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特色鲜明丰富多彩
参观上海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就展活动收获
参观上海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就展活动收获上海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就展,是一场展示中国航天成就的盛会。
作为一个热爱航天科技的人,我对这次展览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在展览中,我不仅见到了中国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未来规划。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展开谈论,以便更好地表现这次参观的收获。
首先,我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就印象深刻。
在中国航天馆的展览中,我看到了中国航天在技术上取得的惊人成就。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不仅成功实现了三次载人飞行任务,还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首次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和首次空间实验室对接任务。
这些成就无不展现了中国航天工程的顶尖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还看到了中国的运载火箭和空间实验室的模型,以及航天员的太空服等物品,这些都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航天科技的辉煌。
其次,我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展览中,我看到了中国航天工程从最初的探索阶段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科技产业。
中国从航天梦想的初心开始,经历了艰苦奋斗,并不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航天人在太空探索的征途上不断奋进,不断攻坚克难,为中国航天工程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
通过参观,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深刻感受到中国航天工程的辉煌历程。
再次,我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未来规划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在展览中,我了解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未来规划是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空间站建设,开展深空探测等项目。
中国航天工程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载人航天工程的水平和能力,全面推进航天事业的发展。
同时,中国还将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推动航天技术的交流与发展。
这些规划展示了中国航天工程的雄心壮志和前瞻性眼光,使我对中国航天工程的未来充满信心。
最后,我在参观中还体会到了中国航天工程对国家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意义。
中国航天工程不仅是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有力支撑。
2019一2021年中国航天大事记
2019一2021年中国航天大事记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任务序幕。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全面投入应用发射,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我国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由5.5吨级到14吨级的跨越。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有效增强我国高密度发射任务执行能力。
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4.5吨,突破了快速集成设计生产、电气一体化、节流减载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发动机推力调节技术的首次工程应用,为可重复使用打下坚实基础,能满足卫星组网工程和商业发射服务需求。
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最大推力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为后续运载能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航天器科技活动方面,全年共研制发射航天器77个,航天器总质量102.61吨,数量和质量均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航天重大工程和专项任务稳步推进,大幅提升航天技术与应用能力。
商业卫星研制机构数量持续增长,研制能力稳步提升,研制卫星类型从技术试验逐步向应用卫星转变。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高速再入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此次试验完成了高速再入返回控制、热防护、群伞+气囊着陆方式、重复使用等技术飞行验证,飞船具备高安全、高可靠、模块化、适应多任务、可重复使用等特点,为中国载人登月飞船“启航”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迈出中国行星探测第一步。
计划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任务,设定了五大科学目标,涉及空间环境、形貌特征、表层结构等研究,将推动中国在行星探测和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全面发展。
目前,已成功实施环绕火星探测,并计划在2021年5月至6月择机着陆火星,开展巡视探测。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前半年建成并开通。
该系统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采用了中国首创的混合星座构型,卫星核心器部件100%国产化。
它可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共7类服务,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热闹的月球,冷清的聚会——2019年国际宇航大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
6 8 卫星应用 2019 年第 11 期
201911(公开).indd 68
2019/11/18 下午2:04
热点速评 Hotspot Express
“蓝色月亮”(Blue Moon)登月装置 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建议向阿 波罗 11 号的成员致敬,从他的讲话中,不难看出 美国在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已经将太空作为其发 展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之一,“恢复国家太空委员 会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深入太空”, “签署空间政策一号指令”,“2024 年重返月球”, “不仅要在月球留下足迹,而且要建立基地,最终 前往火星”,“振兴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商业航天领 域”,“确保美国利用私人太空在太空中的能力”。 除此之外,彭斯还提到了对“外层空间资源开采”、 “太空交通管理政策”、“美国太空部队”等美国 将在太空领域坚定不移的推动的规划。开幕式最后, 由 IAF 主席向阿波罗 11 号的成员或成员家属颁发 了 IAF“世界航天奖”。
热点速评 Hotspot Express
热闹的月球,冷清的聚会
—2019 年国际宇航大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
文 | 蓝天翼 北京千域空天咨询有限公司
