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优秀课堂实录——《《氓》微课实录
细微人称变化蕴含情感波澜——《氓》教学节录在《氓》的教学过程中,分析婚恋的不同阶段反映女主人公不同的性格情感时,笔者提出一个问题:文中有一些有意味的形式或细节,你能发现并赏析其妙处吗?提出这个问题,是想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三处写到淇水的句子,以及写桑叶、斑鸠的句子。
但是,有一个学生的答案,完全在笔者的预设之外。
他说:“老师,我有个疑问,在这首不算很长的诗歌中,女主人公对负心汉的称谓就有很多个,比如第一段是‘氓’‘子’,第二段是‘尔’,第三段是‘士’,后三段有‘尔’也有‘士’。
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个“教学意外”,追问、品读、探究,让我们生成了一段师生都很有收获的教学内容。
师:哦,这个发现有道理啊!我先前也没有注意到。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找出有这些人称代词的句子,读读、议议,看看有没有能说服人心或者让我们恍恍然大悟的结论。
(学生和教师找出相关的句子,反复诵读。
)生:注解说,“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第一段是男女主人公相识继而相恋期间,在那个期间,女子眼里的男主人公当然是特别美好、值得尊敬的,所以用“子”。
生:那我“恍然大悟”了!第二段为什么用“尔”不用“子”,一读就感觉出来了。
第二段是男女主人公热恋期间,仍然用“子”就太不亲切了,有点高高在上。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尔”就是“你”,读起来,这几句就有热恋期间两个人亲昵对话的感觉。
师:的确如此。
第二段,他们由热恋而结婚,耳鬓厮磨,说话当然不用客套了,“尔”这个第二人称就很符合这里的语境。
那么,第三段为什么要用“士”?生:这一段是女主人公痛苦的人生体会、总结,“士”是对男子的通称。
生:如果说第二段是热恋期,我觉得第三段像是“冷遇期”。
岁月流逝,女主人公年老色衰,再加上其他原因,总之两人的感情渐渐冷漠了,关系也疏远了。
女主人公反思自己的婚姻生活,感慨:“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用“士”字冷静、客观。
师:嗯,说服大家了吗?(学生纷纷点头。
氓教学实录-人教课标版
《氓》教学实录【教学过程】师: 同学们, 童话中公主和王子幸福的结婚了, 往往是故事的结束。
而在现实生活中, 结婚才刚是故事的开始。
那么今天, 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来看看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我们该怎样来看待这些问题。
请同学齐读课文。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叙事情节。
生(齐读)师: 谁来告诉我这首诗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教师出示投影上的问题)生: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女子被丈夫抛弃的故事。
生: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女子回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分手的全过程。
师: 这名同学说得很好。
(教师在投影上出示答案)这首诗叙述了一名女子追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决裂的全过程。
请同学分别用两个字概括这首诗的情节结构。
生: 婚前、婚后。
生: 婚前、婚后、分手。
生: 恋爱、结婚、分手。
师: 看来从结婚到分手这一段同学们不知该怎么说。
一个人变心了该怎么说?生: 该叫“情变”。
(同学笑)生: 该叫“婚变”。
(同学笑)师: 那么这首诗的情节结构可以这样概括(师生共同说)结婚婚变决裂。
我们概括出了情节, 那我们应怎样读每一节诗呢?为什么要这样读?生:、节应读的欢快些, 因为这一节写的是主人公由恋爱到结婚的过程, 她的心情应该是较快乐、兴奋。
生: 、节的情感应由平顺到欢快, 女主人公由开始回忆到回忆渐深, 逐渐沉浸在热恋时的甜蜜之中。
(同学鼓掌)生: 、节应读的低沉些, 因为主人公的心情悲哀。
生: 我也觉得、节应读出主人公的忧伤、哀怨。
师:是这样吗, 同学们?我们要尽量去贴近主人公的心情。
也曾是窈窕美少女, 爱听关雎声;也有过“一日不见, 如隔三秋”的相思;有过“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的誓言与深情……可如今, 这些美丽的日子哪里去了?一旦“红颜未老恩先断”, 悔耶?怨耶?恨耶?(学生陷入沉思)生: 又怨又恨。
生: 又悔又恨。
师: 那怎么读才能读出主人公的这种心情呢?生:我觉得、节应读的高亢些, 因为主人公的心情变得特别激动和愤怒。
氓优质课课堂实录
氓优质课课堂实录氓优质课课堂实录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
诗歌,也是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得最早的文学样式之一,春秋时代编成的《诗经》,是我国上古社会五百多年漫长历史的真实写照。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氓优质课课堂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师:来,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做了哪几件事?(生七嘴八舌说做档案,做预习等。
)师:是的,我们做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档案。
昨天,我认真地看了每一个同学写的答案,有很多话都让我感动。
尤其是“我看语文”这一栏目,(随手翻档案)有个同学说:“语文是我们精神的火炬。
”说得多好,比喻妥帖,切中语文人文性的特点。
如果我能教到高三,我一定会让各位的精神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层面。
(学生中有的静默,有的凄凉,事后知道他们前任老师是被他们的不信任投票换下来的,如我进年未能跟进高三的原因一样)如果我只教大家一年,我也将让每个人都获得进步。
哪怕我只教你们一天,我也会努力使你们学有所得,得即为用!(这是我即兴发挥的,说后觉得自己狂了一点,然后谦虚一下)我也相信,能和大家呆一天,我也将从你们这里获得进步。
(再翻)这个同学说:“语文是用来调节的课,做作业累了,那就上语文来轻松一下。
