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动手做(一)》教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动手做(一)-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动手做(一)-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动手做(一)-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够按照分组、合数、单数的特点,简单归纳数字;2.能够用自然拼数法、折点法和换位法,简便地验证算式的正确性;3.能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得出简单的数学关系;4.能够用1至9中的数字填空、排列组合的方法进行解决问题;5.能够结合实际情景,进行有条理地口算。

教学重点1.归纳数字的方法;2.验证算式的方法;3.从实际问题中得出数学关系的能力;4.填空、排列组合的方法;5.有条理地口算。

教学难点1.从实际问题中得出数学关系的能力;2.用自然拼数法、折点法和换位法快速验证算式的正确性。

教学过程导入(3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2.列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内容,简述目标、重点、难点。

自主学习(30分钟)1.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40-P53页的内容;2.学生思考课本所讲的例题,并结合身边的真实情况进行练习;3.学生互相讨论答案、方法及灵活应用。

互动探究(35分钟)1.老师让学生听一个数学故事,并带领学生通过模拟游戏的方式深入理解其中的数学规律;2.老师请学生上台讲述自己在实际生活中乘法的运用;3.老师带领学生结合实际情景进行口算,并引导学生口算的行文思路。

交流总结(12分钟)1.学生上台做题,展示所学的方法,并互相评价;2.老师让学生针对有意义的口算,进行大声朗读;3.老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针对难点进行重点讲解。

教学效果1.学生能够按照分组、合数、单数的特点,简单归纳数字;2.学生能够用自然拼数法、折点法和换位法,简便地验证算式的正确性;3.学生能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得出简单的数学关系;4.学生能够用1至9中的数字填空、排列组合的方法进行解决问题;5.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景,进行有条理地口算。

本节课作业1.手工制作一个1-9的数字拼图;2.搜集生活中的实例,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3.布置P54页的课后习题。

小结本节课介绍了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动手做(一)-北师大版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流程,针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参考。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动手做(一)3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动手做(一)3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动手做(一)3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使用比较法解决问题;2.能够灵活运用比较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了解比较法的应用范围;4.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比较法是什么;2.运用比较法解决问题的过程;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比较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数学是一门美妙的科学,它可以帮助我们生活中解决很多问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比较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二)、讲授(25分钟)1.比较法是什么?比较法,就是把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在不同方面找出它们的优劣之处,从而确定优胜劣汰,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个蛋糕的口感和味道,来判断哪个更好吃;或者通过比较两条鱼的大小和重量,来判断哪条更肥美。

2.运用比较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比较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找出需要比较的事物;•第二步:列出比较的标准,比如大小、长度、质量等;•第三步:根据比较标准进行比较,找出优劣之处。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比较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提供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尝试用比较法解决。

例如:比较两辆车的速度,找出哪个更快;比较两个水果的口感,找出哪个更甜。

(三)、练习(15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比较法,老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进行比较。

例如:老师出示两个不同颜色的球,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轻重等;再比如老师出示两把不同的剪刀,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和形状。

(四)、巩固(10分钟)老师出示各种颜色、大小、形状的水果和蔬菜,让学生把它们进行分类,并根据比较法,找出它们之间的优劣和特点。

(五)、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记录一些生活中的事物,尝试用比较法来解决它们的问题,然后写下来,明天可以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比较法的知识和相关的实例,使学生了解比较法的使用方法和应用范围。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起来看看吧!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已有的知识与做法解决新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探索,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主动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理解每一步的算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一定去过游乐场吧,你都玩过哪些项目今天淘气和笑笑他们高兴地来到了游乐场,咱们一起走进游乐场,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吧。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1、我们先来计算5人做太空船,需要多少无。

引导学生审题列出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仔细思考,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能解决这道题吗3、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方法带到小组交流中。

(4)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说一说,并把方法进行归纲整合。

(5)小组汇报中。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演竖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无论是12X5还是5X12,用竖式计算时,通常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较大数作为第一个乘数。

计算时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5先与2相乘,二五一十,满十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0,注意要把进位的1写在十位的下面,要写得小一些。

2、13个人要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元呢(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6X13(2)拿出练习本试着来独立尝试笔算,算好了吗(3)要是有14人,15人,16人坐电动火车要花多少钱呢请你在练习本上列一个算式,自己算一算吧。

