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与崩塌(精选)
滑坡、崩塌和危岩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
滑坡、崩塌和危岩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摘要:地质灾害是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作用下,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现象。
主要类型包括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岩溶塌陷、采空塌陷、不稳定斜坡、地裂缝等,灾害种类多样、复杂。
为了更好地防控地质灾害,降低发生时的风险和损失,人们需要对灾害类型进行实地勘查,分析其活动变形情况及发育特征,准确掌握其形成机制,以便在地质灾害发生时科学、灵活地应对。
关键词:滑坡;崩塌;危岩;地质灾害;形成机制1地质灾害形成机制1.1崩塌形成机制崩塌是指陡峻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突然脱落或倾倒的现象。
崩塌一般分为土质崩塌和岩质崩塌。
土质崩塌总的形成机理一般为:由于风化岩土体具有易受扰动的特性,在边坡开挖振动及卸荷回弹的作用下,边坡坡面岩土体结构极易产生松弛,并且边坡的开挖使原来受外界气候影响较小的深部岩土体暴露于大气环境中,在大气环境干湿循环变化影响下,边坡坡面暴露的岩土体风化较为强烈,产生大量风化孔隙,孔隙度显著增高,并伴随抗剪强度显著衰减,风化孔裂隙使得雨水易于向深部渗入,渗入的雨水形成的毛管水使松散破碎的表层岩土体厚度逐渐变大,以至形成松散浅表层大气影响带,该影响带吸水至一定量时,有效凝聚力急剧降低,当有效凝聚力降低到不能维持边坡稳定时,即产生其浅表层岩土体的失稳崩塌。
岩质崩塌形成的机理多发生在碳酸岩地区,边坡为顺向坡或斜交坡,崩塌体均为陡坡内的岩层面、风化裂隙面或节理裂隙面切割而形成的,岩层面、风化裂隙面、节理裂隙面多有泥质或松散土体充填,雨水沿岩层面、风化裂隙面、节理裂隙面入渗岩体,入渗的雨水不断溶蚀岩体,最终导致岩体的主控裂隙面贯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危岩体的受力平衡状态发生改变,进而脱离原坡面或母体产生崩塌灾害。
1.2滑坡形成机制滑坡是斜坡上的部分岩体或土体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下沿某一明显的界面向坡下运动的现象。
存在一定坡度的斜坡或者切割较深的沟谷为滑坡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及临空面,岩土接触面平行于地形坡面且顺坡的界面,为自然滑坡的产生提供了易滑界面,表水(包括雨水)的渗入则对滑坡产生起软化和催化的作用,长期的表水渗入使风化界面处风化土不断被软化,强度显著降低,形成软弱层。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成灾机理、分布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图7 遮挡避让示意图
7 、综述
综上所述,陡峻边坡崩塌主要受控于节理裂隙和结构面的组合, 其活跃程度取决于卸荷裂隙的扩张与卸荷裂隙区的扩展。层状结 构岩石的岩层面和构造裂隙面在崩塌的形成中普遍起到控制作用。 水平岩层、顺向岩层、逆向岩层、块状岩体陡峻边坡崩塌的形成 条件不同,崩塌表现出不同的扩展特点。崩塌防治的理论依据就 是,加固已经形成的危岩体,阻止危岩体脱落,并且阻止或减缓卸 荷裂隙的扩张和卸荷裂隙区的扩展,保持边坡的相对稳定性。在 对边坡崩塌的防治工作中,应对形成边坡崩塌的具体条件,如岩石 结构面和各类节理裂隙面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分析崩塌的形成机 制和扩展趋势,再结合具体加固目的,才能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具 体设计防治加固工程。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图5 错断式崩塌示意图
6、崩塌防治的理论依据与方法
陡峻边坡崩塌主要受控于节理裂隙和结构面的组合,其活跃程 度取决于卸荷裂隙的扩张与卸荷裂隙区的扩展。崩塌防治的理论 依据就是加固已经形成的危岩体,阻止危岩体脱落,并且阻止或减 缓卸荷裂隙的扩张和卸荷裂隙区的扩展,保持边坡的相对稳定性。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5.滑坡的人为因素
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例如: (1)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
