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终极版

合集下载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1)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1)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题目1. 护理学答案: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 健康答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3. 整体护理答案: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它把人视为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护理。

4. 病室湿度答案:是指空气中含水分的程度,病室湿度一般指相对湿度,即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条件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适宜的病室湿度为 50% - 60%。

5. 病室温度答案:是指病室内的冷热程度,适宜的病室温度一般为18 - 22℃。

6. 备用床答案:是准备接收新患者用的床,其目的是保持病室整洁、美观,准备迎接新患者。

7. 暂空床答案:是保持病室整洁,供新入院患者或暂时离床患者使用的床。

8. 麻醉床答案:是便于接受和护理麻醉手术后患者,使患者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保护被褥不被血液或呕吐物污染的一种病床。

9. 患者单位答案:是指医疗机构提供给患者使用的家具与设备,包括病床、床垫、床褥、枕芯、棉胎或毛毯、大单、被套、枕套、橡胶单和中单(需要时)及床旁桌、床旁椅、过床桌(需要时)等。

10. 入院护理答案:是指患者经门诊或急诊医生诊查后,因病情需要住院做进一步观察、检查和治疗时,护理人员对患者入院时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工作,目的是协助患者了解和熟悉环境,消除紧张情绪,满足患者合理需求,调动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

11. 出院护理答案:是指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对患者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工作,包括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协助办理出院手续、清洁整理床单位等。

12. 特级护理答案:是一种护理级别,适用于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如重症监护患者、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等,需设专人24小时护理。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第七章 医院和住院环境
二、简答题
1.简述医院的任务。
答:医院的任务:是以 为中心,在提高医疗质量
的基础上,保证
任务的完成,并不断提高教学
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做好扩大 ,指导 和计划生
育的技术工作。
第七章 医院和住院环境
二、简答题 2.危重病人急诊时,在医生未到达之前,护士应根据
病情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答:在医生未到达之前,护士应根据病情作出直觉判
第七章 医院和住院环境
二、简答题
5.铺床操作中如何应用节力原则?
答:铺床操作中的节力原则包括:
(1)操作前,要 物品,按 放置,
计划周到,以减少无效动作,避免

(2)铺床前,能升降的床应将床升至便于 铺床的高度,以防 过度弯曲。
(3)铺床时,身体尽量 床边,上身保
持( ),两膝稍 以降低重心,两脚根据
活动情况左右或前后分开,以扩大
,有利
于操作及维持身体的 性。
(4)操作中,使用 力量,动作要平稳 连续。
第七章 医院和住院环境
二、简答题
6.病区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和消除导致躯体损 伤的不安全因素?
答:预防和消除导致躯体损伤的不安全因素 的措施包括:
(1)在走廊、厕所、浴室的墙边应设置栏 杆,病室、厕所、浴室应装置呼叫系统,注意易 燃物品的安全使用和保管,有防火设施和火警时 疏散措施等,以避免物理性损伤。
《护理学基础》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第七章 医院和住院环境
一、名词解释题
1.医院:是对病人或特定人群进行治疗防病 的场所。
2.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医疗工 作的第一线,是直接对人民群众进行诊断、治疗 和预防保健的场所。
3.病区:是住院病人接受诊疗、护理、休养 的场所,也是医护人员开展医疗、护理、预防、 教学及科研活动的重要基地。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1.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环境:指人周围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3.健康:who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社会学健康观:从个体社会性的角度反映生命活动的客观性和本质规律,指出健康是具有正常社会角色功能的人,是履行社会角色和义务的最佳活动状态。

它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的不同层面,包括健康平衡和健康潜力的两个重要方面。

5.护理: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6.护理管理: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科学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护理工作的人、财、物、时、信息等要素,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7.护理科研:运用观察、科学实验、调查分析等方法揭示护理学的内在规律,促进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更新。

