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试卷}高中语文必修四专题三测试考试卷1[仅供参考]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必修四试卷三

高一语文必修四试卷三

高一语文必修四试卷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语文必修四试卷三》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第Ⅰ卷(共10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角色(jué)楔子(xiē)本分(fèn)敲诈(zhà)B.堤防(dī)伺候(cì)惊愕(è)喘气(chuǎn)C.脚镣(liào)战栗(lì)觊觎(jì)暮霭(ǎi)D.国粹(cuì)给予(gěi)自诩(yǔ)脑髓(suǐ)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弥补贤慧谛听阴险毒辣B.枯燥蓑衣罪孽礼尚往来C.吝啬窒息揭露冠缅堂皇D.神州经典诡计残羹冷炙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继2007年冬天我国南方雪灾等以后,如今四川境内大部分地区又遭遇罕见的强烈地震,这真是多事之秋啊。

B.《走我自己的路》这其实就是李泽厚著作的特点:决无陈词滥调,充满新鲜气息。

唯其如此,他才在表现出人格魁力的同时,也表现出思想的魁力。

C.“免费开放”的新政策,让全国各地许多博物馆从人气冷清的休眠状态变得门庭若市,甚至要提前预约才能获得参观机会。

D.据英国金斯顿大学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很干净的人家,平均每张床上的被褥螨虫和尘埃螨虫至少有1.5万只,让人手足无措。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政府必须下决心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否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能是共产主义理想。

B.莫斯科地铁不仅仅是藏满精美艺术品的博物馆,而且更像是交通工具,是集建筑.装饰.绘画.雕刻等于一体的艺术殿堂。

C.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D.我国的汽车产量已经超过法国,位居全球第四,销量突破500万辆,目前我国是继美日之后的第三大汽车产销国,成绩来之不易。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寥廓妨碍一滩血蛛丝马迹B. 安详闲暇大拇指好高骛远C. 坐镇重迭度假村出人头地D. 家具震撼哈蜜瓜烩炙人口【答案】B【解析】A项,“一滩血”应写作“一摊血”;C项,“重迭”应写作“重叠”;D项,“哈蜜瓜”应写作“哈密瓜”,“烩炙人口”应写作“脍炙人口”。

故选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扶贫攻坚活动深入人心,基本彻底解决了贫困家庭日常生活、子女教育、疾病就医、文化娱乐等一系列问题。

B. 近年来,溺水、火灾、交通、意外伤害等儿童安全事故急剧增多,这与我国在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宣传教育上有很大关系。

C. 此次中美经济贸易战之所以有望得到妥善解决的原因,是我们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决定的。

D. 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答案】D【解析】A项,不合逻辑,“基本”与“彻底”矛盾。

B项,并列不当,“溺水、火灾、交通”包含在“意外伤害”之内。

C项,句式杂糅,将“之所以”或“的原因”二者删去其一。

故选D。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undersetcdot末末:尖端②undersetcdot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莅:统治B. ①undersetcdot族庖月更刀。

族:一般的②秦晋围郑,郑undersetcdot既知亡矣既:已经C.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undersetcdot谢项王谢:感谢②承天undersetcdot景命景:大D. 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undersetcdot度度:计划②胜负之undersetcdot数,存亡之理数:天数,命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

学生版 高二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测试 高中语文

学生版 高二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测试 高中语文

白象中学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测试2017.9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愆.期(qiān)贾.人(gǔ)猿猱.(láo)将.子无怒(qiāng)B.巉.岩(chán)辟.(pì)芷砯.崖(pīng)雕阑玉砌.(qì)C.不谙.(àn)暂.歇(zàn)乍.破(zhà)渐.车帷裳(jiān)D.霓裳.(shāng)钿.头(diàn)银篦.(bì)肇锡.(cì)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鱼凫.(fú)吮.血(shǔn)飞湍.(tuān)悄.无言(qiào)B.揆.(kuí)情怜悯.(mǐnɡ)教坊.(fānɡ) 琵琶行.(xínɡ)C.铁骑.(jì) 独倾.(qǐnɡ)红绡.(shāo) 虾.蟆陵(há)D.瑟瑟.(sè) 崔嵬.(wéi)幽咽.(yè) 湓.浦口(pén)3.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地崩山摧天梯石栈扪参历井万壑雷B.峥嵘崔嵬冲波逆折横绝峨嵋倚绝壁C.飞湍瀑流猿猱攀援萧萧落木萦岩峦D.磨牙吮血以手抚膺两鬓斑白仰胁息4.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春花秋月不堪回首无语凝噎B.良辰美景晓风残月骤雨初歇C.乍暖还寒不谙世事波澜壮阔D.风情万种寒蝉凄切罗暮轻寒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①日月忽其不淹.兮淹.:久留②以手抚膺..坐长叹抚膺:抚摸胸口③将.子无怒将:请④委身..嫁作商人妇委身:女子出嫁⑤艰难苦.恨烦霜鬓苦:艰苦,困苦⑥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凋谢, 这里指憔悴A.①⑥ B.①④ C.②③ D.③⑤6.下列加点词的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明年..秋②今漂沦憔悴..长句④同是天涯沦落..人..③因为⑤铁骑突出..声..嫁作商人妇⑧凄凄不似向前..刀枪鸣⑥暮去朝来颜色..故⑦老大⑨门前冷落..衣裳起敛容..鞍马稀⑩整顿A.①⑤⑧ B.⑦⑨⑩C.③④⑥ D.②④⑨7.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匪来贸丝B.扈江离与辟芷兮C.来吾道夫先路D. 凄凄惨惨戚戚8.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A.又重之以修能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C.恐年岁之不吾与D.肇锡余以嘉名9.下列各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024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2024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积累(本大题共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国粹.(cuì)自诩.(xǔ) 剔.除(tī)残羹冷炙.(zhì)B.冠.冕(guàn) 譬.如(pì) 罪孽.(niè) 休戚.相关(qī)C.凝合....(duō)..(níng) 辜.负(gǔ) 履.行(lǚ) 盛气凌人D.俯瞰.(kàn) 面临..(bīn) 推衍.(yǎn) 归根结蒂.(dǐ)解析:B项,“冠”应读“guān”;C项,“辜”应读“ɡū”;D项,“蒂”应读“dì”。

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丰盈频繁嘻戏堂而皇之B.相像想象消受归根结底C.吝啬贴近提炼稍纵即失D.躁动急燥检索盛气凌人解析:A项,“嘻戏”应为“游戏”;C项,“稍纵即失”应为“稍纵即逝”;D项,“急燥”应为“急躁”。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柴米油盐酱醋茶,就业求学购房医疗,这些群众魂牵梦萦....的问题,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关乎民心的大事。

②网络文学南北对话论坛上,作家们围绕“走向新生态:网络文学的深耕与广拓”的主题,畅谈新时代的网络文学如何为文艺旺盛添砖加瓦....。

③社会发展的事实表明,越南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情和亲密关系是永恒的、颠扑不破....的,是任何人不能离间和阻挠的。

④日本“神钢事务”反映了当今“日本制造”的商家,为了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选择孤注一掷....地赌押输赢,以次充好来降低成本的现象。

