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本题共8小题,共28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3分A、滑稽(jī)奠基(diàn)鲜为人知(xiān)B、赫然(hè)深邃(suì)气冲斗牛(dòu)C、重荷(hè)模糊(mǒ)一拍即合(jì)D、含蓄(xù)女佣(yōng)义愤填膺(yīng)2、下面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并改正。

(4分)潜心贯注妇儒皆知一反既往迥乎不同兀兀穷年鞠躬尽瘁警报叠起锋芒必露竭然不同再接再厉错别字改正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B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品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C莫泊桑,法国作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

D《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4、根据所给的典故猜成语:①()②()(2分)①《论语•子路》中有:“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②《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中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5、小诗人以《微笑》为题写了两句诗,请你按他的句式续下去。

(3分)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是一点柔嫩的绿草,给大地无限生机;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古诗文默写。

(7分)(1)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2)《滁州西涧》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美的诗句是,。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

(《夜洛城闻笛》)(4)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中杂诗》)(5)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吟颂黄河,赞美黄河。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及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B)(2分)A.震悚.(sǒnɡ)憎恶.(è)诘.问(jié)霹.雳(pī)B.塌.败(tā) 滞.笨(zhì) 愧怍.(zuò) 荒僻.(pì)C.晌.午(shǎnɡ) 门槛.(jiàn) 头颅.(lú) 家圃.(pǔ)D.酌.油(zhuó) 忿.然(fèn) 自矜.(jīnɡ) 取缔.(dì)【解析】A.“憎恶”的中“恶”应读wù;C.“门槛”中的“槛”应读kǎn;D.“自矜”中的“矜”应读jī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C)(2分)A.菩萨竹竿烦锁辫子 B.疮疤哀悼粗绌惶恐C.肿胀镶嵌侮辱糟糕 D.醒悟烦燥厚道门框【解析】A.烦琐;B.粗拙;D.烦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A.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B.他是公司的总经理,在公司里有微不足道....的地位。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D.(农妇)把他当作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2分)A.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大家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B.通过学习《台阶》一文,我认识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C.为了防止日本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不再扩散,日本政府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解析】A项“长时间”和“久久”重复,应去掉一个;C项前后矛盾,应去掉“不再”;D项语序混乱,应先“指出”再“纠正”。

5.(广安中考)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2分)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03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03含答案解析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三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尴.尬(gān)愧怍.(zuò)震悚.(sǒng)骷.髅(gū)B.诘.问(jí)憎.恶(zēng)疮.疤(chāng)絮.说(xù)C.烟瘾.(yǐn)惧惮.(dàn)取缔.(tì)烦躁.(zào)D.半晌.(shǎng)滞.笨(zhì)眼翳.(yì)霹雳.(l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塌败和蔼噩耗不能自己B.烦躁尴尬呵斥微不足道C.取谛交卸焦灼大庭广众D.渴幕赋闲狼藉情有可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及答案

-、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搁下(gē)土匪(fěi)自矜(jīn)自言自语(yán)B.莱莉(mò)惶恐(huáng)降格(xiáng)大庭广众(tííng)C.镶嵌(qiàn)啃食(kěn)蹦跳(bēng)微不足道(wēi)D.醒悟(xǐng)晌午(xiǎng)厚道(hòu)言外之意(xì)2.下面词语中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烦躁头颅忿然磕头B.荒僻取缔门框滞笨C.绷带憎恶辫子书斋D.诘问衷悼守寡震悚3.依次填人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如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①沃壤千里②繁花似锦③星光灿烂A.①③②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项是(4分)A.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将“广泛”放到“交换”前面)B.石缝间刚强不屈的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清然泪下。

(“刚强不屈的“与“倔强的“重复,应去掉一个)C.学习成绩的优劣,关键在于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有”的后面加上“无”)D.为了增强复习效果,老师采取了系列诸如难易结合,化整为零,知识归类,注重训练。

(在“注重训练”的后面加上“的措施”)5.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项是(2分)A.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

(夸张)B.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比喻)C.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

(夸张)D.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夸张)6.说一说下面加点的叹词表示什么样的情感。

