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与化学化工的关系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在化学学习与科研中的指导意义(个人作业)

自然辩证法在化学学习与科研中的指导意义(个人作业)

自然辩证法在化学学习与科研中的指导意义【摘要】:本文在讨论自然辩证法与化学学科的联系时对自然辩证法和化学哲学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介绍,之后根据化学与自然辩证法的的相互联系介绍了化学自然辩证法,结合科学实例和科学发现,讨论了化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指出了辩证法原理在化学中的应用以及对化学研究的指导意义,以求使化学的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走向理性化,进而提高人类能动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化学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化学哲学、自然辩证法、科研学习、指导应用一、引言通过大学期间和这学期《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的学习,使我对自然辩证法这门课又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而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规律又发展了自认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以及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辩证法。

因此我们认识到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化学和一些其他科学一样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不仅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和世界观,又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认的方法论。

因此研究物质的化学学科和哲学物质范畴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将自然辩证法应用于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中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自然辩证法与化学1. 自然辩证法(1)概念和来源。

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具有规律性并可以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程表现出来。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一般的规律,是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作的出哲学概括。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领域的自然辩证法,它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的渊源。

从历史上看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科学发现是密不可分的,从康德于1755年和拉普拉斯于1796年提出星云说,试图揭示天体演化的历史开始,到19世纪能量转化、细胞学说和进化论,这被恩格斯称之为自然科学中彻底动摇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三大发现。

自然辩证法论文---然辩证法在化学工艺专业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论文---然辩证法在化学工艺专业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在化学工艺专业中的应用摘要:运用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理论,阐述了化学工艺的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分析了绿色设计方法在化学工艺中的应用以及创新精神在化学工艺专业中的体现。

化学工艺与自然辩证法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化学工艺专业的研究生应该专心学习自然辨证法科学理论,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设计理想的工艺路线。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化学工艺;绿色设计方法;创新自然辨证法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以整体的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整体的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并探求其本质和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体系。

它不仅限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范围,它是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1]。

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理论应用于其他理论学科,指引该学科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也成为一种必然。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工艺,即化工技术或化学生产技术,指将原料物主要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包括实现这一转变的工艺路线设计、设备的组装、投入生产等措施。

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形态、结构、属性、变化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绝对和相对、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2]。

因此,研究物质的化学科学和哲学物质范畴之间存在必然内在的联系,将自然辩证法运用于化学工艺专业研究中不仅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有深远意义。

1 化学工艺的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1.1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科学实践水平和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能得到的解决矛盾。

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3]。

化学工艺是基于化学理论科学发展而来的一门化学应用科学,旨在解决化学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矛盾,是一种科学实践和化学科学的升华。

它具备化学的事实基础、理论背景、问题指向、求解目标、求解范围等基本要素,具有时代性、探索性、混沌性、可解决性、待解决性、可变异性等特征,它是一种广为人知的科学问题。

煤化工的发展与自然辩证法关系

煤化工的发展与自然辩证法关系

煤化工的发展与自然辩证法关系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Chemical Industry andNatural Dialectics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任课教师:所在院系:所学专业:南京理工大学中国·南京2015年12月[摘要]结合当今煤化工的发展及现状,深入分析了煤化工的发展与自然辩证法的内在关系,提出了自然辩证法是煤化工发展实践的逻辑支撑和哲学基础。

说明煤化工的发展可以依靠自然辩证法为指导,并积极运用到煤化工发展的实践中去。

自然辩证法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煤化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化工;自然界;自然辩证法Abstract: Comb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oal chemical industry, deeply analysi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 of co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dialectics of natural, raised the dialectics of nature is the logic support and philosophical basis of developing coal chemical industry. Illustrate that the dialectics of natural can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chemical industry,and active applying to the practice of coal chem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Dialectics of natural can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of people and nature,achieve the harmonious unity of economic,resources,environment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al chemical technology.Keywords: coal chemical industry;natural;dialectics of nature本世纪以来,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和国内对于以石油为原料的下游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煤化工被国内业界逐渐认识,煤加氢液化、MTO 甲醇制烯烃、合成气制乙二醇、MTG 甲醇制汽油、MTP 甲醇制丙烯等煤化工逐渐兴起,并开始工业化。