⑤文章称,对美国许多指责者而言,特朗普可谓撕下了美国的面具,露出这个世界大国充溢疑虑,肆无忌惮....,且自私自利的真面目。

⑥群山逶迤,竹海莽莽,茶树连片,幢幢红顶白墙的阁楼各分秋色;走进安吉县余村,水渠水塘景观摩肩接踵....,让你目不暇接。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选项中画线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一致的是()A. 恐美人之迟暮B. 开国何茫然C. 铁骑突出刀枪鸣D. 似诉平生不得意【答案】D【解析】A项“美人”古义是“代指有才德有作为的人一说是楚怀王” 今义是“容貌美丽的人”B项“茫然”古义是“渺茫遥远的样子指古史传说悠远难详茫昧杳然” 今义是“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C项“突出”古义是“突然冲出” 今义是“冲出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使超过一般”D项古今义都是“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故选D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本诗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及诗人的生平经历简要分析A. 开篇“君不见”和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引出宏大场景极富警醒意味B. 诗人以雄鹰借喻有志君子“饱”指得到朝廷重用“飞掣”则比喻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C. 诗人以“堂上燕”喻攀附权贵的小人和“鞲上鹰”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自己不甘为燕的志向D. 诗中杜甫要辞官的原因有二一是自己是山野村夫心胸宽广二是自己没有厚脸皮无法违心做事【答案】A【解析】(1)A项两首诗“君不见”的作用不一样本诗中的作用是“转入议论或者抒情”【答案】(2)①最后两句用典看似洒脱狂傲的背后实则是诗人怀才不遇的伤痛②诗人不愿做趋炎附势的小官但又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因而想辞官不做学仙人那样到蓝田山上“餐玉”隐居修行【解析】(2)本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我没有尝试过从盛物的袋子里取出美玉而服食之的方法明天暂且进入蓝田山去试一试吧” 运用了“餐玉”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想要辞官隐居的想法从题目《去矣行》及创作背景“数上赋颂不蒙采录欲辞职去作《去矣行》”可知诗人萌生“去”这一想法是因为“数上赋颂”却不被采纳从“野人旷荡无靦颜岂可久在王侯间”可看出诗人生性旷荡不受约束无法久处于王侯权贵之中诗人看似轻松实则满含怀才不遇的失落据此作答即可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3.(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3)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你觉得如何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A. 音集协的“删歌通知”要求一次性下架6000多部音乐影视作品引发热议不少人“难以理解”的原因之一是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淡薄B. 因为曾经泛滥市场的图书影像盗版现象渐失其生存空间所以购买正版成为消费者的主观意愿大力宣传让人们关注知识产权是很有必要的C.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传播手段不断翻新人们在享受新媒体传播的便利的同时也饱受着网络侵权造成的伤害知识产权保护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D. 中国新闻媒体版权保护联盟的成立及其宣言发布表明对新闻媒体作品版权保护和维护力度将提到一个新层次可以更好地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1)B项“大力宣传让人们关注知识产权是很有必要的”于文无据文中没有相关内容的表述【答案】C【解析】(2)A项“密切关注知识产权问题就可以促进知识产权观念的生长”中“就可以”表述过于绝对B项“那么《中国新闻媒体版权保护宣言》则吹响了互联网媒体联合保护新闻作品版权的号角”错误因为在2006年就有“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向全国39家党报集团发出倡议呼呼组建全国报业内容联盟提高网络转载门槛捍卫新闻作品版权”的行动D项“越是科技、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于文无据图表中没有表明该信息故选C【答案】(3)①国家完善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并对相关企业加强法律普及②加大力度打击侵权行为引导人们支持正版抵制盗版③人民群众提升法律素质自觉抵制盗版产品④企业自身应积极组成同盟打击盗版【解析】(3)从材料一“近年来从《“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等顶层设计陆续出台政策体系臻于完善到专门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和知识产权法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材料四中的数据等内容可以总结出在政府层面应完善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并对相关企业加强法律普及同时加大力度打击侵权行为引导人们支持正版抵制盗版从材料二“文字作品作者除了对网络非法免费转载意见大之外对微信公众号、客户端、有声读物、知识资源数据库、网盘的版权侵权问题反应也很强烈”可以总结出人民群众应提升自身法律素质自觉抵制盗版产品从材料三“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10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新媒体网站作为联合发起机构发布了《中国新闻媒体版权保护宣言》决定加大新闻媒体作品版权保护和维权力度”可以总结出企业自身应积极组成同盟打击盗版4.(1)下列对梁启超先生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一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 梁启超在思想上比康有为更有深度在人格魅力上又能胜出一筹不仅能以谦和之风与人相交更有如歌如泣的诗意交往的经历B. 梁启超总是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不断地破“我执”、破“他执”、破固定点因此他的思想体系充满着自由点而少有固定点C. 梁启超打通了中国近代史政治、思想、文化、国内外层面的关系也打通了当时各类人物之间的关系D. 梁启超拥有罕见的知行兼备的能力因此创造中国近代史的各类创造主体都与他无关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巨大的历史存在【答案】D【解析】(1)A项康有为在思想上比梁启超更有深度B项因果倒置C项“关键性”漏掉了故选D【答案】C【解析】(2)C项该书是海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绕不过的重要史学里程碑【答案】D【解析】(3)D项原文有特定情境非“时而”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5.(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莫言、曹文轩、贾平凹、阎连科、麦家、刘慈欣……”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5.(2)请在文中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A.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B.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到一起啦!C. 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认错人了”D. 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答案】B【解析】(1)原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表列举同类事物省略A项表示引文的省略B项表列举同类事物省略与例句相同C项表说话断断续续D项表疑问故选B【答案】(2)①改革开放不仅转变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②迈入新的一步【解析】(2)解答此题应根据语段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第①处根据前文“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实现了从学习到对话的转变这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学的重要收获”可知此处说的有关于改革开放对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关系的影响根据后文“也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作家对本土文化传统重要性的认识”可知此处可以使用“不仅”作为连接词据此可填写“改革开放不仅转变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之类的语句第②处根据后文“建构起自己鲜明的形象正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可知中国文学向世界文学迈进了新的一步据此进行填写即可6.(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2)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请据此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所用借代进行简要分析【答案】(1)①角儿不够用, ②这场戏做得好, ③乡下地方送戏进城的【解析】(1)第①处根据上文“这些角儿都要配齐”“戏单上可是有两百多个戏哪人家一点你就暗暗叫苦”可推知“叫苦”的原因是演员不够故此处可填写“角儿不够用”之类的句子第②处根据上文“吃这口饭还是要听观众喝一声彩” 观众叫好演员才会“觉得多大的辛苦也值了” 故此处可填写“这场戏做得好”之类的句子第③处根据上文“只听说城里人送戏下乡”“没有听说”可以判断此处所填的内容与前文应是相对的故此处可填写“乡下地方送戏进城的”之类的句子【答案】(2)①以“炊烟”借代日常生活以实代虚形象鲜明②“炊烟”形象单一用来代指纷繁复杂的人间生活以简代繁具体生动③“炊烟”特点鲜明与后文的“晚饭”相照应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郁【解析】(2)画线句“此时夜幕降临做戏的人从后台钻出到世俗的炊烟里去”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世俗的炊烟”借代日常生活以实代虚给人以直观而具体的感受以“炊烟”借代生活把复杂的世俗生活比作单一的“炊烟” 以简代繁具体生动“炊烟”特点鲜明写出了生活的烟火味生活气息浓郁且与后文“大概已经把晚饭做好了”的“晚饭”相照应语体一致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②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A. 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B. 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C. 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D. 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答案】B【解析】(1)“城邑”作“至”的宾语“不能皆至城邑”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A、D两项“民得从便受粟”意为“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 “从便”作状语修饰限制“受粟” 故其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C项故选B【答案】B【解析】(2)B项“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统兵作战等事项”错误通判不负责统兵作战【答案】C【解析】(3)C项“尽管王安石得志后就疏远他视他为陌路”理解有误原文“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意思是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答案】(4)①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把车马和随从借给他让他四处夸耀②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因此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解析】(4)①假借“假以骑从”为倒装句夸徇炫耀“夸徇四境”为倒装句②诛敛搜取聚敛堪能承受区处处理筹划安排师军队市里街市里巷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有人评价这首《答高博士》其实就是一篇以诗代文的邀友之柬那么诗人在诗歌中是如何邀约友人的?请结合诗句分析说明A. 诗人开头两句先向朋友描述自己居所的幽清“夏首”则点明时令B. 诗的三、四句景致颇富诗意蝴蝶在花间流连疏竹与波光交相辉映C. 第三句的“弄”字描摹出蝴蝶仿佛是在与晚花嬉闹游戏以动衬静D. 五、六两句寓生活哲理表现的安闲之态颇为传神用语诙谐明快旷达【答案】C【解析】(1)C项第三句的“弄”字描摹蝴蝶仿佛是在与晚花嬉闹游戏给暮色中的庭园之景增添了生机和动感不是以动衬静【答案】(2)诗歌前四句以清景相邀景中充满了简窗临池、观花赏竹的雅趣充满着邀友之情后四句以快语相邀五、六句展示了鼓腹游宴、一醉尽兴的情态七、八句说既然对客寓生活的喧嚣俗尘厌烦就请到“我”这来您的高论快语也能使“我”耳目一新都充满着邀友之意【解析】(2)解答本题紧扣诗歌文本进行分析即可首先题干借“有人评价”点明“是一篇以诗代文的邀友之柬” 要求分析是如何邀友的这就意味着要结合这一背景细细品味这首诗通读全诗可知开头四句都是写景写了自己居所夏季时节的凉爽、清幽有花有竹极为雅致可谓是避暑解热、吟诗作对绝佳之地虽是简单描景但结合题干提到的背景不难猜测诗人是“以景相邀” 五、六句诗人描写了宴会之乐、闲聊之趣暗示对方一起来饮酒闲谈皆是乐趣七、八句直接点出对方的近期的境遇直言可以到自己这边来共赏清景因为整首诗的结构是极为完整清晰的先景后人先生活再精神按照诗歌陈述顺序解读即可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研制的新冠疫苗有安全、有效、可及、可负担的优点赢得了世界各国的信任B. 中国科兴公司的新冠疫苗有效性达91.25% 符合欧盟与世卫组织的采购标准C. 中国疫苗技术成熟充分利用现有疫苗储存和运输体系就可以实现广泛接种D. 中国企业已在努力生产以满足越来越多的国家向中国寻求疫苗的订单需求【答案】D【解析】(1)A项扩大范围“越来越多国家”不等于“世界各国”B项“符合欧盟与世卫组织的采购标准”无中生有原文第三段中只是说“根据欧盟与世卫组织标准该局已确认中国新冠疫苗的质量、有效性与安全性……”C项“就可以实现广泛接种”过于绝对故选D【答案】C【解析】(2)C项选项因果倒置【答案】C【解析】(3)A项“中国研制的新冠疫苗已抵达世界需要的各个地方”错误不合逻辑中国研制的新冠疫苗不可能到达所有需要的各个地方B项无中生有“贫穷国家无法像富裕国家那样迅速获得疫苗”才是道德失败的原因D项“只要……就……”错误原文最后一段中的表述是“只有……才”故选C4.(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2)小说是如何刻画将军这一形象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3)文章结尾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A. 小说以“回乡”为线索讲述了军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肺腑的故事语言质朴自然明白晓畅B. 小说开篇勾勒了将军年轻时的潇洒形象定格了人们心中的将军印象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C. “难为了这孩子也不怪把我给忘了”写出了张婶的愧疚她认为将军把自己忘了是在情理之中D. 小说通过“村长”交代了“将军”后半生的生活状况使故事情节完整完成了将军形象的塑造【答案】B【解析】【答案】①运用外貌、语言塑造了一位身经百战知恩图报(重情守诺或感恩情怀)的将军形象将军红着眼眶又对吴哥说凸显将军重情义的形象村民种树的情节从侧面烘托了将军受人爱戴的形象通过张婶、周根和乡民们对将军的误会以及最后误会的揭开的情节重情义的形象【解析】【答案】①结尾描绘了绿树葱茏、鲜花盛开蕴含着对将军的怀念与敬爱之情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奋斗③与前文“大火……将一座山都烧秃了”形成呼应④表现了将军报答家乡父老的至死不渝的赤子情怀【解析】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发展国产手机必将满足消费者更多个性化的需求B. 那些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人工智能才是真正有发展潜力的人工智能C. 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通用性能缩小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D. 国家若不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法律保障人类未来就无法成为人工智能的主人【答案】D【解析】(1)D项“人类未来就无法成为人工智能的主人”错原文说政府“还须建立和逐步完善统一的法律法规……确保在更远的将来当人工智能像人一样思考的那天来临人类仍能成为人工智能的主人” 井不是说没有法律保障人类未来就无法成为人工智能的主人【答案】B【解析】(2)B项“意在指出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错文中提到互联网的发展意在指出人工智能将会“融入各行各业中它的发展潜力正是在于将来各行各业深度应用的前景” 这点与互联网一样【答案】C【解析】(3)A项“已经完成从实验室向市场的转化”错“人工智能在手机上的应用”只能说明“一些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跨越商业化鸿沟从实验室走到生产车间再走进寻常百姓家”B项必要条件不成立根据原文“需要大量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取得技术突破但是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研究也需要更多地瞄准产业方向、消费需求”可知“取得技术上的突破”与“瞄准产业方向、消费需求”没有必然联系D项张冠李戴“加大数据开放与共享”是挖掘人工智能应用中政府层面应采取的措施故选C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6.(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6.(3)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集大成者浑然天成不拘一格焕然一新B. 集大成者井然有序别具一格焕发新生C. 执牛耳者井然有序不拘一格焕发新生D. 执牛耳者浑然天成别具一格焕然一新【答案】B【解析】(1)集大成者集中某类事物的各个方面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的人或物执牛耳者泛指在某方面居于领导地位之人此处形容建筑物而非人应用“集大成者”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此处形容建筑布局应用“井然有序”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此处形容角楼的造型宜用“别具一格”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焕发新生焕发新的生机此处指紫禁城随着新的历史进程焕发新的生机应用“焕发新生”故选B【答案】C【解析】(2)画横线的句子语病有二一是“600多个漫长岁月”搭配不当应改为“600多年漫长岁月” 二是关联词的位置不当“不仅”应放在“外观”前A项搭配不当兼语序不当B项语序不当D项搭配不当兼语序不当故选C【答案】B【解析】(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A项表示重复部分的省略B项表示列举的省略C项表示说话断断续续D项表示说话中断故选B7.(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7.(2)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远近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炊烟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7.(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A. 夸张引用排比B. 比喻夸张对偶C. 比喻拟人排比D. 对偶拟人引用【答案】C【解析】(1)C项“拥戴着几处娉婷的尖阁妩媚的康河也望不见踪迹”“这胜利的晴空仿佛在你的耳边私语”是拟人“地形像是海里的轻波”“村舍与树林是这地盘上的棋子”是比喻“远近的炊烟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是排比故选C【答案】(2)①原句将“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独立出来起到了强调的作用②原文使用短句使句式更显活泼音节更加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感觉【解析】(2)“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是短句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结构简明、节奏紧凑更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些词语放在后面单独成句更加形象地描述出炊烟的形状、姿态和颜色更好地展现康桥景物的特点增强了画面感和节奏感修改后的句子把这些修饰语变成了一组因过多而显得累赘的修饰成分也不能起到强调作用故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3)①顺着这大道走去, ②朝阳是难得见的【解析】(3)①根据画线处前文“这朝来水溶溶的大道”可知画线处的句子应与“大道”相关根据画线处后文“走到尽头”可知画线处可填入与“顺着这大道走去”相关的句子②根据画线处前文“这早起是看炊烟的时辰”“朝雾渐渐地升起” 以及后文“但它来时是起早人莫大的愉快”可知这里“它”指的是朝阳“但它来时”提示了前文是想说“它”不怎么常来故画线处可填入与“朝阳是难得见的”相关的句子。

高一语文必修四练习: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一语文必修四练习: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的文化艺术比较兴盛,尤其是绘画艺术,在封建社会里也是一个高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绘画高手和大量精品力作。

其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极大特点的、不可多得的绘画长卷。

张择端是山东诸城人,在北宋画院供职。

他的作品没有那种士大夫气,而多取材于民间生活。

《清明上河图》以汴梁为中心,描绘市民生活,社会经济状况,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形象史料。

这幅画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尤其是他以大量的笔墨、篇幅,描绘了数以百计的民众,表现其生活与生产劳动的场面。

这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是不多见的,也是作者的可贵之处。

展开这幅长卷,犹如步入八个世纪之前的繁华都市。

画家以精细的手笔和入微的生活观察,刻画每一位人物、道具。

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

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丝不苟。

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严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

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再看城郊,树木苍苍,古河交纵,新枝吐绿,生机盎然。

而整个都市街景,社会活动,繁而不乱,多而有序,并有疏密的节奏变化,反映出画家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

据解放后对开封宋城的部分遗迹发掘考证,画中的许多地方,如虹桥、鼓楼、中心街道等,都是互有对证、表现准确的。

尽管对“清明”的概念(是时令还是街坊地名等问题)还时有争论,但作品所蕴涵的巨大信息量是无可置疑的,也是在古代绘画中不多见的。

《清明上河图》不但显示了高度的艺术成就,而且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密,引人入胜。