8.病例护理:一名护士照顾一名患者,即专人负责实施个性化护理。

9.功能性护理:以工作为导向,根据工作性质,将患者所需的护理活动机械地分配给护士。

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完成医嘱,实施各种护理技术操作。

10.集体护理:对患者进行分组护理。

11.责任制护理: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其结构是以患者为中心,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所有护理始终由一名责任护士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

12.系统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理念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系统方法。

13.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

14.生活方式:指人们在一定的文化、民族、经济、社会、习俗和规范,尤其是家庭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2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2
10°~20°,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症状;抬 高下肢20°~30°,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排血量, 缓解休克症状。
第九章 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二、简答题
1.休克病人应采取什么卧位?为什么?(2019年)
答:休克病人应采取 卧位。因抬高头胸部 ,
有利于保持
通畅,改善 症状;抬高下

,有利于
二、简答题
6.为各种特殊情况的病人翻身时应注意什么?
答:为各种特殊情况的病人翻身时应注意:
⑴为身上带有多种导管的病人翻身时,应先将导管安
置 再翻身,翻身后应检查导管有无脱落、移位、扭曲、
受压等,以保持

⑵为手术后病人翻身时,应先检查敷料有无脱落、浸
湿等,需要时先
后翻身。
⑶颅脑手术后的病人,头部转动过剧可引起 ,脑
⑴ 渗出液流入盆腔,减少炎症的
扩散和 的吸收(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
强,吸收性较差),使感染
和减
轻 反应。
⑵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 脓肿。
第九章 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二、简答题 5.简述头低足高位的适用范围。 答:头低足高位的适用范围有: ⑴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液易于排出。 ⑵十二指肠引流,有利于胆汁引流排
疝压迫脑干会导致病人突然死亡,故一般只能卧于 侧 或。
⑷进行骨牵引的病人,翻身时 放松牵引。
⑸石膏固定、伤口较大的病人,翻身后防止 受压。
《护理学基础》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第九章 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主动卧位:是指病人身体活动自如, 自己采取的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
2.被动卧位:是指病人自身无变换卧 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卧位。
3.被迫卧位:是指病人意识清醒,也 有更换卧位的能力,由于疾病或治疗的原 因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基础护理学 名词解释 全

基础护理学 名词解释 全
静脉输液: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
静脉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人体体内的方法,输血是临床上常用的急救和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成分输血:即依据不同的血液比重,将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根据病人情况的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
自体输血:是指采集病人自己的血液或术中失血再回输给本人的方法
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的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其影响可能是现时或远期的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内部自然的、动态的相对平衡的状态
病室湿度:一般指相对湿度,即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12小时尿标本:留取12小时尿标本,于下午7点排空膀胱后留取尿液至次日早上7点留取最后一次尿液
24小时尿标本:留取24小时尿标本,嘱病人在早上7点排空膀胱后,开始留取尿液,至次日早上7点,留取最后一次尿液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严重,随时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
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任何原因引起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损害时,都可能出现意识障碍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也是病情危重的信号,按其程度可分为浅昏迷,中度昏迷,深昏迷
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的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跳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
基本生命支持:又称徒手(或初步)心肺复苏,指不用任何设备保证气道通畅,支持呼吸和循环,维持病人的脑、心和其它组织的供氧,维持生命,基本生命支持可以用于对任何原因所致的心搏动骤停和呼吸停止的病人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1.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媒介传递给易感宿主。

2.空气传播:以空气为媒介,在空气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随气流流动而造成感染传播,也称为微生物气溶胶传播。

3.生物媒介传播:指动物或昆虫携带病原微生物做为人间传播的中间宿主。

4.易感宿主:是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若把易感者做为一总体,则称易感人群。

5.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但并非杀灭微生物。

6.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7.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病原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的过程。

8.热力消毒法: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

9.潜热;是指当1克100度的水蒸汽变成1克100度的水时,释放出2255J的热能。

10.化学消毒灭菌法:是利用液体或气体化学药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11.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12.无菌区:指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

13.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经过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14.无菌物品: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15.隔离:是将传染病患者、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借以达到控制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同时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的目的。

