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技术扫描规范

合集下载

T MRI规范化扫描方案

T MRI规范化扫描方案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OAx T2FSE,横断面T2图像:
扫描方法: • 在矢状面T2图像上定位横断面定位线,FOV以椎间隙后缘为
中心。 • 可以直接在病灶累及的范围连续定位,如果局限性扫描上
胸椎,建议使用线圈23,下胸椎使用线圈34;或者,定位 椎间隙一般为1-2层,保证一条定位线穿过椎间隙。按住 SHIFT键点击鼠标左键,可以增加一组扫描线。 图像参数特点: • 频率编码方向应为前后,加NPW。 • 手动加前饱和带以抑制胸腔大血管搏动伪影。 • 加上下饱和带,以减小脑脊液搏动伪影。 • 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 临床应用: • 胸椎退变或椎间盘突出 • 脊髓病变 • 胸椎占位
OSag T1SE,矢状面T2加权图像:
扫描方法: • 一般情况下复制矢状面T2定位线。 • 默认FOV上缘包括颈7椎体,下缘包括腰1椎体,FOV的中心
在前后方向放在椎间隙后缘。 图像参数特点: • 为了缩短扫描时间,可以去掉椎体前饱和带并调整TR时间
为一次采集。 • 频率编码方向应为前后,加NPW。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OCor T2FSE,冠状面T2定位方法图像:
定位线说明:
• 在矢状面T2图像上定位冠状面定位线,FOV以椎间隙后缘为中心。 • 一般情况下以病变为中心,平行于椎体或脊髓,增加层厚或层间隔来扩大扫描范围。 • 可考虑添加前饱和带减轻呼吸和血管搏动伪影。 • 如果病变累及胸腔,可考虑频率编码位于左右,并使用NPW无卷折选项。 • 图像一般使用SCIC纠正信号均匀性而不使用PURE。

MRI技术扫描规范

MRI技术扫描规范

MRI技术操作规范一、颅脑 MRI 检查【适应证】(一)颅脑外伤。

(二)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

(三)颅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肿瘤。

(四)先天性发育异常。

(五)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等。

(六)颅内感染。

(七)脑白质病。

(八)颅骨骨源性疾病。

【禁忌证】(一)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二)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三)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

检查部位附近有不能去除的体内金属植人物。

(四)MKI 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五)早期妊娠(3 个月内)者应避免MRI 扫描。

【检查前准备】(一)认真核对MRI 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二)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

(三)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四)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五)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

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室。

(六)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 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

【器械准备】选用头部专用线圈。

准备MRI 对比剂,必要时使用。

【操作方法及序列】1 .平扫(1 )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成环路。

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 )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 )扫描方法。

1 )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状、矢状、横轴状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2 )成像范围:从听眦线至颅顶。

3 )成像序列:SE 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作横断面T1WI 、T2WI ,矢状面或冠状面T1WI 。

CT和MRI技术规范-四肢及骨关节MRI检查技术

CT和MRI技术规范-四肢及骨关节MRI检查技术

四肢及骨关节MRI检查技术基本原则:根据病变性质及部位选择在主要优势方位上同层厚、同层间隔扫描的2 ~3 个不同序列,主要用于定性诊断,辅以另外2 个方位的1 ~2 个序列,用于辅助定位诊断。

骨骼、软骨、滑膜病变以质子脂肪抑制(protein density weightedimaging ,PDW)I -fs 、T2WI、T1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组合为主,软组织病变以fs-T2WI 、T2WI 、T1WI 序列组合为主。

第一节肩关节MRI技术要点及要求1. 线圈:肩关节专用线圈、四肢关节软线圈或体部相控阵线圈。

2. 体位:头先进,仰卧位,被检侧肩关节对侧身体抬高30°,使被检侧肩关节紧贴检查床并尽量位于床中心。

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肱骨头。

3. 方位及序列:平扫序列:(1)轴面快速自旋回波PDWI-fs 或梯度回波T2*WI 序列,扫描基线垂直于关节盂及肱骨长轴,扫描范围覆盖肩锁关节至关节盂下缘;(2)斜冠状面fs-T2WI 及T1WI,扫描基线在轴面像上垂直于关节盂或平行于冈上肌腱长轴,范围包含肩关节软组织前后缘或病变区域;(3)斜矢状面PDWI-fs ,扫描基线在轴面像上平行于关节盂或垂直于冈上肌腱长轴,范围覆盖肱骨头外侧软组织至关节盂内侧或病变区域。

增强扫描:轴面、斜冠状面及斜矢状面fs-T1WI 均需扫描。

关节腔造影:穿刺并向关节腔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100 ~500倍的钆对比剂,采用fs-T1WI 序列,扫描上述平扫的3 个方位,必要时可加扫外展外旋位。

