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主要参考文献
动物营养学绪论
• 营养学:物质资源利用科学
营养学
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
环境的质量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Sun
Feed Mills
Animals
N2 Crops
Decomposers Food Processing
Soil People Fertilizer Plant
P Deposit
Figure 2 Remodeled Food Chain ( Based on Lanyon,1996)
三、动物营养学
4、与动物营养学关系密切的学科
《饲料与饲养学》 《普通化学》
《动物生物化学》
《动物生理学》 《数学》 《土壤学》
《生态学》
《微生物学》 《畜牧经济学》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第二节
动物营养与动物生产
一.动物生产的特点
二.动物营养在食物链中的作用
三.动物营养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 四.动物营养在饲料工业中的作用
• 维持食物链的正常运转和维护生态平衡的 重要成员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二、动物营养在食物链中的作用
1、提高动物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2、调控养分的摄入和排泄量,影响环境质量; 3、保障动物产品对人类的食用安全。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三、动物营养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
1、保障动物健康
2、提高生产水平
1810年,Thaer(德国)提出了饲养标准的雏形--“干 草价”,为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需要量的确定奠 定了基础。 1824年,Prout(法国)将有机体的成分分为蛋白、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类,后来才加上维生素和矿 物质。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一、历史——三阶段
• 阶段二: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40年代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部分复习思考题一、术语与概念二、思考题1.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2.什么叫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及非必需氨基酸?猪、禽各有哪些必需氨基酸?3.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4.比较抗生素和益生素的作用及发展前景。
5.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6.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原理的异同。
7.水在动物体内的作用。
8.水的质量包括哪些指标?与动物的营养有何关系?9.孕期合成代谢的含义与生物学意义。
10.必需脂肪酸的概念、作用及来源。
11.生长肥育动物的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有何关系?12.生产实践中怎样考虑单胃非草食动物维生素的需要?13.动物营养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主要方法。
14.各种动物机体化学成分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对研究营养需要有何作用?15.各种矿物元素的主要缺乏症及其机理。
16.各种维生素的主要缺乏症及其机理。
17.如何用析因法来确定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18.如何合理应用饲养标准。
19.如何应用动物营养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动物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如何提高饲粮的适口性?21.论述“维持营养需要”在实际生产中的意义。
22.论述母猪怀孕期和哺乳期营养的差别。
23.论述产蛋家禽的钙磷营养特点。
24.论述单胃非草食动物和反刍动物在消化营养上的主要差别。
25.论述矿物质的营养特点。
26.论述采食量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
27.论述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28.论述饲料添加剂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及发展方向。
29.论述养分间的相互关系及饲粮养分平衡的意义。
30.论述热应激时动物的热调节的途径及缓解热应激的营养措施。
31.论述能量与三大有机养分的相互关系及实践意义。
32.论述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33.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精)
《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概述(1)课程属性及课程介绍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动物营养学是在普通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和提示和阐明动物生存、生产或做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研究确定不同生产形式下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评定各类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研究和阐明各种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代谢特点、动态平衡、动物生产效率及生产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动物营养与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求和改进动物营养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动物营养学重点阐明动物摄入和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及其与动物生命活动的关系,揭示动物利用营养物质的量变质变规律,是从事动物生产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南。
(2)适用对象:本校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学生。
(3)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先修课程: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后续课程:饲料学、饲料添加剂学、配合饲料学、猪生产学、牛生产学、羊生产学、禽生产学2.教学目的、意义、任务通过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及其对动物的营养作用,营养物质缺乏或过量对动物健康和生产的影响,不同种类、不同生理状态和生产水平的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以及影响其需要量的因素,从而掌握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理论基础,具备分析和解决动物生产实践中的饲养问题的理论知识。
3. 主要教学方法、手段: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分析、讲解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实践教学采用任务式、参与式;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手段。
4.教学中注意的问题:教材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5.学时与分配总学时: 70理论教学 50学时占全部学时的80%实验教学 20学时占全部学时的20%6.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通过实验课及教学学习和操作技能锻炼,掌握饲料常规成分分析、纯养分分析、饲料卫生指标、快速检测分析的操作方法,熟悉实验室目前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并掌握和了解当前仪器分析技术的有关仪器操作(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定氮仪、氨基酸分析仪、测热仪、动物血液生化分析仪等)、动物试验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实施方法、以及本专业实验仪器设备的配套建设。
动物营养学基础:绪论、第一章 动物与饲料的组成
光能
返节
空气
CO2、CH4 O2
草食动物 肉食动物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S2O
CO2
CO2 N2O
NH3 能H2等S
H2S 能等
摄入有机物
杂食动物
(混合消费者)
燃 火烧 山
水蒸腾
死亡水死亡来自饮排泄水
死尸残物
活
10
糖类物质 植物: 大部分70%左右
图
有机物 (碳水化合物) 动物: 小于体重的1%
维生素
核酸 有机酸
(二)六大概略养分:见下图 P7
饲料样本
100-105℃
水分
干物质(剩余部分)
(失去部分)
550 ℃左右
粗灰分
有机物(失去部分)
(剩余部分)
粗蛋白质 (含氮化合物)
无氮化合物
乙醚浸提
六大概略养分概念
动物营养学基础
绪论
一、动物营养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二、本课程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三、主要参考资料(课外阅读材料)
一、动物营养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Animal Nutrition
(一)动物营养学概念:
1.动物营养: P1 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饲料中
的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生产产品的 过程。
社,1981. 4.饲料添加剂,张艳云等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5.L.A.Maynard etal.,Animal Nutrition(7th ed),1979.
