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清上下变换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广播电视规划院
浅析高标清上下变换的基本处理

摘要:从模拟到数字、NTSC到PAL制式,标清到标清,各种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处理方式一直都是影响节目技术质量的主要问题。
目前涉及最广泛的信号转换就是高标清的上下变换,而高标清之间的上、下变换更为复杂。
目前我国电视节目播出正处在从标清向高清播出过渡阶段,包括中央电视台、北京、上海东方台等地方卫视相继推出了高标情同播的电视节目,但在近期要使高清频道的节目完全100%采用高清素材播出是不现实的,尤其频道包含新闻类节目的,很难保证全部是高清素材,所以,就像目前仍然存在的模/数、数/模转换一样,高标清上、下变换技术的应用将长时期存在。
由于各国对信号格式选择的不统一,以及广播电视技术地不断发展,信号格式转换从始至终都是节目制作、播出中不可避免的环节。
从模拟到数字、NTSC到PAL制式,标清到标清,各种信号之间的转换和处理方式一直都是影响节目技术质量的主要问题。
目前涉及最广泛的信号转换就是高标清的上下变换,而高标清之间的上、下变换更为复杂,因为它不仅是信号格式的变换,还涉及到图像宽高比的变换。
一.上下变换的原理通常将标清到高清信号的变换模块称为上变换器(Up Converter);高清到标清信号的变换模块则被称为下变换器(Down Converter);还有的设备具备以上两种变换模块,被称为交叉变换器(Cross Converter)。
当进行格式下变换时,图像高频分量丢失;当进行上变换时,图像被内插再取样。
如图1所示,高标清上下变换的一般流程为去隔行、空间转换、图像增强、色度转换、输出格式化。
这些流程需要使用去隔行技术、运动补偿技术、宽高比转换技术等算法来处理图像。
1.去隔行(de-interlacing)由于受硬件处理速度以及传输带宽的限制,现行的广播电视系统都是使用隔行扫描制式的。
要处理高清与标清之间的高标清上下变换,最直接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图像分辨率的变化。
那么,要处理图像的缩放,首先就要把隔行的两场画面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能 够接收并且播 放包含多语言 8 多语言伴音 伴 音的 T S流信号 ,并且能够选 接收 择每种 语言 P D对应的音频信 I 号按 双声道输出 通 过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进行软
件 在 线 升 级 。 在 线升 级 时 , 应 提 示 用 户 正 在 进 行 升 级 并 且 显 软 件 升 级 示 升 级状 态 , 如 果 出 现 升 级 失
功能要求见表 1 。
1 2
控 制 和
音 频 电 平 记 忆
能够 显示和关闭字幕 ,允许用 1 3 字幕 户选择 字幕语言。能够处理包 含有两种语言字幕的节 目码流 有线数字广播 能 够接收有线数 字电视信号中 1 4 信号接收 的数 字广播节 目 ,并 且在机 顶 盒 前面板可以显示接收状态
频 电 平 的 设 置 和调 整
G T 2 1 20 Y/ 0 - 0 4
1高清晰度有线数字 电视机顶盒技术要求
1 1基 本功 能要求 . 基本 功能 中菜单和 帮助功能 、条件接收 、频道搜 索、系 统工作参 数断 电记 忆 、多语 言伴音 接收 、软件升 级 、数据 广 播功 能为必备 , 频电平 控制 。音频 电平记 忆 字幕 有线 音 数字广播信号接收 、N O V D和恢 复出厂设置功能为可选。具体
败,机顶盒能够恢 复原有程序 或者应能成功再升级 1 0 可 在本地 进行软件升 级
数字 电视用户接收解码 器 ( 顶盒 ) 机 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
增加 了高清的视频指标及相应接 l 。现介绍如下 。 : l
1 1
数 据广播
音频电平
支持数 据广播
能够记忆并保存 不同节 目的音
2
3
可以收看授权的节 目
高标清信号上下变换的实现方法

高标清信号上下变换的实现方法李键【摘要】随着高标清同播频道的开播,我们进入了一个从标清到高清的过渡期.本文具体论述了如何解决信号上下变换的问题:基于信号和文件所采取的硬件或软件的具体实现的方法.涉及板卡的结构、运行的模式以及实际应用中遇到问题的分析等.【期刊名称】《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17)001【总页数】6页(P83-88)【关键词】信号;文件;高清转换平台;软件上下变换器;高标清同播服务器【作者】李键【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播出部,北京,1008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49.17随着高标清同播频道的开播,我们进入了一个从标清到高清的过渡期。
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时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要面临信号上下变换的问题。
在一个高标清同播的系统中,我们需要进行处理的对象将是两大类型——信号和文件,处理的方式则可以采取硬件或软件的手段,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述。
由于我们目前的同播系统是基于信号进行上下变换的,因此选择下面这种高清转换平台来完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板卡的结构。
如图1所示,这个高清转换平台可以对视频信号、音频信号、GPI、CC等进行处理。
视频信号经过矩阵切换以后,板卡可以对其进行上下变换、交叉变换等。
对于音频信号,板卡可以采用水印的专利技术进行处理。
板卡同时还提供测试信号,所有处理好的信号经过嵌入以后,进行输出。
板卡通常提供以下三种运行模式:(1)矩阵模式(Routing Mode)如图 2所示,这是一种最普遍的应用方式。
板卡具有纠错功能,可以从输入的两路信号中选取好的一路进行处理,视频、音频信号是分开进行的。
其中,视频信号经过帧同步以后,进入Scalar处理器,在这里可以进行上下变换、交叉变换、纵横比变换等。
由于这些变换会造成信号的延时,因此在做处理的同时,需要从选取的信号(含嵌入音频)中将音频解嵌出来,经过同步,再送入嵌入器,最后,将音频嵌入到视频信号以后进行输出。
高标清上下变换