4. 技术参数:薄层、高分辨率扫描。

二维序列层厚≤4.0 mm,层间隔≤层厚× 10%,FOV(160~200)mm× (160~200)mm,矩阵≥256×224。

5. 图像要求:(1)显示肩关节骨性结构及软组织结构,关节唇、肱骨头、肩锁关节、冈上肌腱、冈下肌腱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等显示清晰;(2)扫描方位标准;(3)无明显运动伪影。

头颅MRI扫描规范

头颅MRI扫描规范

MRI产品市场部头颅与五官MRI扫描规范磁共振检查安全一、患者安全事注意项(一)绝对禁忌症1.体内有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和人工耳蜗者禁止扫描。

2.体内有动脉瘤夹、眼球内金属异物者禁止扫描。

3.妊娠3个月以内的孕妇禁止扫描。

(二)相对禁忌症1.体内非磁性金属异物在扫描范围内时慎重扫描,请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和临床医生确认MRI兼容性。

2.体内金属异物不在扫描范围内时慎重扫描,同时查阅相关说明书并请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3.昏迷、神志不清、精神异常、易发癫痫或心脏骤停者、严重外伤、幽闭症患者、幼儿及不配合的病人应慎重扫描,并要有医生或家属的监护,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4.高烧患者应慎重扫描,最好待患者体温降至正常时再扫描,如必需扫描则应使用低SAR值扫描序列并给予患者密切监护。

5.孕妇和婴儿应征得主管医生同意后再,并给予密切监护。

(三)扫描注意事项1.患者必须去除一切金属物品,必要时更衣。

2.扫描过程中患者裸露的皮肤不能和磁体内壁以、线圈和各种导线直接接触。

3.患者需移除纹身(纹眉)、化妆品以及染发等,以防止其含有的磁性物质造成灼伤。

4.患者应佩戴防噪耳塞,以防止听力损伤。

5.应准确输入患者体重。

6.激光灯打开定位时,应嘱患者闭眼。

7.为减少外周神经刺激症状,患者双手或双脚应避免交叉在一起,身体其它部位裸露皮肤也要避免相互直接接触。

MRI产品市场部二、工作人员安全注意事项1.磁共振室相关工作人员(技师、医师、护士等)必须熟知MRI检查的各项安全事项。

2.任何需要进入磁体间的任何人员都需去除一切金属以及磁性物品。

3.操作人员在给患者摆位时应面向大门操作,以防无关人等进入磁体间造成危险。

三、设备安全注意事项1.禁止各类大型金属辅助设备进入磁体间,如铁制的轮椅、床、担架和MRI不兼容的高压注射器等。

2.各种抢救及监控设备不能进入磁体间。

3.各种线圈导线、呼吸门控和心电门控导线不能打折成环,不能和患者皮肤直接接触。

磁共振(MRI)胸椎扫描技术

磁共振(MRI)胸椎扫描技术

磁共振(MRI)胸椎扫描技术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去除患者⾝上的⾦属异物(包括Bra),如粘贴膏药需去除。

线圈:脊柱相控阵线圈(CTL、Tim)。

线圈:体位:仰卧位,头先进,⾝体与床体保持⼀致,使扫描部位尽量靠近主磁场及线圈的中⼼,膝体位:部⽤海绵垫垫⾼,减轻胸椎运动。

双⼿置于⾝体两侧,头部⽤海绵垫固定,注意保护听⼒。

定位位置:定位位置:颈静脉切迹与剑突连线中点。

常规扫描⽅位:⽮状位,横断位,必要时冠状位。

常规扫描⽅位:横断⾯:BH Calibration Scan,横轴位扫描校准序列如使⽤相控阵线圈,所有序列需进⾏扫描校准序列。

中⼼定于扫描部位的中⼼位置,层厚8MM,单次采集,如范围不够,可增加层厚。

相控线圈需使⽤Asset或Pure针对相应的线圈进⾏校准。

Pure可改善多通道线圈图像的均匀性,SCIC能纠正信号均匀性,Asset可加快扫描速度。

频率编码为前后。

⽮状⾯:SAG T2 FSE,⽮状⾯T2加权序列在横轴位及冠状位上定位,在冠状位上调整⾓度,使定位线平⾏于胸髓正中⽮状线,在横轴位上调整层⾯,范围包括胸椎椎体及两侧附件,⽮状位上调整FOV中⼼置于椎体后缘。

扫描范围上⾄C7下⾄L1⽔平,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添加上下饱和带,可减轻⾎管搏动及脑脊液伪影,添加前饱和带(可多条)减轻呼吸运动伪影的⼲扰。

