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
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共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申报,加强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保护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风景名胜区条例》、《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申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组织审核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审核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申报项目;负责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的保护监督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的初审,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申报项目的初审;负责本行政区域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的保护监督工作。
第四条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以下统称世界遗产)申报、保护监督等工作应当遵循生态文明的理念,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等以捐赠、技术支持、志愿者等方式参与世界遗产保护和研究。
第二章申报第六条申报世界遗产应当以保护和传承人类共同的珍稀遗产资源为宗旨,坚持政府主导、专家论证、公众参与的原则,量力而行、厉行节约、有序推进。
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列表
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表我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表一、引言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拥有着许多世界级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这些遗产不仅展现了我国在历史、文化和自然方面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我国在保护和传承世界遗产方面的不懈努力。
本文将就我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表展开探讨,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些宝贵的遗产,感受我国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二、我国世界文化遗产1. 故宫故宫位于我国北京市中心,是我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故宫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成为我国古代宫廷建筑的杰作。
游览故宫,可以深切感受到我国封建帝王政治的庄严和神秘,以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绘画、雕刻等艺术表现形式。
2. 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长城东起辽宁老龙头,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约8851.8公里,是世界上最宏伟、最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之一。
长城的建造历史悠久,见证了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壮丽与精巧。
登上长城,可以俯瞰山川河流,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3. 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圣地,位于甘肃省敦煌市。
莫高窟共有735个窟龛,40余万平方英尺壁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的壁画、彩塑和石刻以其规模大、造型美、主题广、内容丰富而著称,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颐和园颐和园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北京市郊。
颐和园的建筑、园林、湖泊和山峦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自然画卷。
颐和园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展现了我国古代富丽堂皇的宫廷建筑和美轮美奂的园林景观。
5. 雅丹地质公园位于我国青海省的雅丹地质公园以其神奇的地质地貌而闻名于世,是我国的自然遗产。
雅丹地质公园有着丰富多样的雅丹地貌,形状各异,嶙峋奇特,堪称地质奇观。
三、文章总结我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这些遗产见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附表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文化景观遗产一览表
附表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文化景观遗产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包含遗产地位置列入年份列入标准备注世界自然遗产10项(27处)1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九寨沟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992(vii)包括黄龙寺—九寨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黄龙风景名胜区黄龙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992(vii)包含黄龙寺—九寨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武陵源武陵源湖南省张家界市1992(vii)包含武陵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三江并流保护区三江并流云南省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2003(vii)(viii)(ix)(x)包含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四姑娘山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006(x)包含四姑娘山、青城山—都江堰、西岭雪山、天台山4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鸡冠山—九龙沟、夹金山、米亚罗、灵鹫山—大雪峰、二郎山、三江6处省级风景名胜区;青城山—都江堰还于2000年以文化遗产第(ii)(ⅳ)(vi)条标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卧龙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夹金山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6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云南省昆明市2007(一期)(vii)(viii)包含石林、荔波漳江、芙蓉江、桂林漓江、舞阳河、金佛山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贵州荔波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重庆武隆重庆市武隆县广西桂林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14(二期)贵州施秉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重庆金佛山重庆市南川区广西环江