化学发展史与自然辩证法

化学发展史与自然辩证法

化学发展史与自然辩证法化学发展史与自然辩证法是紧密相连的。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探索物质组成、变化、性质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辩证法的思想不断深入化学研究,推动了化学科学的进步。

化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物质的四元素理论,认为一切物质均由土、水、火、气四种元素组成。

这种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影响了化学的发展。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化学学者们的实验观察逐渐打破了四元素理论的束缚。

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在古希腊时期也有发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一个相互矛盾、相互转化的过程。

这一思想在化学研究中也得到了体现。

在化学实验中,物质的变化往往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例如,许多元素在与氧气反应时会生成氧化物,而不同的元素与氧气反应形成的氧化物性质也不同。

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正是自然辩证法中矛盾的表现。

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化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16世纪的魏尔纳提出了一种新的化学理论,即烧炼学说。

他认为物质是由许多小颗粒组成的,这些颗粒在化学反应中保持不变。

这种观点打破了四元素理论,为化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烧炼学说也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

例如,当物质在化学反应时质量的改变如何解释,烧炼学说无法给出满意的答案。

在18世纪,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反应中,原有物质的质量总是等于生成物质的质量。

这一定律进一步强调了物质的相互转化,与自然辩证法的思想相吻合。

同时,拉瓦锡还提出了化学计量定律,即不同元素的化学反应质量比例是确定的。

这一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组成关系,为化学化学探索的进一步开拓提供了重要线索。

19世纪是化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认为所有物质由不可再分割的粒子构成,即原子。

这一学说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同时,自然辩证法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新的发展。

辩证法思维对化学学科学习的价值

辩证法思维对化学学科学习的价值

辩证法思维对化学学科学习的价值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系统观、辨证观和科学观组成了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化学作为一个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遵循这些原理方法,因此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对顺利进行化学专业及下属二级学科的研究生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学习的思想教育价值是指研究生在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过程中对个体的思想意识、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的培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具体表现为,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哲学修养,进而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有助于求真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培养。

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哲学修养,使其思辨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辩证法被看作关于一切运动的各个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

这就是说,辩证法的规律无论对自然界中和人类历史中的运动,或者对思维的运动,都必定是同样适用的”。

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加强研究生求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求真是科学的本质,科学实践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的活动,它以揭示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和认识事物的本质为目标。

“求真”是指在科学中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一是充分利用科技史资源,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

科技史也是一部人物的创新历史,科学家们在独特的领域独立思考,为了科学成果付出了巨大的艰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这对后人都是一种激励和感召,二是凸现自然科学的批判性,培养研究生的怀疑精神。

怀疑精神是科学创新的一个必备条件,只有在立足于事实和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质疑,只有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审视现有的科学成果,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推动科技的创新;三是加强科学技术方法教学,给研究生技术创新的工具。

自然辩证法本身就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论,是立足于科学发展事实上的抽象概括和总结,所以,它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使研究生的求真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自然辩证法在化学研究方法或技术研究方法中意义

自然辩证法在化学研究方法或技术研究方法中意义

自然辩证法在化学研究方法或技术研究方法中意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形态、结构、属性、变化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绝对和相对、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因此,研究物质的化学科学和哲学物质范畴之间存在必然内在的联系,将自然辩证法运用于化学学习研究方法之中不仅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有深远意义。

(1)化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

化学是研究世界的某一个方面,显然所揭示的化学规律只用于一定特殊的学科范围,但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上也有重大意义;而自然辩证法则是在概括包含化学在内的具体科学的成果、特殊规律的基础上所揭示的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化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自然辩证法在化学研究方法中的应用以物质为研究对象的化学领域,可以说无时无处不与自然辩证法有关,反之,自然辩证法也渗透于化学领域的方方面面,这样便形成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化学哲学。

如果我们能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化学中的问题必将对化学的学习研究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1)化学本体论--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①物质的组成。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基础科学。

