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存货管理控制方案
存货管理制度15篇

存货管理制度15篇【第1篇】生产企业存货管理制度(5)生产企业存货管理制度一、存货管理的范围包括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在产品和产成品的入出库及库存的管理。
二、入库管理1、外购时,首先由用料部门提出用料方案,由分管领导和委派会计审核,交财务部门纳入收支方案,并利用单位内部支付款项,再由供给部门负责实施选购。
2、购回时,由物资质检部门按质按量组织验收,按实际质量仔细填写“入库单”,对“入库单”的外购地、入库时光、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交货人、承包人和验收入库等应逐一填写,不得漏项,对无随货同行发票的货物金额应由交货人提供选购价,财务据此入账核算,待发票到后再按实际价格调节。
3、运费结算必需在运送发票后附有一次复写的“入库单”的“运费结算联”,如无运费,应将该联连同“入库单”的“财务联”一起附于购货发票后交财务入账。
4、产成品入库必需有质检部门验收的“合格证”,由保管员按规格、品种填写成品“入库单”,质检员、保管员和当班生产负责人均应签字。
5、对于外购物资数量短缺、品种质量不符合,由选购人负责更换,更换费用或因此而造成的损失由选购人个人担当,生产产品因质量问题而返修,销售退回所发生的损失由生产部门担当。
三、出库管理1、生产用物资由生产部门按生产所需于材料会计处办理“出库单”手续,对非生产用物资领用人应持领用审批手续,办理“出库单”及相关手续,仓库保管员凭“出库单”据实发货。
2、月末,已领用但尚未耗用的物资,应准时退回仓库,便于财务照实核算成本。
3、材料会计在月底时,应将当月的存货出入库按部门分项目汇总,与仓库保管、生产部门核对全都后,报给成本会计。
四、库存管理1、保管员应设置各种存货保管明细账,并按照出入库单举行账簿记下,常常与财务核对账目,实地盘点实物,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物资要堆放整齐,标签清晰,存放平安,保管员对存货的平安和完整负责。
2、对用量或金额较大,领用次数频繁的物资应每月盘点一次,对于全部存货至少要一年彻底清查一次。
企业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存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企业存货管理,提高存货利用率,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和合理运转,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企业存货管理制度。
二、管理规定(一)存货分类与标识1.根据存货的性质和特点,将存货分为原材料、在产品、成品和周转材料四类,并建立相应的存货编码系统。
2.每一类存货都应具有明确的标识,包括存货名称、存货编码、存货规格、库区位置等信息,以便进行准确的管理和定位。
(二)存货进货与验收1.制定严格的进货流程,所有进货都要经过预先设定的流程审批和验收。
2.对于进货的存货,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验收,包括检查存货的数量、质量和规格,并与供应商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对。
3.对于不合格的存货,必须及时退回供应商,并记录相关信息。
(三)存货入库管理1.所有存货入库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包括填写入库单、进行入库登记,并将存货放置在指定的库区位置。
2.入库人员必须对存货进行检查,确保存货的质量和数量与入库单一致,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3.每个库区都必须有专门的责任人进行管理,包括对存货的分类、整理、查找和防火防盗等工作。
(四)存货出库管理1.对于存货的出库,必须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包括填写出库单、进行出库登记,并将出库的存货从库区位置移出。
2.出库人员必须对存货进行检查,确保存货的质量和数量与出库单一致,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3.每个库区都必须有专门的责任人进行管理,确保出库的存货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并及时补充库存。
(五)存货盘点与调整1.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存货的盘点,包括对存货的数量、质量和规格等进行核对和调整。
2.对于盘点发现的存货差异,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并填写相应的调整单。
3.所有存货盘点和调整都必须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并由相关部门进行复核和确认。
(六)存货报废与处理1.对于不合格的存货、过期的存货或者其他无法继续使用的存货,必须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报废和处理。
2.报废存货必须进行登记,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处置,包括销毁、退回供应商或者其他方式。
公司存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公司存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存货管理,规范存货采购、储存、发出和处置等环节的操作,确保公司资产安全,提高公司经营效益,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对公司存货的采购、储存、发出、盘点、处置等环节进行内部控制,确保存货管理流程的规范运行。
第三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存货内部控制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存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条公司应加强存货风险管理,对存货管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确保公司资产安全。
二、存货采购与审批第五条存货采购应根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和实际需求进行,遵循预算管理原则,确保采购资金的合理使用。
第六条采购部门应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和价格合理。
第七条采购合同应明确采购物资的规格、数量、质量、价格、交货时间等条款,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第八条采购审批应按照公司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重大采购项目应提交董事会或总经理审批。
三、存货储存与保管第九条存货应按照分类、分区、分层的原则进行储存,确保存货的安全、整齐、便于盘点。
第十条存货保管员应负责存货的日常保管工作,严格执行存货保管制度,确保存货的安全和完整。
第十一条存货保管员应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存货损坏、变质、过期等问题,确保存货质量。
第十二条存货应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环境进行储存,确保存货的品质和延长使用寿命。
四、存货发出与审批第十三条存货发出应根据生产部门或销售部门的需求进行,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确保存货的合理使用。