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7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三清山江西省上饶市2008(vii)包含三清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中国丹霞赤水贵州省遵义市2010(vii)(viii)包含赤水、泰宁、崀山、丹霞山、龙虎山、龟峰、江郎山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泰宁福建省三明市崀山湖南省新宁县丹霞山广东省韶关市龙虎山江西省鹰潭市龟峰江西省上饶市江郎山浙江省衢州市9澄江化石遗址澄江化石地云南省玉溪市2012(viii)10新疆天山博格达新疆阜康市2013(vii)(ix)包含天山天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巴音布鲁克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托木尔新疆阿克苏地区喀拉峻—库尔德宁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5处)11泰山泰山山东省泰安市、济南市1987(i)(ii)(iii)(iv)(v)(vi)(vii)包含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黄山黄山安徽省黄山市1990(ii)(vii)(x)包含黄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峨眉山-乐山大佛峨眉山四川省峨眉山市1996(iv)(vi)(x)包含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乐山大佛四川省乐山市14武夷山武夷山福建省武夷山市1999(iii)(vi)(vii)(x)包含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项(4处)15庐山风景名胜区江西庐山江西省九江市1996(ii)(iii)(iv)(vi)包含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6五台山五台山山西省忻州市2009(ii)(iii)(iv)(vi)包含五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7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杭州西湖浙江省杭州市2011(ii)(iii)(vi)包含杭州西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红河哈尼梯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州2013(iii)(v)包含元阳观音山省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截至2023年9月17日,列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一共有39处,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有4处,世界自然遗产14处,中国共计57处世界文化遗产。
名单如下。
一、世界文化遗产(39处)1、长城2、明清故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3、莫高窟4、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5、周口店不兼容遗址6、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7、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8、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9、武当山古建筑群10、庐山国家公园11、平遥古城12、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13、北京皇家祭坛——天坛14、苏州园林15、丽江古城16、大足石刻17、青城山——都江堰18、龙门石窟19、明清皇家陵寝20、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21、云冈石窟22、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23、澳门历史24、殷墟25、开平碉楼与村落26、福建土楼27、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28、元上都遗址29、红河哈尼梯田文化30、大运河31、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32、五台山33、杭州西湖34、土司遗址35、左江花山岩画36、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37、良渚古城遗址38、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39、云南普洱景迈山茶林文化景观二、世界自然遗产(14处)1、黄龙2、九寨沟3、武陵源4、三江并流保护区5、四川大熊猫栖息地6、中国南方喀斯特7、三清山国家公园8、中国丹霞9、澄江化石遗址10、新疆天山11、神农架12、青海可可西里13、贵州梵净山14、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三、文化与自然遗产1、泰山2、黄山3、峨眉山——乐山大佛4、武夷山。
我国自然遗产分类
我国自然遗产分类
世界遗产包括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3类。
我国的自然遗产主要有:
1. 世界自然遗产: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数量达到14项,总面积达万平方公里。
这些遗产有效保护了中华大地上最具代表性的地质遗迹,最优美的山岳、森林、湖泊,以及最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物种。
2.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我国的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数量达到4项,包括黄山、武夷山、四川乐山大佛等。
此外,还有其他的自然遗产分类,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等。
这些地方都是自然生态保存良好、珍稀濒危物种繁衍良好、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地区,也是我国自然遗产保护的重要领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相关文件或访问其官网。
常识之“中国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
“中国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又名复合遗产或混合遗产,是同时具备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种条件者。
我国目前有4 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一、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 万公顷。
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 米。
泰山被誉为“五岳独尊”,是中国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首批国家5A 级旅游景区。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 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 代帝王遣官祭祀72 次。
泰山二、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 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 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
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
黄山代表景观有“五绝三瀑”,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
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