10 月 21-25 日,2019 年 国 际 宇 航 大 会(IAC 2019)在美国华盛顿召开。IAC 大会每年在世界各 地轮流举办。由于今年是第 70 届的 IAC 会议,因此 IAC 主办方在开幕式上首先回顾了 IAC 过去 70 届以 来在不同举办地的视频,以及世界航天发展的里程 碑事件,其中就有 2013 年在北京举行的 IAC 会议, 在世界航天里程碑事件中也包括了来自中国的神舟 一号飞船、杨利伟和天宫一号。随后,国际宇航联 合会(IAF)主席 Jean-YvesLe Gall、美国航空航天 学会(AIAA)主席 Jogn ngford III、本次会议主 赞助商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副总 裁 Richard F.Ambrose、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James Bridenstine)和美国 副总统迈克·彭斯(Mike Pence)分别致辞。
2019完美告捷,2020精彩可期——《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9年)》发布
2020年1月17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空间瞭望智库对外发布了《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年)》(以下简称《蓝皮书》),从世界航天发展态势、中国航天发射活动、中国航天科技创新、中国航天应用服务、中国航天国际合作、中国商业航天进展等6个篇章对航天科技活动进行全面回顾。
发布会上还发布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今年超
的“超级2020”宇航发射计划。
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领跑世界
2019年,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航天战略地位,纷纷推进相关战略部署,世界航天发射活动持续保持高度活跃。
据《蓝皮书》统计,全年全球实施102次发射任务,居1991年以来第二高位;发射航天器共计492个,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中国共完成34次航天发射,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中国航082020年第2期
卫星应用。
2019年中国的航天成就表格
2019年中国的航天成就表格
中国2022年的航天发射次数继2022年之后,以34次航天发射蝉联
全球航天发射榜榜首位置。
2022年是中国航天的关键一年,这一年里中国航天有两件大事。
其
一就是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为世界上首个在月球背面实现
软着陆的国家。
另一件就是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因为长征五号是中国
新一代运载火箭,也是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今后中国航天工程基本
都会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2022年中国航天发射的亮点有长五遥三火箭的发射成功、嫦娥四号
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北斗导航全球系统核心星座建成、长征11号海
上发射、“捷龙一号”发射成功,“快舟一号”在同一发射场间隔数小时
连续发射成功以及民营火箭公司的“双曲线一号”首次发射入轨等。
在2022年的1月3日,中国自主研究并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
功在月球的背面实现软着陆,这也是人类史上第一艘在月背实现着落的探
测器,而在同年的1月13日,嫦娥四号成功将生命带到月球,在人类进
行的首次生物实验中,月面长出了第一柱嫩芽,也是首次出现的地球以外
生长的生命。
2022年5月5日18时,长征5B发射成功的是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舱,意味着空间站发展建设将进入快车道。
今年我国北斗,探月三期和高分专项三项工程将会迎来最后收官之作,北斗卫星将会发射最后两颗,由此我国的整个北斗系统组网也将宣告建设
完成。
而探月三期的工程也将会按照计划继续,“中国天眼”的观测能力
将会进一步的加强。
中国在航天探索方面的成就
中国在航天探索方面的成就近年来,中国在航天探索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球航天领域的重要一极。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持续的投入和创新精神,也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国在航天探索方面的成就。
一、载人航天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自2003年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以来,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
2019年,中国成功实施了我国第一次太空人类活动,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自主实施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此外,中国还成功实施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成功完成了航天员的空间行走和交会对接等任务。
二、月球探测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2013年,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了中国航天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和巡视勘测的目标。
2019年,中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并成功实施了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测任务,这是全球首次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探测器。
此外,中国还计划在未来发射嫦娥五号任务,实现月球样品返回,这将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三、火箭技术中国的火箭技术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中国自主研制了一系列火箭,如长征系列火箭和运载火箭家族。
其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中国当前最大的运载火箭,能够将20吨以上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提供了可靠的运载能力。
此外,中国还研制了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和长征八号,为未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卫星应用中国的卫星应用领域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系列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等,为国家的农业、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等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外,中国还计划在未来发射一系列科学实验卫星,如载人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以进一步推动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国家的科学研究。
五、国际合作中国在航天探索方面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中国与俄罗斯、欧洲空间局等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共同研发火箭技术、开展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等任务。
2019年后关于我国航天的新闻 100字
2019年后关于我国航天的新闻100字篇一
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着陆地点位于月球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40亿年前的月球背面有陨石撞击了月球并留下一个巨大的坑,随后“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终于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篇二
“玉兔二号”月球车打破一项尘封达49年之久的世界纪录,成为人类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中国航天走在了人类探月路的前列!