”我很欣赏她对语文的精神治疗的精彩阐述,但是我也要提醒除了调节功能外,它还能让我们学会高级思维,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还有同学说:“我平时不太重视语文,语文成绩也不稳定,对语文有点无奈。
”说到成绩了,我想表达我个人意见,如果语文是拿成绩精确衡量的话,那语文就死了。
我认为,语文实实在在地提高我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敲门砖,帮我们敲开一扇又一扇的功利之门。
好,同学们还有很多心里话,以后我们再慢慢聊。
(教师板书:任务:将《卫风·氓》改写成现代民歌。
学生惊讶:啊!?)师:今天这节课的任务是将《卫风·氓》改写成现代民歌。
说到任务,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美国大片,叫《谍中谍》,这是一种翻译方式,我看到盗版碟片上的中文译名叫《无法完成的任务》或《无法完成的使命》。
《氓》课堂教学实录
《氓》课堂教学实录
李华平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
【年(卷),期】2024()1
【摘要】授课教师: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整理: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李玉琼、夏忠敏授课班级:成都市双流中学高2022级(高一)21班授课背景:叙事学视域
下的阅读教学授课时间:2023年2月18日一、预习交流1.文言知识理解交流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都已经预习了课文。
请大家交流一下,你们在预习时做了哪些事情。
【总页数】7页(P60-66)
【作者】李华平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一场诗经时代婚恋的实录——《氓》主题之我见
2.《卫风·氓》第二课时教学实
录3.《氓》教学实录4.在文本缝隙处设问,在形象比较中挖掘——《诗经·氓》授课实录5.细读文本理性审视——《氓》课堂教学设计撷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名师教学实录:《卫风·氓》教学案例
名师教学实录:《卫风·氓》教学案例《卫风·氓》教学案例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马丽钧[课例导读]从下面的课堂实录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该校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能力以及执教者的综合素质、教学机智都非常出色。
但细读之后也许还可以发现,本案例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无法模仿的,它与其它各区县的案例一样,都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
本案例除了关注情感教育、关注文化熏染、重视预习、点拨引导得法等优点之外,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本案例的一大特色,也是很值得思考和借鉴之处,在于马老师采取文艺批评中“以诗解诗”的方法,借助丰富的课程资源,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多重对话中尝试探究学习的新途径。
一、课堂实录(一)第一环节:初读感受以及叙事特点师: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可见《诗经》在古代先民生活中的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卫风”——《氓》。
它是一首以第一人称讲述的叙事诗,讲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到婚变的整个过程。
下面我们先听听同学们读了它之后的感受。
(演示幻灯片。
)师:这是李小薇同学的感受——“在古代,女子的爱情总是很轻贱的吧,也许就像那几尺飘落到杨玉环脚下沾满尘土的白绫吧。
”这是李琪同学的——“心痛有许多种。
浅的,稍纵即逝;深的,刻骨铭心。
然而,我想,只有《氓》之痛会从心底由内而外地肆意蔓延,如无数枝细小的藤,一寸一寸爬满整个心灵,一滴一滴耗尽心灵的养分,直到枯萎。
”师:她们用了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生:(沉吟)我觉得主要是比喻。
比如把古代女子的爱情比作杨玉环脚下沾满尘土的白绫,把《氓》之痛比作无数枝细小的藤。
生:反复,“一寸一寸”,“一滴一滴”,强化伤痛的感觉。
师:李琪同学在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还用了对偶、衬托等手段,从而很好地表达了自己阅读的感受。
师:这两位同学选择了恰当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自己读完《氓》之后的内心感受。
大家想想,他们是设计好、经营好要用比喻、对偶……表达;还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自然而然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生:(自发地)自然而然地。
《氓》的精彩课堂实录
《氓》精彩片段生:“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表明这个女子很美丽,像桑叶一样娇嫩,像葡萄一样水灵。
生:“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表明这个女子很勤劳。
师:这个女子天天养鸡喂猪,纺纱织布,洗衣做饭。
她物质生活清贫,家务繁多,每天都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三岁食贫”中的“三”,教材将其解释为“虚指多年”。
可见,这个女子常年都在遭受苦难。
同学们能从书中找出这样解释的理由吗?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年老色衰需要一段时间。
师:能不能解释为“三年”呢?生:可以!氓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天天喝酒,繁重的家务都压在这个女子身上,于是三年就把这个美丽的少女折磨成了一个黄脸婆。
这样理解还能说明氓变心很快。
师:照这样理解,再过三年这个美丽的少女就该由黄脸婆变为木乃伊了!(生笑。
)生:这个女子很无助,很可怜。
她日夜操劳,年老色衰后不仅被丈夫抛弃,还被哥哥逼迫,甚至连一个可以倾诉的人都没有。