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三、峨眉山-乐山大佛峨眉山-乐山大佛位于位于乐山市郊,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山上茂林修竹终年葱茏,山下三江汇聚,享有西南山水之冠的美誉,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赞。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为弥勒坐像。
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 年),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至德宗贞元19 年(公元803 年)完工,历时90 载。
乐山大佛四、武夷山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 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泰山Mount Taishan位于山东省泰安市。
古称东岳,一称岱山、岱宗。
绵延起伏长约200公里。
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
从山脚到山顶,沿途古迹名胜30多处,中路有王母池、斗母宫、经石峪、壶天阁;西路有黑龙潭、扇子崖、长寿桥等。
中西两路会合后为中天门,登天险十八盘,有南天门、碧霞祠、瞻鲁台、日观峰。
登日观峰看日出,更为胜景。
1987年12月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黄山Mount Huangshan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
古称黟山,唐改黄山。
由花岗岩构成。
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
有三大主峰;莲花峰(1873米)、光明顶(1841米)、天都峰(1810米)。
风景秀丽,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名,并称“黄山四绝”。
七十二峰各具特色。
有玉屏楼、云谷寺、半山寺、慈光阁、始信峰、天都峰、莲花峰、仙人洞、白鹅岭、百丈瀑等名胜古迹,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1990年12月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峨眉山-乐山大佛Mt.Emei and Leshan Giant Buddha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海拔3099米。
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
传为普贤菩萨说法道场。
唐宋时期,佛教日趋兴盛,梵宇琳宫,遍及山峦,有佛龛百余,洞窟40个,又有万年寺、报国寺、洪椿坪(千佛禅院)、洗象池、金顶华藏寺等名胜。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东南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
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至贞元十九年(803年)完成。
大佛头与山齐,脚踏大江,通高71米,肩宽24米,故又名凌云大佛,为世界最大的石佛像。
1996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武夷山Mount Wuyi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
红色砂岩构成的低山,海拔600米左右。
为喀斯特地貌静观集中地。
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九曲溪、桃源洞、流香涧、卧龙潭、龙啸岩等名胜和冲佑万年宫(武夷宫)、紫阳书院(武夷精舍)旧址及历代摩崖题刻。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评选准则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评选准则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的同时,具备文化和自然两个方面的重要价值的遗产。
评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需要存在一定的准则,以确保评选的遗产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价值。
以下将介绍一些评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准则。
1.文化价值准则-历史和文化意义:被提名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遗产应具备对人类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的价值。
这可以包括遗产的建筑、结构、遗址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和文化符号,以及与历史事件、思想、艺术、宗教等相关的关键元素。
-文化多样性:评选遗产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可以是不同民族、种族、宗教和历史时期的结合体。
这样的遗产代表了不同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发展,对于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和传承:评选遗产还需要展示对其保护和传承的努力。
这可以包括将遗产融入当代社会和生活方式,以及保护和维护遗产的措施和机构的存在。
2.自然价值准则-生态系统完整性:被评选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自然遗产应具备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健康等方面。
这样的遗产可以提供有关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信息和研究价值。
-自然美景:评选遗产还需要拥有独特的自然美景。
这可以包括壮丽的山脉、深邃的峡谷、广阔的湖泊、风光秀丽的海岸线等。
这样的遗产可以通过其自然景观吸引游客,并为人们提供休闲和学习的机会。
-可持续发展:评选的遗产还需要展示可持续发展的努力和措施,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确保其长期保护。
这可以包括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管理和监测,以及开展环境教育和社区参与等活动。
3.双重遗产准则-文化和自然相互依存:评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需要展示文化和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这可以包括自然景观对于文化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文化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独特性:被评选遗产还需要具备独特性,即在文化和自然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特征。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评定标准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评定标准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评定标准一、引言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评定标准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既包括具有国际重要性的自然遗产,也包括具有出色智慧的文化遗产。
评定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与自然资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评定标准,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刻和灵活地了解这一主题。
二、自然遗产评定标准1. 研究价值:自然遗产评定标准首先要考虑的是其研究价值。
自然遗产中的生物多样性、地质现象、生态系统等对于现代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评定自然遗产时需要综合考虑其研究价值所在。
