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二从染色体层次描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及性别控制的机理,专题三性状的遗传从基因水平阐述了遗传物质的作用机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专题四生物的变异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指出了遗传物质的改变——变异的现象和类型,专题五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介绍了人类遗传物质的不利变异——遗传病的成因、危害及优生优育措施和遗传物质的研究成果——人类基因组计划
主要学习方式: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影音资料、小游戏、教师点拨等,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5.2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科学

5.2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科学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细胞结构、遗传与进化等知识,对生物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已经掌握了基因的概念,了解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能够理解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的学生对生物学具有较强的兴趣,他们好奇心强,喜欢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学习。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科学探究。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偏好互动式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希望能够通过讨论和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实验材料不足:由于实验材料的限制,部分学生无法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影响了他们对生物变异现象的理解。
3. 教学评价单一:我在教学评价中过于依赖笔试成绩,未能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改进措施
1. 教学内容调整:我将进一步简化生物变异的原因和作用,使用更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例如通过动画或图解来帮助学生理解。
5.2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科学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科学第5章“生物的变异”。本章主要内容包括:
1. 变异的概念与分类:介绍变异的定义,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2. 变异的原因:讲解遗传物质改变和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
- 植物的嫁接:观察嫁接后的植物形态和生长情况,理解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 杂交:通过植物或动物的杂交实验,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理解遗传物质改变和环境因素对变异的影响。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互动式学习: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互动式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和原因。

第五章 第一课 生物的遗传(第一课时)教案

第五章 第一课 生物的遗传(第一课时)教案
学生认真观察并对照自己的父母。
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
学生积极回答。
学生讨论并尝试回答。
学生积极尝试回答。
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
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
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
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
学生积极讨论并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并尝试回答。
学生认真讨论并上台展示,并讲解原因。
让学生通过大致自学了解本课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学会自学。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
课题
生物的遗传(第一课时)单元第Fra bibliotek章学科
科学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方式。
重点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难点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通过学生的自学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与小组间的配合。
课堂练习
1.父母的性状是怎样遗传给子女的()
A.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
B.通过孩子的学习和模仿
C.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
D.通过生殖细胞
2.天鹅的受精卵发育成天鹅,而不发育成丑小鸭,是因为其受精卵含有特有的()
A.性状
B.细胞
C.遗传物质
D.细胞膜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明确一下人的性别是有哪种染色体控制的。
教师通过展示PPT帮助总结。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以下问题:生男生女取决于男性还是女性?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是多少?
教师帮助学生补充总结。

华东师大版初三生物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教案

华东师大版初三生物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教案

初三生物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教学目标:1. 识别遗传与变异,懂得遗传与变异的应用。

2. 说出遗传物质的作用,知道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3. 举例说明基因的作用以及基因工程,说出人类基因组的意义。

4. 知道遗传病,懂得近亲结婚的危害。

5. 列举生物进化现象,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6. 描述健康的概念。

7. 识别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

8. 说出人体七大营养素的作用,描述平衡膳食的观点。

9. 能识别健康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描述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

10. 说出引起冠心病、肿瘤等常见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11. 说出传染病特点,传播的三个环节以及其预防措施。

12. 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13. 了解触电、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14. 了解科学对技术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对社会诸方面的正面影响。

15. 全球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及其产生原因。

16. 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

知识归纳: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 生物的遗传(一)生物的性状1. 性状:包括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如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

有些性状是可见的,有些性状是难以观察到的。

2. 相对性状:不同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常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例如,豌豆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形状有圆和皱。

遗传学中把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

3. 父母的性状是通过他们的生殖细胞遗传给子女的。

动植物的性状主要也是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后代。

(二)遗传物质及传递途径1. 染色体(1)细胞核中有一种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为染色体。

(2)各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

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同一物种又是相对稳定的。

(3)体细胞染色体数成对存在,生殖细胞染色体成单存在,即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1/2。

华东师大2011课标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五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二节 生物的变异》_0

华东师大2011课标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五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二节 生物的变异》_0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D.利用新基因的产生
4. 2008年“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山东省宁阳
县伏山镇选送的“伏春一号黄瓜”和“伏乐长
茄”两个品种共10克种子,也搭载飞船遨游
太空.太空育种的原理是()
A.直接使生物的性状改变
B.引起生物的遗传物质改变
C.使生物的生活习性改变
D.能大大提高种子的生命力
5.嫁接成功的关键是( )
A.确保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韧皮部紧密结

B.确保接穗的木质部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

C.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D.确保接穗的韧皮部与砧木的木质部紧密结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板书。