篇三
2019年,我国全年累计发射10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系统实现了18次30颗卫星发射连战连捷,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至此,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全球组网进入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
篇四
2020年,“隼鸟2号”任务使人类首次获得小行星地下物质样本,载人龙飞船成功发射正式开启商业载人航天,“星链”低轨互联网星座大规模部署等航天事件广受关注。
同时,中国的嫦娥五号任务、北斗全球组网工程和火星探测器发射均入选年度世界航天十大新闻。
篇五
“羲和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
“羲和号”全称为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其搭载的太阳空间望远镜等科学载荷将开展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探测,推动我国空间技术与空间科学协同创新发展。
奋斗新时代,中国航天迈向新征程——两会代表委员为航天发展建言献策
奋斗新时代,中国航天迈向新征程2019年3月3日、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相继在北京开幕。
两会上,来自航天领域以及关注航天发展的代表委员积极发出航天“好声音”,为中国航天发展建言献策。
—两会代表委员为航天发展建言献策探月、探火稳步推进,深空探测向更远处进发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为实现探月工程总目标乘胜前进,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努力。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了嫦娥四号任务的最新进展:“目前,玉兔号正向着陆点西北方向前进,路况不好,但会保障安全。
”他表示,国际上对月球探测已经进行了120多次,中国进行了5次,中国探月工程次数虽少但很有特点:起步虽晚但起点高、经费投入较少但科学产出和技术产出较多、发射次数很少中国航天60年来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和世界航天强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必须加快追赶的步伐。
长征火箭快速发展,产品系列越来越丰富,进入空间的能力越来越强,反映出我国空间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但成功率很高。
中国航天60年来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和世界航天强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必须加快追赶的步伐。
探月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深空探测既充满风险挑战,也充满机遇。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地球可能不会去‘流浪’,但人类一定会走向深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孟飞说,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星体,对月球的深入探索将使人类更深入地了解太阳系,帮助人类走得更远。
他介绍,按照计划,2019年年底前后将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月球采样返回;2020年将实施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的深空探测有望达到100AU(1AU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表示,对于载人登月的研究多年来从未间断,目前我国已逐步具备了实现载人登月的能力,只要假以时日,一定能够实现载人登月。
初中政治中考复习 2021届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七 科技引领未来 创新驱动发展
专题(七)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一、选择题1.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科学技术,是因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技创新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③发展科技能解决所有难题④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回信勉励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这表明( )①推动科技进步的根本途径就是重奖科技工作者②我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③党和政府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④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3.2020年4月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称,2019年中国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58 990件申请,超越美国,成为提交国际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
这说明( )A.我国已经建成创新型国家B.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C.我国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中心D.我国科技水平已领先于世界4.《中国教育》发布2020年十大教育热点,强调“坚定不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要求进一步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系,高质量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
对此,你认为( )①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②各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国际地位的竞争③优先发展教育有利于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共同富裕④要坚持各项工作以教育优先发展为中心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5.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到达10 907米深度,刷新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2019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2019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2019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以下将从经济、科技、环境保护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介绍2019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一、经济领域2019年,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98.65万亿元,实现了6.1%的增长。
这一数字表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科技领域在科技领域,中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创新。