2. 全球意义:自然遗产评定标准还需要考虑其具有的全球意义。
即这些自然遗产是否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性,是否对全人类共同利益产生积极的影响等。
3. 保护状态:评定自然遗产还需要考虑其保护状态。
自然遗产是否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人类活动的破坏等。
这些都是评定自然遗产的重要因素。
4. 原始度和丰富度:自然遗产评定还需考虑自然风景、生态系统的原始度和丰富度。
这些都是评定自然遗产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三、文化遗产评定标准1. 历史意义:文化遗产评定标准首先要考虑其历史意义。
文化遗产是否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等都是评定文化遗产的重要依据。
2. 独特性:文化遗产评定还需要考虑其独特性。
即这些文化遗产是否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特色等。
是否是其他地区不具备的文化遗产。
3. 保存状况:评定文化遗产还需要考虑其保存状况。
文化遗产是否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历史遗失等。
这些都是评定文化遗产的重要因素。
4. 对现代社会的意义:评定文化遗产还需考虑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文化遗产是否对当代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否有助于传承人类智慧等。
四、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评定标准1. 综合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评定标准需要综合考虑自然与文化的双重价值。
评定时需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
2. 持久性:评定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还需要考虑其持久性。
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
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二、遗产申报与评估1.遗产申报要求申报者应出示详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价值相关的文件,包括但不限于遗产的照片、图像,地图、报告、文献和相关的资料。
2.遗产评估(1)国家级评估:由各国自然和文化遗产管理机构进行评估,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国际遗产保护准则,综合考虑自然和文化价值对遗产进行评估。
(2)国际级评估:由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UNESCO)组织的专家评估委员会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对遗产的国际保护和管理产生影响。
三、保护与管理1.遗产保护(1)保护措施应立足于维护遗产的完整性、可持续性和代表性。
(2)采取科学、系统、持续的方法,保护和维护遗产的自然及文化特征,确保其独特价值的持久性。
2.遗产管理(1)建立健全的遗产保护管理机构,负责遗产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2)确保遗产的管理与保护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遗产保护准则,落实遗产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3.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平衡(1)保护与开发利用应取得平衡,保证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可持续性。
(2)鼓励合理的旅游开发,提升人们对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并为遗产保护提供经济支持。
四、遗产的监督和评估1.监督(1)由相关国家遗产管理机构负责遗产的监督与巡查,保障遗产的安全与完整性。
(2)对遗产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2.评估(1)定期进行遗产的综合评估,评估结果可作为改进管理和保护工作的依据。
(2)充分利用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优化遗产的管理与保护措施。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1.国际合作(1)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共同面对遗产保护与管理面临的挑战。
(2)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全球遗产保护事业。
2.交流与合作(1)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和研讨活动,就遗产保护与管理进行交流与合作。
六、其他事项1.审批程序(1)申报遗产由国家遗产管理机构负责审核和批准。
(2)国际级遗产的申报需要经过相关国际组织(如UNESCO)的评审和批准。
世界遗产申请认定标准
世界遗产申请认定标准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五类。
以下是世界遗产申请认定标准:1. 文化遗产(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以及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所在的地点等。
(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方等。
2. 自然遗产(1)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自然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明确地区。
(2)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形或地貌特征以及尽管与其相伴的天然资源组成的明确地区。
3.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国家或地区因其文化和自然特性,加之其组成、历史和/或活动的整体性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2)从历史、人种学、人类学、语言、宗教或艺术的角度来看,具有独特的普遍价值。
(3)从科学和管理的角度来看,具有独特的普遍价值。
4. 文化景观遗产文化景观的评定基于以下标准:(1)突出表现人类创造力和技能的重要遗产,特别是它们成为传统生活方式的证据或历史演进的物证。
(2)突出地代表一种或多种文化传统,并能以有形和无形方式触摸到这种文化的历史背景。
(3)突出地阐明一个社会或者社区的文化多样性和持久性,以及它们为社区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各项可作为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考标准:(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实践、节庆活动,以及有关的传统手工艺。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武夷山遗产地处中国福建省的西北部,毗邻江西 省,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总面积999.75平 方公里,通用福建赣语、闽北方言和国语。根据 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将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 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 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核心面积 63575公顷,核心次面积36400公顷,同时划定了 外围保护地带--缓冲区,面积27888公顷。
世 界 自 然 与 文 化 遗 产
黄 山
世 界 自 然 与 文 化 遗 产
黄 山
世 界 自 然 与 文 化 遗 产
黄 山
世 界 自 然 与 文 化 遗 产
黄 山
世 界 自 然 与 文 化 遗 产
黄 山