汇报时还是让学生说一说算法,老师问算理,这次你算对了吗同桌之间把自己的算法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算一算,完成书55页第1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做个减法表》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做个减法表》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做个减法表》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做个减法表》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10以内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理解减法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能用语言描述减法运算的过程,以及能够制作简单的减法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法运算,对减法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能熟练地进行减法运算,对于减法运算过程的描述还不够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减法运算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10以内的减法运算,能够准确地进行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减法运算,能够准确地进行减法运算。

2.难点: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过程,能够用语言描述减法运算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减法运算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一些10以内的数字卡片,减法表的模板。

2.教学工具:准备白板、黑板、粉笔等。

3.教学环境:布置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放松心情,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10以内的减法运算,引导学生进入减法运算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减法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运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减法运算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减法运算的方法。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减法运算的比赛,增强学生对减法运算的理解和记忆。

奉新县第二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四有趣的图形第2课时动手做(一)教案北师大版

奉新县第二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四有趣的图形第2课时动手做(一)教案北师大版

第2课时动手做(一)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

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2.通过操作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难点: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合理的分解和组合。

课件、简笔画、长方形纸、正方形纸、三角形纸、圆形纸、剪刀。

出示教师画的简笔画,如下:师:同学们请看,这是老师画的画,画得好吗?你能说说每幅图像什么呢?每幅图是由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学生看图争先恐后地抢答。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图形变化的游戏,你会发现图形之间的许多奥秘。

1.折一折。

(1)把正方形纸折成两部分。

师:请大家拿出你准备的正方形纸,你能把它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试一试。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一般会有两种折法:一是上下或左右对折,二是斜着对折。

师:用剪刀沿折痕剪一剪,比一比,看你折出来的两部分是不是一样的?学生操作后汇报,教师给予肯定。

师:还能想到其他折叠方法吗?(引导学生明确:只要通过正方形中心,就都可以把正方形分为一样的两部分,如图:。

)(2)把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纸折成两部分。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你准备的长方形纸、三角形纸和圆形纸,像折、剪正方形纸一样,把这些图形都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再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独立操作,小组交流,再上台演示,汇报。

师:任何一个三角形都能折成同样大小的两部分吗?(不是。

引导学生明确只有其中两条边一样长的三角形才能折成一样的两部分。

)师小结:把长方形横着对折、竖着对折、斜着对折,只要沿通过长方形中心的任意一条线对折,都可以把长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

有两条边一样长的三角形,沿三角形不一样的那条边的中心和相对的顶点的连线对折,可以把三角形折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

沿通过圆的中心任意一条线对折,都可以把圆折成两个一样的半圆。

2.拼一拼。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中间和下面拼图。

师:这些图都是几个小朋友折出来的纸拼起来的,你能照样子拼一拼吗?你能说说这些图形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拼起来的吗?学生操作,交流汇报。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动手做精品教案 (31)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动手做精品教案 (31)

学科:数学授课年级:一年章节名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课题动手做(一)计划学时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折纸、剪纸、拼图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特点。

2.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出一些图案。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学会欣赏他人,树立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折纸、剪纸、拼图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出一些图案。

媒体内容与形式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导入小朋友们,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课件出示)今天老师就带着你们坐火车去图形王国里玩一玩,来认识一下咱们的列车长吧,它是――多拉A梦(课件出示:多拉A梦)。

想象,观看 2探究第一站:变形屋(课件出示)师: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了奇妙的图形王国,我们一起来看看变形屋里有哪些趣味题吧,请看大屏幕,题目是:请你把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样折?说一说折完以后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开始吧!师:正方形折完以后变成了什么图形?有不一样的吗?师:同样是正方形有的小朋友把它变成了三角形,有的把它变成了长方形,你们的手真巧!谁能说说这是什么原因吗?你是怎样折的?是学生折纸生1:它变成了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

生2:它变成了两个长方形。

生1:我是斜着折的。

生2:我是对折的。

(用手15这样折的小朋友举手。

师:原来是大家折的方法不一样,现在请你们沿着这条折痕把正方形用剪刀剪开,再拿剪下的图形比一比,是不是一样的两部分。

师:谁来说说结果如何?是两个一样的什么图形?你是怎么比的?请你到前面来比给大家看一看。

师: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还有谁想说?有和他不一样的吗?刚才我们分哪几步把一个正方形变成了一样的两个部分?师板书:1折,2剪,3比。