2019年,中国成功发射了一颗载人航天器,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里程碑。
此外,中国在5G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成功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5G网络覆盖。
中国企业还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环境保护2019年,中国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了7.8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提高到了38.3%。
同时,中国加强了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治理,积极推动绿色发展理念,为改善环境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国际合作2019年,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进口市场。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主办了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推动全球减排合作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2019年中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经济稳定增长、科技创新突破、环境保护进展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这些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也为全球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不断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为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
《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9年)》发布
太空探索I【中国航天资讯]《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9年)》发布1月17曰,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 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空间瞭望智库发布了《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 (2019年)》,从世界航天发展态势、中国航天发射活动、中国航天科 技创新、中国航天应用服务、中国航天国际合作、中国商业航天进展等6 个篇章对航天科技活动进行全面回顾。
世界航天发展态势:2019年,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航天战略地位,椎进相 关战略部署;航天发射活动持续高度活跃;航天运输系统犮展成果显著;遥感卫星系统规模与性能稳步提升:新型载人飞船取得突破,载人月球 探测计划加速椎进;深空探测聚焦月球,同时兼顾多类目标;空间科学 探测能力持续补充完善。
中国航天发射活动:2019年,中国共执行34次航夭发射任务,发射航夭 器81个,航天器质量79.67吨,发射次数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在 发射的载荷数量和质量上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
其中长怔五号遥三运载 火箭成功发射、长怔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等备受关注,商业运 载火箭捷龙一号,快舟一号曱、双曲线一号、0S-M1等也取得里程碑式 突破,我国商业发射服务进入发展快车道。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空间基砒设施方面,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升展在轨 验证,亚米級立体测绘技术取得突破,导航信号微波遥感技术在轨应用;载人航天方面,夭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受椬离轨,空间站系统核心舱转入 正祥研制;月球和深空探测方面,"嫦娥四号"取得重要科学成果,探 月四期梱关规划公布,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圆满完成。
中国航天应用服务:2019年,中国在轨运行应用卫星超过200颗,形成了 气象卫星系列.资源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高分卫星系列、导航卫星 星座、通信卫星系列等重要的空间基砒设施,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卫星应用 体系,有力支撐了各行业的综合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短消息
6 | SPACE EXPLORATION 太空探索|【中国航天资讯】中国高分系列卫星有力支持印度洪灾监测7月18日凌晨1时,中国国家航天局应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组织紧急事务官的数据请求,紧急启动卫星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中国资源卫星中心采取紧急救援行动。
中国国家航天局调度高分一号、二号和三号等国际宪章值班卫星,对印度洪灾区域多次成像,及时将相关数据提供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为印度洪灾监测提供支持。
民营公司火箭首次成功入轨7月25日13时00分,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的双曲线一号遥一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多颗卫星及有效载荷精确送入预定轨道,民营火箭发射任务首次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发射携带了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理工大学的两颗卫星,搭载了央视未来新星验证载荷、西瓜创客载荷及星时代-6载荷等三个末子级载荷。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指挥控制中心指挥显示系统退役7月31日上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东风指挥控制中心指挥显示系统装备举行退役仪式,东风指挥控制中心第二阶段历史使命顺利完成。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指挥控制中心建设于1997年10月,主要承担着火箭上升阶段的指挥调度、实时计算、数据处理、安全控制和信息交换等任务。
2019中国—东盟北斗行正式启动7月19日,2019中国—东盟北斗行活动在南宁会展中心发车。
来自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南宁市外事办公室、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中国—东盟卫星导航国际合作联盟等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的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接下来的20天中,自驾车辆经过老挝、泰国、马来西亚三国,贯穿整个中南半岛,全程近8400公里。
第四届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会议召开2019年7月22日,由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四届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会议在珠海举行。