世 界 自 然 与 文 化 遗 产黄 山 Nhomakorabea 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 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 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 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山路沿途 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胜为峨眉一大特色。峨 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主 要崇奉普贤大士,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 事频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 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 界 自 然 与 文 化 遗 产
泰 山
泰 山
世 界 自 然 与 文 化 遗 产
世 界 自 然 与 文 化 泰遗 山产
世 界 自 然 与 文 化 泰遗 山产
黄山风景名胜区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为 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黄山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 列中华十大名山的第二位,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 郦道元、李白、徐霞客等名士都曾在此留下壮美的诗篇和 历史的足迹。黄山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 一,同时又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 胜地,入选“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黄山于1990年12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是中国第二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 风景名胜,可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
世界文化遗产黄山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黄山的资料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世界文化遗产黄山的资料》的内容,具体内容:黄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家平时会关注吗?关于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世界文化遗产黄...黄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家平时会关注吗?关于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世界文化遗产黄山简要介绍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赞叹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
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现在冬雪则成为了黄山第五绝。
黄山不仅自然景观奇特,而且文化底蕴深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所以黄山非但以景取胜,还是几千年来道家仙士的常游之所。
李白等大诗人也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
黄山千峰竞秀,万壑峥嵘。
有名可指的就有72山峰,其中"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灵秀。
黄山原名"黟山",因山峰和岩石遥望青黑而得名。
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采药炼丹、得道成仙,唐玄宗于是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黟山"为"黄山"。
千余年来,黄山积淀了浓郁的黄帝文化,轩辕峰、炼丹峰、容成峰、浮丘峰、丹井、洗药溪、晒药台等景名都与黄帝有关。
世界文化遗产黄山地理位置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属黄山市管辖,传说是中华祖先——轩辕黄帝修身炼丹而飘然成仙的地方。
黄山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境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精华部分为160.6平方公里黄山风景区。
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有哪些
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有哪些1、泰山,1987年12月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泰山,古名岱山,又称岱宗。
包括泰山,岱庙和灵岩寺。
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
近两千年来,庄严神圣的泰山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
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世界遗产专家在泰山考察时发现,泰山既有突出普遍的自然科学价值,又有突出普遍的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是一座融自然科学与历史文化价值于一体的神奇大山。
2、黄山,1990年12月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边界修改:2012年12月。
黄山雄踞风景秀丽的安徽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
山体伟特,玲珑巧石,万姿千态。
主峰莲花峰海拔1860米。
黄山美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
自古以来,历游名山者多以为黄山之美不亚于五岳。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历代游客盛赞“天下名景集黄山”,谓泰岱的雄伟,华山的峻峭,衡岳的烟云,匡庐的飞瀑,雁荡的怪石,峨眉的清凉,黄山兼而有之。
黄山胜景,以峰为体。
这里峰林如海,辟地摩天,危崖突兀,幽壑纵横,美不胜收。
3、峨眉山—乐山大佛,1996年12月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
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名词解释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名词解释双遗产是同时拥有两个以上世界级遗产的地方或景观。
双遗产项目所处的位置不仅要满足人类历史发展和物质创造的需求,更应具备生态、美学和文化等多重价值,这些标准远高于一般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其中必须符合两项条件:第一项条件是申报项目所在区域应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第二项条件是申报项目自身及其周边环境或区域应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是某种文化现象或自然美景。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分为全球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三种类型。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9年11月16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第10届全会,决定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并负责管理世界遗产。
自成立至今,已经有200多个国家递交了申请。
全球每年评选出四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包括一个入选名单、一项预备名单和九个提名名单,而“世界自然遗产”只有三个提名名单。