16.清洁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17.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18.污染区: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辐射19.终末消毒处理:是指对出院、转科或死亡患者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

20.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患者。

21.生命体征:T、P、R、BP 是生命维持的基本征候,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指标。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3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3
显标志。 ⑵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
不可暴露在空气中。 ⑶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的名称、灭
菌日期、粘贴化学指示胶带,放置在清洁、干燥、 固定的地方,并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存放。
⑷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为7天, 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
第十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二、简答题
第十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名词解释
10.隔离:是将传染源传播者和高度易 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和特殊环境中,暂 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对前者采取传染 源隔离,防止传染病病原体向外传播,对 后者采取保护性隔离,保护高度易感人群 免受感染。
11.清洁区:凡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 区域称为清洁区。
第十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十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二、简答题
8.简述一般消毒隔离原则中,工作人员进出隔离室的要 求。
答:一般消毒隔离原则中,工作人员进出隔离室的要求 如下:
⑴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应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穿
隔离衣后,只能在规定范围内活动,不得进入 区,并
且不同病种
一件隔离衣。
⑵在穿隔离衣前,须
,备齐所用物品,并尽量
二、简答题
9.简述一般消毒隔离原则中,隔离室内物品分类处置的 方法。
答:一般消毒隔离原则中,隔离室内物品分类处置的方 法如下:
⑴污染物品不得带入 区内,任何污染物品必须先经 过 后再处理。
⑵病人接触过的用物,须经过
后方可递交,如
病人的衣物、信件、票证、书籍等须经 处理后才能交
家属带回。
一、名词解释
10.隔离:是将传染源 和高度( )
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和特殊环境中,暂时
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对前者采取传染源

(完整版)基础护理学名解

(完整版)基础护理学名解

基础护理学名解1.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过程中的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2.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医院:是对特定的人群进行防病治病的场所,是专业人员在以治疗为目的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患者恢复身心健康的环境。

4.相对湿度:指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5.人际关系: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彼此为寻求满足某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关系。

6.入院护理:是指患者经门诊或急诊医生诊查后,因病情需要住院做进一步观察、检查和治疗时,经诊查医生建议并签发住院证后,由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的一系列护理工作。

7.患者单位:是指医疗机构提供给患者使用的家俱与设备。

8.人体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维持和掌握身体的平衡,以及人体由一种姿势转换为另一种姿势时身体如何有效协调的一门科学。

9.分级护理:是指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10.舒适: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自在、满意、无焦虑、无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时的一种自我感觉。

11.不舒适:是指人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求不能全部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身体出现病理改变,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

12.卧位:是指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的需要时所采取的卧床姿势。

13.主动卧位:即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改变卧床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

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14.被动卧位:即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之为被动卧位。

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

15.被迫卧位:即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根底护理学名词解释1.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根底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开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开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和。

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

3.健康:WHO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社会学健康观:从个体的社会性角度来反映生命活动的客观性及其本质规律,指出健康是一个人具有正常的社会角色功能,具有执行其社会角色和义务的最正确活动状态,它包括个体、家庭和社区的不同层次水平,包括健康平衡和健康潜能两个重要方面。

5.护理: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响。

6.护理管理: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护理工作的诸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科学的方案、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7.护理科研:运用观察、科学实验、调查分析等方法揭示护理学的内在规律,促进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更新。

8.个案护理:一名护士护理一位患者,即由专人负责实施个体化护理。

9.功能制护理:以工作为导向,将患者所需的护理活动,依工作性质机械地分配给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完成医嘱和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10.小组制护理:以小组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

11.责任制护理: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其结构是以患者为中心,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所有护理始终由一名责任护士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

12.系统化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方式。

13.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的根底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的比拟稳定的根本品质。

14.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标准,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基护名词解释

基护名词解释

基护名词解释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01 卧位:是指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的需要时采取的卧床姿势。

02主动卧位:指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改变卧床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

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03被动卧位:指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之为被动卧位。

