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理论(鲍德里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社会理论(鲍德里亚)
一、形成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着力进行经济社会的复苏,在社会结构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在所有制形式上,合作制经济开始大量出现,股份制经济和跨国公司也不断涌现。同时,在这一时期无产阶级的科学文化水平得到了提升,中产阶级也逐步增多,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消费水平不断增强,服务行业日益兴盛。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的得到提升,商品数量不断增多,种类齐全,出现了物的极大丰富甚至过剩。
思想渊源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思想深受马克思的影响。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他指出:“不仅消费的对象,而且消费的方式,不仅客体方面,而且在主体方面都是生产生产的,所以生产创造消费者”。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消费是隶属于生产的,是存在于整个生产系统的。鲍德里亚认为,在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的生产消费理论是适用的而且是正确的,但是到了物质相对丰富的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隶属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建立人际关系的模式。这种关系体现了人与物、人与集体和世界的关系,人们消费的也不再仅仅是物品,而是人与物之间的一种结构关系。鲍德里亚还受到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和亨利·勒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影响。巴尔特突破索绪尔的理论,给符号重
新赋予了社会内涵,他认为,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正在对流行体系的社会进行着意识形态的控制,进而销售这些商品。勒斐伏尔是鲍德里亚的导师,他在《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中揭露出,在日常生活的消费中,社会的消费不是以消费品的实际意义进行的,而是在社会关系的交往下逐渐形成的,物的消费演变成了符号的消费。与此同时,他指出消费实则是异化了,消费社会中的主体和客体发生着改变,物的存在变成了人们的需要,人们也为了追逐社会地位和名誉,变成了物的俘虏。
二、内涵
1970年,鲍德里亚出版了《消费社会》一书,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使“消费社会”这一说法广为流布。鲍德里亚宣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从生产社会进入到消费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消费不仅构成整个经济生活的主导性逻辑,而且成为当代世界的根本特征,成为人们不可抗拒的命运。消费社会是一个以“消费”而非“生产”为本位的社会,“生产主人公的传奇现在已到处让位于消费主人公”。
核心思想
第一,“消费社会”根本区别于传统的生产社会。鲍德里亚将资本主义社会划分为生产社会和消费社会两个阶段,生产社会是以生产为主导组织起来的社会,“消费社会”则是以围绕商品消费为主导组织起来的社会。前工业社会属于生产型社会,处于资本主义积累时期,生产是当时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的重要逻辑。在这种社会中,人们的消费完全是出于维持生命和繁衍后代的真实需要,消费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然而在后工业社会,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消费已经不是根据商品的使用价值进行,不是商品的实际有用性,而只是商品具有的符号象征意义。在这样的社会里,消费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某种象征交换价值,“需求瞄准的不是物,而是价值。需求的满足首先具有附着这些价值的意义。”包括消费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地位、品位、时尚等象征价值,从而把自己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被这种消费主导的“生产”,已经不是为了生产财富和剩余价值,而只是生产一些符号性的“标志”。
第二,消费社会是个丰盛的社会,这个丰盛不是物的绝对丰盛,而是符号的丰盛。物以全套或整套的形式组成,几乎所有的物品都有一系列能够相互称呼、相互对应和相互否定的不同商品。某一商品代表的不再是本身,而是背后一套一系列的符号体系。这些符号体系也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并且不仅作为对不同意义的区分,还作为法定的价值排列于社会等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消费就具有了区分群体和标志社会等级的功能了。
第三,消费成了一个无主体的活动。鲍德里亚反对传统政治经济学“需求先验论”,他认为作为个体的消费者在消费中不再像传统政治经济学所认为的那样是“自为的、自主的和终极性的”,而是被动和受控制的。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通过符号化的商品逻辑统治着一切,它不仅支配着劳动进程和物质产品,而且支配着整个文化、性欲、人际关系,以至个体的幻象和冲动。以至于一切功能、一切需求都被具体化、被操纵为利益的话语。消费社会中真实的个人存在被内在于符号化的消费者替代,“个体的存在在符号的这种组合和设计中被取消了……消费者从未面对过他自己的需要,就像从未面对过他自己一样,他也从未遭遇过
自己的影像:他是内在于他所安排的那些符号的。”。鲍德里亚认为资本主义正是通过新闻、广告和广播等对符号的煽情作用,控制着消费大众的需求和制造着这些需求,大众的反抗被无声无息的消解了,这就是消费的意识形态作用。
第四,“消费社会”使日常生活彻底地商业化。在现代社会里,无论是消费对象还是消费活动,都具有一种强制的普遍性,一方面不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东西都逃避不了被消费的命运,另一方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整个领域都被商业活动彻底地“殖民化”,人们对“一切都要尝试一下:因为消费者总是怕‘错过’什么,怕‘错过’任何一种享受。”人们的生活方式,不论是从早到晚的“小循环”,还是日复一日的“大循环”,都是完全跟随着商业的运作进行,社会上“流行”什么,人们就追赶消费什么。特别是休闲活动的发展,更是把日常生活和消费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商业已不只是经济活动,它直接渗透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去。尤其是“文化工业”的昌盛,使文化越来越染上商业特性而陷入“无深度性”,日常生活越来越具有流行文化性质。最为明显的是,全球各大都市中商家的橱窗,它们既是当下“流行文化”的博物馆,也是引领社会消费趋势的公众示范处,又是表征日常生活变化的“晴雨表”。
第五,“消费社会”造成“平等”的表象。在“消费社会”,不仅是一个国家内工人和老板能开同样的汽车,去同样的剧院欣赏演出,他们的孩子能够进同一所学校受同样的教育,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们也都有可能消费同一种产品。尽管鲍德里亚认为这只是一种“平等”的幻觉,社会下层的人企图通过相同商品的消费跻身上流社会是极其困难的,但他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受到“消费社会”这种意识形态的支配,马克思的革命方式已经失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