但是,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世界遗产,都属于全球遗产。
一旦被选为“世界遗产”,那么它将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因此,只有认真保护好这份遗产,才能确保世界文明的延续。
2。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指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期曾经拥有过至少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那么该地区就获得了两个遗产。
3。
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体现某种文化或人类进程的具有突出意义的地区或景观;具有考古科研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迹、古代建筑和历史城镇。
4。
世界自然遗产:被认为是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地理区域;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生物生态区域;突出反映地质过程或地貌演化的地带;独特、稀有或濒危的动植物种群生态区域。
5。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一、引言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拥有着众多世界级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这些遗产不仅是我国历史和自然的宝贵财富,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在我国,有着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它们以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
在本文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探讨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以便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些宝贵的遗产。
二、传统古建筑我国作为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国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建筑数量众多。
其中,敦煌莫高窟、颐和园、布达拉宫、故宫以及我国长城等,都是我国古建筑的代表。
这些建筑不仅在建筑艺术和风格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更是我国传统文明和历史的见证。
敦煌莫高窟作为我国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壮丽的艺术风格享誉世界;而颐和园作为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珍品,以其精致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这些古建筑,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它们的存在不仅丰富着我国文化,也让世界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明。
三、自然风景除了传统古建筑外,我国的自然风景也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例如张家界的奇峰异石、黄山的峻峭奇峰和峰林、三江并流的大瀑布群、川西高原的丹霞地貌等,都是我国自然遗产的代表。
这些自然风景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壮丽的景观吸引着无数风景画家、摄影家和登山者前来探索。
黄山作为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以其险峻的峰林和独特的松树景观而享誉中外;而川西高原的丹霞地貌,则是我国西部地区独有的自然奇观,以其绚丽多彩的地貌景观而备受瞩目。
这些自然风景的存在不仅是我国自然的宝贵财富,更是世界自然遗产的瑰宝,它们的存在丰富着我国自然,也为世界自然遗产增添了新的色彩。
四、总结和回顾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的丰富多样,不仅展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更展现了我国多样的自然风景和生物多样性。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名词解释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名词解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名词解释】1、文化遗产指在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自然遗产中那些同时具备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部分以及同时具备突出的普遍价值和特殊意义的文化遗存。
3、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是指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文化遗产,为全人类所公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文化景观,可以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加以保护。
4、世界遗产是遗产名称的一种,是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延续的自然或文化遗产。
5、世界遗产代表了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6、世界遗产是一个大型的、相对完整的文化遗址或自然遗址群。
7、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world cultural heritage)和世界自然遗产(world nature heritage)。
8、国家遗产(英语: national heritage),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国家遗产包括以下类别: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地貌或地质构造,或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已有考古遗址或古迹。
9、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规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人类创造力和天才的杰作; (2)展现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3)在某一文化或自然领域,或某一文化或自然与人的活动交叉领域,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10、世界遗产的申报主体是国家、省市政府和区县政府。
11、世界遗产委员会实行执行局负责制,由21个成员国组成,主席和副主席任期4年,经选举产生。
每个成员国享有一票表决权。
12、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职责:审议每个缔约国的申请,制定《世界遗产名录》,向缔约国发出受理、审议、登记和公布等方面的信函,以及执行委员会应缔约国要求而进行的其他职能。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评选准则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评选准则一、概述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指具有世界意义、既具有文化价值又具有自然价值的遗产。
评选出的世界遗产既代表了人类文化的传统和创造力,又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多样性。
关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评选准则,一直是世界遗产委员会和相关专家学者争论的焦点。