第十四条存货发出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确保发出存货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第十五条存货发出后,应及时更新库存记录,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五、存货盘点与处置第十六条存货盘点应定期进行,确保存货数量和账面数量一致。
第十七条存货盘点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分析,对盘点差异进行查明和处理,确保存货账务的准确性。
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为了保证公司存货管理的有效性和合规性,确保公司存货的安全和准确性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流程和措施。
下面将结合公司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和目标,详细说明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和具体实施。
一、公司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和目标公司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资产,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公司存货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1.控制资金流出:存货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流出。
通过合理的存货管理,可以避免因存货滞销、过量进货等原因导致资金流出增加的情况发生,确保企业资金的顺利运转。
2.提高资金利用率:良好的存货管理可以保证存货周转速度,减少存货占用资金的时间,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存货的滞销和过期。
3.避免资产损失:存货管理措施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存货的损失,防止存货被损坏、丢失或盗窃。
4.保护企业利益:通过建立健全的存货管理制度,可以减少存货操纵、资料造假等不良行为,保护企业的利益,维护企业形象。
二、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1.存货管理流程:明确存货的采购、入库、出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存货的准确记录和跟踪。
2.存货分类和计量方法:根据企业的业务性质和特点,制定存货分类和计量方法,确保存货准确计量和价值的正确反映。
3.存货盘点制度:规定存货盘点的周期和方法,明确盘点的责任人和程序,确保存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存货出入库审批制度:明确存货出入库的审批权限和程序,确保存货流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5.存货的保管和防损制度:制定存货保管和防损的标准和流程,确保存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存货的损坏和丢失。
6.存货定价和折旧制度:明确存货定价和折旧的原则和方法,确保存货价值的准确计量和确认。
7.存货销售和回款过程的监督制度:设立销售和回款的监督机制,确保销售和回款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8.存货账务处理制度:明确存货账务处理的流程和规范,确保存货的账务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分享案例存货或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关键控制点及管控措施

分享案例存货或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关键控制点及管控措施
对于公司的存货或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控制点和管控措施:
1. 存货管理:
控制点:存货可轻易变现,易被盗窃、遗失、损坏或过期,因此,存储、存放、调配和分发必须严格控制。
管控措施:实现良好的采购管理,只采购所需数量及时到货。
实施及时的盘点流程,每天都要有反馈。
建立一套安全易于监控的存储系统/设施,并将存储房间/地点能够标记和识别。
2. 固定资产管理:
控制点: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主要来源,如机器设备、车辆,容易被盗、损坏或遗失,这将对生产和财务状况带来严重影响。
管控措施:确保固定资产的购买和交付有区别,仅有授权人员可将资产移动和交货。
定期进行盘点,记录资产维护记录,维护维修需按计划执行。
建立定期重要资产检查的流程和检查表格,并定期评估其价值和使用情况。
3. 无形资产管理:
控制点:这包括像商标、知识产权、软件许可、专利等这类的有形或无形财产。
这些资产需进行维护和保障,以防其受到盗窃、损坏或遗失。
管控措施:记录所有的知识产权和相关文档,并将其储存在安全的场所以提高其安全性。
监控访问的权限,记录访问记录。
对无形资产进行合法财务处理,确保所实现的收益都能与资产相对应。
总之,对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需要建立基于控制点的管控措施来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需要授权管理人员,进行恪守该企业所拥有的治理规则与管控中集成的一系列过程,并将其推广至全体员工及所有外部方面的合作伙伴等。
存货内控管理制度

存货内控管理制度为了规范企业存货管理、确保存货安全和准确性,降低存货风险,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特制定本存货内控管理制度。
一、存货内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对于企业来说,合理管理存货是保障企业利润和财务稳定的重要举措。
为了达到优化存货管理的目的,必须建立完善的存货内控管理制度。
其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存货管理:通过存货内控管理制度,明确存货的管理权限和责任,规范存货的采购、入库、销售等流程,提高存货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2.防范存货风险:建立科学的存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存货丢失、损坏、过期等风险,保障存货的安全和完整性。
3.提高存货利用率:通过合理的存货管理,可以降低存货积压和滞销现象,提高存货的周转率和利用效率,减少存货资金占用。
4.优化财务报表:有效的存货内控管理可以提高存货账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为企业财务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5.增强竞争力:通过建立健全的存货内控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存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促进企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存货内控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存货管理的组织结构(1)设立存货管理部门,明确存货管理的领导机构和责任部门,建立存货管理委员会或工作小组,负责存货管理的规划、决策和监督。