使⽤流动补偿(FC)、⽆相位卷积(NPW)、线圈纠正(SCIC、HC)技术。

频率编码为前后。

⽮状⾯:SAG T1 FSE,⽮状⾯T1加权序列复制SAG T2 FSE定位线。

去除上下饱和带,可缩短扫描时间,为了减少扫描时间不添加前饱和带。

使⽤⽆相位卷积(NPW)、线圈纠正(SCIC、HC)技术。

频率编码为前后。

⽮状⾯:SAG STIR,⽮状⾯STIR序列复制SAG T2 FSE定位线。

添加上下饱和带,可减轻⾎管搏动及脑脊液伪影,添加前饱和带减轻呼吸运动伪影的⼲扰。

使⽤流动补偿(FC)、⽆相位卷积(NPW)、线圈纠正(SCIC、HC)技术。

MRI技术操作规范

MRI技术操作规范

MRI技术操作规范1.检查前准备(1)检查前,操作人员应确认患者信息的准确性,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和检查部位等。

(2)检查前,操作人员应向患者了解其身体状况,是否有金属植入物、心脏起搏器等特殊情况。

(3)确认患者是否有针对MRI检查的禁忌症,如心脏起搏器、磁铁内植物或激敏性电子设备等。

(4)接受MRI检查的患者应脱掉金属物品,如手表、项链、发夹、钥匙等。

(5)患者脱掉金属物品后需更换固定的检查服装,确保检查质量和安全。

(6)操作人员应告知患者关于MRI检查的注意事项,如不移动、保持呼吸平稳等。

2.操作仪器(1)操作人员应熟悉MRI设备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

(2)在操作MRI设备前,检查人员应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在安全出入口设立“禁止入内”的标志,确保室外人员及时撤离,并设置警示灯。

(4)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确保自身的安全。

3.患者的安全与舒适(1)操作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和身体情况,如有不适或过敏反应等,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2)MRI检查中,患者要求保持安静且不移动,操作人员应给予合适的解释和指导。

(3)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呼吸要平稳,操作人员可使用报警仪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

(4)若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检查并进行相应救援措施。

4.设备操作过程(1)操作人员应设置适当的扫描参数,根据医生的要求确定扫描的层数和扫描的方向。

(2)对于常规检查,操作人员应选择合适的扫描序列和适当的扫描位置。

(3)操作人员应在设备的操作界面上输入患者的信息和扫描参数,并确保设置正确。

(4)在启动扫描前,操作人员应通过对患者进行检查,并确保患者适合接受MRI检查。

(5)操作人员应控制好扫描时间和扫描速度,确保画质和碟片不发生伪影。

5.检查完毕后(1)检查结束后,操作人员应确认图像的质量和完整性,并保存至数据库中。

(2)操作人员应对检查设备进行消毒和清洁,以确保下一个患者的安全和卫生。

MRI操作规范范文

MRI操作规范范文

MRI操作规范范文一、MRI人员准备和操作规范1.MRI技术人员资质要求MRI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获得相关资格证书。

初级MRI技术人员需取得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以上证书,中级技术人员需取得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以上证书,高级技术人员需取得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证书。

2.MRI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MRI操作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保证设备运行良好,各项功能正常,确保可以正常执行扫描程序。

(2)核对病人的病历和医嘱,确保扫描部位和扫描方式符合医嘱要求。

(3)核对病人的基本信息和身份,确保扫描数据与具体病人一一对应。

(4)将病人告知MRI的注意事项,例如需要取下金属物品、需要承受设备噪音等。

(5)协助病人更换适当的服装,移走身上的金属物品,确保病人安全。

3.MRI操作规范(1)病人体位:根据扫描部位的要求,引导病人正确采取扫描所需的体位,如仰卧位、俯卧位等。

(2)病人固定:根据扫描所需,适当采取固定措施,如使用腹带、腿架等,以确保病人在扫描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3)设备操作:熟悉MRI设备的操作系统,并按照医嘱要求设置扫描参数。

确保设备运行稳定,扫描过程中避免人为操作失误。

(4)监控病人反应:在扫描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特别是对有特殊情况的病人,如不能耐受设备噪音的病人,及时采取措施,如提供耳塞或音乐等,以减轻不适感。

(5)保证图像质量:保证扫描获得的图像清晰、准确,减少伪影和运动伪影的产生,各项影像参数设置合理。

(6)技术协助:配合医生进行特殊检查,如导管检查、动态观察等,提供准确清晰的图像。

(7)辅助病人离开:在扫描结束后,协助病人离开设备,帮助病人穿衣、移动等,确保病人安全。

二、MRI设备维护和安全规范1.设备维护:(1)设备日常维护: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检查设备各部件的工作状态。

