痴呆疾病的诊断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标准。

一、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记忆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根据ICD-10诊断标准,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表现:患者的记忆力障碍必须是明显的、进行性的,并且影响到日常生活。

2. 神经心理学检查:包括认知功能评估、情感行为评估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等。

3.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生化指标、头部CT或MRI等。

4. 排除其他原因:应排除其他引起类似表现的疾病。

二、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症状。

其ICD-10诊断标准如下:1. 临床表现:患者必须具备痴呆的典型症状,如记忆力障碍、语言能力下降等。

2. 神经心理学检查:包括认知功能评估、情感行为评估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等。

3.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生化指标、头部CT或MRI等。

4. 脑血管病变:必须有明确的脑血管病变证据,如脑出血、脑梗死等。

三、切尔维-斯托克斯病切尔维-斯托克斯病是指由于多系统萎缩综合征引起的进行性痴呆。

其ICD-10诊断标准如下:1. 临床表现:患者必须具备痴呆的典型症状,如记忆力障碍、语言能力下降等,并且伴随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2. 神经心理学检查:包括认知功能评估、情感行为评估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等。

3.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生化指标、头部CT或MRI等。

4. 多系统萎缩综合征:必须有明确的多系统萎缩综合征证据,如自主神经系统症状、锥体外系症状等。

四、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也可以伴随着痴呆症状。

其ICD-10诊断标准如下:1. 临床表现:患者必须具备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如震颤、肌张力增高等,并且伴随着痴呆症状。

2. 神经心理学检查:包括认知功能评估、情感行为评估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等。

3.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生化指标、头部CT或MRI等。

4. 排除其他原因:应排除其他引起类似表现的疾病。

中医关于“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关于“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关于“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善忘,包括短期记忆减退与长期记忆减退。

2.智能缺损,包括失语(如找词困难、语言不连贯、错语)、失认(如不能辨认熟人或物体)、失用(如动作笨拙、系错纽扣)、执行不能(如反应迟钝或完成任务困难等)等1项或1项以上损害。

3.生活能力下降,即生活或工作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

4.除外引起智能缺损的其他原因,如郁证、癫狂、谵妄等
5.神经心理学检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测试有助于本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而详问病史及MRI扫描或PET-CT或脑脊液检查等有助于痴呆的病因鉴别。

二、鉴别诊断
1.郁证
郁证以抑郁症状为主,如心境不佳、表情淡漠、少言寡语,也常主诉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类似痴呆的症状,但无智能缺损和生活失能情况,抗抑郁治疗有明显效果。

痴以智能症状为主,如善忘、智能缺损、生活失能,抑郁情绪或有或无,抗抑郁治疗无明显效果。

2.癫狂
癫狂早期即以沉闷寡言,情感淡漠,语无伦次,或喃喃自语,
静而少动等情志失常为主,或以喧扰不宁、烦躁不安、妄见妄闻、妄思妄行甚至狂越等形神失控症状为主,迁延至后期,也会发生智能缺损。

但痴呆早期即以善忘、智能缺失、生活失能等症状为主,中后期会有烦躁不安、急躁易怒、妄见妄闻、妄思离奇等形神失常症状,少见喧扰不宁、妄行狂越等严重形神失控症状。

3.健忘
健忘既是一种独立疾病,又是痴呆的早期表现或首发症状,需要鉴别。

健忘是遇事善忘、不能回忆的一种病证,一般无渐进性加重,也无智能缺失,生活能力始终正常。

痴呆也有健忘症状,通常有渐进性加重,且智能缺失,生活能力同时受损。

跟踪随访,有助于鉴别。

痴呆症状辨析与护理建议

痴呆症状辨析与护理建议

痴呆症状辨析与护理建议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的进行性损害。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痴呆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对于痴呆患者的症状辨析和护理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痴呆症的症状进行辨析,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照顾痴呆患者。

一、痴呆症状辨析1. 认知功能下降:痴呆症患者的认知能力逐渐减退,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弱、判断力和计划能力下降等。