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例如我国西南、西北的一些铁路、公路、 因修建时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 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害。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8 、崩塌实例(预览照片)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崩塌与滑坡的区别和联系
〖滑坡与崩塌的关系〗滑坡和崩塌如同孪生姐妹,甚至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
它们常常相伴而生,产生于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和相同的地层岩性构造条件下,且有着相同的触发因素,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是崩塌的易发区。
例如宝成铁路宝鸡至绵阳段,即是滑坡和崩塌多发区。
崩塌可转化为滑坡:一个地方长期不断地发生崩塌,其积累的大量崩塌堆积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时崩塌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滑坡运动,且这种转化是比较常见。
有时岩土体的重力运动形式介于崩塌式运动和滑坡式运动之间,以至人们无法区别此运动是崩塌还是滑坡。
因此地质科学工作者称此为滑坡式崩塌,或崩塌型滑坡、崩塌、滑坡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诱发、互相转化:崩塌体击落在老滑坡体或松散不稳定堆积体上部,在崩塌的重力冲击下,有时可使老滑坡复活或产生新滑坡。
滑坡在向下滑动过程中若地形突然变陡,滑体就会由滑动转为坠落,即滑坡转化为崩塌。
有时,由于滑坡后缘产生了许多裂缝,因而滑坡发生后其高陡的后壁会不断的发生崩塌。
另外,滑坡和崩塌也有着相同的次生灾害和相似的发生前兆。
崩塌与滑坡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常堆积在山坡脚,呈锥形体,结构零乱,毫无层序;而滑坡堆积物常具有一定的外部形状,滑坡体的整体性较好,反映出层序和结构特征。
也就是说,在滑坡堆积物中,岩体(土体)的上下层位和新老关系没有多大的变化,仍然是有规律的分布。
2.崩塌体完全脱离母体(山体),而滑坡体则很少是完全脱离母体的。
多属部分滑体残留在滑床之上。
3.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的垂直位移量远大于水平位移量,其重心位置降低了很多;而滑坡则不然,通常是滑坡体的水平位移量大于垂直位移。
多数滑坡体的重心位置降低不多,滑动距离却很大。
同时,滑坡下滑速度一般比崩塌缓慢。
4.崩塌堆积物表面基本上不见裂缝分布。
而滑坡体表面,尤其是新发生的滑坡,其表面有很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纵横裂缝。
比如:分布在滑坡体上部(也就是后部)的弧形拉张裂缝;分布在滑坡体中部两侧的剪切裂缝(呈羽毛状);分布在滑坡体前部的横张裂缝。
(完整版)崩塌与滑坡的定义及区别(精)
崩塌与滑坡的定义及其特征一、崩塌的定义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
这一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二、滑坡的定义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别名叫做地滑,我国许多地方山区的群众,形象地把滑坡称为“走山”。
三、崩塌滑坡的差异性和共同点(一)差异性1、滑坡沿滑动面滑动,滑体的整体较好,有一定外部形态。
而崩塌则无滑动面,堆积物结构零乱,多呈锥形。
2、崩塌以垂直运动为主,滑坡多以水平运动为主。
3、崩塌的破坏作用都是急剧的,短促的和强烈的。
滑坡作用多数也很急剧、短促、猛烈,有的则相对较缓慢。
4、崩塌一般都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以上的高陡边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50度以下的斜坡上。
(二)共同点和联系1、崩塌滑坡均为斜坡上的岩土体遭受破坏而失稳向坡脚方向的运动。
2、常在相同的或近似的地质环境条件下伴生。
3、崩塌、滑坡可以相互包含或转化,如大滑坡体前缘的崩塌和崩塌堆载而形成的滑坡。
