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研究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探索(3篇)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探索(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24810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1.png)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应用型高校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现状分析、探索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专业技能:实践教学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2. 提高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实践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增强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4.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实践教学使学生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现状分析1.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部分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完整的闭环,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
2.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实践需求。
3.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
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完善,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实践教学探索策略1. 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2.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加大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投入,提高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3. 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引进和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4.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探索“项目制”教学、“双导师”制等新型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6. 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和行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3篇)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f9402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4.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存在问题以及实践探索与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思维和实践平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4. 提高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如实验设备、实践基地等,导致实践教学难以深入开展。
2.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部分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和考核评价体系。
3. 教师实践能力不足部分教师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4. 学生实践意识不强部分学生实践意识不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四、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1.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1)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整性。
(2)建立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客观评价。
2.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1)增加实验设备投入:加大实验设备投入,提高实验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拓展实践基地: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拓展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3.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1)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实践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课程教学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课程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d9d43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9.png)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课程教学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并进行教学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状分析1.创新实践课程的设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实践课程设置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目前,有的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合理性和针对性,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较少等。
一些院校在创新实践课程的开设上存在滞后和不足之处,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2.教学研究现状在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研究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还比较有限,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比较突出。
在教学研究中,有的老师缺乏创新意识,教学方法滞后,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与此一些院校的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师资力量薄弱,也制约了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研究。
二、问题分析三、对策建议1.拓宽教学资源为了提高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资源的拓宽上,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积极争取更多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条件。
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社会实践资源、建设实验基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优化课程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优化创新实践课程的内容,注重实践性和前沿性,引入新的实践项目和案例,丰富课程设置,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应该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
3.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倡问题导向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还需要注重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217a35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5.png)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研究在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会计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加以改进。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实践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看重学历和理论知识,更注重实际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在毕业前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从而提高就业成功率。
其次,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理论教学往往较为枯燥,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而实践教学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够使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会计工作的流程和方法,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最后,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他们不断思考和探索新的解决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很多实践项目需要学生分组完成,这能够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目前,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仍以模拟实验为主,与企业实际的会计工作存在一定的差距。
例如,实验资料可能过于简化,业务类型不够全面,无法真实反映企业复杂的经济业务。
此外,实践教学中使用的会计软件可能与企业实际使用的软件不一致,导致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需要重新适应。
(二)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但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缺乏企业工作经历。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课程教学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课程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b0448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e.png)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课程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逐渐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与传统本科院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创新实践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目前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课程教学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教学内容可能存在单一、陈旧的现象,无法满足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可能存在不足,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有必要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课程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探索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当前该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建设,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及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改进策略来提升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本研究旨在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为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课程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该课程教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创新实践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资源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可以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可为其他院校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3篇)
![高校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8a02f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31.png)
第1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效性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本文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旨在为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高校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其实效性有待提高。
本文旨在分析高校实践教学实效性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二、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探索、尝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4. 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实践教学有助于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三、当前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部分高校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难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部分高校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3. 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实践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室、实习基地等,部分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匮乏,限制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部分高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实践教学效果。
四、提高高校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策略1. 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合理设置实践教学课程,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符。
2.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3. 拓展实践教学资源高校应积极争取政府、企业等社会资源,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955684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6.png)