师:《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哥哥也很凶——“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诉说是人排解痛苦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是弱者无奈于命运后的终极需求。
鲁迅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向周围的人诉说丧子的痛苦都出自此。
这个女子婚变后,她的亲哥哥对她冷淡如冰。
人情如纸,世态炎凉,让人寒心啊!生:“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说明这个女子很果断。
因为,她很坚决地结束了这桩不幸的婚姻。
师:当年,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信誓旦旦;如今,氓全不念当日恩情。
氓前后情感的巨大反差,使她彻底失望与绝望,使她彻底抛弃了幻想,与氓一刀两断。
这与其说是不幸婚姻的结束,还不如说是她人生的新起点。
她终于以女性少有的觉醒与坚强,从这桩不幸的婚姻泥潭中解脱出来,迈向了新的人生,这就使悲剧主题蕴含了积极的人生意义。
师:大家再讨论一下,这个女子是主动离开还是被氓赶回了家?大家从诗歌中寻找答案。
(生讨论交流。
)生:“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女子说自己本想与氓白头偕老,可是氓却二三其德。
诗经氓教学实录
诗经氓教学实录《国风·卫风·氓》出自《诗经》。
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诗经《氓》课堂实录,欢迎大家来阅读。
师:“今天考考大家,我说上句,你们接下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下句是什么?”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师:“很好,那么有谁知道这句诗出自哪里呢?”生A:“ 《诗经》。
”师:“对,这句是《诗经》的开篇《周南·关雎》中的诗句。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十五国风”“二雅”“三颂”三大类,其中“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通过预习,已知《卫风·氓》是一首弃妇诗。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卫风·氓》,看看女主人公是如何叙述自己的辛酸历程的。
”本诗是四言诗,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例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可老师领读,示范朗读全诗,培养学生正确诵读习惯,及语感。
《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
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
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回忆追述,用对比的手法来叙事。
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
翻译师:“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生B:“讲述了女主人公和氓约定婚期。
”师:“不错,这一部分追述了女主人公的恋爱生活。
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一部分塑造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生C:“从女主人公‘送子涉淇’ ,又劝氓‘无怒’,可看出女主人公是一个温柔的姑娘。
”生D:“‘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了女主人公的热情。
”师:“很好,很明显,女主人公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这一部分虽然没有直接写氓,但是‘将子无怒’ ,反面衬托出了男主人公氓的狡黠。
从这一部分的词语,我们可以感受到女主人公的:热情、幸福。
”翻译师:“这一部分是女主人公追述婚后生活。
同学们根据翻译,默读一遍,思考各章分别讲了什么?”这一部分女主人公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生E:“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
《氓》课堂实录(优质课一等奖)
《氓》课堂实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当代女作家安意如如此评价《诗经》“《诗经》是彼岸花,即使无法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上节课,通过复习,我们深入了解了《诗经》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作为现实主义的源头,它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今天我们就一同领略《诗经•氓》中的卫女形象给予后世文学的深刻影响。
二、细读文本,探究卫女形象师:《氓》作为《诗经》中一首较为完备的叙事性的抒情长诗,把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再到婚变的过程完整地展现出来。
因其叙述女子的一生,故依据时间顺序将女子的回忆与现实交错呈现。
那么,将回忆与现实勾连在一起的是哪个自然段?用什么方法将二者相融?生1:第三自然段。
用了比兴的手法。
师:既然是回忆,着重写了女子对爱情与婚姻的深刻反省,那么最能体现这一反省的是哪句诗中的哪个字眼呢?生2:“犹可说也”中的“说”字。
师:“说”字只强调了“脱身”,并不能体现女子对爱情婚姻的深刻反省。
请同学们继续思考。
生3:“无与士耽”中的“耽”字。
“耽”是沉溺的意思,这里以劝诫的口吻告诉女子不要与男子沉溺于爱情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的反省。
师:很好。
“耽”字,即“沉溺”,也有“耽搁”的意味。
女子沉醉于爱情之中难以自拔,男子一旦变心,女子被弃或被耽搁就成了必然。
整首诗中女子在爱情和婚姻中“耽”的表现是什么呢?请大家找出相关诗句并分析。
生4:“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女子送“氓”渡过淇水,既是对其“来即我谋”的内心认可,也是她对男子依依不舍,情义绵绵的体现。
师:这事实上表现了女子对男子的哪种感情?生:(齐答)痴情。