(填序号)(3分)A.表示感叹B.表示呼唤C.表示应答(1)啊!海难上,居然有那么多人在乘凉。

【精选】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新版

【精选】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新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三)(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诘.问(jié) 震悚(sù) 哀悼.(dào) 塌.败(tā)B.憎.恶(zèng) 取缔(dì) 伛.(yě) 滞.笨(zhì)C.愧怍(zà) 孤孀(shuānɡ) 霹雳..(pī)(lì) 烦燥.(zào)D.呵斥(chì) 翳.(yì) 拔涉.(shè) 惶.恐(huáng)(解析:A.“悚”应读sǒng;C.“怍”应读zuò,“烦燥”应改为“烦躁”;D.“拔涉”应改为“跋涉”。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3分)A.这个十岁的小朋友,在大庭广众....之中演讲,说唱俱佳的表现让人赞赏不已。

B.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4:1的总比分战胜了最顶尖的棋手李世石,这标志着人工智能的成绩跨过了一道微不足道....的门槛。

C.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D.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今后批评人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发脾气批评人。

(解析:B.“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一提。

而句中的意思是跨过了一道高难度的门槛,所以使用不当。

)3.(资阳中考)阅读下面文字,改正其中的错误。

(3分)①“我成功了,”我喊了出来。

“朋友们!”②为了这一刻,我顶着骄阳,踏着严霜,道路在脚下延伸;为了这一刻,我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挺起胸,成功在奋斗中缩短。

③而现在,我将登上领奖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④这一次我终于握住了“成功”的手,虽然只得了一枚银牌,却是我血汗的结晶,是对我苦练的肯定。

⑤我要将这一刻与我的朋友分享,是他们在我失意时为我鼓劲。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与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与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与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与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问(ji) 取缔(d)忿然(f鑞) 骇人听闻(h鄆)B.震悚(sǒng) 凹凼(d鈔g)惶恐(hu醤g) 自矜(j頽)C.荒僻(p) 麦茬(ch)门槛(kǎn) 微颔(h鄋)D.掳掠(lǚ) 塌败(t)骷髅(l髐) 孤孀(shu鈔g)【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A 项正确。

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B:dāng——dàng。

C:chā——chá。

D:lǚ——lǔ。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挚痛斑谰田垄烦琐B.竹杆镐头絮说惶恐C.惊骇霹雳自矜烦燥D.荒僻镶嵌门槛忿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

A项中,“谰”应为“斓”。

B 项中,“杆”应为“竿”。

C项中,“燥”应为“躁”。

3.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课文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B.《老王》的作者是杨绛,本文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表达了作者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C.《台阶》一文中,父亲为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拼命苦干一生,表现了他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D.《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台阶》一文中,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所以C项“表现了他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错。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加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4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妇rú ____________ 鞠躬尽cuì____________ 群蚁排yá____________呕心lì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情。

②《木兰诗》以质朴生动的语言塑造了木兰的美好形象,一句“____________ (《木兰诗》) ④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2.文章表现了奥本海默____________4.文章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3.你做过什么“美好的梦”?你准备如何圆自己的“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这篇文章叙写了被人们视为“神农”的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事迹。

2.一个热衷于自己事业的人,他的讲话的话题永远自己的事业,讲起来当然就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或:因为袁隆平一生都在研究水稻育种,对水稻育种工作的全过程了如指掌。

3.不设统一答案。

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有序即可。

难度:偏难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1.《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若孤?( )治经为博士__________________( )即__________________刮目相待( ) __________________鲁肃过寻阳( )2.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初一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初一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初一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第一部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全几项正确的一项是()A、忧郁()栖息()勉强()携手()B、弥漫()聆听()葱茏()嫉妒()C、涟漪()肆意()眷顾()饶舌()D、萦回()翩翩()真挚()对峙()2.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读懂相应的成语。

⑴形容十分拥挤,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⑵处在后半生的环境中,安于享乐。

()⑶家家户户都知道。

()⑷形容特别有滋味或有兴趣。

()3.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说其表达作用。

⑴把房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样敞亮。

⑵人人心满意足,不向前移动,几乎连呼吸即使停住了。

4.将下列等效选项连线:《骆驼寻宝记》塞尔登美国作家《地毯下的尘土》王尔德英国儿童文学作家《巨人和孩子》陈伯吹英国作家《蟋蟀在时报广场》莫德•林赛中国儿童文学作家5.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老骆驼在垂暮之年,又一次穿越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千里沙漠,载誉而归。

马和马家驴请老英雄去介绍经验。

“其实没有什么好写道的,”老骆驼说,“认准目标,耐住性子,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到了目的地。