他们可能经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件、重复同样的问题、迷路或迷失方向。

2. 语言障碍:痴呆症患者常常出现语言理解和表达的问题。

他们可能变得沉默寡言,或者无法流利地用词表达自己的意思。

有些人还会出现说话含糊不清或者语无伦次的情况。

3. 性格和行为改变:痴呆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或抑郁等情绪问题。

他们还可能表现出冷漠、退缩以及对生活失去兴趣。

有些人还会出现幻觉或妄想等行为改变。

4.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随着病情的进展,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也会逐渐下降。

他们可能无法独立完成穿衣、洗漱、进食等基本生活活动,需要他人的帮助和照料。

二、护理建议1. 提供有序的环境:为痴呆患者提供安静、整洁和有序的环境,避免过多的刺激。

布置房间时要简洁明了,物品的摆放最好固定不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适应周围环境。

2. 建立规律的日常生活:为痴呆患者建立规律的日常生活,并尽量保持一致。

按照固定的时间进行起床、进食、午休、活动等,有助于稳定他们的情绪,并提高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3. 倾听和沟通:与痴呆患者进行沟通时,应倾听并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他们交流,注意面部表情和非语言沟通,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回应。

4. 提供安全和监护:针对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我们应加强对他们的安全监护。

安装门锁、防止跌倒的措施、监控设备等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5. 提供适当的活动:定期为痴呆患者提供适当的体力和脑力活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痴呆诊断标准(一)

痴呆诊断标准(一)

痴呆诊断标准(一)痴呆诊断标准痴呆是指因为脑功能障碍而导致的记忆力、认知能力、情感和社交能力等多方面的衰退。

痴呆症状可以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等。

为了对痴呆进行准确的诊断,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一系列痴呆诊断标准。

DSM-5诊断标准DSM-5是指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该手册对于痴呆的诊断使用以下标准:1.患者存在认知缺陷(多个领域中,至少有一个领域的缺陷可以导致社会和职业功能的下降);2.认知缺陷是起病后出现的新症状;3.患者存在以上两个标准外的特定临床表现:语言障碍,行为异常,功能障碍或可逆性因素可以被排除。

DSM-5标准要求医生对痴呆的起病、症状、持续时间、影响社会和家庭生活的程度等进行全面的评估、讨论和分析。

ICD-10诊断标准ICD-10是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该手册对于痴呆的诊断使用以下标准:1.存在持续性认知损伤(记忆力、学习力、注意力、思考能力、语言能力或认知功能能力下降);2.这种认知损伤对个人、社会和职业生活产生了负面的影响;3.存在以上两个标准外的临床表现:行为异常、情感异常、功能障碍或可逆的因素可排除。

ICD-10标准强调认知能力下降对生活的影响,以及排除其他可以导致认知缺陷的原因。

医生需要与患者本人和关爱者建立联系,获取更全面的评估信息。

NINCDS-ADRDA诊断标准NINCDS-ADRDA诊断标准在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有很好的适用性,它要求医生在评估患者症状和表现的同时,考虑以下四个方面:1.临床数据;2.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数据;3.影像学数据;4.实验室数据。

NINCDS-ADRDA标准注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和分析。

##结论以上三种痴呆诊断标准针对不同疾病和不同情况,都有其适用性和优势。

医生在进行痴呆诊断时,应结合患者的个人情况,综合考虑不同诊断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最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参考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ICD-10 classification ofment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clinical descriptionsand diagnostic guidelines [M]. Geneva: World HealthOrganization, 1992.2.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3.3.McKhann GM, Knopman DS, Chertkow H, et al. Thediagnosis of dementia due to Alzheimer’s dise ase: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Alzheimer’s Association workgroups on diagnosticguidelin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J]. Alzheimer’s & dementia, 2011, 7(3): 263-269.延伸阅读1.罗连春. 痴呆症的诊断和治疗[M]. 科学出版社, 2019.2.邱勇, 王建成. 痴呆的诊断与治疗 [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8, 15(4): 233-237.3.苏建华, 郑云飞. 新中国痴呆诊断标准发展历程与展望[J]. 中国痴呆杂志, 2021, 16(3): 220-224.结论痴呆诊断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提供了更为准确、科学的痴呆病人诊断方法,同时也有助于对不同类型的痴呆进行更加精准的分类和诊治。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词,却在悄然影响着许多老年人的生活。

