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生态学讲课讲稿
生态学名词解释
三《生态学》基本概念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系统:是指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事物有规律的联合的集合体,是有序的整体。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息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食物链: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
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达到了相互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生态因子: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
物候:在季节明显的地区,生物适应于天气条件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应的发育节律。
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集合。
单体生物:每一个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来,个体的形态和发育都可以预测。
构件生物: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一结构单位,或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形成分支结构。
构件发育的形式和时间是不可预测的。
生命表:指描述种群死亡过程的具有固定格式表。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殖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
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种内调节:指种内成员间,因行为、生理和遗传的差异引起的一种密度制约性调节种间调节:指捕食、寄生、种间竞争共同资源因子对种群密度的制约过程。
集合种群:指的是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接在一起的区域种群。
繁殖成效:个体现时繁殖输出与未来的繁殖输出地总称。
繁殖价值:在相同时间内待定年龄个体对于新生个体的潜在繁殖贡献。
亲本投资:主要在子代个体的大小和多少上决定取舍,大则少,小则多。
婚配制度:是指种群内婚配的种种类型,包括配偶的数目,配偶持续时间,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社会等级:是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生态位:生物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与栖息、食物、天敌等多环境因子的关系。
(完整)生态学名词解释
生态学名词解释—自主整理生态学:就是研究生命有机体和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圈(biosphere):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
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尺度 (scale):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环境(environment):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境(habitat):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在其生长、发育和分布的具体地段上各种具体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
大环境: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大气候小环境: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小气候生物群系:如热带森林生态因子: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1840年德国有机化学家J。
Liebig(李比希)在研究植物时发现: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这就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内容: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Blackman限制因子定律::除了最小因子外,生态因子的最大状态也有限制性现象。
在此基础上提出最小、最适、最大“三基点”。
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性因子就是所谓的限制因子。
耐受性定律1913年美生态学家V。
E。
Shelford 认为: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态幅或生态价:每种生物对每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上限和一个下限,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驯化:生物借助于驯化过程可以稍稍调整它们对某个生态因子或某些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
休眠:是动植物抵御暂时不利环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理机制。
森林生态学讲稿-绪论
绪论一、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其意为“住所”或“栖息地”。
从字意上讲,生态学是关于环境的科学。
此外,生态学与经济学(economics)为同一词源,在词义上具有共同点,所以有人把生态学叫做自然经济学。
生态学作为一个学科名词,是德国动物学家E.Haeckel(海克尔)于1866年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
迄今为止,大多数的生态学工作者认为海克尔的定义是适宜的,因此,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
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比较复杂,根据其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类群、生境以及研究性质等的不同可划分如下:1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划分有:分子生态学、进化生态学、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或生理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synecology)、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景观生态学、全球(global ecology)。
2根据研究对象的分类类群划分:大的类群如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或较小的类群如昆虫生态学、陆地植物生态学、水生植物生态学等;甚至一个物种如云杉种群生态学。
3根据研究对象的生境类别划分:有陆地生态学(terrestrial ecology)、海洋生态学(marine ecology)、淡水生态学(freshwater ecology)、岛屿生态学(island ecology)等。
3根据研究性质划分:理论生态学与应用生态学。
理论生态学涉及生态学进程、生态关系的数学推理及生态学建模;应用生态学则是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有关部门,如应用于各类农业资源的管理,产生了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等;应用于城市建设则形成了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应用于与受损资源的恢复则形成了保育生物学、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应用于人类社会则产生了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
生态学名词解释
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第一章:生物与环境1.生态学:生态学是讨论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耐受范围,既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ecological valence<)大环境macroenvironment: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小环境microenvironment: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大气候macroclimate:指离地面L5m以上的气候,是有大范围因素所打算的。
小气候microclimate:小环境中的气候。
4.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行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5.生态环境:讨论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进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o6.生境habitat: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进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密度制约因子density dependent factor: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整种群数量的因子,如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
非密度制约因「density independent factor: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因子如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
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任何生态因子,但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组织其生存生长繁殖或集中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7.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养分成分。
8.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态学名词解释33957讲课稿