【设计意图: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总结学法,有利于后面的内容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动手做(二)》(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动手做(二)》(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动手做(二)(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豆子计数的方法掌握数的基本概念。

2.能够对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分类。

3.能够用板子表示“多少”,并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
1.豆子或小石子。

2.不同形状的物体,例如球、立方体、圆柱体等。

3.数学板子和计数棒。

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回顾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回忆起用豆子进行数数的方法,并进行巩固练习,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第二步:认识不同的物体
1.解释并呈现不同的物体形状,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

2.分组活动:让学生根据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分类,例如球、立方体、圆柱体等。

第三步:用板子表示“多少”
引导学生用板子、计数棒和豆子来表示数字,例如用板子表示数字5,使用5根计数棒和5颗豆子完成。

让学生练习并熟练掌握这一方法。

第四步: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1.用板子和计数棒来进行加法运算,比如“2 + 3=5”,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并口算出结果。

2.用板子和计数棒来进行减法运算,比如“7 - 2=5”,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并口算出结果。

第五步:丰富练习
让学生进行多次练习,使用不同的物品和数字进行操作。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用豆子计数、认识不同的物体、用板子表示“多少”和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在练习中提升了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在下节课中,需要继续固化和深化这些知识,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数学下册 动手做(一) 4教案 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动手做(一) 4教案 北师大版

动手做(一)
教学内容:课本40——4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教学难点:涂颜色设计图案。

教学具准备:各种美丽图案、彩色笔、小棒等。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请学生说说它们的名称。

教师启发:人们利用这些图形可以创造和组合成许多美丽的、有趣的图案呢!它们会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的美好和丰富。

二、欣赏图案。

1.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图案。

2.欣赏书上的图案。

依次投影出示课本40页的四幅图案,师生共同欣赏。

师:这么美的图案,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呢?
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指着图形说哪些是三角形,哪些是正方形和长方形。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图形组成的图案,小朋友可以回家中去找一找,相信你能把它们找出来。

3.数学万花筒。

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图形来编织美丽的图案。

出示两幅图,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美在什么地方?
三、练一练。

让学生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学生如果有困难的,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

学生合理的,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

四、全课总结。

希望同学们在课外能继续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加与减(一)买铅笔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

学习目标: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背“凑十”儿歌。

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 6+4= 9+6= 10-8= 15-5=8+7= 4+9= 16-5= 8+8= 5+9=3、填一填9+()=13 ()+9=15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情景图)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板书课题:买铅笔)。

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看?(可多抽两个孩子)(师板书:有15枝铅笔,我买9枝铅笔,还剩几枝铅笔?)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15—9=师:说说你为什么用减法呢?师:15-9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1)数数法从15里面1根1根地减。

师板书:数(2)把15分成5和4师:你为什么要分成5和4呢?师板书:15-5=10 10-4=6(3),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 先用10-9=1,再用1+5=6师板书:10-9=1 1+5=6(4),想加法算减法因为9+6=15,所以15-9=6师板书:9+()=15师:孩子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东脑筋的孩子。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第二课时】动手做(一)(折纸拼图活动)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第二课时】动手做(一)(折纸拼图活动)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二课时】动手做(一)(折纸拼图活动)一、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拼剪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2.通过图形的拼组,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后续学习“对称”积累活动经验。

二、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三、教学难点通过图形的拼组,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展台。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动手折出我们喜欢的图形。

看,这架飞机,要想它飞的平稳,在折的时候每一步都要注意什么?展示主题图:图片1(二)探究新知(1)观察图片2①请同学们仔细看这幅图,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展示主题图:图片1(2)图形大挑战①怎样把正方形折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展示图片:图片3②汇报:展台展示学生的折法。

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将图形剪开后,发现两部分可以重合。

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全过程。

③小结:教师小结把正方形折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的3种方法。

展示图片:图片3(3)图形大挑战①怎样把三角形,圆形和长方形折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小组合作,每人先独自折,都折完后再和组员交流。

②汇报:展台展示学生的折法。

③小结:教师小结把三角形,圆形和长方形折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的几种方法。

展示图片:图片5(4)创意大比拼①笑笑用两个小三角形拼出了一个大三角形,你能拼出来吗?还能再拼出其他图形吗?举起来让大家看到。

展示图片6②用四个小三角形可以拼出长方形,你还能拼出其他图形吗?展示图片:图片7③小组合作,用图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展示图片:图片8④小组汇报。