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

04被迫卧位:指患者意识清晰,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

如肺心病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卧位。

05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06终末消毒处理:是指对出院、转科或死亡患者及其扬住病室、所用物品及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

07隔离: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

隔离的目的就是切断感染链中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之间的联系,防止微生物在患者、工作人员及媒介物中扩散。

08体温:也称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其特点是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

皮肤温度也称体表温度,可受环境和衣状况的影响且低于体核温度。

09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是指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称体温过高。

10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

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

11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12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体温又升高,并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等。

13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脏的收缩和传张,动脉内的压力和容积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导致动脉管壁产生有节律的搏动,称为动脉搏动,简称脉搏。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护基名解1.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围绕和影响个人或集体行为与发展的所有外在因素的总和)2.分级护理:是指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特级护理(红)--病情危重,随时变化--24h不间断一级护理(红)--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不能自理病情不稳的患者--1h/次二级护理(黄)--病情稳定;部分自理--2h/次--病情稳定或恢复,完全自理--3h/次3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

(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

(肺心病患者必须采取端坐卧位)6.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7.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作用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非杀灭微生物8.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9.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和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10.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或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11.隔离(※):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12.清洁区:凡病人不进入、未被病原体污染的区域,如治疗室13.半污染区:有可能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14.污染区: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如病房、患者洗手间15.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又称关节活动度。

16.ROM联系:关节活动度练习,是指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范围,通过应用主动或被动的联系方法,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度,护肤和改善关节功能的联系方法。

17.体温过高(※):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5℃,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体温过高18.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19.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20.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21.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22.心动过速: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超过100次/min。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1.护理措施:是护士协助患者实现护理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手段,规定了解决健康问题的护理活动方式与步骤,也称为护瞩。

2.护理计划:是将护理诊断、目标、措施等各种信息按一定规格组合而形成的护理文件。

3.实施:是将护理计划付诸行动,实现护理目标的过程。

4.评价:是将实施护理计划后所得到的患者健康状况的信息与预定的护理目标逐一对照,按评价标准对护士执行会程序的效果、质量作出平定的过程。

5.合作性问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或可能造成的生理上的并发症,是需要护理人员进行检测并于其他医护人员共同处理以减少发生的问题。

6.医疗诊断:是用一个名词说明一种疾病或病理变化引起的症状、体征,以指导治疗。

7.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在其统辖范围内对所有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8.卫生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旨在保护人体健康,调整人们在与卫生有关的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9.社会关系:就是人们在共同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

10.护理立法:是以法律的形式对护理人员在教育培训和服务实践方面所涉及的问题予以限制,起始于20世纪初。

11.护理法:指由国家制定的,用以规定护理活动及调整这些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2.侵权行为:一般指对某人或许多人的人参权利不应有的侵犯。

13.犯罪:指一切触犯国家刑法的行为。

14.疏忽大意:是指不专心致志的履行职责,因一时粗心或遗忘而造成客观上的过失行为。

15.噪音:是指人们不需要和讨厌的声音。

16.安全环境:是指平安而无危险、无伤害的环境。

17.医源性伤害:是由于医护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而造成患者生理或心理上的损伤。

18.入院护理:是指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

19.患者床单位:是指医疗结构内提供给患者使用的家具和设备。

20.出院护理:是指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雾化吸入疗法: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发热反应:为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是因为输入致热物质、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提炼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而引起的。

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胃寒、寒颤和发热,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自体输血法:包括术中失血回输和术前采血保存。

对于术中出血量较多者或估计手术范围较大,失血量较多者采用此法可节省血源,防止输血反应。

空气栓塞:为输液或输血的反应之一。

由于输液、输血管内空气未排尽,或管衔接不紧有漏缝,或加压输液、输血护理不当,以致空气进入静脉。

如空气量大,则气体栓子随血回流到右心室,阻塞肺部动脉入口,引起严重缺氧而死亡。

颈外静脉穿刺输液法:颈外静脉属于颈部最大浅静脉,其行径表浅,位置较恒定,易于穿刺。

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或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患者须测中心静脉压或静脉压高价营养输液均可用此法。