生态学名词解释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3.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4.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5.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6.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7.种群:由同种个体所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具有潜在杂交能力和自己独立的特征、结构和机能的整体,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8.群落: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
包括该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9.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10.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11.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12.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13.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14.生物钟: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15.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16.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17.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18.霜害: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19.超冷: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20.应性低体温:它是一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此时体温被调节很低、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水平、心律代谢率及其它生理功能均相应的降低、在任何时候都可自发的或通过人工诱导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21.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22.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23.乔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24.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25.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26.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露点温度.27.相对温度:大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最大水汽压之差.28.饱和差:最大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29.蓄水量: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所需的水量.30.土壤质地:机械成分的组合不同百分比31.哈-温定律:在无限大的种群中、每一个体与种群内其他个体的交配机会均等、并且没有其它干扰因素(突变、漂移、自然选择等)各代的基因频率不变、无论其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如何、只经历一代、即达到遗传平衡.32.遗传漂变:一般发生在较小的种群中、因为在一个很大的种群里、如果不发生突变、根据哈-温定律、不同的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状态、但在较小的种群中、既使无适应的变异发生、种群内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由于隔离、不能充分的随机交配、种群内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时产生的误差所引起的、这样那些中性的或不利性状在种群中继续保存下来33.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34.生命表:是记载某一种群或一定数量的同一时间出生的个体,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由于个体死亡而逐渐减少的统计表。
生态学相关术语讲义
20℃
10℃ 4℃ 0℃
0.99821
0.99970 0.99997 0.99984
0℃冰 0.917
水的密度特点导致水温的分层stratification现象
水的特性—B.粘滞度
随着温度升高,水的粘滞度下降
水的特性——C. 热力学特性
• 高比热high specific heat——利于有机 体维持稳定的体温;使海洋和大水体保 持较小的温度变化 • 高蒸发热 (或潜热latent heat)——蒸发 的冷却效应 • 冰比水轻——避免环境极端化
• 非生物因子 Abiotic factors: 非生物成分,
• 生物因子 Biotic factors:对特定有机体产生
影响的生物成分,即该有机体与其他有机体的 相互关系。
• 条件Conditions:引起有机体对之作出反应
的可变环境因子为条件,如温度、酸度、盐度等。 条件是不可消耗的 not depletable
ε垂直消光系数,可从实测计算而来ε=[1/z2.303(lgI0 -lgIz)]
• 水下10m,光照仅为水面的
水生的利弊Pros and Cons of aquatic life
优越性Advantages: 稳定的温度环境 支持自身重力的能量消耗少乃至无 (浮力) 利于运动 不利方面Disadvantages: 氧气含量低 (溶解度低, 扩散受限制) 水的粘滞性限制retards 生物的运动(某些生 物具有流线型身体, 其它的具有降落伞). 光照可能不足
同一祖先
相对短的时期 进化出多样的形态、色彩、行为模式 令科学家高兴的是,新种的出现、改变和消失, 就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他们的眼前
丽鱼科鱼类的适应辐射(趋异)——从少数祖先 产生出很多种类,是最令人惊叹的事件之一, 而且作为活的有机体,其进化的各个不同阶段 都可被观察到
1生态学名词解释
1生态学(Ecology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Haeckel, 1869)4种群: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分布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种群是自然界中生物生存和进化的基本单位;27生物的光周期现象:生物对昼夜光暗循环格局的反应所表现出的现象称之为光周期现象55优势种(dominant specis):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具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5群落: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分布的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6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的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生态系统;8生物圈的定义:地球上的所有的生物与其所生活的环境组成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68群落交错群区: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域。
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密度增大,某些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增大的现象69岛屿效应岛屿的面积越大,容纳物种数越多的效应75演替(succession):是某一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67群落的水平结构定义: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是生物群落在水平上的镶嵌性,也称群落的二维结构。
79生态系统的现代定义: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构成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复合体。
83食物链(food chai ns)初级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这种存在于生物之间的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链索关系称为食物链88生态效率(ecological efficiencies )在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不同点上,能量之间的百分比率。
特指某一营养级的能量输出和输入间的比率。
9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它是指各种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进行着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95生态平衡:指一个生态系统在特定的时间内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其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物质与能量输入输出接近平衡,在外来干扰下,通过自然调节(或人为调控)能恢复原初的稳定状态-84食物网(food web )许多食物链互相交织而成的复杂的网络关系52利他行为:是指一个个体牺牲自我,而使整体或其他个体获益的行为。
生态学资料名词解释