6. A.A.Bondi, Animal Nutrition,1987.
7. McDonald etal. , Animal Nutrition(6th ed) [其他动物营养学、家畜饲养学、Feeds and Feeding、
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
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营养需求、营养物质代谢和营养性疾病的学科,是动物生产和兽医临床领域的重要基础科学。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动物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后续从事动物营养与健康、饲养管理、饲料配制等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动物营养学的基本理论、营养需求和营养物质代谢;2、熟悉动物营养与健康、饲料配制、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关系;3、了解动物营养研究的最新进展和营养性疾病的防治措施;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率。
三、课程内容1、动物营养学基本理论: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消化生理、吸收和代谢等;2、动物营养需求:包括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不同生理状态的营养需求、环境因素对营养需求的影响等;3、营养物质代谢: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互作;4、动物营养与健康:包括营养与免疫、营养与生殖、营养与生长发育、营养与氧化应激等;5、饲料配制:包括饲料原料的选择、饲料配方设计、饲料加工工艺等;6、饲养管理:包括饲养方式的选择、饲养环境的控制、饲养过程中的营养管理等内容;7、动物营养最新进展与营养性疾病:介绍动物营养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营养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基本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及实例分析;2、课堂讨论:针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3、实验操作:进行相关实验,掌握动物营养研究的基本操作技能;4、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课堂测验和作业: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参观养殖场、饲料厂等实际生产场所,了解生产实践中的营养问题;2、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设计,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实验研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3、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了解动物营养研究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动物营养学》教案
《动物营养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动物营养需求的种类和作用。
3. 学习动物营养素的代谢和利用。
4. 探究动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5.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营养素的定义和分类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2. 动物营养需求的种类和作用能量的需求和代谢蛋白质的需求和代谢脂肪的需求和代谢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和代谢3. 动物营养素的代谢和利用消化吸收过程营养素的转运和代谢途径营养素的生物学价值评价4. 动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营养不足和过剩对动物健康的影响营养与生长发育的关系营养与繁殖的关系5. 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动物饲料的配制和评价动物营养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数据分析方法和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操作法:进行营养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练习题: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动物营养学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实验设备: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最新的研究动态和信息。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理论课和16次实验课。
2. 进度安排:理论课:每周2课时,共计8周完成。
实验课:每周2课时,共计8周完成。
七、教学要求1. 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统计学等。
3. 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效果:掌握动物营养学的基本理论,能够进行简单的营养分析和实验操作。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营养学的的基本概念、营养需求的种类和作用、营养素的代谢和利用、动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主要参考文献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主要参考文献[1]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 动物生物化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3[2] 陈天乙编著. 生态学基础. 南开大学出版, 1995[3] 崔启武等著. 生物种群增长的营养动力学. 科学出版社, 1991[4] 东北农学院主编. 家畜饲养学. 农业出版社, 1979[5] 冯仰廉. 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6[6] 呙于明主编. 家禽营养与饲料.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7] 韩正康等编著. 反刍动物瘤胃的消化代谢.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88[8] 华南农业大学主编. 养牛学. 农业出版社,1987[9] 李平化译. 饲喂酶制剂可减少粪便.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2[10] 李同洲、藏素敏. 猪营养与饲料.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9[11] 李正银等. 我国27省、市、自治区水中矿物元素含量. 海军军事医学, 1992[12] 李正银等. 我国29省、市、自治区土壤中矿物元素分析. 海军军事医学,1992[13] 卢德勋. 反刍动物营养调控理论及其应用. 内蒙古畜牧科学特刊, 1993[14] 陆天华译. 营养学家在未来日粮设计中的作用.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92[15] 罗绪刚、刘彬. 荷兰猪饲粮中微生物植酸酶应用研究及相关环境问题的一些情况. 饲料营养研究进展, 1998[16] 马瀛洲. 影响马海毛生产的饲料营养成分. 国外畜牧学——饲料,1994[17] 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家畜生理学. 农业出版社, 1980[18] 沈同、王镜岩主编. 生物化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19] 四川农学院教务处. 四川猪饲养标准. 四川农学院科学研究报告. 1982[20] 宋育主编. 猪的营养.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21] 王秋芳等译. 泌乳(美国B.L.拉森主编). 农业出版社, 1992[22] 王文君、张维军. 平衡猪氨基酸营养——减少氮排出的有效途径. 饲料工业, 1998[23] 吴东儒. 糖类的生物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24] 吴晋强等编著. 动物营养学. 安徽科技出版社, 1986[25] 萧定汉主编. 奶牛疾病监控.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4[26] 许振英主编. 家畜饲料学. 农业出版社, 1979[27] 许振英主编. 动物营养进展.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28] 袁森泉译. 应限制饲料中的养分含量.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3[29] 张克英译. 猪饲料的风味问题:如何提高日粮总的适口性.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4[30] 张乔主编. 饲料添加剂大全.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31] 张子仪. 规模化养殖业及饲料工业的生态文明观.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1997[32] 周毓平译(Scott, M.L.等著). 鸡的营养. 北京农业大学, 1989[33]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饲料生物学评定技术.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3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鸡的饲养标准.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6[3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奶牛饲养标准.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6[3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肉脂型猪的标准. 上报稿. 1988[3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瘦肉型猪的饲养标准. 上报稿. 1988[38] 周建民等译. NRC奶牛营养需要(第六版). 科技文献出版社, 1992[39] 许振英. 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养猪, 1992[40] 周文田译. 饲料风味如何影响动物的行为.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5[41] Φ.RSKOV E.R..1988. Feed science. E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42] Adams, C.A..1999.Nutritions. Food Components in Health and Nutrition[43] Aheren, F.X..1997. Rethinking the sow’s protein and energy requirements:gestation feed. Pig International, Sep[44] Aheren, F.X..1998. Protein and energy requirements of nursing sows:lactation feeds. Feed Management, Jan[45] Ammerman, C.B., D.H.Baker and A.J.Lewis. 