标本:是指采集人体一小部分的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体液(胸水、腹水)及组织等样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反映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和病理改变。

意识模糊:最轻的意识障碍。

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答话间断迟钝,表情淡漠,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发生障碍。

谵妄:意识模糊伴知觉障碍和注意力丧失,表现为语无伦次,幻想、幻听、躁动不安、对刺激反应增强,但多为不正确。

1、意识: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即对内外环境的知觉状态。

2、嗜睡:最轻的意识障碍,患者持续的处于睡眠状态,能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和做出各种反应,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入睡。

4、昏睡: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醒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刺激停止后即进入熟睡。

5、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周围事物及声、光刺激无反应,对强烈刺激(如压迫眶上缘)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

6、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剧烈刺激可能出现防御反射。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1、床单位:指住院期间医疗机构提供给患者使用的家具设备,它是患者休息、睡眠、饮食、治疗、活动与排泄的最基本的生活单位2、主动卧位:是指患者自主采取的卧位。

见于轻症患者,通常患者身体活动自如,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并变换舒适卧位。

3、被动卧位:是指患者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卧于由他人安置的卧位。

通常见于极度衰弱、昏迷、瘫痪者,此时由护士帮助采取合适的卧位4、被迫卧位:是指患者意识清楚,且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如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由于极度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位。

5、分级护理: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与不同级别的护理。

6、入院护理:病人经过门诊急诊医生诊查后,因病情需要住院作进一步观察,检查和治疗时,经诊查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后,由护士为病人提供的一系列护理工作7、出院护理:病人经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稳定、痊愈需出院或转院,或不愿意接受治疗而自动出院时,由护士对病人进行的一系列护理工作。

8、保护具:用来限制患者身体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活动,确保患者安全及保证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各种器具9、医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任何人员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其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住院患者、门诊、急诊患者、陪护人员、探视人员,还包括医务人员,主要为住院患者。

10、清洁:清洁是用物理方法清除污染物体表面的一切污垢、尘埃,以去除和减少微生物的过程,并非杀灭微生物。

清洁是预防医院感染有效、经济的基本措施11、消毒:消毒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环境中或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12、灭菌:灭菌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以及芽孢的处理的过程,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微生物,也包括细菌孢子真菌孢子。

13、物理消毒灭菌法:是利用物理因素如热力、过滤、辐射等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清除会杀灭。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护基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护理职业暴露:护士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病原微生物,以及受到心理社会等因素影响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职业暴露护理职业防护:在护理工作中针对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或将危害降至最低程度鼻饲法: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一种方法导尿术:在严格菌操作下,导尿管经尿道插膀胱引流尿液的法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效果的方法注射给药法:将无菌药液注入体内,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的方法皮内注射(ID):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皮下注射法(H):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静脉注射法(IV):将不宜口服、皮下、肌内注射或需要迅速发挥药效或作诊断性检查的药液、静脉营养液直接注入静脉溶血反应:是受血者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是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反应嗜睡:病人处于持续睡眠状态,能被言语或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缓慢回答问题,很快又入睡意识模糊:表现为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发生障碍,可有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谵语或精神错乱等昏睡:病人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烈刺激可被唤醒,回答问题答非所问,且很快入睡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

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等可存在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