它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

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然而,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或误认为是正常的衰老现象。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力下降。

比如,患者可能会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如刚刚吃过的饭、刚刚说过的话;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下降,对于新的信息和技能难以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找词困难、说话重复或表达不清楚;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方向感变差;判断力和决策能力下降,例如在处理财务问题或日常生活中的选择时出现困难;情绪和性格也可能发生改变,变得冷漠、焦虑、抑郁或者容易激动。

要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医生通常会首先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了解患者的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速度、家族病史等情况。

同时,医生还会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认知能力、神经系统功能等。

神经心理学测试是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测试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

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执行功能等多个方面的认知功能。

影像学检查也有助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显示大脑的结构变化,如脑萎缩的程度和部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以检测大脑中的代谢变化,对于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脑脊液检查也是一种诊断方法,但由于其有创性,一般不作为首选。

通过检测脑脊液中的特定生物标志物,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 蛋白的水平,可以为诊断提供依据。

在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时,还需要与其他可能导致认知障碍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由脑部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症状。

因其症状与老年痴呆症相似,容易被误诊或漏诊。

因此,对血管性痴呆的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一、临床症状。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语言障碍、空间定向能力下降等。

患者常常出现记忆力减退,不能回忆起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项,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持续关注某一活动或任务,思维迟缓,反应迟钝,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常常说错话或者词不达意,空间定向能力下降,容易迷路或者在熟悉的环境中迷失方向等。

二、影像学检查。

血管性痴呆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脑部MRI检查可显示脑梗死、脑出血、脑萎缩等病变,CT检查可显示脑部出血、梗死等病变,脑血管造影可显示脑血管狭窄、闭塞等情况,这些检查结果有助于确定血管性痴呆的诊断。

三、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对于排除其他疾病的干扰以及判断病因具有重要价值。

脑脊液检查可以发现蛋白质含量升高、细胞计数增多、葡萄糖含量降低等异常情况,有助于诊断血管性痴呆。

四、神经心理学评估。

神经心理学评估是诊断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认知功能评估、情绪行为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等项目的测评,可以客观地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有助于明确诊断。

五、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上的共识,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临床症状符合血管性痴呆的特点;影像学检查显示脑部血管病变;脑脊液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神经心理学评估显示认知功能障碍等。

综上所述,血管性痴呆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神经心理学评估等多方面的信息,以明确诊断。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要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结合相应的检查手段,全面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以便及时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痴呆的诊断及鉴别PPT课件

痴呆的诊断及鉴别PPT课件
03
02
01
诊断标准
初步评估
认知评估
医学检查
确诊
诊断流程
01
02
03
04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痴呆症状。
进行一系列认知测试,如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等。
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如血液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病因。
根据症状、认知评估和医学检查结果,综合考虑后确诊。
心理支持
康复训练
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提高社交能力。
提供社会支持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心理干预
社会支持与心理干预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家庭护理与日常照顾
家庭护理与日常照顾:家庭护理与日常照顾是痴呆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之一。家庭护理与日常照顾的内容包括生活照顾、安全防护、心理支持等方面。
05
痴呆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
积极进行认知训练
阿尔茨海默病与其他类型痴呆的鉴别
正常老化通常只表现为轻微的记忆力下降,而痴呆则表现为全面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和执行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损害。
认知功能鉴别
正常老化通常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而痴呆患者则可能出现日常生活能力的明显下降。
日常生活能力鉴别
正常老化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人格和行为改变,而痴呆患者可能出现人格和行为的异常。
通过阅读、写作、绘画、音乐等活动,刺激大脑功能,提高认知能力。
定期体检

血管性痴呆如何鉴别诊断?

血管性痴呆如何鉴别诊断?