(2)设备操作系统升级:定期对设备的操作系统进行升级,以保证设备的功能与性能不断得到改善和提升。

MRI基本检查技术操作规程

MRI基本检查技术操作规程

MRI基本检查技术操作规程
【检查前准备】
1. 认真核实申请单,了解检查目的和部位。

2. 认真执行MRI检查的安全要求,属于绝对禁忌与某些相对禁忌的病人严禁进行MRI 检查。

女性病人如带有铁磁性金属节育环,应于检查前取出。

3. 嘱患者检查中制动,对需要进行屏气扫描的患者进行呼吸训练。

接受盆腔、腹部检查的病人预先进行胃肠道准备。

4. 对不能合作的病人及患儿要给予镇静剂,待入睡后进行检查。

【基本检查方法】
MRI具有检查方法包括普通扫描和增强扫描。

首先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选择适当的线圈,然后进行摆位,扫描定位像后,根据检查需要选择适当的成像序列进行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等多层面扫描。

【适应证】
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安全无创伤等优点,特别适合于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肌肉关节系统以及心脏大血管系统的检查,也适用于纵膈,腹腔、盆腔实质器官及乳腺的检查。

【禁忌证】
体内有铁磁性金属异物者,如心脏起搏器,金属植入体,眶内铁磁性异物等。

危重患者需要生命监护者,监护仪及急救装置不能进入磁场内。

有幽闭恐怖症或精神过度紧张,不能完成检查者。

对无自控力或用镇静剂后仍无法配合者。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MRI检查对妊娠有害,但妊娠早期(3个月以内)一般不宜做MRI检查。

CT和MRI技术规范-四肢及骨关节MRI检查技术

CT和MRI技术规范-四肢及骨关节MRI检查技术

四肢及骨关节MRI检查技术基本原则:根据病变性质及部位选择在主要优势方位上同层厚、同层间隔扫描的 2~3 个不同序列,主要用于定性诊断,辅以另外 2个方位的 1~2个序列,用于辅助定位诊断。

骨骼、软骨、滑膜病变以质子脂肪抑制(protei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PDWI) -fs、 T2WI、 T1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组合为主,软组织病变以 fs-T2WI、 T2WI、 T1WI 序列组合为主。

第一节肩关节MRI技术要点及要求1.线圈:肩关节专用线圈、四肢关节软线圈或体部相控阵线圈。

2.体位:头先进,仰卧位,被检侧肩关节对侧身体抬高30°,使被检侧肩关节紧贴检查床并尽量位于床中心。

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肱骨头。

3.方位及序列:平扫序列:(1)轴面快速自旋回波 PDWI-fs 或梯度回波 T2*WI 序列,扫描基线垂直于关节盂及肱骨长轴,扫描范围覆盖肩锁关节至关节盂下缘;(2)斜冠状面 fs-T2WI 及 T1WI,扫描基线在轴面像上垂直于关节盂或平行于冈上肌腱长轴,范围包含肩关节软组织前后缘或病变区域;(3)斜矢状面 PDWI-fs,扫描基线在轴面像上平行于关节盂或垂直于冈上肌腱长轴,范围覆盖肱骨头外侧软组织至关节盂内侧或病变区域。

增强扫描:轴面、斜冠状面及斜矢状面 fs-T1WI均需扫描。

关节腔造影:穿刺并向关节腔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 100~500倍的钆对比剂,采用 fs-T1WI序列,扫描上述平扫的3个方位,必要时可加扫外展外旋位。

4.技术参数:薄层、高分辨率扫描。

二维序列层厚≤4.0 mm,层间隔≤层厚×10%, FOV(160~200)mm× (160~200)mm,矩阵≥256×224。

5.图像要求:(1)显示肩关节骨性结构及软组织结构,关节唇、肱骨头、肩锁关节、冈上肌腱、冈下肌腱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等显示清晰;(2)扫描方位标准;(3)无明显运动伪影。

CT和MRI技术规范-头面部MRI检查技术

CT和MRI技术规范-头面部MRI检查技术

头面部MRI检查技术第一节眼部MRI技术要点及要求1. 线圈:头线圈、头颈联合线圈和小型环形线圈。

2.体位:仰卧位,头先进。

线圈中心及定位中心对准鼻根部。

3. 方位及序列:平扫序列包括:(1)以轴面为主,扫描 T2WI、 fs-T2WI、三维 T2WI 水成像、 T1WI、三维 T1WI序列。

扫描基线平行于视神经长轴并经过视神经,范围包含眼眶上、下壁。

(2)斜矢状面fs-T2WI,扫描基线平行于受检侧视神经长轴,范围包含受检侧眼眶内外侧壁。

(3)冠状面 T2WI、 T1WI,扫描基线垂直于颅脑矢状面,范围包含眼睑前缘至蝶鞍后床突。

增强扫描序列:轴面、斜矢状面及冠状面 fs-T1WI,也可采用二维或三维快速梯度回波fs-T1WI 序列行动态增强扫描,以便获得更丰富的血液动力学信息。

4. 技术参数:以薄层、高分辨率扫描为原则。

二维序列层厚 3.0 mm,层间隔 <0.5 mm, FOV(180~200)mm×(180~200)mm;三维序列层厚0.3~1.0 mm,空间分辨率像素值≤1.0 mm × 1.0mm。