华东师大2011课标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五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生物的遗传》_2

华东师大2011课标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五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生物的遗传》_2

生物的遗传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感知人的性状,了解什么是生物的遗传,认识到遗传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2、了解染色体的基本特点和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的染色体传递规律,理解人性状由基因决定。

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探究,使学生能利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培养推理能力;2、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及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染色体、DNA等的相关知识,破除迷信思想,建立生命的物质观;2、通过学习人的性别决定的知识,培养男女平等的观念;3、通过“多莉羊”、“整容风波”等事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领悟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生物体具有繁殖、生长发育、应激性、遗传变异等基本特征。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知识和动物和人体、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七上),还在八年级上册学习了生物的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八下学习了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知识,到了在以物质循环、人体自我保护、科学技术社会等为主题的九下分册,在学习了人体自我保健知识后,安排了这一章节,其目的是了解遗传病和优生的自我保护措施,体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最终保护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课程理念。

本节课内容既完整了学生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的认识,也为学习遗传病和优生打下知识基础,而在每年的中考中,有关遗传的知识考点也会常常出现,所以本节内容是比较重要的。

三、重点难点遗传现象、遗传物质及其传递规律和作用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照片】明星一家的照片,学生指出分别是什么明星家庭,以及从哪里看出是一家人。

【问】为什么亲代和子代会很像呢?【生】遗传【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生物的遗传。

(二)新课讲解【问】什么叫遗传呢?【生】书本120页找定义:遗传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形状的相似性。

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知道它们在生物界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3. 培养学生观察生物现象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2. 遗传和变异的普遍性和重要性3. 遗传和变异的原因4. 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5.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原因和实例。

2. 教学难点:遗传和变异的内在联系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遗传和变异的相关问题。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它们的基本含义。

3. 分析遗传和变异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它们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 讲解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5.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体会科学知识的实用性。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7.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内的互动,评估他们对遗传和变异原因的掌握情况。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遗传和变异实际应用例子的分析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通过作业的提交和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吸收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生物学家或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研究的认识。

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掌握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2. 遗传和变异的类型及特点3. 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类型及特点,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遗传和变异的机理,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具体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遗传和变异的相关问题。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亲子代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2. 新课导入:介绍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讲解遗传和变异的类型及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让学生深入理解遗传和变异。

4. 知识拓展:介绍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的机制。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遗传和变异在生物世界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观察和实践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观察实验孟德尔豌豆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遗传规律。

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特征的遗传规律。

反思:学生讨论实验结果,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2. 活动二:小组讨论遗传图解制作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图表制作技能。

过程:学生分组,根据实验数据制作遗传图解,并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解释。

反思:学生评价不同组的遗传图解,提出改进意见。

七、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概念的理解程度。

学生运用遗传图解分析遗传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 第二课 生物的变异(第一课时)教案

第五章 第二课 生物的变异(第一课时)教案
C.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D.经常锻炼的人肌肉变得特别发达,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4.关于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B.遗传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是不普遍存在的
C.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的变异主要指可遗传的变异
D.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用来育种
5.下列变异中,属于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是()
学生认真思考并尝试回答。
通过趣味性的导入使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兴趣。
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新课
第一课时:
一、变异现象
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回答一下什么叫做遗传?
那你知道什么叫做变异吗?
展示PPT不同品种的生物之间的变异。
展示PPT同种生物之间的变异。
图片上的内容能说明什么?
教师补充:各种相对性状都是通过变异产生的,变异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让学生更加主动的思考,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答案。
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将本课学习的内容加以运用,起到巩固提升的作用。
课堂练习
1.下列变异不可以遗传给后代的是()
A.一对夫妇中,丈夫对红绿色不能识别
B.某人常在野外工作,皮肤变黑
C.一对夫妇正常,但小孩长到几岁后被诊断有先天愚型
学生回答:是指亲子代间的相似性。
学生积极回答:是指亲子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
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
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
学生积极回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外界环境;不遗传的变异。
学生积极讨论尝试回答。
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会遗传给后代。
学生认真思考并尝试回答:基因突变。

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

3. 让学生掌握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二、教学内容: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遗传是指生物体的性状传递给后代的现象,变异是指生物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 遗传和变异的类型:按照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可以分为基因遗传和染色体遗传;按照变异的性质,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

3. 遗传和变异的机制:遗传物质DNA上的基因控制着生物体的性状,基因的组合和突变导致了遗传和变异的发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类型和机制。