(三)巩固练习(1)折飞机展示图片:图片9(2)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试一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动手做(一)_北师大版(2018秋)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动手做(一)_北师大版(2018秋)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动手做(一)_北师大版(2018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自然地进入下面的活动,同时使学生体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变化及特征。

】1.折一折。

(1)把正方形纸折成相等的两部分。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纸,你们能把它折成相等的两部分吗?试一试。

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不同的方法。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折的?边说边给大家表演一下。

学生可能出现的做法:•对边折,折成两个相等的长方形。

•对角折,折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

(2)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相等的四部分。

师:刚才大家折的都很棒,如果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相等的四部分,怎样折呢?自己试一试。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折法:•先对边折,然后接着把长边对折,折成了四个相等的正方形。

•先对边折,然后把短边对折,折成了四个相等的长方形。

•先对角折,然后把折成的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再对折,折成了四个相等的三角形。

(3)把一张长方形纸折成相等的两部分。

师: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相等的两部分、四部分,同学们做得很好,并且了解到不同的折法。

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纸折成相等的两部分,怎么折?有几种折法?请同学们折一折。

学生在交流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折法:•将短边对折,得到两个相等的长方形。

•将长边对折,得到两个相等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沿着对角线对折,得到两个三角形。

当学生出现第三种折法时,教师要对话:这样对折,两个三角形一样大吗?如果学生没有出现这种折法,教师介绍:老师这样折,两个三角形一样大吗?怎样验证?生1:可以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比一比,如果重合了,说明两个三角形一样大。

生2:描下一个三角形,放在另一个三角形上比一比。

师:就按你们说的方法,验证一下。

学生动手操作,进行验证,交流结果。

师:同学们,自己把三角形的纸,圆形的纸折一折。

【设计意图:在自主折纸交流展示过程中,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感性认识和图形之间的联系。

体验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感受折纸活动的乐趣和图形变化的奥秘。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趣的图形》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趣的图形》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趣的图形》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北师大版学校一班级数学《好玩的图形》学问点熟悉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1、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熟悉,能辨别出四种基本的图形。

2、学会观看,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外形,会举例。

3、能区分出面和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4、能找出一组图形的规律。

5、能在简单的图案中找出基本的图形。

动手做(一)同学能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剪拼出喜爱的图案。

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熟悉平面图形。

通过折纸对简洁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动手做(二)了解七巧板的组成。

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识学过的平面图形。

初步熟悉平行四边形,只让同学直观熟悉,知道外形和名称即可。

动手做(三)通过观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熟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篇二】北师大版学校一班级数学《好玩的图形》教案单元教学目标1、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力量和创新意识。

2、熟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他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3、初步熟悉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4、观赏利用图形组成的漂亮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

熟悉图形教学目标:1、正确熟悉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2、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区分,了解它们的用途。

3、进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力量。

教学重、难点:熟悉图形,了解用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把课前预备好的学具拿出来。

2、小组相互介绍。

3、小结学习状况。

二、新课教学1、小组汇报:一边介绍图形一边拿起实物模型。

2、归纳板书:长方形圆三角形正方形3、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外形的图形吗?(1)小组沟通(2)汇报评议三、巩固练习1、连一连认真看清题意,完成。

2、涂一涂按要求画一画。

3、想一想请你接着画下去。

4、数一数眼睛看认真,试做,校对。

动手做(一)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熟悉平面图形。

能对简洁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2、进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力量教学重、难点:折出图形,拼出图形。

2018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一年级下册动手做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案

2018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一年级下册动手做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动手做(二)教学设计课题:动手做(二)教学内容:认识七巧板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本课时是在动手做(二)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已经能够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等形状的纸拼出一些简单的、有趣的图形。

在本课时中,首先安排了让学生们欣赏由七巧板拼成的不同物体的图案,接着让学生认识“七巧板”。

(包括七巧板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比较图形的大小)在认识的基础上,能够利用“七巧板”拼出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最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利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各样有趣的图案与小朋友们交流合作,并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

学生分析:学生已有了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等形状的纸拼出一些简单、有趣的图形的经验,是本节课学习的前提。

