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快“三农”工作的新思路
新形势下加快“三农”工作的新思路

新形势下加快“三农”工作的新思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新时期“三农”工作也面临着新挑战和新机遇。
农业农村工作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全局的重要工作,而“三农”工作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基石。
加快推进“三农”工作,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
我们需要思考和实践出新的思路和举措,以适应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要求和挑战。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树立农业为主体的发展理念发展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三农”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始终坚持农业为主体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竞争力。
还要加强农产品市场开拓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二、构建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活品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
在新形势下,“三农”工作需要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要加强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的交通和生活便利度。
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完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要推动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农民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三、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打造现代农村经济体系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在新形势下,“三农”工作需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发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动力。
要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不动摇,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还要深化农村土地经营权制度改革,扩大农民土地流转权利,鼓励农民参与农村土地经营主体的多元化,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
我国“三农”工作的新成就、新思路和新举措

我国“三农”工作的新成就、新思路和新举措三农”问题是中央非常重视的问题,也是非常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三农”问题涉及面广,异常情况这里简单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边远地区成就,解决我国“三农”环境问题的新思路和我国农村改革环境污染问题发展的新举措。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成就我国的跨越改革开放首先从边远地区突破,农村改革则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
这项突破使亿万农民成为市场经济的以使主体,焕发出巨大的热情和活力,推动我国解决有效地解决了自给问题,进而开始向小康目标迈进。
我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这是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取得这个成就的根本支撑是农产品大幅度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粮食产量从6000亿斤连续登上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10000亿斤四个台阶。
棉花产量从4000万担连续登上5000万担、6000万担、7000万担、8000万担四个台阶,高速增长其他农产品也就大幅度增长。
目前,我国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1978—2003年,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量20%以上来自我国。
我国农产品的供应已经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与此同时,亿万农民上捷尔萨不但加以解决了吃饭问题,生存环境条件也有很大改善。
197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元,2004年达到2936元,增长20多倍。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最快、农民生活变化最大的时期。
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逐渐的发展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
为了促进和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依循采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04年,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实行了“两减免、三补贴、四保障”,即减免农业税、取消特产税,发放种粮单独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严格保护耕地、严控农资价格、加大农业投入。
创新思路 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 (2)3篇

创新思路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 (2)创新思路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 (2)精选3篇(一)在新形势下提高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需要创新思路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建立多元化农业发展模式: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
可以尝试引入新技术,例如农业机械化、精细化管理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也可以鼓励农村发展多元化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农旅结合等,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2.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往往将一二三产业割裂开来,导致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可以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农村金融等方式,促进农业、农村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 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新形势下,农民需要具备更多的职业技能,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可以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就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4. 引导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建立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机制,鼓励他们参与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5.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
可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方面的建设,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
总而言之,创新思路、推动农村发展多元化、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
创新思路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 (2)精选3篇(二)在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需要不断提出创新思路。
以下是几点值得关注的思路:1.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推广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农业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同时,探索农业科技创新的机制,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
三农会议_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三农工作会议,共同探讨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首先,我代表全体与会人员,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三农”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近年来,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广大农民朋友的辛勤劳动。
回顾过去,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
4. 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5.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农村治理水平。
二、立足当前,把握形势当前,我国“三农”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市场需求变化等新挑战;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具有新的历史机遇。
1. 资源环境约束:耕地资源日益紧张,水资源短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2. 市场需求变化: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有机、高端等需求不断增长,对农业产业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
3. 改革发展机遇: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农业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民生活更加宽裕,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突出以下重点: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2.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抓好三农工作的建议

抓好三农工作的建议
抓好三农工作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
了有效地推动三农工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议:
1. 农业产业发展,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可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灌溉设施、农田水利和道路建设,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和稳定性。
2. 农村经济发展,可以通过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村电商和旅
游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民
创业和发展农村小微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3. 农民收入增加,可以通过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技能
和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还可以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和
医疗卫生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福利水平。
4.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保农民土地
承包经营权稳定,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5. 农村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生态友好型转变,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抓好三农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施策,包括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
希望政府、社会各界和农民一起努力,共同推动三农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 意见建议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意见建议1. 完善政策支持:加强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政策支持,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2.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和创新的投入,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增强农民的收入能力。
3. 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保障农产品安全。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5. 扶持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和引导农民组织成立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规模化经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6. 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水平,帮助他们适应市场需求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7. 关注农民权益保护:加强农民权益保护,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流转权等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8.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方面,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服务,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9. 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田、水源、森林等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实施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10. 激发农民内生动力: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创业支持和就业机会,激发农民内生动力,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这些意见建议只是农村工作的一部分,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有更多的细化和完善。
希望能够对您在三农工作中有所帮助,并为农民的幸福生活和农村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新形势下加快“三农”工作的新思路