它有界画的工整、准确的优点,又发挥了半工半写人物画的生动活泼,称得上妙笔神工。

北宋、南宋均设有画院,这种专业创作制度的确立,促进了美术事业的大发展。

宋代绘画与唐代相媲美,已是一般艺术史学界无争的事实。

苏教版必修四第三专题检测语文试卷(A,B卷)

苏教版必修四第三专题检测语文试卷(A,B卷)

第三专题检测(B卷)第一卷选择题(36分)一、 (12分,每小题3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瞋.目(chēn)噫吁.(xū)猿猱. (róu)巉.岩(chán)B、嗜.酒(shì)吮.吸(shǔn)激湍.(tuān)溽.暑(rù)C、潦.水(liǎo)骖騑. (fēi)捧袂. (mèi)呕哑.(yā)D、荻.花(dí)哂笑(shàn)趑趄. (jū) 六幺.(yāo)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缭倒喧豗暮霭憔悴B、台隍凝噎涸澈睇眄C、扶摇雨霁嘲哳敛容D、栈道恬然次第簪芴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津;领导带头苦干,群众自会不甘人后。

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

B、相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志趣爱好,使他们两人早年结成了深厚了友谊;现在虽都已是年届花甲的老人,但彼此见面时仍然亲得不可开交....。

C、这次,他平时自学的电脑维修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只见他二一添作五.....,一会儿工夫就把电脑故障排除了。

D、某些用工单位招聘农民工时许诺的工资待遇根本不能兑现,这种骗人的行为不是卖狗皮膏药.....又是什么呢?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不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B、海湾战争初期,伊拉克通过设置大量假目标,迷惑了多国部队的飞机和侦察卫星的侦察效果,最终使部分飞机保留了下来。

C、他用铁一般的事实和确凿的证据,剥下了这个“正人君子”的真面目。

D、因特网作为传媒,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各地的人们凭计算机的互联共享同样的信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12分,每小题3分)自魏晋以来,在玄学思潮的推动下,开创了在文学创作中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旨趣。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对此有大量论述,这是众所周知的。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四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四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人们常用“秋风扫落叶”来形容温带地区秋天的景色你也许会为树叶的飘落而惋惜但是落叶恰恰是树木的一种自我保护①_______________ 尽量减少水分养分的蒸腾才能安全过冬并且植物的落叶大多是叶背朝上叶面朝下②_______________ 因为靠近叶面的栅栏组织排列紧密且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密度较大靠近叶背的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叶绿素较少密度较小所以当树叶落下的时候比较重的那面就会朝下不过一些松柏之类的树木因为叶片像针尖一样③_______________ 所以能保持常绿【答案】①(有些)树木唯有脱尽全身的树叶, ②这是由叶子内部的特殊结构造成的(这跟叶面叶背的密度不同有关系), ③损耗的水分养分特别少【解析】第一处前文说“落叶恰恰是树木的一种自我保护” 横线处应是解说如何自我保护结合“尽量减少水分养分的蒸腾才能安全过冬”可知横线处应是说树木通过脱尽全身的树叶来度过寒冬第二处由前文“并且植物的落叶大多是叶背朝上叶面朝下”可知横线处应是总说“叶背朝上叶面朝下”的原因而后文“因为靠近叶面的栅栏组织排列紧密且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密度较大靠近叶背的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叶绿素较少密度较小所以当树叶落下的时候比较重的那面就会朝下”是对原因的具体解说由此可以看出其原因即叶面与叶背的密度不同第三处由前文“不过一些松柏之类的树木因为叶片像针尖一样”及后文中“所以能保持常绿”可知横线处应是解说“保持常绿”的原因结合语段前文中树木落叶的原因可以推知此处松柏类的树木之所以能保持常绿是因为损耗的水分养分少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句子对画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3)下面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2.(4)下面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居则曰居住B. 鼓瑟希同“稀” 稀疏C. 以俟君子等待D. 风乎舞雩吹风【答案】A【解析】(1)A项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答案】C【解析】(2)A项乎于在/……的样子B项何什么/怎么C项之助词的/助词的D项则那么/却故选C【答案】D【解析】(3)A、B、C项都为状语后置句 D项为宾语前置句故选D【答案】D【解析】(4)D项“语言富丽华美”错误本文主要以人物对话为主语言平淡自然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问题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①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注】①树杪树梢“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A.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B.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C.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D. 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答案】B【解析】抓住题干中的“鸟雀之声”“思乡之情”分析A项诗句意思是黄昏时分黄鹂鸣啭主人公在玉制的镜台前伤心传递的应是深闺宫怨之情B项诗句意思是天已寒凉大雁急于回归温暖的故乡所以“雁声急” 时已“岁晚” 羁旅之“客”急求回家团圆但归程遥遥急切的“雁声”表现的是客居之人路遥急归的思乡之情所以此项是以“鸟雀之声”传递“思乡之情”C项诗句意思是苍鸠鸣叫似两两相语于竹间传递的是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没有传递“思乡之情”D项诗句描绘的是晚春景物没有传递“思乡之情”故选B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4.(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研究古典诗歌的创作和批评以恢复其至高的文体权力是诗国后人的文化责任B. 不打破以格律为宗旨的形式主义法则便难以创作出契合新时代精神的古典诗歌C. 清通简易的方式重在写出真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明中期较为迂执的诗风D. “活法”摒弃了前人格律规矩的束缚是“以意为主”创作理念的实践运用原则【答案】B【解析】(1)A项“以恢复其至高的文体权力” 不符合文意原文为“古典诗歌曾经辉煌于诗国的历史但现在却失落了曾经至高无上的文体权力探讨古典诗歌在创作与批评方面的处境与未来走势为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这种古典艺术形式找到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的路径是每一个诗国后人应有的文化责任与历史担当”C项“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明中期较为迂执的诗风”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原文为“明代中期的诗风也表现得较为迂执对此何景明曾希冀用清通简易的方式予以调适”D项“‘活法’摒弃了前人格律规矩的束缚”说法错误原文为“‘活法’ 是‘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 可见“活法”强调“规矩具备”和“贯通” 并非“摒弃”故选B【答案】C【解析】(2)C项“着重论证两者互相影响”说法有误本文并不是着重论证创作和批评两者相互影响而是着重论证了现代律诗的创作与批评存在着“以律绳诗”的单维批评定式专求格律忽略诗歌所要传达的情志内涵并不十分在意诗歌的意境、韵致或是格调【答案】A【解析】(3)A项“就能”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为“盘活古代诗歌艺术传统将其发扬光大不能‘参死句’ 守‘死法’ 唯有开放和包容古典诗歌才有未来” 并非条件关系5.(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3)我国红色旅游与国外类似的主题旅游有何共通之处?如何更好地传播弘扬红色旅游景区的价值内涵?A. 由于红色旅游的走偏个别景点出现了管理和经营的缺陷甚至让人看到一些令人痛心的发展状况B. 不少游客特别是青少年游客的价值观被误导应归咎于部分景区讲解的套路化、娱乐化和庸俗化C. 红色旅游媒体报道和网民关注持续走高整体舆情热度全面攀升为社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基础D. 西方国家有类似“红色旅游”景点他们会很严肃、严谨地处理景点的解说词以及营造环境氛围【答案】C【解析】(1)A项“由于红色旅游的走偏个别景点出现了管理和经营的缺陷”因果倒置原文说的是“但个别景点,疏于管理盲目经营使红色旅游走偏”B项“部分景区讲解的套路化、娱乐化和庸俗化”归因不全由材料一可知还有“资料信息偏差”等原因D项以偏概全“很严肃、严谨地处理景点的解说词以及营造环境氛围”的是美国不能用美国来代指所有西方国家故选C【答案】D【解析】(2)D项“因而做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错根据材料三中“同时较好地做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中的“同时可知做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与前文并非因果关系而是并列关系【答案】(3)第一问对本国国民进行本国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反法西斯教育第二问①加强对景区的管理注意挖握和引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②营造严肃的环境氛围注意解说词的严谨性③利用媒体特别是自媒体进行舆论宣传④注重景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解析】(3)第一问材料一在论述中国红色旅游的文化价值后又谈到“通过旅游实现对国民进行本国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制度” 并在其后举出德国的例子在材料三中继续阐述“虽然在西方没有使用红色旅游一词但类似的概念如反法西斯战争、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等爱国主义主题的旅游景点非常普遍” 根据上述信息可概括出我国红色旅游与国外类似的主题旅游的共通之处第二问材料一第2、3两段论述了红色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如“疏于管理盲目经营使红色旅游走偏”“一些红色景区在景区建设上单纯追求硬件设施高大上” 存在资料信息偏差景区讲解套路化、娱乐化、庸俗化等现象对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游客易产生价值观误导等针对这些问题可提出“加强对景区的管理注意挖掘和引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等解决办法材料二图表显示应发挥自媒体等舆论宣传作用借鉴材料三中所提到的美国的做法可概括出营造严肃的环境氛围注意解说词的严谨性注重景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将以上所述分条作答即可6.(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6.(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6.(3)简要概括老王“玩儿家”的形象特征6.(4)本文在叙述视角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运用的好处A. 小说开头交代老王出身于美术世家舅舅、母亲均为业内翘楚说明老王家学渊源也给小说增添了传奇色彩B. 小说叙写老王进入中年以前的各种爱好不仅印证了他自小爱玩会玩更为写中年以后爱好收藏旧家具作铺垫C. 小说中描述老王家常常文人雅客云集的场景既表现了老王的好客热情爱好文艺也突出了他对厨艺的爱好D. 