还有一点,有不少学生已动手拼摆过“七巧板”,拼出了很多的图形,这样,能激发起其他小朋友发挥想象力,拼出更加有创意的图形。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能对单个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会用七巧板拼图。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方法拼图。

教具准备:课件、七巧板每两人一副、七巧板白板贴数副。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课件)。

1、师:同学们,现在已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你们喜欢不喜欢观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学生:喜欢)那好,老师就带领大家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吧!(课件展示由七巧板拼出的动物图案:美丽的热带鱼、蝴蝶、大山、树小船、桥车、人蜻蜓、箭头、太阳等。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 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 教案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有趣的图形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学习图形的基础是他们的经验和活动,他们对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获得的。

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体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常见的平面图形。

学生的语言交流对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单元教学目标: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它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3、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能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

4、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的图案,并尝试着进行设计。

教学重难点: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2、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能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尝试着利用所认识的简单的图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教学准备:相关的挂图、学具盒、投影片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发展空间观念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

第2课时动手做(一)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能发现和提出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并尝试解决。

5、感受退位减法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减法的实际应用,激发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教学难点: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1、小棒、计数器2、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时间:9课时第一课时买铅笔教学目标:1、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教学重点:闇练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铅笔、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谈话:小动物们非常喜欢研究,它们也经常买一些研究用品。

上面老师带同学们到动物文具店去看一看,看看小动物们在做什么?(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独立观察,先在小组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个别汇报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2、请学生上台扮演,师口述内容,生扮演,兔妈妈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这时分来了一只小兔,它对兔妈妈说:“我买9支铅笔”。

兔妈妈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分大袋鼠提出了一个问题: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何支?二、想一想,列算式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2、列出算式,15—9三、讨论15—9的算法1、让学生独立考虑,用小棒摆一摆,测验考试解题。

2、小组交换:你是如何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1)、一根一根地减。

一年级数学下册动手做(一)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动手做(一)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动手做(一)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数字1-5(1)学习数字1-5的书写和认识。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2. 第二课时:认识数字6-10(1)学习数字6-10的书写和认识。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3. 第三课时:数的组成(1)学习数的组成,理解10以内的数可以由1-10这些数字组成。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的组成过程。

4. 第四课时:比一比(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5. 第五课时:动手做(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完成指定的数学任务。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实物模型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回答问题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游戏或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学习新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教具,学习新知识,如数字的书写、认识等。

3.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如数的组成、比一比等。

5. 课堂练习: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

2. 回家作业:家长协助孩子完成回家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一加与减(一)《买铅笔》说课稿一、说教材:《买铅笔》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2册第1单元(加减二)的第一课时。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以及10以内加减法,初步感知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课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第一次出现文字应用题的形式,教材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供了富有童趣的情境图,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新知,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使学生既能体验到发现问题的成功,又能切实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和我对目标制定的理解,同时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以“十几减9”为切入点,在合作交流中学会20 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掌握20 以内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初步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算法。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形成能通过交流,探索、思考和讨论,敢于提出问题,并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20 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四、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一)、教法:本节课属于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教学利用生活情境组织学生进行丰富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取数学信息,体验数学,了解数学在现实中的运用。

同时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运算,并力求用分析算理的方式将解决问题与运算方法的学习融为一体。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应注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4.2动手做(一)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4.2动手做(一)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4.2动手做(一)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课题:4.2 动手做(一)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授课时间:1 小时授课目标:1. 能使用各种物品和材料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

2. 发现事物中固定的模式和规律。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教会学生认识各种材料和物品。

2. 建立学生的常模意识。

3. 发挥学生动手的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材料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2. 学生的操作技巧和动手能力。

3.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规律感悟。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实物展示。

2. 各种材料和工具。

3. 班级黑板和彩色粉笔。

教学内容:一、教师引入1. 讲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动手做——随机制作。

2. 引导学生想象各种不同的事物,如动物、植物、自然景物等。

3. 用课件展示各种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认识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二、自由制作环节1. 随机分配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进行自由制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让他们创作出有趣的东西。

2. 要求学生注意安全,小心使用工具,独立完成制作任务。

3. 教师巡视指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三、分享展示环节1. 请学生将自己制作的作品拿出来,让他们交流分享和欣赏。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让他们从中发掘到事物中固定的模式和规律。