新形势下加快“三农”工作的新思路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在新的形势下,加快“三农”工作的新思路势在必行,以下是一些我个人的观点。
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
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劳动力不足、土地资源有限、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科技创新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农业科研机构的建设,提高农民使用现代农业技术的能力,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
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要通过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和农民合作社建设,培育和推广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
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农产品质量问题的整治力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发展的支撑能力。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农村道路不畅、电力供应不稳定、通信网络不完善等问题。
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农村通信网络建设等工作,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功能性和覆盖面。
要加强农民素质提升,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和职业技能水平。
农民素质的提升是农村发展的关键。
要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推动农村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要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还要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培养和引导农民从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各种职业和技能。
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保障。
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和覆盖面。
要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促进农民的自治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推动农民参与农村事务管理和决策的能力。
加快“三农”工作的新思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农业部门、科研机构、产业组织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指引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指引新时代,“三农”工作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背景是我国的城乡差距仍然很大,一方面是城市不断发展,人口向城市聚集,而另一方面则是农业乡村领域仍然面临许多困难。
因此,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打好“三农”工作的整体战略,建立起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农村和乡村发展的投入和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第一,要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要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以适应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需求,在土地建设、市场准入、农业科技、农业保险、农业培训、环保治理等方面建立完善、科学、公正、透明的政策法规体系。
特别需要加强非农业领域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收入。
第二,要加大农业投入。
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科技的水平,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增加农产品品质和品牌,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和技术支援。
同时,还要进一步拓展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壮大农业产业规模,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优化农产品结构,实现农产品的现代化生产和营销。
第三,要深化农村改革。
要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深化沉降房地产、农业税费改革、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等一系列细致严密的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和乡村景观,建立严格的环保制度。
第四,要加强扶贫、救助和民生服务。
要建立健全全民参与的扶贫机制,以实现脱贫攻坚为重点,对贫困地区和特困群体给予支持和帮助,并加大对孤儿、农村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救助和服务;同时还要推进健康教育、文化服务、宣传教育等,积极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总之,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必须从着眼整体、立足实际、注重创新出发,真正贴近农民、服务农村,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系统统筹,由此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对策建议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对策建议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是我国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一系列对策建议。
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农业是三农工作的基础,需要加
大对农业科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的投入,以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其次,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方面,这些都是农村发展的基础,需要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第三,要加强对农民的扶持政策。
农民是三农工作的主体,需
要制定出台更加有力的扶持政策,包括土地政策、农业保险、农村
金融等方面,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此外,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农村环境保护关乎农民健康
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加强农
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最后,要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农村人才是农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需要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总的来说,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需要从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农民扶持政策、环境保护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确保三农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指引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指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农村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指引,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等一系列重要举措,为推动农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这份总指引。
一、坚定不移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农村的命脉,也是国家的重要基础。
在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指引提出,要坚定不移推动农业现代化。
这意味着我们要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
具体来说,我们要以推动“三去一降一补”为主线,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广绿色有机种植和畜牧业,并加强农产品加工和营销,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农业主导产业持续增收。
还需要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农田和水源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二、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指引提出,要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和促进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入手,全面建设美丽乡村。
具体来说,我们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还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重点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
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构建适宜农民生活和旅游休闲的美丽乡村环境。
还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激发农民的文化创造活力。
浅析新时代“三农”发展的着力点

浅析新时代“三农”发展的着力点“三农”工作是我国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新时代,“三农”工作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必须着力解决“三农”领域的突出问题。
本文将从农业现代化、农村振兴、农民生活保障三方面着手,浅析新时代“三农”发展的着力点。
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时代,我国农业产业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包括资源利用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不稳定、农艺人才短缺等。
因此,要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品质和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的高端品牌化和集约化。
首先,要加快培养农业科研和技术人才,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短缺,导致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低下。
加强科技创新,支持新农技的研发和应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农业科技人才,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其次,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对农民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新业态,推动农业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积极推进农村振兴战略农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业生产水平不断下降,农村经济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形势。
因此,要积极推进农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首先,要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加强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基本设施。
其次,要发挥市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针对农产品市场的不平衡和农村资源配置的不适应,适度调控农业供给,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
三、加强农民生活保障保障农民的权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农工作下一步计划