四、滑坡的相貌斜坡产生滑动之后,形成环状后壁、台阶、垅状前缘等特殊的滑坡地貌,外表看去很象一只倒扣过来的贝壳。
滑坡的发生通常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酝酿阶段或蠕动变形阶段。
首先山坡上部出现裂缝,接着裂缝下侧的土体发生缓慢位移,每月仅数厘米。
这一阶段历时较长,有的达数年、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常常伴随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如地下水增多、山坡坡脚土体变形,以及出现震感和响声等。
二是突变阶段或剧烈滑动阶段。
当软弱岩层被完全剪断,滑动面或滑动带形成之后,位移速度加快,一般每小时数米至数百米,有时可达数千米,在少数情况下甚至发生急剧快速的滑动。
在突变之前,常见泉水变浊,坡脚局部坍塌或掉落土块。
三是残余变形或渐趋稳定阶段。
这是在突变阶段之后发生的,位移速度减慢,各块间变形逐步停止,滑带在压密下排水而固结,地表无裂缝、沉陷发生,最后完全稳定下来。
不良地质
1、崩塌形成条件及因素 (1)地形条件:高陡斜坡。一般高度大于30m,坡度大于45°,多数在 55°-75°之间。 (2)岩性条件:坚硬的岩石,具有较大的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形成 高峻的斜坡,在外来因素下,一旦稳定性遭到破坏,就会产生崩塌现 象。 (3)构造条件:当各种构造面,如岩层层面、断层面、错动面、节理 面等或软弱夹层倾向临空面且倾角较陡时,往往会构成崩塌的依附面。 (4)其他自然因素:强烈风化;冻融循环;植物根系的楔入,暴雨、 久雨或强震后。 (5)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工程活动,路堑的开挖、边坡过陡、无坡面 防护、不当爆破等。
3)按物质状态分 a、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体物质占 40-60%,最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 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 b、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 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 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 2、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由泥石流的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要形成泥石流的必备条件:(1)地质条件。包 括风化与地震引起地表松动,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2)水文气象条件。形成泥 石流的水源提供了强大的动力;(3)地形条件。一般是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 纵坡大及流域形状便于水流的汇集等区域。另外,除自然条件外,人类的活动也是 引发泥石流的一个因素,具体体现在不合理的开挖,乱砍乱垦,不合理的开采等。 (二)泥石流的防治 1、预防措施:保持水土,植树造林,固土保水,治理好地表水与地下水,修筑防 护工程等。 2、治理措施:排导、滞留与拦截等措施。
5.1.5.4 采空区 采空区是由人类活动(多数是开采地下矿物)所形成的地下空间。地下采 空后,对其上部岩的支撑必然被削弱,平衡条件受到破坏,围岩产生变形, 应力状态也随之调整。如果无法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则很可能导致出现地面 的塌陷等地质灾害。为 保证地下采空区的地表建筑物体和市政设施的安全, 必须对采空区进行专项勘察,并根据勘察成果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 评价。 《勘察规范》分别对老采空区、现采空区和未来采空区的勘察做出了不同 的规定。对采空区的勘察,应根据地表移动特征及其所处阶段、地表变形值 大小等,对其作为建筑场地的适宜性做出评价。规范规定下列地段不宜作为 建筑场地: 在开采过程中,地表可能出现非连续变形(如产生台阶、塌陷等)的地段; 地表移动处于活跃阶段的地段; 特厚矿层和倾角大于55°的厚矿层露头地段; 由于地表移动和变形可能引起边坡失稳和山崖崩塌的地段; 地表倾斜大于10mm/m,地表曲率大于0.6mm/m²或地表水平变形大于6mm/m的 地段。
中国典型滑坡大观(三)
立志当早,存高远
中国典型滑坡大观(三)
一.第三系泥岩滑坡与崩塌
1.青海尖扎康阳-夏藏滩滑坡