这是由它所研究的对象物质所决定了的,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化学与整个世界及其规律总的看法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因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承认与否它都是存在着的,正如列宁所说:“唯物论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质存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

”只有首先承认物质的存在,才是研究化学问题的唯一正确的出发点。

应该说我们目前的技术已经到了只要是物质,我们的化学检验技术就能确认任意一种物质的元素组成,也就是说,在化学家看来,不管是什么,只要是看得到摸得着的物质,都逃不脱100多种元素的范围,逃不出三种基本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从自然辩证法看化工企业爆炸事故

从自然辩证法看化工企业爆炸事故

从自然辩证法看化工企业爆炸事故刘秋培摘要:近年来,化工企业爆炸事件不断,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恶劣影响。

从自然辩证法的视角出发,是正确分析、有效解看待这一问题的科学方法。

本文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深入分析了化工企业爆炸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化工企业,爆炸据报道,2015年4月21日,南京六合化工园某企业出现生产事故,时隔一年再度发生爆炸,造成一人轻伤和环境污染,吸引了社会的目光。

这已经不是该厂区第一次发生类似事故,更不是化工企业第一次发生此类事故,安全生产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跳出化工生产的产业利益范围,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使用科学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分析这一事件,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一、自然辩证法与化学、化工(一)自然辩证法与化学、化工的相互关系自然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界是辨证发展的,科学技术总是通过反映自然界的辨证发展规律而不断发展的。

自然辩证法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规律,对自然科学和技术进行哲学概括。

化学,可以认为是一门研究物质分子及其质变规律的科学。

自然辩证法对化学自然具有普遍的一般性的指导意义,化学则是自然辩证法在研究物质分子及其质变规律这一领域的具体体现。

早在十九世纪,德国化学家肖莱马就曾说过,‚化学的发展是按辩证法的规律进行的‛。

不管是古代朴素化学观、燃素化学学说还是近现代化学理论,无不充分体现出这一点。

这里的化工,是指化学工业、化学工艺、化学工程。

广义来说,是指人们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或结构,或合成新物质以满足生产生活需求的技术或产业,是化学进入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

因此,不管是辨证法问题还是辨证思维问题上,自然辩证法对于化工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一种规律。

(二)自然辩证法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应用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同自然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连。

自然辩证法关于化学、化工方面的论述很多,特别体现在化学研究和生产中的自然观和辨证法问题,比如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就是自然辩证法从量变到质变规律的最好体现。

自然辩证法在化学领域的的应用研究

自然辩证法在化学领域的的应用研究

自然辩证法在化学领域的的应用研究摘要: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领域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部”,而对这个“结合部”的研究又是紧紧地围绕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进行的。

今日化学正积极向一些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等学科渗透,使化学的作用日益显著。

本文首先介绍了自然辨证法的学科性质然后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的发展,化学在创造物质生活方面的贡献、化学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关键字:自然能辩证法科学化学人类社会环境发展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事实上,自然辩证法作为联系辩证唯物主义与自然科学的桥梁,它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它又反映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交叉。

所以自然辩证法带有交叉学科的性质,也就是说,它是一门跨学科研究的综合性范围很广的学科,可以称之为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

也正由于自然辩证法涉及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技术学科等许多学科领域,因而开展这项研究工作,需要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等多重知识结构,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科学技术工作者合作联盟,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而化学既是关于自然的科学,又是关于人的科学。

在当代科学的发展中,它们正在走向统一。

它的各个研究领域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已成为一门满足社会需要的中心科学,创造着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化学对人类创造物质生活的贡献1.化学也为粮食储藏和食品加工提供丰富多样的保护剂、防腐剂、呈味剂、助味剂、着色剂以及各种补增营养的添加剂。

天然有机物化学、味道化学、食品化学等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采用化学手段增产粮食,提供化学营养品。

2.现代化学对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和扩展消费生活方式提供着各种各样的新材料。

自然辩证法与化学

自然辩证法与化学

自然辩证法与化学自然辩证法与化学的交叉研究:揭示相互作用与统一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和统一。

它提供了一种哲学框架,解释了物质、能量和信息在宇宙中的流动,以及这些要素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元素、化合物和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