三农工作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计划是指在三农工作(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中,为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下一步计划:
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1.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
3.推广精细化管理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加大农村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推动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民居住环境。
3.加强农村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三、改善农民收入水平:
1.推行农田确权制度,加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提高农民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2.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民
劳动强度。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四、加强乡村治理和农村社会文明建设:
1.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社会治理能力。
2.加强农民文化素质提升,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3.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农村旅游开发,增加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三农发展路径探讨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三农发展路径探讨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而三农问题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路径的探讨具有重大意义。
三农问题主要包括农业、农村和农民三个方面,如何推动三农全面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农业现代化、乡村治理、农民生活改善等方面,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三农发展路径。
首先,要实现三农发展,必须推动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三农全面发展的核心。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要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乡村经济繁荣。
其次,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三农发展还需要加强乡村治理。
当前,我国乡村治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村庄规划不合理、基层治理体系薄弱、村民自治参与度不高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乡村规划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促进村民自治。
同时,还应该引导和鼓励城市居民到乡村创业就业,提高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这些举措有利于改善乡村环境,促进乡村治理水平提升。
另外,要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三农发展路径,还需关注农民生活改善问题。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和受益者,他们的生活水平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因此,要加强对农民的帮扶政策和措施,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同时,还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城乡要素流动。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三农发展路径探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只有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乡村治理、改善农民生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真正实现三农全面发展和乡村振兴目标。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为当前我国探索有效的三农发展路径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三农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三农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农民是祖国的脊梁。
如何推动三农产业发展,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背景下,探讨三农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产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需要发展新型产业。
比如设立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农民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等。
二、技术创新引领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创新,要发展三农产业,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应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区,实现技术带动产业发展。
三、市场导向促进产品升级产业发展离不开市场需求,应该加强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品升级。
同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金融支持促进产业发展金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持,要发展三农产业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可以通过建设农业信贷联动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产业的信贷支持,引导资金流向三农产业,促进产业发展。
五、政策扶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政策是产业发展的保障,在推动三农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支持政策。
比如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建立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等,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六、人才培养提升产业发展能力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培养一批懂农业、懂经管、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可以通过建立农业科技培训基地、设立农业技术学院等方式,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提升产业发展的能力。
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是三农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可以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推动农村生态建设,加强农村污水处理等,确保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三农”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8篇

“三农”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8篇篇1一、总体情况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市“三农”工作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一)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一是政策落实到位。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及时将上级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并签订责任书。
二是加强技术指导服务。
市、县两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推广优质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
三是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会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农民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二)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各地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是农产品加工业不断提升。
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通过政策扶持和宣传推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丰富业态、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农村改革持续深化一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明晰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二是土地流转市场不断完善。
通过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
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支持等方式,引导和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尽管我市在农业基础设施建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些地区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抗灾能力较弱;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
(二)农业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延伸目前,我市农业产业链仍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生产环节,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较低。
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范例(三篇)

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范例一、背景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农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加强农业农村工作,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为此,制定____年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加强农业农村领域的工作,特此提出以下方案。
二、主要目标1. 实现农业现代化: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
3. 农村全面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重点工作措施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1)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
(2)培育农业科技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3)加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精准的气象预报和灾害防控信息,降低农业风险。
2. 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1)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2)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集聚农业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和流通。
(3)推动农业和城镇经济的融合发展,打破农民“三农”与城市“两业”壁垒,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
3. 加强农村经济发展(1)引导农村人口流入非农领域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2)发展农村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
(3)发展乡村旅游,提高农村经济收入。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农村道路和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2)提升农村供水和排水条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3)加强农村电网和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农村通信和电力供应质量。
5. 优化农村生活环境(1)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2)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3)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和稳定。
四、保障措施1. 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农业农村工作的资金需求。
对三农问题的积极建议和意见

对三农问题的积极建议和意见中国的三农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它涉及到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村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我对三农问题的一些建议和意见: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一个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应加大投入,提高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以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吸引农民留在农村发展。
2. 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提质增效。
3. 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职业培训和教育的投入,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创业培训等,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创业能力,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政府应建立健全覆盖全体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
5. 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稳定,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等方式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民收入。
6. 促进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发展多元化农业产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政府应引导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旅游业、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市场导向,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7.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农药农肥的科学使用、农田水土保持等工作,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8. 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
做好三农工作的措施建议