3. 欣赏并表扬出色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和成就。

四、教师点评1. 教师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和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出色的创意和创新。

2.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3.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勇于尝试和创新,不断开拓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寻找各种有趣的材料和工具,尝试制作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2. 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和卫生,积极动手、发挥想象力。

3. 布置作业的同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5篇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5篇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5篇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5篇1目标:1、通过数8、9个的物体的实践活动,认识8、9,会写8、9。

2、知道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3、能准确区分8个、9个和第8个、第9个,培养初步的比较能力。

4、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教育。

重点、难点:区分基数和序数及比较大小。

教具:多媒体。

学具:小棒。

教法:引导观察法。

学法:观察操作法。

教程:一、创设情景。

1、从0数到7,再从7数到0。

2、小花猫钓无尾鱼和半截鱼的故事引出8、9。

3、板书:8、9的认识。

二、合作探索:1、认识8、9。

(1) 引导观察主题图,仔细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图意。

(2) 用8、9说一句话。

(3) 提问小结。

从说一句话中,你知道8、9的用途吗数字8可以是八个任意物体的数目,也可以是第八个、第八名、第八等。

2、基数和序数及大小比较。

(1)操作:拿出数字卡片08,摆一摆,从0排到8,再从8排到0,说说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2)涂色:P54蝴蝶图,给从左数第8只蝴蝶涂上黄色,第9只蝴蝶涂上红色。

(3)媒体出示:尺子图,引导观察数的顺序。

(4)媒体出示点子图,数7和8,8和9并比较大小。

(5)指导写8、9,练习写8、9。

三、应用拓展:1、练习八第1题。

多媒体出示动物坐火车的图和火车进山洞的图2、练习八第2题。

3、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2、3、5、8、0、1、4、6、9、7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5篇2设计说明“几个”和“第几”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因为生活情境中经常用到它们。

几个和第几是基数和序数的浅显说法,“几”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几”是事物排列的顺序号。

对于刚入学的学生,对“几个”和“第几个”区别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本节课的设计重在指导学生区分“几个”和“第几”。

1.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

以去动物园为情境,在门口排队买票为主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使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几个”和“第几”的含义,并了解“第几”的相对性。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 动手做(一)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 动手做(一)教案与反思

2 动手做(一)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枫岭头中心小学张海泉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把一个图形分成相同的两部分以及拼摆图形。

(教材第38页)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使学生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具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三角形纸、圆形纸和剪刀。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将长方形纸折起一部分,使之变成正方形,再将折叠的部分展开,你现在看到的是什么?观察这个长方形和刚才折成的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2.把一张长方形纸折起一部分就变成了正方形。

一张正方形纸可以做什么变化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图形变化的游戏,你会发现图形之间的许多秘密。

二、学习新课1.把一个图形分成相同的两部分。

(1)问题1:把教材附页图1中的正方形的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剪一剪,比一比。

(出示教材第38页主题图)探究:(方法一)把正方形的上下两条边对齐,然后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沿着折痕剪开,可以得到两个一样的长方形。

如图所示:(方法二)把正方形的左右两条边对齐,然后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沿着折痕剪开,可以得到两个一样的长方形。

如图所示:(方法三)把正方形的相对的顶点对齐,然后对着,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沿折痕剪开,可以得到两个一样的三角形。

如图所示:(2)问题2:把附页图2中的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分别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剪一剪,比一比。

(出示教材第38页主题图)探究:①长方形的对折方法。

(方法一)把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对齐,然后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沿着折痕剪开,可以得到两个一样的长方形。

如图所示:(方法二)把长方形的左右两条边对齐,然后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沿着折痕剪开,以得到两个一样的长方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下册《动手做(一)》教案北
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动手做》教案北师大版
一、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40至41页的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体现了从“空间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将简单几何体的底面画下来的活动,并安排了三个“动手做”活动,为学生创设了操作、探索和思考的情境。

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形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表象。

又让学生折正方形纸,直观认识三角形;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一拼,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这样安排,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

对于这些知识,教材只要求学生直观地认识几种最常见的平面图形,没有深入研究这些图形的特征。

教材在本节中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

如: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能折出不同的图形。

把四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可以拼出多种图形。

这些问题能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热情,相互合作的愿望,有利于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力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提供空间。