在本文中,将结合相关案例和学术观点,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评选准则进行全面的探讨。
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评选准则的深度探讨1. 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准则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准则主要包括建筑、城市规划、考古遗址、传统定居地和文化景观等多个方面。
评选时主要考虑遗产的历史意义、文化交流价值、建筑特色等因素。
我国的故宫、美国的独立纪念馆等都是因其卓越的文化价值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 世界自然遗产的评选准则世界自然遗产的评选主要关注自然景观、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评选时会考虑遗产的自然美景、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独特性等因素。
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等就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3.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评选准则对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评选准则更为复杂。
除了需要考虑其文化价值和自然价值以外,还要综合考虑两者的融合程度、互补性以及整体的世界意义。
这就需要更加全面的评估和权衡,涉及到文化传承、自然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评选准则的广度探讨1. 文化与自然的融合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评选准则中,文化与自然的融合性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即遗产本身是否能够体现出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特点。
我国的黄山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其就体现了南方歙县汉族山地农业文化以及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 可持续发展的考量评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时,还需要考虑其可持续发展性。
即遗产本身是否能够在传承文化和保护自然的实现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申报,加强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保护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风景名胜区条例》、《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申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组织审核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审核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申报项目;负责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的保护监督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的初审,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申报项目的初审;负责本行政区域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的保护监督工作。
第四条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以下统称世界遗产)申报、保护监督等工作应当遵循生态文明的理念,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等以捐赠、技术支持、志愿者等方式参与世界遗产保护和研究。
第二章申报第六条申报世界遗产应当以保护和传承人类共同的珍稀遗产资源为宗旨,坚持政府主导、专家论证、公众参与的原则,量力而行、厉行节约、有序推进。
第七条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应当满足下列基本条件:(一)满足《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关于世界遗产突出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等有关标准、条件和要求;(二)编制了申报项目的保护管理规划;(三)按程序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四)属于依法划定的省级及以上风景名胜区等保护地;(五)具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其中,第(三)款所指列入程序,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国家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有关要求执行。
第八条世界遗产申报流程分为申请预审和正式申报两个阶段(见附件)。
第九条申报世界遗产,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的申报文件;(二)省级人民政府同意申报的文件;(三)申报项目突出价值的专家论证意见;(四)社区居民及利益相关者对申报世界遗产的意见;(五)申报项目的执行摘要;(六)申报文本;(七)申报项目的保护管理规划;(八)申报项目的地图信息(包括A0版的区位图、范围图、遥感图等)、图集、视频资料、幻灯片、财产清单等相关附件。
其中,(五)、(六)、(七)、(八)款内容按照《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相关要求编写,提交中英文纸质件、电子件(文本格式为word或pdf,图件格式为jpg、psd或dwg)各五份;申请预审至少应当提交第(一)、(二)、(三)、(五)、(六)款内容。
第十条住房城乡建设部每年3月31日前受理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提出的申报世界遗产项目预审的申请。
申请预审前,须报请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
住房城乡建设部收到预审申请后,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对申报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审核评估通过的项目,作为自预审申请开始第三年度的申报项目,按程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进行预审。
第十一条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应当将预审通过的项目,在预审当年(第一年度)12月1日前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正式申报的申请。
住房城乡建设部收到正式申报的申请后,组织有关方面和专家对申报项目材料进行修改完善,并在第二年度2月1日前按程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申报。
第十二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对预审材料或正式申报材料提出意见的,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世界遗产地管理机构开展材料修改、补充和意见答复等工作。
第十三条申报世界遗产项目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跨市县级行政区域的,应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请示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人民政府同意,会同有关市县级人民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统一组织开展申报工作;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由有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请示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人民政府同意,会同有关市县级人民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统一组织有关地方开展申报工作。