1995. Bioavailability ofNutrients for Animals—Amino Acids, Minerals, and Vitamins. cademic Press [46] Bock, H.D., B.O.Eggum., A.G.LOW. , O. Simon, and T. Zebrowska.1989. Protein in Farm Anim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EB Deutscher L andwirtschafts verlag Berlin[47] Bondi Aron A. 1987. Animal Nutrition. A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48] Book, H.D., B.O.Eggum, A.G.Low, O.Simon, and T.Zebrowska.. 1989.Proterin Metabolism in Farm Anim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EB Deutscher Land wirtschafts-Verlay Berlin[49] Burgstaller, G.1985.Praktische Schweinefütterung, Auflage Verlay EugenUlmer[50] Cheeke P.R.1999.Animal Nutrition-Feeds and Feeding(Second edition),pp.267.Prentice-Hall, Inc[51] Colebrook, W.F., and P.J.Reis. 1969. Relative value for wool growth andnitrogen retention of several proteins administered as abomasal supplements tosheep. Aust.J.Bio.Sci.22:1507~1516[52] English.P.R., V.R.Fowler, S.Baxter,B.S mith.1988. The Growing andFinishing.Pig: Improving Efficiency. Farming Press[53] Ensminger, M.E., I.E.Oldfield & W.W.Heinemann.1990.Feeds & Nutrition.TheEnsminger Publishing Company[54] Iji, P.A.and D.R.Tivey.1998.Natural and synthetic oligosaccharides in broilerchicken diets. World’s Poultry Science Joural.54:129[55] Chesuorth, J.1992.Ruminant Nutrition.CTA Macmillan[56] Kirchegessner, M..1987.Tierernaehrng, 7 Anflage..DLG-Verl-lag-GmbH[57] Kirchegessner, M.1994.Tierernaehrung, 8 Auflage. KLG-Verlag-GmbH[58] Maynard, L.A.,J.K.Loosli, H.F.Hintz and R.G,Warner.1979.Animal Nutrition 7thedition.Me Graw-Hill Book Company New York[59] McDoald, P.1988.Animal Nutrition (4th edn).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60] McDonald P.,R.A.Edwards,J.F.D.Greenhalgh, C.A.Morhgan.1995.AnimalNutrition(Fifth Edition).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61] Mcdowell, L.R.1989.Vitamins in Animal Nutrition.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New York[62] Merts, W.1987.Trace Elements in Human and Animal Nutrition. V ol.1 and V ol.2,Academic Press Inc[63] Meyer, H.,K.Bronsch,and J.Leibetseder.1993.Supplements Zu V orlesungen undVbungen in der Tierernahtung,B,.überarbeitete Auflage.Verlag M.& H.Schaper Alfeld Hannover[64] Mitchell,H.H.1962,parative nutrition of man and domesticanimals.V olume I,Ⅱ.Academic Press,New York and London[65] NRC.1994.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Poultry(9th edition),pp.4[66] NRC.1998.Nutrients Requirements of Swine.National AcademyPress,Washington,D.C.[67]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9.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Dairy Cattle, 6thRevised ed.,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68]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4.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Poultry,9th.Revised ed.,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69]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6.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Beef Cattle, 7thRevised ed.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0]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8.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Swine,10th Reviseded.,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5.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Sheep.NationalAcademy Press, Washington,D.C.[72]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1.Nutritional Energetics of DomesticAnimals.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3]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8.Nutrition Requirements of Dairy Cattle, 6thRevised ed.,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74]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4.Nutrition Requirements of Poultry,9th .Revised edn.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5]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8.Nutrition Requirements of Swine,10th.Revised edn,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6] NRC.1998.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Swine.(10th Rev.Ed.).National AcademyPress[77] Pollmann,D.S.et al.1986.Probiotics. In pig dies.In Recent Advances in Animalpollution diets for monogastric animals.In Proceedings of First[78] Pond W.G.et al.1995. Basic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ing(4th edn).John Wiley& Sons[79] Pueschner,A.and Simon,O..1988.(4.,Veberarbeitete Auflage),Grundlagen derTierernaehrung.VEB.Gustav Fischer Veklag.Jena[80] Rook, J.A.F., Thomas, P.C.1983.Nutritional Physiology of farm animals.Longman Group Limited.London and New York[81] Ryder,M.L.,and S.K.Stephenson.1968.Wool Growth.New York.AcademicPress,Saddle River,NJ07458[82]Underwoon,E..1981.The Mineral Nutrition of Livestock,2nd monwealth Agricultural Bureau[83] Ways,V.W.and Muir, W.M.1979.Efficacy and safety of feed additive use ofantibacterial drugs in animal production.Can.J.Anim.Sci.59:447~456[84]Han,In K.1996.Recent advances in animal nutrition and production of lowpollution diets for monogastric animals.in Proceedings of First China/Korea Joint Symposium on Recent Advances in Animal Nutrition & Feed Technology.P.9-30.China Agri.Univ.Press[85] Faverdin P. and N.Bareille,1999,Lipostatic Regulation of Feed Intake inRuminants,in Regulation of Feed Intake, pp.89-102, Edited by D.van der Heide et al., CABI Publishing, CAB International[86] Forbes J.M.,1999,Natural Feeding Behaviour and Feed Selection, in Regulationof Feed Intake, PP.5 Edited by D.van der Heide et al., CABI Publishing, CAB International。
反刍动物营养学莫放常用资料
一、பைடு நூலகம்言
1.学习反刍动物营养的目的 1)丰富动物营养知识 理论提高 反刍动物蛋白质、能量需要评定新体系 实验技术方法的了解 饲料蛋白质降解率测定,
人工瘤胃技术 2)提高利用知识解决生产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己工作中的竞争力 为什么反刍动物易患酸中毒,通过饲料、饲
养如何避免? 如何合理安排反刍动物饲养制度?