2. 教学难点:遗传和变异的机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遗传和变异的类型和机制。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探讨遗传和变异的意义和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类型和机制,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生动展示。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遗传和变异的理解。

5.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遗传和变异的理解。

六、教学拓展:1. 介绍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对生物进化的贡献。

2. 探讨现代生物技术在遗传和变异研究中的应用,如基因编辑、基因测序等,激发学生对生物科技的兴趣。

七、教学案例分析:1. 提供一些遗传和变异的实例,如孟德尔的豌豆实验、色盲的遗传等,让学生分析并解释这些实例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2. 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了解遗传和变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农业上的遗传改良等。

八、教学评估:1. 设计一份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测试卷,评估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概念、类型和机制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教案标题: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目标:1. 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遗传和变异对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的影响。

3. 能够运用遗传和变异的知识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物种的外貌差异,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思考。

2. 提问:你认为生物的外貌差异是如何产生的?知识讲解:1. 介绍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基因、染色体、基因型和表现型等。

2. 解释基因的遗传规律,包括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

3. 介绍变异的概念和原因,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等。

4. 讲解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的影响,包括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

案例分析:1. 给出一个关于某种特定性状的案例,如花色的变异。

2. 让学生分析该性状的遗传方式和变异原因。

3. 引导学生讨论该性状在自然选择中的作用和意义。

实验活动:1. 设计一个简单的果蝇实验,观察某种性状在果蝇群体中的遗传和变异情况。

2. 引导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3. 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对物种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拓展应用:1. 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物种,研究其遗传和变异特点,并撰写一份报告。

2. 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对该物种的进化和生存策略的影响。

总结回顾:1. 概括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强调遗传和变异在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中的重要性。

3. 提醒学生在日常观察中关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物种的外貌差异。

2. 实验所需的果蝇和实验器材。

3. 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评估方式:1. 分发练习题,检查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观察记录和数据分析能力。

3. 评估学生通过报告展示的研究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教案建议和指导:1. 在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时,使用生动的例子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和实验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华东师大2011课标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五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生物的遗传》_1

华东师大2011课标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五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生物的遗传》_1

第五章第一节生物的遗传(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亲代与子代间各种性状的比较,认识遗传现象。

(2)认识生物体的各种性状是由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传递的,大致了解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2、过程与方法:(1)构建合作互助课堂,让学生在讨论过程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2)通过合作互助,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等互助或定,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乐观的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热爱科学的情感,学会用科学的知识来理解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遗传现象;了解遗传物质的传递;了解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遗传现象和遗传物质的传递;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小调查】:你比较像你父亲还是母亲?哪里比较像他们呢?(学生例举自身或旁边同学像父母的地方,也有可能会提到自己与谁也不像;或者说不出自己哪里与父母像,此时教师应提示学生从具体细节去回忆,如五官、神态、举动等)【过渡】教师将学生所说的细节都写在副板书上,然后直接告诉学生,这些细节即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且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有不同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

【小结】遗传学上把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强调是相似而不是相同),另外子代与子代之间也有可能出现性状相似的现象,也叫遗传。

【提问】:除了人,其他生物是不是也存在遗传现象?生讨论后回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小结】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思考】为什么生物体会表现出亲子代性状相似的遗传现象?遗传物质存在于哪里?又是怎样传递的?【介绍】17世纪时,有学者认为在人的精子或卵子中有父母性状的缩影,使得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子代个体具备了双亲的遗传性状。

【过渡】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绝对错误的,但是遗传确实跟父母的精子和卵子有关,请回忆生物的生殖过程。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精选3篇)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精选3篇)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精选3篇)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篇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标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各小组准备鼠妇10~16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夹),表,笔,一份实验报告用表。

教师:鼠妇若干只或鼠妇图示。

教学过程: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各小组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各自收集鼠妇为背景,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2、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

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

实验探究结果交流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

总结: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除了探究光这个条件外,还有无其他条件?布置课后作业:有兴趣的小组可在课下对其他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进行探究。

:对于有些班,捉鼠妇的兴致比较高的,可以利用这样的班级多捉几只,在其他没有捉到的班上可以作为示范。

也可以叫这些捉鼠妇能力介绍经验,让学生了解到鼠妇的生活环境。

每个班准备鼠妇情况不一样,有些一个班只捉到一只鼠妇,很难开展活动。

但这节课还得上。

只能利用课内十分钟让他们到一些易找的地方找,如果没找到,这个实验只能通过画图和想像完成了。

但也得尽量提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校园寻找,既可以了解到它们生活的环境,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捉鼠妇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