(2)确定存货管理的岗位设置和责任分工,明确存货采购、接收、入库、出库、盘点等环节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存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
2.存货采购管理(1)制定存货采购管理制度,建立存货采购的流程和标准,明确存货采购的审批权和程序,确保存货采购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2)建立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机制,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建立供应商档案和信用评价表,确保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相关合同和协议。
3.存货入库管理(1)建立存货入库审批程序,对入库存货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存货的品质和数量与订单一致,避免存货入库的错误和遗漏。
内部控制具体制度——存货管理

内部控制具体制度——存货管理摘要本文介绍了内部控制中的一个具体制度——存货管理。
存货作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管理得当对企业的运营和财务状况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存货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确保准确的财务报告。
引言存货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等。
存货管理涉及到采购、存储、库存控制和销售等环节,对企业内部控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讨论存货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存货采购管理存货采购管理是存货管理的首要环节,它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供应商选择:企业应该建立供应商评估制度,评估供应商的信誉、质量、交货准时性等因素,确保选择到可靠的供应商。
2.采购合同管理:企业应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包括质量标准、交货期限、付款条件等,防范采购风险。
3.采购审批流程:企业应建立严格的采购审批流程,确保采购行为符合规定,避免内部腐败和侵占企业资金的风险。
存货存储管理存货存储管理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存储环境控制:企业应确保存储环境符合存货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防尘等因素。
如果存储条件不合适,存货可能会受到损坏或变质。
2.存货标识和分类:企业应对存货进行标识和分类,便于管理和查找。
可以使用条码、标签等方式对存货进行标识,同时按照种类、规格等因素对存货进行分类,方便存货的管理和出库。
3.存货盘点和清点:企业应定期进行存货盘点和清点,确保与财务记录的存货数量一致。
通过盘点和清点,可以发现存货丢失或损坏的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企业财产的损失。
存货库存控制存货库存控制是存货管理的核心环节,它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最佳库存数量计算: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销售预测和供应商可靠性等因素,计算出最佳的存货库存数量。
过高的库存会增加库存成本和风险,过低的库存会导致供应不足。
2.先进先出原则:企业应采用先进先出原则进行存货出库,即先出库存货的先购买日期较早的批次。
小企业存货管理方案

小企业存货管理方案1. 简介存货是小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效的存货管理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小企业的存货管理方案,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存货,实现良好的运营效果。
2. 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存货管理是指对企业存货进行规划、采购、储存、销售和盘点等环节的管理工作。
良好的存货管理可以带来以下好处:•降低资金占用:有效的存货管理可以减少存货的积压,避免资金长期占用,提高资金周转率。
•避免库存过剩和缺货:通过合理的预测和计划,避免库存过剩和库存缺货的情况,保证供应链的连续性和顺畅度。
•控制成本:存货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成本,避免过多的存货损失和滞销风险。
•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合理的存货管理,能够及时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3. 存货管理方案3.1 存货分类首先,需要对存货进行分类,不同种类的存货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常见的存货分类有以下几种:1.原材料:进入生产线前所需的物料,如钢材、木材、电子元件等;2.半成品:已经经过初步加工的物品,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最终产品;3.成品:已经完成全部制造工序,可以直接销售给客户的产品;4.备品备件:用于设备维护和修理的零部件或物料;5.在途库存:已经发出但尚未到达的存货。
3.2 存货预测和采购计划通过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等因素,对存货需求进行预测,制定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
确保存货不会过剩或缺货,同时避免因频繁采购带来的成本和时间浪费。
对于原材料和半成品的采购,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的及时性和品质可靠性。
可以考虑与供应商签署长期采购协议,以确保稳定供应。
3.3 库存管理合理的库存管理是保证存货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
以下是几点库存管理的建议:•设置库存最低与最高限制:根据销售预测和采购计划,确定存货的最低和最高库存限制。
库存低于最低限制时,及时采取补货措施;库存超过最高限制时,采取促销或折扣等措施,以降低存货风险和资金压力。
XX公司存货管理内部控制业务流程

XX公司存货管理内部控制业务流程存货管理是一个企业重要的内部控制环节,能够有效监督和控制企业的存货流转、使用和保管,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准确和有效管理。
以下是XX公司存货管理的内部控制业务流程。
1.存货采购控制(1)制定完善的存货采购政策和程序,明确采购权限和程序,确保采购活动合规和规范。
(2)建立供应商资质评估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采购的存货质量和价格的合理性。
(3)建立采购合同审批程序,确保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存货入库控制(1)建立严格的入库验收制度,确保入库的存货符合规定的要求和数量。
(2)建立入库记录和盘点记录,明确记录存货的种类、数量和质量。
(3)建立合理的存货分类和标识制度,确保存货的易辨认和管理。