位于黄河公伯峡库尾,尖扎县西10km 黄河右岸。
其中,康阳滑坡长
3100m,宽3300m,厚100m,体积约10.23 亿m3。
由第三系紫红色泥岩构成,滑坡高差约500m,可划分为9 级平台。
滑坡超覆于黄河Ⅲ级阶地卵砾石
层上。
由于滑坡前缘切脚修路,2005 年滑坡体局部复活滑动,体积约数千万立方米。
青海尖扎康阳-夏藏滩滑坡群全貌
青海尖扎康阳-夏藏滩滑坡灾区各地景色概貌及灾难成因分析
第三系泥岩(N) 超覆于第四纪阶地(Q) 之上, 滑带明显
康阳滑坡滑带结构及产状明显
康阳滑坡西部因前缘开挖失稳滑动, 公路形成大量纵张裂缝
新滑坡体上形成大量土林,因前缘开挖失稳滑动, 公路毁坏
新滑坡前缘堆积体纵张裂缝发育, 形如脚趾
2.青海西宁北山林家崖滑坡区
青海西宁市北山林家崖滑坡区远眺
青海西宁北山林家崖滑坡区各地景色概貌及灾难成因分析
第三系泥岩中膏盐溶蚀后, 形成错落型滑坡
第三系泥岩中膏盐厚达数米, 构成滑坡或崩塌的底面
第三系泥岩中富含膏盐。
溶蚀后, 形成大量空洞
第三系泥岩被数组节理切割, 卸荷裂隙发育
第三系泥岩被数组节理切割风化卸荷形成危岩体。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区别与联系-(文库)
一、区别
1.崩塌:是指动,堆积在坡 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2.滑坡:是指斜坡(<50°)上的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
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下滑的
现象。
3.泥石流:
是由暴雨、冰 雪融水等水源 激发的,含有 大量泥沙石块 的特殊洪流。
一定要有水
垂直运动为主 水平运动为主
看图片,判断地质灾害类型
(1)崩塌还是滑坡?
坡度>50° 石块滚落 垂直运动为主
崩塌
看图片,判断地质灾害类型
(2)崩塌还是滑坡?
总体坡度<50° 坡面整体下滑
水平运动为主
滑坡
看图片,判断地质灾害类型
(3)滑坡还是泥石流?
在山谷 不是坡面整体下滑 有流动的痕迹
泥石流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1.崩塌:是指较陡斜坡(>50°)上的岩体、土体在重力
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 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2.滑坡:是指斜坡(<50°)上的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
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下滑的
现象。
3.泥石流:
是由暴雨、冰 雪融水等水源 激发的,含有 大量泥沙石块 的特殊洪流。
中国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
一定要有水
垂直运动为主 水平运动为主
二、联系 1.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在成因上的联系
崩塌、滑坡可以相互包含或转化,如大滑坡体前 缘可以有崩塌,崩塌堆载也可以形成滑坡。而崩 塌和滑坡都可以为泥石流提供松散物质。
2.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空间分布上的联系
它们的空间分布 虽然不完全重合 ,但也有一定的 相关性,都主要 分布在山区。
崩塌、泥石流、滑坡区别
崩塌与滑坡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常推积在山坡脚,呈锥形体,结构零乱,毫无层序;而滑坡堆积物常具有一定的外部形状,滑坡体的整体性较好,反映出层序和结构特征。
也就是说,在滑坡堆积物中,岩体(土体)的上下层位和新老关系没有多大的变化,仍然是有规律的分布。
2、崩塌体完全脱离母体(山体),而滑坡体则很少是完全脱离母体的。
多属部分滑体残留在滑床之上。
3、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的垂直位移量远大于水平位移量,其重心位置降低了很多;而滑坡则不然,通常是滑坡体的水平位移量大于垂直位移。
多数滑坡体的重心位置降低不多,滑动距离却很大。
同时,滑坡下滑速度一般比崩塌缓慢。
4、崩塌堆积物表面基本上不见裂缝分布。
而滑坡体表面,尤其是新发生的滑坡,其表面有很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纵横裂缝。
比如:分布在滑坡体上部(也就是后部)的弧形拉张裂缝;分布在滑坡体中部两侧的剪切裂缝(呈羽毛状);分布在滑坡体前部的横张裂缝,其方向垂直于滑坡方向,即受压力的方向;分布在滑坡体中前部,尤其是以滑坡舌部为多的扇形张裂缝,或者称为滑坡前缘的放射状裂缝。