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

深、浅反射均消失临终关怀:又称安宁照顾、终末护理等。

指由社会各层次人员组成的团队向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一种全面的支持和照料临终关怀学:是一门探讨临终病人生理、心理特征和未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照料的以实践规律为研究内容的新兴学科濒死:即临终,指病人在已接受治疗性或姑息性治疗后,虽然意识清醒,但病情加速变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尸斑: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由于重力作用,血液向身体最低部位坠积,该处皮肤呈现暗红色斑块或条纹。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护基名解1.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围绕和影响个人或集体行为与发展的所有外在因素的总和2.分级护理:是指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特级护理红--病情危重,随时变化--24h不间断一级护理红--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不能自理病情不稳的患者--1h/次二级护理黄--病情稳定;部分自理--2h/次三级护理绿--病情稳定或恢复,完全自理--3h/次,并能随意改变卧床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之为被动卧位;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肺心病患者必须采取端坐卧位6.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7.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作用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非杀灭微生物8.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9.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和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10.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或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11.隔离※: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12.清洁区:凡病人不进入、未被病原体污染的区域,如治疗室13.半污染区:有可能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14.污染区: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如病房、患者洗手间15.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又称关节活动度;16.ROM联系:关节活动度练习,是指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范围,通过应用主动或被动的联系方法,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度,护肤和改善关节功能的联系方法;17.体温过高※: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5℃,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体温过高18.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19.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20.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21.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22.心动过速: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超过100次/min;23.心动过缓: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少于60次/min;24.间歇脉intermittent pulse:指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隙代偿间隙;25.脉搏短绌pulse deficit:指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26.洪脉:当左心室收缩力强,CO多;血管充盈度好,脉压差较大时脉搏强大;27.细脉:当左心室收缩力若,CO少,外周阻力大,脉压差较时,脉搏若而小;28.交替脉:当心室的收缩强弱交替时出现强弱交替的脉搏;29.水冲脉:当CO大,脉压差大时,出现脉搏骤起骤降,急促有力;30.重搏脉:正常脉搏波在其下降支中有一重复上升的脉搏波,但比脉搏波的上升支低,不能触及;31.奇脉:在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32.呼吸过速:指呼吸频率过快,超过24次/分;33.呼吸过漫:指呼吸频率缓慢,低于10次/分;34.呼吸过度深度呼吸:呼吸的深度增加但有规则;35.呼吸浅快浅快呼吸:呼吸浅表而不规则;36.潮式呼吸:呼吸由浅慢到深快,然后再有深快到浅慢,经过一段时间的呼吸暂停,再开始又一次如上的周期性呼吸,周而复始象潮水涨退样的呼吸节律;37.间停呼吸: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期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常在临终前发生;38.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成代谢,达到治疗目的;39.皮内注射法:将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40.肌肉注射法: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41.雾化吸入法: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42.脱敏注射法:是将所需要的TAT剂量多次少量注入体内;43.终末消毒护理:对出院,转科或死亡患者及其所住病室、所用物品及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44.职业暴露:指从业人员由于职业关系暴露在有害因素中,存在有可能损害健康和危及生命的一种状态;45.护理职业暴露:是指护士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的有毒、有害物质和病原微生物以及受到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职业暴露;46.护理职业风险:指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47.职业防护:是真针对可能造成机体损伤的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职业性损伤的发生,或将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48.护理职业防护:是在护理工作中针对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采取的有效措施,以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损伤和将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49.标准防护: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都具有潜在的传染性,接触时均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和非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4分)
1、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1.5分)一般所指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0.5分)
2、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1分)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1分)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度以上,体温最低时任高于正常水平(1分)。

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胧性疾病等。

(1分)
4、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线,这样一侧臀部被划分为4个象限(1分),其外上象限为注射部位,注意避开内角(1分)
5、脉搏短绌: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1分),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1分)。

6、嗜睡:是最轻度的意识张碍。

病人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语言或轻度刺激唤醒,(1分)醒后能正确、简单而缓慢的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去后又很快入睡。

(1分)
7、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1分)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方法(1分)。

8、隔离:是将传染病人、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

9、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

10、无菌技术:是指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11、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征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人身损害的事故。

12、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在提供和接受护理服务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人际关系。

13、等长练习:可增加肌肉张力而不改变肌肉长度的练习称为等长练习。

14、内源性感染:各种病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
的医院感染。

15、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1分),达数天获数周(1分),24h波
动范围不超过1℃(1分)。

16. 继发效应: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后(1分),产生与生理效应相反的作
用,这种现象就称之为继发效应。

(2分)
17、少尿: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18.溶血反应:是受血者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1.5分)破坏或溶解引起
的一系列临床症状(1.5分)。