3.存货保管与管理(1)实行存货分类管理,确保存货按照种类、性质和质量进行妥善保管和管理。
(2)建立存货保管责任制度,明确存货保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存货不受损失和滥用。
(3)建立定期盘点制度,对存货进行定期盘点,核实存货的实物与账面的准确性。
4.存货出库控制(1)建立严格的出库审批程序,制定出库申请和审批流程,确保出库的合理性和便利性。
(2)实施存货领用制度,对存货的出库进行登记和记录,明确存货领用人员和数量。
(3)建立库存监控机制,确保存货的及时补充和库存的合理控制。
5.存货报废和损失控制(1)建立存货报废和损失审批程序,确保存货报废和损失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建立多级报废审批机制,对存货报废和损失进行多级审批,防止人为损害企业利益。
(3)建立存货报废和损失记录,对报废和损失的存货进行记录和追踪。
6.存货财务核算控制(1)建立存货核算制度,明确存货的计价原则和核算方法,确保存货的正确计价。
(2)建立存货期末盘点程序,对存货进行年度末的盘点,核实存货的准确性和账面的一致性。
(3)建立存货跟踪和分析报告机制,定期分析存货的变动情况和原因,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通过对以上存货管理的内部控制业务流程的执行,XX公司可以有效监督和控制存货的采购、入库、保管、出库和财务核算环节,确保存货的安全、准确和有效管理,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和财务健康。
存货的具体管理措施

存货的具体管理措施存货的具体管理措施存货是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产之一,对存货进行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经营绩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存货管理措施。
1. 存货分类管理在存货管理中,分类管理是一项关键的措施。
通过对存货进行分类,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存货的种类、性质和特点,从而针对不同类别的存货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一般来说,存货可以按照物品的性质、用途、价值等方面进行分类,例如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等。
不同类别的存货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管理上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合理控制原材料库存的数量、及时监控在制品的生产进度、优化成品的配送管理等。
2. 合理的库存控制库存控制是存货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的库存控制可以避免存货过多或过少带来的问题,并且可以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为了实现合理的库存控制,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制定适当的最低库存量和最高库存量,避免库存过少或过多。
- 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系统,包括进货、出货、报废等环节的监控和记录。
- 常规的库存盘点,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 优化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及时供货和准确的交期。
3.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存货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是条码技术,通过在每个存货上贴上条码标签,可以实现存货的唯一标识和快速识别,提高存货管理的准确性和速度。
另外,企业还可以借助ERP系统(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来进行存货管理。
ERP系统可以实现存货的全过程管理,包括采购、销售、仓储、配送等环节的自动化控制和数据分析,帮助企业实现存货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4. 定期的存货盘点存货盘点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通过定期盘点存货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货损益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核实账面库存与实际库存是否一致,确保存货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存货盘点时,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的步骤:- 制定盘点计划,明确盘点的目标和要求。
存货管理方法

存货管理方法在企业的存货管理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存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存货管理方法。
1. ABC 分类法:ABC 分类法是根据存货的重要性和价值将存货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更好地管理存货。
根据销售额或利润贡献度,将存货分为 A、B、C 三类,其中 A 类存货的重要性和价值最高,C 类存货的重要性和价值最低。
通过不同的分类,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存货进行控制和管理。
2. 订货点法:订货点法是根据存货的销售速度和重订货时间来确定最佳的订货点,以确保存货供应的及时性,并避免过多的存货积压。
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和供应商的交货时间,计算出不同存货的订货点。
当存货的库存量低于订货点时,即可触发重新订货的过程。
3. 定期盘点法:定期盘点是一种常用的存货管理方法,通过定期对存货进行实物盘点,确保存货数量和质量与记录一致。
在盘点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存货的差异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和控制措施。
4. 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FIFO)是一种存货成本计算和管理的方法,根据存货的进货顺序,将最早进入库存的存货先出售或使用,以确保存货的新鲜性和质量。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存货过期或变质导致损失,并且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存货的成本。
5. 经济批量法:经济批量法是一种根据经济批量大小来确定订货量的方法,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存货成本。
通过计算存货的订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找到最佳的经济订货批量,以平衡订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6. JIT 管理法:JIT(Just In Time)管理法是一种精益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的方法,通过减少存货水平和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来降低存货成本。