高标清上下变换的采样方法和信号处理流程
■ 上下变换的图像质量由两个因素决定:去交织(去隔行)算法
和重采样算法,最后的质量依赖于所选用的算法类型和精度。 上变换应该更关注噪声和边沿的处理,下变换应更关注频谱 和细节。
■ 应用于上变换的去交织算法类型很多,主要有线性滤波和非线
性滤波方式,线性滤波比较简单,占用资源少,效果较差;非 线性滤波复杂,算法精度高,占用的存储和计算资源较多,但 效果好。
高清嵌入音频辅助数据包ID
(2)高清音频采样为24bit、标清为16bit/20bit。 高清音频数据字的比特分布与标清音频数据字的 比特分布不一致。
标清音频数据字分布
高清音频数据字分布
(3)高清音频样值只分布在Cb/Cr通道内, 标清音频样值分布在Y、Cb/Cr通道内。
二 高标清上下变换过程
高清SDI线路驱动器特性
■
高清与标清电视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宽高比、 清晰度、色域以及亮度方程、音频嵌入格 式等方面。
高标清信号格式比较
高标清色域差别
高标清彩条波形比较
■高清与标清SDI音频嵌入格式的差异
(1)作为辅助数据在行消隐期内存放的格式不同。
标清嵌入音频数据格式
高清嵌入音频数据格式
标清嵌入音频辅助数据包ID
谢 谢
下变换模式
下变换,即高清格式变换为标清格式有三种模式。 Letter box:在画面的上下两侧加黑边,保留了全部画面内容,画面比例 正常,但清晰度有损失; Edge crop: 画面左右两侧被剪切,清晰度好,画面比例正常,但损失了 一部分画面内容; Squeeze: 将画面横向压缩,保留了全部画面内容,清晰度好,但画面 产生变形。
主观评价: 分别通过演播室拍摄景物的上、下变换和活动图像序列的上变换来对图像质 量进行主观评价,用接近现实使用环境的视频测试项目重点考核图像经上、 下变换后的:图像清晰度和锐度;图像亮度细节和色度细节;图像层次;图 像的动态范围;实物的色彩还原\质感和逼真程度;图像杂波和干扰等内容 。
高标清同播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要点

随着 电视 技 术 的发展 和 各方 面 的要 应 用 上也 需要 适 当 的方 式处 理 。多种 因 合 ,较少采用 。
求及需求 ,对于从全标清到全高清 的转换 素 的 存在 ,使得 两种 幅 型 的存在 和变 换 也在各个 电视 台逐步 的实现和加快推进 。 对 于播 出各 环节都尤为重要 。
号的产生 、处理、传输及 接收等每一环 节 型 比主要 为 4 : 3 。通过 比较发 现 ,幅型 比 剧或电视 专题 片的下变换 ,但在高清电视 均尤为重要。在信号处理的过程中 , 有几 作为高清 电视与标清 电视的主要区别 , 不 剧或专题片 已带遮 幅的情况下慎用 。 项关键的技术要点需要注意 :幅型 比的控 但有效 区分了高清 电视和标清电视 ,也使 制、 A F D信息 的应用 、色域管理 。 得二者在信号显示上有 了明显的不同。从 高 清 电视 和标 清 电视 在终 端表 现上 原理上来看 ,1 6 : 9的幅型 比显示 的画面更
2 0 7 6 4 5 0 4 0 9 5 7 5 3 6 5 0 6 1 5 5 3 3 4 0 ③ 拉 伸模 式 :将 画面横 向拉伸 ,保
各大 电视 台在构建高标清 同播频道这一方
在电视画面中 ,幅型比的概念主要是 留了全部画面 内容 , 但画面产生 了变形 ,
3 6 5 0 6 1 5 1 9 0 5 0 2 0 7 6 4 5 0 4 4 7 6 7 5 下变换模式 :
1 6 : 9 。无 疑此差别将使得 宽高 比的管理成 条 、裁 切 以及 拉 伸方 式。对 于变 换 中 的 换 , 要求前期高清拍摄应按 4 : 3 画幅取景 ,
高标清 同播指 同频道 以高清和标清两 比转 换对 图像 的损失 ,为观 众 提供 完整
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说明书