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影响其生存的全部因素密度制约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对种群数量具有调节作用的生态因子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外温动物:依赖外部热源进行体温调节的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内温动物:通过自身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鸟兽异温动物:产生冬眠的内温动物驯化:由实验诱导的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性的改变气候驯化:在自然界中产生的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性的改变适应性低体温: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内温动物会自发地从冬眠中苏醒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不致冻死,内温动物这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称为适应性低体温发育阈温度/ 生物学零度:外温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贝格曼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往往比低纬度相对温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阿伦规律:寒冷地区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有变小变短的趋势生物种:一组具有相似形态和遗传特性的、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的自然种群,并与其他种群间具有繁殖隔离哈代- 温伯格定律:在一个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它干扰因素(突变、漂移、自然选择等)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即达到遗传平衡遗传漂变:基因频率在小种群中随机增减的现象遗传瓶颈:如果一个种群在某一时期由于环境灾难或过捕等原因导致数量急剧下降,就称其经历过瓶颈。
经过瓶颈后,若种群数量逐步恢复,由于小样本效应而引起的基因频率变化会在种群大小经历一次锐减后再恢复时出现,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瓶颈建立者效应:由于取样误差,新隔离的移植种群的基因库不久便会和母群相分歧,而且由于两者所处地域不同,各有不同的选择压力,建立者种群与母种群的差异将越来越大适应辐射:生物由一个共同祖先起源,在进化过程中分化成许多类型,适应于各种生活方式的现象生活史:生物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生活史的关键组分包括身体大小、生命率、繁殖和寿命。
生态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物圈(Biosphere): 地球上全部生物与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
它包括岩石圈(lithosphere)的上层、全部水圈(hydrosphere)与大气圈(atmosphere)的下层。
2、生态学(Ecology): 研究生物(organism)及环境(environment) 间相互关系的科学(Hackel,1869) 。
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 马世骏,1980) 。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个体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生态价(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 or ecological valence): 每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一个生态学上的最低点与一个生态学上的最高点,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范围就称为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 或生态价(ecological valence) 。
2、内稳态(Homeostasis):有机体在可变动的外部环境中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内部环境,称为稳态。
3、小气候(microclimate) : 小环境当中的气象条件则称为小气候(microclimate) 或称为生物气候(bioclimate) ,即生物栖息地的气候,这种气候由于受局部地形、植被与土壤类型的影响而与大气候(macroclimate) 有着极大的差别。
生态学研究更加重视生物的小环境。
4、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 : 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与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物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各种生态因子,统称为生存条件(survival condition) 。
生态因子有时也被称为环境因子(environmental factor) 。
区别: 生态因子就是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而环境因子则就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要素。
生态学名词解释
生态学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在特定的区域相互作用的全部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综合体。
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
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
生态入侵是指外源生物引人本地区,种群迅速蔓延失控,造成其他土著种类濒临灭绝,并伴生其他严重危害的现象。
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并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一种相互关系。
原始协作是指两种群相互作用,双方获利,但协作是松散的,分离后,双方仍能独立生存。
化感作用指由植物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
生物群落是指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也可以用来指各种不同大小及自然特征的有生命物体的集合生态优势种在群落中地位、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或“统治权”的种类或类群称为生态优势种。
内禀增长率是指在环境条件无限制作用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最大相对增值速度,其单位为时间的倒数。
广义捕食指高一营养级动物取食或伤害低一营养级的动物和植物的种间关系。
逻辑斯谛增长由于环境对种群增长的限制作用是逐渐增加的,故增长曲线呈现“S”型,也称S型增长。
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生物在空间的垂直分布上所发生的成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内由于环境因素在不同地点上的不均匀性和生物本身特性的差异,而在水平方向上分化形成不同的生物小型组合。
生态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生态学名词解释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xx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
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生物钟: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生态学术语解释
生态学术语解释生态学术语解释1. 引言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涉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在生态学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特定的术语和概念。
本文将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态学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生态学的核心内容。
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物群体和环境共同组成的系统。
它包括各种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处的环境,如土壤、水体和大气。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形成了生物多样性和物质循环等重要的生态过程。
3. 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其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和方式。
它与物种的角色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不同物种之间通过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可以减少彼此之间的竞争,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 种群种群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
种群中的个体具有共同的基因特征,并通过一定的交配和繁殖行为来保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种群的生存和繁衍状况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5. 群落群落是一组生物物种在特定区域内共同存在的总体。
群落中的物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并与环境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关系网络。
群落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6. 生态位多样性生态位多样性是指在特定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所占据的生态位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生态位多样性反映了生物群体对生态条件的适应能力和生物多样性的程度。
生态位多样性的提高有助于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御外部干扰能力。
7. 生态演替生态演替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动态变化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会发生变化。
生态演替可以分为初级演替和次级演替,其中初级演替是在没有生物存在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过程,而次级演替是在已经存在生物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过程。