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

《动手做(一)》主要是在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图
形后,通过折、剪、拼的活动,让学生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平面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在前面学习的《认识图形》中,学生已经在操作观察中认识和了解了常见的平面图形,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动手做(一)》。

这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节。

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在前会用纸折出好几种作品;也有的学生能折一种作品;还有一些学生什么也不会折。

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在教学设计中各有侧重。

设计思路
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主,创设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初步形成自觉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折、剪、比、拼、说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探索、观察的活动中学习知识,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自我想像力的空间。

在中从学生的感知入手,设计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

同时注重把操作与思考探究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作为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以操作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三、学习目标
1.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2.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学会欣赏他人,树立与人合作的意识。

3.初步培养动手操作、观察、想像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前准备
教师、学生每人准备8张不同形状的彩色纸。

教师准备3幅简笔画,彩色纸若干张以及磁性黑板、视频展示台。

四、教学过程
(一)、展示作品,发挥想像,激发兴趣。

(4分钟)
1.教师:同学们,老师自己画了几幅画,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

教师逐一展示三幅图画,请同学们充分说一说,每一幅图像什么?出示最后一幅图,让学生说说这幅图是由我们学过的那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在展示简笔画作品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充分说“像什么”时,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通过简笔画复习学
过的平面图形。


2.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同学们折好的精美的手工制品。

请同学们来看一看,猜一猜他们像什么。

【展示学生的折纸作品,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3.教师:同学们的手可真巧啊。

今天就来上一节《动手做》(板书题),请同学们也来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看看哪些同学在这节上能做到又动手、又动口、又动脑。

(二)、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

(共20分钟)
1.请学生拿出1号图形(等边三角形)。

教师:你会把这个三角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请你试一试。

(学生试折。


教师:你是怎样折的呢?(请学生陈述。


教师:这两部分一样大吗?请动手剪一剪、比一比。

(请一些同学展示操作过程。

)(分钟)
2.接下来拿出2号图形。

教师:这是什么图形呢?(学生回答:圆形。

)你能动手把这个圆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请你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展示、汇报。

)(分钟)
【把两个比较简单的、只有一种折法的图形放在教学之初,便于学生探索掌握折的方法,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3.教师:刚才,我们是分哪几步把1号、2号图形分成
一样的两个部分的?(生答,师板:1折,2剪,3比。

)【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总结学法,以利于后面的内容用这种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4.教师:请拿出你的3号、4号图形,说出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正方形。

)您能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把正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看谁的方法多?
(学生折,然后汇报结果:一种横折,一种竖折,还有一种把相对的两个角对折。

)(分钟)
.教师:请同学们按上面的步骤把号、6号图形(长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

(展示不同的折法,并请一名同学上来剪、比。

)(分钟)【把正方形、长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有很多种折法。

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出不同的折法,在小组中展示、交流、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三)、拼一拼。

(6分钟)
1.教师:你能用刚才剪出来的图形拼一拼吗?(学生拼图。


2.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本第40页,给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些图形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拼成的?拼成的图形像什么?
【在同桌说的过程中,让每一个人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接纳别人的观点,分享成功的体验。


3.教师:请你动手拼出你最喜欢的两个图形来。

4.教师:这里有六幅图,分别请六位同学上来拼。

请上来拼的同学说一说,你用什么图形来拼的?它像什么。

.教师:你还能拼成别的图形吗?拼好后,粘在大白纸上。

选择有创意的能构成一幅情境的图形粘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说说像什么,再请作者介绍一下。

【让学生先模仿拼,再进行自由创意,既有助于学生想像力的发展,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四)、折一自己喜爱的物品。

(6分钟)
1.教师:喜欢折纸的同学请举手,你们会折什么?
2.教师:请一位同学边折边说你是怎么折飞机(或青蛙或纸鹤)的?
【请一位同学折纸,起示范作用。


3.教师:请同学们评价这位同学折得怎么样。

【目的在于让学生懂得评价要有一定的标准,学会评价自己,同时也能客观地评价他人。


4.教师: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教其他三位同学折一物品,折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评价一下。

(五)、自由创作。

(4分钟)
1.教师:你会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成正方形吗?请学
生折好后汇报一下自己的折法。

【拓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教师:你能把这一张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一样大的部分吗?你有几种方法?(四个三角形,四个正方形。

)3.教师:你用这四个一样大的图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发挥想像,自由创作,展示学生们的作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