GD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技术文件GD/J 092—2020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digital cable televisionset top box of high definition2020-08-31发布2020-08-31实施GD/J 092—2020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1)4 技术要求 (1)4.1 外观结构要求 (2)4.2 功能要求 (2)4.3 图像格式 (2)4.4 一般参数要求 (3)4.5 输入信号与解调性能要求 (3)4.6 邻频道抑制特性 (4)4.7 视频输出要求 (5)4.8 音频输出要求 (5)4.9 视音频同步要求 (5)4.10 使用环境和安全性 (5)5 测量方法 (6)5.1 系统工作参数断电记忆功能 (6)5.2 多语言伴音接收 (6)5.3 软件升级 (7)5.4 音频记忆 (7)5.5 EPG显示的内容、EPG内容的显示方式、EPG的更新 (7)5.6 射频输入反射损耗 (8)5.7 最大、最小接收信号电平 (8)5.8 C/N门限 (8)5.9 频率捕捉范围 (9)5.10 支持符号率范围 (9)5.11 抗微反射能力 (10)5.12 I、Q幅度不平衡解调能力 (10)5.13 I、Q相位差解调能力 (11)5.14 节目转换时间 (11)5.15 抗脉冲干扰的能力 (12)5.16 抗同频单频干扰抑制比 (12)5.17 邻频道抑制特性 (13)5.18 视频输出 (13)5.19 音频输出电平 (15)5.20 音频失真度 (16)GD/J 092—20205.21 音频幅频特性 (16)5.22 音频信噪比 (16)5.23 音频左右声道相位差 (16)5.24 音频左右声道电平差 (17)5.25 音频左右声道串扰 (17)5.26 视音频同步 (17)5.27 工作高温试验 (18)5.28 工作低温试验 (18)5.29 恒定湿热试验 (19)5.30 功耗 (19)5.31 目视检查和操作验证法 (19)参考文献 (20)前言本技术文件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广电总局关于高标清同播制作播出节目制作播出技术要求的若干意见

广电总局关于电视台高标清同播节目制作、播出技术要求的若干意见为推动高清电视健康有序发展,提高高清频道收视效果,规范高标清同播期节目制作、播出的技术要求,提出以下意见:一、台内高清节目主要技术参数要求1、高清节目采集、制作推荐采用4:2:2采样方式。
采用基于DCT帧内压缩编码技术时,码率采用100Mbps或以上;采用MPEG-2长GOP编码技术或新一代压缩编码算法时,码率采用50Mbps或以上。
2、摄像机、监视器色域空间设置应遵循行业标准GY/T 155-2000。
二、图像制作技术要求为最大程度减少幅型变化对高标清同播频道收视效果的影响,高标清同播的图像制作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制作用于同播的高清节目时,在一个节目内或一条新闻内,画面幅型比应当保持统一;二是制作用于同播的标清节目时,原则上不能上下遮幅,如果要制作上下遮幅的标清节目,图形字幕必须位于画面内;三是高清节目制作采用标清素材,在幅型变换时,不应当产生图像变形。
1、新闻类节目该类节目(包括外拍素材、高清演播室图像)按照高清格式制作时,采用16:9构图拍摄、制作,并要兼顾4:3保护框。
2、重大事件转播该类节目均应按高清格式,采用16:9构图拍摄、制作。
3、综艺、电视剧类节目该类节目均应按高清格式,采用16:9构图拍摄、制作。
4、体育类节目该类节目按高清格式,采用16:9构图拍摄、制作。
根据节目需要,兼顾4:3保护框。
5、专题类节目该类节目按高清格式,采用16:9构图拍摄、制作。
根据节目需要,兼顾4:3保护框。
6、广告类节目该类节目应按高清格式,采用16:9构图拍摄、制作。
在制作完成后,也可以提供高、标清两个版本。
三、字幕图标制作技术要求1、采用16:9构图的高清节目,字幕的字体字号应兼顾标清收视效果,或另行制作标清版本字幕。
2、采用4:3保护框构图的高清节目,应将所有字幕、图标放在4:3的保护框内。
3、在台内数字化、网络化成熟的条件下,推荐采用视音频与字幕分离制播方式。
高标清上下变换、幅型变换技术分析与相关考虑