8. 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衡量人类活动对于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的指标。
它通过比较人类消耗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差异,评估人类对地球的影响程度。
生态学资料讲解
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Ecology(生态学):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ir environments.2、Ecosystem(生态系统):The biotic community together with the abiotic factors; all the interactions within the biotic community and between the abiotic factors.3、Environment(环境):The sum total of physical and biotic conditions influencing the responses organisms4、Ecological factors(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 refers to the growth of organisms in the growth,development, reproduction, behavior and distributi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ve a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5、Ecological amplitude(生态幅):Each kind of environmental factor to adapt the size of that ecological amplitude range6、Population(种群):a group of organisms of the same type, or species, living together in the same area7、Population growth(种群增长):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in a population increases or decreases with time8、Age structure(年龄结构):the proportions of each individual in each age class.9、Life table(生命表):A life table is an age-specific account of mortality(Life table provide a summary of how survial and reproductive rates vary with the age of the organisms.)10、Intrinsic rate of increase(内禀增长率):The difference between birth rate and death rate is the intrinsic growth rate内禀增长率(r) (instantaneous per capita rate of growth瞬时人均增长率).11、Ecological strategy(生态策略):Ecological Strategy (life history Strategy) describe the anatomical, physiological and behavioural adaptations control how individuals invest in reproduction and self-maintenance in response to thei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12、S-curve(”s”型曲线):Natural mechanisms come into play and cause the population to level off and continue in a dynamic equilibrium. This pattern is known as the S-curve13、J-curve(”J”型曲线):In the absence of natural enemies, the population keeps growing until it exhausts essential resources - usually food - and then dies off precipitously due to famine and, perhaps, diseases related to malnutrition. This pattern is known as a J-curve14、R-strategy(r策略):R-strategy is to produce massive numbers of young but then leave survival to the whims of nature. This strategy results in very low recruitment15、K-strategy(k策略):K-strategy is to have a much lower reproductive rate but then care for and protect the young to enhance recruitment16、Niche(生态位):Niche includes temporal and spatial positions of population (individual) and functional interactions with relative populations (individuals).17、Community(群落):A community is a group of interacting populations that occupy the same area at the same time.18、Dominant species(优势种):Species have a community impact that is proportional to its biomass19、Succession(自然演替):Ecological succession is the sequence of community changes aftera disturbance20、Food chain(食物链):pathways where one organism is eaten by a second, which is eaten by a third, each such pathway is called a food chain21、Food web(食物网):all food chains are interconnected and form a complex web of feeding relationships-food web22、Abiotic factors(非生物的因素):All the factors(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of the environment.23、Biotic factors(生物因素):a kind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biological morphology, growth,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any other animal, plant or microbial activities of ecological factors.24、Primary Succession(原生演替):the sequence of species on newly exposed landforms that have not previously been influenced by a community, e.g., areas exposed by glacial retreat.25、Species(物种;种类;类型;[逻辑] 个体):All the members of a specific kind of plant, animal, or microbe; a kind given by similarity of appearance;capacity for interbreeding and producing fertile offspring.26、Biotic community(生物群落):All the populations of different plants, animals, microbes occupying a given area.27、Autotroph(自养生物,靠无机物质生存的生物):Organisms which produce their own organic material from inorganic constituents in the environment using an external energy source, are autotrophs .28、Heterotrophs(异养生物):Organisms which must consume organic material to obtain energy and nutrients, are heterotrophs .29、Ecotone(群落交错区):One ecosystem may gradate into the next through a transitional region, known as an ecotone.30、Trophic structure(营养结构):The major feed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sms are the trophic structure .31、Photosynthesis(光合作用):Most producers are green plants, which use light energy to convert carbon dioxide and water to glucose and then release oxygen as a byproduct. This chemical conversion, which is driven by light energy, is called photosynthesis.using light energy, producers make sugar (glucose, stored chemical energy) from carbon dioxide and water, release oxygen gas as a byproduct.【6CO2 + 12H2O →C6H12O6 + 6O2 + 6H2Ocarbon water light glucose oxygen waterdioxide energy (gas)(gas) input(low potential energy) (high potential energy)】二、问答题1、Why biodiversity is important?(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物圈与人类本身延续的基础,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生态学的名词解释
生态学的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生态学!生态学呀,就像是大自然的一本大
秘籍!你看哦,比如说森林,那就是一个超级复杂的生态系统呢!里
面有大树,大树就像个老大哥,稳稳地站在那(就像咱生活里可靠的
长辈一样)。
还有各种小动物,它们跑来跑去,多热闹呀!这不就是
一个小小的生态世界嘛!