按照常规剂量和流率静脉注射钆对比剂。

5.图像要求:(1)清晰显示两侧眼眶、视神经、眼球、眼外肌、眶周结构等;(2)无明显运动伪影,磁敏感伪影及血管搏动伪影不影响眼眶观察和诊断。

第二节耳部MRI技术要点及要求1.线圈:头线圈、头颈联合线圈、 3 in(1 in=2.54cm)环形线圈。

2.体位:仰卧位,头先进。

线圈中心及定位中心对准眉间。

3. 方位及序列:平扫序列包括:(1)以轴面为主,扫描 T2WI、 T1WI、三维 T2WI水成像、三维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水成像序列。

扫描基线平行于AC-PC 连线。

(2)斜矢状面 T2WI 序列:扫描基线垂直于受检侧面听神经干长轴,范围包含受检侧颞岩骨外侧缘至面听神经干延髓端。

增强扫描序列:轴面、矢状面及冠状面fs-T1WI、三维fs-T1WI。

MRI头部规范化规范化扫描方案

MRI头部规范化规范化扫描方案

图像对比度
对比度控制方法:调整图像 亮度、对比度、伽马值等参 数
对比度定义:图像中明暗区 域的差异程度
对比度影响因素:扫描参数、 图像处理算法、显示设备等
优化对比度的意义:提高图 像清晰度,便于诊断和治疗
图像噪声控制
噪声来源:设备、环境、人体 等因素
噪声类型:高斯噪声、泊松噪 声、椒盐噪声等
噪声控制方法:滤波、降噪算 法、图像增强等
层厚和间距的设置需要根据临床 需求和扫描目的进行选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间距:决定了扫描覆盖的范围, 通常设置为层厚的50%-100%
合适的层厚和间距设置可以保证 图像质量和扫描效率
扫描视野(FOV)选择
FOV的定义:扫描视野是指MRI扫描时所 覆盖的解剖区域
FOV的选择原则:根据被扫描部位的大小 和形状,选择合适的FOV,以获得最佳的 图像质量和最小的扫描时间
MRI头部规范
zHale Waihona Puke 化扫描方案XX,汇报人:XX
目录
01
添加标题
03 M R I 头 部 规 范 化 扫 描 技 术 参 数
05 M R I 头 部 规 范 化 扫 描 图 像 后 处 理和分析
02 M R I 头 部 规 范 化 扫 描 方 案 概 述
04 M R I 头 部 规 范 化 扫 描 图 像 质 量 控制
测量和报告规范
测量方法:采 用标准化的测 量工具和方法
报告格式:按 照规定的格式 和内容进行报
告撰写
数据分析:对 扫描图像进行 详细的数据分
析和评估
结果解释:对 扫描结果进行 专业的解释和
说明
病例示例和解读要点

CT和MRI技术规范-头颈部CT扫描技术

CT和MRI技术规范-头颈部CT扫描技术

头颈部CT扫描技术第一节颅脑CT扫描技术一、适应证颅脑急性出血、梗死、外伤、畸形、积水、肿瘤、炎症以及脑实质变性和脑萎缩等疾病。

二、检查技术1.常规平扫:(1)体位:取仰卧位,头部置于检查床头架内,头部正中矢状面与正中定位线重合,使头部位于扫描野的中心,听眦线垂直于检查床。

常规以听眦线或听眶上线为扫描基线,扫描范围从颅底至颅顶。

(2)参数:管电压 100~120 kV,有效管电流 200~250 mAs,根据机型选择不同探测器组合(16×1.500 mm、32×1.200 mm,64×0.625 mm、128×0.600mm、320×0.500 mm 等),一般行逐层扫描,层厚5~6 mm,层间距5~6 mm。

2.增强扫描:(1)常规增强扫描:扫描参数与常规平扫相同。

采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团注对比剂,流率为 1.5~2.0 ml/s (观察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血管病变时,流率可达 3.0~4.0 ml/s),用量为 50~70ml。

根据病变的性质设置头部增强的延迟扫描时间,血管性病变延迟 25 s,感染、囊肿延迟 3~5 min,转移瘤、脑膜瘤延迟 5~8 min。

(2)颅脑 CTA:采用对比剂(流率为 4.0~5.0 ml/s,用量为 60~80ml) +生理盐水(流率为 4.0 ml/s,用量为 30 ml)的注射方式。