来自法国、德国、俄罗斯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会议组委会共收到中外科学家提交的学术报告270余份。
会上,我国科学家披露了“嫦娥四号”探测成果和下一步深空探测计划。
载人航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
公关世界 \ PRWORLD载人航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探析文/杜争艳摘要: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自立项以来,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四个“特别”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凝聚了我国载人航天工作者集体的价值追求。
将载人航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可以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有效的教育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激励大学生努力朝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奋斗。
关键词:载人航天精神,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路径引言2021年9月29日,中宣部梳理了我国第一批伟大精神并将其纳入精神谱系,它们集中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社会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其中载人航天精神就是伟大精神谱系中的精神之一,将载人航天精神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进行有机地融合,不仅能够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育人实效,还能为弘扬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助力。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崇高的民族情感,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以强大的科技力量保障国家安全,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载人航天精神的基本内涵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
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从提出到神舟十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充分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背后坚定的载人航天精神的支撑,这种精神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凝聚的精神财富。
1.特别能吃苦,是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首先航天人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是艰苦的。
由于航天事业的保密性和航天试验的危险性,航天研究基地的选址往往比较偏僻、封闭——我国的航天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就地处西北大漠,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有“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之说。
其次,航天人的专业训练亦是艰苦的。
2022年6月,神舟十四号顺利升空,其乘组成员刘洋在选拔时的超重耐力训练中,承受8倍重力加速度在离心机里高速旋转,出现了脸部肌肉变形、呼吸困难、脑部缺血等情况。
逐梦航天协同发展——2019年中国航天日感怀
逐梦航天协同发展2049年中国航天日感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符志民W博闻航天592019年是伟大祖国70周年华诞。
中国航天,与国家发展同脉,与中国强大同步,与祖国昌盛同行。
今天,中国航天举世瞩目,不仅是中国国力强大的重要标志,而且是世界航天的核心和骨干,还在全球高科技领域占有重要一席,成为中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自主创新的典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中国航天近70载的发展,构筑了系统完备的航天发展科技体系,奠定了祖国航天事业崛起和腾飞的基础。
航天科技成果丰硕,跻身世界航天先进行列。
航天科学技术转移和应用效果显著,带动了我国社会经济产业发展,极大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经济实力、民族凝聚力,提升了中国竞争力、影响力和国际地位;锻炼并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科技队伍,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孕育并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伟大民族精神的承载、守望、融合和光大,是中华文明的宝贵精神财富。
航天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培育了以“使命航天、价值航天、品质航天、仓噺航天"为核心的航天文化,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灵魂。
我们不能忘记、不会忘记,党中央英明决策、正确领导是中国航天成长的动力之源;奋发图强、执著追梦是中国航天崛起的活力之源;坚持自力更生、立足自主创新是中国航天发展之本;实施系统工程科学管理是中国航天发展之基;举国体制、团队协同是中国航天腾飞之翼。
新时代,习主席发出了“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战斗令。
中国航天创造更多中国奇迹——两会代表委员为航天发展建言献策
Special Reports
中国航天创造更多中国奇迹——两会代表委员为航天发展建言献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
2018年2月12日,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两颗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发射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发射中心,强调要强化使命担当,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创造更多中国奇迹。
2018年3月3日、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两会上,来自航天界以及关注航天发展的两会代表纷纷为航天
▲ 中国空间站示意图
深空探测:嫦娥四号造访月背,探月工程稳步开展
程,未来或将在月球建造基地。
除了探月之外,我国的火星探测计划也正在抓
紧进行中,计划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2021年能
飞到火星,实现软着陆和巡视。
吴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
科学中心研究员
嫦娥四号将首次着陆月球背面,极具发现性。
▲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 虹云工程
卫星应用:走进千家万户,服务“一带一路”
政务、金融、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中国的量子保
▲ 河北兴隆观测站,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过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9年126
验[J]. 中国激光, 2013, 40(3): 0308005-1-0308005-7.