血管性痴呆如何鉴别诊断?1.阿尔采默病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缓慢,为隐袭性,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恶化。

早期无自觉症状,对记忆力下降及智力缺损无认识能力,情感多表现淡漠、欣快,往往无神经系统局限性症状及体征,在疾病进展之后可出现肌萎缩、肌阵挛等,较少出现局灶症状。

CT显示对称性脑沟变宽和脑室扩大,可与之鉴别。

2.抑郁症的假性痴呆老年抑郁患者常有类似痴呆的临床表现,如记忆力与智力水平下降,被称为假性痴呆。

主要临床表现是抑郁症状,对任何事物均无兴趣,动作迟缓、少语、声低外,有自杀意念及行为。

VD的早期症状也可见抑郁心境,情感脆弱及焦虑不安。

应注意鉴别,防止把假性痴呆误诊为VD痴呆,延误治疗时机。

3.痴呆与老年期生理性健忘鉴别痴呆,无论是血管性痴呆,还是阿尔采默病性痴呆,以及其他类型的痴呆,都是脑部疾病的病理性改变。

老年期的健忘是年老增龄过程中发生的生理性改变,所以,痴呆是疾病的表现,有特定的病程经过,有较为明显的起病和病程经过,如血管性痴呆呈现为阶梯性进展的特点,起病有快有慢,而阿尔采默病性痴呆,为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的病程。

老年期健忘并非疾病,无病程经过可言。

一般来说,随着增龄,遗忘表现也会加剧。

4.其他(1)正常压力脑积水:此病的三大主征是:记忆力及智力下降、步态不稳及尿失禁。

发病为亚急性、病程进展较快,CT可见脑室扩大,可予以鉴别。

多数在中年发病,部分在老年期发病。

与VD,特别是与Binswanger型脑病混合存在的病例,在临床上鉴别十分困难。

(2)甲状腺功能减退:这是内分泌障碍引起的痴呆,主要表现为:主动性缺乏、意志减退、嗜睡,严重时可发生昏迷。

多数伴有:共济失调、眼球震颤、视神经萎缩、面瘫及听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

检查甲状腺功能,如基础代谢率、结合血清TRH、T3及T4等的结果及应用甲状腺素治疗有显著疗效,即可以鉴别。

其他内分泌、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痴呆状态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在原则上与上述原则一致。

痴呆 鉴别诊断

痴呆  鉴别诊断

痴呆鉴别诊断
……
1.郁病痴呆的神志异常需与郁病中的脏躁一证相鉴别。

脏躁多发于青中年女性,多在精神因素的刺激下呈间歇性发作,不发作时可如常人,且无智能、人格方面的变化。

而痴呆可见于任何年龄,尤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且病程迁延,其心神失常症状不能自行缓解,并伴有明显的智力、记忆力、计算力及人格情感的变化。

2.癫病癫病以沉默寡言、情感淡漠、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俗称“文痴”,以成年人多见。

而痴呆则属智能活动障碍,是以神情呆滞、愚笨迟钝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志疾病,多发于老年人。

另一方面,痴呆的部分症状可自制,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重症痴呆患者与癫病在精神症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难以区分。