师:对,也就是同学们概括的“依依不舍,情意绵绵”。
还有哪位同学能找到相关诗句?生5:“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男子埋怨女子拖延婚期,女子赶紧辩解,错误不在自己,而是男子没有好的媒人。
如此迁就男子,足见她对男子用心之专。
||师:这正说明女子在热恋中,看男子什么都是好的,即使是暴躁的性格,无理的发怒,又>何尝不会误解为男子的热切焦急,何尝不会感到甜蜜爱意。
《诗经-;卫风-;氓》活动课教学实录
《诗经·卫风·氓》活动课教学实录教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诗经》中的《氓》。
先请大家来看看投影幕上的图片和诗句。
(学生齐读:“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教师:欧阳修的诗句向我们述说了一段美好的情缘。
诗中的女郎在岸上苦苦地期待江上的郎君,此中情思,能有谁知?古往今来,一个“情”字,导演了多少的团圆,又导演了多少的悲欢离合?我们上一次课学习的《卫风·氓》就向大家讲述了一个夫妻离别的凄婉故事。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体会这段真情故事。
(学生议论纷纷)我们用什么形式来探究啊?(学生齐答:“哑剧!”)教师:好!我们的四个剧组已经有了充分准备。
今天我们的演出要打分数。
我看到今天好多老师来了,几位校长也来了,那我们就把他们拉下水——把评分工作交给他们,好不好?(学生齐声:“好!”)(教师分发评分表)教师:让我先来介绍一下剧组成员。
首先隆重介绍本剧总导演——谭飞鹏老师!也就是在下我。
(学生大笑,热烈掌声)教师:本剧共四场。
首场戏是“追求—恋爱—相约”,由第一剧组表演,领衔主演:王思其饰氓,罗雯饰妇,吴驰饰岳父大人。
(学生笑)旁白:卢炀。
导演:杨梓龙!(学生热烈的掌声)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他们精彩的演出!(学生摆放椅子,出场)(背景音)“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饰氓男生从教室门口探进半个身子,挤眉弄眼,朝里张望,一脸奸猾的表情。
突然间看到岳父正端坐在中央,一楞,赶忙缩回,按住胸口,吓坏了。
慢慢地又把头伸进来,这次看到正在扫地的妇,做欣喜状,用手按住猛烈起伏的胸口。
妇抬起头,看到氓的狼狈样,忙不迭低下头,捂住嘴角微笑。
)(背景音)“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氓作决心状,拿起“布”,轻步进门。
岳父见其进来,原本眯着的双眼立即严厉盯住氓,作不满状。
氓一见之下,马上由快步改为侧身挪步,轻微发抖,胆怯地指指手中的“布”,示意交换,赶紧向妇走去。
步法夸张,象小偷一般。
《氓》课堂实录
《氓》课堂实录授课时间:2012年11月8日下午第一节授课地点:青岛市城阳一中【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在初中学过《诗经》的两首诗,一首是——《蒹葭》,一首是——《关雎》,今天让我们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去认识一位卫国的女子,去聆听她的故事,去赴一个千年之约。
出示教学目标:1.诵读体味,了解诗歌特点。
2.感知形象,把握人物情感。
从以前学过的《蒹葭》《关雎》直接导入本课。
快速导入。
下面我们积累《诗经》的相关知识。
二、积累(5分钟)基本的《诗经》常识回顾,回答学生的两个问题。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共305篇,也称《诗三百》。
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合称“诗经六义”。
“风”是民间歌谣,“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
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借其他事物引起所咏的事物。
昨天晚上,短短的十几分钟的时间,同学们提出了不少问题,非常好,在下面的时间内我们将选择相关的问题进行解答。
1、《诗经》一共多少篇?都是与爱情有关吗?(金奇东)学生集体回答。
他的问题提醒我们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2、为什么题目叫“氓”,而文中却主要写的是女子?(赵鹤)点拨:想一想《蒹葭》的开头两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雎》的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明确:一般是用开头两个字来命名。
我们下面来读文章。
三、初读10分钟1、找三个学生来读,每人两章,然后订正错误。
2、学生齐读一遍。
3、检查一下词义第一章:匪我愆期将子无怒第二章:不见复关体无咎言第三章:于嗟鸠兮犹可说也第四章:女也不爽士也罔极第五章:靡室劳矣夙兴夜寐第六章:隰则有泮言笑晏晏每个学生读两行,解释红色的字。
如果回答得好:同学们预习得非常好,保留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回答得不好:字词比较难,我们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再加强记忆。
(这些字确实有难度,我们通过反复诵读加强记忆吧。
)四、品读(25分钟)1.找出每一章中女子对男子的不同称呼这个一个女子在回忆自己的感情生活,对一个曾经是自己丈夫的一个人,她在叙述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称呼,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把它们找出来。
《氓》课堂教学实录 高一语文教案PPT模板下载
3、请基础差一些的 学生示范读课文(10
分...
5、请学生订正个别 字音。(5分钟)
6、集体读订正的字 音,明确课下注释的 位置...
7、体会四字句两两 停顿的朗读方法。
二、布置作业:(3分钟)
2、了解卫地的独 特的文化,通过人
物的言谈...
1、熟悉课文内容, 了解男女主人公之
间的故...
3、了解赋、比和 兴的具体内含和写
作手法并...
谢谢观看
最新版模板,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氓》课堂教学实录
预计演示时长
本次演示内容概要
《氓》课堂教学实录
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钟
总目录数
一级目录数
其他目录数
演示内容长度
860字符
总页数
11个
2个
9个
x页
目录
01 一、新授:
02
二、布置作业:(3 分钟)
一、新授:
(一定要让 学生独自的 自己来读,
有的学生 读...
2、自己对照 课下注释的 内容读课文。 明确字...