”“就这些?没有了?”马和驴问。

“没有了,就这些。

”“ ”马和驴都非常失望。

任何来自于实践的经验之谈,都不复杂,都是简单的,关键看人们能否实实在在地运用显而易见到实际中去。

(要求:请仔细阅读短文,为文中的空缺处补上一句话,要求符合马和驴的心情。

)第二部分:(一)大公象扇动着七只比蒲扇还大的耳朵,听到了这个十分离奇的消息。

他可不愿意错过这个好机会,便背上一千公斤香蕉出发了。

他还叫上老伴,好助他一“鼻”之力。

濒危动物听到这个消息,二话没说,穿上时金光灿灿的丝绒袄儿,又摘了十来个香喷喷的水蜜桃,装进葛藤打结的口袋里,往肩上一搭,也上路了。

听到寻宝的消息,乌鸦飞出了窝,黑熊钻出了洞,就连正在吵架的老公鸡和老母鸡也言归于好,携手同行,加入了寻宝的行列。

那些牛再说呀马呀羊呀听说远处有宝,也都结伴前往,想碰碰运气。

一只大白鹅在兴冲冲地赶路,她盼寻到着寻到阿宝后能一步登天,直上青云,与高傲的天鹅一比高低。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号一二第三元卷三四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卷分150 分 ( 其中卷面写占 5 分) ,考150 分。

2.答程中,能够随使用你所的《新字典》。

一、文累与合运用(35 分 )1.默写古文中的名句名篇。

(10 分)(1)写出以下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 分)①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洛城。

________________ ,何人不起故园情。

( 李白《春夜洛城笛》 )②________________,冷光照衣。

( 《木》 )③士三日, ________________ ,大兄何事之晚乎! ( 《学》 ) ④ 上相遇无笔,________________ 。

( 岑参《逢入京使》 )⑤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

( 愈《晚春》 )(2) 默写王的《竹里》。

(4 分 )2.下面的文字,完成(1) ~ (4) 。

(9 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开看老王直僵僵地xi āng嵌在框里。

平常他坐在蹬.三的座上,或抱着冰佝着身子我家来,不得那么高。

也他平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着一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得可笑些,他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上着一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着,滞笨地身子。

(1) 加点字注音,依照拼音写出相的字。

(3 分)xi āng() 嵌蹬()着()..(2)文中有字的一个是“ ________”,个的正确写法是“ ________”。

(2 分 )(3)文中“滞笨”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 )(4)画句子主要运用了 ________和 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 分 )3.运用外累的知,完成(1) ~ (2) 。

(4 分 )在,怎能占点低价,他就怎。

多吸人家一支烟卷,西使出个假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咸菜,都使他得意。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音、形无误的一项是( A )(2分)A.磐.石(pán) 含蓄.(xù) 白皙.(xī) 钦.佩不已(qīn)B.荒缪.(miù) 筹.划(chóu) 赫.然(hè) 兀.兀穷年(wù)C.彷.徨(pánɡ) 暑.名(shǔ) 深邃.(suì) 迥.乎不同(jiǒnɡ) D.涉.猎(shè) 迭.起(dié) 澎湃.(bài) 义愤填膺.(yīn)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鲜.为人知(很少) 死而后已.(停止)B.家喻.户晓(了解) 呕心沥.血(滴)C.杂乱无章.(条理) 迥.乎不同(差得远)D.锋芒毕.露(全) 可歌可.泣(可以)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B.再度夺得澳网冠军,李娜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他忘乎所以....地盯着学校的大门,眼睛一动不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A.左拉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莫泊桑总是听取福楼拜的积极地讲解。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5.仿写句子。

(2分)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拥有知识,就拥有无限的力量和财富。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运河》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一、口语交际练习(10分)1、食堂是学校的一个公共场所,这里能很好的反映同学们的修养。

有个同学洗好盆子后转身走了,一任水龙头哗哗淌水。

请你说句得体的话劝其要节约用水,自愿去关水龙头。

你会这样说:。

(要求:简洁、得体、有说服力、易接受)(2分)请为食堂水池边设计一幅图文并茂的广告,告诉大家要节约用水。

(3分)2、校运会中,你们班的张明同学在4×100m接力赛中跑最后一棒,当第3个同学跑完后,你们班位居小组第三,大家都对张明寄予了厚望。

果然,张明接棒后如离弦之箭疾驰而出,奇迹般的追上第二名,眼看就要追上第一名了,却在离终点10米处一个趔趄,失去重心,跌倒在地……请你迅速写一份不超过80字的广播稿,通过校电台说些心里话,表达你的看法和感情。

(5分)二、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12分)妇rú()皆知仰mù()()xiǎn为人知zǎi()割潜心guàn()注心会神níng()()lì尽心血( )chóu划()shuāi微一拍jì()合马革guǒ()尸元xūn()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割的民族。