精神检查、Cr、Mm检查等有助于鉴别。

3.健忘健忘是指记忆力差,遇事善忘的一种病证。

而痴呆则以神情呆滞,反应迟钝,动作笨拙为主要表现,其不知前事或问事不知等表现,与健忘之“善忘前事”有根本区别。

痴呆根本不知前事,而健忘则晓其事而易忘,且健忘不伴有神志障碍。

健忘可以是痴呆的早期临床表现,这时可不予鉴别。

由于外伤、药物所致健忘,一般经治疗后可以恢复。

精神检查、CT、Mm检查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痴呆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痴呆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 人类大脑皮质中的Ach纤维主要起源于位于基底 节深部的 Meynert核;
• AD患者的Meynert核中,含有Ach阳性纤维的细 胞较同龄的无痴呆者减少25%~90%;
• 在大脑皮质和海马中的胆碱乙酰转移酶( ChAT) 和胆碱酯酶( AChE)的活性较同龄的无痴呆者下 降50%~90%。
健康大脑乙酰胆碱酯酶 调节乙酰胆碱
与家族遗传痴呆有关的基因
• 第21 号染色体长臂(21q21.2) 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基因(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β-APP)
• 第19号染色体长臂(19q13.2) 载脂蛋白E基因(apolipoprotein E, A-poE)
• 第14号染色体长臂(14q24.3) 早老蛋白-1基因(Presenilin-1, PS-1)
重要的脑功能区
症状学 皮层功能障碍
• 皮层功能损害表现 • 患者逐渐出现日间困倦、
思睡、少言懒语,注意力 障碍,不能坚持读书、看 报或看电视; • 夜间则兴奋性增高,表现 为精神亢奋、躁动不安和 入睡困难,一些患者出现 典型的睡眠倒错。
执行功能障碍
• 患者对既往所掌握的 知识和技巧不能进行 运用,包括理解力、 计算力、执行口头命 令完成某些动作的能 力明显减退 。
• 大面积脑梗死 • 重要部位缺血性脑
损害 • 缺血性白质病变 • 出血性脑损害 • 脑脊液循环障碍
1、多灶性脑梗死导致脑组织容积减少
• 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反复多次的发生动 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闭塞,使大脑半球出现多发 性的较大的梗死病灶,或出现额叶和颞叶的分水 岭梗死,脑组织容积明显减少。
乙酰胆 碱酯酶
乙酰胆碱水平下降
日常生活能力丧失 精神行为紊乱 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的鉴别诊断及病理

痴呆的鉴别诊断及病理

ICD-10诊断标准
1.痴呆的证据及严重程度 (1)学习新东西发生障碍,严重者有回忆障碍,损害内容可以是词语或非词语部分 ① 轻度:记忆障碍涉及日常生活,但仍能独立生活,主要影响近期记忆,远期记忆可以受或不 受影响 ② 中度:较严重记忆障碍,影响独立生活,可伴有扩约肌功能障碍 ③ 重度:严重记忆障碍,完全需他人照顾,有明显的扩约肌功能障碍 (2)通过病史及神经心理检查证实智能衰退,思维和判断受影响 ① 轻度:智能障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但仍能独立生活,完成复杂任务有明显障碍 ② 中度:智能障碍影响患者独立生活能力,需他人照顾,对任何事物完全缺乏兴趣 ③ 重度:完全依赖他人照顾 2.出现上述功能障碍过程中,不伴意识障碍,且不发生在谵妄时 3.可伴有情感、社会行为和主动性障碍 4.记忆和(或)智能障碍至少持续6月以上。出现下列皮层损害体征时更支持诊断,如失语、失 认、失用;影像学的相应改变等。
组织病理所见:
(1)老年斑(senile plaque,SP) (2)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 (3)神经元丢失(neuron loss) (4)触突改变(synaptic alteration),突触减少 (5)淀粉样血管病(amyloid angiopathy) (6)巨大空泡变(granulovacuolar degeneration)
颗粒和10nm直神经丝
神经元包含体特性
UBQ:ubiquintin,NF-p:phosphorylated neurofilament protein,PHF: paired helical filament
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定
定向力: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
记忆力:3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的AD发病机制假说
Aβ沉积是最为关键的 启动因素;
炎症反应是慢性和进展 性的核心机制;
NFT形成并导致的神 经元丢失和功能障碍是 AD的临床基础。
Ach
5.Selkoe DJ.(2002) Science, 298:789-791
遗传因素
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基因: 21号染色体 早老素1(presenilin l, PS1)基因:14号染色体 早老素2(presenilin 2, PS2)基因:1号染色体 载脂蛋白E(ApoE)基因:19号染色体
痴呆的特点
后天获得性的。 短期和长期的记忆损害持续6月以上。 至少具备下列一条:
抽象思维异常 判断障碍 其他高级皮层功能损害:定向、理解、计算、学习、语言能力 人格改变
明显地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或社会职业功能,并 与以往水平相比有显著的降低。 除外意识障碍及谵妄状态引起的记忆和认知障碍。
痴呆的诊断步骤
2、神经元外:以Aβ沉积为核心的老年斑(SP)和神经纤维毡丝(NT)的大量出现
3、神经元内:以异常磷酸化tau为主要成分的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
4、大量的神经细胞丢失和颗粒空泡变性
结构致密的和弥散的老年斑(SP)和血管淀粉样变性.
徐武华,等(2006)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5:559-561. Oide T, et al.(2006) Neuropathol Applied Neurobio, 32:539556.
疾病后期远记忆也受累及,日常生活受到影响。
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
学习新知识困难,工作主动性下降,承担新任务无法 胜任,并随时间推移而加重。 说话词汇减少,找词困难,交谈能力减退,命名障碍, 出现错语症,阅读理解受损。 计算力障碍:算错账,付错钱,最后连最简单的计算
也不能。
临床表现
―A‖―ADL(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反映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下降程度。
“B‖―behavior(行为异常)
神经症状和体征;精神病性症状。
“C‖―cognition(认知功能障碍)
记忆障碍(memory impairment)
早期以近记忆下降为主,表现为刚发生的事不能记忆, 刚做过的事或说过的话不能回忆,熟悉的人名记不起 来,时常忘记物品放臵何处,忘记约会,常感“记的 不如忘的快”。
Possible AD unlikely or uncertain