反刍动物营养学参考读物
Agricultural and Food Research Council (AFRC). 1992. Report No.9. Nutritive requirements of ruminant animal: Protein. C. A. B. International.
影响瘤胃pH的因素:
The rumen and its mpicHrob值es. 呈规律性变化,取决于日粮的类型和采食的时间,
表 大麦类型对瘤胃pH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Orskov,1974)
渗透压 N为H2350的~38浓0毫渗度透:摩氨尔/千氮克,的瘤胃含中的量NH变3, 动较大,浓度一般为10~50毫克/100毫升,
The Energy Metabolism of Ruminants 2nd ed.
5, 正常值为6~7;饲喂后1~1.5小时达到峰值,大体上反映饲料的含氮量及
蛋白质转化为微生物蛋白和VFA;
饲料蛋白质的可溶饲性和料降蛋解特白性.质的可溶性和降解特性.
终产物: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终产物是VFA,CO2,CH4,NH3 唾液: 瘤胃液被胃壁吸收后,以唾液的形式分泌到瘤胃中,
补充瘤胃液的损失,同时唾液的pH值为8~9, 可以中和瘤胃的酸环境,起缓冲作用, 此外唾液也含有营养物质如尿素的再循环
《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授课专业:动物科学学时数:40 学分数:2.5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本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必修课程。
动物营养学是阐明营养物质摄入与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
通过研究摄入营养素对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揭示动物利用营养物质的量变质变规律,为动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南。
该课程是理论性较强的科学,是继数学、物理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及试验设计、计算机应用等课程之后开设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介绍动物营养学的基础原理和基本方法及其在动物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其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是使学生(1)掌握不同种类的动物对饲料中养分的摄取、消化、吸收、代谢等过程的量变规律及其特点;(2)掌握饲料养分的生理功能及养分间的相互关系;(3)掌握不同种类、不同生产目的的动物在不同条件下的营养需要以及估计和评定营养需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掌握影响动物利用饲料或养分的因素及其解决途径;(5)了解动物营养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掌握初步的科研技能、资料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和应用的方法,培养初步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绪论(1学时)掌握营养与营养学的概念、动物营养学的任务;了解动物营养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学习方法及其与有关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生产实践应用的意义和作用等。
第一章营养物质及其来源(3学时)主要内容: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基本功能;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组成及其比较;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
要求:理解与熟练掌握(1)动物与饲料的相互关系;(2)动植物的化学组成及其差别比较;(3)动物、饲料中的主要养分,尤其是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方案中的六大成分的概念。
一般了解与掌握饲料养分的一般功能和表示方法等。
(4)影响动物、饲料中主要养分的因素。
难点:动植物的化学组成及其差别比较第二章动物的消化生理及消化力(3学时)主要内容:饲料的可消化性;动物的消化力以及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动物营养学》课件
02
动物营养需求
蛋白质需求
总结词
蛋白质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营养素,对动物生长发育、组织修复和维持生理功能具 有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蛋白质是动物细胞和组织的主要构成成分,参与酶的合成和代谢,对动物的免疫 系统、肌肉和骨骼发育等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生长阶段的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量 不同,应根据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生理状况等因素合理供给。
乳制品
如鲜奶、奶粉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是幼畜和 小型动物的主要营养来源。
工业饲料
配合饲料
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将多种饲料原 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饲料,方 便使用。
预混料
一种添加了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 料,主要用于补充动物对微量元素的 需
04
动物营养与健康
营养与免疫
动物营养学的重要性
保障动物健康
合理的营养供给可以预防或减轻动物疾 病的发生,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
改善产品质量
合理的营养供给可以改善动物产品的 品质和风味,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
品的需求。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优化动物的营养供给,可以显著 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如生长速度、 产蛋量、产肉量等。
保护环境
优化动物的营养供给可以降低养殖业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排泄物的 排放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营养与免疫系统关系密切,良 好的营养状况可以提高动物免
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营养素对免疫系统的正常运 作至关重要,缺乏这些营养 素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
合理配制饲料,确保动物获得 充足的营养,是提高动物抗病 能力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措施。
营养与繁殖
繁殖是动物种群延续的关键,而营养 对动物的繁殖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动物科学专业参考文献
动物科学专业参考文献在撰写有关动物科学专业的文档时,为了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需要引用一系列参考文献作为支撑。
以下是一个针对动物科学专业参考文献的概要,主要涉及以下10个方面:1.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 张洪英, 沈维军, 蒋桂韬. 动物营养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8.* [2] 蒋宗勇, 林映才, 杨玉芬. 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进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2. 动物繁殖与遗传育种:* [3] 黄路生, 孙鏖, 王峰. 动物繁殖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4] 熊家军, 陈明新. 动物育种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2.3. 动物环境与生态健康:* [5] 张卫宁, 贾永萍. 动物与生态环境[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6] 陈启军, 王梦芝. 动物生态健康养殖[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4. 动物生产与管理:* [7] 王立刚. 现代畜牧业生产与管理[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6.* [8] 李晓峰, 张春艳. 