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3.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变异类型及其实例。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2.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3. 生物的变异类型及实例4. 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生物的变异类型及实例。

2. 教学难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生物的变异类型及实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亲子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引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简要介绍遗传和变异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遗传是指亲子代之间性状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的差异。

3. 讲解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介绍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让学生理解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并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4. 讲解生物的变异类型及实例:介绍生物的变异类型,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举例说明。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变异对生物的影响。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其实例。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介绍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通过对遗传变异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进化的规律。

2. 举例说明遗传变异在农业中的应用:介绍遗传变异在农作物育种、畜牧业改良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了解遗传变异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

七、课堂互动1. 提问:让学生回答关于遗传和变异的一些问题,如:“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的?”,“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有什么作用?”等。

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知道它们在生物界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因,了解基因在遗传和变异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遗传和变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2. 遗传和变异的普遍性和重要性3. 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因4. 基因在遗传和变异中的作用5. 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原因及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基因在遗传和变异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奥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遗传和变异的微观过程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在生物界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3. 分析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因,引导学生了解基因在遗传和变异中的作用。

4. 讲解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它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5.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运用遗传和变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设计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生物》2. 多媒体课件:遗传和变异的微观过程、实际应用案例等。

3. 网络资源:有关遗传和变异的研究成果、实例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普遍性、重要性。

2. 第3-4课时:分析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因,了解基因在遗传和变异中的作用。

3. 第5-6课时:讲解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4. 第7-8课时: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5章第2节生物的变异 第1课时 教案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5章第2节生物的变异 第1课时 教案
事实上,在自然界根本找不到两株完全相同的植物;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动物;也找不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即使是同卵双生的兄弟或姐妹之间也存在一些性状差异。和遗传现象一样,生物界也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
二、变异的类型
1.不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
(1)不遗传的变异
生物的变异,会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将小麦或玉米种子种在贫瘠、缺水的树阴下的土壤中,它们的幼苗会长得很瘦弱,结出的果实会很小;但是,如果将它们的种子种在肥沃、水分和阳光充足的土壤中,它们的幼苗将会长得健壮,结出的果实很饱满。
知道什么是变异现象
理解变异现象的普遍存在
知道不遗传的变异
知道可遗传的变异
了解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
了解基本突变
归纳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
知道有利变异
知道不利变异
观察生物的变异
介绍变异现象
介绍不遗传的变异
介绍可遗传的变异
拓展介绍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
拓展介绍基本突变
引导归纳
介绍有利变异
介绍不利变异
指导观察
课堂练习
华师大科学九年级下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生物的变异 第1课时


学科
科学
年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变异的概念,能举例说出几种常见的变异现象。
2.了解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不利变异和有利变异。
过程与方法: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2.提高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生物变异的事例,增强学生对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和保护意识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5章第2节生物的变异 第2课时 教案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5章第2节生物的变异 第2课时 教案

华师大科学九年级下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生物的变异第2课时章五学科科学年级九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生物的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和作用。

2.了解嫁接的概念和意义。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收集和交流我国遗传育种方面成果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
重点 1.举例说出遗传变异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变异在生产中的应用
难点 1.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2.变异在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神奇果树可结40余种果实被命名为"四十
果之树"
这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呢?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三、变异的意义
1.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1)产生有利于生存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易获得胜利生存下来,并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

产生不利于生存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易失败,甚至导致死亡。

(2)生物可遗传的有利变异逐代积累,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使他们适应新的环境,不断进化。

(3)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
生物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导致生存下来的都是具有有利变异的、适应新环境的生物,这个其实就知道变异在生
物进化中的意

介绍变异在生物
进化中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单元教案版科学学科第九下
应的教具帮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活动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执教时间:
2012 年 3 月
8-9日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教案探索
【课前准备】
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向学生发放一调查表,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某些性状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为学生在上课时的讨论分析材料。

调查表如下:
调查前教师应注意:
1.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表格中的内容,不能为完成作业而随便填写。

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向学生说明如何识别这些性状特征,特别对上眼睑这一特征中的双眼皮、单眼皮,应说明不是美容后的特征。

【教学过程】
引言在了解生物界的丰富多彩之后,有些同学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各种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是否会有共同的规律?比如说,每种生物是怎样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的?最初的生物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演变的?生物能否孤立的生存,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等。

我们将在以后的生物课
的学习中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1.遗传的现象:
对于“遗传”这一词,我们并不陌生。

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许多遗传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儿子的长相像爸爸,等等。

我们知道,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就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这些方面也会有所不同。

这些特征,也就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称为性状。

在课下,同学们对人的一些性状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了这些性状在上下代的连续性。