IV. Criteria for diagnosis of Definite Alzheimer's disease:

A. Clinical criteria for probable Alzheimer's disease B. Histopathologic evidence obtained from a biopsy or autopsy
信困难

叫不出熟人同事或自己所熟悉物品的名字 时间和地点的定向障碍:不知今天是几号、星期几,

外出后找不到自己的家(迷路)

忘记怎样做非常简单的日常活动,完成日常家务变 得困难

情绪和行为变化: 淡漠或易激动,经常焦虑不安、情 绪反复无常、抑郁、孤僻

抽象思维困难:判断能力受损,算帐、理财困难

NINCDS-ADRDA 诊断标准



I. Probable AD: Core Diagnostic Features II. Possible AD: Core Diagnostic Features III. Features that make a diagnosis of Probable or
把物体放错地方或放到奇怪的地方

人格变化:脾气、个性的显著改变,固执、自私,甚
至不知羞耻

难以完成熟悉的工作,工作效率下降,感到力不从心, 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减退

驱动力和主动性的丧失:缺乏对生活的兴趣和工作的 积极性
鉴别诊断:
谵妄delirium:急性发生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注意
障碍和思维混乱。常常发生于感染,肿瘤,中毒,电 解质失衡,药物和酒精中毒,代谢疾病,脑外伤等情 况,经治疗后症状可缓解。 假性痴呆:发生于某些精神和心理障碍患者,或某 些老年患者由于对于记忆下降的恐惧而发生抑郁情况, 可有类似痴呆的表现,患者无表情及为不正确回答问 题。不愿对视。 年龄相关的记忆减退:记忆下降不影响日常生活, 如果时间足够,仍能学习新知识,智力完整。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记忆下降但其它认知功能 正常,不影响日常生活。
视空间障碍:穿外套时手伸不进袖子,铺台布不能把台布的 角和桌角对齐,外出迷路,不能画最简单的几何图形。
失用:原先熟悉掌握的技能丧失,甚至不会拿勺和筷子。
失认:不认识镜中的自己,和镜中的自己对话激惹、易伤感,焦虑、抑郁。 终日忙碌,重复无意义的动作,无目的的徘徊,半夜起 床活动或吵闹不休等。
SP的成熟过程:弥散斑-早期斑-成熟斑-燃尽斑
神经纤维缠结(NFT)、神经毡丝(NT) 和神经炎性斑块(NP).
1、Schindowski et al (2000). Am J Pathol, 156 (1):15-20
AD的临床特点
AD多数起病于65岁以后,女性>男性。 本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 临床表现为持续进行性的记忆、语言、视空间障碍及人格改 变等。 轻度的近事遗忘和性格改变是本病的早期症状,随后理解、 判断、计算等智能活动全面下降,导致不能工作或操持家务, 生活不能自理,口齿不清、语言混乱。 一般经5~10年发展为严重痴呆,直至终日卧床不起,最后 常因褥疮、骨折、肺炎等并发症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进行性痴呆、锥体外系运动障碍及精神障 碍等三组症状。