Zhang Haifeng, Meng Wendong, Wu Zhibo, Chen Juping, Zhang Zhongping. One way laser ranging and its measuring experi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 2013, 40(3): 0308005-1-0308005-7.
[9] 王振西, 张强. 激光测距角反射器的特性研究[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2, 20(8): 2273-2277.
Wang Zhenxi, Zhang Qiang. Research of basic character on corner reflector[J]. Compute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2012, 20(8): 2273-2277.
[10] Sergey Y. Non-contact, short distance measuring system for wide
applications[J].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Metrology, 2009(9): 643-647.
[11] 田卫平. 激光测量轮廓中的数学方法应用[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6, 14(9): 1233-1235.
Tian Weiping. Math methods applied for measuring train’s wheel figure with laser sensor[J]. Compute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2006, 14(9): 1233-1235.
[12] 王秀芳, 王江, 杨向东, 王磊, 吴志海. 相位激光测距技术研究概述[J].
激光杂志, 2006, 27(2): 4-5.
Wang Xiufang, Wang Jiang, Yang Xiangdong, Wang Lei, Wu Zhihai.
Phase laser rang finding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summarization[J]. Laser Journal, 2006, 27(2): 4-5. [13] 汪涛. 相位激光测距技术的研究[J]. 激光与红外, 2007, 37(1): 29-31.
Wang Tao. Research of the phase laser ranging technology[J]. Laser and Infrared, 2007, 37(1): 29-31.
[14] 缑宁祎, 张珂殊. 高速相位式激光测距数字鉴相方法仿真与实现[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2, 41(9): 2358-2363.
Gou Ningyi, Zhang Keshu. High speed digital phase-difference measuring methods si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n phase-shift laser finder[J]. 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2012, 41(9): 2358-2363. [15] 刘剑锋. 目标与地物光散射特性的BRDF模化技术[D]. 西安: 西安电
子科技大学, 2005.
Liu Jianfeng. The BRDF modeling technology of light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argets and earth surface[D]. Xi’an: Science College of Xidian University, 2005.
作者简介
陈胜哲(1984-),女,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测数据获取与应用。
徐林丰(1986-),男,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测数据分析。
庄恒宇(1963-),男,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测数据获取与应用。
祝伟(1983-),男,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测数据分析。
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特色鲜明丰富多彩
2019年4月24日,中国航天大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开幕。
作为今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的重头戏,本届大会围绕“逐梦航天合作共赢”这一主题,开展“学术、产业、科普教育和文创”四类活动,突出“国际化、公益化、大众化和网络化”四大特色,打造“面向国际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促进航天产业化的合作平台、传承航天精神和文化的科普宣传平台”三大平台,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3个方面协调发展。
大会由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宇航联合会、国际空间法学会支持,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基金会主办,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国空间法学会、湖南省广播电视台、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等协办。
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学术活动分为主论坛和分论坛两部分。
主论坛于4月24日召开,10余位中外航天领军人物围绕“中国探月工程”“中国北斗工程”“高分专项工程”“我国空间科学卫星计划的进展和展望”“风云气象卫星及应用进展”“国内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展现状及展望”等中国航天重大工程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全球航天的发展现状和热点事件,深入探讨航天未来愿景,广泛推动世界航天领域的深度合作。
大会还举办了10场学术分论坛,围绕外层空间新兴问题国际法治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
除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本届大会还聚焦商业航天、遥感应用等专业领域,举办2019中国对地观测商业峰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亚热带遥感应用论坛和“航天放飞中国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航天成就展,打造“3论坛+1展览”的产业活动板块,搭建航天产业化合作平台。
(刘晓正 摘自/n25/n2014789/n2014804/c2611115/cont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