在某种程度上,自然辩证法提供了化学研究的哲学背景和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强调物质世界的客观性、规律性和系统性。

在化学领域,这一观点体现在对物质的分类、结构与性质的研究,以及对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反应机理的探索。

这些研究都是基于对物质客观存在的认识,以及对物质运动规律的探索。

同时,自然辩证法也强调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观点在化学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如环境化学、生物化学和农业化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都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紧密联系。

化学反应论是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它揭示了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

这一理论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有相应的体现,即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事物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

自然辩证法中的这些观点为化学反应论提供了哲学支持,同时也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自然辩证法与化学的结合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还反映在实践领域。

以绿色化学为例,它强调的是在化学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一理念体现了自然辩证法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自然辩证法在化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总的来说,自然辩证法与化学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

自然辩证法为化学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也为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素材。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然辩证法与化学的交叉研究将进一步深化,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奥秘。

数学与自然辩证法数学与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它探讨自然、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与石油化工安全的关联

自然辩证法与石油化工安全的关联

自然辩证法与石油化工安全的关联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矛盾和变化规律,以及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石油化工作为一种高风险行业,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自然辩证法与石油化工安全之间的关联,并分析如何应用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来提高石油化工的安全性。

1. 矛盾与安全自然辩证法强调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

石油化工作为一种高风险行业,安全和风险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安全问题的存在表明了石油化工领域内的矛盾。

通过矛盾的存在,我们可以认识到石油化工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并积极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

2. 变化与安全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技术更新、生产方式的优化等都会影响石油化工的安全性。

因此,我们需要时刻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时进行安全措施的更新和改进。

3. 普遍联系与安全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石油化工安全问题也不是独立于其他因素的,环境、人为操作、设备状态等都与石油化工安全息息相关。

在安全管理中,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安全与其他因素的联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提高石油化工的安全性。

4. 相互影响与安全自然辩证法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石油化工的安全与许多方面有关,如人员素质、管理方式、技术水平等。

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不合理,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我们需要在安全管理中注重各方面的相互影响,通过综合考虑来提升石油化工安全。

通过将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应用于石油化工安全管理中,我们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认识到石油化工安全问题的复杂性。

只有充分认识到石油化工安全问题的矛盾、变化、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我们才能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降低事故风险,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环境的整体安全。

总之,自然辩证法与石油化工安全有着密切的关联。

通过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处理石油化工安全问题。

石油化工行业应该在安全管理中注重矛盾的解决、变化的应对、普遍联系的考虑和相互影响的分析,进一步提高石油化工的安全性水平,确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辩证法与绿色化工

自然辩证法与绿色化工

自然辩证法与绿色化工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旨在探索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内在联系和矛盾,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境问题的突出,绿色化工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逐渐被重视。

本文将探讨自然辩证法与绿色化工之间的关系,并介绍绿色化工的特点与应用。

自然辩证法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即自然界中的各个事物和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

根据这一观点,绿色化工追求以可持续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环境友好型的工业生产模式。

在绿色化工的实践中,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指导着人们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化工有几个基本特点。

首先,绿色化工倡导使用绿色原料。

绿色原料指的是可再生资源或者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非可再生资源。

例如,使用植物提取物作为替代传统化学品的原料,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绿色化工鼓励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清洁生产技术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排放。

通过改良工艺、使用环保设备等手段,可以使化工生产更加环保可持续。

此外,绿色化工注重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减少浪费和污染。

最后,绿色化工鼓励使用可降解的产品,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自然辩证法和绿色化工在实践中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自然辩证法要求我们将自然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而绿色化工正是基于这一观点,致力于将化学工业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其次,自然辩证法侧重于解决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

而绿色化工旨在利用科技手段和创新思维解决传统化工带来的环境问题,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而这正是对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统一。

绿色化工在实际应用中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比如,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绿色化工的核心任务之一。

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有限能源资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

此外,绿色化工还可以应用于废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等方面,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化工-自然辩证法考点总结7页

化工-自然辩证法考点总结7页

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1、新兴科学的哺育;2、机械的广泛使用;3、新哲学体系的提炼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主要观点:①物质观: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最小的粒子——原子,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力的作用下,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也具有原子的基本性质。