体弱或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18 kg/m2的受检者,对比剂用量酌减。

三、图像处理1. 预置窗宽、窗位:软组织窗窗宽 80~100HU,窗位35~45 HU;骨窗窗宽 3 500~4 000 HU,窗位500~700 HU。

2.常规三维图像重组:用薄层横断面数据进行MPR,可获得脑组织的冠状面、矢状面、斜面图像。

运用表面遮盖法(shade surface displayment, SSD)显示颅骨的骨折线、病变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等。

mri 操作规程

mri 操作规程

mri 操作规程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创性的医学成像技术,能够提供详细的内部器官和组织结构的图像。

MRI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顺利进行检查所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程序。

以下是MRI操作规程的一般原则和步骤,供参考。

一、准备工作1. 确认患者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检查部位等。

2. 向患者解释MRI检查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的不适感。

3. 制定检查计划,包括检查部位、扫描序列、参数设置等。

4. 确认患者是否存在对MRI具有禁忌症,如心脏起搏器、金属植入物等。

5. 让患者脱去金属饰品、钥匙、手机等可能对磁场产生干扰的物品。

二、安全措施1. 确定MRI室内外的危险区域,并采取必要的标识和警示措施。

2. 将患者放置在安全的位置,并确定好适当的体位和固定装置。

3. 在患者的身上贴上必要的生理监护贴片,如心电图贴片。

4. 检查患者是否携带可磁化物,如金属钥匙、硬币等,并确保他们不进入MRI室。

三、设备操作1. 启动MRI设备前,确保所有的操作员都离开磁场区域。

2. 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如磁场强度、线圈的功能状态等。

3. 确认患者是否符合所需扫描协议,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四、扫描程序1. 采用合适的线圈,根据医师要求选择相应的扫描序列。

2. 永磁体、梯度系统和射频发射器等参数设置合理,确保扫描质量。

3. 进行定位扫描,确定感兴趣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4. 进行功能性扫描(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根据需要安排相应的任务。

5. 针对特殊需要,如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等,采用特殊扫描序列。

五、监控和记录1. 监控患者在扫描过程中的生理状态,包括心率、呼吸等指标。

2. 在扫描过程中,与患者保持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不适感。

3. 记录扫描的参数、时间和患者的反应等重要信息。

六、收尾工作1. 结束扫描后,关闭设备,并确保患者安全离开磁共振室。

2. 根据需要,将扫描结果保存至图像管理系统,并做好相应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式医学检查技术,其通过磁场和电磁波来制作图像。

MRI技术在医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MRI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其准确性和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正是一种能够提高MRI效率和准确性的方法。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是指一种特殊的MRI扫描方式,该扫描方案旨在消除不同个体之间的解剖差异。

在普通MRI扫描中,由于不同个体的脑部或身体的结构不同,图像的分辨率和质量会受到影响。

而使用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可以将MRI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消除不同个体之间的解剖差异,使得MRI图像更加准确和可靠。

目前,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神经科学研究领域。

在医学领域,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加精确的医学诊断结果。

在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研究人脑结构和功能。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的实现需要一些专门的软件和算法。

常用的磁共振规范化软件有FSL、SPM、ANTS等。

这些软件可以将个体脑部或身体的MRI数据与已知的标准图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不同个体之间的解剖差异,并将MRI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

除了常用的软件外,还有一些新型的MRI扫描技术可以用于磁共振规范化。

比如,多方向体积扩散成像(DTI)可以通过测量水分子在不同方向上的扩散来提供更加准确的人体组织信息。

采用DTI技术进行磁共振规范化可以消除个体之间的解剖差异,提高MRI图像的分辨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是一种能够提高MRI图像准确性和效率的技术。

通过使用该技术,可以消除不同个体之间的解剖差异,从而为医学诊断和神经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MRI 图像。

随着MRI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泛。

MRI检查技术规范

MRI检查技术规范

MR1.检查技术规范MR1.检查前准备(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解剖部位和器官疾病的检查,应根据临床需要以及MR1.在各解剖部位的应用特点选择。

2.禁忌证:(1)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除外起搏器为新型MR1.兼容性产品的情况:(2)体内植入电子耳蜗、磁性金属药物灌注泵、神经刺激器等电子装置;⑶妊娠3个月内;(4)眼眶内有磁性金属异物。