2.4 《诗经》两首 (《氓》)课堂教学实录 (人教版必修2)
2.4 《诗经》两首(《氓》)课堂教学实录 (人教版必修2)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上课。
生起立,师生问好,生坐下。
师:每当我们读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学生跟背)的句子,心中就会涌起一种莫名的冲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赏读《诗经》的优美文字,共同体会《氓》的艺术魅力。
二、预习成果展示(一)《诗经》简介师:课前大家都作了预习,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一下预习成果。
(ppt课件展示预习成果展示题目)第一个“《诗经》介绍”,我提几个问题。
《诗经》一共多少篇?生齐答:105篇师:《诗经》六义是什么?生齐答:风、雅、颂、赋、比、兴。
师:很好。
下面起立回答。
其中《诗经》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并分别解释一下。
生:赋、比、兴。
“赋”铺陈叙事,陈述直言;“比”就是比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明显;“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有很大影响。
师:很好。
关于“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朱熹做过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铺陈叙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就是譬喻,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也就是先说别的事物而引出要说的内容。
比兴手法经常并提,这让我想起了林彪曾说过的一句话“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这里面就是比中有兴,把毛泽东思想比成大海航行中的舵手,先说航行再引出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
师:下一个问题,“风、雅、颂”是就内容而言的,谁能分别介绍一下。
生:“风”即“十五国风”,包括十五个地方的民歌;“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
(二)字音过关师:很好。
下面我们看一下教学案,哪位同学把“字音过关”中的字词读一下,要求读准、读清楚。
生诵读下列字词。
氓,蚩蚩,匪,愆期,将子无怒,垝垣,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于嗟鸠兮,桑葚,无与士耽,犹可说也,其黄而陨,徂,汤汤,渐车帷裳,士贰其行,罔,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咥,隰则有泮,晏晏。
《氓》课堂教学实录
《氓》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在当代社会,追求性别平等是社会进步的重 要标志之一。人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性别和权利,消除性别歧视和偏见,共同创造一个平 等、公正的社会环境。
06
课程总结与反思
本次课堂教学的成果回顾
教学目标达成
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学生成功掌握了《氓》的背景知识、 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思考环节
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 进行深入思考,如分析人 物形象、探讨文本内涵等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讨论环节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 对文本的看法和理解,碰 撞思想火花,拓展思维视 野。
学生表演、展示和分享环节
表演环节
学生根据《氓》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创意表演,如情景剧、 朗诵等,以艺术形式再现文本内容,增强学习趣味性。
学生参与度提高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学生 的参与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课堂氛围活跃。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通过对《氓》的深入解读,学生不仅了解了古代社会的生 活面貌,还培养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对忠诚、 爱情、家庭责任等的认识。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01
部分学生基础薄弱
尽管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但仍有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对
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和相关文献,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氓》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同时,在课后可以安排一些辅导和答疑时间,解答学生 的疑问和困惑。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如采用案例分析、辩论赛等更加生动有趣的教 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 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并取得实效。
【必修2 语文】王爱娣:《诗经·氓》教学实录