做好三农工作的措施建议三农工作是指对农业、农村和农民进行全面发展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
为了做好三农工作,以下是十个措施建议:1. 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增加农业补贴,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 加强土地保护和利用:加强土地整治,推行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灌溉设施和排水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水平,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产量。
3. 发展农业科技: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
4.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运和销售环节的监督和检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5.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6. 加强农民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民组织,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组织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7.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农村产业的多样化和综合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8. 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9.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发展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农村贷款和金融产品,满足农民的融资需求。
10. 加强农民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以上是针对做好三农工作的十个措施建议,通过加强资金支持、土地保护和利用、农业科技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组织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服务和农民培训和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可以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破解三农难题的新思路

破解 “ 三农” 难题的新思路
程方升
( 华中师范mp; 要] & & “ 三农” 问题始 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 局的重 大问题, 为了 做好 “ 三农” 工作, 逐步 实现党 和国家 关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标, 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破 解“ 三农” 难题: 第一 , 改 革政府 公共财 政, 发 展农村 公共服 务事 业; 第二, 重构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 建立 “ 三农经济 综合管理 局” , 培养专 业的 “ 三农” 管理 人员; 第三, 大力发 展县 域经济, 促进新农村建设 。最后指 出, 我们只有坚持以人 ( 农民) 为本和科学的发展观, 充分发挥社会 各阶层的力 量, 才 能逐步 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 [ 关键词] & & 三农; 新农村; 三农经济综合管理局; 县域经 济 [中图分类号] ’"(#) (& & [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农业、 农 村和农民 问题, 始终 是关 系我国 经济 和社 会发 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 三 农” 问 题又以 其复杂 性, 使 得中央 与 地方政府倍受困扰。 “ 三 农” 是一 个泛 主体或 无主 体的客 观 问题, 看起来 它由国 家、 省、 地、 县、 乡 各级负 责, 但都 可以 推 卸责任。在中国涉及管理 “三农” 的部门繁多, 但是很多 部门 和人员没有很好地 发挥 其作 用。如今 我们距 离我 们党十 六 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 展、 生 活宽裕、 乡风文明 、 村 容整 洁、 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很远。如何破解 “ 三农 ” 难题, 建设社会 主义新 农村是 值得 我们政 府以 及专 家、 学者 等社会各阶层探索的问题。 对于 “三农” 问题, 许 多政府 官员及 专家、 学者 们曾 做过 很多探讨与研究, 并 且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为了实现 中国经 济的全面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 实 现社会主 义新农 村建设的伟大目 标。笔者 试图从 以下 三个重 要方 面来 破解 “三农” 难题。 一、 改 革政府公共 财政, 大 力发 展农 村公 共服 务事 业 , 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的作用 (一) 政府公共财政要阳光普照, 大力发 展农村公共事业
多措并举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
为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我们应该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环境。
首先,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田质量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农民合作,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要加强农技培训,提升农民的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生产要求。
其次,要加强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
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要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
再次,要加强农民的组织力量。
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组织的支持,鼓励农民通过合作来解决生产和销售中的问题。
同时,要加强农民合作社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运营效益和服务水平。
最后,要加强农村环境建设。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供水、电力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
同时,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农村生态建设,保护农田和水源,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综上所述,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包括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加强农民的组织力量以及加强农村环境建设。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推动,才能实现“三农”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上述提及的多措并举的推动下,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和加强“三农”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以下是具体的一些相关措施和建议:首先,加强农业扶贫工作。