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风小心翼翼的吹过来,唯恐弄乱了他的头发。

3、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的杰出人物,请写出你最崇敬的人,并说说理由。

字数在50个左右。

(4分)4、请写出两则关于读书的名言、格言。

(4分)5、《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中写到了众多著名作家,请各写出他们的一部代表作。

(4分)福楼拜:歌德:屠格涅夫:左拉:6、判断正误。

(4分)(1)《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共产党员。

新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絮.说(xù) 粗拙.(zhuó) 震悚.(sǒng)诘.问(jié)B.涎.水(xián) 蹒.跚(mán) 荒僻.(pì) 愧怍.(zuò)C.尴尬.(gà) 晌.午(shǎng)哀悼.(dào) 头颅.(lú)D.滞.笨(zhì) 惶.急(huáng) 憎.恶(zèng) 门槛.(kǎ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霹雳烦琐肿胀微不足到B.书斋取谛镶嵌大庭广众C.糟糕烦燥醒悟自言自语D.微颔酌油厚道言外之意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C.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栩栩如生....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5.找出下面句子的主干,正确的一项是()(2分)跨入新世纪以后,杨绛在整理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我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

A.跨入新世纪杨绛整理钱锺书遗稿。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提示填空。

(10分)(1)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4)卿今者才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更刮目相待。

(《孙权劝学》)(6)我亦无他,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卖油翁》)(7)《木兰诗》中写木兰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塞山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9分)方言与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一样,历经千百年,被不断吸收、筛选、同化,最终形成。

这些夹杂着泥土气息的话语,或源于市井生活的寻常琐事,或源于茶余饭后的家长里短,它收纳了民间的(),采集了地域的()。

翻过一座山,()就转变;走过一陇田,()大不同。

你可以讲吴侬软语,夜话闲谈;也可以侃东北话,把酒言欢。

正是因为这种特色,才(fù)____①____予了方言承载文化的使命;也正是因为这个载体,我们的文化才得以遍地开花、异彩纷呈。

以融入方言的地方戏曲为例,无论是秦腔、豫剧,还是京剧、黄梅戏,那些生动鲜活、合辙押韵的戏词,唱出了亦俗亦雅的风情,也唱出了中华文化的特色。

试想,如果音调千篇一律,那么何来不同文化的(mèi)____②____力与价值,何来文化生命力的延续?正是因为方言具有差异性,才使它拥有不可替代性,这是地理与历史赠予我们的文化财富,(mí)____③____足珍贵,价值连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测试卷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得分:一、积累与运用。

(2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嗥.鸣(háo)谰.语(lán)亘.古(gèng)B.默契.(qiè)憎.恨(zèng)烦琐.(suǒ)C.模.样(mó)震悚.(sǒng)粗拙.(zhuó)D.诘.问(jié)取缔.(dì)愧怍.(zuò)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挚痛斑谰田垄烦琐B.竹杆镐头絮说惶恐C.惊骇霹雳自矜烦燥D.荒僻镶嵌门槛忿然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九院)对吵对打。

B.“大自然把原子能禁锢着。

我们有权利把它释放出来,用它去杀人吗?”爱因斯坦说。

C.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D.欢呼吧,呵!海岸,响吧,呵!钟。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3分)。

,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④看看他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家级文人学者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②④①③D.③②④①6.仔细观察下面的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3分)7.名著阅读。

(5分)(1)图一和图二都是《朝花夕拾》一书中的插图,它们适合插入鲁迅的哪篇散文中?请说明理由。

(任选一幅图作答即可)(3分)图一图二(2)品读下面的小诗,说说它表达了冰心小诗怎样的主题。

(2分)虹儿!/你后悔么?/雨后的天空/偶然出现,世间儿女/已画你的影儿在罗带上了。

二、阅读理解。

(3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7分)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公亦以此自矜.( )(2)释.担而立( )(3)睨.之久而不去( )(4)但.微颔之(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B.尝射于.家圃取一葫芦置于.地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以钱覆其.口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笑而.遣之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尔安敢轻吾射!11.文章为什么详写卖油翁酌油的过程?(2分)12.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往往通过语言向外界传达。

请你根据下面的对话,发挥想象,揣摩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人当时的心理活动。

(4分) 陈尧咨:“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无他,但手熟尔。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0分)我长大了①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②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③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④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我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能证明你长大。