第十四条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的材料应当真实、客观、准确。
申报过程中存在下列行为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根据实际情况推迟或中止项目申报:(一)重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或受到严重威胁;(二)出现重大违法违规建设行为;(三)申报材料重要内容不实或故意瞒报;(四)多数社区居民或利益相关者不同意申报;(五)申报工作进展缓慢,超出申报阶段时限要求;(六)其他严重影响申报工作的情形。
第十五条涉及国家领土主权、民族、宗教、跨国合作等重大事项的项目,应当事先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第十六条各有关单位、个人应当严格遵守国家保密规定,依法使用、交换和保管申报过程中的涉密文件、数据、图件等资料。
第十七条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住房城乡建设部根据申报需要,适时增补列入新项目;对已不具备申报条件的项目,予以剔除。
第三章保护和管理第十八条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应当严格保护,不得随意改变或破坏。
世界遗产地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世界遗产公约》等要求,建立健全各项保护管理制度,完善保护措施和监测设施,严格保护世界遗产地的资源、生态和环境,合理展示世界遗产地的突出价值。
第十九条世界遗产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切实履行国际公约和申报承诺,为世界遗产地的保护管理提供必要的组织、人员、技术和资金保障。
第二十条世界遗产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跨市县级行政区域的,应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请示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人民政府同意,会同有关市县级人民政府建立统筹管理工作协调机制;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由有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请示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人民政府同意,会同有关市县级人民政府建立统筹管理工作协调机制。
第二十一条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是开展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和建设利用的基本依据。
世界遗产地管理机构应当组织编制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
编制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应当依据《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及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坚持严格保护遗产地突出价值的原则,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提升保护管理水平的要求,提出有关保护管理措施。
编制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应当广泛征求相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和专家的意见,并做好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
第二十二条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世界遗产突出价值和完整性陈述;(二)世界遗产资源本底及管理现状评价、威胁因素分析;(三)禁止建设、限制建设区域划定及保护规定;(四)突出价值保护措施;(五)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监测管理;(六)旅游活动管理与建设控制;(七)遗产展示与解说教育;(八)社区参与与协调发展;(九)科学研究、能力建设与实施保障措施。
其中,世界遗产地范围应划入禁止建设区域,不得开展与遗产资源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缓冲区范围应划入限制建设区域,严格控制各类景观游赏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活动。
第二十三条涉及风景名胜区的世界遗产,其保护管理规划应符合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空间管控要求,包含风景名胜区规划中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建设用地范围和规划设计条件等内容。
第二十四条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由世界遗产地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世界遗产地及其缓冲区范围内的各项管理措施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
第二十五条世界遗产地内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法履行有关审批程序。
在世界遗产地及其缓冲区范围拟建设缆车、索道、高等级公路、铁路、大型水库等对遗产地突出价值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应当依据《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第172条的要求,至少在项目批准建设前6个月将项目选址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等材料经住房城乡建设部按程序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第二十六条世界遗产地管理机构应当每年向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报送世界遗产地资源保护、保护管理规划实施和展示利用等情况的报告。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每年应当对本行政区域世界遗产地上一年度的资源保护、保护管理规划实施和展示利用等情况报告进行审核,于3月10日前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
第二十七条住房城乡建设部按照《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有关世界遗产定期监测的要求,组织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和世界遗产地管理机构,开展世界遗产定期监测报告填报工作。
第二十八条住房城乡建设部利用遥感等技术手段,对世界遗产地资源保护、保护管理规划实施和建设活动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应当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开展世界遗产地的动态监测工作。
第二十九条住房城乡建设部定期组织对世界遗产地资源保护管理情况进行集中检查和评估。
检查评估方式依次包括遗产地自查、省级主管部门检查、住房城乡建设部抽查。
对发现的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组织有关地方限期纠正、处理;涉及重大违规问题的,将实行挂牌督办。
检查和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一)管理机构履职尽责与能力建设;(二)地方立法与配套管理制度建设;(三)世界遗产突出价值和核心资源保护,资源环境监测与科研;(四)保护管理规划编制与实施;(五)旅游活动管理、建设活动管控以及其他威胁突出价值等重要因素的活动管理;(六)遥感监测问题及核查处理情况;(七)社区参与与协调发展;(八)遗产展示、宣传与教育。
第三十条世界遗产实行濒危名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