我想生成一个标题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2023-10-31CATALOGUE目录•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保障措施•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效果评估•结论与展望01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背景当前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机构,其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意义02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实地考察前往研究对象所在高校进行实地考察,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情况。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搜集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案例分析选取若干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其实践教学开展情况,分析实践教学的特点、优势和不足之处。
问卷调查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实践教学的看法和意见,收集第一手资料。
03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背景实践教学体系的含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010203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高校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由于投入不足、设备老化、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不佳。
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规范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导致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难以保障。
部分高校存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04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坚持能力本位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与原则实践教学体系框架设计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评价与反馈实践教学方法创新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项目实践、角色扮演等,激发05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保障措施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制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实践教学档案建立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引进企业优秀人才优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加强过程评价重视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将过程评价纳入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应用型高校_实践教学(3篇)
![应用型高校_实践教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22d4f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4.png)
第1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应用型高校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通过实践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4. 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实践教学可以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高校培养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二、实践教学现状1. 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应用型高校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
2. 实践教学资源丰富:许多高校加大了对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包括实验室、实习基地、实训中心等。
3. 实践教学效果显著:实践教学使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竞争力得到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部分高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导致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2.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部分高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如实验室设备老化、实习基地数量有限等。
3.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改进措施1. 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将实践教学融入理论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实践技能。
2. 加大实践教学资源投入:加大实验室、实习基地、实训中心等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c1208f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06.png)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探讨在当今高等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践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此外,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目前,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着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脱节、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例如,有些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些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实践活动。
2、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需要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
然而,目前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此外,由于实践教学工作的辛苦和待遇较低,一些教师不愿意从事实践教学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
然而,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
例如,有些实践教学基地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有些实践教学基地与学校的合作不够紧密,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
4、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0df4c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2.png)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本文将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展开论述。
首先,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理论教学只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理论,而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识的应用和创新。
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加了解专业知识的实用性,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实践教学应该强调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从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此外,实践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再次,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应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师资建设。
实践教学体系的健全离不开教师的支持和引导。
需要有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师资建设,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
最后,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应注重校企合作的实施。
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现状。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参与实际项目,并与企业的专业人员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使他们更好地就业。
总之,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师资建设,以及推动校企合作的实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实践教学的质量将得到有效提升,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研究性教学在高校应用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效分析
![研究性教学在高校应用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2f073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2.png)
研究性教学在高校应用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效分析【摘要】本文探讨了研究性教学在高校应用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效。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性教学的定义、高校应用型课程的特点以及研究性教学在该领域中的重要性。
在分析了研究性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与案例教学结合的效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性教学在高校应用型课程中的有效性,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应用实效的方法,并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强调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并为高校应用型课程的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高校应用型课程、应用实效、综合能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有效方法、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性教学的定义研究性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目的,通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自主解决问题和自主评价成果的学习方式。
其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
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更多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学术能力。
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研究性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理念。
通过研究性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潜能,提升综合素质,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2 高校应用型课程的特点高校应用型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应用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设置中通常会包含实践环节或实习环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实际应用所学知识。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有效性提升研究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有效性提升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4bdf2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5.png)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有效性提升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技能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有效性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需不断创新与改进,以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要求。
现阶段,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往往存在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足。
研究如何提升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现有问题,探讨有效性提升的途径,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和行业对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提升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分析专业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以实现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在提升课程有效性方面的作用,为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总体目的是为了提高高校应用型专业教育的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1.3 研究意义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提升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也日益凸显,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教育质量,更要关注教育效果。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提升研究能够帮助学校更好地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项研究还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快高校教育现代化进程,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
开展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有效性提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 正文2.1 高校应用型专业教育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变化,高校应用型专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应用型大学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些研究
![应用型大学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些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d0b44b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3.png)