什么叫山地灾害?»山地灾害特指只在山区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山区自然环境发展演化与人类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
山地灾害有哪些种类?»山地灾害的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山洪、冰崩、雪崩、水土流失等7种,前6种为突发性山地灾害,水土流失为渐进性山地灾害;也有人称为缓发性山地灾害。
泥石流、山洪、滑坡、崩塌是我国主要的山地灾害类型,是本科普专栏介绍的重点。
我国山地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域»我国有灾害性泥石流沟一万多条,滑坡数万处,崩塌数十万处,广泛分布在高原、山地和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川滇山地、秦岭、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燕山、太行山、长白山、天山和青藏高原等地区。
山洪分布更为广泛,除上海市以外,各省、市、自治区的山区都可能发生山洪灾害。
山地灾害的危害»中国是世界上受山地灾害危害最严重和暴发最频繁的国家之一。
典型滑坡、崩塌、泥石流
90
5、滑坡
湖北省巴东县滑坡
香港山体滑坡
91
滑坡要素:
92
查中大滑坡
93
鸡扒子滑坡
94
滑坡周界
四川云阳鸡扒子滑坡
95
96
新
滩 滑 坡
97
98
长江三峡库区链子崖变形体
99
深圳石南山区大南山滑坡群
100
山西省运城~三门峡高速公路砂沟滑坡群
101
砂沟滑坡剪出口老滑坡擦痕
102
川藏公路二郎山东坡鸳鸯崖滑坡全貌
133
申苏浙皖高速公路K40+500~K40+550路段边坡崩滑
134
申苏浙皖高速公路K40+500~K40+550路段边坡崩滑
135
宝成铁路K190滑坡全貌
136
南昆铁路八渡滑坡
137
深圳-汕头高速公路K102滑坡用抗滑明洞处理,花8000万元
138
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K152滑坡
139
145
6.2滑坡分类和稳定性计算
6.2.1滑坡分类
按滑动面与岩土体的关系分:
•顺层滑坡
•切层滑坡
•均质滑坡
146
按滑坡的动力学特征分:
推移式滑坡
平移式滑坡
牵引式滑坡
147
按滑坡的 岩土类型分: •堆积层滑坡 •黄土滑坡 •粘土滑坡 •岩层滑坡
按滑坡体厚度分: •浅层滑坡: <5m •中层滑坡: 5~20m •深层滑坡: 20~50m •极深层滑坡: >50m
114
徽杭高速公路竹岭隧道 西洞口左侧滑坡治理工程在施工中
115
竹岭隧道西洞口左侧滑坡现状和左前侧裂缝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区别与联系 (文库)
一、区别
是指较陡斜坡(>50°)上的岩体、土体在重力 1.崩塌: 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 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下滑的 现象。 是指斜坡(<50°)上的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 2.滑坡:
垂直运动为主
3.泥石流:
是由暴雨、冰 雪融水等水源 激发的,含有 大量泥沙石块 的特殊洪流。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是指较陡斜坡(>50°)上的岩体、土体在重力 1.崩塌: 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 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下滑的 现象。 是指斜坡(<50°)上的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 2.滑坡:
垂直运动为主
3.泥石流:
是由暴雨、冰 雪融水等水源 激发的,含有 大量泥沙石块 的特殊洪流。
一定要有水 水平运动为主
二、联系 1.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在成因上的联系
崩塌、滑坡可以相互包含或转化,如大滑坡体前 缘可以有崩塌,崩塌堆载也可以形成滑坡。而崩 塌和滑坡都可以为泥石流提供松散物质。
2.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空间分布上的联系
它们的空间分布 虽然不完全重合 ,但也有一定的 相关性,都主要 分布在山区。
一定要有水 水平运动为主
看图片,判断地质灾害类型 (1)崩塌还是滑坡? 坡度>50° 石块滚落 垂直运动为主
崩塌
看图片,判断地质灾害类型
(2)崩塌还是滑坡?