在农村贫困地区,加大对农民的帮扶力度,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种子、肥料和资金支持等。
同时注重培养农民的产业技能和创业意识,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30卷第16期(总第468期)2000年以来,党中央及国务院对于我国“三农”工作越来越重视,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围绕着“三农”工作展开,这不仅提升了“三农”工作在改革发展当中的地位,更是很好地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对于稳定社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农”工作,包含的内容多,涉及的环节复杂,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协调各个部门参与其中,这样才能确保党的政策落到实处,更好地调动起人民群众参与“三农”工作的热情。
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战略的提出,“三农”工作更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在广大的农村基层地区掀起了新一轮的“三农”工作热潮。
1 蒙自市基本情况介绍蒙自市,是云南省红河州所辖的市级市,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分布在云南省的东南部地区。
从主要地形构成上,多山区以及坝区,山地大约占到了75.6%,坝区大约占比为24.4%,这样的地形结构,也决定了农业生产在其发展当中的地位以及影响力。
从土地资源上看,蒙自市有全云南省最大的坝子之一:蒙自坝。
实际能够用来耕种的耕地有110万亩,人均耕地占有量为3.4亩。
境内拥有的水资源总量比较大,约为13亿立方米,实际能够开发利用的为2.2亿立方米,由于对现代化技术的重视,坝区水利化程度超过了75%,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城乡用水、调蓄水资源等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蒙自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三农”工作总体要求,多层面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不断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蒙自市大力实施“81111”农业提升工程,基本上建成了面积为25 万亩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林牧渔基础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全年创造产值约为38.16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大约6.2%,增加值超过了24.4亿元。
从粮食生产上看,粮食产量达到了17.48万吨,与2016年相比大约增加了1800万吨,同比增长1.2%。
蔬菜、烤烟、水果较往年相比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肉类总产量不断增加,全市群众肉食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总产量为8.2万吨,与2016年相比增长1.9%,除此之外,林业也实现了不断发展,全市各项生态工程稳步推进,累计完成造林超过1100公顷。
2 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分析自从2001年开始,我国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围绕着“三农”工作开展,这也为各地新时期改革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加快农业生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产生活质量,这成为了所有基层党组织、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也正是按照突出抓好“三农”工作的基本要求,蒙自市立足自身地形、产业等实际情况,加大了在“三农”工作上的投入,充分释放了全市上下的发展潜力。
从蒙自市人口结构上看,农业人口占比大约为67.4%,在全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当中都有很大数量的就业人数,做好“三农”工作,有助于安定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对他们利益的维护与关怀,也有助于党的各项改革发展政策的深化落实。
在农业生产上,不断增加机械化等技术元素,有助于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增加农业产出量,从而更好地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在农村人居环境下,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要求与部署,扎实开展了一系列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工程,通过这些工程的开展,农村的居住生活环境有了显著改善,有效防范了各种疫情疫病的发生,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对于社会公平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民生活水平提升上,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家庭收入,不断提升农产品的价格,同时,还努力增加农民的政策性收入,使得年底农村家庭的存款收入持续增加。
农业生产发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提升了,全市文明发展水平更是进一步提升。
3 新形势下深化推进“三农”工作的新思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临之际,“三农”工作越发的重要,直接关系到党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更是关系着亿万万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
近年来,我们党相继提出了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战略,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党对于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重视。
蒙自市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农村群众的需求,不断推动“三农”工作创新发展。
3.1 加快“三农”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不断输入新的发展力量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工作,都不离开人才的支撑,最终也都落实到“人”身上。
为了实现全市“三农”工作的创新发展,近年来,蒙自市加大了农业领域人才的引进,包括农业种植、农机管理等领域的人才,制定了详细人才引进、使用(下转291页) 新形势下加快“三农”工作的新思路姜 斌(红河学院,云南 红河 661199)[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党中央地正确领导下,各地“三农”工作建设进一步加快。