动物生产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5.5. 动物医学与兽药学:* [9] 杨志强, 王红宁. 兽药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5.* [10] 崔艳红, 马政生. 现代动物医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6.6. 动物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 [11] 王全军, 李莉. 动物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8.* [12] 刘健华, 张秀英. 现代动物生物技术与基因组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7. 野生动物保护与生态学:* [13] 李鹏飞, 王立新. 野生动物生态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7.* [14] 马鸣, 王梦军.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5.8. 比较动物学与进化生物学:* [15] 王梦军, 刘力宽. 比较动物学史[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8.* [16] 李宗芸, 黄美燕. 进化的脚步:比较动物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9. 实验动物学与动物模型研究:* [17] 刘小林, 李喜旺. 实验动物学基础[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 [18] 张海峰, 王立新. 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10. 动物科学教育与实践:* [19] 王梦军, 张海峰. 中国动物科学教育发展报告[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9.* [20] 朱昊, 朱铭佳. 动物科学实践教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这些参考文献提供了有关动物科学专业各个方向的全面知识和研究进展,是撰写有关动物科学专业文档的重要参考来源。
《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32S44X学分:3周学时:4总学时:68开课学期:4.1开课学院:海洋学院英文名称:Nutriology of animal适用专业:水产养殖专业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修读条件: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网络课程地址: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水产系二、课程简介课程内容概要、修读意义:动物营养学主要介绍动物所需各种营养物质的营养作用与营养缺乏症、饲料营养价值与饲料加工利用、饲养标准及日粮/配合饲料产品设计、产品质量管理等内容。
既是饲料生产的必备知识,又是饲料工业生产的技术核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基本理论,能配制日粮/设计配合饲料产品;进行日粮营养诊断,处理常见问题;会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动物营养学的专业基础课有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学及动物生理学等,在掌握养殖动物营养生理特别是消化生理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化学、统计学知识,才能更加深入的理解动物营养学的基本原理,进而更好的理了解人工配合饲料的配置。
三、教学目标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养殖动物的营养生理和营养需求,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其生理功用,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了解养殖动物的摄食、消化吸收和物质代谢过程。
同时了解饲料配方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学会配合饲料的品质管理与评价方法,会进行日粮营养及饲料原料常规分析操作。
知识目标:了解最新动物营养研究动态;掌握主要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营养原理;掌握各营养素在动物中的消化、吸收及代谢过程;掌握动物的能量流程及对各营养物质的营养需要;掌握动物营养研究方法;掌握饲料配置原则及评价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综合运用营养学知识设计小实验,解决一个营养学问题。
素质目标:基本具备营养学知识,能够在生产实习及未来工作中综合运用。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应体现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基本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课外学习任务及要求等内容)五、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号六、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请明确说明教学过程考核方式和期末考核方式,各项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原则上平时成绩比重不低于50%。
动物营养学(讲义)
研究生课程讲义动物营养学第二版王康宁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二OO二年十月目录第一章序言第二章动物营养研究方法概论第一节前言 (1)一.研究内容 (1)二.研究方法 (1)第二节化学分析法 (2)一.饲料成分 (2)二.动物组织和血液成分 (2)三.动物粪便及成分 (2)第三节消化试验 (2)一.进展 (2)二.试验要点 (3)第四节平衡试验 (4)一.作用 (4)二.能量平衡 (4)三.N平衡 (7)第五节饲养试验(生长效应法) (7)一.作用 (7)二.原理 (7)三.使用原则 (7)四.试验设计的注意事项 (7)第六节试验技术 (9)一.同位素示踪及同位素稀释技术 (9)二.外科造瘘技术及吻合术 (9)第三章饲料养分营养价值的评定第一节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 (11)一.引言 (11)二.评定方法的历史回顾 (11)三.AA生物效价的评定 (12)四.反刍动物蛋白质质量评定新体系 (15)五.国际上推行的反刍动物蛋白质新体系 (17)第二节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生物效价的评定 (17)第三节饲料能值的评定 (19)一.概况 (19)二.饲料有效能的实测 (19)三.用可消化养分间接推算饲料有效能 (21)四.根据饲料化学成分预测饲料有效能 (24)第四章动物养分需要量的评定第一节能量需要量的测定 (30)一.反刍动物 (30)二.猪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32)三.禽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34)第二节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量的评定 (35)一.反刍动物蛋白质需要量的评定 (35)二.猪蛋白质、氨基酸需要量的评定 (37)三.禽的蛋白质、氨基酸需要量的估计 (43)第三节维生素及矿物元素需要量的评定 (51)饲粮配合的技巧及示范 (55)一.饲粮配合的技巧 (55)二.饲粮配方试例 (55)三.可以添加合成氨基酸时的配方方法 (56)四.合理确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量 (56)饲料原料价格的合理估计方法 (56)一.估计方法的原理 (56)二.