高标清上下变换、幅型变换技术分析与相关考虑中央电视台许钢鸣在广电总局确定了高标清同播作为推进高清技术发展的重要举措之后,广播电视由标清向高清过渡的路线图变得清晰可见,各级电视台将迅速构建高清制播系统,新建的高清制播系统将与原有的标清制播系统共同形成高标清混合制播体系。
一过渡期混合制播体系简要说明新建制作体系倾向于采用全高清、全文件体制,实现网络化制作。
原有制作体系存在的大量标清制作资源,包括磁带制作及非线制作系统,将继续使用直至自然淘汰,以最大限度保护投资。
新建播出系统倾向于支持高标清同播、网络化备播,采用高清播出服务器,以兼容高清、标清文件播出,内部具有信号上下变换功能,可输出高清或标清SDI信号。
原有标清播出系统将继续用于标清频道播出,其播出服务器仅支持标清文件播出,可考虑进行升级到高清播出服务器以支持高清、标清文件播出。
新建或改造节目准备系统以支持线性磁带节目完成文件化,以及视需要增加转码功能,将高清文件下变给原有标清播出系统进行播出。
高清节目需要引用少量标清素材;标清节目也不可避免要引用一些高清素材;高清节目可能在标清频道播出,反之,少量标清节目也可能在高清频道播出,因此,应对上下变换技术提出要求,并对幅型变换方式进行约束;对于信号直播,同理,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二过渡期混合制播体系中高标清上下变换、画面幅型变换相关的技术要点1. 过渡期的播出、制作形态由于标清频道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继续存在,同时,应大力发展高清频道以推动技术、产业升级,因此,过渡期间的频道播出将存在三种播出形态,即:标清播出、高标清同播、高清播出。
节目制作应适配高清频道的发展,逐步提高高清节目的比重,并要兼顾标清频道的播出,目前应主要照顾占大多数的屏幕为4:3的标清接收机的屏幕效果,随着16:9高清接收机的普及,可过渡到优先照顾16:9接收机的屏幕效果。
因此,我们从战略上制定了前过渡期和后过渡期两个发展阶段,前过渡期高清节目制作主要按4:3保护框方式构图,下变换采用两侧切边(Edge Crop)的方式,后过渡期高清节目制作主要按16:9方式构图,下变换采用信箱(Letter Box)的方式。
广电总局关于发布《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一项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发布《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一项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的通知
正文:
---------------------------------------------------------------------------------------------------------------------------------------------------- 广电总局关于发布《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一项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的通知
(2009年11月4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局,总局直属有关单位:
总局组织审查了《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现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推荐性行业标准,予以发布。
标准编号:GY/T241-2009
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上述行业标准由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负责发行(网上电子发行网址为:http:///biaozhun/index.asp),联系电话:(010)86093424。
——结束——。
关于高清、标清信号上下变换问题的探讨

关于高清、标清信号上下变换问题的探讨作者:张丹来源:《硅谷》2013年第07期摘要本文介绍了高标清同播同制作中高清、标清信号上下变换的原理及幅型模式,并结合实际对上下变换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高清;标清;上下变换;幅型变换中图分类号:TN91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41-132-021 背景2009年9月28日,中央一套、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广东卫视、浙江卫视、黑龙江卫视和深圳卫视等9个频道率先进行了高标清节目同步播出,标志着我国开始大规模发展高清电视。
这9个高清频道的开播,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清电视节目和影视剧的制作,带动了高清电视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培养了高清电视市场,同时更是提高了广播电视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为高清电视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阶段,我国的电视节目制作及播出正处在一个由标清向高清过渡的发展阶段。
并非所有的电视台都开通了高清频道,而且现有的高清频道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高清素材播出。
目前大多数电视台还不能完全实现全部节目的高清化制作,相应的高清设备并没有普及到节目制作与播出的各个环节,标清制作与播出仍占据主导地位。
而另一方面,现有的电视信号接收终端也并未完全高清化,还有很多家庭使用的是老式的电视机,并不能接收高清信号。
这种情况下,高清标清信号的相互转换就显得尤为重要。
2 高、标清信号的上下变换2.1 高清和标清信号格式数字电视按清晰度区分,可分为标清电视和高清电视。
我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将1080/50i确定为中国的高清电视信号源标准。
1080/50i指的是图像分辨率为1920×1080,场频为50 Hz,隔行扫描。
采用1080/50i作为高清信号源标准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它可与我国现行的标清信号源576/50i(分辨率720×576,场频50 Hz,隔行扫描)较容易地实现上下变换,从而为顺利地从标清过渡到高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 高标清混合制播图像幅型比变换规范

——19201080/50i,第13行、第576行。
MXF媒体文件AFD信息的嵌入
规定了AFD信息在MXF文件Op-1a(SMPTE 378M-2004)和 Op-Atom(SMPTE 390-2011)两种操作模式的头部元数据 和辅助数据包中的嵌入方式。 基于MXF文件头部元数据的嵌入方式 嵌入MXF Op-1a/Op-Atom 文件头的AFD描述符长度为1 字节,局部标签(Local tag)值为(十六进制) 32.18,项目通用标识(Item UL)值为(十六进制)
一个定义了视频编码帧中有效内容不同幅型比的参数。 素材交换格式 material exchange format;MXF
美国电影与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组织定义的一种 专业音视频媒体文件格式。 垂直辅助数据 vertical ancillary data;VANC
位于串行数字接口(SDI)的场消隐期间的辅助数据。
业蓝光播放器只识别逐帧的AFD。
资料性附录:实施建议
在MXF Op-Atom文件辅助数据包中嵌入AFD时,包含视音频 的MXF文件与包含AFD信息的MXF文件之间是逐帧对应的 (包含AFD信息的MXF的帧元素既包含奇数场的ANC包也包 含偶数场的ANC包)。
鉴于目前非编设备的技术局限,无法为MXF Op-Atom格式
对于高清播出格式MXF Op-1a文件须逐帧携带AFD,以兼 容文件下载到专业蓝光时可携带和播出AFD信息。MXF Op-1a文件头部元数据中,可以携带也可以不携带AFD, 如果携带则整个节目的逐帧AFD只能使用同一个AFD值并
与头部的AFD保持一致。如果头部和逐帧都含有AFD信息,
播出视频服务器会优先使用头部元数据中的AFD,但专
高标清上下变换