有下列情况者,霜在做好风险评估、成像效果预估的前提下,权衡利弊后慎重考虑是否行MR1.检查。

(1)体内有弱磁性置入物(如心脏金属瓣膜、血管金属支架、血管夹、螺旋圈、滤器、封堵物等)时,一般建议在相关术后6〜8周再进行检查,且最好采用1.5T以下场强设备(2)体内有金属弹片、金属人工关节、假肢、假体、固定钢板等时,视金属置入物距扫描区域(磁场中心)的距离,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慎重选择,且建议采用1.5T以下场强设备:(3)体内有骨关节固定钢钉、骨螺丝、固定假牙、避孕环等时,考虑产生的金属伪影是否影响检查目标;(4)可短时去除生命监护设备(磁性金属类、电子类)的危重患者;(5)瘢痫发作、神经刺激症、幽闭恐怖症患者:(6)高热患者:(7)妊娠3个月及以上;(8)体内有金属或电子装置植入物者,建议参照产品说明书上的MR1.安全提示。

(二)MR1.对比剂使用注意事项1.核对受检者基本信息及增强检查申请单要求,确认增强检查为必需检查。

2.评估对比剂使用禁忌证及风险,受检者签署对比剂使用风险及注意事项知情同意书。

3.按药品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对比剂。

4.增强检查结束后,受检者需留观15〜30min,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

病情许可时,受检者应多饮水以利对比剂排泄。

5.孕妇一般不宜使用对比剂,除非已决定终止妊娠或权衡病情依据需要而定。

6.尽量避免大量、重复使用包对比剂,尤其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减少发生迟发反应及肾源性系统纤维化的可能气7.虽然钱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仍需慎重做好预防及处理措施。

MRI扫描规范——MRI常规扫描方案

MRI扫描规范——MRI常规扫描方案

MRI扫描规范——MRI常规扫描方案一.颅脑半球MRI检查常规常规序列1. 横断面 T1WI2. 横断面 T2WI3. 矢状面 T1WI4. 横断面 DWI层厚:8mm,层间距:2mm。

细小病灶或桥小脑角检查可适当减少层厚层间距。

鉴别脑室内/周围高信号病灶(如多发性硬化、脑室旁梗塞灶)以及与脑脊液信号难于鉴别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肿瘤及肿瘤周围水肿等可加扫T2FLAIR。

增强扫描需横、矢、冠三面T1WI,必要时脂肪抑制。

二. 鞍区MRI检查常规常规序列1. 矢状面 T1WI2. 冠状面 T1WI3. 冠状面常规增强扫描1. 动态增强扫描(FSE)T1+C2. 常规T1WI+C 冠状面3. 必要时加做T1WI+C 矢状面扫描层厚:2.5 mm,层间距:0.5mm。

三.眼眶MRI检查常规常规序列1. 横断面T1WI2. 横断面T2WI,加脂肪抑制3. 冠状面 T1WI,加脂肪抑制4. 横断面 DWI5. T2WI不压脂通过球后脂肪的高信号映衬可以更好的显示眼肌形态和视神经,必要时可加扫。

需观察视神经管内段及眼上肌群、下直肌加扫斜矢状位(分别与左、右视神经平行)层厚:4mm层间距:0.5mm如需增强扫描与平扫T1WI相同。

四.内耳MRI检查常规常规序列1. T2WI 横断面2. T2WI 冠状面颞骨扫描可加T1WI层厚:1.5-2mm 层间距:0-0.5mm内耳水成像用 3D-FIESTA ,图像重组:MIP MPR 五.鼻咽部MRI检查常规常规序列1. 横断面T1WI2. 横断面T2WI3. 冠状面T1WI 脂肪抑制4. 横断面DWI层厚:4mm 层间距:1mm如需增强与平扫T1WI相同,需加脂肪抑制。

注:鼻及鼻旁窦、腮腺MRI扫描亦可套用鼻咽部扫描常规六.喉部及颈部软组织MRI检查常规常规序列1. 横断面T1WI2. 横断面T2WI 加脂肪抑制和(或)不加3. 矢状面/冠状面T1WI4. 横断面DWI层厚:4mm层间距:1mm1. 增强程序与平扫T1WI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需加脂肪抑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I技术操作规范一、颅脑 MRI 检查【适应证】(一)颅脑外伤。

(二)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

(三)颅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肿瘤。

(四)先天性发育异常。

(五)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等。

(六)颅内感染。

(七)脑白质病。

(八)颅骨骨源性疾病。

【禁忌证】(一)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二)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三)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

检查部位附近有不能去除的体内金属植人物。

(四)MKI 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五)早期妊娠(3 个月内)者应避免MRI 扫描。

【检查前准备】(一)认真核对MRI 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二)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

(三)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四)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五)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

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室。

(六)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 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

【器械准备】选用头部专用线圈。

准备MRI 对比剂,必要时使用。

【操作方法及序列】1 .平扫(1 )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成环路。

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 )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 )扫描方法。

1 )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状、矢状、横轴状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2 )成像范围:从听眦线至颅顶。

3 )成像序列:SE 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作横断面T1WI 、T2WI ,矢状面或冠状面T1WI 。