再说说种群,这可是一群有着相同特点的生物聚在一起呢!就好比
一个班级里的同学们,大家都有着学生这个共同身份(可不是嘛!)。
生态位呢,就像是每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一样,每个生物在生态系
统中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角色和地位。
如果把生态系统比作一个大舞台,那各种生物就是舞台上的演员,各自演绎着精彩的戏份(多形象呀!)。
群落呢,那就是一群不同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这不就像一个社区里,有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但大家都共同生
活着(是不是很容易理解!)。
还有食物链,这可是很重要的哦!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环
扣一环,就像我们玩的接力游戏一样(想想是不是很有趣!)。
生态学研究的就是这些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呀!它让我们知道大
自然是多么神奇和复杂。
我们得好好保护大自然,不然这些美好的生
态系统要是被破坏了,那得多可惜呀!咱可不能让大自然这本大秘籍
受损,得好好珍惜它、爱护它,让它一直这么丰富多彩下去!我的观
点就是,生态学真的超级重要,它让我们更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也让我们更懂得要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学的名词解释
生态学的名词解释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探究物种之间以及物种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到从微观层面的分子与细胞,到宏观层面的生态系统和地球生态环境。
1. 生态系统(Ecosystem)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一定地域范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生物群落(由各种生物种群组成的)和非生物环境(如土壤、水体、气候等)。
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物种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发生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和转化,形成了复杂而稳定的生态系统。
2. 个体(Individual)个体是生物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生物学层级中最基本的单元。
个体可以指单个生物体,也可以指一群具有相同遗传特征的生物个体。
在生态学中,个体是生态系统中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的基本单位,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种群结构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物种(Species)物种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由亲缘关系最近的个体组成的群体,这些个体之间可以通过有性繁殖相互繁殖,并且能够产生具有类似性状的后代。
物种是生态学中研究的基本单位,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 生物群落(Biological community)生物群落是一个特定地区内的所有物种组成的总和,这些物种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物种在生物群落中通过竞争、合作、捕食、寄生等方式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生态链,并且共同塑造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 共生(Symbiosis)共生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在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相互利益的关系。
共生分为互利共生和一方受益共生两种类型。
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而受益,例如蚂蚁与某些植物的关系。
一方受益共生则是指其中一个物种从另一个物种身上获得利益,例如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6.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生态位是指一种物种在生物群落中所占据的特定的生态环境和功能位置。
(完整版)生态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食物链:各种生物以其独特的方式获得生存、生长、繁殖所需的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的关系在生物间进行传递,如食草动物取食植物,食肉动物捕食食草动物,这种不同生物间通过食物而形成的链锁式单向联系称为食物链。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营养级:是指生物在食物链之中所占的位置。
在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凡是以相同的方式获取相同性质食物的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可分别称作一个营养级。
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ecological pyramid)把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有机体的个体数量、生物量或能量,按营养级位顺序排列并绘制成图,其形似金字塔,故称生态金字塔或生态锥体。
物种: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环境:影响生物机体生命、发展与生存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体.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例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类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生态适应:是生物随着环境生态因子变化而改变自身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以便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
生态适应是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
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接受同样生态环境选择,只有能适应环境的类型才得以保存下去。
趋异适应:同种生物如长期生活在不同条件下,它们为了适应所在的环境,会在外形、习性和生理特性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别,这种适应性变化被称为趋异适应。
生态学名词解释(整合)
生态学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的一切事物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环境因子:则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
Liebig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
Shelford耐性定律:一种生物能够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一种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种生物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
耐性限度的驯化:内稳态机制外另一种调整生物耐性限度的方法指示生物:生物在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每个种都留下了深刻的环境烙印,因此可用生物作为指示者,反映环境的某些特征。
有效积温:对植物生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
温周期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气温是呈周期性变化的,许多生物适应温度的某种节律性变化,并通过遗传成为其生物学特性。
休眠:指生物的潜伏或不活动状态,是地狱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生理机制。
贝格曼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
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