【必修2 语文】王爱娣:《诗经·氓》教学实录一、解题,明确学习任务【设计意图】说明《诗经》的经典价值;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对《诗经》,在座的诸位都不陌生,我们曾经学过的篇目有——(学生:《关雎》《蒹葭》),这两首诗是关于追求爱情而不得时的“辗反侧,寤寐思服”。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诗经》的《氓》,同样是关于爱情婚姻的主题——这是文学创作的母题。
这里我要强调的是,“经”是经典的意思,“诗经”就是诗歌的经典。
在西汉武帝时代,《诗经》就被封为“四书五经”的“五经”之首(哪“五经”?学生:诗、书、礼、易、春秋),《诗经》放在第一位,可见,《诗经》是了不起的经典著作。
今天我们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有:1、理解诗歌大意,背诵全诗(本节课尝试背诵1-2章,其余章节,课后背诵)(《诗经》的一个段落称为“一章”,“乐竟为一章”,古代诗歌可以配乐吟唱)2、分析“氓”与“我”两个人物形象及其主题。
二、朗读,检查预习情况【设计意图】在预习的基础上,落实重要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老师:下面我们用朗读来展示预习情况,男生读奇数段,女生读偶数段(注意:要读出节奏及不同的语气语调)。
听完朗读,指出问题:有几个字,男生读得不太清楚,读音不准,例如“将”“咥”等。
请看屏幕上的注音,快速浏览:氓(mng)蚩(ch)将(qing)徂(c)渐(jin)夙(s )愆(qin)咥(x)靡(m)隰(x)垝垣(gu yun)于(吁)说(脱)泮(畔)对照注音,朗读两遍。
提示:“于”“说”“畔”这三个字用括号标示,它们属于文言文字词运用的哪类情况?学生:通假字。
老师:对,古音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两个字本来形体不同,借用之后,音义相同了。
例如,我们在必修1的《鸿门宴》里还有一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这个“蚤”就通用“早”。
这个知识大家记住了,学文言文时经常会用到。
还有几个字,大家要注意它们的字形和意义。
高中语文卫风·氓教学实录新人教版必修2
《卫风·氓》教学实录目标:通过改写方式,能说出《卫风·氓》的事件内容,认识抒情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对民歌特点有初步印象。
师:来,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做了哪几件事?(生七嘴八舌说做档案,做预习等。
)师:是的,我们做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档案。
昨天,我认真地看了每一个同学写的答案,有很多话都让我感动。
尤其是“我看语文”这一栏目,(随手翻档案)有个同学说:“语文是我们精神的火炬。
”说得多好,比喻妥帖,切中语文人文性的特点。
如果我能教到高三,我一定会让各位的精神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层面。
(学生中有的静默,有的凄凉,事后知道他们前任老师是被他们的不信任投票换下来的,如我进年未能跟进高三的原因一样)如果我只教大家一年,我也将让每个人都获得进步。
哪怕我只教你们一天,我也会努力使你们学有所得,得即为用!(这是我即兴发挥的,说后觉得自己狂了一点,然后谦虚一下)我也相信,能和大家呆一天,我也将从你们这里获得进步。
(再翻)这个同学说:“语文是用来调节的课,做作业累了,那就上语文来轻松一下。
”我很欣赏她对语文的精神治疗的精彩阐述,但是我也要提醒除了调节功能外,它还能让我们学会高级思维,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还有同学说:“我平时不太重视语文,语文成绩也不稳定,对语文有点无奈。
”说到成绩了,我想表达我个人意见,如果语文是拿成绩精确衡量的话,那语文就死了。
我认为,语文实实在在地提高我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敲门砖,帮我们敲开一扇又一扇的功利之门。
好,同学们还有很多心里话,以后我们再慢慢聊。
(教师板书:任务:将《卫风·氓》改写成现代民歌。
学生惊讶:啊!?)师:今天这节课的任务是将《卫风·氓》改写成现代民歌。
说到任务,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美国大片,叫《谍中谍》,这是一种翻译方式,我看到盗版碟片上的中文译名叫《无法完成的任务》或《无法完成的使命》。
抛开电影故事情节、主题因素,光从读者角度看,你觉得哪种翻译方式更能吸引你的眼球?生1:《谍中谍》好,含蓄,有悬念。
《氓》课堂教学实录【DOC范文整理】
《氓》课堂教学实录课时师:上课之前有个同学问我,课本把《氓》放在课,到底想让我们学习哪些知识呢?难道就是让我们知道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曾经发生过这么一次悲惨的爱情悲剧么?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难住了。
哪个同学能替我给这个同学做个解答呢?生1:应该是积累一些古代的词语,还有文学常识;再就是得学会自己读古诗。
生2:通过读诗,提高文学鉴赏的水平。
生3:每年高考都要考古诗鉴赏,没办法,必须得学。
师:你们说得各有各的道理。
为了考试得分,这是出于“生存”的需要,无可厚非;为了提高文学鉴赏水平,这是“发展”的需要。
对于你们来说,“文学素养”恐怕或多或少地与你们这一生相伴,也是做到“诗意的栖居”必不可少的要素。
而进行文学鉴赏包括答高考古诗鉴赏题,是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与文学常识的积累的。
我还要表扬这个同学,他喜欢提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在思考的前提下发现问题,做到善于提问,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而且,他好像已经读过课文了,希望大家向他学习,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
请大家拿起笔,小声读这首诗,读不准的字看注解,查字典,在这个字的上面注音。
师:请大家齐读这首诗,读准节拍和字音。
师:节奏比较准确,这是一首四言诗,节拍基本是“二/二”式的,同学们很聪明,没用我提示就找到节拍了。
而且大家都注意到了“于”“说”等通假字的读音。
有几个字音要注意:是“zǎi笑zǎi言”还是“zài笑zài言”?生4:zài笑zài言,跟“载歌载舞”一样。
师:对。
课时刚才有一部分都成了zǎi。
多音字是根据用法和意义确定读音的,平时要养成习惯,多查字典。
人们的一些习惯读音有些是不太准确的。
“渐车帏裳”的“裳”在文言中一般读作cháng。
在《秦风·无衣》中我们还要学到。