根据实际需求和客户订单情况,及时地采购和供应存货,以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避免不必要的存货积压和浪费。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存货管理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操作进行有效的存货管理。
企业存货管理与控制的方法

企业存货管理与控制的方法企业存货管理与控制是一个关键的财务管理领域。
良好的存货管理可以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并满足客户需求。
下面是一些企业存货管理与控制的方法:1. 设定最佳存货水平:企业需要找到存货的最佳水平,以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最小化库存成本。
这可以通过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客户需求预测以及供应链的可靠性来实现。
根据这些指标,企业可以制定适当的存货水平,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库存。
2. 建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一个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补充存货,并减少过多的库存积压。
通过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优化供应链物流流程以及设立库存再订货点,企业可以保持适当的存货水平,降低供应风险。
3. 实施合理的计划生产与采购: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库存水平制定计划生产和采购策略。
通过有效的预测销售需求,企业可以避免生产过剩或采购过多的存货,从而降低库存成本。
4. 建立有效的库存管理系统: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库存管理系统,以确保存货的准确记录与追踪。
这包括定期盘点、分析库存周转率以及监控过期或损坏的存货等。
通过及时发现问题,企业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损失并优化库存管理。
5. 采用先进的技术工具: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工具来提高存货管理效率。
例如,使用自动化的库存管理系统、条码扫描或RFID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追踪存货,减少人为错误,并提高仓库操作效率。
总之,企业存货管理与控制的方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通过制定合理的存货水平、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系统、实施合理的计划生产与采购、建立有效的库存管理系统以及采用先进的技术工具,企业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存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存货的控制方法

存货的控制方法
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为了有效控制存货,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精确预测和规划: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趋势,进行精确的存货预测和规划。
这可以通过市场研究、销售数据分析和与供应商的紧密沟通来实现。
准确的预测和规划可以帮助企业避免存货过剩或不足的问题。
2. 优化供应链管理: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合理的供应链管理来优化存货控制。
这包括减少供应链的环节,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加强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以及采用先进的供应链技术和工具。
3. 定期盘点和分类管理:企业应该定期进行存货盘点,以确保存货数量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同时,应该对存货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的特性和价值设定不同的安全库存水平,以便及时满足客户需求,并减少过多的库存占用资金。
4. 实施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来管理存货。
这些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自动化存货管理流程,如采购、销售和库存监控等。
通过实时监控存货数据和提供准确的存货信息,企
业可以及时调整存货策略,避免存货过剩或不足的问题。
5.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确保存货的安全和完整。
这包括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存货管理政策和程序,建立健全的审核制度,加强对存货流转过程中的风险和漏洞的监控和防范。
总之,有效控制存货是企业实现经营优化和盈利增长的关键。
通过精确预测和规划、优化供应链管理、定期盘点和分类管理、实施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以及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可以实现更有效的存货控制,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存货规划及控制

存货规划及控制存货规划及控制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主要涉及如何优化存货水平、确保存货的流动性以及降低存货相关的风险。
有效的存货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还有助于保持企业运营的稳定性。
以下是存货规划及控制的一些关键方面:1. 需求分析与预测:首先,企业需要对自身的产品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市场趋势、历史销售数据等信息,对未来的产品需求进行合理预测。
这有助于企业确定合适的存货水平,避免库存积压或缺货现象。
2. 存货策略制定:根据需求分析和预测结果,企业需要制定合适的存货策略,包括存货的种类、数量、存储方式等。
这需要考虑到企业的生产能力、销售能力、物流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3. 供应链管理: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确保存货的及时供应和质量稳定。
同时,企业还需要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降低供应链风险。
4. 库存监控与调整: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库存监控体系,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和检查,确保实际库存与记录相符。