这种原子论的物质观是经典力学世界图景的理论基础。

②时空观:“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

“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③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固有性质,并以惯性运动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

④因果观:认为可以把经典力学的因果关系推而广之,用力学模型和规律描述所有运动形式和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⑤相互作用观:认为物质粒子之间或由它们构成的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引力相互作用在空间中以直接的瞬时超距的形式传递,并支配着各种天体的运行。

⑥人类统治自然:自然被当作奴隶来统治和压迫;类企图代替上帝的地位,充当宇宙的统治者和创造者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特点①唯物主义:世界是物质的从自然本身来理解自然拒斥目的因②形而上学:恩格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了它们的相互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的产生和消失;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③机械论:浅薄的机械论:把万物都看成机器(拉美特利)深层的机械论:一切现象都可以用力来解释(牛顿)④决定论: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原因⑤还原论:牛顿:“在自然科学里,应该像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方法,然后才用综合方法。

用这样的分析方法,我们就可以从复合物论证到它们的成分,从运动到产生运动的力,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论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

自然辩证法论文有关自然辩证法的论文:自然辩证法在化学学习、研究、教学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论文有关自然辩证法的论文:自然辩证法在化学学习、研究、教学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论文有关自然辩证法的论文:自然辩证法在化学学习、研究、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从化学与自然辩证法的联结处入手,结合实例,全面分析了化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指出了辩证法原理在化学中的应用,使化学的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走向理性化,从而使人能动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不断地促进化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化学自然辩证法化学哲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形态、结构、属性、变化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绝对和相对、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因此,研究物质的化学科学和哲学物质范畴之间存在必然内在的联系,将自然辩证法运用于化学学习研究教学之中不仅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有深远意义。

从这点来说,学习自然辩证法不仅是全面提高学生化学素质的需要,而且是每一位化学教育者乃至化学工作者必不可少的职责。

1自然辩证法(1)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结合时代的任务,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的研究领域。

(2)研究内容。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自然界的辩证法,即自然观;自然科学认识的辩证法,即认识论;自然科学发展的辩证法,即科学观。

其中,自然观部分集中论述了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基本范畴、基本规律和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

认识论部分则主要探讨了自然科学认识的来源、发展过程和检验标准,并论述了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假说、演绎、归纳等方面的问题。

在科学观部分主要论述了自然科学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它的体系结构和发展的规律性问题。

自然辨证法在化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自然辨证法在化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浅析自然辩证法在化学实验科学中的应用化工翟云鸽1043113252一、问题的提出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形成是中学化学新课程目标之一。

学科观念是对该门学科的总观性,综合性的认识和体验,有别于具体的学科知识而处于其上位,具有概括性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是行为的先导。

化学教育和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怎样的化学基本观念,才是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从处于高层次的哲学角度来考察,除了建构元素观、微粒观、化学反应与能量观、化学分类观、质能守恒观和化学价值观等基本观念之外。

还可以通过自然辩证法中具有发展性的两个重要内容——自然观和方法论得到若干指导与启示。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统一的理论。

由于以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方法论便无可厚非地奠定了自然辩证法的两大基石[1]。

从自然辩证法的视角出发,基于生态自然观和科学认识的方法论。

二、基于生态自然观的生态化学观及其形成2.1从自然辩证法的生态自然观看生态化学观生态自然观是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在自然观方面的新发展,其基本思想是强调生态系统的生命性、整体性、自组织的开放性、动态平衡性。

生态自然观认为人类是生态系统这个生命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需要尊重其他生命,并自觉维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与稳定,与自然一同协调地进化和发展。

基于生态自然现形成的生态化学观,就是用生态理念来看待化学及其发展,强调化学系统的整体、开放和平衡,尤其在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实效。

更要从原子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注重与社会、自然的协调,以此体现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原则。

学生基本的生态化学观可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对待化学学科本身时.既能透过表象领会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深远意义,形成绿色化学实验观,并能进行绿色化学实验,又能从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远瞻并践行化学学科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与化学化工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与化学化工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与化学化工的关系当代科技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科学的整体化发展趋势。