小说开头说人称老王“老顽童” 结尾朋友送其雅号“玩儿家” 名号虽不同蕴含的情感及内涵却并无二致【答案】D【解析】(1)D项“名号虽不同蕴含的情感及内涵却并无二致”理解有误应当说“名号不同蕴含的情感及内涵也不相同” 称老王为“老顽童” 虽曰“美称”强调的却是人们对老王年纪大了还无拘无束乐于“玩儿”的客观的“中性”评价称老王为“玩儿家” 是朋友对其一生“涉猎的领域实在太多书画家音乐家收藏家美食家……”“爱玩儿行行儿也都玩儿出了名堂”的满怀深情的肯定与赞叹【答案】A【解析】(2)A项“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不够精准结合原文分析可知“以时间为经”有迹可寻而“以空间为纬”却无案可稽【答案】(3)①聪明好学爱好广泛②玩物怡情决不丧志③生性淡泊不重名利④坚守本心勇于反思【解析】(3)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本文主人公老王从小就培养了诸多爱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后来又迷恋古音乐研究相关古籍还热衷养蛐蛐儿养鸽子等等由此可见他聪明好学爱好广泛根据他对养蛐蛐儿的看法“比如玩虫误国的贾似道之流老顽童对此嗤之以鼻也有坊间那些以娱为赌的庸人将蛐蛐儿当成一种赚钱工具其实也是贾之流毒老顽童对他们简直恨之入骨老顽童玩蛐蛐儿听其鸣观其战要的是一份怡情”可知老王玩物怡情决不丧志小说还对老王拒绝进行古家具商业炒作进行了语言描写“有人瞅准其中商机也瞅准老顽童的身家地位出高价来聘请他去给他们的家具厂做份广告或者写个招牌老顽童毫不客气地将来人赶走了‘我写不好!也不写!’”和第十三段内容“那些人有恒心亦有耐心三番五次水涨船高给老顽童开出的价位越来越高最终终于高得让老顽童坐不住了他摸起电话打给了一家博物馆来把我这些旧家具拉走吧实在不行连房子也给你们我走给我一个地方儿住就成” 体现了老王生性淡泊不重名利结尾部分“他也老了玩儿不动了偶尔站在小院的檐下跟笼子里的鸟儿们说说话‘你说我玩儿了半辈子家具是不是千古罪人呢?’”“外面的仿古市场已经火热得他也辨不清真假了”等内容体现出老王依然坚守本心且勇于反思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4)①本文运用第三人称叙事视角②叙事比较自由灵活受时空限制较少文中叙写老王终其一生的各种爱好以第三人称叙写或详或略虽千头万绪但一目了然③叙事比较客观公允避免强加于人之弊文章以旁观者身份讲述老王爱玩的故事即使有主观感受的抒写也借他人言行来表达【解析】(4)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辨析文章运用了怎样的叙述方式明确该叙述方式的作用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即可通读全文本文全篇采用旁观者的口吻运用了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用第三人称叙述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能够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叙事比较灵活自由根据原文第三段“爱好太多人就容易浮飘老顽童先是跟着舅舅学画研究画临摹创作画论皆有涉猎眼看他在画画领域里已渐成气象他的兴趣就拐了弯儿了迷上了古典音乐……”、第四段“他发现蛐蛐儿更好玩”、第五段“除了玩蛐蛐儿老顽童还玩儿过很多东西养鸽子他能讲出一部鸽子经来赶庙会看到人家玩抖空竹他回来又兴致勃勃地研究半天”和第六段“老顽童一路玩着乐着就进了中年的门槛儿他还是玩儿不过总算有东西把他的心拴住了是二手家具市场的一堆旧家具”等内容可知本文以第三人称叙写老王终其一生的各种爱好或详或略虽千头万绪却一目了然根据原文第一段“城东老王自小爱玩玩得花样儿迭出且是越老越会玩人便送他一个‘老顽童’的美称”、第九段“老顽童终于定性了用朋友打趣他的话说这块滚动的石头也终于肯停下来生苔了”和最后一段“老顽童九十三岁无疾而终朋友们想送他一个称号想想他这辈子涉猎的领域实在太多书画家音乐家收藏家美食家……都成又都不成那些称号都太单一最后有位朋友说他一辈子爱玩儿行行儿也都玩儿出了名堂干脆叫他玩儿家”等内容可知本文以旁观者的口吻讲述老王爱玩的故事即使有主观感受的抒写也借他人言行来表达叙事比较客观公允防止强加于人之弊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B. 他发觉他们的生活不是靠了理智而是——毫不顾虑理智靠了信仰C.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D. “那你跟我来”警察说“你因为闲荡的罪名被捕了”【答案】D【解析】A项“凭……凭” 此处表示话题转换省略号应改为破折号“——”B项句子中最后一个逗号应改为破折号前后两个破折号连用中间插入内容表示补充说明变为“而是——毫不顾虑理智——靠了信仰”C项“深沉、幽远、严厉、萧索”中间的顿号为了表意的需要应改为逗号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在通信领域“互联网+传统通信”有了即时通信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没有颠覆传统通信行业①_______________ 在金融领域“互联网+传统通信”有了支付宝互联网金融正在有序推进在传统零售、集市、百货卖场等商业领域“互联网+”促进其加速升级换代迅猛发展事实上“互联网+”②_______________ 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工业、农业的“互联网+”正在全面推动其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变因此“互联网+”对传统通信产业③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反而促进传统通信行业换代升级, ②不仅正在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 ③不是颠覆而是换代升级【解析】第①处横线前面强调的是互联网的出现没有颠覆传统通信行业由关联词“不仅”可知后面应有与之对应的关联词另外由后文“在传统零售、集市、百货卖场等商业领域‘互联网+’促进其加速升级换代”可知横线处应是表达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通信领域也起到了加速其发展的作用故横线处应填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据此可填写“反而促进传统通信业务的换代升级”类似语意的句子第②处由“事实上”可知该处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结合前文内容及“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可知该处应填“不仅正在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类似语意的句子第③处根据横线前面的“因此”可知横线处句子是对整段内容的总结通读语段可知整个语段围绕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关系进行论述并列举互联网对通信、金融及商业领域产生作用的例子阐明了“‘互联网+’对传统产业不是颠覆而是换代升级”这一观点据此可填写“不是颠覆而是换代升级”类似语意的句子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②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A. 及郑/郑文公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B. 及郑/郑文公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C. 及郑/郑文公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D. 及郑/郑文公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答案】B【解析】(1)“人弗及也”中“人”作主语不能与“弗及也”断开可排除A、D两项“君其礼焉”中“君”作主语不可断开故可排除C项故选B【答案】C【解析】(2)C项“‘社’为谷神‘稷’为土神”错误应该是“‘社’是土神‘稷’是谷神”【答案】C【解析】(3)C项“批评他不看重跟随在外背马笼头的人”错误应该是“批评他不看重留在国内看护社稷的人”【答案】(4)①财物流及晋国的不过是你所剩的零头怎么能拿来报答您呢?②私下拿人的财产还说是强盗何况贪天的功劳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呢?【解析】(4)①“......者......也” 判断句式“何以报君” 宾语前置句波及流通到余剩下的报报答②窃私下拿况何况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请赏析颔联“堠长堠短逢官马山北山南闻鹧鸪”的妙处A. 首联出句写景“半有无”突出云烟之重对句叙事写农夫出行行装轻便简单B. 颈联“万里关河”言足迹之广意境阔大“五更风雨”暗示独处难眠笔触细腻C. 尾联“一点寒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烘托出诗人漂泊在外的无尽孤独和愁苦D. 首联和尾联中的“寒”字意蕴相同一语双关既指环境之“寒” 亦指心境之“寒”【答案】A【解析】(1)A项“对句叙事写农夫出行行装轻便简单”表述不准确句中的“野人”应当指诗人自己而非农夫【答案】(2)①以悲景衬悲情诗人途中所见的都是官家的驿马所闻的又偏偏是让他羁旅难过的鹧鸪声以悲景衬悲情更显愁思的浓烈②多感官描写颔联出句从视觉角度对句从听觉角度描述途中所见所闻增强诗歌身临其境之感③对仗工整富有韵律美“堠长堠短”对“山北山南” “逢”对“闻” “官马”对“鹧鸪” 对仗工整“堠长堠短”“山北山南”等叠词的运用又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解析】(2)“堠长堠短逢官马山北山南闻鹧鸪”的意思是到处都能遇到官家马鹧鸪满山啼叫声不断诗人为什么要长期离家不能归呢?因为“堠长季堠短逢官马” 含蓄地点出了官差多民役艰百姓苦的现实“鹧鸪”在古诗中是一个特殊的意象代表悲伤用“行不得哥哥”的鹧鸪声思归不能归想回又回不去来烘托自己伤感的心情诗人所见的都是官家的驿马所闻的又偏偏是让人羁旅难过的鹧鸪声此处作者以悲景衬悲情更显愁思的浓烈同时作者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多感官的综合描写增强诗歌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这一联“堠长堠短”对“山北山南” “逢”对“闻” “官马”对“鹧鸪” 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堠长堠短”“山北山南”等叠词的运用又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让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与《箧中集》代表了当时诗坛风气和主流思想动向是当时比较重要的诗歌选本B. 与高适、储光羲相比杜甫的诗歌创作在即景写实、淡定优雅方面存在不足这是殷璠没将杜诗选录集中的主要原因C. 杜诗主题已摆脱了对个人苦难的书写其忧国忧民的精神高度成为其超越同时代诗人的重要特征也是其不被选录的原因之一D. 当时诗坛京城与江南两地崇拜盛唐气象而杜甫却以“沉郁顿挫”的笔调书写人间疾苦备受当时文坛的冷落【答案】D【解析】(1)A项“《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与《箧中集》代表了当时诗坛风气和主流思想动向”错误原文为“《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诗坛风气和主潮《箧中集》也代表着一种新的思想动向” 不能混作一谈B项“殷璠没将杜诗选录集中的主要原因”是“杜诗‘沉郁顿挫’风格不太符合殷璠气象高华、‘风骨’与‘声律’兼备的要求”C项“杜诗主题已摆脱了对个人苦难的书写”错误原文为“杜诗虽歌咏个人苦难但往往推己及人” 并未摆脱“对个人苦难的书写”故选D【答案】C【解析】(2)C项“后分别从选录标准、诗风与时代三个方面进行论证”错误从原文看主要是两方面即选录标准和时代原文对于杜甫诗歌风格的论述应是隶属于选录标准的范畴【答案】D【解析】(3)D项“这是评价文学创作水平的最基础标准”于文无据文章并未提及评价文学创作水平的最基础标准6.(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6.(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6.(3)“审讯”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4)这篇小说主要以对话形式展开这种写法有哪些作用?A. 随着故事情节的步步推进警官奎尔的内心发生了一系列微妙的变化而真正使他陷入紧张慌乱的则是瑞恩斯提到了格雷森被杀一事B. 瑞恩斯以身试法杀死了兰德和格雷森他鄙视他们这些靠毁掉他人生活发财的人认为自己这样做是为社会铲除坏人维护社会公正C. 瑞恩斯承认自己杀人违法知道必须为此承担相应后果但他也心怀不平抱怨世人只看到自己犯罪的表象却不过问犯罪背后的原因D. 在奎尔对瑞恩斯审讯之前瑞恩斯已向警方举报了奎尔的违法行为其他警察也监听了这场审讯奎尔的罪恶嘴脸已暴露在众人面前【答案】A【解析】(1)A项“真正使他陷入紧张慌乱的则是瑞恩斯提到了格雷森被杀一事”错误真正使奎尔陷入紧张慌乱的应是瑞恩斯提到了兰德被杀一事文中当瑞恩斯提到兰德被杀时“奎尔心里暖洋洋的快意被一阵冷飕飕的寒意取代” 继而“咬紧牙关” 表明其内心高度紧张濒临崩溃【答案】C【解析】(2)C项“描写手法相同而用意有别前者表现人物紧张中故作镇定后者表现人物愤怒中有所节制”错误根据前后文意可知两处动作描写表达效果相近都是表现瑞恩斯的从容自信和对奎尔警官的蔑视【答案】(3)①“审讯”本来指警察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文中又可指犯罪嫌疑人对腐败警察的另一种“审讯”。

