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休克】是强烈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性症候群。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类型之一,包括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两类。常由于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低所致。
【中心静脉压(CVP)】代表了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的压力。正常值为0.49~0)。
0.98kPa(5~10cmH
2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反映了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压力。如结合血压的观察,能反映病人的血容量、右心功能和血管张力情况。正常值为0.8~2kPa (6~15mmHg)。
【心排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CO是心率和每搏排出量的乘积,成人正常值为4~6L/分钟;单位体表面积上的心排出量便称为心脏指数(CI),正常值为2.5~3.5L/(min·m2)。
【补液试验】是当监测休克病人出现中心静脉压正常,血压偏低时,判断其原因的方法。即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血压升高,中心静脉压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中心静脉压升高,则提示心功能不全。血流动力学监测
(1)CVP:代表右心房或胸段腔静脉内压力,正常值5-12 cmH2O, (右心前负荷);小于5为血容量不足,大于15为心功能不全,大于20为提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2)PCWP反映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压力。正常值6-15mmhg,
(3)心排出量和心脏指数。CO=心率乘以每搏心排出量,正常值4-6L/分。CI:单位体表面积上的CO。正常值为2.5-3.5L/(min.m2)
从哪些方面可以反映休克病人病情有所好转?
(1)患者神志与表情
休克初期,患者常有一个短时间的兴奋,这是人体内部调动各种防御力量对抗休克的反应。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将进入休克失代
偿期。中枢神经系统血流灌注不足,处于缺氧状态,患者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或昏迷等。
(2)皮肤与肢体温度
休克时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唇白、手足发冷,轻压指甲或口唇时颜色变苍白,在松压后恢复红润缓慢,说明病情进一步恶化,微循环灌注不足或有淤滞现象。若皮肤有出血点或淤斑,则提示可能进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期。在治疗当中,当皮肤逐渐转红,出汗停止,肢体转暖。轻压指甲或口唇时,局部暂时缺血呈苍白,松压后迅速转红润,说明血流灌注好转,病情向好的方面发展;反之,则提示病情恶化。
(3)血压与脉压通常血压低于80/50 mmHg,脉压<20 mmHg,且伴有毛细血管血流量减少的表现,如肢端厥冷、皮肤湿冷等。需定时测量血压,每15 min测一次。若血压回升至80/50 mmHg,脉压>30 mmHg,说明病情有所好转。
(4)脉搏休克时脉率增快,随着病情恶化,可变为细速直至摸不到。
(5)呼吸频率与幅度呼吸增速、变浅或不规则,说明病情恶化。
(6)尿量尿量改变常发生在血压改变之前,它是反映肾血液灌流情况的指标。正常尿量稳定在30 ml/h以上时,表示休克纠正。如每小时少于30 ml则说明循环血量不足。注意尿量和血压的关系,如血压低尿量少,表示血容量不足,需快速输液。如血压、脉搏恢复正常,而尿量仍少,则可能有急性肾功衰竭,需控制补液。
(7)其他如测定电解质、心电图检查等,对休克的观察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针对休克病人如何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体液平衡?
1.建立静脉通: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输液通道,大量快速补液(除心源性休克外)
2.合理补液:根据心肺功能.失血.失液量.血压及CVP值调整输液量和速度.
3.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脉搏、呼吸、血压及CVP变化,并观察病人的意识、面唇、面唇色泽、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及尿量变化
4,.准确记录出入量:输液时,尤其在抢救过程中,应有专人准确记录输入液体的种类、数量、时间、速度等,并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以作为后续治疗的依据
5.动态监测尿量与尿比重:留置尿管,并监测每小时尿量和尿比重。
限制性液体复苏
又名低血压性液体复苏或延迟性液体复苏,即在止血前仅给予少量液体复苏,以维持机体的基本需要,彻底止血后再给予充分的液体复苏。出血未控制时,仅需将平均动脉压控制在50-60mmHg即可。
目的:寻求一个复苏的平衡点,即可液体复苏相对恰当恢复组织器官的灌注,又可不至于过分扰乱机体代偿机制和内环境。
优点:
1、有效改善休克组织脏器的灌注和氧供,有不至于使血液过度稀释,在允许的低血压的范围内有效的预防血栓脱落和再出血。
2、创伤出血后,控制液体的输入,能逐渐建立循环,减少再灌注时样自由基等活性成分的产生,从而改善免疫反应;
3、食量的晶体液输入可减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白细胞的渗出,抑制白细胞的粘附,有效阻止缺血再灌注损伤。
休克指数
临床上常用脉压/收缩压计算休克指数。正常值为0.58,,1.0时提示休克,≥2.0时提示严重休克。新观点:当休克指数为1.0时,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10%-30%(500-1500ml),当休克指数为 1.5时,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30%-50%(1500-2500ml),当休克指数为 2.0时,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50%-70%(2500-3500ml)。
休克常见的护理诊断
1、体液不足:与大量出血、失液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微循环障碍、缺氧和呼吸形态改变有关
3、体温异常:与感染、组织灌注不良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力下降、侵袭性操作有关;
5、有受伤的危险:与微循环障碍、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有关。
低排高阻型休克:低动力性休克,冷休克,病理生理:外周血管收缩,阻力增高,微循环淤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增加,以至血容量和心排出量减少。临床表现:烦躁不安、神志淡漠,甚至嗜睡、昏迷;面色苍白、发绀、皮肤湿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