”⑤渐渐地,“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⑥后来,搬了家。

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⑦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一个路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心想: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站起来准备迅速逃离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一个瘦小的老太太。

⑧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

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⑨我把老太太送回家后,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顺。

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

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⑩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太太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太太。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小的时候想长大..。

(2)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

14.本文详写了哪一件事?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4分)15.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从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好的品质?(4分)16.“我”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请从文中举出例子加以说明。

(4分)17.结尾说:“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三、写作。

(40分)请以《为你点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名和校名。

单元测评一、1.答案:D 解析:A项中,“亘”应读gèn;B项中,“契”应读qì,“憎”应读zēng; C项中,“模”应读mú,“拙”应读zhuō。

2.答案:D 解析:A项中,“谰”应为“斓”;B项中,“杆”应为“竿”;C项中,“燥”应为“躁”。

3.答案:D 解析:A项中的句子搭配不当,“发现”应为“发明”;B项中的句子有歧义,“其他学校领导”应为“学校其他领导”;C项中的句子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就”应为“才”。

4.答案:B 解析:A项中,“(九院)”是对“研究院”的注释,应紧挨其后;C项中,叹号应在后引号内;D项应为“欢呼吧,呵,海岸!响吧,呵,钟!”。

5.答案:C 解析:排序题要先通读全文,明确大意,再逐句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可知②句是总写,提出论点;④句承接上句,指明他的对手是谁;①句是对论点的论证;③句是指明了①句的结果,明确了文段的逻辑关系。

6.答案:这幅漫画讽刺了当今社会那些只顾追求物质利益而慢慢丧失自己,忽视人格的人。

解析:注意漫画中的潜台词。

黑板上有那么多的“人格”字样,可这位衣着光鲜的男人却视而不见,言外之意即忽视人格做事。

7.答案:(1)图一适合插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由图一匾额上的“三味书屋”四个字可知该图是描绘鲁迅在三味书屋私塾上学的情景。

(或:图二适合插入《阿长与<山海经>》中。

图二中,由站立的女人和捧着书的小孩可以判断出是长妈妈和少年鲁迅,《朝花夕拾》中只有《阿长与<山海经>》中写到此情节。

) (2)冰心的这首小诗表达了歌颂自然的主题。

解析:第(1)题考查的内容是对名著《朝花夕拾》的掌握。

由图一匾额上的“三味书屋”四个字可知该图是描绘三味书屋课堂教学的情景,只要熟悉《朝花夕拾》的文章,我们很容易判断出这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内容。

由图二中站立的女人和捧着书的小孩可以判断出是长妈妈和少年鲁迅,只要熟悉《朝花夕拾》中的文章,我们自然就能想到《阿长与<山海经>》。

第(2)题考查冰心小诗的主题。

解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冰心诗歌的三大主题,即童心、母爱、自然。

由小诗的内容分析可判断出这首小诗歌颂的是大自然。

二、(一)8.答案:(1)夸耀(2)放下(3)斜着眼看,文中形容不在意的样子(4)只解析:本题考查对课内实词含义的掌握能力,解题时需注意结合具体语境解释其含义。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一词多义现象。

A项中的两个“以”都是介词,但前一个译为“凭借”,后一个译为“用”;B项中的两个“于”都是介词,译为“在”;C 项中的两个“其”都是代词,前一个代指“陈尧咨”,后一个代指“葫芦”;D项中的两个“而”都是连词,前一个表转折,译为“但,但是”,后一个表修饰,无译义。

10.答案:(1)(老人)看到他放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2)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 解析: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同时要注重关键词。

第(1)句要注意关键词“其”“矢”“但”的翻译,第(2)句要注意关键词“尔”“安”“轻”。

11.答案:本文详写卖油翁酌油,主要是为了表现卖油翁的技艺,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详写的作用。

此类题型只要抓住文章的中心就容易理解了。

12.示例:陈尧咨的心理活动:“这个老人太不知趣了,懂得什么!居然这样看不起我射箭!”卖油翁的心理活动:“小伙子,你的射箭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只不过熟能生巧罢了。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要准确翻译这两句话,然后在理解对话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13.答案:(1)进入中学,成为大人。

(2)能够承担责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提炼能力。

“长大”有双重含义,第(1)句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是“长大”的表面含义,指实际意义上年龄的长大;第(2)句出现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是“长大”的深层内涵,可结合文章主旨理解。

14.答案:本文详写了邻家孩子用自行车带“我”上学时撞倒一位老太太的经过。

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我”对“长大”的认识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从而揭示“长大”的含义,突出文章的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