现在我们计算菜籽粕的适宜价格 (57)第一章序言一、动物营养学的目的、任务动物营养——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Animal Nutrition讲稿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营养课程组目录绪论第一篇动物营养原理第一章植物与动物的组成§1 植物与动物的成分§2 植物与动物组成成分的差别第二章动物及饲料§1 动物与植物的关系§2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第三章水的营养§1 水分在体内的分布§2 水的生理功能§3 水分的来源与排出第四章蛋白质营养原理§1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2 蛋白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3 蛋白质在畜体内的营养作用§4 蛋白质、氨基酸的代谢§5 动物的AA营养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原理§1 碳水化合物性质、含量及测定方法§2 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和代谢§3 碳水化合物在动物体内的生理作用§4 粗纤维在动物饲养中的利用第六章脂肪的营养原理第七章矿物质的营养原理§1 概述§2 常量元素§3 微量元素第八章维生素的营养原理§1 概述§2 脂溶性Vit§3 水溶性Vit第九章能量的营养原理§1 能量的营养原理§2 饲料能量在机体内的转化§3 体增热和体热调节§4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5 能量水平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6 饲料的能量效率第十章各种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1 主要有机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2 主要有机营养物质和vit,矿物质间相互关系第二篇各种动物、家禽的营养需要量第一章动物营养需要的标志与研究方法§1 动物所需营养物质指标§2 需要量的衡量§3 需要量的测定第二章动物的维持需要§1 维持的概念与意义§2 各种营养物质维持需要的研究方法§3 各种动物的维持需要第三章繁殖动物的营养需要§1 维持需要§2 生产需要§3 配种前母畜营养需要特点§4 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5 种公畜的营养需要第四章泌乳动物的营养需要§1 乳的成分和形成§2 泌乳母畜的营养需要第五章生长动物的营养需要§1 生长的概念和意义§2 生长模式(规律)§3 影响生长的因素§4 生长的营养需要第六章肥育动物的营养需要§1 各种肉类的营养价值和产肉效率§2 动物肥育过程中体组织成分的变化§3 影响饲料转化效率和肉质的因素§4 各种肉畜的营养需要量第七章产蛋的营养需要量§1 家禽的营养生理特点§2 家禽产蛋的营养需要第八章产毛动物的营养需要§1 羊毛的化学成分与毛的生长发育§2 产毛的营养需要第九章役畜工作的营养需要§1 役畜的工作原理§2 役畜工作的营养需要绪 论(Introduction )一、 营养学的概念和主要任务(Concept and main task of animal nutrition)动物营养是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动物营养学论文
学院:学号:姓名:非淀粉多糖的营养生理作用【摘要】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由于单糖骨架结构简单,碳水化合物的唯一用处是作为能源。
但是两个相同的单糖相结合,能组成10种以上不同的二糖,每个单糖都有5—6个成键位置,两个相连碳原子又有。
—、p—两种构型,故碳水化合物的结构是相当复杂的,对它功能的认识不应仅仅停留在作为能源上。
当前研究得较多的是寡糖和植物非淀粉多糖。
寡糖是由2—10个单糖单位通过糖昔键而连接的小聚合体,它能够促进机体肠道内仑益微生物菌相的形成,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
非淀粉多糖(NSP)对单胃动物有抗营养作用,但它作为一种膳食纤维,又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保健食品。
本文对非淀粉多糖的结构、含量和测定方法以及它对单胃动物的抗营养作用作一概述。
【关键词】非淀粉多糖营养生理作用1. N5P是植物组织中除淀粉外所有碳水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物质等,由多种单糖和糖醛酸经糖苛键连接而成。
大多数为有分支的链状结构,常与蛋白质和无机离子等结合在一起,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被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水解。
P—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等可溶性半纤维素和果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这些多糖主要分布在籽实的胚乳细胞壁中。
1.1 分类见表-1。
表-1 N5P的分类类别物理功能植物中的一般功能溶解性纤维素晶体纤维,微原纤维不溶于水或碱液,溶于浓g非纤维素多糖细胞壁或纤维间质少部分治于水,大部分不陷于太.但溶于稀碱液果胶多糖无定形细胞间粘接物溶于水,但溶于稀碱液NSP根据其水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NSP(SN5P)及不溶性N5P(1NSP)。
在谷物的细胞壁中,一些NSP以氢键松散地和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结合,故溶于水,称SNSP。
而一些N5P以酪键、酚键、阿魏酸、钙离子桥等共价键或离子键较牢固地和其他成分相结合,故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
1.2 几种重要的NSP结构1.1.1 纤维素纤维素是葡萄搪由P—1,4糖苦键连接的直链聚合物。
《动物营养学》导学资料(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绪论1.2. 1937 年, Maynard 所著的《动物营养学》出版, 标志着动物营养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章 营养物质及其来源1. 国际上通常采用 1864 年德国 Henneberg 提出的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2.3. 饲料中的无氮浸出物=100%-4.第三章 动物的消化生理及消化力1. 动物的消化方式合和推动食物后移,最后将消化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利用要。
2.3. 饲料某养分消化率=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100%;饲料中某养分真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 (粪中某养分-消化道来源物种某养分) ]/食入 饲料中某养分×100% 所以一般地,4 .影响养分消化率的因素 (论述)①动物种类和品种。
不同种类的动物,由于消化道的结构、功能、长度和容积不同,因而消化力也不同;②年龄和个体差异。
动物从幼年到成年,消化器官和机能的发育完善程度不同,则消化力强弱不同,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也不一样;同年龄、同品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因培育条件、体况、神经类型的不同,对同种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仍有差异。
①种类。
不同种类的饲料因营养物质含量及质量有较大的差异。
②化学成分。
饲料的化学成分中以粗蛋白和粗纤维对消化力的影响最大。
③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
④饲料加工调制。
①饲养水平。
随饲喂量的增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力降低。
②饲养条件。
动物在温度适宜和卫生、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对饲料的消化力较高。
③饲料添加剂。
提高对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利用率;可利用非蛋白氮合成微生物蛋白;可合成必须氨基酸、必须脂肪酸和维生素B发酵过程使饲料能量损失过多,一部分碳水化合物发酵形成了甲烷、二氧化碳和氢气等;优质蛋白质被降解变成了中等质量的微生物蛋白;营养物质的二次利用效率降低。
第四章水的营养1.2.3. TDS是测定溶解在水中的总无机物含量的指标4. 水的生理功能:水是动物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水是一种理想的溶剂;水是一切化学反应的介质;水参与体温调节;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其他作用第五章蛋白质的营养1. ,而在瘤胃未降解的饲粮蛋白。
动物营养学《动物营养学》周安国、陈代文主编(第三版),青岛农业大学营养专用
动物营养学第一章1、饲料、营养物质名词解释饲料: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皆可为动物的饲料。
饲粮:根据日粮配方中各种饲料的百分比配成大批混合料。
日粮:是指家畜在一昼夜内吃进各种饲料的总和。
营养物质:饲料中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营养物质,简称养分或营养素。
2、营养物质,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分为哪几类?试解释它们的概念。
总:营养物质:饲料中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营养物质,简称养分或营养素。
1、总水分:自由水与结合水之和。
初水:即自由水、游离水、原始水分。
新鲜饲料在60-70℃烘箱中烘一定时间,室温恒重,所失重量即为初水。
吸附水:即结合水、束缚水。
风干饲料在100-105℃烘箱中烘一定时间,干燥器冷却恒重,所失重量即为吸附水。
2、粗灰分:饲料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有机物全部燃烧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3、粗蛋白CP:饲料样品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和。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测出样品含氮量后,再乘以6.25即为粗蛋白含量。