这种连续性是否也是遗传现象?这些性状在上下代的传递过程中有没有规律?我们先来分析这些性状。

【学生活动】
(1)小组讨论。

每小组选择一项特征,分析该特征在上下代传递中有几种方式。

比如某同学的上眼睑是双眼皮,他的爸爸、妈妈也是双眼皮,这是一种传递方式。

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方式,大家可以根据本小组的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2)全班讨论。

各小组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所分析的性状有几种传递的方式;各种性状在上下代的传递中是否有共同点;将讨论的结果以列表的方式做出小结。

性状与父母相同,或者与父母之一相同,这种现象就是遗传。

用生物学的术语叙述遗传这一概念,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

若性状与父母不同,叫做什么?子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于父母的性状?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讨论。

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同学们在自己身边到处可以遇到。

但是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如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
豆”?生物是怎样把自己的性状传给下一代的?或者生物通过什么途径把自己的性状传给下一代?
提出问题,讨论:父母能否直接将具体的性状传给孩子?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什么?
我们在了解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时已经知道,每个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而每个受精卵又是由卵细胞和精子融合而成的。


从生殖发育的过程看,联系父母与子女的结构是生殖细胞。

所以,我们可以说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传给后代的。

同样,各种生物也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性状传给后代的。

提出问题:一个小小的生殖细胞为什么可以决定后代具有什么性状?我们必须研究细胞内部的结构和细胞所含有的物质。

2.染色体和基因:
(1)染色体:
科学家在研究细胞时发现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就将这种物质称为染色体。

科学家还发现各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

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展示人的染色体和果蝇(雌)染色体图:不同生物染色体形态不同。

展示几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不同生物染色体数目不同。

提问:从以上四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各种不同物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

同一物种又是相对稳定的。

——体细胞染色体数是生殖细胞染色体数2倍,或者说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1/2。

进一步研究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现体细胞中总有每两条形态大小相同,可以配成对,所以人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46条,配成23对,玉米体细胞中有染色体10对。

提出问题,讨论: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怎样变化的?
这样,孩子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与父母的相同了。

就我们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来说,其中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

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这样重视染色体的变化?——这是由于染色体数目规律的变化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又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受精卵中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由受精卵经过发育形成的孩子的细胞中就具有了父母双亲的染色体或者说父母双亲的遗传物质了。

父母的遗传物质就是这样传给了子女。

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叫做核酸。

同学们在广播、电视和报刊上听到看到的DNA就是核酸的一种。

提出问题:每种生物都有许多性状,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怎样控制这些不同的性状?
(2)基因:
“基因”这一名词,同学们也不陌生。

但是它到底是什么?它与生物性状有什么关系?
科学研究发现,生物的不同性状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

我们常说的基因是指位于染色体上的分成若干小单位的遗传物质,这些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小单位叫做基因。

如:豌豆的花有红色、白色,茎有高、矮,人的上眼睑有双眼皮、单眼皮,等等,是由不同基因决定的。

基因是染色体上遗传物质的小片段,所以基因也与染色体相同,
提问:父母都是双眼皮,体细胞中成对基因会有几种情况?
(1)父亲的基因AA,母亲的基因AA,会不会生出单眼皮的后代?
(2)父亲的基因AA,母亲的基因Aa,或父亲的基因Aa,母亲的基因AA,会不会生出单眼皮的后代?
(3)假如,父亲的基因Aa,母亲的基因Aa,会不会生出单眼皮的后代?这种后代是怎样产生的?
示投影片:教材P.133图V-3。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会不会有这种情况,父母都是单眼皮,生出一个双眼皮的孩子?要说明可能或不可能的理由。

留一个小作业,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学到的知识对投影片所示的(1)、(2)、(4)、(5)等几种情况进行分析。

4.遗传病与禁止近亲结婚:
禁止近亲结婚是我国婚姻法的规定。

为什么将遗传病与婚姻法的规定联系起来?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遗传病。

请同学们看课本P.133下面的图。

这是一个先天性愚型病患者。

这种病人的患病特征主要是天生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坐立走都很晚,只会说“爸”、“妈”单音节词,有的缺少抽象思维的能力。

这种疾病是天生的,但得这种病的孩子的父母可能是正常的。

那么,患者患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经过研究发现,患者的父母产生的生殖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使患者一生下来就有这种疾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遗传病。

(1)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疾病为遗传病。

遗传病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不具有传染性。

目前,已经了解的人类遗传病有4000余种,如白化病、色盲、血友病等。

其中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