生5:老师,“渐”书上说读一声,是不是注错了?师:没错,这也是个多音字,“渐”在用作动词的时候读一声学名叫阴平声,有个词今天还在用“渐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心郎是怎样炼成的--《氓》第一课时今天早上第二节是一班的课,决定正式开讲《氓》了。
一个单元可以精讲的课文不多,在《诗经三首》与《离骚》中,我选择了这一篇。
我想起了周六回家时受到了几个同学和一个家长的口头表扬,虚荣心发作,还真有些甜蜜蜜呢!我仔细地与桃夭探讨了一下上一学年课程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我自己的课哪些是成功的?我发现,首先,备课不能按部就班,应该强调“悬疑性”,即所谓的智力挑战。
许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往往强调知识点,这是教师本位,教材本位,但却忽略了学生的思维特点。
结果,备出来的课路径清晰,面面俱到,在操作中却死板,学生不喜欢,最终精美的教案却上出失败的课。
而强调一节课设置几个大的问题,(有时候是一个)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高度集中。
他不清楚最后的答案,甚至没有唯一答案,这时候学生的潜能会被激发,思考力会受到锻练。
其次,课堂要以学生为主,学生一旦感觉到自己像木偶,像风筝被人牵着,就会丧失主动性,课堂就会转为静态,慢慢地失去生机,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对话便失掉了,变成了一言堂。
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人,这样课堂才会焕发生机,才会有更多生成的东西,才会出现“无法预约的精彩”。
再次,课堂能不能体现了青少年存在的流行元素?课堂教学能不能更注重当下性,更为生活化?能不能也富有现代气息?带着这样的思考,我重新考虑了《氓》的上法,最终决定舍弃琐屑的字词讲解,把课上得大气一些,一节课解决一两个问题就足够了,而这个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有难度,而且事关全局。
字词怎么办?我发现,如果学生认真地把《氓》的注释读完,就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如果学生不认真地读注释,你讲了他也记不住,还不如不讲!这样一想,胆子就大起来了,大不了以后再设计单元作业,把我认为重点的字词融进去,不照样解决问题了?而且,还没讲呢,已经有一部分学生把《氓》背下来了,他们的状态相当不错,这几天让他们读,故事应该比较熟悉了。
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愉快地相互问好,然后我问:“《氓》预习过了没有?”“预习了!”“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叫几个同学回答。
”这个班有部分同学原来是外班的,我不认识,这几天努力记住几个,就叫他们。
结果连叫了两个,都低下头,原来,有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地预习,这就意味着他们对故事并不熟悉,如果直接抛出问题来讨论,恐怕就有难度。
我让他们把这首诗齐读一遍,在他们读的时候我就在想,还是应该把诗的内容顺一下再说,这样想着,就开始用问题一个一个地串起全诗,这些问题都是非常简单的,目的是熟悉全诗。
在这个过程中,顺便把《氓》的叙事之妙做了简要的交代。
然后我说:“这首诗的大意就是如此,但关于这首诗,历来有许多有争议的地方,第一个争议就是,氓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大家当然可以说他是一个负心的人,这没有争议。
争议在于,他是原本忠厚老实,后来变心了,还是一直就负心,结婚以前的表现都是伪装?”学生议论纷纷,意见果然不一致。
其实意见一致也没有关系,我早就想好的对策,反正红脸黑脸我都可以扮,关键是要发群众斗群众。
我说:“好,我们现在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是一贯型,认为他一贯如此,以前是伪装的。
第二种是变心型,认为他以前还是忠厚的,后来变心了。
大家再看一看原文,我要请同学起来说明理由。
”大家翻了一下书,然后曹邢懿主动站起来,他支持第一种:“诗里面有一句话:‘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说明他原本就不忠厚,所以一结婚很快就露出了本相。
”李洲站起来补充:“我来说一点。
前面说‘秋以为期’,就是说秋天才结婚,‘桑之落矣’,到冬天就变心了,这也太快了吧?”黄泳也说:“开头说‘抱布贸丝’,他拿布去换丝的主要目的不是做生意,而是去接近这个女子,也可以看出他比较狡猾。
”“如果是一个老实人的话,他可能会直接说:‘嫁,嫁……嫁给我吧!’”我的话音刚落,下面就笑声一片了。
“他拿布去换丝,说明还是很聪明的。
还有没有其他理由?”这时候王佳曦站起来提出了反对意见:“最后一段里面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就是说孩子时候就在一块儿玩,那就应该不是假的。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为了使讨论不至于立刻一边倒,我又说:“但是在这里,我不得不解释一下,这句话的理解也是有争议的。
有一种说法是:小孩子在一起玩,说说笑笑自然谁也不计较,堂堂男子发誓赌咒,想不到竟说了不算!当然你这仍然构成了一种理由,还有没有其他理由?”张长春起来了:“它说:‘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女子行为没有什么差错,男子三心二意。
这已经说了男子发生了变化。
”我笑了:“前后不一致也可能恰好说明前面是伪装的呀?还有没有其他的理由?”……估计差不多了,我对双方的理由进行了总结,然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要你以《氓》为题材写一篇小说,那么你在塑造氓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会选择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又一次众说纷纭,只是没有人明白我真实的意图。
徐放:“第一种好。
如果它要表现那个女的的形象,就必须用男子的卑劣去映衬女子的高尚。
”秦旭:“我觉得第二种好,如果前面写他很好,后面再写他变坏了,这种给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张长春说的最有意思,几乎是每说一句,全班轰堂:“我还是觉得第二种比较好,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如果写一个男的变心,要写中间经过一场场风波,首先,作文嘛,有一定的篇幅要求,你写短了肯定不好,至少要达到800字,首先是为了完成要求。