4、粗脂肪EE:饲料样品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采用乙醚来浸提样品的所得产品,也称乙醚浸出物。
5、粗纤维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成分。
6、无氮浸出物NF E:即不含氮的一类浸出物,也称可溶性碳水化合物:NEF = 100%-(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3、比较动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组成的差异。
元素组成差异:所含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略有差异。
化合物组成差异:①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的结构物质和储备物质,动物含量较低。
②蛋白质: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含量多,植物因种类不同所含不同。
③脂类:动物的储能物质,一般植物含量低。
④水分与灰分:植物体的水分含量变异范围很大,而成年动物体内水分含量相对稳定;动物体内灰分含量比植物体内高。
5、维生素植物性饲料不含维生素A,而含胡萝卜素,动物体内则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主要参考文献[1]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 动物生物化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3[2] 陈天乙编著. 生态学基础. 南开大学出版, 1995[3] 崔启武等著. 生物种群增长的营养动力学. 科学出版社, 1991[4] 东北农学院主编. 家畜饲养学. 农业出版社, 1979[5] 冯仰廉. 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6[6] 呙于明主编. 家禽营养与饲料.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7] 韩正康等编著. 反刍动物瘤胃的消化代谢.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88[8] 华南农业大学主编. 养牛学. 农业出版社,1987[9] 李平化译. 饲喂酶制剂可减少粪便.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2[10] 李同洲、藏素敏. 猪营养与饲料.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9[11] 李正银等. 我国27省、市、自治区水中矿物元素含量. 海军军事医学, 1992[12] 李正银等. 我国29省、市、自治区土壤中矿物元素分析. 海军军事医学,1992[13] 卢德勋. 反刍动物营养调控理论及其应用. 内蒙古畜牧科学特刊, 1993[14] 陆天华译. 营养学家在未来日粮设计中的作用.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92[15] 罗绪刚、刘彬. 荷兰猪饲粮中微生物植酸酶应用研究及相关环境问题的一些情况. 饲料营养研究进展, 1998[16] 马瀛洲. 影响马海毛生产的饲料营养成分. 国外畜牧学——饲料,1994[17] 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家畜生理学. 农业出版社, 1980[18] 沈同、王镜岩主编. 生物化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19] 四川农学院教务处. 四川猪饲养标准. 四川农学院科学研究报告. 1982[20] 宋育主编. 猪的营养.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21] 王秋芳等译. 泌乳(美国B.L.拉森主编). 农业出版社, 1992[22] 王文君、张维军. 平衡猪氨基酸营养——减少氮排出的有效途径. 饲料工业, 1998[23] 吴东儒. 糖类的生物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24] 吴晋强等编著. 动物营养学. 安徽科技出版社, 1986[25] 萧定汉主编. 奶牛疾病监控.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4[26] 许振英主编. 家畜饲料学. 农业出版社, 1979[27] 许振英主编. 动物营养进展.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28] 袁森泉译. 应限制饲料中的养分含量.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3[29] 张克英译. 猪饲料的风味问题:如何提高日粮总的适口性.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4[30] 张乔主编. 饲料添加剂大全.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31] 张子仪. 规模化养殖业及饲料工业的生态文明观.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1997[32] 周毓平译(Scott, M.L.等著). 鸡的营养. 北京农业大学, 1989[33]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饲料生物学评定技术.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3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鸡的饲养标准.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6[3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奶牛饲养标准.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6[3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肉脂型猪的标准. 上报稿. 1988[3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瘦肉型猪的饲养标准. 上报稿. 1988[38] 周建民等译. NRC奶牛营养需要(第六版). 科技文献出版社, 1992[39] 许振英. 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养猪, 1992[40] 周文田译. 饲料风味如何影响动物的行为.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5[41] Φ.RSKOV E.R..1988. Feed science. E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42] Adams, C.A..1999.Nutritions. Food Components in Health and Nutrition[43] Aheren, F.X..1997. Rethinking the sow’s protein and energy requirements:gestation feed. Pig International, Sep[44] Aheren, F.X..1998. Protein and energy requirements of nursing sows:lactation feeds. Feed Management, Jan[45] Ammerman, C.B., D.H.Baker and A.J.Lewis. 1995. Bioavailability ofNutrients for Animals—Amino Acids, Minerals, and Vitamins. cademic Press [46] Bock, H.D., B.O.Eggum., A.G.LOW. , O. Simon, and T. Zebrowska.1989. Protein in Farm Anim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EB Deutscher L andwirtschafts verlag Berlin[47] Bondi Aron A. 1987. Animal Nutrition. A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48] Book, H.D., B.O.Eggum, A.G.Low, O.Simon, and T.Zebrowska.. 