一旦发现库存异常,企业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如增加或减少存货量,以确保库存水平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5. 风险管理与控制:存货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存货损坏、过期、滞销等。
企业需要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这些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存货质量标准、定期进行存货质量检查等方式来降低存货损坏风险;通过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和推广活动来降低存货滞销风险。
6. 信息系统支持: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对存货的进、出、存等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跟踪和记录。
这有助于企业及时了解存货状况,为决策提供支持。
总之,存货规划及控制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制定合理的存货管理策略,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存货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营。
存货管理制度(5篇)

存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所称存货是指本单位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商品。
第二条存货的具体范围如下:1、已经支付货款、购入并存入本企业仓库的库存商品等。
2、已经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销货方结算发票的商品等。
3、已经发运,但尚未办妥托收手续的库存商品。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____公司。
为促进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本办法的各项规定,加强存货日常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企业负责人是本单位存货管理的主管领导,对本单位是否有效组织实施《存货管理制度》及存货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五条企业财务部门对存货资金实行统一管理,认真执行《存货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对存货的结算发票、验收证明等相关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
第六条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存货的具体保管、收发和相关记录等业务,仓库管理人员工作调动时,必须经企业财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存货清查,并写出清查报告,报公司。
第三章仓储保管制度第七条仓库负责存货的储存保管责任。
第八条存货的领用必须经过适当的授权,授权人签字后,到仓库办理领用手续。
第九条存货的存放和管理由保管员负责,并按存货类别编制目录进行登记,便于与财务部门的账户记录核对。
存货的摆放应当整齐、有序,便于盘点。
第十条仓库保管人员应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查看有无损坏、变质或长期不流动的情况,检查结果应予记录。
如发现有损坏、变质情况,应及时填制专门的报告单,说明数量、原因,报经有关部门及分管领导批准后,仓库和财务部门做调账处理,保证账实相符。
第十二条各企业根据生产需要等情况确定合理的库存量,避免存货积压或短缺,常规存货由仓库根据库存情况向采购部门提出请购。
第四章存货收发制度第十三条存货验收入库手续:1、收货时,必须查明签发凭证的单位和发货单位是否一致。
2、验收人员应当查明随货同行发票、调拨单、质量检验报告等手续是否齐全,是否有相关部门或人员签章手续,手续不完备的,不办理验收手续。
企业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的存货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企业的存货管理,提高存货的利用效率和减少存货风险,制定存货管理制度,明确存货的流程和责任,保障企业经营的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存货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存货管理,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各类存货。
三、存货分类1.原材料:指企业用于生产加工的原始物资。
2.半成品:指已经进行一定加工的物资,尚未成品。
3.成品:指已经完成生产加工并可销售的物资。
4.周转存货:指用于维持企业正常经营和周转的存货,如办公用品、卫生用品等。
四、存货的采购管理1.采购流程:(1)制定采购计划:根据生产计划和销售预测确定采购数量和时间。
(2)供应商选择:按照企业的采购政策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3)采购订单: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采购数量、价格、交货期等内容。
(4)收货验收:对收到的货物进行质量和数量检查,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入库管理:将验收合格的存货进行标识和入库记录,确保存货信息真实可靠。
2.采购责任:(1)采购部门负责制定采购计划和进行供应商选择。
(2)质量部门负责对收货进行验收。
(3)仓库管理部门负责入库管理和存货信息的记录。
五、存货的库存管理1.库存量控制:(1)最小库存量:确定存货的最小库存量,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2)安全库存量:计算企业的安全库存量,以应对供需不平衡和保证交货期。
2.库存管控:(1)定期盘点:按照计划进行存货盘点,确保存货信息的准确性。
(2)库存转销售:及时将存货转为销售,减少存货积压。
(3)存货调拨:根据需求情况,及时进行存货调拨,保证存货的有效利用。
3.库存信息管理:(1)建立存货台账:对每一笔存货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存货名称、数量、价格等信息。
(2)库存逐步化:实行库存逐步化管理,减少库存积压和过期存货。
六、存货的质量管理1.质量检验:(1)质量验收:对存货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存货质量合格。
(2)质量记录:记录存货的质量信息,及时处理问题存货。
2023年度存货压降管控方案

2023年度存货压降管控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存货压降成为了提升经营效益的重要举措之一。
为了实现2023年度存货压降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管控方案。
二、分析和评估1. 存货分析:对企业存货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存货种类、数量、周转率、库龄等方面的数据。
通过分析,了解存货结构和存在的问题。
2. 存货风险评估:对存货的过期、损坏、陈旧等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存货的安全库存和合理库存水平。