应用型大学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些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应用型大学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有效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应用型大学在实践课程教学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如何设计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课程内容,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如何与行业合作实现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等问题亟待解决。
实践课程是应用型大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如何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有效教学已成为应用型大学教师们亟需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本研究将对应用型大学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些研究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应用型大学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应用型大学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通过对实践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案例分析与实践结合、行业合作与实习安排、技术装备与实验室建设、学生评价与教师反馈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为应用型大学实践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旨在帮助应用型大学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更符合行业要求的专业人才,推动实践课程教学的不断创新和提升,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实践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应用型大学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有效教学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2. 正文2.1 实践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实践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是应用型大学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设计实践课程时,教师需要结合行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教学方法应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研究
![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89d748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b.png)
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展开研究,从引言、正文到结论三部分展开。
在介绍了背景情况、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正文部分分别探讨了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现有实践教学建设现状、关键因素以及策略和方法,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结论部分总结了对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启示,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进行了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为应用型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关键词】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研究、实践教学、教学建设、重要性、现状分析、关键因素、策略、方法、案例分析、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难题目是本文研究的起点。
通过对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背景和现状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指导。
深入研究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探索其重要性和关键因素,寻找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研究的研究意义在于为高校教育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应用型专业的培养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技能和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对其建设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可以提升教育质量。
通过深入探讨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现状,可以找到问题所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研究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通过设计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活动和培养方案,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研究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也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提供更加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有效性提升研究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有效性提升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99cc69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2.png)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有效性提升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校对学生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提升成为了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应用型专业课程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一种课程形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型专业课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因此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提升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现状目前,我国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数量庞大,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有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实际需求脱节,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二是教学质量不高。
由于教学资源分配不均,部分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不高,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三是教学手段不够先进。
由于教学手段的滞后,部分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教学手段不够先进,导致学生无法掌握最新的实践技能和知识。
三、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有效性提升的必要性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提升对于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对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提升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二是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提升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促进学校的发展;三是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提升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
五、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有效性提升的实践探讨针对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提升,我们进行了一些实践探讨。
我们对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了调研,了解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调研结果对课程进行了调整和改进,确保与社会需求相符;我们加强了教学质量的管理,对教师进行了培训和指导,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们改善了教学手段,引进了最新的教学技术和手段,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实践技能和知识。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有效性提升研究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有效性提升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e0826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3.png)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有效性提升研究摘要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提升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提升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对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有效性提升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有效性提升;教育改革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提升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提升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有效性,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
二、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1. 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当前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理论化倾向,缺乏实际应用和实践操作。
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中所需的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就业竞争力。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为主,缺乏与实际工作场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缺乏实际应用能力。
3. 缺乏实践平台学校缺乏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的实践平台,学生在校期间无法充分接触和了解实际工作场景,无法及时了解职业规划和行业发展趋势。
4. 缺乏专业导师在高校,缺乏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导师,学生面临缺乏指导和支持的困境。
三、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有效性提升的对策与措施1. 落实课程改革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需要落实课程改革,将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讲授、研讨、实践、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有效性提升研究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有效性提升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8732cb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b.png)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有效性提升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愈发受到关注。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提升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用型专业课程是指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注重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的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提升对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现状1. 课程内容偏理论化目前,很多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的教学依然偏向理论化,课程内容和实际工作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能力不足,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前景和社会适应能力。
2. 缺乏实践性教学应用型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性教学,学生往往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
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难以得到有效锻炼,无法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3. 职业素养培养不足在应用型专业课程中,关于职业素养的培养也存在不足的情况。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缺乏对于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引导,这也会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1. 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环节在应用型专业课程的开设中,学校应该充分结合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情况,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环节。
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使得课程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行业实际工作情况,从而提升课程的有效性。
2. 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学校需要加强实践性教学。
通过各种实践性教学手段,如实验室实践、实习实训、项目实践等,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3. 强调职业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通过课程设定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应用型大学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些研究
![应用型大学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些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15412e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1.png)
应用型大学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些研究应用型大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实践课程教学中,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本文将就应用型大学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些研究进行探讨。