科学的整体化发展既表现在各个学科领域内部各分支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综合及相互影响,同时也表现在不同门类的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这种整体性更深层次的发展体现为不同学科领域的彼此静透和相互融合,要求我们从整体把握科学的内在统一性。

正确认识不同学科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了现代科学技术范围的不断扩大。

其基础部门扩展为八个,同时,着力加强对辩证法和方法论的研究,借以不断提高科研效率。

化学从属于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作为八大基础部门之一,和辩证唯物主义紧密联系的桥梁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人类化学史上的最高理论概括,对化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起着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因此,在化学课程中必须加强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应用。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形态、结构、属性、变化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绝对和相对、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因此,研究物质的化学科学和哲学物质范畴之间存在必然内在的联系,将自然辩证法运用于化学学习研究教学之中不仅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有深远意义。

从这点来说,学习自然辩证法不仅是全面提高学生化学素质的需要,而且是每一位化学教育者乃至化学工作者必不可少的职责。

一、自然辨证法(1)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结合时代的任务,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的研究领域。

(2)研究内容。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自然界的辩证法,即自然观;自然科学认识的辩证法,即认识论;自然科学发展的辩证法,即科学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论文(浅谈辩证法在有机化学中地体现)

自然辩证法概论论文(浅谈辩证法在有机化学中地体现)

浅谈辩证法在有机化学中的表现摘要:辩证法是指导我们认知和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由一系列规律和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在当代,辩证法广泛地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对于有机化学的科学研究也必然离不开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指导,在有机化学中也处处渗透着辩证法。

关键词:辩证法,有机化学,应用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辨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

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的,它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其变化规律、制备方法与应用、别离分析、结构鉴定、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和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接触和使用有机化合物。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已经发现并制备出大量新的有机化合物,积累了浩如烟海的有机化学知识。

然而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学科与自然辨证法等哲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有机化学的开展历程中,各种流派的哲学思想互相撞击,对有机化学的研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运动的。

而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与合成等,着眼点在于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因此,在有机化学中也处处渗透着辩证法。

1. 物质之间的联系性在有机化学中的表现联系的观点揭示了物质间关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组合。

自然辩证法认为,各种事物的变化、开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

众所周知,每一学科都不是孤立的。

比如,化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以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交融,就产生了诸如生物化学、材料化学、化学计量学、超导化学、量子化学、能源化学、环境化学、绿色化学、化学与社会等许多交叉领域。

化学中的自然辩证法

化学中的自然辩证法

化学中的自然辩证法摘要:本文从化学与自然辩证法的联结处入手,结合实例,全面分析了化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指出了辩证法原理在化学中的应用,使化学的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走向理性化,从而使人能动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不断地促进化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化学自然辩证法化学哲学辩证法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 它来源于客观世界又对客观物质的发生发展起着指导作用.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 时时处处无不体现辩证法原理. 为了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 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把化学与辩证法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化学世界是物质的世界1、世界是物质的。

①物质的组成。

因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承认与否它都是存在着的,只有首先承认物质的存在,才是研究化学问题的唯一正确的出发点。

应该说我们目前的技术已经到了只要是物质,我们的化学检验技术就能确认任意一种物质的元素组成,都逃不出三种基本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在任何一种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无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理论依据就是这一定律。

在化工原理课程中,其所有计算都基于“三种衡算”——质量衡算、能量衡算、动量衡算,这三种衡算的理论基础就是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②物质的结构。

关于结构,我们目前能够明确的是主要是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三方面。

原子结构是所有结构的基础。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原子结构相当于混凝土,分子结构相当于预制件,晶体结构就相当于建筑物,宏观物质相当于一座大型城市。

不同的物质不外乎是元素原子的不同组合,可以这样说,四种微粒,四种作用力,构成了物质世界。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是表象,是果,结构是本质,是因。

化学发展史与自然辩证法

化学发展史与自然辩证法

化学发展史与自然辩证法一、本文概述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与探索。

本文旨在探讨化学发展史的演进轨迹,以及自然辩证法在这一过程中的体现。

通过对化学发展史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通过自然辩证法的视角,我们可以揭示化学发展中的矛盾、对立和统一,进一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特性。