格非科技
二 O一O年五月十三日
一 高标清SDI信号 二 高标清上下变换的过程 三 上下变换的模式 四 AFD信息 五 上下变换的评测
三 上下变换的模式
上变换模式
上变换,即标清格式变换为高清格式有三种模式。 Full width:将画面进行纵向剪切,画面比例正常,但损失了一部分画面内容; width:将画面进行纵向剪切,画面比例正常,但损失了一部分画面内容; Pillar box:在画面的左右两侧加黑边,保留了全部画面内容,画面比例正常; box:在画面的左右两侧加黑边,保留了全部画面内容,画面比例正常; Stretch:将画面横向拉伸,保留了全部画面内容,但画面产生变形。 Stretch:将画面横向拉伸,保留了全部画面内容,但画面产生变形。
■ 图像重采样算法精度直接影响最终变换质量。目前下变换主要 图像重采样算法精度直接影响最终变换质量。
有两种方式:空域变换与频域变换。 有两种方式:空域变换与频域变换。 空域变换:主要是通过像素点普通线性或非线性插值来进行重 采样,优点是方法简单,速度快,缺点是质量不高。 采样,优点是方法简单,速度快,缺点是质量不高。由于采样 精度的误差(像素点的缺失,以及采样像素的随机性) 精度的误差(像素点的缺失,以及采样像素的随机性),造成 图像模糊或有烟雾笼罩的感觉。 图像模糊或有烟雾笼罩的感觉。同时对于高亮度细节变换较 快的素材,容易产生闪烁现象。归纳起来即目标图像细节不够, 快的素材,容易产生闪烁现象。归纳起来即目标图像细节不够, 同时抗闪烁程度不高。 同时抗闪烁程度不高。 频域变换:主要是通过对原始图像进行频谱分析, 频域变换:主要是通过对原始图像进行频谱分析,对影响目标 图像的频率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修改,从而达到细节保留与增强, 图像的频率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修改,从而达到细节保留与增强, 同时也抗闪烁的效果。优点是标清图像质量稳定,效果好, 同时也抗闪烁的效果。优点是标清图像质量稳定,效果好,缺 点是速度较慢。 点是速度较慢。
高、标清上下变换器选用中的若干问题

一、前言从目前我国数字电视的进程看,各地标清电视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期间虽然各地陆续有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标清电视还是占主导地位。
由于目前对高清电视系统的投入价格不非,在建立高清电视中心系统时,一方面需要考虑标清信号源的使用问题,另一方面需要考虑把高清节目下变换为高质量的标清节目适用于标清播出,因此,在建立高清系统时,高标清上下变换器的作用也极为重要,上、下变换器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节目质量。
最近,我们通过对目前部分主流高、标清上下变换器的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就高清1920×1080格式和标清720×576格式的上下变换进行探讨,谈一谈对高清、标清上下变换器选用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认识。
二、标清SDI信号2-1、标清SDI信号构成在“CCIR601建议标准”,标清SDI信号又称数字分量视频信号,在625/50扫描标准中,标清SDI信号的宽高比为4:3,采样格式4:2:2,亮度信号的抽样频率为13.5 M,两个色差信号的抽样频率为6.75M,采用10bit量化,有1024级量化电平,数据传输率为270Mb/s (兆比特/秒)。
标清SDI信号隔行扫描格式如图1示所。
每帧总行数是625行,为了避免处理每场中半个数字行,第一场的场消隐期是有效行的前24行,第二场的场消隐期是有效行的前25行,所以每帧的有效行数是576行,定时信息规定在有效视频结束(EAV)和有效视频开始(SAV)期间是数字行消隐时间,音频信号和辅助数据是在场消隐内的行消隐期间传送。
图1:标清信号格式2-2、标清SDI信号分辨率我们通常所说的分辨率是水平和垂直分辨率,垂直分辨与系统带宽无关,垂直分辨主要由每个图像的扫描行数决定,理想的垂直分辨率等于每帧的有效行数。
模拟信号的有效垂直分辨由以下公式得到:NV=KNALNV=有效垂直图像像素,NAL=有效行,K=Kell因子,通常取0.7在模拟625/50扫描标准中,每帧的总行数是625,去除50行场消隐,每帧有效行是575行,则每帧有效垂直分辨率是:NV=0.7×575=402水平分辨与系统带宽有关,模拟电视系统的水平分辨:4/3× NV=4/3×402=536标清SDI信号在625/50扫描格式中,每帧的总行数是625,去除49行场消隐,每帧有效行是576行,在理想的情况下,即图像在垂直分辨率为576像素点,按标清信号4/3的图像宽高比,则每帧的水平有效分辨率是:576×4/3=768。
制作设备高清化升级项目技术要求