具有症状波动特点:认知功能减退在数周内甚至一日内可有较 大变化。 帕金森综合征多为肌强直和运动迟缓,震颤较轻,对左旋多 巴治疗反应差。 认知障碍与帕金森病症状在一年内相继出现。 精神症状特点为成形的视幻觉,内容生动完整,常为静物、 人和动物图象,可有妄想、谵妄等。
终日无所事事,寡言少动。
有的忽略进食或贪食。
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 美国精神病协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 美国神经病、语言障碍卒中研究所-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
疾病协会(NINCDS-ADRDA)诊断标准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
Alzheimer Disease

又称为老年性痴呆,表现为隐袭起病的进 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其病理特点为皮层 和皮层下灰质出现老年斑,神经纤维原 缠结及β-淀粉样物。在65至74岁间患病 率为4%,而85岁以上为30%。
1. 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2、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经常跌倒、晕厥,甚至短暂性意识丧失。 3、其它症状: 可出现肌阵挛、肌张力障碍、吞咽障碍、快速动眼
期睡眠障碍等
诊断标准

1、DLB临床诊断必备条件:包括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影响社会 及工作能力;具有以下3项中2项: (1)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注意力和警觉障碍波动最明显; (2)反复发作的视幻觉; (3)同时或之后发生帕金森综合征。 2、支持DLB诊断条件: (1)反复跌倒; (2)晕厥; (3)短暂意识丧失; (4)对神经安定剂敏感; (5)其他形式的幻觉。 3、不支持DLB诊断条件:提示脑卒中的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或影 像学证据,或其他可能导致类似临床症状的躯体疾病。
变性疾病。
2. 发病率随年龄增高,
女:男为1.5- 3倍。
65-69
70-74
75-79
80-84
年龄 (年)
85-89
90-94
95-99
AD的分类
按发病年龄: 早老性痴呆 (发病<65岁) Alzheimer型老年性痴呆 (发病>65岁) 按有无家族发病: 散发性AD (sporadic AD, SAD) 家族性AD (familiar AD, FAD)
痴呆的病因及分类
原发变性性痴呆 血管性认知障碍 继发性痴呆 外伤、占位性 髓鞘脱失或形成障碍 正常颅压脑积水 感染(病毒/CJD/GPI/HIV) 代谢性(线粒体) 内分泌(甲减,甲旁减) 中毒性(铊\铅\酒) 营养不良(Wernicke) 海络因脑病 结缔组织病 Alzheimer病 多发性梗死性 Pick病 关键部位梗死 额颞叶痴呆(FTD) 大块梗死性 路易体痴呆(LBD) 腔隙性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 脑出血性 帕金森病伴痴呆 Binswanger病 大舞蹈病 低灌注性 皮质基底节变性(CBD) 慢性硬膜下血肿 混合性痴呆(AD&VD) 大脑深静脉血栓 淀粉样血管病 CADASIL

传统标准

临床及精神量表诊断痴呆 ≥ 2 方面的认知损害 逐渐起病及进行性加重 无意识障碍 起病在 40岁以后,大多数在65岁以后 除外其它可能致进行性记忆和认知缺陷的系统或者脑部疾病
ICD-10的AD诊断标准
AD诊断标准: (1)痴呆 (2)隐袭起病,缓慢进展,起病通常很难肯定具体日期, 但旁人发现其缺损表现可突然发生,在疾病进展过程 中可出现一个相对稳定期。 (3)无临床证据或特殊检查提示精神状态可能是由于系 统性或脑部疾病所致的痴呆。 (4)缺乏突然卒中发病或脑局灶性神经症状,如:偏瘫、 感觉缺失、视野缺损及疾病早期出现共济失调。
一、是否痴呆? 二、AD?VD?或其它? 确定痴呆的类型 (病因学诊断) 三、病情轻重如何? 四、有无行为与精神综合征(BPSD)? 确定痴呆的附加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