本文将首先概述化学发展的主要阶段,从古代的炼金术和化学萌芽,到近代化学的建立和发展,再到现代化学的繁荣和创新。

然后,本文将重点分析自然辩证法在化学发展中的应用,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这些规律不仅揭示了化学现象的本质,也指导了化学研究的实践。

本文将总结化学发展史对自然辩证法的启示,以及对未来化学研究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以理解化学发展史的演变和内在逻辑,也希望能够启发读者对自然辩证法的思考和应用,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科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二、化学发展史的概述化学发展史是一部揭示自然界物质转化规律的壮丽史诗。

从古代朴素的炼金术,到现代精细的化学科学,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早在公元前几千年,人类就开始了对物质变化的初步探索,如火的发现和使用,陶器的制作等。

这些早期的实践活动,虽然并未形成系统的化学理论,但无疑为后来的化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中世纪,炼金术盛行一时。

尽管炼金术的目标往往带有神秘和迷信色彩,但它对化学实验技术和化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通过炼金术的实践,人们开始意识到物质的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为后来的化学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科学的理性主义开始兴起。

化学逐渐摆脱了炼金术的神秘主义束缚,开始向着实证和理论的方向发展。

17世纪,波义耳等科学家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学的诞生。

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为后来的化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与化学化工的关系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化学化工,关系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

自然辩证法也渗透于化学领域的方方面面,这样便形成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化学哲学。

正文
就自然辩证法这个词的原义来说,它是指客观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就它的广义来说,就被称为自然辩证法的这个科学部门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它不仅研究白然界本身的辩证法,而且研究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研究认识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论。

由于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日益被揭示出来的,所以上述两个方面的研究是密切相联而不可分的。

一、自然辨证法
(1)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结合时代的任务,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的研究领域。

[1]
(2)研究内容。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自然界的辩证法,即自然观;自然科学认识的辩证法,即认识论;自然科学发展的辩证法,即科学观。

其中,自然观部分集中论述了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基本范畴、基本规律和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

认识论部分则主要探讨了自然科学认识的来源、发展过程和检验标准,并论述了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假说、演绎、归纳等方面的问题。

在科学观部分主要论述了自然科学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它的体系结构和发展的规律性问题。

这三个部分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而确立了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框架。

以物质为研究对象的化学领域,可以说无时无处不与自然辩证法有关,反之,自然辩证法也渗透于化学领域的方方面面,这样便形成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化学哲学。

如果我们能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化学中的问题必将对化学的学习研究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化学哲学
(1)化学本体论--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①物质的组成。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基础科学。

这是由它所研究的对象物质所决定了的,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化学与整个世界及其规律总的看法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因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承认与否它都是存在着的,正如列宁所说:“唯物论的基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质存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

”只有首先承认物质的存在,才是研究化学问题的唯一正确的出发点。

应该说我们目前的技术已经到了只要是物质,我们的化学检验技术就能确认任意一种物质的元素组成,也就是说,在化学家看来,不管是什么,只要是看得到摸得着的物质,都逃不脱100多种元素的范围,逃不出三种基本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②物质的结构。

关于结构,我们目前能够明确的是主要是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三方面。

原子结构是所有结构的基础。

我们可以这样
设想:原子结构相当于混凝土,分子结构相当于预制件,晶体结构就相当于建筑物,宏观物质相当于一座大型城市。

不同的物质不外乎是元素原子的不同组合,可以这样说,四种微粒,四种作用力,构成了物质世界。

(2)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绝对性和个性、相对性的关系,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之中包含着普遍性。

许多物质的性质制法等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是表象,是果,结构是本质,是因。

(因果律是构建自然科学大厦的基石。

)我们无法尽知所有物质的性质,但我们可以在每个物种中找到一两个代表物加以研究记忆,找出相似点和递变规律,比如,烷烃中的甲烷,烯烃中的乙烯,酯类中的油脂,等等。

但是这仍然没有接触到本质,最有本源意味的是关于元素周期律的研究。

透彻了解了周期律和周期表,就找到了化学的核心主线。

在周期表中,可以找到元素的“家族”,明白了物质性质千奇百怪的原因以及一般规律。

在每个“家族”中找一两个元素作代表,详细研究它的存在形式、单质、氧化物、氢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以及盐类,对于不同的物质又分别研究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用途等等。