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单元综合测试3+Word版含答案【KS5U+高考】

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单元综合测试3+Word版含答案【KS5U+高考】

单元综合测试三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学有认识、教育、审美等作用,其中认识和教育作用都突出强调了文学的社会价值。

近年来,随着文学商业化、娱乐化势头的加强,文学的社会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了。

文学的价值是一个多样化的统一体,其具体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丰富。

纵观整个中西文学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文学的社会价值一直都居于文学价值体系的重要位置,只是不同年代所承担的具体的社会责任有所不同。

在中国,从先秦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到宋代理学家的“文以载道”观,不仅强调了文学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更是让其肩负起了兴国大业之重任。

在西方,以柏拉图谈文学的教育作用开始,直至19世纪硕果累累、影响广泛的现实主义文学,文学的社会价值在实践和理论中均备受推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文学作为一项特殊的精神活动,能够重塑人的价值观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通过文学作品,我们能够形象生动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也能够多层次地把握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维度,这样既能以史为鉴,又能充分认清当前社会的基本问题。

文学的认识又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它并非枯燥地为我们呈现当下的社会面貌,而是通过审美化的语言和艺术化的形象来展现时代风貌。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塑造出血肉饱满的人物形象,刻画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营造出优美动人的意境,活灵活现地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会被引人入胜的故事所触动,一方面又会在精神上备受鼓舞,这将会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加深读者对人生、历史的深层感悟;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受到积极影响并得到重塑。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会对社会实践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文学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正是在读者阅读、感悟、实践的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实现的。

但近年来文学社会价值的地位却有所下降。

苏教版语文高一必修四第三专题单元测试

苏教版语文高一必修四第三专题单元测试

必修四第三专题单元测试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徐孺.(rú)潦.水(lǎo)鹤汀.(tīnɡ)叨.扰(dāo)B.绣闼.(tà) 骇瞩.(zhǔ) 帝阍.(hūn) 弱冠.(ɡuàn)C.相.答(xiānɡ) 栖.鹘(xī) 寂寥.(liáo) 戛.然(jiā)D.环诡.(ɡuǐ) 攒.萃(zǎn) 殆.销(dài) 见拟(nǐ)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彩彻区.明(天空)俨.骖于上路(俨然)B.识盈虚之有数.(定数,命运) 一介.书生(一个)C.顾.安所得酒乎(可是) 畴昔..之夜(以前)D.下合围以擢.本(挺拔) 芬敷.谧溢(散发)3.下面各项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B.以待子不时之须C.涉寒暑而匪亏D.傍荫亩而抱规4.下面各句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千里逢迎..,高朋满座B.其珍可以..羞王公C.江流有声,断岸..千尺D.而江山..不可复识矣5.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掠予舟而西.也A.目.吴会于云间B.屈.贾谊于长沙C.横江东.来D.尽东南之美.6.下列各句与例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奏流水以何惭A.响穷彭蠡之滨B.故无厌于所甘C.味以无比而疑D.而固未之信二、阅读理解(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上梅直讲书苏轼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