19.心肺复苏:是对由于外伤、疾病、中毒、意外低温、淹溺和电击等各种原因
(1分),导致呼吸、心跳停止(1分),必须紧急采取重建和促进心脏、呼吸有
效功能恢复的一系列措施(1分)。

20、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1:简述医疗护理文件记录的原则?
答:及时、准确、完整、简要、清晰。

(每词1分)
2、简述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答:(1)思想道德素质(1分)
(2)科学文化素质(1分)
(3)专业素质(1分)
(4)体态素质(1分)
(5)心理素质(1分)
3、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主要有哪些?
答:(1)侵权行为与犯罪(1.5分)
(2)疏忽大意与渎职罪(1.5分)
(3)收礼与受贿(1.5分)
4、简述病人输液滴速不畅或不滴的原因有哪些?
答:1、针头滑出血管外(1分)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1分)
3、针头阻塞(1分)
4、压力过低(1分)
5、静脉痉孪(1分)
5、输血时发生溶血反应的护理措施?
答:①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1分)
②给予氧气吸入,维持静脉输液通路,遵医嘱给予升压药或其他药物治疗(0.5分)。

③将余血、患者血标本和尿标本送化验室进行检验(0.5分)。

④双侧腰部封闭,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解除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1分)。

⑤静脉注射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或减少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0.5分)。

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对少尿、无尿者按急性肾衰处理(0.5分)。

⑦出现休克症状予抗休克治疗(0.5分)。

⑧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0.5分)。

6、简述氧疗的副作用?
答:(1)氧中毒(1分)
(2)肺不张(1分)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1分)
(4)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1分)
(5)呼吸抑制(1分)
7、简述压疮发生的原因?
答:(1)压力因素: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

(1分)
(2)营养状况:全年营养障碍,营养摄入不足,出现蛋白质合成减少,负氮平衡,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一旦受压,骨隆突处皮肤要承受外界压力和骨隆突处对皮肤的挤压力,受压处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压疮。

(1.5分)
(3)潮湿:皮肤经常受汗液、尿液、各种渗出引流液等物质的刺激而变得潮湿,出现皮肤角质层保护能力下降,皮肤组织破溃,且很容易继发感染。

(1.5分) (4)年龄:老年人皮肤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
性增加。

(1分)
8、简述压疮的临床分期?
答:第一期: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

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

(1.5分)
第二期:炎性浸润期,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可出现水泡。

破溃后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

(1.5分)
第三期:浅度溃疡期:表皮水疱逐渐扩大,破溃,真皮曾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形成溃疡,病人感觉疼痛加重。

(1分)
第四期:坏死溃疡期,为压疮严重期。

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可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达骨面。

(1分)
9、简述急诊病人的入院护理?
答:(1)准备床单位:将病人安置在重危病室湖哦抢救室,并在床上铺橡胶单和中单。

急诊手术病人铺好麻醉床。

(1分)
(2)准备好急救器材及药品,如氧气、吸引器、输液器具、急救车等。

通知医生作好抢救准备。

(1.5分)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并作好护理记录。

(1.5分) (4)不能正确叙述病情和要求和病人,意识不清病人,或婴幼儿等,需暂留陪送人员,以便询问病史。

(1分)
10、简述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答:1、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2、侵入性诊疗机会增加
3、抗生素滥用
4、医院管理机制不完善
11、简述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答:1、操作环境清洁、宽敞;
2、工作人员仪表仪表符合规范;
3、明确基本概念,首先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无菌物品的概念;
4、物品放置有序,标志明显;
5、 5、操作中的无菌观念。

12、简述给药的原则?
答:①按医嘱要求准确给药(1.5分)
②严格执行查对制度(1.5分)
③安全正确用药(1分)
④观察用药反应(1分)
13、简述冷疗法的目的?
答:①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1.25分)
②减轻疼痛(1.25分)
③控制炎症扩散(1.25分)
④降低体温(1.2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