求
项目单位: 广播电视台
* * * 年 04 月
制作设备高清化升级项目(第二包)技术要求
一、商务要求 1、具备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具有完成本项目所必需的设备
和专业技术能力,其经营范围应包括广播电视相关业务; 2、投标人为代理商的,必须在投标文件中提供产品制造商
视频输出接口:2×6G HD/SD-SDI(10bit,
2
担商品价值双倍的赔偿;同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追究中标人虚假
应答的法律责任,并连带追究所投产品生产企业的责任。
四、制作设备高清化升级项目(第一包)设备清单及技术要求
序 名称
号
技术要求
单数 位量
系统配置:
HP ZBOOK 15G5
CPU: 英特尔 六核处理器 2.2 GHz(最高睿频
到 4.1 GHz);
调色合成系统
Mini Panel 专业调色台。
台 1
套
EDIUS 9 专用彩色标识剪辑键盘、光电鼠标
EDIUS 9 后期剪辑定制版多彩快捷键专用鼠
标垫
电源:Z8 G4 90 1450W WW Chassis 100V/20A
操作系统: Windows 10 Pro 64 Workstations
Plus ASIA
支持硬件下变换,无需占用 CPU 资源
实时编辑性能:
支持 6 层 1080i GV HQ/HQX 编码高清视频及
多层图文进行实时编辑输出
无带化介质编辑支持:
支持各种源码编辑:XDCAM、XDCAM EX、P2、
lkegami GF、RED、Canon XF 和 EOS 等无带化
格式
含:专用接口及专用鼠标键盘音箱等。
广播电视工程技术标升高的跨步

广播电视工程技术标升高的跨步摘要:2009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了《广电总局关于促进高标清电视发展的通知》([2009]58号),CCTV‐1等9个卫视频道于2009年9月28日开始高/标清同播,这标志着我国大模发展高标清电视进入了实质阶段。
同时,广播影视事业步入“十三五”规划,2019年是由标清向高清过渡的重要阶段。
关键词:新建高清播总控系统规划1.1播总控系统设计原则统一性原则首先,要将应用服务器系统、视音频系统和软件控制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设计的系统无论在流程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应很好的与全台节目生产管理系统融为一体。
安全性原则播出安全性的保障是每个播出系统在设计时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于硬盘的播出系统,硬盘作为最关键、使用最为频繁、几乎是唯一的播出节目源,要充分考虑播出服务器的播出安全、上载节目的正确、节目素材的存储安全、素材迁移的安全等等。
除此之外,视音频系统的安全与备份也要充分考虑。
软件系统要有完备的安全机制与报警措施。
系统设计还要平衡备份与简洁、清晰关系。
高效率原则高效率的业务处理是流程顺畅的保证,为了提高节目送播效率、技审效率等问题,系统设计中需要结合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进行节目的高效技审、转码处理,并提供业务的状态报告。
高质量原则在全程文件化网络制播的模式下,为了保证技术质量,根据播出业务模式和特点,合理确定的媒体文件编码格式、封装格式,在数据流程的关键环节采用合理的质量审核措施,实时对信号和文件的内容和质量进行自动和手动的监控和调整。
实用性原则做到一切面向应用,由应用的实际需求层层下溯,从网络、存储、主机、软件等各个方面对播出系统规模进行量化,设计出实用的系统。
方便性原则如何让使用者得到最大方便并且符合台内播出人员原有的操作习惯是衡量一个系统人机工程的重要指标。
为系统设计完善的备份机制,提供多种操作简易的应急处理方式、友好的软件人机界面,清晰简化的操作流程,尽量贴合操作人员的习惯。
广播电视标准与测量培训资料

求和测量方法
广播电视规划院
行标制定
32
正在征求意见的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
承担单位
说明
1
家庭网络数字版权管理 第 3
部分:实体和域管理
DRM 论坛
行标制定
2
节目分配网络 ASI/DS3 适配器 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广播电视规划院、广播科 学研究院
行标制定
3
电台节目制播质量监测技术规 范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行标制定
姜文波
杨雪培
5
全国广标委下设四个分技术委员会
❖ 广播电视中心分技术委员会(SAC/TC/SC1) 主任:丁文华;秘书长:邓向冬
❖ 无线传输与覆盖分技术委员会(SAC/TC/SC2) 主任:姜文波;秘书长:李熠星
❖ 有线广播电视分技术委员会(SAC/TC/SC3) 主任:马炬;秘书长:秦燕龙
❖ 电影分技术委员会(SAC/TC/SC4) 主任:杨雪培;秘书长:陈晓艺
❖ 广标委秘书处负责汇总并提交科技司。 ❖ 科技司围绕当年总局的科技工作重点,讨论研
究常年征集的建议,拟订项目计划,包括:标 准名称、编制内容、编制时间和承担单位等。 ❖ 总局批准当年的标准项目,下达编制计划。
11
立项
❖ 各承担单位编写任务书/合同书,科技司各 专业处室和分标委组织论证、督促修改。
中广电设计研究院、 中央电视台
2003 行标
5
数字调音台技术指标和测量方 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003 行标
6
广播电视音像资料存储文件格 广播电视规划院、中
式
央电视台
2003 行标
34
正在起草的标准(49项)
序号
高标清上下变换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标准解读