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

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

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

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1.(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落地生根一挥而就雅俗共赏络绎不绝B. 落地生根挥洒自如喜闻乐见源源不断C. 瓜熟蒂落挥洒自如雅俗共赏源源不断D. 瓜熟蒂落一挥而就喜闻乐见络绎不绝【答案】B【解析】【答案】C【解析】【答案】B【解析】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现在起就必须提倡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竖立起一种“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

B. 他和他哥哥合开一家店,店房有两间打通的的铺面,开设在一条横街上——这条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那时,它却是座落在伦敦西区的一条新式街道。

C. 不过原是因为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而这回接受这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D.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榻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

【答案】C【解析】A项,“竖立”应为“树立”。

B项,“座落”应为“坐落”。

D项,“榻败”应为“塌败”。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15分,共计90分)3.(1)文本一第④段“幽静、典雅”中的顿号是去掉好还是保留好?请简析。

3.(2)分析文本一第⑤段故事的作用。

3.(3)文本一末尾引用陶渊明诗句是否妥帖?请评析。

3.(4)请以文本二提出的学者散文的概念及特点,对文本一进行评价。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四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四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花瓣开成什么颜色并非由它自己说了算而是由花瓣细胞内所含的色素决定的①________ 第一类是类胡萝卜素它一旦霸占了花瓣就会“命令”花瓣开出红色、橙色或黄色等颜色第二类是花色素它们以花青甙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细胞液中②________ 因而“指挥”花朵开出的颜色也很多如当细胞液呈酸性时可表现出红色、粉色、橙色等呈中性时为紫色呈碱性时则为蓝色第三类是类黄酮这类色素也“势力强大” “兄弟众多” 常以糖甙的形式存在于花瓣细胞液中开花时可“命令”花朵开放出浅黄至深黄的各种花色③________ 其黄色变得越深反之如酸性越强其黄色变得就越浅【答案】这些色素可归为三类, 由于花色素种类众多, 细胞液碱性越强【解析】本语段说明的是花的颜色由所含色素决定按总分的结构①依据“花瓣开成什么颜色并非由它自己说了算陈述的是色素分三类的情况②依据“第二类是花色素它们以花青甙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细胞液中”“因而‘指挥’花朵开出的颜色也很多可表现出红色、橙色等为紫色则为蓝色”可知用“由于”和后文的“因而”搭配③依据“其黄色变得越深反之其黄色变得就越浅”可知陈述对象是“细胞液”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上不许②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2.(5)结合全文来看韦世康想辞官的原因有哪些?A. 开皇七年/将事江南/议重方镇/拜襄州刺史/坐事免/十三年/入朝/复拜吏部尚书/前后十余年间/多所进拔/朝廷称为廉平B. 开皇七年/将事江南议/重方镇/拜襄州刺史/坐事免/十三年/入朝/复拜吏部尚书/前后十余年间/多所进拔/朝廷称为廉平C. 开皇七年/将事江南/议重方镇/拜襄州刺史/坐事免/十三年/入朝/复拜吏部尚书/前后十余年间/多所进拔朝廷/称为廉平D. 开皇七年/将事江南议/重方镇/拜襄州刺史/坐事免/十三年/入朝/复拜吏部尚书/前后十余年间/多所进拔朝廷/称为廉平【答案】A【解析】(1)“将事江南”一句中“江南”作“事”的宾语而后面的“议”意为“舆论” 作“重方镇”的主语因此应于“江南”后断开可排除B、D两项“朝廷称为廉平”中“朝廷”作“称为廉平”的主语其前应断开可排除C项原文标点开皇七年将事江南议重方镇拜襄州刺史坐事免十三年入朝复拜吏部尚书前后十余年间多所进拔朝廷称为廉平故选A【答案】B【解析】(2)B项“礼部主要掌管税收”错“税收”由户部掌管【答案】B【解析】(3)B项“在绛州时就上书辞官”说法错误原文是“在州尝慨然有止足之志” 意思是“在绛州曾慨然有退隐之志” 而不是“上书辞官”【答案】(4)①未满周年朝廷起用命他到任韦世康坚决请求希望到丧期期满皇上不许可②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解析】(4)①期周年视事到任终私制到丧期期满②运运转转动【答案】(5)①韦世康生性恬静好古不慕名利②韦世康认为功成身退是人之常道而且自己年事已高③韦世康自认为无功却位高有愧于朝廷【解析】(5)此题首先要找出文中与韦世康想辞官的原因有关的内容即“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吾闻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臣无尺寸之功位亚台铉今犬马齿臷不益明时恐先朝露无以塞责”等句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即可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A. 首联中的“楚客”原指身遭放逐、流落他乡的屈原此处是作者自称时中原尚未收复作者仕宦江南B. 颔联写摇桨渡江远望天水相平船行水上江岸边的树仿佛迎人而来作者用拟人、夸张手法描写渡江时的情景气象苍茫境界开阔C. 颈联寓情于景雨后初晴吴山明朗云雾尽散红日高照海门开畅象征国家复兴在即光明在望D. 尾联呼应首联抑后高扬一扫楚客之哀由个人前途上升到国家命运扩开了格局深化了主旨【答案】B【解析】(1)B项“用拟人、夸张手法描写渡江时的情景”分析有误颔联中并没有用夸张的手法【答案】(2)①长期在江南避乱客居异乡的孤独对故国的思念②朝廷招揽人才自己即将得到朝廷重用的欣喜③对国家复兴充满希望和卧薪尝胆以图收复中原的决心、信心【解析】(2)诗的首联“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 点出作者长期在江南避乱他乡虽好终非自己的家乡作者一开始就写出了客居异乡的孤独和对故国的思念颔联“摇楫天平渡迎人树欲来” 写渡江时情景摇桨渡江远望水天连成一片仿佛天水相平由于船在前进所以江岸远处的树颇似迎人而来隐喻国家正招揽人才所以自己也被迎而至表现作者对自已即将得到朝廷重用的欣喜颈联“雨余吴岫立日照海门开” 融情于景两句写雨后景象象征国运亦如久雨初晴光明在望写出了作者对收复中原的信心尾联“虽异中原险方隅亦胜哉” 赞美江南地带尽管不如中原的险固但形势很壮观倘能卧薪尝胆上下同心将此处作为“生聚教训”的基地则复兴的希望必能给人以鼓舞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复兴充满希望和卧薪尝胆以图收复中原的决心、信心据此分析作答即可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4.(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材料二观点的反面论据的一项是()4.(4)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之道4.(5)材料二与材料三在论述的观点上有何不同?在论述上分别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请简要分析A. 我国综艺表演类节目流行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这类节目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内容丰富满足了观众的需求B. 我国游戏娱乐类节目主打明星牌风格较为活泼轻松因此掀起了电视节目的高潮但也造成了盲目模仿抄袭之风C. 我国益智竞猜类节目以问答形式开展并对选手进行物质奖励这一转变体现了综艺节目已经由精英文化转变为草根文化D. 我国大众选秀类节目实现了平民参与和评判过程的公开化并采用全程跟踪式直播达到了中国电视20年娱乐节目的高峰【答案】D【解析】A.“内容丰富”无中生有从原文“在人们审美内容非常贫瘠的20世纪极大地满足了受众观赏需求”不能得出此结论B.“电视节目”偷换概念应为“电视娱乐节目”C.“这一转变体现了综艺节目已经由精英文化转变为草根文化”理解有误原文是“这体现出精英文化逐渐向草根文化靠拢”故选D【答案】A【解析】A.“都经历”于文无据从材料中大众选秀类节目“收视率依然突出”可以看出不是“都经历”故选A【答案】C【解析】材料二主要论述了中国电视节目如何避免“平庸” 题干问的是“能作为材料二观点的反面论据的一项” 注意“反面论据”A.跟观点无关B.是正面论据D.也是正面论据故选C【答案】①正视生存竞争压力立足创新办出特色②在通俗文化之外要致力于培育精英文化③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解析】结合“媒体获得新生的根本出路在于多样化的竞争”“必须通过生存竞争来无情地淘汰各类混饭者这样才能逼着有关人员物色人才考虑办出自己的特色立足创新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分析正视生存竞争压力立足创新办出特色结合“必须正视媒体平庸化的根本缺陷在通俗文化之外应当致力于培育精英文化”分析在通俗文化之外要致力于培育精英文化结合“编导应当有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鉴赏力诸如什么是通俗文化什么是精英文化什么时候什么对象适合用通俗方式表达什么时候必须用雅文化的形式都需心中有数”“媒体如不能为广大受众提供丰富多样和不断更新的产品……长此以往其失宠之势将不可逆转”分析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答案】第一问材料二论述了中国电视节目如何避免“平庸” 材料三论述了中国综艺节目要防范过度娱乐化第二问材料二采用了并列式(总分总式)结构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材料三采用了递进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式)结构主要运用了因果论证的论证方法【解析】结合“必须正视媒体平庸化的根本缺陷在通俗文化之外应当致力于培育精英文化”及“出自《电视的名字叫平庸》”分析材料二论述了中国电视节目如何避免“平庸” 结合“作为电视娱乐的一种综艺节目最近几年由于强化和突出了它的感官刺激和游戏娱乐功能强调‘娱乐至上’ 引来一些批评”“抵制和克服‘低俗娱乐’之风除了需要弘扬娱乐精神、强化职业规范之外运用政策法规规范电视节目中出现的低俗化问题同样重要”“摘编自《浅评中国的综艺节目》”等分析材料三论述了中国综艺节目要防范过度娱乐化结合“媒体获得新生的根本出路在于多样化的竞争”“必须通过生存竞争来无情地淘汰各类混饭者这样才能逼着有关人员物色人才考虑办出自己的特色立足创新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必须正视媒体平庸化的根本缺陷在通俗文化之外应当致力于培育精英文化”“编导应当有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鉴赏力”“世界已经进入多元文化竞争的时代媒体形象的单一化显然与此潮流格格不入”等分析材料二采用了并列式(总分总式)结构运用举例论证如“比如在元旦、国庆等庄重的节日之夜……以便与其气氛相称”结合“作为电视娱乐的一种综艺节目最近几年由于强化和突出了它的感官刺激和游戏娱乐功能强调‘娱乐至上’ 引来一些批评”分析提出问题结合“在市场经济中电视台和电视节目都把经济利益作为其生存的根本……电视不仅是提供信息的来源它也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根据传播学的教养理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是根据媒介的传播内容来进行建构的”“抵制和克服‘低俗娱乐’之风除了需要弘扬娱乐精神、强化职业规范之外运用政策法规规范电视节目中出现的低俗化问题同样重要”等分析分析问题结合“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才能真正防范电视传播过度娱乐化的出现”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主要运用了因果论证的论证方法如“因此媒体必须扮演好‘社会教师’的角色承担起其职责大众媒体不仅要提供娱乐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监视环境、传承遗产和联系社会的功能因此大众媒介有责任也必须传播和维护主流价值观以保障整个社会正常且良好的发展”答案(1)D(2)A(3)C(4)①正视生存竞争压力立足创新办出特色②在通俗文化之外要致力于培育精英文化③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5)第一问材料二论述了中国电视节目如何避免“平庸” 材料三论述了中国综艺节目要防范过度娱乐化第二问材料二采用了并列式(总分总式)结构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材料三采用了递进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式)结构主要运用了因果论证的论证方法5.(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2)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5.(3)《兔和猫》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其背后隐藏着作者一颗“火热的心”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A. 小说着重写白兔故事围绕着白兔的出现和消失展开情节起伏曲折令读者不禁因白兔的生死存亡时而高兴时而忧虑B. 《兔和猫》写的虽是动物但却意蕴深远看似一个童话故事实则在映射现实社会是作者对国民生存问题的深层思考C. “母亲”喜爱白兔的同时对黑猫也心怀仁慈她不问是非曲直宽厚、容忍地对待一切对于如此“修善” “我”并不认同D. 三太太发掘旧洞时始终不见白兔的踪影颇感“凄凉” 这与之后“我”感到“凄凉”原因相同都是对死去白兔的同情【答案】D【解析】(1)D项“这与之后‘我’感到‘凄凉’原因相同都是对死去白兔的同情”说法有误“我”感到“凄凉”原因一是“曾经有过的灾难被忘却了” 人们很快忘记小兔的死忘记黑猫的恶也忘记曾经对黑猫的憎二是这种自然现象引起作者的悲剧意识和感受这些弱者平凡渺小生命消逝时悄无声息这些都透露出卑微生命的悲哀弱小者面对生命“毁得太滥”的强者无可奈何又无力自保【答案】(2)①使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②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既能够具体记叙事件有充分抒发感情③描写细腻语言生动传神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解析】(2)首先整体阅读文章可知本文写一个家庭主妇三太太在夏天给她的孩子们买了一对小白兔小说就围绕着兔的出现和消失采用第一人称以“我”的见闻感受展开起伏曲折的故事情节表达主题文笔充满童趣和诗意读来亲切、真实极富感染力其次从表达方式上来看“但自此之后我总觉得凄凉”“那两条小性命竟是人不知鬼不觉的早在不知什么时候丧失了生物史上不着一些痕迹”“假使造物也可以责备那么我以为他实在将生命造得太滥了毁得太滥了”“造物太胡闹我不能不反抗他了虽然也许是倒是帮他的忙”等这些叙述中穿插的抒情议论的内容能更好地表达情理深化作品主题此外语言上描写小白兔的神态、动作神形兼备比如写它们和孩子们玩耍时“他们很和气竖起耳朵动着鼻子驯良的站在小手的圈子里” 是安分、和善的小动物再比如写白兔对待前来冒犯的鸦鹊时“他们便躬着身子用后脚在地上使劲地一弹哗的一声直跳上来像飞起了一团雪鸦鹊吓得赶紧走” 这些描写从不同角度展现白兔的特点引起人无限的喜爱所以当它们遭到了黑猫的袭击后必然会引起愤怒和不平艺术地渲染阐述了主题结合以上分析分点概括作答即可【答案】(3)①替白兔报仇的侠义同情之心白兔是无辜的弱小黑猫是残暴的强者作者同情白兔想要替它毒死黑猫甚至不惜违反弱肉强食的法则②替弱小者发声的人道主义之心白兔、鸽子、小狗虽然是幼者和弱者但同样拥有生活的权利不能被任意践踏与漠视作者为弱小者“呐喊” 表现了他尊重生命关爱弱小的人道主义精神③对奴役生命戕害弱小行为的憎恨之心无论是以黑猫为代表的欺凌者还是“将生命造得太滥”的造物主都成为了作者抗争、仇视的对象鲁迅憎恨一切滥杀无辜的罪行尤其是对年轻生命的戕害展现了他心底的“最柔软”与“最坚硬”【解析】(3)这篇小说写一个家庭主妇三太太在夏天给她的孩子们买了一对小白兔这一对白兔“很和气竖起耳朵动着鼻子驯良的站在小手的圈子里” 后来这一对白兔的两个孩子被“可恶的”“一大只黑猫”吃掉了白兔象征着善良、弱小结合文中语句“我要替小兔抱不平……而我在全家的口碑上却的确算一个猫敌我曾经害过猫平时也常打猫”“况且黑猫害了小兔我更是‘师出有名’的了”“那黑猫是不能久在矮墙上高视阔步的了我决定的想于是又不由的一瞥那藏在书箱里的一瓶青酸钾”分析可知题干中“火热的心”首先指对白兔同情之心和替白兔报仇的侠义之心其次作者因着白兔家族的经历想到了“膏于鹰吻的”鸽子被马车轧得快死的小狗这些弱小的生命“人不知鬼不觉的早在不知什么时候丧失了生物史上不着一些痕迹” 结合语句“我总觉得凄凉”“假使造物也可以责备那么我以为他实在将生命造得太滥了毁得太滥了”分析可知这是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同情也是为其抗争的呐喊体现作者人道主义精神最后对那只残害白兔的在“矮墙上高视阔步”的黑猫文章通过三太太的“深恨黑猫”和“我”的“又不由的一瞥那藏在书箱里的一瓶青酸钾”的内容展现作者对其的憎恨还有“将生命造得太滥”的造物主作者说“造物太胡闹我不能不反抗他了” 可见造物者也是作者憎恨的对象而这些内容恰恰反映出作者反抗一切凶暴和残忍的“火热的心”6.(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6.(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体现出的独立人格精神与《周易大传》中“刚健”所具有的“独立不惧”“立不易方”的含义相同B. 天体运行永不停止君子效法于天故提倡自强不息大地包容万物君子效法于地故提倡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应是对君子的要求C. “刚健有为”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随处可见广泛地存在于文物、制度、风俗等之中文学作品中的愚公、大禹身上都蕴含着这种精神D. 《周易大传》认为在“健”和“坤”二者之中阳健处于主导的地位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分别代表着立人与立己二者互为前提不可分离【答案】D【解析】(1)D项“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分别代表着立人与立己二者互为前提”错文章第4段说的是“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答案】B【解析】(2)B项“重点阐述了前者的含义及表现”错文章后四段论述的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含义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表现很难分出哪个是重点【答案】B【解析】(3)B项“都是以‘人’为中心解决人与周围事物关系“错根据原文第2段可知“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和与中”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7.(1)下列对“历年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统计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7.(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7.(3)综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影响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因素都包括什么A. 从信息获取方面看网络搜索引擎使用率明显要高于网络新闻使用率这与青少年的主要上网动机“娱乐、沟通”有关B. 在交流沟通方面即时通信使用率保持在高位且整体呈增长态势原因就在于青少年倾向于简单、互动性和社交性强的信息互动方式C. 网络视频使用率整体呈增长势头是由于网络视频能够以电脑或者移动设备为终端进行可视化聊天能够满足青少年即时交流和学习的需要D. 从商务交易方面看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使用率整体呈高速增长态势原因之一是很多家庭为子女提供了经济基础【答案】B【解析】(1)B项“原因就在于青少年倾向于简单、互动性和社交性强的信息互动方式”不对说法不全面除了这一主观原因外还有客观原因即QQ、微信等即时通信网络软件具备迅速快捷的优势【答案】D【解析】(2)D项“学校就必须让每一位教师使用多媒体上课”不对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数据显示学校开设有关网络(信息)素养课程对青少年的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以及自我信息控制有显著的正影响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越高青少年网络素养越高”【答案】(3)①家庭方面父母与孩子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应适度干预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多角度介入建立科学的家庭上网规则父母应培养与青少年平等讨论和分享的良好习惯②学校方面学校应该开设与提升网络素养相关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多使用多媒体进一步提升教师网络素养水平在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课程中增加网络素养模块③主观原因青少年自身对上网的选择他们在父母时常的监护下可以做出自我调整【解析】(3)材料中对于影响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因素主要说明了三个方面分别是家庭、学校以及青少年本身①家庭方面由材料一中“在家庭属性中上网设备数量、与父母亲密程度、与父母讨论频率对青少年网络素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以看出父母与孩子的亲密程度、是否经常与孩子讨论交流对于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影响另外从材料二“未成年人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意网购的现象层出不穷”以及最后注释中“随着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很多家庭都给子女更多的零花钱”可以看出父母适度介入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对于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有重要作用②学校方面由“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与青少年网络素养呈正相关”可以看出教师教学时是否经常使用多媒体以及学校是否开设相关课程也是影响青少年网络素养的重要因素③青少年本身可以在父母监护下进行上网行为的自我调整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__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 中华民族为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提出了“导民以孝,以孝侍亲”的理念,主张以孝文化作为解决养老问题。