总体坡度<50° 坡面整体下滑 水平运动为主
滑坡Leabharlann 看图片,判断地质灾害类型(3)滑坡还是泥石流?
在山谷 不是坡面整体下滑
有流动的痕迹 泥石流
中国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
崩塌与滑坡的定义及区别
崩塌与滑坡的定义及其特征一、崩塌的定义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
这一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二、滑坡的定义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别名叫做地滑,我国许多地方山区的群众,形象地把滑坡称为“走山”。
三、崩塌滑坡的差异性和共同点(一)差异性1、滑坡沿滑动面滑动,滑体的整体较好,有一定外部形态。
而崩塌则无滑动面,堆积物结构零乱,多呈锥形。
2、崩塌以垂直运动为主,滑坡多以水平运动为主。
3、崩塌的破坏作用都是急剧的,短促的和强烈的。
滑坡作用多数也很急剧、短促、猛烈,有的则相对较缓慢。
4、崩塌一般都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以上的高陡边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50度以下的斜坡上。
(二)共同点和联系1、崩塌滑坡均为斜坡上的岩土体遭受破坏而失稳向坡脚方向的运动。
2、常在相同的或近似的地质环境条件下伴生。
3、崩塌、滑坡可以相互包含或转化,如大滑坡体前缘的崩塌和崩塌堆载而形成的滑坡。
四、滑坡的相貌斜坡产生滑动之后,形成环状后壁、台阶、垅状前缘等特殊的滑坡地貌,外表看去很象一只倒扣过来的贝壳。
滑坡的发生通常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酝酿阶段或蠕动变形阶段。
首先山坡上部出现裂缝,接着裂缝下侧的土体发生缓慢位移,每月仅数厘米。
这一阶段历时较长,有的达数年、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常常伴随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如地下水增多、山坡坡脚土体变形,以及出现震感和响声等。
二是突变阶段或剧烈滑动阶段。
当软弱岩层被完全剪断,滑动面或滑动带形成之后,位移速度加快,一般每小时数米至数百米,有时可达数千米,在少数情况下甚至发生急剧快速的滑动。
岩土灾害案例
岩土灾害案例研究
摘要
本报告将对各类岩土灾害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土壤侵蚀、矿山水和采空区灾害等。
这些灾害都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些灾害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
一、滑坡灾害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滑坡灾害具有突然性、破坏性大的特点,常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引发大量滑坡灾害,造成约8万人死亡或失踪。
二、崩塌灾害
崩塌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和其他外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的现象。
崩塌灾害往往伴随着强烈的声响和震动,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例如,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房屋被埋,数百人死亡或失踪。
三、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是指由于降雨、融雪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灾害具有强大的冲刷、搬运和堆积能力,常常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例如,2013年7月22日,辽宁岫岩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58人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亿元。
崩塌和滑坡
1.什么是崩塌
崩塌是岩土体的突然垂直下落运动,经常发生在陡峭的山壁。
过程表现为岩块顺山坡猛烈翻滚,跳跃,相互撞击,最后堆积在坡脚,形成倒石碓。
降雨、融雪、河流、洪水、地震、海啸、风暴潮等自然因素,以及开挖坡脚、爆破、修筑水库、开矿泄洪等人为因素,都有可能诱发崩塌。
崩塌会损害农田、厂房、水利设施和其他建筑物,导致人员伤亡。
铁路、公路沿线的崩塌,会造成交通堵塞、车辆损毁、行车事故。
2.什么是滑坡