高标清上下变换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标准解读
孙岩;王惠明;马颖超
【期刊名称】《广播与电视技术》
【年(卷),期】2018(45)6
【摘要】本文对GY/T 320-2018《高标清上下变换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标准进行解读,阐述分析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和相关的技术问题,便于标准的理解和使用.【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孙岩;王惠明;马颖超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北京100866;国家新闻出版
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北京100866;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北京1008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49.199
【相关文献】
1.《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标准解读 [J], 刘骏;何剑辉;冯景锋
2.GB/T 38009-2019《眼镜架镍析出量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国家标准解读[J], 张晟涛;张欣
3.GB/T 38009-2019《眼镜架镍析出量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国家标准解读 [J], 张晟涛;张欣
4.行业标准《MPEG-2标清编码器、解码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通过审查 [J],
5.《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与测量方法》标准解读[J], 常江;李厦;高杨;曹志;姜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高清上下变换部分关键技术初探

超高清上下变换部分关键技术初探
方活学;高羽
【期刊名称】《广播电视信息》
【年(卷),期】2022(29)9
【摘要】在当前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期,超高清与高清将长期共存。
因此,超高清视频与高清视频间的相互转换成为必不可少的需求。
将超高清视频与高清视频进行高质量的相互转换涉及众多关键技术点,其质量将直接影响最终节目的品质,故对重采样和逐行转隔行部分一定要采用高精度、高性能的转换算法,才能保证上下变换的节目质量。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方活学;高羽
【作者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
【相关文献】
1.保序部分单变换半群到保序部分变换半群的同态
2.宝利通:双引擎全高清助企业度危机——1080p+720p 50/60帧,高清晰+超流畅,引领高清未来
3.4K超高清节目及下变换高清节目技术质量测试
4.浅析下变换器在超高清和高清同播系统中的应用
5.IP交换为核心的高清/超高清总控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Y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Y/T 320—2018高标清上下变换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for HD/SD up and down converter2018-03-28发布2018-03-28实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GY/T 320—2018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4 技术要求 (2)5 测量方法 (6)参考文献 (18)IGY/T 320—2018II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ICI(北京)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格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葛涛、薛知行、董文辉、张乾、王惠明、潘晓菲、孙岩、马颖超、刘巍、崔斌斌、王卫卫、徐婷婷、黄卓伟。
GY/T 320—2018 高标清上下变换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标清电视信号上下变换器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对于能够确保同样测量不确定度的任何等效测量方法也可采用,有争议时应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适用于高清1920×1080/50/I到标清720×576/50/I和标清720×576/50/I到高清1920×1080/50/I的信号上下变换器的生产、测试、使用和维护。
独立功能的上变换器或下变换器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953 标准清晰度电视4:2:2数字分量视频信号接口(GB/T 17953—2012,ITU-R BT.656-5,MOD)GB/T 31001 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主观评价用测试图像GY/T 155 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值GY/T 157 演播室高清晰度电视数字视频信号接口GY/T 161 数字电视附属数据空间内数字音频和辅助数据的传输规范(GY/T 161—2000,eqv ITU-R BT.1305)GY/T 162 高清晰度电视串行接口中作为附属数据信号的24比特数字音频格式(GY/T 162—2000,eqv ITU-R BT.1365)GY/T 167 数字分量演播室的同步基准信号(GY/T 167—2000,idt ITU-R BT.711-1)GY/T 228 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主观评价用测试图像GY/T 249 标准清晰度电视测试图GY/T 254 高清晰度电视测试图GY/T 283—2014 高标清混合制播图像幅型比变换规范ITU-R BT.500 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Methodology for the subjective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television pictures)SMPTE 2020-1 音频元数据格式和异步串行比特流传输的描述(Format of audio metadata and description of the asynchronous serial bitstream transport)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1GY/T 320—20182 有效格式描述符 active format description;AFD 一个定义了视频编码帧中有效内容不同幅型比的参数。