B. 传统孝道认为,孝老敬亲是中国人伦道德的根本,这说明孝道突出养老为本位,将养老作为家庭的主要职责之一,使老年人可以名正言顺地接受子女的奉养。

C.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的深刻变化,晚辈掌握的知识结构等常常超越长辈,使得老人们越来越丧失话语权,导致不孝敬老人的现象越发严重。

D. 让传统孝道在现代社会发扬光大,最重要的途径是让传统孝道进行创造性现代转化,融入现代生活,让传统孝道走进现代人的心中。

【答案】C【解析】C、以偏概全,现代社会不孝敬老人的因素有几个,这个点只是其中之一。

从原文第三段的表述“但在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现代社会,当晚辈的知识结构、资源财富、权力地位都超越长辈时”可以具体得知。

【答案】A【解析】A、“正好颠倒过来”理解错误,与文意不符,原文第三段表述为“而在当今社会中,古时的‘父母官’变成了当今的‘人民公仆’;那时的‘子民’‘草民’,而今变成了‘公民’‘国家的主人’;执政党的理念,也转变为各级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答案】D【解析】D、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原文最后一段表述为“欲使传统孝道能在今天生存发展,并且对现代生活产生其应有的规范与指导作用,就必须对其进行现代转化,使其融入现代生活,走进现代人的心中”,“现代孝道促进了传统孝道的必然改变”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表述为“传统孝道必须实现创造性转化”。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下列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A. 匣韵矮浇B. 谎箩议拒C. 珍嘱延婚D. 杭泻皇潜【答案】B【解析】B项“谎”是左形右声“箩”是上形下声“议”是左形右声“拒”是左形右声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时值隆冬难得艳阳 11月30日在灵宝市苏村乡的虎山上却是碧空如洗彩旗飘扬河南华夏锦绣生态文化园项目启动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B. 据河南省发改委测算中原经济区内居民收入要在2020年实现一倍以上的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需分别达到9%和10%C. 回望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持续奋斗百年中国跌宕前行的潮流当代中国举世瞩目的成就无不说明“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旋律D. 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勉的范仲淹禁不住文化洛阳的诱惑不但居于洛阳而且与其母、其子一起葬于洛阳这是他一生的夙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在灵宝市苏村乡的虎山上却是碧空如洗彩旗飘扬“缺少主语删去介词“在" C.“回望”与“奋斗”搭配不当D.不合逻辑“不但居于洛阳而且与其母、其子一起葬于洛阳”已成事实不能再说“这是他一生的夙愿” 可将其改为“完成了他一生的夙愿”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龙①________ 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②________ 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③________ 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答案】想变成什么颜色, 事实并非如此, 是需要外在条件的【解析】语段的话题是“变色龙变颜色” 传统观点认为变色是动物的主观愿望科学证明变色需要有外在条件①处是人们的错误的看法即变色龙变色不需要条件根据下文“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可知应填“想变成什么颜色”之类的内容②处“其实”引出转折的内容根据下文对上文“根深蒂固的看法”的否定可填“事实并非如此”之类的内容③处对下文“温度”“光线”进行总结可填“是需要外在条件的”之类的内容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对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2)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以为桂林、象郡②以愚黔首③临不测之渊以为固④自以为关中之固4.(3)下列与选文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A. 奋六世之余烈烈威烈B.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池护城河C.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言言论著作D.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击退使……退却【答案】A【解析】(1)A项烈功业.译文为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答案】B【解析】(2)①介词把②连词用来③④都是形容词坚固故选B【答案】C【解析】(3)C项“他确实为子孙后代开创了万世之业”错误他采取的措施并不是为子孙开创的万世之业而是加速了他的灭亡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2)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首句“引电随龙” 写出了雷声轰鸣的雨前景象为大雨的到来蓄势B. “千山”写出了雨水范围之广“草木如云暗”写乌云之厚重C. “陆地波澜接海平”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雨水之大D. 颈联从视觉的角度描绘了大雨给人带来了浓浓的愁绪【答案】D【解析】(1)D项“滴檐”是听觉的角度因此颈联是从视听结合的角度进行描绘的【答案】(2)尾联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和象征的表现手法把大雨比作“妖孽” 以“阴妖冷孽成何怪”象征晚唐动荡的时局表达了诗人对动荡时局的忧虑、愤慨之情【解析】(2)“阴妖冷孽成何怪”一句将大雨比作“妖孽” 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结合时代背景可知此处的“阴妖冷孽成何怪”并不是单指“滂沱的大雨” 还象征着“晚唐动荡的时局” 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敢蔽高天日月明”一句表达了作者的质问这阴冷晦暗的“妖孽”怎敢遮蔽高天的日月结合注释和时代背景可知作者借此质问表达了对唐王朝动荡不安的时局的忧虑和对造成这种局面的割据势力以及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愤慨之情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6.(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6.(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6.(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功过格是一种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的善书能度量抽象的功过善恶使之基本契合修持者的道德实践需求B. 功过格是中国人创建的用分数来表现行为的善恶程度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特质意义深远C. 功过格能有效推动儒家伦理世俗化、民间化这正是儒家思想能在历史长河中保持蓬勃生机的原因所在D. 功过格推动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善恶报应思想的传播和功德积累被所有民间社会普遍接受并乐于奉行【答案】A【解析】(1)B项“用分数来表现行为的善恶程度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特质”说法绝对原文是“除中国外大概再也没有其他国家了”C项“这正是儒家思想能在历史长河中保持蓬勃生机的原因所在”无中生有原文只说“在儒家道德主义颇为盛行的中国传统社会无疑会显得过于直接和尖锐”D项强加因果原文是“功过格之所以被中国社会普遍接受并乐于奉行是因为有善恶报应观念为‘积功累行以积厚福’提供坚实的逻辑基础和实践动力”故选A【答案】C【解析】(2)C项第三段的中心句是“功过格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特质” 因此并没有论证“极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答案】C【解析】(3)C项“没有实用性不能被广大民众接受无法流传到今天”错误原文说的是“《太上感应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等擅长讲授为善去恶的道理提供宏观深刻的伦理原则而功过格则注重伦理道德的实践层面以具体的行动指南直接指导、规范人的行为属于实用性操作性、针对性很强的善书”7.(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7.(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7.(3)本文采用明暗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7.(4)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市长的形象特征A. 市长等一行在箬源泉芡实基地受到水雉袭击是小说的高潮部分写得惊心动魄水雉不仅外形漂亮而且俯冲有力B. 小说中曹总熟悉水雉的生活习性却对生态旅游过度发展破坏了水雉的生存环境不太在意说明他更看重经济效益C. 小说以“俯冲的水雉”为题视觉冲击力很强能够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但它与前半部分内容联系并不密切D. 小说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领导干部只有深入调研、科学决策才能在做到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答案】C【解析】(1)C项“但它与前半部分内容联系并不密切”表述有误题目“俯冲的水雉”不仅“视觉冲击力很强能够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而且是小说的暗线贯穿小说情节的始终【答案】B【解析】(2)B项市长再次来到箬源泉芡实基地时小说也有一段自然环境的描写但没有为描写俯冲的水雉做铺垫的作用【答案】(3)①以市长的行踪为明线市长结束渔阳县棚户区改造调研后去箬源泉芡实基地欣赏风景了解情况提出建议几年以后市长再次来到箬源泉调研②以“俯冲的水雉”为暗线王县长带着市长到箬源泉芡实基地提示那里有一“神奇”之处给市长留下悬念到了箬源泉曹总对此引而不发只是发出“嘘”声最后吹起口哨引得水雉惊飞并向人群俯冲几年后箬源泉俯冲的水雉难得再见【解析】(3)小说行文是以市长的行踪为明线结合“市长结束了渔阳县棚户区改造调研……跟王县长提出想去农村看看”“王县长想了想就带着市长去了箬源泉的芡实基地”“听了曹总的介绍市长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便对曾总说水雉千里迢迢选择箬源泉安家繁衍说明这里的生态很好若能利用好这儿的自然环境搞生态旅游开几家农庄或者民宿估计经济效益不会差”分析可知市长结束渔阳县棚户区改造调研后去箬源泉芡实基地欣赏风景了解情况提出建议结合“市长再次来到渔阳县已是几年之后了”“市长一行径直去了箬源泉接待市长的依旧是曹总”分析可知几年以后市长再次来到箬源泉调研由此可知故事是围绕着市长的行踪来组织的小说行文以“俯冲的水雉”为暗线结合“王县长说箬源泉除了风景秀丽之外还有一个神奇之处”“曹总狡黠地冲市长一笑随后撮起嘴唇吹起口哨那些成年鸟儿受了惊吓倏地振翅飞上了天空……曹总突然说市长小心了话音刚落空中盘旋的鸟突然争先恐后地朝市长一行急速俯冲下来大家尖叫起来”“如今的箬源泉比起几年前热闹了许多水域边、果树丛、鲜花深处都是前来休闲的人群只是步入水域深处那片竹林时却没有了当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分析可知王县长带着市长到箬源泉芡实基地提示那里有一“神奇”之处给市长留下悬念到了箬源泉曹总对此引而不发只是发出“嘘”声最后吹起口哨引得水雉惊飞并向人群俯冲几年后箬源泉俯冲的水雉难得再见从最初“俯冲的水雉”的奇观到最后这一奇观的消失小说主题其实通过这一暗线表现出来的【答案】(4)①工作认真有始有终他到渔阳调研棚户区改造富余半天时间也不休息在箬源泉调研时他听介绍、实地考察、提建议几年后还询问箬源泉的芡实和水雉的情况②为人随和不讲官威他身为市长看到美景也像普通人一样掏出手机拍照受到水雉攻击出了洋相却连声说有意思③廉洁奉公勇于反省他外出调研时轻装简从乘火车就餐吃工作餐得知自己当年的一个提议导致水雉因生态环境变化而离去他内疚不已【解析】(4)从文中“还富余半天时间便跟王县长提出想去农村看看”“市长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便对曾总说水雉千里迢迢选择箬源泉安家繁衍说明这里的生态很好若能利用好这儿的自然环境搞生态旅游开几家农庄或者民宿估计经济效益不会差”“调研过程中市长突然想起了箬源泉的芡实还有芡实丛中急速俯冲的水雉”可看出市长工作认真有始有终他到渔阳调研棚户区改造富余半天时间也不休息在箬源泉调研时他听介绍、实地考察、提建议几年后还询问箬源泉的芡实和水雉的情况从“市长虽不爱好摄影却也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拍着照片”“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虽然让市长出了些洋相却也感觉到有些刺激不由得连声说有意思”中表现出他为人随和不讲官威他身为市长看到美景也像普通人一样掏出手机拍照受到水雉攻击出了洋相却连声说有意思从“中午吃工作餐领导就品尝了芡实露味道确实不错”“心里突然有些愧疚轻叹一声喃喃自语对不起了”可看出市长廉洁奉公勇于反省他外出调研时轻装简从乘火车就餐吃工作餐得知自己当年的一个提议导致水雉因生态环境变化而离去他内疚不已8.(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8.(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8.(3)小说是怎样叙述故事的?这样叙述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8.(4)小说以杜老六揭开真相为结尾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A. 小说开头写荒年良田颗粒无收村民挖空心思构筑自家的粮仓以及兄弟吃红薯的情节交代了小说发生的背景B. “没有白米吃我们三兄弟吃红薯照样吃得兴高采烈” 既是因为年龄尚小不知愁滋味也是因为当时条件艰苦吃饱就是幸福C. “我迫切地希望与杜家的人面对面地站在一起”一句表现了“我”复员回村后内心越发强烈的愧疚感和感激之情D. 小说写“我”复员回家再次见到槐树上晃荡的竹筐时激动的心情主要表现了那段为生活所迫的经历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答案】D【解析】【答案】B【解析】【答案】①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小说中兄弟吃薯杜老六添红薯这些情节都是从“我”的角度来叙述的使人感到真实可信②采用明暗线索来叙事以“我们三兄弟偷红薯”为明线双线结构使小说的情节更为集中紧凑③采用顺叙的写法以时间为序来叙述了偷红薯等情节层次清晰【解析】【答案】①结构上真相的揭开照应了前文兄弟偷红薯因数量不变感到疑惑的情节耐人寻味②人物形象上表现了杜老六心地善良又能顾及别人的自尊的特点③主题表达上表现了人们在特殊年代里依然保有的那份美好感情突出了作品的主旨【解析】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9.(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9.(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A. 因为……所以动机青蛙跳水——不懂横空出世B. 尽管……但动因青蛙跳水——不懂横空出世C. 因为……所以动因蚂蚁跳塘——不知深浅脱颖而出D. 尽管……但动机蚂蚁跳塘——不知深浅脱颖而出【答案】B【解析】(1)①“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尽管……但”则表示转折关系“音乐不像文字那样具体”与“每个民族的音乐语言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之间不构成因果关系但可以构成转折关系故应用“尽管……但”②动机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动因动机原因“动机”就主观而言的“动因”则是可以由客观外在驱动的根据后文“来自农民”可知此处主要指创作的“原因” 故应用“动因”③青蛙跳水——不懂形容不懂其奥妙蚂蚁跳塘——不知深浅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此处形容农民不懂“用小提琴拉的贝多芬、巴赫”的艺术魅力故应用“青蛙跳水——不懂”④横空出世形容人或物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世或比喻卓尔不群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此处主语是《梁祝》故应用“横空出世”故选B【答案】(2)①“创作者”置于关联词“如果”后②“产生”改为“找到”③“甚至”改为“从而”【解析】(2)解答此题需首先整体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最后再看句中是否有常见的病句标志词并作出正确的修改画线句存在三处语病一是关联词位置不当第一个分句主语是“创作者” 第二个分句主语是“老百姓” 主语不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故可将“创作者”置于关联词“如果”后二是“从作品中产生共鸣”搭配不当可改为“从作品中找到共鸣” 三是不合逻辑后两个分句均为“创作者认真学习我们祖先留下的音乐语言”的结果不应使用表递进关系的连词“甚至” 应改为表结果的连词“从而”【答案】(3)①因为没有和自己民族的音乐语言相结合, ②借鉴外国的先进技巧【解析】(3)①处根据前文“为什么有的外来音乐和老百姓格格不入”可知该处应填写上述现象的原因从“外来音乐需要民族化才能得到国人的青睐”“每个民族的音乐语言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可推断原因即外来音乐没有“民族化” 再结合后文“正如外来乐器本身是工具与某一民族地区的音乐语言结合后久而久之就会成为这一民族热爱的乐器”可知“民族化”的方式就是“外来音乐”与“民族音乐语言”结合据此可填写“因为没有和自己民族的音乐语言结合”之类的句子②处根据前文“外国近代音乐有不容忽视的先进技巧我们不应无视甚至排斥”可知发展民族音乐需在“以中华民族文化背景为基础”的前提下并“将外来形式民族化” 需要借鉴“外来形式”“先进技巧” 据此可填写“借鉴外国的先进技巧”之类的句子10.(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10.(2)下列各项中和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10.(3)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A. 孤芳自赏鸡零狗碎喜怒哀乐超尘脱俗B. 孤芳自赏乱七八糟嬉笑怒骂出类拔萃C. 顾影自怜乱七八糟喜怒哀乐出类拔萃D. 顾影自怜鸡零狗碎嬉笑怒骂超尘脱俗【答案】A【解析】(1)“孤芳自赏”侧重自命清高、自我欣赏“顾影自怜”侧重孤独失意、自我怜惜根据“终日高飘于俗世之上与世界隔绝开来不合群也不合流”可知语境强调清高故选“孤芳自赏”“鸡零狗碎”强调琐碎、庸俗“乱七八糟”强调混乱不堪前者更切合“闲事”的语境故选“鸡零狗碎”“喜怒哀乐”侧重指各种情感“嬉笑怒骂”侧重指嘲笑、斥骂等各种行为前者更切合“俗世烟火”的语境故选“喜怒哀乐”“超尘脱俗”强调高雅而不同凡俗“出类拔萃”强调优秀而超出众人语境是形容“人和事” 故选“超尘脱俗”故选A【答案】B【解析】(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烟火气”代指“俗世生活的气息” “铜臭”代指“金钱的气息”A项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飞流”比作“银河” “三千尺”是数字上的夸张B项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龙城飞将”代指“杰出的将领”C项使用了比拟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 “花落去”对“燕归来” 用年年春天燕归来的现象比拟花开到花落冬去春来日出日落的自然现象D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湖”比作“西子”故选B【答案】(3)①则是书的精髓, ②但再多也不能超过七分【解析】(3)第一空由前文“烟火气是书的基本”可知俗世生活的气息是书的根本可以让读书的人产生共鸣高于俗世生活的气息的应是书的精髓所以第一空可填写与“则是书的精髓”等类似的内容第二空横线后句提到“一个人身上那些高飘在上的非烟火气也多少得有点再少也不能少于三分” 非烟火气再少也不能少于三分横线前句提到“一个人身上的烟火气总归得多一点” 横线处应填关于“烟火气有多少”的内容对照“再少也不能少于三分”可知横线处可填写与“但再多也不能超过七分”等类似的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测试卷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人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检测(一)(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吝啬.(sè)自诩.(yǚ)糟粕.(pò)残羹冷炙.(zhì)B.蹩.进(bié)赋予.(yǔ)讣.告(bù)休戚.相关(qì)C.推衍.(yǎn)粗糙.(cāo)要挟.(xiá)冠冕.堂皇(miǎn)D.教诲.(huì)幼稚.(zhì)一刹.那(chà)半身不遂.(suí)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枯燥称颂稍纵即失咄咄逼人B.惋惜崛起归根结底唉声叹气C.踉跄找碴坐收鱼利秘而不宣D.嬉笑犀利世外桃源惹事生非3.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只有烟灯和烟枪……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国家文化中的精华)。