这样,只要详细学习了极少数的物质,依据“相似性”(或者叫“通性”)、“特殊性”和“递变规律”三种方式就可推导出同一“家族”的其它物质的相关知识。

可以说,“相似性”、“特殊性”和“递变规律”是学习研究化学的最基本武器。

(3)物质的变化--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既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又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具体过程可归纳为:矛盾的发生--矛盾的发展--矛盾的完结(转化) 。

化学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物质(内部、外部) 矛盾斗争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矛盾斗争也就趋于统一,这便是化学对立统一规律。

三、自然辩证法在化学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同自然科学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着的。

二十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扩大和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远远超出了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眼界。

列宁看到了这一深刻变革的开端。

综观二十世纪的自然科学,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1905年)和广义相对论(1915年),更新了经典物理学关于物质、运动、空间、时间、质量、能量的概念,从普郎克的量子论(1999年)、波尔的量子化的原子结构理论(1913年)到薛定锷、海森伯的量子力学(1925年、1926年),揭示了崭新的、不同于宏观物理学规律的微观物理学规律;对基本粒子的相互转化和更深结构层次的研究,对各种相互作用统一的研究,显现了物质的深远的无限性和深刻的统一性;宇宙论的研究把演化概念推到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异次(元素和基本粒子的演化);生物学的研究借助于现代物理学和化学,从四十年代开始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这方面研究的不断发展使人类开始真正揭开生命活动和遗传现象的秘密;从电子计算机的制成(1946年)逐步发展到人工智能的探索,为思维科学的研究开辟了新天地。

[2]总之,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和更加深刻的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使辩证法的许多基本观点由于无数确衡的自然科学事实而在实际上为自然科学界所广泛接受。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的哲学篇中涉及化学的论述共有数十处之多。

从内容上可概括为三个问题:一、从化学方面论证宇宙的物质性;二、化学中的辩证法问题;
三、化学中辩证思维的重要性。

这些问题构成了化学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3]
唯物主义者力图运用一切科学成就论证宇宙的物质性。

恩格斯论证了宇宙物质在化学上的同一性。

“通过光谱分析证明了宇宙物质的化学上的同一性”。

[4](《自然辩证法》第12页,
以下凡引此书时均只注明页码)这个论断是根据十九世纪对天体观察过程中,经光谱分析鉴别出宇宙物质均含有相同的化学元素,而得出的结论。

从化学的角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宇宙是物质的,而且在化学上具有同一性。

这就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更有说服力。

同时对当时自然科学的新成就进行了哲学概括。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

[5]二十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成就更加充分地从化学元素的同一性上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

根据对太阳、恒星及星云的光谱分析,决定宇宙中轻元素的组成,其中氢元素最多;根据对陨石的化学分析确定宇宙中重元素的组成。

恩格斯还从化学运动形式在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相互关系上论证了宇宙的物质性。

恩格斯根据当时的科学成就认为化学运动形式是在地球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连串运动形式中的一种。

地球形成过程中“随着进一步的冷却,互相转化的物理运动形式的相互作用就出现的愈来愈多,直到最后达到这样一点,从这一点起,化学亲合力开始起作用,以前在化学上没有分别的元素现在在化学上互相分别开来,获得了化学的性质,相互化合起来。

产生了化学运动形式。

四、结语
二十一世纪,自然科学一方面向纵深发展,敲开了原子的大门,进入微观领域的研究;另一方面从太阳系、银河系到河外系和总星系,展开了宇观领域的研究。

[6]这表明现代科学在向分化发展;与此同时,又由于整体性、系统性研究的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协作渗透日益明显,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和技术,所以说现代科学又在向综合的方向发展。

自然辩证法帮助我们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各门学科的关系,找出它们的结合部、生长点,以期突破一点,做出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