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 设备像序列。

4 )成像野:20 -25cm 。

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

5 )成像间距:10 %~50 %。

6 )成像层厚:5 -10mm 。

7 )矩阵:(128×l28 )-(512×512 )。

2 .增强扫描(1 )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 程序相同。

常规做冠状、矢状、轴面T1WI。

(2 )MRI 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IWI 程序相同。

常规做横轴面、冠状位、矢状位。

(一)鞍区MRI 检查【适应证】(1 )鞍区肿瘤。

(2 )鞍区血管性疾病。

(3 )颅脑外伤累及鞍区。

(4 )鞍区先天性发育异常。

(5 )鞍区肿瘤术后复查。

(6 )鞍区感染。

(7 )鞍区骨源性疾病。

【禁忌证】(1 )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 )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 )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

检查部位附近有不能去除的体内金属植人物。

(4 )MRI 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 )早期妊娠(3 个月内)者应避免MRI 扫描。

【检查前准备】(1 )认真核对MRI 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2 )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

(3 )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4 )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 )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

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室。

(6 )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 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器械准备】选用头部专用线圈。

准备MRI 对比剂,必要时使用。

【操作方法及序列】1 .平扫(1 )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成环路。

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 )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 )扫描方法。

1 )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书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 )成像范围:从前床突至后床突。

3 )成像序列:SE 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做矢状面T1WI ,冠状面T1WI 、T2WI ,也可加做横断面。

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其他的成像序列。

4 )成像野:设定放大扫描FOV ,根据垂体大小及扫描范围设定采集范围。

5 )成像层厚:2—5rnm 。

6 )成像间距:10 %~20 %。

7 )矩阵:128×128 一512×512 。

2、增强扫描(1 )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 程序相同。

常规做横断面、冠状位、矢状位T1WI。

(2 )MRI 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 程序相同,常规做矢状面及冠(三)桥小脑角MRI 检查【适应证】(1 )桥小脑角肿瘤。

(2 )桥小脑角区肿瘤样病变。

(3 )颅脑外伤累及小脑角区。

(4 )桥小脑先天性发育异常。

(5 )桥小脑区肿瘤术后复查。

(6 )内听道骨源性疾病。

【禁忌证】(1 )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 )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 )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

检查部位附近有不能去除的体内金属植人物者。

(4 )MRI 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 )早期妊娠者(3 个月内)应避免MRI 扫描。

【检查前准备】(1 )认真核对MKI 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2 )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

(3 )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4 )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 )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

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室。

(6 )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 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器械准备】选用头部专用线圈,准备MRI 对比剂,必要时使用。

【操作方法及序列】1 .平扫(1 )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环路。

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 )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

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 )扫描方法。

1 )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 )成像范围:桥小脑角区。

3 )成像程序:SE 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作冠状面T1WI ,横断面T1WI 、T2WI 。

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 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4 )成像野:20 -25cm 。

5 )成像层厚:2 ~5rnm 。

6 )成像间距:10 %-50 %7 )矩阵:128×256—256×256 。

2 .增强扫描(1 )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 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冠状面。

(2 )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 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冠状面。

(二)颅脑MRA 检查【适应证】(1 )脑血管性疾病。

(2 )颅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3 )脑血管疾病术后治疗后随访。

(4 )筛选检查脑血管疾病等。

(5 )颅内感染。

【禁忌证】(1 )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 )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金属异物等而不能去除者。

(3 )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人物者。

(4 )早期妊娠者(3 个月内)应避免MRI 扫描。

【检查前准备】(1 )认真核对MR 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2 )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

(3 )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4 )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 )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

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室。

(6 )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 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器械准备】选用头部专用线圈。

【操作方法及序列】1 .平扫(1 )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头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 )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

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 )扫描方法。

1 )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 )成像范围:以脑Willis 环或病灶为中心。

扫描区域近端或远端设置预饱和带,以分别获得静脉像和动脉像。

如行端加预饱和带。

3 )成像程序:2D 或3D 相位对比法(PC )和3D MRA (时间飞逝法TOF )。

4 )成像野:20—25cm 。

5 )成像层厚:1—2mm 。

6 )成像间距:无间隔。

7 )矩阵:256×256 一512×512 。

2 .图像后处理重建方法用MIP 或SSD 法,多视角重建。

(五)眼部MRI 检查【适应证】(1 )眶部肿瘤,包括眼球、视神经与眶的各种肿瘤。

(2 )眼肌疾病,如格氏眼病等。

(3 )血管性病变,包括眶内静脉曲张、血管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

(4 )外伤。

(5 )非金属性眼内和眶内异物。

(6 )眶内炎症包括炎性假瘤与眶内感染。

【禁忌证】(1 )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 )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 )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人物者。

(4 )MRI 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 )金属性眼内或眶内异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