“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通过扎实的“三农”工作,各地在该领域建设上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很好地改善了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面貌,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党的十九大上,对于“三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这对于深化新时期改革发展工作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本篇文章主要是结合红河州蒙自市对“三农”工作建设情况进行统筹把握,并对其新思路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新形势下;“三农”;新思路[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9-06-15[作者简介]姜斌(1979—),男,河南新县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
-184-科教论坛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30卷第16期(总第468期)3.2.1 改造浮盘密封结构可以将浮顶油罐的浮盘密封结构进行改造,例如尽量避免带内隔膜形式的不锈钢板作为密封;设置油罐无油气空间密封装置,例如将外密封膜设置在下密封在浮顶外边缘板之间同时与两端密封接合成为整体密封;二次密封与浮盘做电气连接。
3.2.2 充氮防雷灭火系统采用充氮防雷灭火系统,当两层密封之间的油气浓度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系统自动冲入氮气稀释油气浓度,这样一来即使有雷击后有电流通过产生火花,氮气作为惰性气体保护,不会发生爆炸。
但是在冲氮防雷灭火系统中也有着许多的安全隐患,例如检测可燃气体浓度的准确度较低、氮气作为不可呼吸气体对人工休检的风险较大、检测仪的拆装校验破坏密封性等,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更新。
3.3 针对接地装置的改进措施直接接地是原有储油罐防止直击雷措施的主要方式,但是直接接地是将接地装置直接安装埋在土壤或其他埋地中,腐蚀问题也随之而来,接地装置阻值的大小也会跟随腐蚀变化,影响着防雷系统的安全运行。
接地装置的受损有可能是由于电化学腐蚀、吸氧腐蚀,在环境较差、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原因主要为吸氧腐蚀。
除了腐蚀问题,加之仪表不精准、环境等其他影响测量地网接地电阻准确值的因素,防雷接地装置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改进接地装置,需要先从防腐做起。
3.3.1 选用合适的接地材料做接地系统之前就地考察当地土壤情况,选用合适的接地材料,粕去再生刚。
使用性能优良的高效降阻剂,高效降阻剂是一种新型的降阻材料,具有稳定的化学功能、弱碱性、易凝固的保护接地装置,一般在电阻率比较大的土地中作为防腐的处理剂,在土壤中既能够不受土壤环境本身的腐蚀,也能够阻防空气的腐蚀。
3.3.2 阴极保护法阴极保护法的原理是释放一个外加电流在被腐蚀金属结构物表面,使腐蚀发生的电子停止流失。
或者在接地金属或者合金部位添加阳极,通过转移腐蚀对象来保护接地金属。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阴极保护法的接地中不需要再在接地网中增加降阻剂。
3.3.3 涂刷保护漆接地的连接处是腐蚀最为严重的地方,连接处接触着地内和空气两种不同的环境,腐蚀的类型不同,电位也会存在不同,最终会导致连接处出现电化学腐蚀,一般可以涂刷保护漆防腐蚀。
由于连接处的检修也比较方便,同时也要定期对其进行修理维护。
3.4 针对人为问题和防雷安全管理方面首先关于防雷的重要性和雷电的知识要积极开展讲座,强调油库防雷的重要性。
在开展建设之前先对当地气候进行仔细调查,收集资料,做出相应的防雷措施。
对于各项建设防雷工作,类似于安装防雷装置等工作,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
积极鼓励相关技术人员深究防雷技术改进措施,向着更快更好的防雷装置和技术方法的推广普及。
4 结语储油罐区针对防雷的技术与措施现今还是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充氮技术、防腐问题等等,都还有值得深究和上升的空间,防雷的安全设施和管理还能够更加完善。
随着我国的能源需求逐渐增大,油库的规模增大后,一旦发生事故,其带来的后果和损失是不可设想的,其安全管理至关重要,防雷作为安全管理中的重要,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完善、巩固这项工作,才是最高效、最有效的。
[参考文献][1] 王金龙.外浮顶原油储罐防雷技术探讨[J].安全技术,2018(11).[2] 梁立波.油库建设工程与防雷接地关键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8).[3] 沈萍,张强,樊超,等.浅谈接地装置的腐蚀机理及防腐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7(17).(上接184页)等计划,将他们充实到基层一线农业生产管理岗位上,以此来更好地指导“三农”工作的开展。
例如,引导农业部门加大了基层一线农机站(所)的建设力度,安排专门技术人才充实到其中,积极为农业生产中使用到的农机提供各种技术服务,积极推进“农技下乡”系列活动��以此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提升了“三农”工作的服务质量,这是蒙自市近年来农业生产发展竞争力不断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再单一地依靠人力的粗放投入,而是努力提升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
3.2 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切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蒙自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下,脱贫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相继启动了一系列的驻村帮扶等工作,制定了专门的方案与党的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等政策进行对接,集中选派了一批政治素质高、责任意识强,且有丰富脱贫经验的党员干部充实到基层贫困地区,实现了对脱贫工作的全面把握,实现了各种帮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落实,对于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结构,增强困难群众的脱贫信心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转移就业,以此让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蒙自市农民服务部门则负责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各种培训,推荐就业等,这对于改善农村的就业环境,加快新型农民建设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3.3 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在乡村振兴的推动下,蒙自市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力度的投入,安排专门资金用于对农村道路、生活用水等的更新改造,综合协调交通、水利等部门加大对农村工作的支持力度,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并实现了各项基础设施管理维护的配套推进,避免了以往建成之后无人管理情况的出现,同时,还大力推动美丽乡村等示范工程建设,进一步拉近城乡之间的差距,例如,不少乡村集中建成了专门的垃圾场,有专门的垃圾清运车负责垃圾的运输等,使得长期困扰农民的环境卫生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