滑坡是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局部向下滑动的现象。
发生破坏的岩土体以水平位移为主,除滑动体边缘存在为数极小的崩离碎块和翻转现象之外,其他部位相对位置变化不大。
滑坡受自然地质运动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会对城镇建设、交通运输、河运航道、工矿企业、农田村庄、水利水电建设等造成重大破坏。
3.崩塌和滑坡的前兆
断流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忽然干涸。
滑坡体后缘的裂缝扩张,有冷气或热气冒出。
有岩石开裂或被挤压的声音。
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形。
贵州山区两种常见地质灾害识别(崩塌、滑坡)与防治
4 . 1 保护性 措施
从 区域 地 质 环 境 保 护 入 手 . 改善环境 . 着 重 对 区 内地 形切
割强烈、 地 面 坡度 较 陡 的分 布 区 实施 生 态 工程 治理 措 施 。该措
( 2 ) 崩 塌 的 脚 部 出现 新 的 破 裂 形迹 , 嗅 到 异 常 气味 。 ( 3 ) 不 时有 偶 离岩 石 的撕 裂 摩 擦错 碎 声 。 ( 4 ) 出现 热 、 气、 地 下水 质 、 水量 等 异 常 。 ( 5 ) 动 物 表 现 极度 异 常 现 象。
能源 ・ 地矿
L 0 W C A R B o N W0 R L D 2 O i 4 , 5
( 5 ) 滑体上如 有长期位移观 测资料 , 临滑 前 , 无 论 是 水 平 ① 采矿 形 成 了较 大 的采 空 区 ,如 果 预 留保 安 矿 柱 过 小或 位 移 量还 是 垂 直位 移 量 . 均 会 出现 加 速 变 化 的 趋 势 数量不够、 不 留保 安 矿 柱 或 回 采 保 安 矿 柱 , 以及 采 矿 过 程 中爆 破震动 . 破 坏 了岩 体 的 结 构 . 导致 上 覆 岩 体 失去 支撑 面 开裂 或 ( 6 ) 动物 惊恐异常, 如猪 、 狗、 牛、 羊惊恐不安 , 不入 睡 , 老 使 原 有 裂 缝 进 一 步扩 大 . 从 而 引发 崩 塌 。 鼠 乱 窜等 现 象 。 ② 较 大 的切 坡 工 程施 工对 岩体 的震 动 破 坏 较 大 ,加 上 卸 4 崩塌 、 滑坡 的防治
水平 、 垂直位移情况 , 此外 源自 还应观察滚石 、 掉 块及房屋 开裂 、
( 2 ) 地层岩性 : 滑 坡 的 形 成 受地 层岩 性 控 制 明 显 。 多发 生 于泥岩 、 砂 岩层分布 区; 另外泥页岩 、 泥灰岩 、 舍煤地层 , 其间
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
自然和人为因 素 降雨引发泥石 流 降雨引发泥石 流 自然因素 工程施工
2007.5.25
10
16
2007.7.19 2007.8.10 23:00 2007.10.17 2:00
29 11 5 1 5
5 3 500 2.5
降雨 强降雨,地质 条件差
2008年1-12月全国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6580起,其中滑坡 13450起、崩塌8080起、泥石流443起、地面塌陷451起(图 1)。共造成1598人伤亡,其中死亡656人,失踪101人,直接 经济损失32.7亿元。与2001年以来的多年同期相比,2008年 地质灾害发生数量低于多年平均值( 表1)
图1 2008年全国地质灾害类型构成
表1
年代
2001年以来地质灾害灾情对比
发生数 死亡 失踪 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 量(起) (人) (人) (人) (亿元)
2001
2002 2003
5793
48000 13832
788
907 743
120
109 125
936
470 3355
35.0
51.0 48.7
2004
2005 2006 2007
13555
17751 102804 25364
734
578 663 598
124
104 111 81
280
339 453 446
40.9
36.5 43.2 24.8
2008
2001- 2007年平 均值
26580
32443
656
716
101
111
841
897
32.7
1.1.2 滑坡灾害
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word资料14页
《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说明书前言本图是“中国环境地质图系”灾害地质系列图件之一。
本图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反映我国滑坡、崩塌的发生、发育程度及其区域性分布特征,为国土整治和国民经济建设规划提供环境地质依据。
滑坡、崩塌曾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并产生了十分严重的社会影响。
例如滑坡对铁路的危害就十分严重。