第二呢,这个爱情本身是一波三折,不是一帆风顺嘛,它后面写变心了,说明爱情是多变的,不是永恒的,要让读者看出这一点。
不要像这个女的,男的不爱他了,她就一蹶不振了,就是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是吧?当然你说篇幅问题不能成立,小说有长有短,世界上最短的小说只有几句话,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圣母怀孕了,这是谁干的?’一个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我发现大家刚才虽然观点不一,思路却是一致的。
现在大家想一想,这首诗如果改成小说,肯定也是悲剧,哪一种写法会使悲剧更为深刻?”开了句玩笑,我觉得这样讨论下去不行,得引导一下了。
王佳曦又站起来了:“我觉得是第一种。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把他当做好人,结果是这个样子,这对她的打击最大。
”我说:“哦,他一直是伪装的,在娘胎里就是,是吧?‘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小时候就是伪装的,长大以后继续伪装,这人是个高手。
大家考虑一下,如果这个男的是伪装的,那么导致这个女子婚姻悲剧的原因是谁?”“是她自己!”下面有一个学生喊道。
我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呵呵,也可以说这个女子的眼睛有问题,但我们想一想,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应该是男子的寡情。
是男子的寡情,造成了女子的悲剧。
她的教训在什么地方?遇人不淑。
这个词也来自于《诗经》。
如果说这个男子本来很忠厚,后来变心了,我问大家,这个原因肯定男子要负责任,那么还可能有谁要负责任?”这时有几个学生恍然大悟:“社会!”“封建礼教!”“我再问大家,这个女子被抛弃后,有没有得到舆论的支持?”学生摇头:“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连兄弟都讥笑她,更何况其他人。
就是说造成女子婚姻悲剧的还有一个更重要更深层的原因即社会原因。
那么在写小说的时候,你是写这个男子本来就不是好人,一直伪装,最后才暴露出来深刻呢,还是写这个男子本来是个好人,后来逐渐变坏了更为深刻?”学生终于明白了。
我总结道:“所以有一句话叫‘新社会把人变成了鬼--”学生大笑,我连忙纠正,这一次是无意中说错的。
“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人性是喜新厌旧的,大家同意不同意?”“同意!”“过去有一句话:‘田舍翁多收三斗米也想易妻。
’就是说那些农民多收了三五斗也想换老婆。
那么为什么要有婚姻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这规范为谁而设?我们有时候想一想这些简直是多余的,两个人喜欢住一块就行了,为什么还要结婚?”“为了计划生育!”李洲在下面喊。
我没理他,知道他无甚恶意,而且我非常喜欢李洲,他是我原来的学生,语文功底非常好,文字出色。
我不喜欢课堂太正规,喜欢“众声喧哗”,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自由,同时又在围绕同一个问题讨论。
我接着说:“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婚姻制度,你想离就离了,所以需要用制度对某些负心的行为进行制约,对爱情进行保障。
它是通过制度来防止人性当中恶的膨胀,它有一个限制的作用。
那么如果婚姻制度和伦理道德在形成的过程中本身就发生了偏斜,会有什么后果?很有可能会造成一些悲剧。
比如一个男的可以娶几个女的,一个女的不能嫁几个男的,一夫多妻制就是这么一个制度,这对女子公平吗?”“不公平!”“所以在许多爱情故事婚姻故事里,受伤的总是女人,这个没争议。
所以在《氓》中,大家往往把舆论的矛头指向女子而非男子。
我看过关于《氓》的多家注释,大家如果不嫌烦的话,我在这儿给大家读一些,主要是历代大学者对《氓》的看法。
”然后我从《诗序》讲起,王先谦,方玉润,重点讲朱熹的那段论定:“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
夫既与之谋而不遂往,又责所尤以难其事,再为之约以坚其志,此其计亦狡矣。
以御蚩蚩之氓,宜共有余,而不免于见弃,盖一失身,人所贱恶,始虽以欲而迷,后必有时而悟,是以无往而不困耳。
士君子立身一败,而万事瓦裂者,何以异此。
可不戒哉!”又从朱熹谈到了《莺莺传》中的“红颜祸水论”。
我问:“男子的无耻后面有谁在支撑?”学生纷纷回答是社会。
我说:“是的,整个社会实际上是暗示与鼓励这种行为的。
在这首诗歌里,如果写这个男子由忠厚变得不忠厚,它的悲剧意义要大于第一种,大家承认不承认?”学生纷纷点头。
下课铃响了,我告诉他们,明天作文课看《死亡诗社》,然后有一个讨论和点评。
完了以后继续上《氓》。
下午,一个人静静地听上课的录音,静静地反思今天的对话,感觉到自己在节奏把握上还有些问题,有些问题当时没有敏感地意识到,特别是在学生的回答脱离有效思考的路径时。
而且我注意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学生倾向于以今解古,倾向于脱离文本的环境来看问题,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以后要多加注意并快速反应。
第一节晚自习是一班的,整晚陆续有同学要背书,而我要求是周五才背的,这些可爱的学生啊!特别是有一个叫王乐的女生,紧张得要命,几乎到了不能背诵的程度,她告诉我,她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反思:这是我讲的第一篇课文。
《氓》是一首非常好的诗歌,但是并不好讲。
似乎除了逐字串讲之外别无他法。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一课的字词并不像想像的那样难,学生如果认真阅读注释的话,完全可以自己解决。
于是我决定设计几个问题来进行课堂讨论,这种思路,也成为我以后语文教学的基本思路之一。
也就是说,教学中要抓住有价值的关键问题,一层一层地深入。
深度语文关于文本解读的深度,往往会在此显现。
因此虽然课堂看起来轻巧,但在备课的时候,我是一一审视了从古至今各家关于《氓》的解说的。
我把这种审视编织进了课堂,使得学生能够越过表面的解释,获得一种真正的理解。
这,就是思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