3.1.2垂直辅助数据 vertical ancillary data;VANC位于串行数字接口(SDI)的场消隐期间的辅助数据。
3.1.3透传 pass through数据内容未发生变化,被传送到下一级设备中。
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NC 辅助数据(Ancillary)AR 幅型比(Aspect Ratio)BNC 卡扣配合型连接器(Bayonet Nut Connector)DIN 德国工业标准的接插连接(Deutsches Institut fur Normung)HD-BNC 高密度卡扣配合型连接器(High Density Bayonet Nut Connector)HD-SDI 高清晰度串行数字接口(High Definition SDI)HDTV 高清晰度电视(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SD-SDI 标准清晰度串行数字接口(Standard Definition SDI)SDI 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TV 标准清晰度电视(Standard Definition Television)4 技术要求4.1 功能和物理接口要求高标清上下变换器的物理接口和功能要求见表1。
表1 物理接口和功能要求GY/T 320—2018表1(续)4.2 HD-SDI输出接口技术要求3GY/T 320—20184HD-SDI 输出接口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HD-SDI 输出接口技术要求4.3 SD-SDI 输出接口技术要求SD-SDI 输出接口技术要求见表3。
表3 SD-SDI 输出接口技术要求4.4 高清输入高清输出视频特性要求高清无变换时输出信号的视频特性要求见表4。
表4 高清输出视频特性要求GY/T 320—2018表4(续)4.5 标清输入标清输出视频特性要求标清无变换时输出信号的视频特性要求见表5。
表5 标清输出视频特性要求4.6 图像质量要求对于GB/T 31001中的高清图像,采用ITU-R BT.500中的单刺激评价方法(质量等级为5分制),对上下变换器下变换后输出的标清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应不低于4.0分。
对于GY/T 228中的标清图像,采用ITU-R BT.500中的单刺激评价方法(质量等级为5分制),对上下变换器上变换后输出的高清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应不低于4.0分。
5GY/T 320—20185 测量方法5.1 测量环境条件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20%~80%。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电压幅度:220V±22V AC。
电压频率:50Hz±0.5Hz。
5.2 电缆均衡5.2.1 测量框图测量框图见图1。
图1 电缆均衡、嵌入音频、格式变换功能、幅型变换功能、AFD辅助数据相关功能、音视频相对延时、音频元数据透传功能、高清输入高清输出视频特性和标清输入标清输出视频特性测量框图5.2.2 测量步骤5.2.2.1 高清输入信号测量步骤如下:a)按图1连接测量仪器和被测设备,其中,测试信号发生器和被测设备之间采用衰减特性为√、在1/2时钟频率点上衰减损耗为20dB的线缆相连;b)测试信号发生器输出高清测试信号;c)被测设备对输入信号进行下变换;d)在波形监视器上监测15分钟,观察图像是否稳定无异常,眼图指标是否符合4.3的要求。
5.2.2.2 标清输入信号测量步骤如下:a)按图1连接测量仪器和被测设备,其中,测试信号发生器和被测设备之间采用衰减特性为√、在270MHz频率点上衰减损耗为40dB的线缆相连;b)测试信号发生器输出标清测试信号;c)被测设备对输入信号进行上变换;d)在波形监视器上监测15分钟,观察是图像是否稳定无异常,眼图指标是否符合4.2的要求。
5.3 嵌入音频5.3.1 测量框图6GY/T 320—2018 测量框图见图1。
5.3.2 测量步骤5.3.2.1 高清输入信号测量步骤如下:a)按图1连接测量仪器和被测设备;b)测试信号发生器输出含8路嵌入音频的高清测试信号,嵌入音频符合GY/T 162的要求;c)被测设备对输入信号进行下变换;d)使用波形监视器检测被测设备输出信号,判断其输出音频是否符合GY/T 161的要求;e)使用音频监听设备监听被测设备输出的音频内容,判断其是否与输入一致。
5.3.2.2 标清输入信号测量步骤如下:a)按图1连接测量仪器和被测设备;b)测试信号发生器输出含8路嵌入音频的标清测试信号,嵌入音频符合GY/T 161的要求;c)被测设备对输入信号进行上变换;d)使用波形监视器检测被测设备输出信号,判断其输出音频是否符合GY/T 162的要求;e)使用音频监听设备监听被测设备输出的音频内容,判断其是否与输入一致。
5.4 格式变换功能5.4.1 测量框图测量框图见图1。
5.4.2 测量步骤5.4.2.1 上变换功能测量步骤如下:a)按图1连接测量仪器和被测设备;b)测试信号发生器输出720×576/50/I格式的标清信号;c)被测设备对标清信号进行上变换;d)使用波形监视器检测被测设备的输出信号,判断其是否为1920×1080/50/I格式的高清信号。
5.4.2.2 下变换功能测量步骤如下:a)按图1连接测量仪器和被测设备;b)测试信号发生器输出1920×1080/50/I格式的高清信号;c)被测设备对高清信号进行下变换;d)使用波形监视器检测被测设备的输出信号,判断其是否为720×576/50/I格式的标清信号。
5.5 视音频信号无变换输出5.5.1 测量框图测量框图见图2。
7图2 视音频信号无变换输出测量框图5.5.2 测量步骤5.5.2.1 高清输入信号无变换输出测量步骤如下:a)按图2连接测量仪器和被测设备;b)使被测设备不对输入信号进行变换处理;c)测试信号发生器输出GY/T 254规定的高清晰度电视测试图信号(简称标准高清测试图)及嵌入音频信号;d)使用波形监视器检测被测设备输出视音频信号,检查输出信号的视频格式、音频格式是否与输入信号一致;e)按照5.15测量视频特性。
5.5.2.2 标清输入信号无变换输出测量步骤如下:a)按图2连接测量仪器和被测设备;b)使被测设备不对输入信号进行变换处理;c)测试信号发生器输出GY/T 249规定的标准清晰度电视测试图信号(简称标准标清测试图)及嵌入音频信号;d)使用波形监视器检测被测设备输出视音频信号,检查输出信号的视频格式、音频格式是否与输入信号一致;e)按照5.16测量视频特性。
5.6 幅型变换功能5.6.1 手动设置幅型变换方式功能5.6.1.1 测量框图测量框图见图1。
5.6.1.2 测量步骤5.6.1.2.1 高清输入信号下变换“信箱模式”幅型变换方式测量步骤如下:a)按图1连接测量仪器和被测设备;b)测试信号发生器输出标准高清测试图;c)手动设置被测设备的幅型变换方式为GY/T 283—2014规定的“信箱模式”;d)被测设备对高清信号进行下变换,使用波形监视器检测被测设备输出信号的幅型,判断其是否符合GY/T 283—2014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