1989.Proterin Metabolism in Farm Anim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EB Deutscher Land wirtschafts-Verlay Berlin[49] Burgstaller, G.1985.Praktische Schweinefütterung, Auflage Verlay EugenUlmer[50] Cheeke P.R.1999.Animal Nutrition-Feeds and Feeding(Second edition),pp.267.Prentice-Hall, Inc[51] Colebrook, W.F., and P.J.Reis. 1969. Relative value for wool growth andnitrogen retention of several proteins administered as abomasal supplements tosheep. Aust.J.Bio.Sci.22:1507~1516[52] English.P.R., V.R.Fowler, S.Baxter,B.S mith.1988. The Growing andFinishing.Pig: Improving Efficiency. Farming Press[53] Ensminger, M.E., I.E.Oldfield & W.W.Heinemann.1990.Feeds & Nutrition.TheEnsminger Publishing Company[54] Iji, P.A.and D.R.Tivey.1998.Natural and synthetic oligosaccharides in broilerchicken diets. World’s Poultry Science Joural.54:129[55] Chesuorth, J.1992.Ruminant Nutrition.CTA Macmillan[56] Kirchegessner, M..1987.Tierernaehrng, 7 Anflage..DLG-Verl-lag-GmbH[57] Kirchegessner, M.1994.Tierernaehrung, 8 Auflage. KLG-Verlag-GmbH[58] Maynard, L.A.,J.K.Loosli, H.F.Hintz and R.G,Warner.1979.Animal Nutrition 7thedition.Me Graw-Hill Book Company New York[59] McDoald, P.1988.Animal Nutrition (4th edn).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60] McDonald P.,R.A.Edwards,J.F.D.Greenhalgh, C.A.Morhgan.1995.AnimalNutrition(Fifth Edition).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61] Mcdowell, L.R.1989.Vitamins in Animal Nutrition.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New York[62] Merts, W.1987.Trace Elements in Human and Animal Nutrition. V ol.1 and V ol.2,Academic Press Inc[63] Meyer, H.,K.Bronsch,and J.Leibetseder.1993.Supplements Zu V orlesungen undVbungen in der Tierernahtung,B,.überarbeitete Auflage.Verlag M.& H.Schaper Alfeld Hannover[64] Mitchell,H.H.1962,parative nutrition of man and domesticanimals.V olume I,Ⅱ.Academic Press,New York and London[65] NRC.1994.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Poultry(9th edition),pp.4[66] NRC.1998.Nutrients Requirements of Swine.National AcademyPress,Washington,D.C.[67]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9.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Dairy Cattle, 6thRevised ed.,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68]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4.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Poultry,9th.Revised ed.,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69]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6.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Beef Cattle, 7thRevised ed.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0]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8.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Swine,10th Reviseded.,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5.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Sheep.NationalAcademy Press, Washington,D.C.[72]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1.Nutritional Energetics of DomesticAnimals.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3]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8.Nutrition Requirements of Dairy Cattle, 6thRevised ed.,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74]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4.Nutrition Requirements of Poultry,9th .Revised edn.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5]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8.Nutrition Requirements of Swine,10th.Revised edn,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6] NRC.1998.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Swine.(10th Rev.Ed.).National AcademyPress[77] Pollmann,D.S.et al.1986.Probiotics. In pig dies.In Recent Advances in Animalpollution diets for monogastric animals.In Proceedings of First[78] Pond W.G.et al.1995. Basic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ing(4th edn).John Wiley& Sons[79] Pueschner,A.and Simon,O..1988.(4.,Veberarbeitete Auflage),Grundlagen derTierernaehrung.VEB.Gustav Fischer Veklag.Jena[80] Rook, J.A.F., Thomas, P.C.1983.Nutritional Physiology of farm animals.Longman Group Limited.London and New York[81] Ryder,M.L.,and S.K.Stephenson.1968.Wool Growth.New York.AcademicPress,Saddle River,NJ07458[82]Underwoon,E..1981.The Mineral Nutrition of Livestock,2nd monwealth Agricultural Bureau[83] Ways,V.W.and Muir, W.M.1979.Efficacy and safety of feed additive use ofantibacterial drugs in animal production.Can.J.Anim.Sci.59:447~456[84]Han,In K.1996.Recent advances in animal nutrition and production of lowpollution diets for monogastric animals.in Proceedings of First China/Korea Joint Symposium on Recent Advances in Animal Nutrition & Feed Technology.P.9-30.China Agri.Univ.Press[85] Faverdin P. and N.Bareille,1999,Lipostatic Regulation of Feed Intake inRuminants,in Regulation of Feed Intake, pp.89-102, Edited by D.van der Heide et al., CABI Publishing, CAB International[86] Forbes J.M.,1999,Natural Feeding Behaviour and Feed Selection, in Regulationof Feed Intake, PP.5 Edited by D.van der Heide et al., CABI Publishing, CAB Inter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