B.尼采就自诩..(自己认为)是太阳。

C.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互相勉励)。

D.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流血满地)呢?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污染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混蛋。

B.春节快到了,李书记到学校看望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并且说:“辛苦了!老师们。

”C.“这次矿难事故的发生到底是因为矿工操作失误?还是因为安全管理出现纰漏?”他吼道。

D.这孩子看上去有十五、六岁的样子,本应该读书的他却早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美军此次大规模清剿,不仅扫荡了阿富汗南部地区的恐怖分子,还能牵制巴基斯坦境内部分塔利班武装,可谓一箭双雕....。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检测(A卷)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检测(A卷)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检测(A卷)第一卷选择题(36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鱼凫. (fú)崔嵬.(guǐ)钿.头(diàn)消溽. (rù)B、猿猱. (náo)巉.岩(chán)飞湍.(tuān)台隍.(huáng)C、休衿(qìn)喧豗.(zhuó)渚.清(zhǔ)贾.人(gǔ)D、怫.然(fó) 霓.裳(ní)咨.嗟(zī) 嘲哳.(zhā)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茫然石峦红绡漂沦B、石栈幅射寥廓帷幕C、恬然幽咽锦城慎密D、沾污绝壁憔悴思辨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认为中国的茶只是下里巴人....用来解渴的东西,档次远不如进口的洋饮料。

B、这座度假村建在山的最高处,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海,远远望去,的确给人以高屋..建瓴..之感。

C、对街头书摊上摆的那些封面花绿绿、内容低级庸俗的书刊,稍有欣赏水平的读者都会嗤之以鼻....。

D、当我们将一个民主与法制的社会完善成型后,腐败还会出现,但肯定有轻重之别,腐败者的数量将由多如牛毛变为凤毛麟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济效益差一直困扰着这个国有特大型企业,三年来谁也提不出使企业走出困境的灵丹妙药。

B、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27个国家数百位科学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给予很高的评价。

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惟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D、中国足协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制止球迷揭发少数裁判的黑哨假哨现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12分,每小题3分)①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高中语文苏教版语文必修4第三专题测试卷

高中语文苏教版语文必修4第三专题测试卷

第三专题测试卷___________总分150分时间100分钟成绩评定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l. 下列加点词语中,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A.天梯石栈.(jiàn) 群山万壑.(hè) 峥嵘崔嵬.(wéi) 悚.(sǒng)然而听B.磨牙吮.(shǔn)血渚.(zhǔ)清沙白槛.(1án)菊愁烟星月皎.(jiǎo)洁C.逸兴遄.(duān)飞天高地迥.(jiǒng) 命运多舛.(chuǎn) 丰草绿缛.(rù)D.东隅.(yú)已逝投笔从戎.(róng) 砭.(biān)人肌骨黟.(yī)然黑者2.下面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A.抚膺长叹沧海月明丝竹管弦渔舟唱晚B.幽愁暗恨门前冷落沦落天涯良晨美景C.凋栏玉砌暮霭沉沉酒醒今宵萍水相逢D.物华天宝盛友如云钟鸣鼎食转徙江湖3.下列各句在诵读时,节奏停顿正确的一句是()A.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4.指出下列加点字古今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于是写作;今,表原因的连词)曲终收拨当.心画(古,在……中心;今,提醒小心)B.整顿..嫁作商人妇(古,年龄大;今,暂时)..衣裳起敛容(古,整治;今,治理)老大C.暮去朝来颜色..故(古,容貌,脸色;今,色彩) 如听仙乐耳暂.明(古,突然;今,暂时)D. 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以前,刚才;今,向前方) 低眉信.手续续弹(古,随便;今,书信)5. 填到下面一段话中第①~⑥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组是()宋代的朱熹把阅读教学的序列归结为12个字①即“自博而约②自易而难,自远而近③《朱子学得》卷上第4页④意思是说:先让学生大量地读⑤先读比较浅显易懂的,再读高深难懂的;先读内容与学生比较接近的,再读与学生距离较远的。

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检测题总分(150分)第I卷选择题(36分,每题3分)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譬.如(bì)羹.汤(gēng)徘徊.(huí)承载.(zài)B.背鳍.(qí)玄.虚(xuán)刹.那(shà)专横.(hâng)C.阻.碍(zǔ)广袤.(mào)蹩.脚(biã)模.糊(muó)D.媒介.(jiâ)雏.形(chú)乙烯.(xī)萝卜.(bo)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丰盈频繁嘻戏冠冕堂皇B.相像想象消受归根结底C.吝啬贴近提炼稍纵即失D.躁动急燥检索咄咄逼人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如果孩子不断生长、发育,他就开始有能力事物的本来面目。

②人类的语言生活已经达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神话了。

③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

④只要输入汉语拼音,以语词和词组等为单位,计算机就能自动成为汉字输出,不用任何字形编码。

A.接受境界消受转变B.辨别世界消磨变换C.接受境界消磨变换D.辨别世界消受转变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对这次活动,同学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主张改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B.秋雨湿透了衣衫,她双臂紧紧抱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她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C.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处心积虑....地努力奋斗,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5.选择一组短语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使语意衔接连贯()这位老先生头发斑白,衣着朴素,,,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A.风趣的谈吐渊博的知识B.谈吐学问风趣渊博C.谈吐风趣学问渊博D.谈吐风趣渊博的学问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运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四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四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1.(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1.(3)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贤人……”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顶礼膜拜相去天渊混为一谈毋庸置疑B. 五体投地相去天渊混为一谈不容置疑C. 五体投地咫尺天涯一概而论毋庸置疑D. 顶礼膜拜咫尺天涯一概而论不容置疑【答案】A【解析】【答案】B【解析】【答案】C【解析】2.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 其志与众异B.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C. 辟左右与之步于庭D. 又不能治生商贾【答案】A【解析】B项,长大:古义指长得高大,今义为生长壮大。

C项,左右:古义指随从,今义为左面和右面。

D项,商贾:古义为做生意,今义指商人。

故选A。

3.依次填入括号内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不培养坚强的性格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懂得很多好的道理,()未必真有用处,()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是经不起日晒雨淋的。

A. 如果那么无论都由于B. 如果那么即使也因为C. 因为所以无论都因为D. 因为所以即使也由于【答案】B【解析】根据“不培养”和“懂得很多道理”“未必有真用处”可以看出,是让步假设关系,第一外填“如果”,后两处填“那么,即使……也”。

末句的内容是对上句的解释,所以填因为。

故选B。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 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苏教版必修四专题三测试20XX/20XX/16班级姓名学号一·夯实基础1·按原文填空。

(1),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2),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3)别有幽愁暗恨生,。

,铁骑突出刀枪鸣。

(4)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5)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7)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8)庄生晓梦迷蝴蝶,。

,蓝田日暖玉生烟。

(9)寻寻觅觅,,。

(10),。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此第一境也。

“。

”此第二境也。

“。

”此第三境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B、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他与杨炯、卢照邻、王维被人称为初唐四杰。

C、柳永,(?-约120XX3), 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 后改名永, 字耆卿, 排行第七, 世称柳七、柳屯田.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 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了很多慢词,铺叙刻画, 情景交融, 语言通俗, 音律谐婉, 在当时流传很广,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D、李清照(120XX4-约1151),宋代女词人。

字漱玉,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写闺怨、离愁词风侧重于清新明丽;南渡后抒浓愁、哀情,词风哀婉凄凉。

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句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B·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此时无声胜有声.......啊!读下面的诗,完成5—6题。

[99年高考全国卷]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6.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

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

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理解与鉴赏(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7·解释划线词语初歇绪那堪纵8·在词中作者主要选用了哪些意象,请选出两个意象来分析它们的特点?9·“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用什么写法写出什么情状?这种写法所创设的艺术境界可用《琵琶行》中的哪句诗来概括?10·清人刘熙载《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手法。

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点明的情感。

请你在《雨霖铃》一词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与效果。

(二)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病,潦倒新停浊酒杯。

11·有人认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无边”“不尽”有些多余,请你结合诗歌的意境,谈谈你的看法。

12·诗的后半部分重在抒情。

前人曾评论第三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请说说你对这一联诗句含义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

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盖夫秋之为状.也状:情状。

B.烟霏.云敛霏:很盛的样子。

C.丰草绿缛.而争茂缛:繁茂。

D.物既老而悲伤悲伤..:伤心。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悚然而听之.②乃其一气之.余烈B.①此秋声也.②故其为声也.C.①其.色惨淡②其.气栗冽D.①常以肃杀而为.心②夷则为.七月之律15.请找出作者对秋声直接评价的语句。

○1○216.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17.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秋状”的?请选择其一进行描绘。

18.作者为何要极力渲染秋的萧条呢?(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

(8分)秋思(张籍)秋夜曲(张仲素)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丁丁漏①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漏:计时用的漏壸。

19·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诗写了生活中的哪个“寻常”细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分)20·两首七言绝句均以秋天为背景,以思念为内容,试比较两诗不同之处。

(6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21·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22·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就你有体会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9题。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阙《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记忆的源头,也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

已经很难确认《诗经》诞生的确切年代了,至于究竟是哪一个不平凡的喉咙,最先吟出中国诗歌第一行嘹亮的音符,更是无从查考。

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绽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②与诗人共同生存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

诗,使灰黯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的不可能最终成为可能。

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

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

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伸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尘烟里隐退,而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维王勃王昌龄了吗?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匆忙了一点。

惟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

一首诗若成为绝唱,是不能省略这一手续的。

于是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的共同结果,而读诗,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距离的。

③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

所以,《诗经》里的蒹葭、白露的痕迹依稀可辨;骆宾王的“西陆蝉声”,依然如丝如缕;陈子昂的幽州台,温庭筠的五丈原,慷慨悲凉之气未改;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将同一个凉州,锁定在心灵的地图上。

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

我们要感谢酿酒师,同时更应对时间产生由衷的敬意。

④在隔过了久远的时间之后,我们再去读它们,已不再是普通的阅读,这些诗的年龄与生命力,使我们升起由衷的敬畏感。

如同啜饮一樽古酒,每一滴不曾挥发的汁液,都是与时间抗争的结果,令我们不能不感到激动,不能不肃然起敬。

这种“先入为主”的敬意,在阅读同代人的诗作时,是不常有的。

⑤其实,既然诗是诗人灵智的闪光留下的痕迹,那么,构思的机巧,应当只有一次效用。

就像对一部悬念小说的欣赏,应当是“一次性”的,谜底揭开之后,再去重读,恐怕就会失去初读的那份奇妙感受。

按说,诗也一样。

名诗佳句,诵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加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理应不再有任何新鲜的刺激了吧,这似乎应是旧诗的劣势、新诗的优势,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

比如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比如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比如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比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些诗中的名句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

于是,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当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一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诗歌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

读诗,赋予我们的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同时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

地老天荒,美人迟暮,只有诗,常读常新。

诗不会老,就更不会死。

在诗歌的低潮时期,我从未对诗失去信念,原因也正在这里。

23.(1)第1段中的“生出铜绿”比喻。

(2)作者说当代诗歌“离我们这般遥远”,是因为。

24.如何理解“暗黄的纸页见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这句话?25.依据文章内容解释下列加点词。

(1)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

(2)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

26.在第5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每次品读名诗,“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27.请结合全文,谈谈“在诗歌的低潮时期”,作者“从未对诗失去信念”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