实践课程设置要贴近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应用型大学的实践课程必须紧密结合职业需求和社会实践,设置与实际工作相符合的实践项目和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与真实工作场景相契合。
在实践课程中也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课程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践课程一般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学生在实践中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导他们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如何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优势,实现团队目标。
实践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引导,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践课程教学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是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应用型大学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案例的讲解和实践项目的设计,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改进解决方案。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实践课程教学要注重评估与反馈。
评估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程度。
为了有效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个人报告、小组项目、实践成果展示等。
教师还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的方向,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成长和改进。
应用型大学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些研究
![应用型大学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些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eefcc3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c.png)
应用型大学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些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
在这种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因其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成为了高等教育的热门选择。
应用型大学以实践课程为主,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是应用型大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应用型大学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些研究。
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应用型大学存在的使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对于实践教学这一方面,应用型大学的老师需要有针对性,因此对老师的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不同的学科和专业,老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以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行动力”,鼓励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实践教学在应用型大学中的重要性不亚于理论教学。
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实践课程的比例。
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实践比例的提高,也需要对实践教室、设备、环境要求的增加,在这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推动实践教学条件的不断改进。
三、注重情感教育除了技能方面的培养,情感教育在大学教育中也很重要。
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自身价值观念,这是将来走向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
因此,在实践课程中注重情感教育也是比较重要的。
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大学教育中,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实践课程有效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
老师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鼓励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主动解决问题。
还可以设立竞赛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应用型大学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有效教学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通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加实践比例、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几个方面,可以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要:实践教学是建设应用型专业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创建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形式和规模化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使得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高校;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
近年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成为高校办学的核心内容,而应用性人才区别于普通本科人才的显著特征是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这一能力的获得主要通过实践教学。
因此,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
[1] 教育部自2001年以来多次在文件中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2]实践教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的一条重要路径,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发展中的“短板效应”日渐突出,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能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
应用型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师主导型”的教学设计已经很成熟且居主流地位,“学生主体型”的教学设计仅处于探索阶段,还在发展的过程中。
[3]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
实践教学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003年绥化学院升本以来,办地方应用型高校,近年来取消很多原有师范专业,新建一些应用型专业,应用型专业共29个,占所有专业总数的83%,真正向应用型高校迈进。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绥化学院在实践教学中秉承的宗旨。
本文以绥化学院旅游与资源管理系为例对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二、高校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一堂课学生除掌握知识外,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探究学习方法的培养。
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真正把课堂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规模化来实现。
1.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
(1)组织竞赛。
组织参与的各类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各类比赛给学生提供大量实战演习与能力施展的空间与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园内进行模拟导游训练,并组织学生进行优秀导游员大赛,选拔优秀学生参加黑龙江省组织的导游词比赛。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在6月5日环保宣传日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进行
“绿色家园生态规划图展”比赛,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2)学工交替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紧密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
模式中的“学”包涵了学校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工”指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作为企业员工进行顶岗工作。
学工交替这种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旅游管理专业就与绥化市各大酒店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在酒店实习中培养了酒店管理方面的能力。
(3)参观考察。
每个学期开学时,每位教师在教学周历中结合自己所教课程制订相应参观考察的内容,旅游与资源管理系与绥化市气象局、环保局、绥化市环境监测站、绥化市农科院、绥化市科技文化馆、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绥化市公园、绥化市基督教堂等地都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教师还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认识植物、土壤,了解土壤的分层结构,在校园内为学生建立了气象园,配备了相应的仪器设备。
通过参观考察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聘请业内人士讲学。
聘请业内人士到学校教学和讲学,聘请客座教授,聘请海外留学人员为教师和学生进行讲学,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目前的发展状况。
旅游与资源管理系聘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讲授了城市规划方面的内容,增强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同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外聘绥化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教师授
课,聘请绥化市旅行社工作人员为学生进行讲学。
2.实践教学体系规模化
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可替代的部分。
旅游与资源管理系创建以“一条主线、两个平台、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它由课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两个平台组成(包括平时在上课过程中针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带领学生进行短时间的考察和参观,也包括学生在暑假放假期间长时间的野外实习和企业实习);分成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次。
基础实践指实验课,专业实践包括课程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专业调研,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锻炼。
社会实践是指在校外结合专业参加实际生产、管理和经营。
为使实践教学体系规模化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推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工程和基本保障。
高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同时将该专业相关的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等作为重要的专业建设内容,使实践基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绥化学院旅游与资源管理系在实验室建设上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分别对系内旅游管理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配备了cad制图实验室、gis实验室、地质标本实验室、生物标本实验室、rs实验室、酒店摆台和礼仪训练室等,系内每位教师根据所教课程的特点,根据课程总的教学时数分配实践教学的课时,实验室利用率较高,学
生增加了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效果较好。
校外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旅游与资源管理系通过多种渠道建立足够数量的实习基地,以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结合旅游管理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特点,已经在绥化市环境保护局、绥化市环境监测站、绥化市各大酒店、绥棱林业局、帽儿山、牡丹江镜泊湖、大连、绥化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绥化市自来水公司、绥化市发电厂、绥化市垃圾填埋场等地建立了实习基地。
聘请基地依托单位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一起参与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
实习工作精心安排,认真实施,既让学生看到目前该专业的发展现状,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学生从事该专业的信心和决心,为他们学好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绥化学院鼓励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每年有一定的时间承担实践教学工作,参与实验室建设,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到企业兼职工作。
旅游与资源管理系部分教师与相关单位进行联合,已经在绥化市规划设计院和绥化市各大酒店兼职。
(3)加强实践考评体系建设。
实践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通过改善学生学习态度,调动实践课程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
[1]实践教学考试方式不完善是制约实践教学规范发展的重要因素。
旅游与资源管理系实践教学的考核可分为课内考核和课外考核。
课内考核是指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加以统一考核,根据各门课程情况安排实践考试所占比重,把总成绩计入学生学分绩点。
课外考核是在假期进行,只是围绕某门课程的内容开设的,课程在课内考核中都已完成,所以学生对课外的实习重视不够,考核随意性较强,大多数院校学生只交一篇调查报告或一篇论文即算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实践的过程缺乏必要的指导,导致少数学生产生马虎应付的态度。
系内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使学生在实习中真正地学习知识。
(4)应建立实践教学网站。
把系内教师近期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情况作简单介绍,同时让其他年级的学生对实践教学情况有所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网络放置一些实践教学中所用的知识和实践教学的收获和心得,供其他同学共同分享。
网上提前公布进行各年级所要进行的实践教学的情况,以便学生事先做好复习和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荣瑞芬.实践教学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
(3):232.
[2]张先云.“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172.
[3]庄严.地方应用型大学发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4]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