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常称为阿伦规律。
生态型:是指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种群:是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即由同种个体组成,并占有一定的领域。
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基础生态学名词解释知识讲解
基础生态学名词解释知识讲解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野外的、实验的、理论的环境(environment):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它生物等。
生态因子作用的特征: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限制因子定律: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态幅(生态价)(ecological amplitude):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
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大气候:大环境中的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所决定,如:大气环流、地理纬度、距海洋距离、大面积地形等。
小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更为重要,为生物提供选择自身需要的生活条件。
小气候:指进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
生境: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每种生物的分布区室友它的生态幅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内稳态只是扩大了生物的生态幅与适应范围,并不能完全摆脱环境的限制。
光合有效辐射: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利用太阳光谱的有限带。
*红光有利于糖类合成,蓝紫光有利于蛋白质合成。
红光合成最快、蓝紫光次之,绿光最差。
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
这是光对植物形态建成作用典型例子。
光合能力:当传入芙蓉辐射能是饱和的、温度适宜、相对湿度高、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正常时的光合作用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生态学
名词解释:尺度、生境、生态幅、生态位(基础与实际)、光周期、最小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阿利氏规律、阿仑规律、贝格曼规律、驯化(自然/人工)、密度效应、领域与领域行为、社会等级、他感作用、高斯假说/竞争排除原理、生物群落、生态交错区、边缘效应、中度干扰假说、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林得曼效率、生态入侵、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
尺度: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
生境:生境是指特定生物个体或群体栖息的生态环境或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
而生态环境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各种生态因子构成的综合体。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
生态位: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描述了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生态位分为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
一个物种能够占据的生态位空间是受竞争和捕食强度所影响的。
一般来说,没有竞争和捕食的胁迫,物种能够在更广的条件和资源范围内得到繁荣。
这种潜在的生态位空间就是基础生态位,即物种所能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
然而,种暴露在竞争者和捕食者面前是很正常的事,很少有物种能全部占据基础生态位,一物种实际占有的生态位空间就叫做实际生态位。
光周期:
在陆地上不同地理区域和季节里,昼夜长短的周期性变化。
光周期现象:生物对自然界中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如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
生态学零度
生物开始发育的下限温度,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
利比希最小定律
利比希最小定律的基本内容是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能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耐受性定律
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生态因子。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阿利氏规律
对于一些动物种群来说,种群过密或过疏都是不利的,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
这一规律称为阿利氏规律。
.阿伦规律
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贝格曼规律
高纬度的恒温动物,其身体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动物大。
驯化
生物个体对环境变化所变现出来的形态或生理的可逆变化过程。
人工驯化
自然驯化:耐受限度相关PPT
密度效应
植物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主要是表现为个体间的密度效应,反映在个体产量和死亡率上。
已发现植物的密度效应有两个特殊的规律。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指的是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植物的最终产量差不多都是一样的。
自疏法则描述的是自疏导致密度与生物个体大小之间的关系在双对数图上具有典型的-3/2斜率。
领域与领域行为
领域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
动物保卫领域的方式很多,如以鸣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其领域范围;或威胁、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等,称为领域行为。
社会等级: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他感作用: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阿利氏规律:对于一些动物种群来说,种群过密或过疏都是不利的,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
这一规律称为阿利氏规律。
高斯假说(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生态位: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生物群落:在特定时间中,聚集在同一地段(空间)上的不同种群的集合。
生态交错区: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
中度干扰假说:中等程度的干扰能维持高多样性。
群落演替:某一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依次取代的过程
原生演替:原生裸地是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包括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地段。
一般将发生在原生裸地上的演替称为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次生裸地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
林得曼效率:n+1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占n营养级获得能量之比。
可持续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保护地球:持续生存战略》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则是“在生存与不超过维持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生态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