据铁道部门统计,仅1978年发生于铁路的滑坡、崩塌约有1700处;1982年,全国铁路沿线分布的大、中型滑坡约1000余处;多年来,平均每年因滑坡中断运输44次,中断行车800多小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滑坡、崩塌灾害的发生、分布规律,掌握它们的发展趋势,为国家制定合理的减灾对策,提高减灾成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编制本图时,在广泛收集、充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标绘了400余个有代表意义的、典型的滑坡、崩塌点。
选点的基本原则是:规模(以滑动土石的体积计)在10万立方米以上,经济损失较重,人员伤亡较多者。
在铁路沿线,考虑到铁路滑坡、崩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比较大;在东南部地区,考虑到人口密度大,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度高,往往规模不大的滑坡、崩塌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都适当放宽了规模界线。
本图由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研究所编制,主编:钟立勋,编图组成员有:李媛、张颖。
说明书编写:李媛、张颖、钟立勋。
我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得到了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各省(市、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及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所属单位的领导和同行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一、编图的原则本图在重点反映我国滑坡、崩塌的类型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岩、土体类型,地形及其切割程度,地质构造、地震,降雨及人类经济活动等多种因素,圈划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发生和发育滑坡、崩塌的多发区,旨在使本图不仅具有科学研究意义,而且力求提高其实用价值。
(一) 滑坡、崩塌类型的划分我国幅员广大,滑坡、崩塌类型比较齐全。
山体滑坡或坍塌安全教育
05
安全教育实施方案
开展安全知识讲座
01
邀请地质专家和安全专家进行讲 座,介绍山体滑坡或坍塌的成因 、预警信号、应对措施等知识。
02
组织学生和当地居民参加讲座, 提高大家对山体滑坡或坍塌的认 知和防范意识。
组织应急演练
制定应急演练计划,模拟山体滑坡或坍塌事件,组织学生进行疏散、自救和互救 等演练。
寻求专业救援
寻求专业救援
在山体滑坡或坍塌发生后,应尽快寻求专业救援队伍的帮助 ,如消防、公安、医疗等部门。专业救援队伍具备专业的技 能和设备,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救援工作。
配合专业救援队伍
在等待专业救援队伍到达的过程中,应尽量配合救援队伍的 工作,听从指挥,协助救援人员展开救援行动。同时,要注 意保护自身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定期检查与维护
01
02
03
04
定期对山体进行地质勘 察,了解山体的稳定性。
定期检查山体的植被覆 盖情况,保持山体的水 土。
定期维护山体的排水系 统,防止暴雨引发滑坡。
定期检查和维护山体的 边坡,确保边坡的稳定。
建立预警系统
建立滑坡或坍塌的监 测系统,实时监测山 体的变化。
建立应急通讯系统,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 够及时联系相关部门 和人员。
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平 台,及时向公众发布 滑坡或坍塌预警信息。
制定应急预案
制定滑坡或坍塌的应急预案, 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人。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 处置能力。
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确 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进行 救援。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山体 滑坡或坍塌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掌握应对技能可以帮助公众在灾害发生时迅速作出正确的反 应,降低伤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