三、压降策略1. 优化采购流程:建立合理的采购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进行采购,避免过多的存货积压。
2. 加强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优化供应链流程,提高物流效率,减少存货周转时间。
3. 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销售额,减少存货积压。
4. 提高存货周转率:通过销售促销、清仓处理等方式,加快存货周转速度,降低存货积压风险。
5. 定期库存盘点: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及时发现和处理过期、损坏等问题,减少存货风险。
四、具体措施1. 分析存货结构:根据不同产品特点,对存货进行分类,了解每类存货的特点和规模,为后续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2. 设定存货目标:制定合理的存货目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存货占比等指标,明确管理的重点和方向。
3. 优化采购流程:建立科学的采购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进行采购,避免过多的存货积压。
4. 供应链优化:与供应商加强合作,优化供应链流程,提高物流效率,减少存货周转时间。
5. 销售渠道拓展:积极寻找新的销售渠道,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销售额。
6. 促销和清仓处理:通过定期促销活动和清仓处理,加快存货周转速度,降低存货积压风险。
7. 定期库存盘点: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及时发现和处理过期、损坏等问题,减少存货风险。
8. 技术支持和培训: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升存货管理水平,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五、预期效果和监控措施1.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存货压降管控方案,预计可以降低存货积压风险,提高存货周转率,减少存货损失,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公司存货的管理制度

公司存货的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司存货管理,合理控制库存,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存货的管理,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各类存货。
三、管理目标1. 确保库存数量合理,有效防止库存积压或短缺现象的发生;2. 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占用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3. 加强对存货的监管,防止物品丢失或损坏。
四、存货分类及管理1. 原材料货物:包括公司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各类原材料,按照不同属性、种类进行分类管理;2. 半成品货物:包括经过初步加工但未完全成品的物品,按照生产流程进行分类管理;3. 成品货物:包括公司生产的最终产品,按照规格、型号等进行分类管理。
五、库存管理流程1. 采购管理:(1)根据生产计划或销售预测,确定需要采购的存货种类和数量;(2)与供应商进行谈判,达成采购合同,并明确交货时间和质量要求;(3)采购部门进行采购订单下达、验收入库等程序,确保入库存货符合质量标准。
2. 入库管理:(1)入库前进行验收,检查存货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2)编制入库单据,记录入库存货的种类、数量、日期等信息;(3)将存货按照分类存放,做好仓库标识和管理。
3. 出库管理:(1)依据生产计划或销售订单,确定需要出库的存货种类和数量;(2)编制出库单据,记录出库存货的种类、数量、日期等信息;(3)出库操作由仓库负责人审核并指导,确保出库存货准确无误。
4. 库存盘点:(1)定期进行库存盘点,核实库存数量和质量是否与账目一致;(2)比对库存记录,查找差异原因,及时调整库存数据;(3)编制库存盘点报告,上报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审核。
5. 库存报表:(1)定期编制库存报表,包括存货种类、库存数量、金额等信息;(2)进行库存分析,评估库存周转率、资金占用率等指标,提出改进措施;(3)报送公司领导,进行汇报和分析,提出管理建议。
六、责任分工1. 供应商:负责提供优质的存货,确保交货质量和时间;2. 采购部门:负责制定采购计划,与供应商谈判,保证存货的及时供应;3. 仓库管理人员:负责仓库的日常管理、存货分类摆放、入库出库等工作;4. 财务部门:负责编制库存报表、盘点库存、核对账目等工作;5.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计划、需求确定、出库操作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企业存货管理控制方案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日趋完善,存货管理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存货管理是保证企业运营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能有效服务于基本生产、技术改造的全过程。
存货管理的好坏,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存货储备是否合理、流动资金占用是否最佳的重要标志,如何更好的进行企业存货管理控制,是企业良好运行发展的新课题。
【关键词】存货;管理;控制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残酷。
企业的竞争形式已经从增大销售、提高市场份额的粗放型,逐步转变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集约型。
而存货管理正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存货管理控制的研究意义
一个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开源和节流。
科学的存货管理恰恰能够更好的服务生产、更大限度的节约存货成本和释放流动资金,在开源节流两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所以做好存货管理控制决策对企业当期和长远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2.目前存货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存货管理体系不完善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很多企业虽然均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但比较分散,在制度制定初期缺乏系统性组织协调,导致在执行过
程中存在责任不清的情况甚至死角。
2.2 存货专项管理起步较晚
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企业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的增加,企业对存货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但是把存货管理提升到专项管理的高度时间还不长。
多数国有企业本世纪初开始将存货列入专项管理,之前对存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存货各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存货管理体系不成熟。
2.3 管理方法经验化,科学程度和规范程度不足
存货管理方法基本上是通过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得来的,缺乏科学的管理理论和严谨的计算公式作支撑,科学程度和规范程度不足。
3.企业存货管理控制方案
3.1 存货管理策略及原则
①本着事先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改进的原则建立存货管理体系,对存货管理全过程控制;
②结合abc分类法则和cva分类法则,库存物资进行分级管控;
③按照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的原则,确定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④按照权责对等、分工协作的原则,分解细化业务流程;
⑤平衡存货价值、存货周转速度、安全库存和采购周期的关系,合理控制存货资金。
3.2 存货管理方法
3.2.1 abc法
存货管理的abc分类控制法是将“例外管理”原则运用于对存货控制的一种形式。
这种管理控制方法最早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于19世纪首先创立的,以后经不断完善和发展,现已广泛用于存货管理、成本管理和生产管理等环节。
abc分类控制法就是按照一定标准,将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照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办法。
abc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效地控制主要品种的存货,提高控制的效率。
a类存货的特点是金额很大,但品种数量较少;b类存货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类存货的特点是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却很小。
将存货分类其目的在于根据存货的不同特点而采用不同的库存控制策略,常用的库存控制策略有:
①(q、s)制库存控制策略
采用这种策略需要确定订货批量q和报警点s两个参数。
每供应一次就结算一次账,得出一个新的账面数字并和报警点s进行比较,当库存量达到s时就立即以订货量q进行订货。
适用于可能随时进行采购或订货的物资。
②(s、s)制库存控制策略
这种策略需要确定最高库存量s及报警点s两个参数。
每当库存量达到或低于s时,就立即订货,使订货后的名义库存量达到s。
(s、s)制存贮控制策略在适用范围方面与(q、s)制是同样的,只是考虑到需求的特点,其参数控制方式略有不同。
③(r、s、s)制库存控制策略
这种策略需要确定记账间隔期r、最高库存量s和报警点s三个参数。
每隔r时间整理账面,检查库存,每当库存等于或低于s时,应立即订货,使订货后的名义库存量达到s。
适用于不太重要的,可以随着进行采购或订货的物资。
④(t、s)制库存控制策略
这种策略需要确定订购间隔期t和最高库存量s两个参数。
每隔t时间检查库存,根据剩余存储量和估计的需求量确定订货量qr,使库存量恢复到最高库存s。
适用于金额比较高,比较重要的物资,尤其是多用途物资。
根据存货的不同特点,将存货分类管理并采取相应的库存控制制度。
3.2.2 零存货与即时性管理
零存货是指平常时企业的库存降低到最低程度甚至是没存货,只有当有了客户订单时才进行生产和经营,才进行购置材料和零部件。
零存货是适时生产系统对存货管理的基本要求。
零存货管理可以达到降低存货储存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如仓储费、占用资金的利息开支以及管理人员工资。
可以消除产品制造周期中可能存在的停工待料或者是有料待工等浪费现象。
要达到零存货,就要求企业必须选择好稳定、可靠的供应商,将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等适时送
达生产现场交企业使用;各生产程序之间也不保存半成品;在销售环节上也要做到没有产成品存货,要广开销售渠道,建立完备的销售体系,做到在最后一个生产程序保质保量地加工出产成品后,就能够及时将产品销售出去。
企业实现零存货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零存货消除了原材料的库存现象,大大节省了原材料的保管、储存、领发手续和对原材料存货的确认和计价等方面的开支;其次,企业由于实现了零存货,产品成本不受期初存货成本结转的影响,这不仅可以大大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而且由于当期产品成本中没有掺杂上期成本高低的因素,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当期生产经营工作的质量和经营业绩。
零存货是一种较高级的存货管理办法。
3.2.3 经济订货批量规划
经济订货批量(eoq)规划是根据企业日常的存货用量和相关资金成本,运用数学模型求而得出企业日常的最佳存货持有量的方法。
经济订货批量(eoq)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基础上的,并且它假设只考虑存货的变动性订购成本和变动性储存成本以及允许缺货时的缺货成本。
经济订货批量(eoq)的控制目的就是找到使存货总成本为最小化的订购量。
一般而言,这个订货量可以使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中的变动成本总和最低。
经济批量规划法因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企业存货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经济订货批量(eoq)基本存贮模型:
前提条件:存贮某种物资,不允许缺货,其存贮参数为:
d:单位时间需求量;
c1:存贮单位物资单位时间的存贮费;
c2:每次订货的订货费用;
q*:经济订货批量;
t*:是与q*对应的经济存贮周期或经济订货周期。
在实际存货应用中,可根据不同的前提条件衍生出不同的存贮模型公式。
3.3 存货管理控制方案
3.3.1 存货分类管理
结合abc分类法则和cva分类法则,对库存物资进行a、b、c 分级控制和管理。
3.3.2 结合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资金运转效率需求,在会计核算初期设
定存货管理指标,并通过分解指标的方式,对企业存货进行指标的分解。
3.3.3 存货定额管理
根据企业在产品性质,产品生命周期,以均衡生产为前提计算得出企业存货定额:工艺周期确定各工序在产定额(工序在产定额=工艺周期x平均日产量)。
3.3.4 存货动态监管
基于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平台,开发定制公司存货管理动态监控方式,提取即时、动态、客观的存货管理数据实施管理监控。
基于存货管理动态监控方式,月度实施工序在产期量和库储期量与存货定额比对分析,核定存货管理预算指标完成情况。
存货管理短板分析:依据信息化系统的存货管理动态监管分析数据和核定结果,系统评估企业期间存货管理的短板因素和短板环节,制定改进提升及管理优化措施。
3.4 存货管理控制程序(见图1)
4.结束语
一个企业的经营效果关键看企业资金的运转效率,科学的存货管理恰恰是节约存货成本和释放流动资金的重要手段。
企业存货管理的实施,将更加合理的配置资金、成本、材料及管理资源,使企业有效资源效用达到最优化。
企业存货管理是企业战略性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好的企业存货管理将会为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实现企业目标形成巨大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